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8-14 14:31: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1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1篇)

  教学设计方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利率等知识。

  2、能根据计算结果对方案进行合理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探索、分析、对比,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结果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正确选择。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每当过节放假,商场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说说你都碰到过哪些促销活动?

  2、有时,同一品牌在两个商场活动不同,需要我们通过对比选择其中更为划算的'。红红妈妈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选择更合理。

  【设计意图】对于商场的促销,学生并不陌生,从生活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在身边,具有现实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展开情境,综合应用

  1、教学教材第12页例5。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读题。说说这两个商场的活动各是什么?并说说自己对这两个活动的理解。重点理解B商场“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②析题:想想按两个商场的活动,在A、B两个商场买各付多少钱,该怎么计算。

  ③解题:独立完成。

  ④交流与反馈:集体订正,并得出结论。

  ⑤回顾思考:这两个促销方式,在什么情况下付的钱是一样的?如果妈妈还想在这个品牌里买一件上衣,你推荐她在哪里买?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之前百分数的应用上进行的,在分析解答时要有一定的侧重。像该例题教学,学生明确“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完成。而在此基础上增加的思考环节,则是对百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2、尝试练习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独立完成。

  ②交流反馈。

  ③思考:不计算,你知道哪个商场更省钱吗?为什么?

  3、小结:在商场促销活动时,咱们通过对比、思考来选择更省钱的方案。数学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大有用处的。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4题。

  爸爸想在网上书店买书,A店打七折销售,B店满69元减19元。如果爸爸想买的书标价为80元。(1)在A、B两个书店买,各应付多少元?(2)在哪个书店买更省钱?能省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

  2、提升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3题。

  百货大楼搞促销活动,甲品牌鞋满200减100元,乙品牌鞋“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在此基础上再打九五折。如果两个品牌都有一双标价260元的鞋,哪个品牌的更便宜?

  ①读题:了解两种品牌鞋子的促销活动。

  ②析题:想想乙品牌的“折上折”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个例子吗?

  ③解题:完成计算。

  ④反馈:集体订正,得出结论。

  ⑤拓展思考:想想什么情况下买甲品牌比较便宜,为什么?想一个数据验证一下。

  (2)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妈妈有1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4.5%;另一种是买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3年后,哪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

  ①读题:了解两种理财方案。

  ②析题:单从“年利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想想3年期和1年期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银行1年期的理财产品在第二年的时候本金可以变更为多少?第三年呢?

  ③解题:根据分析独立完成。

  ④反馈:集体订正,对错题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设计意图】适当地调整练习的顺序,使得练习的设置更具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顺序。同时教师的指导工作也由放到扶,使学生实现更高的发展。

  (四)回顾全课,总结本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总结: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故事吧。同学一定要认真看,看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微视频,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1、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2头牛约重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3)小组汇报。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

  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1000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小活动:先了解自己同桌的体重,在背一背,说一说感受

  (2)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3)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2、谈收获

  四、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1吨=1000千克

  字母表示:1t=1000kg。

  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材分析:

  《一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的教学。对于单位“吨”,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所以对于“1吨有多重“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实际地感受并认识。

  学情分析:

  《一吨有多重》这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方面来看:已经有克与千克的认识作基础。同时学生已学习数学两年多了,他们喜欢上了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想敢说,愿意发表自己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法和联想教学法,从多角度地让学生感知1吨的重量,如学生最熟悉的自身的体重,并通过算一算,背一背,提一提来认识单位1吨的大小。

  课前准备:

  课件、一袋面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曹冲称象。谁来讲给大家听?一个同学说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课件:曹冲称象的情境图)。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

  (学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头牛还要重,大概有1000多千克吧。)师: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们认为合适吗?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合适,因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质量单位。)师:真会动脑筋!确实用千克、克有点不合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

  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知道称较大的物体的质量时,要用“吨”作单位。

  二、探索新知

  1、认一认,说一说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个要用磅秤才能称出来,但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可以把1吨分成小的单位来计量。

  师: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现在请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站出来,(正好有8位同学:王源,慕子恒,慕翻燕,王保,薛佳艺,王娜,杰张,王雪曼)

  师:这样,如果以这8个同学为一组,请大家算一算,他们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学生计算出:25×8的结果是200千克,)

  师:如果有这样5组的同学,他们的体重又有多重?

  (学生计算:200×5的结果是1000千克。)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知道像这样5组同学的体重为1000千克,也可以用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吨”作单位,即:1000千克的质量的物体,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2、感知1吨

  师:1吨到底有多重,同学们?

