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锦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发,要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思维。知道遇事一定要开动脑筋。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动脑想象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勇于求知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引读一至三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画风》,知道小艺、丹丹和李卫在洁白的纸上画了……(结合课件中的图片)
二、读懂课文,指导朗读。
1、小艺、丹丹和李卫是怎样画风的?请你找出描写他们怎样画风的句子读一读。
2、谁来把你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课件演示相机指导读。
3、小艺、丹丹和李卫为什么能把看不见、摸不到的“风”画出来?
4、多有趣的画呀!多聪明的孩子呀!谁愿意和你的好朋友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
5、你会画风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多,画得有新意。
谁来说说你画的风?(让多个学生说,可以按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说。)
我画了(),风把()吹()了。
三、拓展
1、用五彩的画笔能把风画出来,你能用其他形式把风带到教室里来吗?
2、我们还能说风,谁能说说带“风”的词语?比一比,谁说得多。
3、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风,你们想知道是怎样的吗?出示描写风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怎样的风?
四、小结。
五、作业。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喜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
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设计】
虔诚的倾听──认真的追问──间隔的复读──纵横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关于三大名楼,关于《岳阳楼记》的地位。
二、听课文录音(找出你所欣赏的写景语句,读一读,写一写,品一品)
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谈谈你听后的感受。教师谈自己初次阅读本文的感受。
展示学生书法作品,领读,分析喜爱的原因,品味作品语言凝练优美的特色。
三、你听出来了吗
因何作记?
四、讨论明确:因藤子京所嘱而作
(找出文中对藤子京的介绍语句,分析他们的关系。教师略作补充。)
那么,这篇散文是不是仅仅是应景之作呢?
五、投影以下文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吾谁与归”
探究:共同之处是什么?那么,写作此文更重要的还在于什么?
明确:表明自己的情怀。可见,文中作者有所“记”也分明有所“寄”。
找一找文中表现观景人心情的语句。
六、投影文中抒情性语句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读)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读)
问:以下句子所表现的会是有什么样境遇的人?(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们眼里的景物是怎样的,你能带着他们的那种或喜或悲的心情读一读吗?)
检查预习:范仲淹当时处境如何?
七、比较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八九,命运总是盲目而任性,它给人一只盛满陶醉的杯子,然后迅速地将它打碎。同是天涯沦落人,让我们透过这些诗句来比较范仲淹和他们的异同。
诗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
(楼落成后)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藤子京)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思考:你觉得这些人是不是范仲淹眼中的古仁人?
古仁人的情怀是怎样的?(读第5段文字)
明确:
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你认为哪些人才是古仁人?(讨论)
八、补充范仲淹生平,现场操练,“想对范仲淹说……”
九、名联欣赏
万家忧乐到心头
翁去四面湖山归眼底
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八白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
十、作业
背诵全文;
探访虞世南这位古仁人的人生历程,感受虞世南的人格魅力。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叙 绘 抒 议
缘由──大观──异情──抱负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数学教学设计
1、分析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情境
3、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
4、设计学习方式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内容设计科学化
1、教学内容本身要有科学性,要做到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科学规范。
2、在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教的过程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形式设计趣味化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应该是我们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时所使用的载体。如小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的主人公,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可以借用过来进行教学设计。还有形式喜欢的活动或运动形式,也可以是用作载体的教学形式。
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小统计》
教师设计摸球游戏,规则:10个球,摸出3个红球的为一等奖,摸出2个红球的为二等奖,摸出1个红球的为三等奖。让学生进行统计,并画出统计图。
(三)结构设计生动化
将一节课的内容通盘考虑来进行设计,而不是一盘散沙式的。只有对整节课通盘设计,一节课的结构与主线才能富有逻辑性。只有设计出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整节课,再配合前面所谈的对内容与形式进行的巧妙设计,才能为那些善于语言表达的教师上好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1.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2.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3.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4.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5.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
6.展开参与性的教学过程
四、新课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评价策略
一要体现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主要包括:
1、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评价。
2、评价内容的多维度。两个纬度:一是学生的数学素养四个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二是教学内容四个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念、实践与综合运用。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可采用书面考察和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自我反省、数学日记等评价方法相结合。
二要明确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定性与定量两类方式。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0人及格数4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 杨嘉欣 杨 荷 成绩比较差的有:陈昌裕 曾庆渊 林 鑫
(一)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
分析学生:
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一题,考察知识点为XX的意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审题不清。解题方法:①确定关键词;
②第二题,判一判。考察知识点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第三题,选一选2。重点是对XX的理解。
第五题,解决问题4。XX情况,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四)跟踪练习
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1.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在傍晚到柳堤观察夕阳。
2.教学用具:CAI课件
三、教学设计
(一)导人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人了美丽的傍晚。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欣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察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以学定教,自然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复习。
1.游戏:摘云朵
2.合作复习
3.开火车读生字
4.看录像,听范读
5.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游戏中进行复习巩固,孩子们学得开心,调动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晰地掌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
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
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齐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1)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小手比画比画。
。
(2)大伙评评,到底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为什么?
