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8-20 21:10: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导入2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爷爷和小树。谁来读?注意爷的轻声。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谁?(贴图)

  二、整体感知5

  1、 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

  2、下面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个故事,遇到生字宝宝就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3.说说课文讲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什么事?

  三、趣味识字(8)

  1.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2组

  2.小朋友们真聪明,小树也被你们吸引来了(指名读 同桌互读) 3.记字形:加一加,说话 组词 看图猜字,偏旁识记 4.开火车检查生字。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15

  1、谁能读读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1)你家门口有什么呢?(出示:我家门口有——)

  (2)小树呀天天守在我家门口,就像是我的好朋友。天天看到小树心情怎么样?能读出你的高兴吗?指生读。让我们挑起嘴角一起来读吧。齐读。 (3)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树?

  (4)——有————。你也能用有说一句话吗?(同桌互相听,检查2.3个)

  2、第二自然段

  (1)不知不觉冬天到了。(出示:图片及风声)北风呼呼地刮,听着这呼呼的风声,小树小树你感觉怎样?(冷)你想说些什么呢?

  (2) 正在小树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谁来了,大家看,他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看图说话。

  这“暖和的.衣裳”是什么呀?(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者草席)当你穿上暖和的衣服不冷了,多高兴啊,当他想到以后可为人们做很多事,更高兴了 ,齐读句子。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圣诞节。

  3、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训练

  1、小练笔:

  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

  2、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四、总结全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事理的方法。(二)重点掌握实词表中“上”、“法”等10个实词和“而”、“所以”等虚词的用法。(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懂得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道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重点词义析疑(包括实词和虚词)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词。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先表澭水: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守法而弗变: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变迁。

  人问其故:原因,缘故。

  其父虽善游:虽然。

  (二)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本文的题目揭示了中心论点。“察今”,即明察当今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当时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对变革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应当随着时代的改变来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张,即“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三)本文的基本观点就是制定法令制度应当从当今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一观点我们应当怎样评价?

 分析:这一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作者反对的是“法先王之法”的顽固守旧的思想,提倡的是变法革新从实际出发的主张,这对于推动时代、社会的向前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说“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主张以人为依据,从人出发,来制定法令制度,这就掩盖了统治阶级制定法令制度的阶级实质。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法令制度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不可能有,也从未有过为所有“人”服务的法令制度。这是作者认识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四)文章的层次怎样划分?

 分析:总的说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论点,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第二部分(3~6段)进一步论证论点,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主张。

  第一部分。

 开头用设问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观点。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两个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在漫长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已非本来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既“有要于时”,那么,“时不与法俱在”,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制定适应现实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主张,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为依据,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论点,就是说,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第二部分。

 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核心,从多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这一部分里,作者讲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与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应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改变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就进一步证明,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法令制度对治国是十分重要的。

  (五)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论证了什么问题?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观点,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六)文中什么地方用了这种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

 分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由“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七)本文讲了哪几个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怎样的寓义?根据这三个故事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分析:本文讲了三则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不顾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地点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地点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引婴儿欲投江中的故事,讽刺了不顾人的条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人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人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这三则寓言是从时、地、人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八)上面研究了比喻论证和用寓言故事论证这两种方法,运用这两种方法论证事理有什么作用?

 分析:主要作用是把比较抽象、复杂的道理讲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同时,也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采,更吸引读者。

  (九)请说出课文中有关说理、举例、设喻的段落,并谈谈这三者较完美地结合的好处?

 分析:第一部分(1~3段),重在说理,兼有设喻、举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设喻、举例。这三者很好地结合,使文章的论据充足有力,深刻透彻。特别是文中的精譬设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十)本文的基本观点寓含着什么哲理?

 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寓含着这样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在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的'时代,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在今天,这种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加快四化建设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察今《吕氏春秋》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6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是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夕。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指水位变化。下文“益”,仍用本义。“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①齐读这一段;②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③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因(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④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来对付新的情况)。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表之时可导

  (要于时)

  变益多则不可导

  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八)讲析课文4~6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成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作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一定的进步性。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九)总结全文。

 (见“难点、重点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评《梦溪笔谈》作业,强调认真预习、积极思考对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题(作品介绍)。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释①和“预习提示”第2段。

  2.教师补充讲解:从课文注释及“预习提示”的说明我们可知,《吕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吕不韦集合其门客集体编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学说的论著汇编。全书由12纪、8览、6论三个部分组成,共26卷,约20万字。当时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而产生的。

  《吕氏春秋》作为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举例说理,设喻为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首尾呼应,条理分明,语言简练,富于形象,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是我们学习课文时应细加品味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脟”通“脔”

  释义:切成块状的肉。

  “益”通“溢”

  释义:涨水。

  “有”通“又”

  释义: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亏”通“诡”

  释义:差异,不适应。

  “契”通“锲”

  释义:刻。

  2.指名口述三则故事。(故事内容见课文3、5、6段)要求讲述之后,口译作者议论的句子。(请三位同学分别讲述,教师补正。)

