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诗《望洞庭》。
二、 阅读练习。
三、 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诗歌,背诵。
1、 教师点诗,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诗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诗歌背诵者。
二、 欣赏、背诵《菩萨蛮》。
1、 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辛弃疾及相关的故事。
4、 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意境。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课后背诵有关长江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死亡为话题讨论人生的价值。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
2、 科学家为什么伟大?除了他们对社会的科学研究,还有什么?
3、 科学家的死亡。
二、 阅读短文《巴甫洛夫很忙》。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巴甫洛夫很忙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 为什么巴甫洛夫到死都在忙?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4、 学生自由讨论人生的价值。
第三课时
一、 介绍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滋味。
二、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 分析题意。
1、 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 析题。从主到次依次说出题目要求。
小女孩、两束菊花、窗户、台历、课本、眼镜、笔筒、地球仪、墨水瓶、朝阳、牵牛花、
3、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 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六、 讲评作文。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感情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3、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4、进一步巩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识,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5、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
6、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进一步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关联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识字3》的内容,生自主朗读,说说在这一课中“青”字加上偏旁组成了哪些新字。
2、师激趣:其实在汉字中,像“青”这样特别爱交朋友的汉字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位(板书:包,指名生认读)。
3、师质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变成哪些新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趣味识字”吧!
二、学习“趣味识字”
1、生自主阅读小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生朗读小儿歌,正音识字。
(1)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吃饭、能干、吃饱、茶水、泡茶、轻轻、抱着、鞭炮。
(2)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强调:“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翘舌音;“轻”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读卡片,巩固学生认读。
(3)生再次练习朗读小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3、巩固识字。
(1)单独出示儿歌中出现的八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识记方法。在此过程中,师适当指导:“饱、泡、炮”这三个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饭、茶”也可以通过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轻”与“经”比较记忆。
(3)师再次随机出示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4、发现规律。
(1)师引导学生找出儿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组成的六个汉字,交流这六个汉字是由“包”加上什么偏旁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师出示六个汉字:饱、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说说这六个汉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适当小结:相同点是六个汉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读音与“包”相似;不同点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鼓励学生结合儿歌内容说说这六个汉字的偏旁与汉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了六个汉字,这六个汉字的读音与“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汉字不同的意思。像“饱、泡、跑、抱、袍、炮”这样的汉字叫做形近字,与我们在《识字3》中学习的由“青”字组成的一组汉字一样,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汉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声字。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师过渡:同样的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很多新的汉字,同样,同一个偏旁加上不同的汉字也可以组成新的汉字。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2、生自主认读“我的发现”中的三行汉字,读准字音,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生分行朗读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汉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汉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汉字都是足字旁。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行汉字在字义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第一行四个口字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都与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行提手旁的汉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动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汉字是与脚部动作有关。
5、拓展巩固。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汉字,看看这些汉字的意思是不是与偏旁有这样的关系。
(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喊、喂;打、抱;路、跃。师教读,并适当讲解意思。
(3)师出示三点水旁、木字旁,鼓励学生写出几个带有这样偏旁的汉字,进一步体会带有相同偏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与这个偏旁有关。
6、师小结:我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可以通过关注汉字的偏旁来理解这一类汉字的意思,这样识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而且发现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的有趣联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识字中,也能关注到这一点,进一步提高自己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2、进一步巩固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3、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教学过程
一、出示汉字,谈话导入
1、师出示几组同音字:香—乡;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认读,说说这几组汉字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师小结:每一组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这样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师谈话:汉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虽然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区别它们。
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读“选一选,填一填”中的句子,尝试将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中,再读一读。
2、指名生朗读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填这个汉字。
3、根据生的交流情况师明确:
“青”指的是一种颜色,“清”是三点水旁,一般用来表示水很干净,所以第一句话应该这样填;“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见、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等”,所以第二句话的括号中应该填:“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师出示相关练习:
qīng:()色、()水、()蛙、()洁
zài:()会、()哪里、()也不会了、我()早晨读书。
(2)生根据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进行填空,并说明原因。
5、拓展练习。
(1)师出示另外两组同音字:香—乡;夕—西。指名生认读。
(2)鼓励学生分别用“香”“乡”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香”指的是味道;“乡”指的是家乡、故乡。
(3)鼓励学生分别用“夕”“西”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夕”指的是傍晚、夕阳;“西”指的是一个方向。
6、师小结: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根据汉字的意思来正确区分。
三、巩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语文园地三”中学习的《音序查字法口诀》,生齐读,并指名生说说音序查字法的几个步骤。
2、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一步:找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栏下找到相关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这一面,依次寻找,就能找到这个汉字。
3、根据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准、楼、伯”五个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这几个字的,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骤。
四、学习“日积月累”
1、生自主朗读这四则歇后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短语。
2、指名生分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师适当正音。
3、正音后再次让学生练习朗读,师提醒学生每行短语的中间部位要注意停顿。
4、师举例引导学生体会歇后语的表现形式:
(1)出示第一则歇后语,指名生朗读,指名生交流这个短语中出现了什么物品(小葱、豆腐),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葱拌豆腐”。
(2)师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生结合图片和生活体验说说这两种物品放在一起是什么颜色(有绿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读第一则歇后语,师引导学生体会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5、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生自主朗读并比较每则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6、指名生朗读剩下的三则歇后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师适当讲解并小结:这几则短语,前半部分讲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后半部分则是一种比喻的意思,整句联系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像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语。
7、大致理解这四则歇后语的意思。
师描述一种情况,鼓励生说一说用哪一条歇后语比较适合。(如:一位同学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当他拿着试卷回家的时候,心里十分紧张,担心爸爸妈妈会批评他,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形容。)
8、通过师生对读、自由朗读、联系意思等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歇后语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歇后语,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它们,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它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狐狸和乌鸦》,分角色朗读对话。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白狐狸是怎么骗到乌鸦口中的肉的。
3、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爱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4、初步了解《伊索寓言》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指名生说说这两种动物的了解。
2、师相机小结:在人们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一肚子的坏主意;而乌鸦呢,浑身长着黑色的羽毛,叫声也很难听。这两种动物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故事标题:狐狸和乌鸦。指名生朗读题目。
二、初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师播放故事的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正音,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学生或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第2自然段:狐狸主动向乌鸦打招呼,乌鸦没有理睬。
第3自然段:狐狸问候乌鸦的孩子,乌鸦还是没有回答。
第4自然段:狐狸夸乌鸦的羽毛漂亮,嗓音动听。
第5自然段:乌鸦得意地唱起了歌,结果肉从嘴中掉了下来。
第6自然段:狐狸叼起肉跑掉了。
4、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引导学生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狐狸想骗乌鸦嘴里的肉,就主动向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乌鸦的羽毛和嗓音,结果乌鸦上当受骗,嘴里的肉被狐狸骗去了。)
三、再读故事,理解被骗原因
1、师过渡: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故事,看看狐狸都用了哪些方法?乌鸦的反应又如何?
