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01 18:45: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习惯。

  2、能够背诵古诗,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辛苦”的意思,会用“辛苦”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中午小饭桌的同学的吃饭情况作了调查,出示统计表,看到这些数字,你想说些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农民伯伯种田非常辛苦,不应该浪费粮食。”也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可以结合自已家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如果有的同学说出有一首古诗是描写农民种田非常辛苦的,它的名字叫《锄禾》,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谁知道“锄禾”是什么意思呢?

  二、引导自学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教师几次强调学生指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手、口一致,随文识字。把识字落到实处。)

  5、汇报学习情况:

  (1)谁能把课文给大家读一遍。(这里教师再次强调读诗,在读中认识生字。)

  (2)以演示文稿的方式逐个出示以下词语,进行词语抢答,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

  日当午 锄禾 汗滴 盘中餐 粒粒 辛苦

  当读到以下的词语时,追问一下词义,解释不到位也没有关系,后面还要深入理解诗意,“日当午、锄禾、盘中餐”是什么意思?

  (3)猜词游戏:一个同学背对黑板,另一个同学任意指一个词请他猜,其他同学不能出声音,可以用动作提示他。目的是让学生认字,理解词意。

  (4)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抽读生字卡片,当读到“禾、午”时进行扩词。

  (5)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在识字中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先读文,再学句、学词,然后学字,最后回到文中。)

  三、交流释疑

  (一)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读课文,提出问题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1)不理解词语:谁知皆禾下土;(2)为什么说“粒粒皆辛苦”?)

  2、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如果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记下来,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发现问题,进行适当地点播。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

  (二)汇报学习成果

  1、哪个小组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一下。

  2、下面,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农田里看一看农民是怎样劳动的,你们愿意去吗?(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是:太阳炙烤着大地,蝉儿在高枝上鸣叫着,农民在田间劳动。此处,教师边放录音边描绘农民辛苦耕种的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看图谈感受,让学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评读,教师适时范读。

  4、谁还愿意读?愿意读的同学都起立,一起读一读。

  5、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四、巩固拓展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录像:配上喜庆的音乐,播放农民收割稻子的情景。

  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每次5人上台,两次完成)

  (黑板上贴出稻穗,稻穗的后面有本课的生字)

  教师问:你们打算把这些稻穗送给谁?为什么?你还想说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发散,让学生自己感悟道理,体会出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进行口语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二)指导写字

  从生字中找出你认为难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能是“知、当”)

  1、用电脑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书空。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边写边说出这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你有什么收获?

  六、当堂检测:

  1、背诵诗歌。(必做题)

  2、收集有关农民生产劳动的诗歌、谚语,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选做题)

  板书设计:

  看: 锄禾

  想: 辛苦

  懂得: 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泉水“珍珠泉、五龙潭和黑虎泉”各自的特点,并能模仿小导游介绍珍珠泉、五龙潭和黑虎泉。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几个动词“涌、汇注、喷吐”几个动词来写出三个泉的特点的。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能了解珍珠泉、五龙潭和黑虎泉的特点,并感受作者语言的精妙。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几个动词“涌、汇注、喷吐、”几个动词来写出三个泉的特点的。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文学习。

  1、师:我们的祖国,山河秀美人杰地灵,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光景象,而人们就根据着这些风景独特的特点,给许多地方起了一些别称,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这些城市的别称。

  出示“智力闯关”(出示哈尔滨、昆明、重庆、广州、济南,并请生说出他们的别称)。

  2、师:同学们对于祖国风光的了解可真不少呀!今天就让我们和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起再次走进济南,走入泉城。

  (板书课题:9、泉城)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学习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说到济南,自然会想间的七十二泉,这些泉__________(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济南的泉大大小小有许多,并且各有各的特点,而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这节课,我们就去拜访一下这些名泉吧!

  三:学生自学(时间:六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

  ①快速默读课文2—5自然段,完成表格前两项,思考后两项。

  ②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泉,多读几遍,并想一想,这些泉水流动是都有什么特点?找到后,做上标记,读一读。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四.以四人为一小组互学

  1、出示自学要求

  ①小组学习,完成表格前两项

  ②小组讨论后两项

  ③向小组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泉水,并简单介绍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相机解释自学困惑。

  3、师(过渡):看着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情景。老师相信,今天我们的旅游一定会非常愉快,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那最著名的4处泉群吧!

  五、全班交流,学习新授。

  1、师;现在我们就在济南城内了,哪位热心的小导游要带我们按照表格的顺序去游览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泉?

  2、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泉

  (1)珍珠泉

  ①朗读课文

  ②请生阐述自己最喜欢这个泉的原因,珍珠泉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讲述理由时,引导学生从“清澈见底,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到水面上来”中理解珍珠泉的“神奇”。

  <1>理解“忽 忽 ”的意思,就是“一会儿 一会儿 ”并比较两者的区别(“忽 忽 ”显得变化的更快)。

  ③交流珍珠泉泉水流动的方式

  <1>珍珠泉泉水是如何流动的?(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④请喜欢珍珠泉的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五龙潭

  ①朗读课文

  ②请生阐述自己最喜欢这个泉的原因,五龙潭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五处泉水汇注而成,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理解五龙潭的特点是泉多)

  ③交流五龙潭泉水流动的方式

  <1>五龙潭泉水是如何流动的?(五处泉水汇注而成)

  ④请喜欢五龙潭的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3)黑虎泉

  ①朗读课文

  ②请生阐述自己最喜欢这个泉的原因,黑虎泉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理解黑虎泉的特点是水流量大。)

  引导学生由想象理解“水声喧腾”和“昼夜不息”的意思。

  ③交流黑虎泉泉水流动的方式

  <1>黑虎泉泉水是如何流动的?(不断地喷吐出来)

  ④请喜欢黑虎泉的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六、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去游览了泉城济南的珍珠泉、五龙潭和黑虎泉。相信这三个各有特点的泉水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那位同学愿意当个小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览?