  (四)词句讲解。

 1.第1、2段中,“法”出现15次之多,其义项有:A.动词,取法,沿用;B.名词,法令、制度;C.动词,照旧沿用。

  将两节中15个“法”字标上序号,答案由学生选择,教师明确:

  A.①(12)

  B.②④⑦⑧⑨(11)(13)(14)(15)

  C.③⑤⑥⑩

  2.教师讲解“所以”等词句。

  “所以”是由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以”后面的词、词组(短语)、句子看作介词宾语,那么,其结构就是“代词‘所’+介宾词组(短语)”,介词“以”可以表示原因、凭借、目的、方式等内容。译为现代汉语,可以理解为:“……的原因(缘故、根据、凭借、方法等)”;“用来……的”等等。

  “虽……犹若……”为转折复句,意为“即使……也还是……”

  “……者……也”判断句式。

  (五)请三名同学口译1、2、4段,师生共同补正。

  (六)讨论“预习思考题”④,引起学生对本文“中心论点”的争辩。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拨。

  在学生充分讨论、争辩的基础上,教师谈自己的观点: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谈了各自的观点,摆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里,不强求统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我的看法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理、设喻、举例,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需要的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七)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未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定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定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定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定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定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定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八)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1)“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2)“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是针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这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3)“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4)“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5)“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6)“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九)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是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诵读第6段。

  1.提示:

 ①也可分为叙事、评事、引申说理三小层;

  ②评事只有一句话:“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事荒谬,不言而喻。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一)总结全课。

  1.关于逐层论证的方法。

 步骤: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①细读第1、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察今”这个中心论点的。②说说第3、4段跟这一论点有什么关系。③最后两个寓言故事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用这两个寓言结束全文的用意是什么?然后做小结。

  小结要点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论断,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已有损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而“时不与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个论断:“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然后指出,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先王为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论点——“察己”为宾,“察今”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于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师古”(依先“表”而涉),这是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由此得出又一个论断:“守法而弗变则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并以良医用药为喻,以七十一圣法皆不同为证,突出地说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能成就功名。

  “变法”,是“察今”的结果,“察今”而后知“势异”于前,知“势异”则必“变法”。

  ③前4段是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最后两段则带有嘲讽性,以“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两件事辛辣地讥讽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国者。这是政论作品常有的特色。

  2.关于设喻的方法。

 步骤:教师解说;讨论;小结。

  解说要点:①设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论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带有说明事理的性质,应列入设喻范围;但描写性的比喻是一种辞格,不算设喻。

  讨论问题:①本文中有哪些设喻?哪些是简单设喻?哪些是复杂设喻?②这些设喻各说明了什么?③运用设喻应当注意什么?

  小结要点:①设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于设喻。②简单设喻用于说明单一的事理,如“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说明能“察”则能“以此知彼”,“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说明能“察”则能从部分了解全部,“病万变,药亦万变”说明法令制度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③复杂设喻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当前泥古不化的治国者的心态、愚蠢而荒谬的做法及其后果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这便是所谓寓言了(我国古代没有专业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说明事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与印度的《百喻经》相仿)。④运用简单设喻,必须注明本意,如良医一喻之前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句话就是作者本意;运用复杂设喻一般都要就其内容做分析评论(这是它跟寓言用简明话语点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十二)背诵全文。(齐背)

  (十三)整理词语、句式。

  1.整理词语。

 先整理练习题中的词语。

  [上]①呈递。例:题干、C。②国君、皇上。例:A。③时间在前的。例:B。④位置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题干、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则。例:D。

  [成]①成就(动词)。例:题干。②现成的。例:A。③成为。例:B。④成功、胜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题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题干中的“成”含义不同,但《教学参考书》认为D与题干同。)

  [反]①返回。例:题干、D。②颠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补充一些词语(例句课后补写):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虽人弗损益。③更加。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好处:例:有所广益。

  [要(y1o)]①邀请。例:便要还家。②要求。例:有要于时。

  [表]①文体名,臣子给君主的呈文。例:《出师表》。②作标记。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从前。例:寻向所志。②朝……走。例:闻操已向荆州。

  [亏]缺损,引申为不合、不适宜。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悖]背谬。例:守法而弗变则悖。

  [任]①任务、使命。例: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担负、承任,引申为处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课后补写)

 ①[……所以……]两种基本用法: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工具、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岂不……哉]表示感叹和反问,如“岂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强调也只有一个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④[虽……,(犹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后总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练习第四题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据或精神。2.同1。3.(失败的)原因。4.同3。5.的缘故。6.靠他来。7.用来……的方法。8.的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 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更好的学习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元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介绍斯洛伐克,观看图片欣赏斯洛伐克。

  三、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学习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学习演唱

  5、运用双响筒、三角铁打旋律

  双响筒: X X ▏X X ▏

  三角铁:X? ▏X? ▏

  6、两人双响筒,两人三角铁击打旋律,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习6个词语,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部首。

