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9 15:46: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8页———40页。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体药箱、圆柱、球、长方体实物若干、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教学流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情趣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宋代诗人苏轼的那首《题西林壁》吗?让我们共同来朗诵这首诗。(课件出示诗句和庐山不同景色)

  师: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2、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一)观察长方体

  1、整体观察(出示长方体小药箱)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这个长方体的药箱,谁来说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都是哪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生回答,师强调看到的面,是相对观察者说的。

  (3)师:请同学们按照活动要求观察这个小药箱请(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4)学生观察。

  a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药箱,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几个面。

  b坐在不同方向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药箱的哪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5)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面,有的看到两个或三个面。你能找出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多能看到药箱的几个面?请大家站起来走一走,看一看。

  (6)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7)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我们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可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2、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

  (1)教师拿起小药箱让不同方向的同学观察、我们从正面、上面、左面来看这个药箱得到的都是什么形状?

  (2)分别出示药箱的三个面,让学生判断分别是哪几个面。

  (3)做40页第1题,在书上完成。(课件演示进行订正)

  (二)分别观察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1、师:刚才老师和你们共同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请你和你小组的同学分别观察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学具,完成表格。(表格中要求同学们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物体,并将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学生观察,完成表格并汇报。

  (预设:学生会质疑,圆柱体从正面看有时是正方形的)

  2、趣味游戏,强化认识。

  (用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师: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谁来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可能是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至少还要知道另一个面的形状)

  (课件呈现不同的物体)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因此,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形象,才能判断出它是什么立体图形。

  (三)观察组合图形

  1。观察交流加深认识

  过渡:刚才,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一个物体,那么,我们从不同角度同时观察两个物体,会看到什么形状呢?

  (1)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摆成和桌子上一样的位置,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它们,观察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看到的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观察的结果。

  (2)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说得非常清楚明白。老师这里有几组图形(例2图),你们能正确判断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吗?

  1、学生判断。

  2、做40页第3题。

  三、逆向练习训练思维

  师:刚才我们一同观察了单个物体以及立体组合图形,并猜测和判断了它们在不同方向上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如果反过来,给你出示一个物体或立体组合图形某一方向上看到的形状,你能不能猜测出它们什么呢?(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圆形和一个正方形)

  1、学生猜测,并畅所欲言。

  (师讲解,圆柱体当底面直径和高等长时,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形状是正方形)

  2、再次引导学生明确:

  (1)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2)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形象,才能判断出它是什么立体图形。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观察的认真,仔细,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要懂得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希望你们做一个处处留心观察的有心人。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

  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教学准备:

  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2、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

  1、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3、标出观察顺序。

  4、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

  1、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2、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3、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个玩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形,问学生最都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怎么办?

  2、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你同意谁的结论?

  生:他们四人都不对,因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师:对呀!这四个人得到的结论都不是全面的。为什么呀?

  生:他们四个人都是从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师: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必须要全面的去观察这个物体,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综合无分析把握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点。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物体

  (1)出示闹钟,(放在学生中间)分组进行。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

  (2)学生活动,观察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的物体形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我在闹钟的前面。

  生2:因为我在闹钟的后面。

  生3:因为我在闹钟的左边。

  生4:因为我在闹钟的右边。

  师:我们每一个人只看到一种结果,你相信别人的结果吗?真是这样吗?

  学生交换位置观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观察位置)

  (3)师:通过刚才的不同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没一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没一个物体都不一样,有好多形状。

  师:是这个物体不一样吗?

  生:不对,是我们人看的饿位置不一样。

  师生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结果是不同。

  (4)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说一说图中恐龙的三个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三)应用拓展:

  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角度观察。

  (出示茶壶四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2、小组活动进行观察

  67页“做一做”中的活动。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学课本直接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成员先从某一角度看这摞书,然后交换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书上进行连线。

  (四)巩固新知:

  1、每个学生从各自的方向观察自己的玩具,说一说看到的玩具有什么不同。请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状)”

  2、小组活动巩固知识:任选小组成员中的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中间,说一说从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样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

  B: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

  (五)应用总结:

  师:那么“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个人的说法对吗?他们四个人怎样说,才是正确的?