  (请生当导游,介绍泉水)

  师:但是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我们还有一处泉水还没有去游览过呢,它就是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趵突泉。下节课我们就将一起走进趵突泉,去探寻一下这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泉”的名泉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

  七:作业布置

  对照表格,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9、泉城

  珍珠泉 神奇

  五龙潭 泉多

  黑虎泉 水声喧腾

  九、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冰花的千姿百态与美丽,了解冰花的形成。

  2模仿句式,训练用()像()说话。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冰花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二名。表扬:看来上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今天,我们想不想再去小童家看看冰花。哪句话更细致地写出了冰花的样子。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地自读课文。

  2、指名回答3~5名说到完整为止。说完整后齐读。

  3、现场采访:你们觉得冰花怎样?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感情朗读,谁能美美地读一读:3~4名。

  5、男女生比赛读,表扬:女生读得很美,男生读得也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给不给老师这个机会?

  6、师读,生评价。谢谢大家的夸奖,老师接受大家的建议。你们猜猜老师怎么会读得这么美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既读又想: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7、老师的优点你们一定都学到了:齐读,相信集体的力量一定比我大。

  8、这么美的冰花,昨天傍晚还没有,今天早上有了,小童真幸运,能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们想不想看?老师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现在请听我指挥:闭上眼睛,趴在桌上,集中注意听音乐。

  9、播放录音、生想象:天亮了,请大家揉揉眼睛,伸个懒腰,睁开眼睛。瞧,看到了什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会惊奇地喊:妈妈,你瞧。

  10、出示板书。指图说

  11、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

  12、指导读如:啊!真漂亮。

  13、小组合作完成冰花图。要求: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着画,两个学生上黑板画。

  14、每组讲画的是什么,采访黑板上的小朋友。

  15、每个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开花了,画了有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冰花。这也不奇怪,冰花是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会发出不同的光

  16、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摄影师拍下的冰花。

  17、师配乐,作解说。

  18、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做的?

  19、指名回答。

  20、课文中的小童和我们一样,爱动脑,会思考。第三段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冰花是从哪儿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

  1、自渎思考,画下有关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

  2、指名回答,齐读。

  3、老师告诉大家:冰花形成的原因。大屏幕出示。

  4、生读。

  5、师读。

  6、读两句话,比较,哪句话更喜欢哪句话?

  7、我们平时讲话时,也可以把话讲得有意思点。

  8、屏幕出示:下雪了,树木、房屋,都盖着厚厚的白雪,怎样把话说得更有意思。

  9、小组讨论。

  10、指名回答。

  四、总结课文。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每到冬天,就能看到千姿百态的冰花,你们想看吗?那就带着你们前往。再读课文,齐读课文,想象冰花的美丽。

  五、作业:

  问:冰花只开在小童家的玻璃窗上吗?生回答后,师述:当你看到冰花时,你相干些什么?师述:让冰花永远开在小朋友的心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一、导入新课

  师:猫是惹人喜爱的小动物,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更是惹人喜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生交流第一方面是讲猫的性格古怪;第二方面是讲刚满月的小猫十分淘气。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师: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几方面呢?听老师读课文第一段,边听边思考

  2、师范读课文

  3、生交流,完成填空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

  4、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这些性格特点写具体的呢?生自学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师:问:猫的老实表现在什么地方?生着重理解无忧无虑

  问:课文中是怎样写猫贪玩?

  问:猫的尽职表现在什么地方?生理解屏息凝视————专心

  (1)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耐心

  (2)非————不可————决心

  (3)谁来读出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他的专心。耐心决心。

  问: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1)理解蹭

  (2)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再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看有什么新发现?

  师猫这样轻轻温柔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

  生蹭出了友谊蹭出了感情。

  师一个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

  (3)理解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几朵小梅花的是什么?

  小梅花多美啊!尽管猫踩脏了稿纸,但作者并没有厌烦,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爱。

  问从那些词句反映了猫的胆小勇猛?

  小结猫的性格古怪,作者是不是讨厌他呢?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你能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1——3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段

  过度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

  1、请同学们合上书,听老师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出了小猫的什么特点?

  2、再点同学读第二遍,要听出那些字词能表现小猫淘气的特点并记在本子上。

  3、现在请你们听第三遍,边听边想象小猫淘气的情景,听后向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加上自己的语言。

  4、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老舍爷爷笔下的猫充满了灵性,就象一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真是惹人喜爱,有个同学也想在家里养猫,可是他妈妈不同意,说猫叫起来太难听,又会把家里踩得到处是脏脚印,大家能不能帮他说服妈妈?

  这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美,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关键词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品表演:

  《鱼类运动会》

  内容:鱼类运动会即将开始,各种鱼儿顺利进入赛场大门,鲸却被拒之门外。

  2、为什么虾兵不允许鲸进入赛场?它这样做对吗?

  二、新授

  1、学习第2小节:

  ⑴自由朗读课文第2小节,讨论鲸的生活地点在哪里?