  4.认识问句、问号。学习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像机、两个盒子(一个稍扁,一个稍长)、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放录像),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动物?看清楚说。(这幅画面上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

  wěi

  ba

  bǐ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

  各自轻声读儿歌。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

  cháng

  hǎo

  x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n

  谁

  的

  长

  好

  像

  猴子

  松

  鼠

  扁

  4.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5.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三、细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四、细读课文第二节。

  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

  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齐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⑩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五、学习三问、三答的方法,比比水牛、山羊、燕子的尾巴。

  1.放录像,同桌的学生练习提问并回答。

  2.指名同学回答。

  六、识记部分生字字形。

  1.划出生字,各自读读,记记字形。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

  的.:分析结构,教学白字旁,书空左半部分。读词;谁的、猴子的。

  巴:有几笔写成?范写巴。读词;尾巴、嘴巴。

  把:把比巴多一个偏旁,教学提手旁。读词:一把伞、一把剪刀。

  长:范写,长有几笔写成?指名分解笔画。

  七、复习巩固。

  1.自由读读,记记字音、字形。

  2.抽读生字。

  3.做找朋友的游戏。(四个字、四个音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长、的、巴、把。

  2.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节。

  二、细读课文第三节。

  1.出示黑板:(第三节)看看第三小节,注意读时也要和第一小节问句一样,要强调哪些词。指名说,教师圈重音谁,划出连线谁的尾巴。

  2.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第四节。

  1.

  第三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弯,我们来看看;(放录像)公鸡、鸭子、孔雀,谁的尾巴弯呢?-指名学生指出来,用手画画公鸡的尾巴。(放特写镜头)大家一齐画。

  2.第四小节怎样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圈出重音公鸡,划出连线。

  3.谁的尾巴扁呢?(看实物;两个盒子)先看看老师手上的两个盒子哪一个是扁的?用手比划扁盒子。

  4.放录像,看看谁的尾巴扁?放特写镜头,看看鸭子的扁尾巴。

  5.课文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师问,学生齐答。(圈出重音鸭子,划出连线)

  6.放录像,鸭子的尾巴扁,还有哪一部分也是扁的(指嘴)鸭子的尾巴和嘴巴都是扁扁的,这就叫扁。

  7.放录像,看看这六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放孔雀的特写镜头),孔雀的尾巴上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对,我们叫它大眼状花纹。看看大眼状花纹有哪些颜色。

  出示黑板:大眼状花纹的颜色有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指名说句话,谁在后面再加上一句话?

  师述:孔雀的尾巴好看极了,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比得上它,所以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在好看前面加上一个最。

  指导朗读,老师问,学生答,评议,圈出重音孔雀,划出连线。

  8.分男生、女生朗读第三、四节。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

  这首儿歌的题目叫《比尾巴》,通过比较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六、看录像,学编儿歌《此嘴巴》。

  过渡,动物的尾巴不一样,也有许多动物的嘴巴不一样,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比比几种动物的嘴巴,编一首比嘴巴的儿歌。

  1.放录像,仔细观察公鸡、鸭子、老鹰三种动物的嘴巴。

  2.提出要求:①三问三答,②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③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3.同桌讨论。

  4.指名学生编儿歌《比嘴巴》。

  七、识记部分生字。

  1.划出生字,自学,巧记字形。

  2.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公:教学八字头,下面有几笔?

  鸡:左边有几笔?教学右边的鸟字旁。

  鸭:把鸡的左边又换成甲就是鸭,一齐书空左边的甲。

  八、巩固复习。

  1.看黑板,记字音和字形。

  2.抽读生字。

  3.猜字游戏.

  九、指导书写:公

  鸡

  鸭

  日

  把

  的

  长

  [教案述评]

  薛亚莉老师是扬州市(地区)小语骨干教师,她所上的《比尾巴》一课获1996年扬州市(地区)优秀录像课等奖。现将此课的教学特点作简要评述。

  一、指导方法练朗读。

  1.具体指导,教给朗读方法。

  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调,圈出朗读的重音,划出连读的词语。如谁的尾巴长重音是谁,连读谁的尾巴,读出问句的语调。同时要求学生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答题要完整。

  2.由扶到放,运用朗读方法。

  在学习3、4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圈重音、划连线、读语调,然后师问,生答,要求做到答题完整。

  3.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领读、引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二、凭借录像学词句。

  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教者精心绘制了动物图片,并摄成录像,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运用。

  1.凭借录像,掌握尾巴特点。

  ①观察比较抓特点。教者让学生看录像,细比较,直观地理解了长、短两词。理解弯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

  ②创设情境抓联系。为理解扁一词,教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

  2.凭借录像,运用句式说话。

  教者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而且指导学生运用词句。如理解了长、短、好像一把伞之后,教者让学生观察牛、羊学提问题;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力。

  总之,本课的教学,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显著。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07-1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22

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06-29

教学设计方案11-08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13

教学设计方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