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0 22:45:42 林惜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6、7的加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口述题意和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温故知新:(课件出示练习题)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知识了,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刚好今天小动物们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帮它们解决一下吗?我们今天来学习解决问题!

  3、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师课件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

  (1)a问:图里有什么?并贴出“图里有什么?”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师课件出示大括号和问号。

  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呢?

  学生回答。

  (3)哪位同学能用3句话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

  学生回答,多请3至4名同学说说。

  分小组,同桌之间说一说。

  (4)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符号或图形来代替小兔子把他们画下来,并带上今天的'新朋友,你能行吗?

  学生画图。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画,并说说图意。

  2、怎样解答呢?并贴出“怎样解答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汇报:要求先说图意,再说算式,师板书出:4+2=6

  师问:

  (1)为什么用加法呢?

  (2)怎样计算?

  (3)4、2、6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师讲解:解决问题列完式计算后要带单位,并教学带单位的方法。

  3、解答正确吗?并贴出“解答正确吗?”

  师问:我们检查哪些地方呢?

  学生回答,师小结。

  4、师讲解,解决问题完成后要回答问题。并且要一起口答。

  5、师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看图里有什么?”→“想怎样解答?”→“检查解答正确吗?”

  三、巩固应用。

  1、师课件出示做一做的企鹅图,学生独立完成。

  (1)学生汇报,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检查。

  (2)说说每一个数字的意思。

  2、拓展练习。

  师课件出示正方体和圆柱体图,让学生看图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师小结:把图分成两部分不仅可以看左右,还可以看颜色和形状。

  3、游戏。

  (1)师请一个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做一下游戏示范,介绍游戏规则:老师说题,同学列式计算;然后同学说题,老师列式计算。

  (2)学生分组做游戏。

  4、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图里有什么?

  怎样解答:4+2=6(只)

  解答正确:一共有6只。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6和7的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但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正确列式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正确口述题意和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并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具准备

  课件、小兔子采蘑菇图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出小动物们有一些简单的`问题需要解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

  (1)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有什么。

  (2)介绍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出图的意思。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并讲解计算后要带单位。

  (4)引导学生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并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巩固应用

  (1)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汇报结果。

  (2)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写出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

  4.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3

  教材名称: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科第一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会准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提升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准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询问季节,引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再引出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图上的数学信息,并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板书算式,并讲解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 引导学生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并回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 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 课件出示正方体和圆柱体图,让学生看图独立解决,并汇报结果。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口述题意和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帮助小动物解决简单的问题,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 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并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 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出图的意思,并分小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图形代替小兔子画下来,并带上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然后上台展示并说说图意。

  4.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板书算式,并讲解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以及4、2、6分别表示什么。

  5. 引导学生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并回答问题。

  三、巩固应用

  1. 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 进行拓展练习,课件出示三种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观察,写出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并布置作业。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中的一节解决问题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部分数、部分数、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会用加法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悉了6和7的数的概念,并学习了相关的加减法。他们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并会正确列式计算。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五、教具准备

  课件、数学书、练习本。

  六、教学过程

  1. 复习铺垫:通过口算题复习6、7的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如小兔子采蘑菇)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新知:

  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理解它们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出图意,并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 巩固应用:通过企鹅图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拓展提升:通过游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会准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并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数学书、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复习6、7的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如小兔子采蘑菇)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新知学习: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并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并强调计算后要带单位。

  引导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

  4. 巩固练习:通过企鹅图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拓展延伸:通过游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6、7的加法来解决。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0篇)10-26

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11-29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4-25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2-0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11-08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2-0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5-31

小学数学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5-04

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3-02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6篇)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6、7的加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口述题意和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温故知新:(课件出示练习题)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知识了,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刚好今天小动物们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帮它们解决一下吗?我们今天来学习解决问题!

  3、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师课件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

  (1)a问:图里有什么?并贴出“图里有什么?”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师课件出示大括号和问号。

  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呢?

  学生回答。

  (3)哪位同学能用3句话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

  学生回答,多请3至4名同学说说。

  分小组,同桌之间说一说。

  (4)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符号或图形来代替小兔子把他们画下来,并带上今天的'新朋友,你能行吗?

  学生画图。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画,并说说图意。

  2、怎样解答呢?并贴出“怎样解答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汇报:要求先说图意,再说算式,师板书出:4+2=6

  师问:

  (1)为什么用加法呢?

  (2)怎样计算?

  (3)4、2、6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师讲解:解决问题列完式计算后要带单位,并教学带单位的方法。

  3、解答正确吗?并贴出“解答正确吗?”

  师问:我们检查哪些地方呢?

  学生回答,师小结。

  4、师讲解,解决问题完成后要回答问题。并且要一起口答。

  5、师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看图里有什么?”→“想怎样解答?”→“检查解答正确吗?”

  三、巩固应用。

  1、师课件出示做一做的企鹅图,学生独立完成。

  (1)学生汇报,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检查。

  (2)说说每一个数字的意思。

  2、拓展练习。

  师课件出示正方体和圆柱体图,让学生看图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师小结:把图分成两部分不仅可以看左右,还可以看颜色和形状。

  3、游戏。

  (1)师请一个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做一下游戏示范,介绍游戏规则:老师说题,同学列式计算;然后同学说题,老师列式计算。

  (2)学生分组做游戏。

  4、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图里有什么?

  怎样解答:4+2=6(只)

  解答正确:一共有6只。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6和7的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但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正确列式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正确口述题意和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并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具准备

  课件、小兔子采蘑菇图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出小动物们有一些简单的`问题需要解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

  (1)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有什么。

  (2)介绍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出图的意思。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并讲解计算后要带单位。

  (4)引导学生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并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巩固应用

  (1)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汇报结果。

  (2)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写出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

  4.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3

  教材名称: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科第一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会准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提升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准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询问季节,引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再引出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图上的数学信息,并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板书算式,并讲解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 引导学生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并回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 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 课件出示正方体和圆柱体图,让学生看图独立解决,并汇报结果。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口述题意和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帮助小动物解决简单的问题,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 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并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 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出图的意思,并分小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图形代替小兔子画下来,并带上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然后上台展示并说说图意。

  4.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板书算式,并讲解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以及4、2、6分别表示什么。

  5. 引导学生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并回答问题。

  三、巩固应用

  1. 出示企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结果。

  2. 进行拓展练习,课件出示三种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观察,写出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并布置作业。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中的一节解决问题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部分数、部分数、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会用加法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悉了6和7的数的概念,并学习了相关的加减法。他们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并会正确列式计算。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五、教具准备

  课件、数学书、练习本。

  六、教学过程

  1. 复习铺垫:通过口算题复习6、7的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如小兔子采蘑菇)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新知:

  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理解它们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出图意,并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 巩固应用:通过企鹅图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拓展提升:通过游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会准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2. 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并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数学书、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复习6、7的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 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如小兔子采蘑菇)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新知学习: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并提出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并强调计算后要带单位。

  引导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

  4. 巩固练习:通过企鹅图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拓展延伸:通过游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6、7的加法来解决。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