  ⑵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

  ⑶小结:

  原来,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鲸的体形就变得像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⑷再读课文,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证明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①鲸和牛羊一样……鱼类。

  ②鲸是胎生的,……吃奶长大。

  ⑸这就是哺乳动物的三大特征,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哺乳动物呢?

  2、学习第3小节:

  ⑴鲸有哪些种类?你根据什么给它分类呢?

  ⑵出示须鲸和齿鲸的图象,学生辨析并说出原因。

  3、学习第4小节:

  你还想了解鲸的哪些生活习性呢?

  ⑴介绍吃食:

  请学生自由读读课文第4小节,思考:须鲸吃什么?齿鲸吃什么?

  ⑵学习须鲸吃食:

  ①须鲸吃什么呢?

  ②它是这样吃虾和小鱼的?

  ③想象一下,鲸吃食的样子,自己读读做做。

  ④范读,生表演。

  ⑤你觉得你把鲸吃食时候的那些动作表演出来了吗?

  (在“张开、吸进、滤出来、吞进”下加着重号。)

  试着把这些词读好,自己练读。

  ⑥指名读。

  ⑦填上表示须鲸吃食动作的词。

  ⑶学习齿鲸吃食:

  ①齿鲸吃什么呢?它又是怎么吃的?同桌两人一起来读读、做做。

  ②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哪些词用的特别好?为什么?

  ③比较词语“游过去、扑上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⑷块头这么大的鲸一顿要吃多少呢?比如说须鲸要吃多少?

  ⑸我们来回顾一下鲸的吃食,能读好吗?能表演出来吗?

  (学生部分读,部分表演。)

  4、学习5、6、7小节:

  ⑴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分组自学5、6、7自然段:

  ①讨论:

  三个自然段分别描写鲸哪方面的特点?

  ②动嘴讲讲、动笔画画、动手摆摆这三个特点。

  ⑵交流:

  ①第5小节主要讲鲸的什么呢?

  ②第6小节讲了什么呢?

  老师这儿有几头鲸,这是它的头,这是它的尾巴,现在到了睡觉的时间了,谁来指挥一下这群鲸呢?

  ③那第7小节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呢?

  鲸的生长速度怎么样呢?从哪儿看出来呢?

  三、总结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鲸的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来介绍鲸,用词非常准确、生动,同时还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今后介绍动物的文章中,我们也要学会像作者这样描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作者紧扣主题,对恐龙做了较为全面具体繁荣介绍。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学情分析:

  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的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t: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恐龙》这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奇妙的恐龙乐园,好不好?

  想要进入恐龙园,咱们要先买门票。

  ※课件出示字词,生读

  t:门票顺利买到了,咱们就走进看看吧。

  ※播放录象,t口述第一自然段,帮助s回忆。

  t:是不是还看的意犹未尽呢?在这里还有各种各样,形态千奇百怪的恐龙在等着我们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

  二、精读

  1、t: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这段介绍了哪几种恐龙?

  s自读,回答问题。

  t板书: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

  2、下面就请你们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听清我的要求:

  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种恐龙,找到有关的句子,将它读给你的小伙伴听,然后再想想怎样才能读的更好。

  s讨论t行间巡视

  3、t:我这儿还有些恐龙模型,你能将它们认出来吗?

  ※示模型

  4、t:下面哪个小组愿意向我们介绍他们最喜欢的恐龙。

  5、雷龙:生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指导朗读,"庞然大物"、"一声轰响"

  找出特点,板书:雷龙庞然大物

  介绍有关知识

  6、梁龙:生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t:谁见过吊桥?什么样子?

  ※出示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指导朗读,"吊桥"

  找出特点,板书:梁龙吊桥。

  介绍有关知识。

  7、剑龙:生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指导朗读,"锋利无比"

  找出特点,板书:剑龙剑板和尾刺。

  介绍有关知识。

  8、三角龙:生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什么,谈谈感受。

  指导朗读,"望而生畏"

  找出特点,板书:三角龙头上有三只角。

  介绍有关知识。

  9、认识了这么多恐龙朋友,你想不想把它们介绍给你的朋友或家人?那么就请你们4人小小组,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种恐龙,将有关的句子读好,然后介绍给其他人听。等会啊,我请将的最好的小朋友上台来,拿着模型给我们介绍。

  生讨论,汇报

  10、恐龙不但有朋友,还有亲戚呢!它们是———鱼龙和翼龙

  出示图片,s自读,汇报特点。

  板书:鱼龙象海豚

  翼龙轻型飞机

  指导朗读,"潜入"、"翱翔"

  11、t:除了书上介绍的几种恐龙,还有哪些?

  s:汇报收集的资料。t出示图片补充。

  12、t:光了解恐龙的种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它们的其他特点。4人小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4、5自然段。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你不理解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

  2、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3、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研读名著。

  【课件准备】

  课件一:“武松打虎”影片片段(2分30秒)

  课件二(词句):

  第一组:

  1、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酒。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3、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出门倒。

  第二组:

  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2、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

  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

  第三组闪躲(用“闪”好在哪里?)

