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10-01 14:09: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说明】

  《珍珠鸟》是人教版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个十分美好而动人的故事,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与呵护下由害怕人到完全信赖人的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同时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和我为什么会赢得珍珠鸟的信赖;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前预习】

  1、收集有关珍珠鸟的资料。

  2、熟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课件,感受鸟儿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就生活在这样鸟语花香的世界中,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鸟儿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更多的情趣,今天,老师也要给大家介绍一种鸟儿,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珍珠鸟。

  2、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珍珠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你想知道些什么?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⑴ 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对我的信赖?

  ⑵ 我为什么会赢得珍珠鸟的信赖,哪些句子写出作者对小鸟的喜爱。

  ⑶ 信赖创造了怎样美好的境界。

  ⑷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四、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⑴ 找出珍珠鸟活动变化先后的词语。

  ⑵ 文章通过几件小事写珍珠鸟开始信赖“我”?

  2、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对“我”的信赖:

  生1:我从“神气十足”这个词感受到小珍珠鸟已经开始不怕人了,它很自由、快乐,甚至很神气,觉得人在它的眼里再也不是庞然大物了。

  师:那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神气十足是什么样的吗?

  生表演,全班同学表演读。

  生2:我从“落、站、啄、跳、撞”这几个动词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在扩大,若不是它开始信赖我了,它怎么会这么自由快乐呢?

  指导朗读,感受小珍珠鸟的自由快乐。

  生3:……

  生4:……

  3、“我”为什么会赢得珍珠鸟的信赖?

  生:那是因为“我”对它的喜爱与呵护。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

  生1: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这充分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满意之感、喜爱之情,在这种喜爱之情的驱动之下,“我”为珍珠鸟精心营造舒适而温暖的巢。

  出示课件(珍珠鸟的巢),指导朗读,感受作者的用心良苦。

  生2:“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

  师: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欣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 。”

  (学生补充“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生3:……

  生4:……

  师:然而这些都定“假如”,我是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此时,我们已经完全能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爱,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没有“我”对珍珠鸟的爱,就没有珍珠鸟对“我”的信赖,那么,这信赖产生了怎样美好的境界呢?

  4、信赖创造了怎样美好的境界?

  生: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出示插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作者面带微笑看着小鸟。

  生2:我看到小鸟落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

  师:此时,小鸟把“我”的肩膀当作了什么?

  生1:美得梦。

  生2:森林里的一棵树。

  生3:自己的家。

  ……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这只珍珠鸟,扒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什么梦?

  生1:……

  生2:……

  师:多么富有诗意的想法,此时,作者看到这只可爱的小鸟,笔尖一动,写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齐读。)

  师: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把这句话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吧!

  生:齐读。

  师:此时,小鸟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让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美美地感受一回。

  生:齐读段。

  师:是啊!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岂止是我和珍珠鸟之间呢?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因信赖而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画面。

  师:看了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生1:爱心无处不在,世界充满了爱。

  生2:有爱就有信赖,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3:……

  师:是啊!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只要人人心中充满了爱,美好的境界处处有(板书)。

  五、课外延伸

  请你依照作者内心的感受,说一句信赖感言。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体会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再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学生自学、思考

  四、小组讨论,交流以上思考题,集体汇报交流

  五、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读了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好友那些你懂得地方

  2、提出不懂得地方,解疑

  3、指名复述发生在海巴伯森林的故事

  六、重点讨论

  1、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完全消灭凶残的狼?”再度课文,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2、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什么叫制约?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找到描写这些情景的段落,反复读读,想象一下,那时怎样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见到如此情景你想说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看过还听过类似鹿和狼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吗?试着讲一讲

  七、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作业:写写读了这片课文的感受,同学之间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与学情分析《钓鱼》一文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给了?我?终生的启示,让?我?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中得到启迪,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提高抵制各种?鱼?的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最后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导出课题,听写词(词语见教参)

  2、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3、回忆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能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能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读明白的问题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读不明白的作上标记。

  2、小组内交流这些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读书,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阅读习惯,又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集体交流,体会情感

  1、我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当时我和父亲心情怎样?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和父亲喜悦的心情。、

  3、父亲要我放鱼,我的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2)、?可是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哭出了声。(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放回湖里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难过的心情。

  5、父亲当时的态度如何?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指导朗读,体会父亲态度的坚决

  6、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设

  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语言积累,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主要通过?我?和父亲的对话表现出来的。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朗读,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7、父亲这样做对不对?现在我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不仅使学生能明辨是非,受到正确的引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当我一次次地面临到的抉择的时候,------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9、指名读句子。

