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17 14:58: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a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准备: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三个小动物,让学生围绕三个小动物提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二、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小老鼠的问题:

  出示例2。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

  学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

  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每盒彩色笔有多少支?(x支。)3盒彩色笔有多少支?(3x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副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3x+4 = 40。

  教师:很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学生:每盒彩色笔有x支,3盒彩色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师:对!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如果方程是x+4 = 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

  学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数+加数 = 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 = 40-4,再得出3x = 36。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得出方程的解以后,要求学生在算草纸上进行检验。请一位学生口述检验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求出3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就得出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小猫提出的问题:

  教师出示:解方程18-2x = 5。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以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这个方程你是怎么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 = 被减数-差”得出2x = 18-5,2x = 13,x = 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出示。接着,教师出示例3:解方程6×3-2x = 5。

  教师: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相同点是:等号右边都是5,等号左边都要减去2x;不同点是:18-2x = 5的等号左边只有一步运算,而6×3-2x = 5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

  教师:6×3-2x = 5,等号左边的两步运算,第一步是算6×3,就等于18。这样方程6×3-2x = 5就变成了18-2x = 5。所以,解方程6×3-2x = 5,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出6×3的值。那么,下一步该怎样做呢?刚才我们已经做过,自己把方程6×3-2x = 5解出来。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例3,同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3的解法:解答例3,要先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解。

  3.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0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根据和过程。

  三、巩固练习(小兔子提出的问题)。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第一行的两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仍然要注意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的过程和解题的根据。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2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让两位学生到黑板前来解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方程的异同点,解法的异同点。

  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4题。

  让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做?能不能先解方程,分别求出两个方程的解,再判断上面的五个数中哪两个数是这两个方程的解?(可以。)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出示课题:解简易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二、新知学习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化简,即得: 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 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展示、订正。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三)反馈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试着解方程:x-2.4=6 x÷9=0.7(强调验算)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四、作业:练习十一5—7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3

  教具准备:

  天平及相关物品。(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新知探究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

  (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练习。

  实物演示并判断:(准备8袋花生,4袋盐)

  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为什么?

  2、在“1”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怎么想的?(可抽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3、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怎么想的?

  4、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糖与几袋盐同样重,怎么想的?

  四: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内容: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4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见底部附件)。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时安排: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

  教材P44-P46例1-例3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

  4、在学习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生活中、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ab)c=a(bc)或(ab)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

  (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a2表示什么?2a表示什么?

  师强调:a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口答结果:3的平方5的平方6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m×m0.1×0.1a×63×nχ×8a×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第1-3题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直接写出得数:

  5x+4x=8y-y=7x+7x+6x=7a×a=15x+6x=5b+4b-9b=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

  2、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

  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3、教学例2,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

  x+50>100X+50<200x+50=150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三、多层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咧?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式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5、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42、每日一题

  写出一些方程,并在小组里面交流

  六、板书设计

  方程

  50+50=100x+50>100x+50=150

  X+50<200x+x=200

  七、预习布置:

  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第1个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36-7=2960+23≠708+x50÷2=25x+4<14y-28=355y=40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

  (1)指名学生回答预习作业

  (2)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

  2、教学例3

  (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2)取出天平,情景引入(在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天平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砝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20=20)

  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或拿走这个10克的砝码)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质质量的关系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1。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其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这个月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导入:

  同学们见过足球吧?(出示1个足球)

  (出示例1)一起观察挂图,问:图中的哪些信息是解决“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这个问题所需要的?

  三、探究新知:

  1.师: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就必须了解黑色皮的块数和白色皮的块数有什么等量关系?

  老师可以用线路图表示帮助学生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2.请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还有另外的学生找到另外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3.师:大家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较复杂的方程,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

  4.探究求解过程。

  1)生:我们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可以怎么解呢?

  2)强调: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3)最后求出 x=12,还要检验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

  4)2x-20=4 这样的方程能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简单的方程再解答吗?(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

  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几个同学解答较复杂的方程都是先转化成简单的方程,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最后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5.大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步骤是什么呢?

  (生答完特点后,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 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 解方程;

  ④ 检验并写答语。)

  四、巩固拓展:

  1.p66 第1题 解下列方程 3x+6=18 2x-7.5=8.5 16+8x=40 4x-3x9=29

  2.p66第2题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p66 3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例1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黑色皮块数x2-4=白色皮块数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课后小记:这节课由于有了前面的几节课对等量关系的训练,在根据老师出示的线段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方程的求解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反复的请学生说,达到都会的结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通用6篇)】相关文章:

1.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

2.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3.数学课件《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4.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5.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6.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教学设计

7.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8.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饼》教学设计

9.小学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