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空气》 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1 06:40: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找空气》 教学设计

  《找空气》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三单元《空气》的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的“物质科学领域”。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继续强调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一年级学生虽然朦朦胧胧的知道空气的存在,但对于空气这种物质,尤其是空气的基本特征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本课从简单易行又生动有趣的“找空气”这个游戏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领学生充分感知空气的存在,初步认识空气的特征,体会空气的重要性。学生与家人合作,引导学生感知我们周围有空气,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让学生了解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有很多的办法把它找出来。憋气活动及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者,从而从心底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找空气》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有明显的随意性和情绪性,缺乏目的性,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对事物的思考和想象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直观、形象的实物来实现。他们虽然也知道空气的存在,但是对于空气这种物质,他们脑海中概念还是模糊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这种现象缺乏认识,《找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让学生感知空气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有很多的办法把它找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憋气活动让学生理解了生命离不开空气,了解空气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安全图钉、口哨(其它发声的小玩具)、水槽、抹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科学课堂。(PPT出示两个同样外形的透明塑料袋:一个装满空气,一个压扁)请同学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猜猜袋子里究竟有什么?

  (学生自由猜测,引导学生去发现袋子里装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师谈话:那你能让这样一个瘪瘪的袋子也能像旁边的袋子一样鼓起来吗?同学们试一试吧.

  师:你们是怎样做的呢?是不是像老师这样(示范操作):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紧袋口,再拧转几圈,这样袋子就鼓起来了。(强调拧紧袋口,目的在于增强袋子的封闭性,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师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发现我们很轻松的就将书桌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装进袋子里,使袋子变得鼓鼓的,那除了我们的书桌旁,我们还能在家里的哪些地方找到它们呢?大家赶紧拿起袋子找一找、装一装吧!

  二、空气无处不在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通过寻找,我们发现(PPT出示家庭里不同的地方)在客厅里、厨房里、书桌上、甚至柜子里……家里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它。它就在我们的周围。

  师:除了我们的家里有这种东西,那你们觉得这些地方呢?(PPT出示户外一些场所)猜猜看,也会有吗?(学生思考回答)是的,也会有,现在同学们肯定知道这种东西是什么了吧!没错,它就是空气。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借助袋子找到它。这就是我们今天科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找空气》(板书)。

  三、利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

  1.师谈话:如果我们把刚才袋子里的空气慢慢放出来,你有什么办法让你身边的小伙伴或者家人感受到这个空气的存在呢?(学生思考回答。)

  2.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引导学生做以下活动:

  师:很多的小朋友可能会这样做(PPT出示小朋友对着脸颊松开袋口),脸颊有什么感受呢?(生自由回答)由于袋口比较大可能有的同学感觉不是太明显,你也可以这样做(示范操作):用安全图钉给袋子扎一个小孔,再将小孔对着脸颊挤压袋子感受空气的流出。同学们也试着动手做一做吧!(提醒用钉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结束学生谈谈感受(凉凉的,好像有风吹过。)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通过皮肤的感觉,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那现在能不能让我们的眼睛也“看”到空气呢?当然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材料(PPT出示水槽,安全图钉,塑料袋),如果给你这些材料,你有办法“看”到空气“跑”出来吗?你准备怎样做呢?跟小伙伴或者家人说说你的想法吧!你们的想法究竟是否科学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播放正确的操作方法)师:你们“看”到空气了吗?塑料袋有什么变化呢?是的,我们看到有许多的气泡从水里冒出来,袋子变小了,这些气泡其实就是袋子里的空气跑进去了。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呀,(提醒学生使用钉子注意安全,扎孔的位置在袋子的下方,小孔的位置要没入水中),让我们一起动手操作吧。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冒出。

  通过以上刚才的活动我们分别借助我们的皮肤和眼睛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耳朵也“听”到空气呢?(学生思考)师:这次你们准备借助什么工具呢?老师也想到一个好办法,工具很简单,一个会发出声响的哨子和一个塑料袋就行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没有口哨也可以用其它发出声响的物品替代)视频播放正确的操作方法,师:同学们听到口哨发出的声音了吗?是什么让它发出声音的呢?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是袋子里的空气使口哨发出了声响,你们会了吗?大家也来做一做吧!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通过“听”的方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几个活动我们发现虽然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物体通过不同的方法“看到”“听到”“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都积极地动手动脑,表现非常棒,老师为你们点个大大的赞。

  四、空气的重要性

  1.师谈话:虽然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它,那我们人类能不能离开空气呢?

  2.游戏:憋气30秒(讲解规则,提醒学生感到不适时及时停止游戏)让学生谈谈在憋气活动中的感受,师:我们憋气短短30秒就感觉很难受,假如我们憋气一分钟、五分钟甚至时间更长一些我们又会怎样呢?引导学生了解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

  3.师:空气对人类如此重要,那长期在水中训练的游泳运动员们,他们在运动时又是如何呼吸的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吧!请仔细观察运动员的头部和嘴巴(播放游泳运动员水中游泳视频)谈谈运动员为什么要将头露出水面嘴巴张开?(为了大口呼吸空气)

  4.除了游泳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哪些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空气的?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吧(视频播放宇航员和潜水员工作场景)不管是日常的工作,还是一些特殊的行业,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

  5.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同学们有下面这些行为习惯吗?PPT出示图片(小朋友用被子蒙头睡觉,躲在封闭的汽车里……)小朋友这样做好不好?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学生自由讨论,师: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视频播放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6.小结:通过视频我们发现,人类如果长时间离开空气,我们的生命就会面临危险。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要长时间藏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里.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五、课外延伸

  师:这节科学课小朋友们有哪些收获呢?是的,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就是空气,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是它一直在我们的周围,不仅我们人类离不开它,动物植物也需要它。想不想把我们的新朋友介绍给你的小伙伴呢?由于期间小朋友出不了门,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通过画画或者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你的新朋友,再让家人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分享给大家吧!

【《找空气》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空气 教学设计08-06

空气教学设计09-23

《空气》教学设计06-29

《空气》教学设计03-18

空气教学设计04-27

《找空气》 教学设计06-30

空气的教学设计欣赏10-08

《空气》教学设计范文08-06

《空气的性质1——压缩空气》教学设计06-23

《空气的存在2——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