-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物理(必修1)》(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三版)第四章-相互作用,第2节-形变与弹力。
本节课围绕弹力的三个要素开展,首先通过视频和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呼唤学生的前概念,然后通过体验性实验引出形变,特别是演示微小形变,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物体受力的作用都要产生形变。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弹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方向。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得出胡克定律,在应用与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形变;
(2)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
(3)知道胡克定律,能用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体验性实验了解常见的形变,以及探究弹力;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体概念和规律过程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演示微小形变;
(2)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
(1)各种效果的弹力方向的判断;
(2)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作为新课改对象,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堂气氛好。
2.学习情况分析:高一新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的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前概念的错误影响,对形变和弹力会造成错误的理解。随着探究实验的不断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问题的暴露过程也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入课题,设计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一小段录象或者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频1:蹦极
视频2:射箭
视频3:跳板跳水
视频4:撑秆跳高
问: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橡皮绳,跳板,弓弦如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学生讨论后会给出是因为发生形变,有弹力作用。
设问:什么是形变?什么是弹力呢?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引入主题,唤起原有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问题。老师不要忙着解释,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今天学习内容。带着这些问题和好奇的心理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明确概念,得出规律
1、通过小实验,探究形变概念
(1)体验性实验,让学生体验形变?
请7位同学演示一组实验,其他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中物体变化。
体验性实验记录(物体如何变化?)体验性实验1:钢锯条一端用手按住,在另一手的作用下弯曲体验性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缩短体验性实验3:橡皮筋拉长体验性实验4:钢锯条被体验性实验5:纸张用手揉皱体验性实验6:用手压面包体验性实验7:用手压橡皮泥
引导学生观察并设问:上述实验中物体都什么共同特点?即物体怎么变?
预测学生可能回答:弯曲了;伸长了;缩短了;扭曲了,被压扁了;体积变化了,形状改变了等。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物体的这些变化概括来说,共同特点不就是物体的形状或者体积发生改变了吗?
进一步问:如实验1,剧条的什么变化了,实验6,面包的什么变化了?
学生回答:实验1剧条的形状变了,实验6,形状和体积都变化了。
[其他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
教师总结: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设问:那是不是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呢?
学生:不一定或者回答能。
[学生前概念问题暴露,产生问题冲突,进一步设疑问]
(2)、演示微小形变实验,引出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
演示实验1:a、用手指压实验桌 b、物体放在桌面上
问:上述两个实验中物体都发生形变了吗?
学生:手指发生了,物体和桌面没有。
演示实验2(教材63页):桌面的微小形变效应。利用器材:激光笔,平面镜,铁架台。用一激光器发出一束光经过面镜子反射后射到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亮点,再用手指压平面镜一侧的桌面,亮点在天花板上有明显的移动。
演示实验3(教材64页):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效应。利用器材:玻璃瓶,细管,红墨水。
引导学生观察,设问:要想观察到物体形状的微小变化应采用何种方法?
学生:把微小“放大”的实验法。
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现象作出归纳,这些实验现象告诉我们一个事实:①任何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②有的物体形变明显,有些物体形变不明显。
(3)、以实验为据,得出形变的种类。
设问:按照物体发生的形变形式分有哪些形式。
学生归纳出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不同形式
设问:是不是当力撤去以后所有物体的形变都能够恢复?
学生回答:不是,体验性实验1、2、3、4能恢复,体验性实验5、6、7不能完全恢复。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按照形变效果分有哪些种类:
①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当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形变后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物体称为弹性体。
②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时候不能恢复到原状,这种形变叫做范性形变
2、通过实验,探究弹力。
(1)演示实验,探究什么是弹力?
回顾视频1:蹦极;
演示实验4:弯曲的锯条一头放上粉笔头,放手粉笔头弹起;
演示实验5:压缩弹簧一端放小球,放手小球弹起。
设问:锯条和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放手后为什么小球和粉笔头会被弹起?
学生回答:放手后由于锯条和弹簧要恢复形变,分别对小球和粉笔有弹力作用。
设问:实验4中粉笔受到的弹力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
学生回答:粉笔是受到弹力,锯条是施力物体。
设问:我们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锯条有没有受到粉笔对它的弹力呢?
学生回答:有。
设问:锯条受到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学生:粉笔
设问:那么还没有弹出去时,粉笔有没有发生形变呢?
学生回答:有,因为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都要发生形变,只是微小形变。
学生恍然大悟:研究某物体受到的弹力,必须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作用。
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引出弹力的产生条件。
设问:粉笔被弹出去以后,即不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
学生:否 。
设问:接触的物体间就一定有弹力吗?
