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通过一堂活动课,让学生能从中了解母爱的伟大,那种无限的感怀,了解母亲。从而感谢母亲。而且,了解世界的母亲心。天使般那样的神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课堂的浓烈氛围中,能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及想法。真正的从正确的角度去理解母亲。
教学过程 :
1。向学生们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2.由学生自己发表见解。
3.从一个游戏中,发表自己的对几个词的想法。
如:关爱、细心、凶狠、温柔、美丽、娴雅等。可以发表一下见解。甚至是故事。
4.总结。
资料:
名人谈母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唱给妈妈听的歌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侯,
妈妈没有土地 ,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母亲(罗大佑)
你如此端详的这张迷惑的脸
和那历经风雨和冰霜寂寞的眼
寒冷的冬天怕你在夜里着凉
温暖的春天是你年幼的阳光
绵延里跌跌撞撞谁的成长
是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你的身旁
无言的牵挂中想你在世间流浪
孤单的思念中盼你往归途遥望
母亲的怀中是个蓝蓝的海洋
抚育了你终于成青春的脸庞
挥挥手告别的光阴不再回头
抬头看看那苍老的目光依旧温柔
童年的旧事绵绵如岁月停留
片片的拾回是终于拥抱你的手
母亲的怀中有个蓝蓝的海洋
曾经你也有一个青春的脸庞
你如此端详的这张迷惑的脸
和那历经风雨和冰霜寂寞的眼
寒冷的冬天依然有夜深寒凉
春天的温暖只因你年幼的阳光
11.9% 孩子亲手做的礼物,上面写着“妈妈,我爱你!”。
9.6% 整个星期,我的另一半完成家务事,不要问我有关如何做的问题。
7.1% 一个修指甲剪,修脚甲剪,面部修容器。
8.2% 一本好书和阅读的时间。
5.6% 按摩。
5.1% 郊外度过一个浪漫的夜晚。
4.9% 一些计划外的时间。
4.8% 一份在床前就可享用的早餐。
4.8% 鲜花。
4.6% 衷心的拥抱和吻。
3.3% 丰富的巧克力。
2.7% 空闲的白天。
1.8% 一个清扫器。
1.5% 不要任何。
14.3% 其他。
备课带来的思考:母亲的出现,带来的爱的存在,母亲的关怀,给了我们成长的幸福。我们感谢母亲,感谢长久以来的无私奉献。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学对象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用人类美好的、高尚的、无私的思想和感情去熏陶,母爱就是这众多感情中最真实、最纯洁的感情。然而,因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很多家庭的家教方式粗暴简单,不能让学生理解母爱和亲情。因而,特别需要从描写母爱的艺术品中唤醒学生心中的感激母爱之心,然后才能去发现母爱,回报母爱。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以母爱为中心,“母爱”是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不朽的主题,有文学的、影视的、歌曲的、绘画的等,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然而母爱有时又是狭隘的、短视的,造成了一些溺爱,本项活动特意安排了理性地看待母爱,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母亲,客观的'认识母爱;为了巩固活动成果,教材安排了实践性环节,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安排了口语交际:采访自己的母亲;作文:记母亲对自己无尽关怀的小事;为顾及特殊家庭的学生,特别是单亲学生和留守学生,又设计了亲情的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或亲人)表达感情,学会理智的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或亲人)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策略
1.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音像制品烘托母爱氛围。
2.展览投影学生收集的文字、绘画作品,多角度感知母爱。
3.学生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4.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媒体
1.教材
2.电脑和多媒体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一)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1.教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为划分学习小组作准备。了解学生可借助以下几种途径。
① 查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② 问卷调查学生,如:姓名、年龄、住址、家长姓名、职业、家庭成员姓名及职业、个人兴趣特长等;
③找部分学生了解,或深入个别家庭走访。
2.在调查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留守孩子等,尽量把他们分在一组。
(二)明确活动任务之一:道不尽的母爱。(分组活动)
1.师引导:“母爱”的主题在各种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我们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作品资料,了解这些作品,我们将发现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学生结合教材“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明确任务:
①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格言、新闻报道等文字作品。
②搜集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音像制品。
③搜集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或有关亲情的作品。
3.依据学生家庭背景及兴趣特长,按自主结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其中一组是特殊家庭学生。
4.各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成员联系,及时检查、登记搜集资料的情况。
5.组织小组内讨论交流:搜集资料的方法及计划。
6.教师作总结性归纳与指导:
①可以在家找;
②可以到亲戚朋友家去找;
③可以在网上查,然后打印或下载;
④星期天进城到书店去找,然后复印下来;
⑤几个同学可联合起来找。
(三)明确活动任务之二:剪不断的脐带。(人人参与)
1.师引导,我们的母亲(或亲人),与我们长期相处,然而我们了解他们吗?找个时间与母亲(或亲人)聊聊天,采访他们,进一步了解母爱(亲情),体会母爱(亲情)你会有更新的发现。
2.学生讨论:采访中你准备谈那些内容,采用什么形式?
