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掌握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材料的揣摩,了解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通过对文中有关延伸性思考题的研讨,初步掌握方法的运用;通过课堂迁移训练和课外作业形成和巩固这些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学情分析:
议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更因训练方法不当,费时费力,结果是广种薄收,劳而无功。本课能力训练点围绕“多角度立意”“如何选择最佳立意角度”进行问题探讨和写作训练,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怎样围绕题目多角度立意和怎样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最佳立意角度,在多思善想的过程中,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例题的剖析,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多向思维,并进行迁移拓展训练。
重点与难点:
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和围绕题目作多角度分析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
“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难怪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所以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何为立论:针对客观事物、现象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立论是议论的重心,只要是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例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二、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则寓言“卖马”,而后探讨可以从哪些角度立论。
寓言:有一个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头看这匹马。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学生讨论后,小结并明确:
1、卖马人: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2、买马人:盲目崇拜名人
3、伯乐:相马有术(前提必须是伯乐没有被收买没有收受贿赂)
4、名人应谨言慎行
5、千里马: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三、方法导引
根据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情况和老师的小结,思考一下: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如下:
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如有些家长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不惜一切代价地将孩子送往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班……1、社会竞争激烈2、攀比心理作怪3、盲目从众心理……)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如“白毛女”旧社会把人变作鬼,新社会把鬼变作人)。
小结:由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明白,有时我们必须抛弃习惯性思维,遇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能挖掘出事物不同方面的内涵。在多向思维中,逆向思维值得注意。因为人们习惯从正面看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其实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其两面性就为逆向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逆向思维案例: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地点在洛阳)
小结:司马光砸缸的例子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结果也许就能出奇制胜或者探索出一条捷径。
(因为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所以,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四、课堂训练
根据下边材料,联系实际,运用辩证思维,看能几个方面立论。
东施效颦: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似乎比平时更美丽。东施一见,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有的闭门不出。(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其中的“效”是“仿效”,“颦”是“皱眉”的意思)。
这则材料可以从哪些角度立论?
1、传统看法: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类似的有“邯郸学步”)
逆向思维: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要成功就要付出代价——东施的勇气值得赞赏(凤姐的勇气;现实中的丑星不乏成功的案例:葛优、冯巩、姜文等)
(二)《鲁人徙越》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
正面思考:
1、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才有成功的可能;
2、做任何事都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反面思考:正因为那里不穿鞋不戴帽子,所可以开拓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
3、侧面思考: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
五、活动探究
根据下面材料,作多角度立论后再选择最佳角度。
古希腊神话故事: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死。(提示:从三个人物入手)
1、从安泰角度分析: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失去力量的来源。据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①人只有不离开根本,才能有所作为;
从反面分析,假如安泰知道自己离开大地母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至空中决斗,由此可以提炼出以下论点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③一个人只有扬长避短,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④人要不断完善自己,克服自身弱点,才能自立于世。
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
⑤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⑥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⑦有些行为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
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⑨出奇才能制胜;
⑩做事要讲究方法。
2、选择“安泰与赫拉克勒斯”故事中的最佳角度。
辨析:从安泰的角度出发:“人贵有自知之明”;与“人要不断完善自我”这两个角度立意较新,可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
从母亲的角度来看,“⑤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⑥让“安泰”们早些独立;⑦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三个角度的内容差不多,可以合并为: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能溺爱。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三个观点都强调方法,角度不同而已,“⑨出奇才能制胜”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感。
六、课堂小结
略
七、布置作文训练题
略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掌握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材料的揣摩,了解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通过对文中有关延伸性思考题的研讨,初步掌握方法的运用;通过课堂迁移训练和课外作业形成和巩固这些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学情分析】
议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更因训练方法不当,费时费力,结果是广种薄收,劳而无功。本课能力训练点围绕“多角度立意”“如何选择最佳立意角度”进行问题探讨和写作训练,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怎样围绕题目多角度立意和怎样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最佳立意角度,在多思善想的过程中,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例题的剖析,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多向思维,并进行迁移拓展训练。
【重点与难点】
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和围绕题目作多角度分析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例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下面我们一起来温故知新,根据教材“话题探讨”中“滥竽充数”的例子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二、讨论思考
学生讨论后,小结并明确:
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
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
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够深入群众。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
三、方法导引
根据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情况和老师的小结,思考一下: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如下:
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四、课堂训练
1、阅读课后《写作练习》训练二,根据下面的材料,思考写作角度。
教师提示:我们先把材料内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去分析、理解,就不难把握这段文字的含义,不妨设立几个问题入手。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泰勒斯观望星辰的目的是什么?
