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7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个摆书摊的残疾青年以别饿坏了那匹马的善意谎言成全一个极其喜欢看书但又没有能力看书孩子愿望的感人故事。文章文字朴实无华,可是在这平淡如水的文字下面去蕴涵着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作者我对那个良苦用心的残疾青年万分感激。
用别饿坏了那匹马做题目,至少有两层主要意思:一是这是文中残疾青年一句善良的谎言。正因为这句善良的谎言,我才会心安理得地去读青年的书;正因为这句善良的谎言,故事才会显得如此的动人;正因为这句善良的谎言,青年的形象才会如此高大。二是我就是一匹饿坏了的马,青年知道,后来我自己也知道。
设计理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个性化阅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全文描写细腻、情真意切。本设计力图让学生自读自悟,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读敏感,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二、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事例、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欺骗,谎言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可是有些谎言却是善良的,给人带来真诚和温暖。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个善良的谎言,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关心和温暖。翻到书本第44页,一起来学习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二)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嘱咐我的话。他的话,看起来是对自己家的那匹马的关心,不让它饿着,实则是免去了我寻找马草买主的辛苦,让我把时间花在看书上。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话。这话既是说给妹妹听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说给我听的,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每天我都想象着马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情景,心安理得地看书。关心马,就是我对青年的关心。)
3.我们知道,原本无马,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残疾青年却假称有马,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呢?
(残疾青年具有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
三、细读课文
(一)课文中有不少语句,表现了青年的美好品质。让我们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用心读一读
(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4.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三)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四)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而我喜爱看书,能听从父亲的教导去扯马草挣钱。对于青年的帮助,我心中感激不尽,因此一心不让青年家的马饿坏了。)
四、总结延伸
课文几次提到的马,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匹马似乎又是存在的。对追求知识如饥似渴的我,就是那匹饥饿的马,为了不让我饿坏,残疾青年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我感觉到了关心和温暖。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一)同桌互相交流事例,说说感受。
(二)指名交流。
(三)总结:是啊,只要放弃自己的一点点私欲,就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善意,这个世界将增添许多美丽和欢乐。让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位青年一样,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吧!给别人一点快乐,我们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五、作业
我在看到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会有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他又会怎么做?请你写下来。
板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
善良的谎言
残疾青年
我
热心、善良
爱读书、诚实、有志气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3、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5、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⑴ 学生自由讨论。
⑵ 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思考: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 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
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现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布置作业
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3
预习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愠罔殆谓哉焉诲
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
教师讲解: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朗读与背诵
5.四种特殊句式:
四、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
处理方法: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
八、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l.课后练习一、二题。A类
2.背诵全文。B类
3.默写全文。C类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实验版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存款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能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合理存款。
2、经历调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存款方式的利率和相关规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教学难点:
能综合应用条件灵活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合理存款》
一、确定问题
我们班的同学候可鑫春节得到了两万元压岁钱,妈妈建议他到银行存款。候可鑫想要存三年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问题分析:根据自学导案,归纳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存款收益最大。明确本活动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这笔存款的'用途。明确需要收集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通过对问题的简单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存款的三种方式,为下一步学生收集信息做基础)
二、收集信息
课外调查: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银行调查不同的存款方式的利率等信息,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或者直接到银行到银行调查存款的方式和相关信息,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这节课中教材主题图中所提供的存款利率是以前的利率,和现在的利率是不同的;国债利率也未明确给出。因此,通过课外调查让学生明确当前的存款利率等信息,并且,学生到银行调查是一次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学习、体验的过程,可以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经验、社会现实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使这一实践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效性。
三、方案设计
根据学生调查的信息设计存款方案。
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设计方案,填写下表。
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第一张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中。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税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听“曲”(导入,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3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比较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解释。
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4.知道变异也是生物体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体会变异的神奇与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解释。。
2.了解变异有两种,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三、教学准备:
图片、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长得不大一样呢?
变异也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2.揭示什么是变异。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观察并比较图片中孪生姐妹与她们父母的照片。
你怎么找出?的依据是什么?
升学仔细观察她们差异的地方并交流。初步了解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
比较同学之间外形特征的.差异。
揭示什么是变异。
3.观察比较动物植物等个体见的差异。
仔细观察金鱼、康乃馨、玉米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动物植物的变异的特征,可以从颜色、外形特征去观察。
让学生对这些现象产生兴趣。
4.交流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学生交流收集的遗传的谚语和俗语,提高学生对变异现象的兴趣。
5.阅读资料,认识三叶草的变异现象。
学生阅读并讨论三叶草发生了什么变异。
6.巩固
遗传和变异都是生命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发生差异。 什么是生物体的变异?有哪几种类型。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07-1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22
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06-29
教学设计方案11-08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13
教学设计方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