  课件三:武松下冈遇“虎”影片片段(30秒)。

  【阅读准备】

  学生在课前大致了解《三国演义》或初步浏览其中的一些章节。

  【教学过程】

  一、读影片说感受提炼研读专题

  1、师出示课题(课件界面)后放影片“武松打虎”片段(课件一),学生欣赏。

  2、师要求学生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师巡视,请三位学生把赞扬字写在黑板上,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写在黑板上。

  (生可能会写:“勇、猛、智、神、威”等。)

  3、师提示学生用“武松真( )啊!”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先请在黑板上写赞字的同学说,教师适当指点,再让所有学生自个儿尽情地说一说后。师点击:“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生比较后认为是“神”。师随即用红笔板书“神”。全体学生赞“武松真神啊!”

  二、围绕专题自主研读交流点拨感悟人物形象

  1、师顺势提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划)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研究研究准备告诉大家。

  2、学生各自研读,教师巡回了解自读情况。

  3、学生班级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

  例举:(教学流程以学生的交流随机而定)

  ⑴ 酒量惊人: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师点击:况且这酒是“透瓶香”“出门倒”并出示课件二第一组,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要求说得让听者动容信服。两三位学生说后,请说得好的同学板书“酒量惊人”。

  ⑵ 胆量过人。生交流补充后出示课件二第二组:

  ① 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② 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

  ③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④ 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师生讨论交流。生板书“胆量过人”。

  ⑶ 力量超人:

  “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把那条哨棒折成两截……”“……揪……按……提……打……”训练读第11自然段:

  ① 生自个儿读读第11自然段,要求读出动作词。

  ② 师读“大虫”生读“武松”,随机提示“情况紧急,武松动作要快、有力”。

  ③ 学生自由结对朗读。

  ④ 请自认为读得好的两对比赛朗读。请读“武松”力量大比较到位的选手板书“力量超人”。

  ⑷ 机智胜人:

  从武松三次“闪”读出“机智”或“机敏”。几生说了个大概后,师点击:“闪”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生答)“闪”与“躲”在这里哪个字用得好?用“闪”对表现武松形象好在哪里?仔细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并结合上下文,小组讨论后交流。[当交流到:

  ① 必须“闪”:

  师点击: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感受当时情况紧急的气氛:(“忽然起了一阵大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那大虫……大虫……大虫……”)

  ② “闪”是有目的地消耗大虫的力气:

  师点击:那是以守为攻,伺机反扑,此为大智。

  ③ 学生说得不着边际或只是重复他人观点:

  师点击:“闪”与“躲”对表现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师生小结三“闪”表现了武松“机敏胜人”并请一生板书,全体学生自个儿诵读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体味武松的“机敏”。

  ……

  4、学生小结、教师勾画(板书)、提升认识。

  三、反扣专题研读想象探究新的发现

  1、师导语过度:假如武松在下冈途中又碰上老虎,是老虎被武松“制服”还是老虎被武松“制服”?(生争论)引导学生读书,寻找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说理由。

  2、师点击:假如你是导演,拍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的情景会拍哪些细节?(生想象表述)师板书“挨”。

  3、出示课件三“下冈遇‘虎’”。(欣赏根据原著改拍的电视剧)鼓动学生为自己的精彩想象鼓掌。

  4、师请学生谈谈对武松形象又有什么新的认识?生交流,师引导并板书“人”。

  5、师小结:

  《水浒》作者施耐庵刻划武松形象,既写出了武松的“神”又写出了武松只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作者写人既写得形象传神又写得真实可信。

  四、激趣延伸引导研读名著

  在《水浒》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划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读读(当然也可以是武松),写一个作者描述的人物怎样的“神”又是怎样的“人”?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研读报告。

  【板书设计】

  武松

  神人

  勇智 猛 威爽

  神

  酒量惊人 胆量过人

  挨

  力量超人 机智胜人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带、幻灯片。

  【课时安排】

  本课为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会文中的4个生字;教学生正确理解“匆匆”的意思;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者喜欢的句子,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标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读

  通过反复读课文,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使学生从读中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为下一步理解感悟课文做好铺垫。

  1、放课文的录音,学生静听,回顾,形成整体的印象。

  2、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朗读。

  3、指名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可以就一段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的理解不同,不能强求一致。

  4、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评议,共同练习朗读。

  评议有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⑴第一段:读出燕子、杨柳、桃花与日子的对比及作者的猜测与追问的语气。

  ⑵第二段:读出日子溜去悄无声息,令人毫无察觉。读出遗憾、惋惜、怅然若失的语气。

  ⑶第三段:要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歇,语速稍快。

  ⑷第四段:读出作者的思考:

  自己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要怎样度过自己的日子?这一段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思索,要读出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语气,引读者产生深思、引起共鸣。

  二、悟

  学生在上一个环节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能解决的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重点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1、学生结组讨论交流:

  ⑴自己读懂了什么?

  ⑵有哪些问题不懂?

  教师在此过程中,深入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倾听学生意见,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搜集学生提出的、解决不了的重点问题。

  2、重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⑵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回答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向我们提这样一个问题的用意何在?

  ⑶本文在写作方法上,你认为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⑷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①二、三自然段中的相关片段和句子: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但是新来的日子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幻灯片演示相关段落。

  ②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他没有在课文中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作者在开头第一自然段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又以同样的问题结尾。说明作者在全篇论述的过程中,并没有说出问题的答案。

  作者的用意:(由学生各抒己见)如:

  a、作者自己搞不清楚为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想提出来,通过读者弄个明白。

  b、作者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吸引读者,因为我们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于是就想往下读,看个究竟。

  c、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回答,我想它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它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由作者的时间想到我们自己的时间,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③写作方法上,有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a、排比手法:

  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

  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b、拟人手法:时间能“跨”能“飞”。

  c、比喻手法:如轻烟……如薄雾。

  d、叠词的运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

  三、议

  全班交流自己通过学习本文的体会,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的空间,各抒己见,使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本文,联系你自己的实际,你有什么体会?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你想说些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内容、从作者,还可以从文中的语言和表达形式来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我们来畅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

  1、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

  2、可结合名人或他人利用时间的事例来谈。

  3、可结合一些成语、谚语、名言警句来谈。

  四、练

  学以致用,把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于实践,练习中运用、创新,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文中那么多在写作方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确,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真是写得太美了,既使我们受到了教育,又让我们受到了美的熏陶。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呢?