3.教师作指导性归纳总结:
内容:
①母亲(或亲人)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②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③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④母亲(或亲人)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
⑤母亲(或亲人)现在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
形式:
①找一个空闲时间,对方比较愉快的时刻来谈;
②可以找一找母亲(或亲人)往日的照片,结合照片讲一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③以聊天的形式来采访,先在心中把要谈的话题排好条理,不要过于庄严,营照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更有利于了解母亲;
④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好采访记录,为写作做准备。
4.学生采访结束后,将记录交给家长做评语,评价学生采访的方式是否恰当,是否容易让人接受,记录整理是否全面,真实,通顺。
(四)、明确活动任务之三:多角度看母亲。(人人参与)
1.师引导:母爱(亲情)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或亲人)那寻常小事却富含着深爱,我们应用心去深入地体察母爱(或亲情)。
2.以书面形式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母亲(或亲人)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师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说明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程序、目的,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一周后开展活动。
(一)教师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制订活动步骤。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展示搜集的材料,组长作好分类,整理与登记以上报老师。
2.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评价搜集成果:
①该同学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与能力;
②在搜集资料,编辑整理方面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3.根据各组整理记录后的材料,教师制订详实可行的活动步骤。
4.设计活动计划表,印发学生,以便在活动中作好记录。
(二)开展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
1.师展播有关“母爱(或亲情)”的音像制品。
①VCD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母亲》《白发亲娘》《父亲》等。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画面在音乐旋律中感知对母爱的颂歌,即及时记录下感人的歌词。
②电影片段展播《妈妈再爱我一次》。
③投影绘画作品:油画《父亲》、《大地――妈妈》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感知人物包经风霜的经历,一世的辛劳。
2.师展播学生搜集的有关“母爱”的文字作品。
①格言:“儿行千里母担忧”“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等。
②故事《鹿跳峡》。
③诗歌《献给母亲的歌》。
采用朗读、齐读、读后说感受等形式开展,同时用笔记下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3.师总结:尽管时代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但母亲那真挚温柔的感情却是一致的。接下来,让我们去感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亲情吧。
(三)开展活动二:“剪不断的脐带。”
1.多媒体投影显示活动项目:了解我们的母亲(或亲人)
2.按5~8人一组,(特殊家庭学生一组),分小组交流采访结果,采访形式,采访感受,感受千姿百态的母爱(或亲情)。要求边听别人说,边用笔记,记下千姿百态的爱。
3.学生评出采访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同学,交流经验。
4.师总结:母亲对孩子的爱虽都是一样的深挚,但他的表现方式却有多种多样,下面,看看狐狸母亲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四)开展活动三:“多角度看母亲”
1.多媒体投影显示狐狸母亲的故事:狐狸母亲在自己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配以动画、声音)
2.学生观看,思考后发言: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
①太残忍,小狐狸太可怜了;
②严厉的爱,有利于小狐狸的成长。
3.师小结: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却是狭隘的,短视的,溺爱便是如此,对孩子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我们应防止溺爱对意志的侵蚀。
四、巩固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四:“抱得三春晖”
1.根据活动感受及记录,结合自己整理的材料,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注意抓住典型事件,借助细节描写,表达中心。
2.在小组中间交流: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选出说的好的同学发言。
3.星期天回家将孝心化为行动,家长为学生的行动打分,下评语,上交评比。
教学评估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工具性的特点。学生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实地采访,进行思考与探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了语文交际能力。同时,通过生动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了母爱,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然而,活动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单亲孩子和留守孩子问题。他们缺少对人间温情的深刻体验,因而在活动中不是太积极,虽将他们特意分成一组,但效果还是不太好。教师在生活中学习中应多给他们以关怀与鼓励。二是农村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资源贫乏,搜集资料工作难度大。一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有一定文化、一定修养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而据学生反映,大多数家长文化条件有限,对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资料无能为力,对于学生的采访也表现的不够热心。然而,许多学生还是克服了困难,基本上完成了小组分给的任务。虽然艰难,但锻炼了学生,增长了才干。针对这一类情况,我们应该多开展这种学校家庭 社区三结合的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3
一.活动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位桥二中是一处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经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二、活动目的: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通过本次活动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一次组内交流。本活动拟用三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妈妈的吻》《懂你》等。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
(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
第二阶段:
1.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2.给母亲唱一首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第三阶段: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四、活动成果展示交流设计:
(一)导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近一段时间我们也了解了妈妈,今天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齐唱歌曲《妈妈的吻》。
(二)小组成果展示:
1、感受母爱:各小组选择一项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朗诵诗文;展示相片、图画;播放音像资料。
2、走近母亲:
(1)家长代表谈母亲的心声。
(2)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围绕“我的母亲”这一话题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演讲或讲故事。
3、回报母亲: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
(三)课下继续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在歌曲《懂你》中结束本课。
五、活动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容易实施,且是学生和家长乐意接受的内容,所以效果较好。同时我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了家庭,学生通过与家长交流,认识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是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一次有益尝试。
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健康成长。很多同学以前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洗碗、铺床、提水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着:“以前我以为父母挣钱供我上学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不顺心时我就发脾气,不上学,现在我真正认识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我应自己做事,好好学习,不让他们再为我操心。”可以看出同学们从生活上到思想上都受到了教育。
有的父母在学生日记本上也写了几句话:“感谢老师采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体谅我们……”“孩子在家比以前懂事多了……”更可喜的是开学初打算辍学的郗宗祯同学的母亲亲自到学校为他交上了书钱,并且说为了孩子将来,无论如何也要让他读书。一次综合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教育了学生,感化了家长,真是一举多得。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3篇】相关文章:
2.献给母亲的歌作文
3.献给母亲的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