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0 05:14: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面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面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面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一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识记:

  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等词语。

  ⑵ 理解:

  ①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② 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德育目标:认真体会鲁迅先生真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的情怀,从中受到鼓舞,并提高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加深对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流程与教学互动】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板书课题:一面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法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仅见过“一面”,但对鲁迅外貌、言行观察细致,记忆犹新,于是能因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的思想感情也渗透其中了。

  文章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瘦。)

  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追问:

  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为了劳动人民的疾苦。)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7、当我见到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一面》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四、拓展写作

  1、总结: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但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2、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文章,并猜猜写的是谁。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教学反思】

  1、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2、本课以自学为主,老师讲授为辅,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锻炼自己阅读文章的能力。

  3、小练笔的写最熟悉的人,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把文章中的描写方法灵活运用起来,为学生协作创造了一个绝妙的契机。

  一面教学设计2

  一、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二、教学难点

  学习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学生简介写作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只见过一面,但鲁迅的音容笑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鲁迅逝世之际,作者以满怀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四年前的这件往事。

  2.检查生字词

  地窖(jiào)赫(hè)嵌(qiàn)着窘(jiǎng)相

  颓(tuí)唐熏(xūn)黑憎(zēng)恶(wù)

  虐(nǖè)待揩(kāi)油抚(fǔ)摩抖擞(sǒu)

  嗤(chī)啦脑勺(sháo)踱(duó)恣(zì)情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己独立分层分段,小组讨论解决,然后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统一答案,只要有理就行,这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

  第一部分(1-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以叙事为主。

  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层(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

  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二)进一步梳理课文脉络

  1.在文中标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法)。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归纳总结】

  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表现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

  【巩固拓展】

  背诵“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预习指导】

  思考:如何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性格。

  四、板书设计

  一面

  一(1-38)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以叙事为主。

  1(1、2)交代会面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事情的起因。

  2(3-17)记叙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难。

  3(18-38)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难忘的一次会面。

  二.(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以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以议论为主。

  五、教学反思

  一面教学设计3

  教学课题:

  一面(阿累)

  教学目的:

  1、了解鲁迅先生的为人。

  2、学习按时间顺须记叙见面经过,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3、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积累词语。

  学习重点:

  目标2、3

  教学方法:

  研读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一、阅读序幕

  同学们知道鲁迅是位大文豪,写过许多文章,又很高的成就,可不一定知道鲁迅的为人。其实,鲁迅先生还是一位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这“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先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板书课题、作者)

  二、阅读主场

  (一)浏览课文,按记叙要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作口头叙述:

  时间——

  “1932年秋天”~“一天下午~还要等半个小时的样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1936年10月”

  地点——

  “上海”、“虹口公园”、“内山书店”、“店里”、“店后面长台子旁边”、“南面”、“北面”、“里面”、“书店的门”

  起因——

  “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卖书缺

  结果——“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文章回忆的四十年前的往事:作者去内山书店避雨,和鲁迅先生不期而遇,短短的“一面”,鲁迅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这是一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人物回忆录”)

  (二)阅读讨论

  描写方法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

  中景(1)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裳,咬着烟嘴坚强不屈

  尽心尽力

  忘我工作

  近景(2)面孔黄白,瘦,长发直竖,胡须浓黑

  (4)黄白的脸,瘦,直竖长发,牙黄羽纱长裳,“一”字似的胡须,捏着黄色烟嘴

  特写(3)竹枝手指(5)脸——瘦(6)手多瘦

  画出文中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语句,分析其特点,先在小组讨论,再推举一个同学在班上交流。教师归纳,完成下表:

  (三)文中的外貌描写,使我们获得了关于鲁迅先生“瘦但又精神”的深刻印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刻画,还大量采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选读文中的语言描写,看看我们还能获得关于鲁迅先生怎样的印象。(学生选读,在小组交流,并推荐代表发言)

  (热情温暖、诚恳慈爱)

  (四)研究题目《一面》设置的好处

  “一面”时间虽然短暂,但鲁迅先生却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让学生找出显示给“我”巨大鼓舞和力量的段落,并抽取关键的词语加以体会。)

  (五)学生举例,交流自己在阅读中体会到的作者在用遣词造句方面所显示的的感情色彩。

  (提示:作者是怀着无限的深情缅怀鲁迅先生的,因而,遣词造句感情极其浓烈,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