  同学们可以从文中任选一段来仿写。(学生动笔练写)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

  教师作小结,鼓励学生勤于练笔。

  五、课后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的热情很高,我们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不但懂得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还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方法。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有了不小的收获。课下,请同学们把你写的小练笔作进一步的整理,我们进行一次展评,比一比谁写得好,好不好?

  全课结束。

  【板书设计】

  匆匆

  朱自清

  日子一去不复返

  ↓

  珍惜、合理利用时间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名、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刺猬留下的纪念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它甜甜地笑了?从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实在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词语:纪念亭子名字应该 台阶周围 旁边五颜六色甜甜地笑

  小朋友,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指名一行一行读,齐读。

  二、感悟纪念

  (一)由课题《纪念》引出文中有关纪念的句子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一间小亭子,它们都想为自己亲手盖的亭子留个纪念,(板书课题:纪念)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围绕纪念这件事说了很多话,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出有“纪念”这个词的句子。学生读课文找句子。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

  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该留个纪念。”

  小刺猬说:“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

  梅花鹿说:“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二)了解小熊等小动物们的纪念(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小熊说亭子是我们建的,我们应该留个纪念,(板书:小熊)那么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去找一找。(出示第二自然段)

  2、组织汇报交流:

  (小熊刻名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出示句子:它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小熊的名字刻在哪儿?教师在“大石头,刻,名字”下加红色的点,并板书:刻名字

  (小猴等小动物写名字)出示句子: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写了名字?在“柱子、座位、台阶、写、名字”下加红色的点。(板书:……)

  “纷纷”这个词你注意到了没有,(泛红)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小动物们?(没有动脑筋,没有经过思考就跟小熊一样去写名字留纪念)

  3、出示图一,看动物们刻名字的图。

  小朋友们看,小熊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你能看看图,用“()在()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来说一说吗?

  4、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刻下自己的名字呢?

  5、小动物们都希望大家一来到小亭子就看到他们的名字,知道这亭子是他们建的。谁有不同的想法?

  出示句子:我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

  指名读句子,从小刺猬的想法中你知道了什么?在“好”下加点。(板书:?)

  小刺猬真爱动脑筋,它思考要留下一个好的纪念,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真是一只爱动脑筋的小刺猬呀!)齐读句子。

  (二)感悟小刺猬的纪念的美好、有意义(三、四自然段)

  1、那么,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呢?(出示三、四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三、四自然段。

  2、第二年春天,小动物们又到小亭子来玩,他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啊!-----小亭子更美了。小动物们看到亭子周围开满了------(在“五颜六色的鲜花”下加点。)(出示图二)看!这里遍地鲜花,多美呀!他们还看到了什么?(蜜蜂在花丛中唱歌。)小蜜蜂都飞来了,它们会唱些什么呢?(是谁栽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要好好谢谢它。在花丛中唱歌真快乐呀!---------)蜜蜂在花丛中唱歌多快乐呀!

  他们还看到了什么?(蝴蝶在花丛中跳着舞。)小蝴蝶一边飞一边会说些什么呢?蝴蝶翩翩起舞,多快乐啊!

  3、小亭子周围,鲜花盛开、香气扑鼻、蝶飞蜂舞,多美呀!谁能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评议。(你读得真美,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小亭子边。你读得很美,谁能比他读得更美? 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齐读句子。

  4、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小动物们会觉得怎样?(高兴)为什么?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

  除了高兴,小动物们还会觉得怎样?(惊讶、意外)谁也能读出他们的惊讶?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句子)

  5、是呀,此时的小亭子更美了,小动物们来这里玩也会更加快乐了,怪不得梅花鹿会说:出示句子: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齐读句子。

  小朋友们,什么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呢?(板书:栽花)栽了花,小亭子周围就能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栽了花, 蜜蜂就能在花丛中唱歌;栽了花,蝴蝶就能在花丛中跳舞。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谁能读好长颈鹿的话?让我们再读读上面的句子。(齐读句子)

  (指板书)小熊和其他小动物刻名字的纪念应该留吗?

  小结:小动物们只想到自己要留个纪念,不顾爱护公物、不顾保护环境,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样的纪念是不应该留的,应该留这样的纪念:齐读上面的两句话。再读梅花鹿的话。

  5、这个美好又珍贵的纪念是谁留下的呢?(板书:小刺猬 )你是怎么知道的呀?点击“甜甜地笑了”变红。为什么小刺猬在一旁“甜甜地笑了”?(小动物们不知道是它留下了这个美好的纪念,给了它们一个惊喜。它看到小亭子更美了,很高兴。 它能带给大家美丽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快乐。 它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快乐。)

  6、小动物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正疑惑着是谁栽的花呢。当他们知道自己留下的纪念是何等的不文明,看到小刺猬留下的纪念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有意义时,心里会怎么想呢?