学生:有或不一定 。
师:那么到底有没有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
演示实验6:在桌面上挂一钩码,弹簧秤的挂钩轻轻的钩住钩码,而不产生示数,
设问:虽然弹簧秤有跟钩码接触,但是没有示数即就没有发生形变,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没有弹力的作用。
教师分析归纳众多实验得到,弹力产生的条件是:a、直接接触;b、产生弹性形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分析总结,得出弹力的方向。
以前面的实验为分析材料,师生一同分析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间的关系。
由学生归纳出:弹力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或者说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的相同。
分析常见物体的弹力方向:
实例1压缩的弹簧把小球弹起,分析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
实例2.分析放在桌面的书受到的弹力方向;
实例3.分析图中球受到的弹力方向;
实例4.分析电线上挂的灯受到的弹力方向;
实例5,分析图中杆受到的弹力方向。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弹簧弹力方向为恢复原长的方向。以前初中阶段学习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是按照弹力效果命名的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绳子拉力方向是指向绳子的收缩方向。
(4)、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问:请同学们猜想弹簧弹力的大小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弹力大小跟长度,形变程度有关。
师:那么到底跟什么有关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
高中阶段我们较常见的是弹簧的形变,那么我们用探究实验来探究弹簧形变(伸长量)或者长度与弹力之间的关系(教材66)。
实验步骤:
1,记下弹簧未挂钩码时的原来长度;
2,挂上100g的钩码记下总长,和伸长量;
3,逐个增加钩码记下相应的总长和伸长量,填入表格;
4,以F为纵坐标,伸长量(或者伸长后的总长度)为横坐标。用图线各分析他们的关系。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1
2
3
4
5
钩码总重G
弹簧总长Ln
原长L0
弹簧伸长量△Ln
[学生分组探究,安装仪器,测量数据,列表纪录,画出图像寻找规律。实验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强调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弹簧的弹力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随着伸长量的增加,弹簧弹力的大小也增大。图像表明成正比。而长度与弹力的大小不成关系,说明与长度无关,与形变量有关。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胡克定律 :F=kx;该定律适用于弹性限度内,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知识连接:介绍胡克的生平事迹,以及对物理所做的贡献]
x: 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
k: 弹簧的劲度系数(即图中的斜率)劲度系数由材料,形状,长度来决定;
F: 弹簧的弹力;
结果外推:弹力大小跟形变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消失。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总结规律,简单应用,巩固提高
(1)例题(教材67)
(2)小结四,课后作业与研究性学习
课后探究,自主学习,敢于创新
(1)课后作业:完成教材70页第2.3.4.5题
(2)研究性学习
①通过调查研究,探究材料的劲度系数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混凝土中钢筋的作用,不同位置的钢筋应该如何放置?为什么?
②弹力在生活中很常见!探究弹力在生活有何应用?
分组各写两篇小论文,一、二组写第一题,三、四组写第二题,另安排时间一起交流。
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本部分内容设计力求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过程也尽可能多的安排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有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做实验过程中成功的喜悦感,同时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章法,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教学为了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对课程资源进行有选择性设计和编排。设计的小实验同时也伴随问题产生,物理情景由定性分析到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定量分析,引发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不断纠正学生问题,使真正使学生明白了弹力这个物理概念。
胡克简介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胡克,英国实验物理学家,仪器发明家。1635年出生于英格兰怀特岛清水村。从小体弱多病但却心灵手巧,酷爱摆弄机械,自制过木钟、可以开炮的小战舰等。1653年到牛津大学做工读生,166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655年成为玻意耳的助手,由于他的实验才能,1662年被任命为皇家学会的实验主持人,为每次聚会安排三、四个实验,166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被选为皇家学会正式会员,又兼任了学会陈列室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1665年任格雷姆学院几何学教授,1667~1683年任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学会的工作条件使他在当时自然科学的前沿(如机械仪器改制、弹性、重力、光学,乃至生物、建筑、化学、地质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703年在伦敦逝世。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2
[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德育目标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
[教学难点]
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分析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明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甲站在体重计上静止,乙说出体重计的示数。
提出问题:
2、甲突然下蹲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况:变小)
3、甲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况:变大)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甲站在体重计上,乙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并报给全班同学。
点评:由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共同点是什么?(速度保持不变,就是状态不变)
2、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作答。
可能出现的答案:1、仅受重力和支持力,都是属于二力平衡。
2、速度保持不变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点评: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上面的实例和平衡状态的概念积极思考并回答:
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同时可列举例子: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教师引导过渡:平衡状态随处可见,因此研究它很有实际意义。引出下面的例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列举实例,如桌上的书、吊着的电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等等。
点评: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课本中的`例题,三角形的悬挂结构及其理想化模型。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三角形理想化模型中:
1、轻质细绳中的受力特点是两端受力大小相等,内部张力处处相等。
2、给出轻质直杆仅两端受力时的特点是这两个力必然沿杆的方向且大小相等。
3、节点O也是一理想化模型,不论其状态如何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上面的分析借助牛顿第二定律进行。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解答。
点评:通过例题锻炼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将学生的解答进行投影并进行评判,总结出解决三力平衡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1、合成法: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将其中任意一个力沿其余两个力的作用线进行分解,其分力必然与其余两个力大小相等。
3、三角形法:将其中任意两个力进行平移,使三个力首尾依次连接起来,应构成一闭合三角形。
投影出示正确答案。就结果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讨论。
点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和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师活动:投影:课后问题练习1、2。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平衡条件的理解,熟练掌握处理三力平衡的方法。
教师活动:检查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学生活动:汇报讨论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例题:人站在电梯中,人的质量为m。如果
①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②人以加速度a减速下降,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③人以加速度a加速向下运动,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多大?