  (背一背)请一个平时认为是大力士的男孩背一背体重是25千克的一个学生,背2个学生(非常吃力),然后想像一下刚才8个学生的体重,5组这样同学的体重,即1吨的重量。

  (提一提)1袋面粉质量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

  (想一想)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

  师小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3、找一找,说一说,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吨大约有多重。找一找,在生活中在哪见到过“吨”?

  (大桥的承重是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电梯限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知道了1吨=1000千克,再通过背一背,想一想,提一提,找一找,说一说,充分让学生感知吨,并在大脑里建立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用法。

  三、回归生活,知识应用(智勇大冲关):

  第一关:填一填。

  4千克=()克3吨=()千克

  5000克=()千克()t=xxkg

  18t=()kg()kg=6t

  (分组完成,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二关::帮小明改日记

  (课件出示日记并播放录音)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我们先到超市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0克了。到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可真多,我估计了一下,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学生抢答,教师评价)

  第三关:开放题:(课件出示)

  我是小小检查员

  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1)张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2)王叔叔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3)一辆载80袋水泥(每袋50千克)的车子。

  (4)一辆13吨和一辆2500千克的车能不能同时通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智勇大冲关,让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一觉清晰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面进行单位换算练习,灵活地把握克、千克与吨的关系。师小结:其实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现在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作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指导完成课本第22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图

  2、让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讨论曹冲为什么要以用这个办法称象。

  3、请你计算这头大象有多重。

  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篇4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情感教育为主线,首先对情感目标进行确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他们对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容易把自己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因而在课堂中以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切入点,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什么魔力让孩子们着迷?不是别的,就是情感体验,情感的渲泄,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能力和以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艺术情感的潜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

  本课以感受、理解、认识,延伸发展学生关心他人,爱身边的人,做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并进一步从事故→歌唱→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爱→表达渲泄自己的爱,送爱心卡,为妈妈或周围的人服务,成为一个博爱、善良的好孩子。通过制作爱心卡活动,体验到双手创作的乐趣,把爱心卡送给别人,体验艺术与生活,情感的联系,学会用艺术作品表达爱的情感。整个课堂流淌着爱的清泉,让师生沉醉在情境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内容的关联处,情感的共鸣处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1、设立爱心乐园,引入课题,让学生非常直接地感受课堂爱的氛围,浓浓的情意。

  2、抓住学生心理教师配乐出示图片生情并茂地讲《血色母爱》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学生融入故事情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情感熏陶。

  3、从歌曲、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并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送给妈妈,报答,体验成功的乐趣,愉快的情感。

  4、教师启发学生把爱分给更多的人,拓展延伸本课教学主题,把孩子的爱扩散到周围的人,成为一名具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孩子。

  三、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并延伸爱周围的人。

  四、教学难点:

  爱心卡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准备:

  1、CI课件;

  2、故事、图片、音乐;

  3、三杯水分别是醋水、盐水、蜜糖水;

  4、几张爱心卡。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今天老师欢迎小天使们来到我们的爱心乐园(出示板书),爱心乐园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教师出示奖品),这个嘴巴代表了妈妈温馨而甜密的吻,妈妈是最喜欢懂事的孩子了,小朋友们做得好,老师就送给他一个妈妈甜甜的吻。

  2、情感熏陶听配乐故事《血色母爱》,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妈妈对女儿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并出示图片。[故事内容略]提问: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想哭,妈妈真伟大,妈妈真可爱,可怜等。师:我知道孩子们此时此刻有许多感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吧!(师弹钢琴伴奏)生有感情演唱。

  3、讲妈妈平时是怎样关爱我们的师: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自己的妈妈平时对我们又是怎样的关爱呢?生回答(略)

  4、尝尝、谈谈、演演。尝桌上的二杯水(分别是盐、蜜糖水)说说哪一杯最好喝是什么味道,让我们联想到好那首儿歌?请几位孩子上台有感情朗诵儿歌。像春天的花朵,鲜艳又美丽;像夏天的冰淇淋,冰凉又香甜;像秋天的果实,又大又多;像冬天的阳光,明亮又温暖;呀!向蜜糖水又甜又香。

  5、艺术作品陶冶情操出示CI课件,一组摄影、国画、彩陶雕塑、儿童画作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师提问:

  (1)这些艺术作品都表现的是什么?

  (2)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心情是怎样的呢?