  10、?道德抉择?什么意思?我都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抉择?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1、这里的?鱼?指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设计意图】要让其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使学生经受一次情感的体验。四、拓展练习,提升情感

  1、你们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认真思考后把下边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2、引导学生补充省略的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作者一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考验,进行了一场道德的抉择,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获得了一个难忘的启示。此时老师想起了一句名言:(课件出示: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此时老师也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课件出示句子老师读:今天播下道德的种子,明天收获成功的人生。)愿我们都能向作者那样,从钓鱼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走好人生之路。【设计意图】结尾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来导之以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达到了预期目标。五、布置作业,结束课堂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联系生活实际,以《……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设计意图】摘抄重点语句,牢记于心,进行语文积淀;课后练笔体现学以至于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轻松作文,拓展思路,使每个学生有的写,乐于表达。

  2.使学生初步知道抓住自己的特点介绍自己,要说真话。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拓思路

  1.听老师讲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你们知道画师为什么禁不住称赞小徒弟的画吗?

  2.写作文也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介绍自己,让别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呢?

  同学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相信,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想一想:一个人有哪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板书:外貌 性格 爱好……)

  3.教师总结:声音、外貌、年龄、个性、爱好、经历的事……其实,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也就是指一个人的特点。(板书:特点)

  二、细观察,说不同

  (一)了解自己的特点

  1.过渡:我们了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想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说说自己的特点,谁愿意?

  2.仔细观察,看看他们两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谁来说?

  (生说,师评价)

  3.既然是自己介绍自己,自己应该是最熟悉自己的,那么,想向别人介绍什么呢?仔细想一想:你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别人介绍什么?

  4.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

  和同学一起交流吧。交流时要注意:抓住你最想告诉别人的特点来说,可以是长相,可以是性格,也可以是爱好,可以说一个方面,也可以说几个方面。(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注意挑选用事例介绍自己特点的学生)

  (二)用具体事例说特点

  1.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了自己的特点。但怎样才能让别人对你的特点印象深刻呢?(学生自由发言)

  2.咱们班的××同学想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我们听听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有什么特点。

  3.小结:看来用一件具体事例来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想一想:他是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的?(他把自己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说清楚了,同时这件事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

  4.仔细思考:你们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和同学一起交流。交流时要注意:把事情说清楚,这件事要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

  5.创设情境:孩子们,学校兴趣小组要招收新成员了,你们愿意去报名吗?你想展现自己的哪些风采呢?

  要求:应聘人员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招聘人员认真听,看看前来应聘的同学是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了,可以提问。

  6.孩子们,通过我们的交流,是不是清楚怎样介绍自己了?有信心写好吗?最后老师还要提醒你:给你的文章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三、用我笔,写不同

  1.展示学生写的片段。

  2.将应聘发言整理成文。希望报名的同学到时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说清楚,把招聘老师打动。

  【备课思路】

  一、讲故事,拓思路

  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段的习作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节课的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目的是调动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说话、习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对习作投入情感,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为学生有话可写、乐于习作打下基础。

  二、细观察,说不同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就是抓住特点介绍自己,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特点。

  小学阶段习作要求各个年级有不同侧重。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重点是片段训练。具体到三年级习作的要求是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作文教学的阶段性特点还体现在中年级的片段训练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作文的难度不大,但是只有学会写段,才能写好成篇作文。

  “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是这次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抓住了这个教学重、难点,不仅进行了写片段的教学,还渗透了构段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说一个人有哪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一开始把面铺得比较宽,思维不受局限,教师适时小结(声音、外貌、年龄、个性、爱好、经历的事……),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两名同学,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通过本人的补充使学生体会到人人都有不同之处,而且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点,准备向别人介绍什么。学生在静思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介绍自己。这是习作中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特点要鲜明。在师生共同交流、评价中对“抓住特点介绍自己”这一重点内容理解更深刻,同时也为下面通过事例介绍自己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以班上一名同学的发言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点。讨论出把这件事说清楚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之后创设应聘的情境:应聘人员(说的同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招聘人员(听的同学)认真听,看看前来应聘的同学是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了。这是习作中应注意的第二个问题:事例与特点相吻合。