  生1:应该说:“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

  生2:应该说:“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应该说:“大象的尾巴像一条蛇。”

  师:你们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师:他们如果这样说,你还笑他们吗?

  生:不笑了,他们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说的。

  (六)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同学们好吗?

  2、如果让你去观察一个物体你用怎样的方法观察呢?

  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对的,对一个物体应全面的观察。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我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

  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

  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

  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

  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4)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巩固新知。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 )

  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瞧!解放军叔叔有时还借助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

  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前面) 侧面 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重点:

  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法:

  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

  玩具熊猫、照片、学生带的各种玩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小游戏好吗?很简单,请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吗?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向右转,请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左耳朵。请一位同学和老师握一握手,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的右手和你们的右手在一个方向上吗?(生答)请一位同学站在老师的右边,请另一位同学拉着我的左手,现在我们一起挥挥我们的右手,一起伸伸我们的左脚,现在请把手在你们的胸前击两下,请把左手拍拍后脑勺,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根据图片判断观察的角度不同(P57,做一做)

  出示四本数学书前、后、左、右四面的图片,请同学们判断观察者的角度,并请同学们说一说如何判断的?说完之后,请小组把四本书按照书上所示合在一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找出相应对应的面。

  三、巩固拓展小姐(以盲人摸象的故事进行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占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6

  复习主题

  《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数学广角》 整理与复习

  复习要点

  1、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猜测立体图形可能是一个或多个。

  复习过程

  (附练习)

  一、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请你画一个角,标出各部分名称。

  (2)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再画一个直角。

  2、巩固练习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里画√,哪些不是角?在()里画× 。

  (2)判断

  ①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②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③老师的大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你的小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3)出示p102第6题,梯形图。

  ①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

  ②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讲解自己的画法。

  (4)出示p105第14题,三角形图。

  二、拓展练习

  1、小白兔走哪条路最远,就给这条路涂上颜色。

  2、在图形里增加一条线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数学广角

  学习例1

  ⑴出示例1用1、2能摆成几个两位数?

  分小组摆一摆

  摆好一个两位数后,交换两张卡片的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

  ⑵用三张卡片1、2、3摆两位数,能摆几个?

  ⑶汇报交流

  想一想,怎样摆不重复也不漏掉?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①先用1和2:12、21

  然后1和3:13、31

  最后2和3:23、32

  ②12、13、23、21、31、32

  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这样按顺序摆出的两位数,不重复也不会漏掉。

  用2,4,6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想一想,怎样摆不重复也不漏掉?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24,26,46,42,64,62

  思考:

  用2,0,6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用4,7,3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用4,0,3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复习观察图形

  师出示正方形,并指出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同桌商量,可以借助小学具观察

  巩固练习:

  1、圆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分组汇报

  生1:可能是正方体

  生2可能是长方体(边说边出示学具,特殊的长方体)

  小组探究分组汇报集体订正。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对怎样的图形是角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故本节课教学步骤有所调整。首先课前引入环节进行了设计,在发现角的这一环节,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能够初步辨认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角。所以,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环节不需花费太多时间,重点在于如何画角、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一年级时认识了位置和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从不角度观察恐龙的各种活动,从而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太零散,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正确的认知表象。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通过创设多种观察情境,让学生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并体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②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建构观察物体的方法,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在创设情境、观察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②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

  能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大恐龙一只;课件一套;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在课室内四个方向围坐。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1、在教学中,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和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

  3、本课的各教学环节都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学素材,意在让孩子感悟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4、在“课间小歇”环节中,播放恐龙的生活图片让学生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运用“拍手”、“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新授过程中,我采用了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以观察恐龙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也不同,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练习时,创设了猜一猜和拍照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

  2、注重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课堂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仅指向课堂,也可以提供生活世界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本节课我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如:拍照、看照片猜同学、观察本校的教学楼、碉塑、钢琴照片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注重体验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4、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把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把学生培养成品行优秀的人。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为祖国作贡献。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并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充分挖掘它们的教育性。对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教育。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8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8-17

小学语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9-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7-2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4-10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4-25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2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14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14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