  三、阅读尾声

  (一)课堂练习:

  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或含义

  ⑴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分析作用)

  ⑵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犹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分析含义)

  2、背诵“这是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二)课外合作作业

  给爸爸妈妈讲述你对鲁迅先生的新的印象,并以《梦中与鲁迅先生交谈》为题写一读篇短文。(要求短文中的鲁迅先生的特点与课文中的相吻合)

  一面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导入,检查课前预习

  1、直接导入,明确本课教学目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面》这篇课文。(板书:一面)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人物的方法。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你们都读了吗?读了几遍?

  师:看一遍是了解内容,看两遍说明你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三遍、四遍证明你动脑筋思考了,这很了不起,这就叫自学,自觉地学习。

  2、回顾记叙文六要素,检查课前阅读情况

  师:谁能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一下?

  生自由回答

  3、从题目出发,引出这“一面”的特殊意义,剖析重点

  师:现在有个问题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我想把一面这个题目改为《我和鲁迅先生》或《鲁迅先生给我的关怀》这样好不好?

  (不好,在读《一面》这个题目时,我就想是谁见面?是怎样才见的?见面的情况怎样?这些问题都不懂。这样,就使读者争着去看文章。)

  师:对,有吸引力的题目是好题目。

  ……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这么看来题目还是用《一面》好,因为这《一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价值。请问课文哪些地方谈到了这个问题?

  (课文结尾处写到: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师:作者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他战胜种种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来自鲁迅先生)

  师:就是来自那次偶然的见面时鲁迅先生给他的关怀,对吗?

  生:对。

  师:这实在就是《一面》的特殊意义和价值。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不但来自于与先生短暂见面获得的关怀,同时也来自对先生深刻的了解认识。

  二、分析课文,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

  1、聚焦外貌,仔细研读

  师:现在我们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了解鲁迅的。

  生:通过与鲁迅先生的接触。

  生:通过观察先生的外貌。

  生:通过观察先生的语言、举止。

  生:还有神情。

  师:同学们谈的都对。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

  生:通过对鲁迅先生外貌、语言、举止、神情的观察来了解认识鲁迅的。

  师:概括得好。(板书:外貌语言神情举止)大家已经自读了课文,了解到作者观察最多的是一一

  生:外貌。

  师:文中有几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读书做记号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和重点词。

  师:文中有几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六次)分别是怎么写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大屏幕)

  第一次: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师:这次观察从距离上看比较——远,又因为是偶然相遇,是一瞥的印象,所以印象比较——模糊,只有一个粗浅的轮廓。现在我们看第二次外貌观察,与第一次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o

  第二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立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师:这次观察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生:这次观察的距离比第一次近。

  生:这次观察是注意的,观察得比较清楚。

  师:请你具体地说说。

  (比如说鲁迅先生的面孔黄里带白,很瘦,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好像浓墨隶体一字。这里.作者能够观察到先生面孔的颜色,瘦的程度,精神状态,头发、胡须的样子等,就证明他观察得清楚。)

  师:第二次外貌观察的部位是集中在一一头部。鲁迅先生头部的特征最突出。作者正是从局部的最主要的形象进行观察的。我们观察人物注意了特征,到写文章时也能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就不至于千人一面。第三次外貌描写在什么地方?

  第三次: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师: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把手指比做竹枝)这两者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吗?(都很瘦)

  师:现在我们再看第四次外貌观察。

  第四次: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师:这与第二次外貌描写有些相似,作者什么会再次提起鲁迅的脸、头发、胡须?

  生:说明鲁迅这些特征很明显。

  师:这回观察得很清楚,不但观察到了鲁迅先生手中的烟嘴,连颜色等细节也观察到了。

  生:还观察到了长衫是牙黄羽纱的。

  师:这样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生:使我们更加了解鲁迅先生。

  师:的确,通过一次次的外貌描写,我们更加了解鲁迅先生了。第五次是怎样写的?第六次呢?

  第五次:我又仔细的看他的脸——瘦。

  第六次:他的手多瘦啊!

  2、由表及里,由外貌描写体会鲁迅精神

  师:我们把这六处外貌描写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你觉得鲁迅先生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瘦)

  师:为什么他如此瘦?