  7、拓展延伸

  师:其实小动物们在山坡上盖了这间漂亮的亭子,也已经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纪念了。小刺猬栽了花,小亭子更美了。如果你来到小亭子边,你会留下什么纪念呢?

  三、指导书写

  1、小动物们看到大家这么爱动脑筋,学习这样认真,打算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谁读对气球上的字,就送给他留作纪念。出示:念 亭 该 周 舞 名 站应

  2、出示:名 站 认读生字

  谁会当小老师教大家写?你会教哪个?范写

  学生描红,练习写字。老师希望你们能把最漂亮的字送给老师留作纪念。

  板书: 纪念

  小熊 刻名字?

  ……

  小刺猬栽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松鼠》,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巩固有顺序、有条理的观察事物的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种美丽而可爱的小动物,课文中哪里写了小松鼠的可爱和美丽呢?

  二、讲授新课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对松鼠的外貌描写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4、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

  5、看图自己说说这只美丽的松鼠。

  (指学生进行表达。)

  6、出示练习,进行有顺序进行描写的习作指导。

  (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第五题。)

  7、学生齐读对松鼠的外貌描写。你觉得这样的描写方法好吗?为什么?

  二、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对松鼠可爱之处的描写部分:

  1、松鼠不仅美丽而且还可爱,小组里说说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爱?

  2、小组交流,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3、指学生回答,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自然段。

  4、学习第二段围绕松鼠的机灵进行理解:

  ⑴ 读了这段你觉得松鼠怎样?

  ⑵ 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机灵?

  ⑶ 朗读这段,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

  5、学习第三段围绕松鼠生活怎样搭窝进行学习:

  ⑴ 这段中给大家介绍除了松鼠的什么?

  ⑵ 松鼠是怎样搭窝的?

  ⑶ 你对它有什么想说的?

  ⑷ 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

  6、学习第四段抓住松鼠的生活习性进行阅读:

  ⑴ 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这段中有三个”它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各代表什么?

  ⑶ 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

  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把每一段用一句话来说说,哪方面表现了松鼠的可爱?

  8、小组间共同讨论,不要求每段进行概括,根据自己组的情况,选择进行概括。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好吗?哪些地方在你作文写作中课文使用?

  (大面积提问。)

  【板书设计】

  美丽: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

  松鼠

  可爱:机灵、搭窝认真、自己劳动生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

  2、引导学生研究性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抽查三位同学,朗诵分别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为题改写的故事。

  二、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明确:华老栓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形象。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本质,又有着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愚昧、落后、麻木的一面。用人血馒头治病,本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迷信传说,然而他却信以为真,为了买到它来为儿子小栓治痨病,他便不顾深秋黎明后的寒冷,走在黑沉沉的街口“倒觉爽快”,少年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交出了辛苦积蓄起来的几个钱,在恐惧和屈辱里得到人血馒头往家走时,竟然激动得“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达到了令人颤栗的程度。

  作品中的夏瑜未露一面,作者全从侧面措笔。他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敢于造封建统治的反,具有革命热忱和顽强斗志,即使被投入监狱,也丝毫没有丧失信心,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甚至就义前还要“劝牢头造反”。当阿义打了他,他反而说阿义“可怜”,对其愚昧深表哀痛。最后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者在对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反动统治表示强烈抗议及对革命志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表示赞扬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悲啊!

  作品中的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进茶馆时,他是突然“闯”进来的,而且进门便“嚷”,显得粗野无礼,目中无人;他的穿着打扮,是披着布衫,“散”着纽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流氓相十足;讲到小栓的病,他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丝毫不顾及别人对“痨病”的忌讳,丑恶卑劣,毫无人性。

  三、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研究方法:1、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2、在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

  切入角度:1、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2、从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入手。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研究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然后自由发言。

  研究成果:

  学生甲:小说主题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不惜“一包洋钱”买来“人血馒头”,并神秘地烧制,这足见出老栓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革命者的血也只是为群众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福利”,他们是寂寞的,难以得到愚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学生乙: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不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只有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丙: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学生丁:小说的主题在于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学生戊:鲁迅对友人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为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此小说的主题可表述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学生己:小说《药》直接表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主旨。这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可以看出。小说取自生活的素材主要是:仙台学医时看到的关于许多中国人在“鉴赏”日本军人杀害同胞的幻灯片;秋瑾被杀;关于人血馒头治痨病的传统迷信。鲁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概括,设计了一个“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就表现了国民的冷漠冷酷和愚昧麻木。因为作品述及的革命者是辛亥革命家,势必要以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而且小说的结构,以华老栓买革命者的血为主线,并正面描写刑场上麻木不仁的人们“鉴赏”屠杀革命者的场面,无疑是为了突出主题。由此可以说,《药》从“死者的悲凉和生者的麻木”中表现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冷酷,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甲生说的“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到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乙生的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丙生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丁生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戊生的说法相对客观而全面。学生己的观点很有新意,且言之有理,应当鼓励。

  四、学生思考并讨论

  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如下:第一,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第二,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第三,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小说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体味其妙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

  一、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二、自主诵读、感悟体验

  1、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

  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⑵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⑶找出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⑷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2、集体交流:

  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现在,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

  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a、谈谈你的感受:

  (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b、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你能通过朗读感染大家,让大家体会时光易逝。谁还愿意读读?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读一读好吗?

  c、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就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边一闪而过;……)

  ②“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首先谈谈你的体会好吗?