  (3)哪件作品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学生回答:略师小结:这些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是从古至今妈妈对孩子深厚、无私的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孩子们离不开妈妈的关爱,那我们怎样报答呢?(分组讨论回答)略

  6、讲解制作爱心卡出示爱心卡欣赏师:你喜欢这些爱心卡吗?为什么?想亲手制作一张爱心卡吗?知道怎样制作吗?(启发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补充)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演示过程。

  7、情境表演妈妈下班回家我们怎样做来报答对?选一名学生表演妈妈,一名学生表演孩子,全班孩子拍手唱《妈妈下班回到家》这首儿歌。

  8、师小结,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听了感人的故事,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还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你们开心吗?生:开心师:我们从小就感受到妈妈无私、伟大的爱,真幸福,我们更应该关心,周围的人,做一个有爱心、善良的好孩子,怎样做呢?想一想,再回家试着去做一做。

  教学设计方案篇5

  一、设计理念

  课堂气氛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情感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教师良好的情感能感化学生,激起求知欲与主动性,从情感上扣击学生的心弦,达到以情动情。使学生进入情景,体会语言的美,感受作者的情。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文、情与景相融。

  二、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重点:

  让学生感受第一场雪的美丽壮观的景象。

  四、难点:

  让学生学习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录音、光碟。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

  同学们,有位朋友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想知道她是谁吗?听完这首歌曲你们就知道了(播放歌曲《小雪花》)。

  你们知道这位朋友是谁了吗?(雪)你们喜欢她吗?(喜欢)

  昨天咱们这也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让我们感受到了冬的脚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第一场雪》。(板书课题:21第一场雪)[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向我们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第一场雪?下面同学们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给学生阅读的自由]

  2、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把你认为写的美的语句画出来,然后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注重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3、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朗读时教师适当地作一下指导]

  4、这些语句写的这么美,课后同学们可以把它们背诵下来。[积累语言]

  (四)、课文延伸

  1、雪为我们带来了欢乐,为冬天带来了色彩,下雪还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2、理解“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话。

  3、你们还知道那些谚语和俗语?

  4、课下同学们可以去搜集一些谚语和俗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和本文对话

  我们的雪花朋友真是太美了,你们想对她说些什么呢?[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六)、口头习作练习

  作者把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写的是如此的美丽壮观,谁能为大家描述一下我们昨天下的第一场雪呢?[做到读、说、写结合]

  (七)、最后让我们随着音乐来欣赏塞北的雪。(播放光碟《我爱你,塞北的雪》)[做到文、情、景相融]

  (八)、总结:

  课后,同学们以《雪》为题,写一篇习作,来表达你对雪的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在雪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快乐的冬天!

  教学设计方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2个,会写10个字,在学文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迷人,积累词句,培养表达、想像能力。

  3、在读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先吟唱一遍古诗《小池》。(生唱)

  2、师:你们说说《小池》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板书:夏天)“夏”字哪儿容易写错?(中间两横描红,学生说笔顺时用重音把两横强调出来。书空后指导在田字格里书写。)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说到夏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热、吃冰淇淋、吃西瓜、游泳、捉蜻蜓)

  2、大家的感受真丰富!有位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文章就叫《迷人的夏天》,(板书课题,有感情地读),想读一读吗?

  3、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认识它。

  4、把生字条里的字读给你同桌听,不会的请同桌教一教。看谁读的最响亮,学得最认真,能够得到同桌的表扬。

  5、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还能学许那些生字,读好那些句子。

  6、看来,大家学得都不错了。我们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7、分组比赛朗读。

  要求:注意听,认真想。小作者眼中的夏天是怎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读中感悟,升华情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反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小作者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板书:多彩、有趣、炎热、悠闲迷人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夏天?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在这一自然段后面写上你喜欢的理由。

  3、反馈:(学生任选一段说)

  (1)第二自然段——多彩:

  ①夏天是多彩的,你们能从这段中画出描写颜色的词吗?

  ②除了这些词,还从那些词语中读出美?

  ③欣赏写夏天的美景图。

  ④这么美的夏天,你想怎么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⑤如果去掉写颜色的词语,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对!好词的运用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⑥用加上一些词语方法,使这把看到的鲜花图片说的更生动。

  (2)第三自然段――有趣:

  ①你从哪儿看出“有趣”?(生说)

  ②写了那些小动物,它们的活动是怎样的?这样写你感到了什么?(抓住赛歌会、提灯笼两个词,启发学生想象,感受拟人句的作用。)③读出你自己的趣味来吧!(自由读。)

  ④改写后两句(青蛙呱呱叫,萤火虫飞来飞去),使学生体会原句的好处。

  ⑤用学习的修辞手法描写下列几种动物的活动。(蝴蝶跳舞、蜜蜂唱歌、蜻蜓点水、蟋蟀弹琴。)