探索宇宙的奥秘,进行自己的研究。
他为什么会掉进坑里?
只顾钻研,一心探索,没看脚下。
假如他既看天空又顾脚下该怎样?
不会掉进坑里,也不会得出“明天有雨”的结论。
由此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目中无“坑”恰恰是心中有“星”的表现;而唯有这样的“痴迷”才能成就大事……
2、根据下边材料,联系实际,运用辩证思维,看能提炼出几个观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死。
(提示:从三个人物入手。)
从安泰角度分析,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失去力量的来源。据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⑴ 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⑵ 党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⑶ 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⑷ 时刻不忘中国母亲的栽培。
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
⑸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⑹ 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⑺ 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
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⑼ 出奇才能制胜;
⑽ 要讲究方法。
如果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假设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离开母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到空中,由此可以提炼出:
⑴ 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而不胜;
⑵ 做什么事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
⑶ 要不断完善自我。
五、迁移延伸
选择最佳角度立意训练:
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原因在于:
1、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对内容都是熟悉的。
2、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
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那么,选择议论角度的要领有哪些呢?
写作应选取的角度是:
1、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
2、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
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
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六、活动探究
1、根据下面材料,作多角度立意后选择最佳角度训练。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他当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儒勒?凡尔纳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这则材料叙述时没有一定的中心,属于开发性材料,分析材料中人物、人物关系、故事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
角度
立论
凡尔纳
1、成功在于不懈努力
妻子
2、鼓励给人信心促人成功
赫哲尔
3、从事一项事业需要胆识
凡尔纳与赫哲尔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凡尔纳与赫哲尔
5、伟人背后总有无名英雄
辨析:以上立意都是正确的,下一步就是选取最佳立意。总体分析可以得出,1、2、4、5立论比较一般,很多人都容易选这几个角度来写,3立论深刻新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选择“安泰与赫拉克勒斯”故事中的最佳角度:
辨析:
从安泰的角度出发,“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不胜”“要不断完善自我”这两个角度立意较新,可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
从母亲的角度来看,“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安泰’们早些独立”“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三个角度的内容一致,可以合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能溺爱。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三个观点都强调方法,角度不同而已,“出奇才能制胜”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感。
七、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便可“滥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性就可抛弃?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会是“失败之母”?
人生,需要我们思辩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
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
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根据你对上面这则故事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一、多角度分析思考
1、一个事物或材料,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去审视;
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二、选取最佳角度
1、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
2、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
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
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评价与反思】
作文在内容项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靠“立意”体现。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意高旨远”即使是日常生活小事也应写出新意,写出深刻的道理来。立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多,主题散”、“主题大而空”、“跑题”。因此在讲究“新、深”同时,别忘了立意的“沉稳”即观点正确,论证无懈可击,不可一味地标新立异
附:例文
一花一世界
浙江考生
更深夜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甚至认为,世界是数。其实,他们都对。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丰富,惟有丰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彩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
多样的理解,多样的角度,多样的方法,多样的答案。
世界是什么?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人生如何选择?真的很难挑选,可以快走追赶,直指成功;可以慢走领略,欣赏夹岸平沙、落英缤纷。既然有如许答案,何不在多元的世界里,以包容的心态看万事万物?容许在前提正确的情况下作出各异的价值取向,让世界更精彩。
如是想,不安分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因为开始明白,自己不过是多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一花一世界,世界开满各异的繁花。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07-24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09-03
如何选取新闻写作的角度03-06
《图像的选取及合成》教学设计07-11
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范文09-14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03-09
《我想》教学设计08-23
《想北平》教学设计08-11
我想-教学设计09-08
我想的教学设计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