  (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的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b、结合你画的句子,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过渡:是啊,从这些句子中作者体会到了时光流逝的踪迹。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叹息、惋惜。

  ⑵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谈体会,朗读,说理由: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进修;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②“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⑶小结:

  ①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吗?(你真善于学习)老师也查到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组合,大家来读读吧。

  ②请你再读读最后几句话,体会到了什么?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吗?

  ③相信大家读了这段文字后,会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④下面,请大家带着你的这种体会,放开声音读读这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体会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

  2、通过反复的朗读理解词语、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当战士们()地朝敌人的阵地扑去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射击起来。战士们的突击()。此时,东方升起启明星。如果()就()。于是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求了任务。

  (指生说——同桌互说)

  2、朗读黄继光与指导员的对话。(齐读)

  二、学习第4、5段。

  1、自由读这段话,你眼前的黄继光是个怎样的战士?(英勇坚强、不怕牺牲)

  2、请仔细默读课文4、5两段,思考: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黄继光是个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士?

  (出示练习题)

  我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黄继光()。我是这样体会的(),我认为应该这样读()

  3、全班交流:

  A: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a、学生说体会(出示片断A)

  b、自由读后指生补充(板书词语)

  c、“挪动”

  ①“挪动”是什么意思。

  ②在怎样的.情况下“挪动”?

  根据学情引导

  ③怎么挪动的?(“艰难”点出)

  ④哪句话可看出“艰难”?

  ⑤省略号里会是什么内容?从中体会到什么?

  d、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黄继光这惊天动地的“艰难挪动”。

  当黄继光的两个战友先后倒下,只剩下他一个人时——

  当敌人的所有机枪一齐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时——

  当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时——

  e、大家想亲眼目睹黄继光艰难挪动的壮举?请特别注意他的动作、表情。

  (看录像,师朗读课文)

  f、有感情朗读。(出示录像)

  (自由读指生比赛读齐读)

  B、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a、生说体会、补充。

  b、如果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时,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惊讶、赞叹、激动)

  c、有感情朗读。

  (同桌互读师生比赛读男女生比赛)

  三、学习第6自然段。

  师:读得太好了!请大家默读第6自然段,你还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体会到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1、生自学找句

  2、交流:

  “黄继光又站起来了!……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a、生说重点词(上台板书)

  b、生说理由,补充:黄继光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他将怎么样?

  c、请大家再用心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是什么力量使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d、生说,出示句子:

  “他感到指导员……望着他。”

  ①概括是什么力量?

  师:是呀!正是这种浓浓的感情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才驱使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②这句话你认为该怎样读?

  (自由试读指生分组为什么要这样读指生读)

  ③齐读最壮丽的一幕。

  四、学习第7段。

  过度:终于,敌人的火舌熄灭了,一个伟大的战士黄继光牺牲了,但是,千万个黄继光式的战士站了起来。(请大家齐读第7段)

  五、总结、延伸。

  六、布置作业:(选做)

  1.课后请大家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附:

  今天下午刚刚试教好,自己感觉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上感情充沛,已进入状态,但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张扬。学生的情感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其实在课堂中学生已有所触动,但怎样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展示。

  2、课堂中对三句重点句的教学怎样才能逐层深入?

  3、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黄继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4、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不敢预设一些开放性较大的问题。(比如让学生想象之类)担心学生的回答会破坏课堂的情感氛围。

  5、这种类型的课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应侧重于哪方面?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这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记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写出了“我”讨厌母鸡的原因;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 “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说明“我”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阅读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原因,体会“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道理。

  另外本文出现了许多拟人化、夸张的用法,值得学生一学,特别是夸张。

  二、教学目标:

  1、学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没完没了、如泣如诉的意思。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及作者态度变化的原因。

  3、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母鸡叫声中传递的意思和情感,感受母爱的无私无畏,母爱是永恒的。

  三、课前古诗、名言的诵读:

  1、《游子吟》(唐乐府·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2、说说关于鸡的成语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认真学习、思考品读,我们看到了一只欺软怕硬、对同类残忍、自以为是的母鸡。所以老舍说——一向讨厌母鸡。那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了呢?让我们走进这只母鸡,去了解老舍爷爷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吧。

  二、深入学习、体会情感

  (一)自由读读课文的4—9自然段,找到最能说明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的句子,用~~~~划出来。

  1、交流划到的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理解句子,换一种说法吗?(比如: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

  3、师生接读:它负责,因为( ),它慈爱,因为( ),它勇敢,因为( ),它辛苦,因为( ),它伟大,因为( ),一个母亲( )。

  4、小结: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慈祥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母爱总是沉甸甸的。就连文中那小小的母鸡散发出的母爱也让人感动得不得了。老师读它的时候,是深深地被感动了,于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简简单单的语言却读出了不简单的感情,不一般的思想。同学们,你们愿意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吗?

  (二)默读5—8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深深的母爱。

  (三)反馈学习:根据学生回答随时出示下列句子。

  1、交流

  学习方式:指生说后出示句子——找找动作的词或是其他的关键词、关联词等——读一读这些词——说说感受到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设计意图】: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基本掌握,再次提示,促使中下等的学生学会学习,自己也逐步会生疑、会解疑。

  (课件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子,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随时警惕、负责)

  说话练习:“咕咕地警告”,在警告什么?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细心的母亲啊!

  引读:(它负责)(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一点、紧叫、马上、啄一啄)

  想象说话:一丁点儿是多少啊?可能是一丁点什么呢?