  ⑥句式训练:我们可以到花丛边看(),听(),也可以到小河边欣赏(),还可以到草从旁听()。

  四、作业。

  1、背诵2、3自然段。

  2、选择花或者是动物的活动,写一段话。

  教学后记:

  夏天对孩子们来说丰富多彩,学生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理解课文,能自己找到文中的精彩的句子,词语。

  迷人的夏天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第四册)《迷人的夏天》是一篇词美、句美、意境美的小散文。文章以“炎热——多彩——有趣——悠闲”为主线,从贴近学生生活情趣的事例展开描写,从多个角度写出了夏天迷人的生活。学习这篇文章,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在这样迷人的夏季中是快乐、幸福的。在教学本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入境

  1、小朋友们,万物复苏的春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教师可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想,让他们说,引导他们把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夏天说出来。)

  2、孩子们说得真好!每个人心中、每个人眼中的夏天都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迷人的夏天吧!(板书课题)

  二、走进夏天,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点名认读。

  2、准确的读出生词。(幻灯片出示)

  3、可爱的红花字卡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并组词,个别选择造句。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夏天的喜爱,带着自己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读后感受,教师相机板书。

  四、品读课文,体会理解

  引导学第一段

  1、课文哪一段描写了夏天是炎热的?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吗?

  2、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边划: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热?

  3、交流并指导朗读。

  4、点名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学法小结

  1、回忆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可以同桌交流。

  2、教师引导总结并板书:读——划——想、说——读。

  扶着学第二段

  1、点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划:夏天里有哪些漂亮的颜色?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3、“盛开的鲜花”“五颜六色的衣裙”多么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像呀!快想想夏天有哪些颜色的花?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夏天的多彩?(相机评价)

  4、夏天是五彩缤纷的,夏天更是瓜果飘香的季节。看!多么冰凉可口的西瓜,拿它来招待朋友,那感觉!对,那感觉!再读一遍!“那感觉真好!”

  5、夏天的颜色真美!夏天的水果真好!夏天里有趣的事真多!悠闲的

  事更多!现在,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天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吧!

  放手学三、四段

  1、再次回顾学习方法,同桌合作学习三、四段,重点划出夏天里发生的有趣、悠闲的事。

  2、指导朗读。抓住“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还可以望着星空畅想”,出示星空图,让学生理解“畅想”,并说说如果是你坐在美丽的星空下,你会想些什么?(相机评价)

  3、小结:像我们这样痛快地想、尽情地想、放飞思想地想就叫“畅想”。学习第五段

  1、“夏天是迷人的,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引读,齐读,加深感情再读。

  2、为什么说“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

  五、再次整体感知

  1、夏天是五彩缤纷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冬天是白雪皑皑的。四季,无论是哪一季,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陶醉。就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夏天的迷人!

  2、动画播放课文朗读,边听边欣赏夏天的美景,在大脑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六、拓展练习

  1、这么迷人的夏天,快用你智慧的大脑,丰富的想像把它描绘出来吧!仿照课文写一写,争当小诗人、小作家。

  2、这么美的夏天,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将它留在身边,你准备怎样把它留下来?(读一读课文、画画、写小诗、日记、照相)

  3、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会用“一边x一边x”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亲自动手作实验,弄懂曹冲称象的办法,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通过亲自动手作实验,弄懂曹冲称象的办法,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和官员们称象的办法,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教学方法:读中感悟、以操作促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揭示课题

  1、用夸张的手法画一头又大又重的象,占满黑板。看到这头大象,同学们会议论些什么?在象身上板书“大”、“重”等关键字。

  2、谁能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板书学生的办法,肯定学生的回答)板书:称象

  3、谈话:这是一件发生在古时候的事。那时候,既没有……也没有……小朋友说的办法很多都不能用。那么,人们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呢?你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你想从故事中知道什么呢?

  ㈡、范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中的故事,听完后要能知道课文讲的是谁称象,用什么办法称,称出来没有?

  ㈢、读书天地:自读、小组读;认识生字

  1、这个故事好听吗?小朋友自己读读故事吧。要求读通句子。

  2、小组读:

  ⑴、交流认字情况。

  ⑵、有几个字特别难认,你怎么记?

  ⑶、读通课文。

  ㈣、检查自读情况,巩固识字

  1、用猜字的游戏检查认字情况。

  2、男女同学比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3、自愿读课文。

  4、在投影仪上(或小黑板事先写好)出示读得不够好的长句练读。

  5、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提示:

  ⑴、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用横线勾出官员说的话,读一读。

  ⑵、出示玩具杆秤: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官员们的办法?