④人随电梯以加速度 a减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⑤人随电梯向下的加速度 a=g,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⑥人对地板的压力与人的运动方向有无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解答,教师提示学生合理的选取研究对象及解题步骤要规范。
点评:引导过渡,提出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学生的解答.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和讨论,并投影出正确答案.(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求出待求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后,做答时一定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再转换回来。)
学生活动:汇报讨论。
教师活动:给出超重和失重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出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
学生活动:学生参与归纳和总结。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实际受的重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师评析,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超重,失重的实质。
学生活动:学生作答。理解超重、失重的实质。
教师活动:实验验证
1、取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小孔,当瓶做不同的运动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作解释。
2、演示并分析:
①静止时我们看到小孔处水向外喷出,为什么?
②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不再向外喷出,这又是为什么?
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和学生一起评析。
③思考:如瓶竖直向上抛出,水会喷出吗?为什么?
④现在你能解释人站在台秤上,突然下蹲和站起时出现的现象了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析。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交流并做汇报。
点评:实验验证,加深对失重的理解。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点评: 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行反馈矫正。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实例探究
☆超重、失重概念的应用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向下蹲的过程中
A.由于台秤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示数也不变
B.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台秤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向下蹲的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将增大
C.台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 B.Mg C.F=(M+m)g D.F>(M+m)g 答案:D 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量,根据读数与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 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 C.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 答案:C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什么是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类型,如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 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 掌握胡克定律的内容,能运用胡克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如计算弹簧的弹力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形变现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经历探究弹力产生条件及胡克定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弹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形变的概念及常见形变类型的识别。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 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二)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尤其是微小形变情况下弹力的判断。 对胡克定律中弹簧的劲度系数的理解以及运用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正确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弹簧、橡皮筋、海绵、钢尺、玻璃瓶、细铁丝、钩码若干、铁架台等。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形变和弹力应用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被拉伸的橡皮筋和一张被压缩的弹簧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观察这两张图片,你们发现橡皮筋和弹簧有什么变化吗?” 引导学生回答出它们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教师接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物体形状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力 —— 弹力的知识。”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形变与弹力。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1. 形变(8 分钟) (1)教师演示实验:用手挤压海绵、拉伸橡皮筋、弯曲钢尺、扭转细铁丝等操作,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操作前后形状的变化。 (2)结合实验,讲解形变的概念: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3)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更多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如篮球被拍打时的形变、桥梁在车辆通过时的形变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形变,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形变进行分类,总结出常见的形变类型有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 2. 弹力产生的条件(10 分钟) (1)教师再次演示实验:将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挂上钩码,观察弹簧的伸长情况;然后取下钩码,弹簧恢复到原来的长度。接着用手按压海绵,松手后海绵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这些实验中,物体发生形变后为什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呢?这种恢复原状的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3)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 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 物体发生了形变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4)教师通过一些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弹力产生的条件,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的弹力,是因为物体与桌面直接接触且物体对桌面有压力(使桌面发生形变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桌面也对物体有支持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3. 胡克定律(7 分钟) (1)教师演示实验:在弹簧下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每次伸长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弹簧的伸长量与所挂钩码的重量(即外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讲解胡克定律的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 F 与弹簧的伸长量 x 成正比,即 F = kx,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取决于弹簧本身的性质(如材料、粗细、长短等)。 (4)通过具体的例子,如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和伸长量,求弹簧的弹力大小,或已知弹簧的弹力和劲度系数,求弹簧的伸长量等,来演示如何运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 布置几道关于形变、弹力产生条件和胡克定律的简单练习题,如: (1)下列物体的变化属于哪种形变类型:① 拉弯的弓;② 被挤压的气球;③ 扭转的麻花。 (2)判断下列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①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与桌面;② 用绳子悬挂的物体与绳子;③ 两个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形变的物体。 (3)已知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 50N/m,当它伸长了 x = 0.2m 时,求弹簧的弹力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1)我们学习了形变的概念和常见的形变类型,知道了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就是形变,常见的形变类型有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 (2)了解了弹力产生的条件,即物体间直接接触且物体发生了形变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3)掌握了胡克定律的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 F 与弹簧的伸长量 x 成正比,即 F = kx,并且学会了运用胡克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提醒学生在课后复习时要特别关注。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书面作业:完成课本上相关章节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形变与弹力的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实验演示和实例分析,学生对形变与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及胡克定律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这一难点上,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同时,在课堂练习环节,可适当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06-06 弹力教学设计03-13 《弹力》的课程教学设计09-23 《弹力》的课程教学设计03-01 力弹力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03-16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06-26 弹力教学反思04-05 《弹力》教学反思03-05 《弹力》教学反思04-10 高一物理《弹力》教学设计(精选13篇)06-19 《形变与弹力》教学设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