2、生自主阅读故事,边读边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指名生交流,师在以下地方重点指导:
狐狸的表现:
(1)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眼珠一转”体会狐狸在动脑筋,想办法与乌鸦套近乎;抓住“亲爱的”“您”这两个称呼体会狐狸对乌鸦的尊敬。
(2)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赔着笑脸”体会狐狸为了达到骗到肉的目的,不在乎乌鸦的不理睬,通过问候孩子来向乌鸦示好。
(3)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摇摇尾巴”这个动作体会狐狸继续讨好乌鸦的心理。
(4)师质疑:狐狸是真的喜欢乌鸦,才会主动与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赞乌鸦的吗?引导学生在刚才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狐狸是为了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才主动与乌鸦打招呼套近乎、问候乌鸦的孩子、说假话来拍乌鸦马屁的。
(5)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狐狸的话,结合狐狸的动作和表情读出狐狸的虚伪和讨好的语气。
乌鸦的表现:
(1)指名生交流乌鸦的变化:没有回答—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非常得意,唱了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结合狐狸的表现和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乌鸦在狐狸一步一步的讨好下,逐渐放松了警惕,把狐狸的假话当成了真话,最终上当受骗。
4、鼓励学生探究乌鸦上当受骗的真正原因,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爱听好话和假话,喜欢别人奉承,就会让别人抓住你的弱点,从而上当受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狐狸和乌鸦》这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本书(师多媒体出示《伊索寓言》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既有趣又深含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读一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登高》教学设计2。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4、学以致用,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
(音乐起)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长江边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高空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他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登高》教学设计2》。
谁能介绍一下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分析鉴赏: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讨论)
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诵读此诗。
指名背诵。
学以致用:
律诗,我们从小至今也学了很多首了,从理论上我们对诗歌的写法也做了分析指导,那么下面我们就该牛刀小试一下了吧!
自行创作律诗一首,题目自拟,内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诗的平仄押韵、起承转合,要求格调清新向上,不做无病呻吟。
布置作业:
1、背诵《登高》
2、修改自行创作的律诗。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检查背诵
指名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本鉴赏
1.研习第一节(入梦缘由)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
2.研习第二节(梦游幻境)
老师语: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⑴学生齐读第二节
⑵前后桌四人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⑶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⑷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研习第三节(抒情表态)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
进步性:
⑵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诗歌小结
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
2.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明确:
3.艺术特色
⑴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四.作业布置
阅读文本中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鉴赏。(小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授课类型:讲授新课
二、授课时间:40分钟
三、授课方式: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①文化传播途径有哪些。
②文化传播的传播媒介的过程及作用。
(2)、理解
①现代传媒的产生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中法文化交流的作用。
(3)、分析
通过所学内容,分析传媒的演变过程。
2、能力目标
(1)能例举史实说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结合实际,运用知识分析中法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3)通过观看不同图片、不同视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能准确寻找信息的能力;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文化传播的作用,提高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互相聊天,交流着各自的思想、观点、知识等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实现了文化的传播。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二)、讲授新课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 文化传播的含义(提问)
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2、文化传播的途径
a.播放视频《丝绸之路》,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的是哪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展示图片)
永嘉之乱(两晋)安史之乱(唐朝中期)靖康之乱(南宋)
b.播放视频《古代“留学生”》,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的是哪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a.学生表演:小品《梁祝私奔记》b.在《梁祝私奔记》中梁山泊与祝英台借助了哪些现代化工具逃跑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的发展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联系小品)
2、大众传媒的标志及方式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联系小品)
3、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a.大 擂 台(小组竞赛):你知道哪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史料?
b.视频:《郑和下西洋》
三、文化交流1、文化交流的作用
(1)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走出去”)
(2)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引进来”—优秀文化)
研究性学习探究
现今,各国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那么,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由代表总结大家意见。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用重点号划出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读中激情。
同学们,由于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敬佩、赞美)
请大家带着敬佩、赞美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最喜欢的部分。
▲教学小结:
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21世纪的未来。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合集六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