  ⑶、你觉得这些办法好吗?曹操的态度怎样?理解“直摇头”。

  ⑷、曹冲的办法是什么?用波浪线勾出来,再读一读。

  ⑸、这个办法可行吗?从哪个句子知道的?曹操的态度怎样?他会说什么?

  ㈤、有疑就问

  1、把不懂的地方做上符号,小组讨论,还不懂的,留着全班讨论。

  2、梳理学生的问题。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有些问题留待第二节课解决。

  ㈥、读书评价:在自己读、小组读、老师检查的过程中,感到读书的'收获怎样?

  ㈦、教学效果评测

  1、读句子,思考理解:官员们同时做了哪两件事?从什么词语可以看出是同时做的?想想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还可以做什么?想想谁还可以同时做什么事?说说句子。

  2、读一读句子,做做动作,看看有什么不一样,想想曹操的心里在想什么。

  3、自己轻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漏字,读得正确流利。

  ㈧、拓展性学习看图片、插图捏出一头大象,以便下节课做实验用。

  第二课时

  ㈠、复习:游戏巩固

  1、用转转盘的方法复习生字。

  2、纠错游戏分清字音。

  3、上节课我们还有什么收获?

  ㈡、学习重点段我们都来当一当曹冲,像他那样称称象,好吗?

  1、拿出你们捏好的大象,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大象的?请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们捏的大象的样子,可以用上书中的词语和句子。

  2、曹冲相出了怎样的办法来称象?

  ⑴、小黑板上出示写曹冲称象的句子。标出句子序号。

  ⑵、摆出实验的用具,说说你带了哪些东西?想想这些东西是用来代替什么的?

  3、四人小组做实验。

  ⑴、要求:两人读句子,两人做实验,然后再交换。看哪一组配合得最好。

  ⑵、一边做实验,一边有什么想法或收获?

  4、课件演示称象方法:学生说一句,演示一步。(如无课件,就由学生用自己的话“指挥”老师做实验。)

  ㈢、深入思考,还有什么办法

  1、曹冲的办法怎样?想夸一夸他吗?

  2、我们把曹冲的办法和官员们的办法比一比,说说它好在哪里。

  3、曹冲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呢?

  4、小朋友再想想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办法?

  5、给想出了妙法的孩子发“聪明这星”标志。

  ㈣、朗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读给喜欢的人听

  1、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想怎样读?可以自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2、你想读给谁听?

  3、展示台:你把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读给大家听。

  4、谁想读给老师听?

  ㈤、讲故事:愿讲、能讲

  1、愿意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愿意讲给谁听?

  2、故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可别弄错了。

  3、谁能讲清醒官员们的办法?谁能讲清曹冲办法?

  4、同桌讲故事。

  5、回家后想讲给爸爸妈妈听吗?爸爸妈妈听到你讲的故事,会怎样说?

  ㈥、写字

  1、读要写的字,你有什么发现?谁能用“象”、“像”组词或说句子?

  2、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记清字形?

  3、哪些字比较难写?我们来观察一下,怎样写好这个字。根据学生观察和回答示范:“象”的笔顺;“再”的笔顺;四点底的写法。

  4、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姿势正确的学生。

  ㈦、教学效果测评

  1、自由读题,了解题意。小声拼读音节,想想连起来是什么词,再写下来。

  2、读读备选的字,比较一下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读句子,想想该选哪个字;再填一填。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问问他们还有没有称象的好办法。

  ㈧、拓展性学习

  1、曹冲听到官员们议论些什么?他的心里怎样想。

  2、我们学的这几篇课文,都充满着智慧,你喜欢吗?还想读这一类故事台吗?

  作业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看还有哪些办法可以称象。

  板书设计

  造称官员们宰象称船曹冲石头

  教学设计方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打碎的蛋壳、剪碎的布片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默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发现、假想、假说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深化感悟

  1、观察世界地图和地球仪,了解课文中的地理名词,特别是找到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的形状,看看是不是像书中说的那样吻合,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借助两个蛋壳来演示相互吻合。

  讨论、交流:鸡蛋壳的相互吻合是可以理解的,而地球上两个板块的吻合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

  3、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纳格的假想是什么?“大陆漂流”是什么意思?魏格纳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一假想的?

  4、默读第7自然段,理解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

  讨论、交流:魏格纳为证明自己的假说成立,都做了哪些工作?

  (1)利用剪碎的布片,理解什么是推理。“这几块布原本是一大块儿,现在支离破碎了,你们将怎样去证明呢?”如果几大洲是一块陆地,魏纳格将会从哪些方面去证明呢?