(3)(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
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
师:一齐读读这句话1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引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
3.学生反馈。
4.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示成果。
句式联系: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火红的天空十分壮美。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愿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美好、幸福1
2.如果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1
2.自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么美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从容,余晖照晓丛。山河多壮丽,人老心更红。
2.美丽的夕阳,曾令无数人陶醉,进而为它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让我们走近夕阳,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学们上上网,网上的资料可多了,有你喜欢的资料,可以动手抄写下来。
3.若有时间,课堂交流展示,若无时间,课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把收集、处理信息的指导不失时机地放进课堂,避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尴尬。】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
1、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重点:(1)说明事物要抓住主要特征;(2)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2、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学习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段;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
一、看图说话:
看课文前面的彩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赵州桥:1、位置;2、形态、3、结构、4、材料、5、周围环境、6、给人的感觉和联想、7、有关赵州桥的故事。
请几位同学说话。
二、看课文是怎么说明的:
读课文说明赵州桥的文字:
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对这座桥有什么了解
1、建筑位置、2、建筑时间、3、使用时间、4、长度宽度、建筑特点……
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惊人的杰作?
1)历史悠久;
2)非常雄伟;
3)制造奇特;
提问: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总结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读课文说明卢沟桥的文字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关卢沟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
试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整体把握课文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对赵州桥以及卢沟桥的说明文字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认识?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讨论第三段以及第九段的内容以及作用
第三段总领着两座石拱桥的说明文字;总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状况。
第九段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那么1~2段说明了什么?最后一段呢?
通读全文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什么认识?
自由发言。
二、研究说明的语言的特点
处理课后联系第二题
再读课文找出语言准确的另外的例子再加体会。
三、对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桥加以介绍。
四、介绍你的家乡的一座桥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5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教学目标
1、识10 个生字和 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和练习朗读。
2、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三、设计意图
在各个环节安排上,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不够的特点,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静有动。
1、上课开始,课件一片绿色的树木便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小树们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巩固生字中,我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巧妙的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强化字词,使识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低段教学中必要的范读还是能启到一定作用的。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考虑到孩子上课到一半时坐不住了,所以安排了全体学生起立表演朗读,让孩子能得到休息。
4、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5、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朗读课文。我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根据学生掌握生字较慢的实际情况,学生要学的生字也很多,一节课要学会认10个生字和5个偏旁,时间很紧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环节有些紧张,在朗读指导方面,设计的朗读形式有的都没有用,在层次上的提高也不是太明显。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内容
《论语》十二章
年级学科
七年级语文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要求能疏通文意,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
2.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知道《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搜集孔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从 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你能猜出故事 中的老师是谁吗?
二、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儒家经典 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初读文章,明确字音
1、论( )语 2、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传( )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 )
7、思而不学则殆( ) 8、一箪( )食
9、曲肱( )而枕之 10、博学而笃( )志
四、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 /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 后注释,试着翻译文章。
介绍作者及《论语》
生介绍,师补充。
本课时讲解
1—4句的停顿、字音、字义及翻译。
多鼓励学生发言,自我疏通句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孔子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教学反思
带动课堂气氛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锦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