  紧叫是什么意思?你能学一学吗?

  说话练习:当母鸡发现了___________,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

  多么慈爱的母亲啊!(齐读)

  引读(它慈爱),(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大鸡,母鸡是怎样做的呢?你可以想象当时是怎样激烈的画面吗?出示: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它()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师评:多么勇敢啊!多么奋不顾身啊!))

  引读:它负责,因为——,它勇敢,因为——,它辛苦,因为(),不顾一切,为了鸡雏,多么伟大啊!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理解“顶”什么意思?(很、十分)所以很好就是“顶好”,这是北京的方言,从两个“顶”体会到什么?(很悲惨)为什么要叫得这么悲惨呢?

  以前老舍白天听到它的叫声都觉得那么讨厌,现在是在深更半夜啊,不是更让人讨厌吗?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师:连晚上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多么辛苦啊!齐读

  2、小结:引读:它负责,因为——,它慈爱,因为——,它勇敢,因为——,它辛苦,因为———,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啊!

  3、所有的语言化作简单的两个字就是:母亲

  因为是母亲,————出示第五节

  因为是母亲,————出示第六节

  因为是母亲,————出示第七节

  因为是母亲,————出示第八节

  面对这样的母亲,老舍赞叹道: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母亲,让人感动,所以老舍说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母亲,让人震撼,所以老舍说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母亲,让人敬畏,所以老舍说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在这位母亲的照料下,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一个个离开了母鸡,母鸡回到了原先的日子,要么——,要么——,要么——。想想看,你就是老舍,你了解它的心事吗?(生交流)

  总结:岁月可以改变一切,但唯独不能改变的是母亲爱孩子的心,世界最伟大的就是母亲,就是写所有的母亲,所以,老舍赞叹道:一位母亲就是一位英雄!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一位母亲就是一位英雄!

  三、拓展引延伸。

  (一)师:是的,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那么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这只母鸡吗?是呀,动物如此,更何况是人呢?老舍曾这样写到母亲:(出示)配乐

  “妈妈整天的给人家洗衣裳,有时候月牙儿已经上来,她还哼哧哼哧的洗,那些臭袜子,硬牛皮似的,都是做买卖的伙计们送来的。妈妈洗完这些牛皮就吃不下饭去。

  “妈妈的手起了层鳞,叫她给搓搓背顶解痒痒了。可是我不敢常劳动她,她的手是洗粗了。她瘦,被臭袜子熏得常不吃饭。”

  老舍的妈妈有时还咬着牙给人家当女仆,挣了钱供儿子去念书。

  母亲教会了舍他做人,教会了他劳动。

  (二)此时,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师:所以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齐读句子

  同学们,你们也有自己的母亲,你母亲是怎样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泉涌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用一两句写在书的空白处。(有时间就交流;没时间就请同学在今天见到妈妈的第一时间表达出来)

  四、作业。

  基础题:

  1、积累文中词语8——10个。摘录精彩语句3——5句。

  2、完成书后第3题(一)

  3、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的感情变化中,谴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把欣赏的词句按褒贬两类摘抄下来。

  选择题: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的语句加以说明。

  (1)这是一只的__________母鸡,她______________。(2)这是一只__________的母鸡,她__________。

  (3)这是一只的__________母鸡,她______________。(4)这是一只__________的母鸡,她__________。

  2、在动物世界中,母爱随处可见。你了解哪种动物,请学着课文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了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

  2、朗读全文,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作者流露的感情,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体悟全文,感受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深刻、贴切地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教学方法】

  谈话、导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体验、思维方式带入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的美,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的个性在自由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飞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感受高尔基的散文《时钟》片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时光易逝,导入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匆匆》。

  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

  1、出示课件,欣赏配乐朗诵,你感受到些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形成初步认识。)

  2、快速默读课文,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想一想,画一画并提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讨论。

  (质疑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过程,阅读思考后提出问题助于读书习惯的培养。教师就学生的质疑归纳总结后提出品析、积累目标,水到渠成。)

  三、精读课文,品悟全文

  1、学习第一段:

  ⑴请同学朗读,大家思考:你懂得了什么?

  ⑵学生交流,抓住四个问句体悟写法。

  ⑶师生有感情共同朗读。

  2、学习第二段:

  ⑴个别读课文的第二段,看你能解决哪一个问题?

  ⑵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流”及“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⑶师生有感情朗读。

  3、学习第三段:

  ⑴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⑵出示课件:“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⑶总结这一段的写作方法,并体悟这种写法的好处,指导感情朗读。

  ⑷仿写练习:

  你的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学着朱自清先生这样的写法,也抓住你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以生命,让我们感觉一下时间是怎样从你们身边溜走的?看谁最具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⑸交流。

  4、学习第四段:

  ⑴引读第四段。

  ⑵体悟六个问句的写法,反复品味。

  (引导学生联系知识的积累、实际生活的体验,感悟责任,感悟不光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成为有用的人才。)

  ⑶感情朗读。

  四、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思考讨论,全文以对比的形式开篇,反问的形式结尾,为什么问而不答呢?出示课件: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悟全文,升华对时间的认识。

  五、拓展训练,能力迁移

  其实,名人能写名言,我们在座的都是未来的名人,也都能写名言。读了这篇课文,大家感触一定很深。请大家根据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试写几句,写好后画上破折号,并写上未来的什么家,写上名字。

  六、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观潮》

5.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6.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观潮》

7.《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8.《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观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