  (2)魏纳格找到的有力证据是什么?结果如何?(课件理解中龙的推理过程)

  五、总结布置

  魏纳格在地图上的重大发现,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想跟魏纳格说什么?

  课后阅读《新阅读》中《童年的发现》

  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

  4、读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父亲”那份非同寻常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小鸟图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播放鸟叫的录音,引导学生谈话。你喜欢小鸟吗?你了解小鸟吗?

  2、是啊,鸟儿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故事-------《父亲和鸟》(板书课题)。

  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袋瓜里会迸出那些问题?父亲和鸟有什么关系?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父亲和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快读读课文吧!(要求:先自己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反馈,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认读;

  雾蒙蒙鸟味猎人黎明一瞬间嗯

  喃喃地说焐得热腾腾浓浓的草木气味

  (1)借助拼音,指名领读。重点正音:蒙和腾是后鼻音,瞬是翘舌音,前鼻音。“热腾腾”变为第一声

  (2)去掉拼音了,你们还会读吗?

  (3)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字?学生自由记字形,再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喃浓嗯味

  换一换的方法:焐---悟,猎----

  (4)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3、指导难句子朗读。

  句子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句子2: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句子3: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读准多音字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真能干,不但读准了词语,而且能把难读的句子读通了,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2、交流感受。读完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父亲和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课文中句有一句话已明确告诉我们,快速找一找。

  3、生汇报,引出第一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①指名读句子

  ②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知鸟,爱唱歌的小鸟吗?下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提出解决的办法。

  2、指导书写:

  (1)比较“并、喜、重、群”,发现规律;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

  (2)教师范写喜和重,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以上两条写字规律。

  (3)学生临写,再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这些词语朋友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齐读第一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说说知道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过渡: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知鸟,爱唱歌的小鸟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来来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品读之一——体会“父亲的知鸟”之心

  1、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

  2、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A、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3)真的有鸟味吗?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4)父亲还知道什么?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什么时候鸟最快活?你能给快活换个词吗?你什么时候最快活?快活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到林子里感受他们的快乐吧!

  是啊,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他们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低飞,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你听,它们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向我们诉说。

  教学设计方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情感目标: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小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初步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难点:从父亲和“我”的对话中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共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能说出几种小鸟的名字?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鸟的文章…….(齐读课题)

  3、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到下面的“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一读。

  4、齐读带拼音的字。

  5、学习“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蒙”字有几个读音等,

  6、齐读生字及它们的组词(幻灯片显示)(1-6共8分钟)

  7、学习“并,夜,喜,重,味,轻,刻,群”8个生字学习的内容:读音、偏旁、结构、换偏旁、加偏旁、注意写法、组词…(12分钟)

  8、指导写字(我会写)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

  (3)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4)其他字,重点说“夜、味、轻”“夜”右边是“夕”加撇,“味”强调“未”与“末”,“轻”强调“车”变为偏旁时的笔画顺序。(共15分钟)

  9、课件显示飞快闪过的没标音的生字及组词,检查学生刚才的生字学习情况并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开火车读)

  10、摘枫叶(我会读)(9-5共5分钟)

  第二课时:

  1、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解说,引导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欢快的鸟语声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同时将学生带进课文,提出疑问:“我”和父亲走进树林里,他们做了些什么?父亲和鸟又有什么关系?

  2、学生带着疑问读1-4段(齐读)

  3、文章一开头就说父亲是……(学生回答),教师复述故事,同时范读第三段。

  4、“雾蒙蒙”——在雾蒙蒙的天气里也能看得清

  你看到过雾蒙蒙的天气吗?在雾蒙蒙的天气里看东西是怎么样的呢?“树林边”——不用走进树林用眼睛望,用鼻子闻就能知道有不少的鸟。

  结论:父亲对鸟非常的熟悉。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请学生喃喃地说一说父亲的话。(全班将1-4段读一次)(1-4共10分钟)

  5、父亲望了望,闻了闻,就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了,可是我却…….父亲真是神

  了,“我”就站在父亲的身边,却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见一只鸟叫。可见,父亲平时对鸟的观察和了解,父亲很喜欢鸟。他是怎样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请同学们齐读下面的段落(一直读到“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然后告诉老师,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回答)

  6、父亲说话很轻,为什么?(父亲爱护小鸟,怕惊动它们)(请学生轻轻地读一下父亲的话)

  7、可是这时“我就提出了疑问:鸟也有气味?”父亲是怎样回答的呢?同学们一起来读读父亲的回答。

  8、动手的理解“焐”,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使它变暖(我手很冷,你的脸让我焐一下好吗?用自己的手焐一下脸吧。)热腾腾的真舒服,指导用“热腾腾”这种ABB形式的词来说一说。你看到过什么是热腾腾的呀?(热的饭菜,刚烧开的水,刚出炉的包子??)那时热腾腾的气味,你一闻就能感觉到了吧,同样的,小鸟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父亲就闻到了小鸟的味道了,原来如此!