  生自由回答

  师:除了“瘦”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

  生:精神抖擞

  师:这些都是鲁迅先生给人留下印象最深之处,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敬爱的鲁迅先生吧!

  齐读六处外貌描写。

  师:通过细读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性格刚毅坚强,他用笔当枪,与反动派、黑暗社会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3、探讨语言、举止、神情的观察,学习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的方法

  师:事实上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是不是单纯依靠外貌观察呢?

  生:不是的。

  师:还有什么观察?大家说说。

  生:还有语言、举止、神情的观察。

  师:请说得具体点。

  生:“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作者就从先生的那一眼中感觉到那是正直与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般的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师:如果没有对眼神的观察,作者是无从获得这种感受的。

  生: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师:通过语言的观察对先生的认识加深了。

  生:鲁迅先生对作者说: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这件事情太出作者的外了,所以他感到惊奇诧异。对面前的这个人的认识又加深了。

  师:这说明由于对人物了解加深了,观察的感受也就加深。反过来,作者的感受加深,就能更深入地去了解人物。

  师:我们再看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观察除了上面讨论的那些外,还有别的方面吗?

  生:还有鲁迅先生向作者解释为什么收他一块钱,使作者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是一个热情帮助进步青年的人。这是语言观察。

  师:以上谈的,是作者与先生偶然见面观察到的情况,我们称这种观察为直接观察。(师板书:直接观察)它是我们获得感性认识的途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是靠看书板、读资料、听广播等渠道来认识事物的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就叫间接观察。我们看作者认识鲁迅有没有间接观察的成份?

  生:有。当作者看到〈毁灭〉的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时,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生:从本篇中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这句话里可知作者经常读鲁迅的作品。

  生:作者说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一一这也证明作者读过介绍鲁迅的文章。

  生: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这里也说明作者间接认识了鲁迅。

  生: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

  师:很好,这些都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间接观察。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在短时间里对先生能了解得那么深,原来他是把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结合起来。(师板书:间接)

  三、小结全文,主题升华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观察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情、举止的直接观察和通过书刊了解人物的间接观察,了解认识人物内在品质的方法。希望同学们掌握运用这些方法观察人、了解人,逐渐培养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与鲁迅一面之缘,你还有其它不同的理解吗?(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齐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板书:19一面

  主板书副板书

  外貌——瘦精神抖擞直接描写

  语言间接描写

  表情

  动作

  一面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有过一面之交的朋友吗?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可以用词语,也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是一面之交,但这一面却让阿累终生难忘,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

  板书课题:一面

  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们了解吗?把你知道的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3、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与阿累有过一面之交的鲁迅吧。对于鲁迅,我们以前曾学过有关他的文章,你还记得吗?你知道他的为人吗?

  (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说:(出示鲁迅的幻灯片)同学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其实。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要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的了解。

  二、自读自悟

  1、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默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讨论交流

  1、师、你读了课文,鲁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出示幻灯。)

  2、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共几次写到他的“瘦”?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4、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想像一下,鲁迅先生平时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请同学们用一段话描述。

  5、除了“瘦”,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

  6、师、是的,鲁迅瘦而且有精神。你能通过朗读展现“我”所见到的鲁迅吗?

  7、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9、师、同学们,鲁迅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这不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吗?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敬爱的鲁迅先生吧。

  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师: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我们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知道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那么从他的言行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 ~29)段,想一想,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读书,交流。)

  2、师:“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是对老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是那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涵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任和希望啊!那么,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3、师:是啊!“一面”给人的力量又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1936年,伟大的鲁迅先生与世长辞了,这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悲痛。如果你是鲁迅先生的亲朋好友,学生,或者就是一位鲁迅先生的仰慕者,这时,让你写一篇文章来悼念先生,你会怎么写?

  (学生说,写。)

  五、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时候,诗人藏克家曾经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纪念鲁迅的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怀着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一起朗读这首诗吧。

  (生齐朗诵诗。)

  六、课后作业

  1、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2、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一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面》教学设计精选09-03

《一面》的教学设计06-19

《一面》教学设计09-28

《一面》教学设计06-16

《一面》教学设计优秀09-16

《一面》的教学案设计08-16

课文《一面》教学设计06-03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09-09

课文《一面》的教学设计10-01

《一面》的教学设计范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