  9、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小组读作者旁白,一小组读父亲的话,一小组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5-6共10分钟)

  10、父亲对小鸟实在太了解了,同学们再往下看,找一找,还有那些方面体现父亲对小鸟非常了解的。(学生回答)

  11、“我”和父亲在聊天的时候,小鸟还是藏在树林里,可是当父亲说“听,鸟要唱歌了”,小鸟就开始唱起歌来,父亲对小鸟真了解。父亲还知道“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而“我”为什么说父亲这时也是最快活的呢?(学生回答)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好像在跟我们分享它们喜悦的心情。此时的小鸟是快乐的`,树林是快乐的,父亲更是快乐的,他为小鸟的快乐而快乐。

  12、指导学生用“快活”说句子。

  13、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父亲是一个如此爱鸟的人,你们能体会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吗?抄多音字:中zhōng中心zhòng

  14、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

  “我”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对小鸟产生了喜爱之情。“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他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同学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你们能做到吗?

  1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部分。(教师读旁白,两组学生读父亲的话,两组学生读小作者的话)(10-15共15分钟)

  16、分角色朗读全文。两组读旁白,其他两组的男生读父亲的话,女生读小作者的话。

  17、作业:(16-17共5分钟)

  1、抄写二十九课生字

  2、组词

  3、预习语文园地七

  4、家听二十九课生词

  教学设计方案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品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声母朋友,谁还记得?(指名回答)

  带上他们的韵母宝宝,我们一起来乘坐火箭,看看你们能不能成功发射。(ppt示,开火车读)

  如果把这些音节拼成词语,你还会读吗?(指名3人)

  过渡:你们真棒!小天使姐姐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请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会不会被她难倒呢?听老师读谜题(PPT出示)你们知道谜底吗?(西瓜)谁能把“瓜”这个音节拼出来?

  【评价:你太聪明了,老师还没教,你都会拼了。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guā怎么拼。上节课我们学过g加ā拼成了gā,这是两拼音节,那你知道我们今天学得guā是音节吗?(真棒!)它跟我们之前学得两拼音节相比多了一个介母,你知道三拼音节是如何构成的吗?(声母加介母加韵母)天使姐姐要提醒小朋友了,要想读好三拼音节啊,有个小秘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跟老师一起读。我们一起再来拼一拼guā。你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了。(PPT出示:你会拼读吗?指名2生【评价:你读得真不错,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看看你们能认识几幅,我们来开列小火车。(PPT出示,指名学生直接说图内容)

  师:把图去掉,你能用咱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拼读下面的音节吗?(PPT示,指名)

  师:小朋友,学会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读下面的句子吗?老师读前面,你们读后面。(PPT示,师生合作)

  过渡:孩子们真厉害,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大家一起去郊游,好不好?(好)但是呀,我们可别顾着自己玩儿哦,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去吧。走,我们先去小熊猫家看看。

  二、认读词语和生字

  1.学“画画”

  师:去别人家做客,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敲门、问好)谁来试着跟小熊猫问问好?(指名2人)

  走进熊猫家,你们看,他在干嘛呢?(画画)

  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和它一起学画画?(有)

  先来看看他画得是什么?(出示图,指生说)

  【评价: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1)认“画”的音

  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拼一拼这个“画”?(PPT/板书出示画的三拼音节h-u-à→huà,指名3人拼读,全班齐读)连起来读呢?(出示画画带拼音)

  (2)认“画”的形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都喜欢画些什么?(指名3人)

  【评价:看来以后我们班可能会有很多小画家呢!】

  你们看,也有些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喜欢画画。(出示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的图片带文字)这两幅图都可以用一个带有“画”的四字词语形容。哪个小朋友知道第一幅图可以用哪个词语形容?(你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你们看,图上的两个人在干嘛呢?画得是什么?又给蛇添上了脚,这就叫“画蛇添足”)我们一起读一读。

  那看第二图,有小朋友知道吗?(方法同上)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画画去拼音)我们来开列小火车吧。一起再来读一读。

  2.学“打鼓”

  过渡:我们画好画了,一起带着小熊猫去小老虎家吧,你们看,小老虎在干嘛呢?(PPT出示“打鼓”带拼音)

  (1)认“打”的音

  “打”这个字是击打的意思,谁能来拼一拼?(d-ǎ→dǎg-ǔ→gǔ打鼓打鼓)

  (2)认“打”的形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打”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记笔顺)

  小老虎用什么打鼓?(手)所以打这个字,左边就是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丁,合起来就是“打”。用我们学过的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你会了吗?

  你能帮打找找它的词朋友吗?(指名组词)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它的一些词朋友。(PPT出示打球qiú、打伞sǎn等图片)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词。(PPT)老师还为这两个词朋友编了首小诗,大家一起跟我读一读,站起来动一动,边做动作边读。(PPT)【课间活动】

  三、学儿歌

  1.学第一句

  过渡:玩得开心吗?带着两个小伙伴,我们一起去小溪边玩耍吧,好不好?(出示小溪)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条小溪怎么样?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PPT)

  (漂亮、美丽、水清)

  风一吹,小溪流会怎样?发出了什么声音?(哗哗、哗哗)(课件出示第一句)谁能用刚才的方法拼读哗?

  小溪流见到小朋友们一定非常开心,谁能读出它的开心?(指名2人)

  评价语:你还不够开心/你读得不错,有点开心了

  2.学第四句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小溪流里可能有什么小动物在玩耍?(小鸭子)

  小鸭子可能会在里面干嘛呀?(捉鱼、玩游戏等)它们捉到鱼了吗?捉到鱼的小鸭子会怎么叫?(嘎嘎、嘎嘎开心愉快)那没捉到鱼的小鸭子呢?(伤心难过)

  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你可以当捉到鱼的小鸭子,读出你的开心来,也可以当没捉到鱼的小鸭子,非常难过。谁愿意试一试?(PPT出示: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

  3.学第六句

  师:夏天到了,小溪里面可能会长着哪些植物呢?小朋友知道吗?

  (预设:荷花、荷叶黑板贴画)

  师:荷叶上谁来了?(小青蛙贴图/动画)小青蛙可能在干嘛呢?(捉虫)你来夸夸这只勤劳的小青蛙。

  (预设:小青蛙,你真勤劳!/小青蛙,你真棒!等)

  师:小青蛙被我们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害羞地直叫——“呱呱,呱呱”(课件出示)(PPT)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做一做勤劳的小青蛙?(指名1男1女)

  4.1、4、6句连读

  师:现在我们连起来把刚才学过的三句话一起读一读,读出不同的感情来。自己先在下面试试,等会儿我们来比比谁读得更好。(男女生赛读)

  师:小鸭子、小青蛙在小溪流里开心地玩耍着,还不时发出响声,它们其实是在和小朋友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说话呢。(PPT出示“说话”)

  5.学第二句

  师:夏天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它们玩得正高兴呢,天上突然下起了雨,小雨点也闻声赶来了。小雨点又是怎么说话的呢?(沙沙,沙沙ppt出示句子,指生读)

  你怎么知道小雨点这样说话?

  (预设:平常听过/通过拼音认识这两个字/跟爸爸妈妈学得)

  【师评价:看来啊,拼音的作用真是大呢,能帮我们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字,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它了,对吗?/跟长辈学习也能获得知识呢】

  6.学第三句

  师:正在送信的小鸽子看到它的好朋友们在小溪流里玩得那么高兴,飞来跟它们打招呼,它是怎么说得?你能不能来学一学?(咕咕,咕咕)

  连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你来试试。(指名)

  【评价:你读得真不错,谁能像他这样来读一读?/你还没把小鸽子的开心读出来,谁再来试试?】我们一二两组一起来。

  7.学第五句

  师:几个小动物想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又请来了它们的好伙伴小花猫一起,小花猫受到邀请可开心了,不停地叫着?(喵喵,喵喵PPT出示)连起来读(出示句子)三四两组齐读句。

  8.整首诗连读

  师:一句句的大家会读,把这几句变成一首儿歌,你还会读吗?(PPT出示:说话)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老师来做这条小溪流,戴头饰指名5人合作读。

  小朋友们都想读,那我们一起来读读,不过老师加大难度了,ppt出示抠词读句。

  9.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你猜猜,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它们又会怎么说话呢?(PPT)

  10.学唱儿歌

  小朋友们读得都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把这首儿歌编成了小曲,你们听。(听音频:说话)

  我们也来学着唱一唱吧。(掌声给自己)

  四、布置作业(PPT)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老师想把掌声送给大家。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课件出示)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教学设计方案06-29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13

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02-24

教学设计方案【经典】08-07

教学设计方案07-11

教学设计方案06-12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