  从说到写,怎么说就怎么写,只要学生愿意写、能够写出来就应该得到鼓励。但是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不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在书面表达时就会遇到困难,缺少习作的成就感。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自觉进入书面表达的情境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重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获得最佳的效果,必须实现“主体”和“主导”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

  三、用我笔,写不同

  练习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缺乏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满堂问、满堂讲,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皮层的疲劳。如果采取讲讲练练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眼、口、耳、手等多种器官,学习内容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在课堂上尽量保证学生习作的时间。这样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学生间也可以讨论补充。在作文课中动口和动笔要紧密配合,说了什么马上就要写什么,要实实在在地习作。

  这节课保证了大部分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也鼓励了能力强的孩子把这段话写具体,给他们以展示的机会。通过孩子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大部分孩子了解“怎样用事例写具体”。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媒体投影、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来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体会狼的找借口做坏事、不讲道理的本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 听狼和小羊对话的录音,并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媒体投影。

  2、 听后师导入:狼是一种很残忍的动物,吃兔、鹿等,也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板书:狼);羊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吃草,对人没有伤害(板书:小羊)。狼和小羊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把课题连接起来。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录音、看投影,导入形式新颖,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学习要求: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读通句子,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试着理解新词,不懂的做上记号;3、标好各自然段的序号。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注重知识的习得。)

  三、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 认读生字、词,汇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强调温是前鼻音, 惊、经、争是后鼻音,碴、争是翘舌音,脏是平舌音。)

  2、 逐段练读课文,重点检查学生字音读得是否正确,文句读得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在汇报、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四、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后,讨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是谁先来到小溪边的)

  2、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⑴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读出狼盛气凌人的语气。师抓住故意找碴儿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什么叫找碴儿?(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的.意思。)故意找碴儿又是什么意思?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师板书:故意找碴儿)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儿童朗读课文的兴趣,课前准备头饰,鼓励登台朗读,学生在真实的角色体验中不知不觉地理解内容。)

  ⑵狼为了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第一次找的碴儿是什么?小羊又是怎样据理驳斥狼的?让学生对照投影,说出狼和小羊所处的位置。抓住狼蛮横无理、故意找碴儿,小羊温和而又据理驳斥的特点来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师板书:申辩 上游 下游)。

  ⑶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从小羊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羊的什么特点?(单纯、善良、温和、聪明)狼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爱憎情感。)

  3、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对话,通过朗读,继续抓住故意找碴儿来理解:狼第一次找碴儿被小羊反驳后不得不承认小羊没有把水弄脏(从就算这样吧可以看出),但狼并不罢休,继续找碴儿。这第二个碴儿是什么呢?小羊又是怎样驳斥的呢?狼为什么不再争辩了?先设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师板书:背地里说坏话 我还没生下来)

  (设计意图:有了第一次师生的合作学习体验,再放手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⑵抓住气冲冲和一个感叹号、一个问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再抓住喊和一个感叹号引导学生边读第五自然段边感悟可怜的小羊惊讶、害怕、极力申辩的形象,指导朗读:读狼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怒气冲冲的语气。

  4、 学习第六自然段

  ⑴小羊又一次以事实驳斥了狼的借口,狼会到此罢休吗?

  ⑵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的第三次对话。

  ⑶讨论:狼为什么不再争辩了?

  ⑷狼最后对小羊的态度怎样?又找了一个什么样的借口?(让学生分组读,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师板书:反正都一样)

  5、 拓展延伸:师读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讨论:⑴结果会怎样呢?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像狼一样的坏蛋,我们应怎么做?聪明的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谈谈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讨论,学生的爱憎分明,再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为小羊怎样脱险出谋划策,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导入

  1、我先作个调查,看过腰鼓表演的同学请举手。

  2、看后你有何感受?

  3、对,那是心灵的呼唤,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们来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题目是──

  二、整体把握

  1、请大家自由高声地朗读,朗读前标上序号,并思考问题:

  ⑴ 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⑵ 说一句话: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⑶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2、讨论明确上述问题。

  三、分角色读主体部分

  1、读课文。

  2、仿句。

  四、品读

  1、结尾句的含义。

  2、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美在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3、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为什么这样深情地歌颂这片土地 ?歌颂什么?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围绕这一话题,可以作相应的问题探讨。

  五、结束语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炼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给你们一份礼物:《龙泉日报 菁菁校园》等你去发表一篇文章,正标题自拟,副标题是──我读《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

  1、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重点:(1)说明事物要抓住主要特征;(2)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2、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学习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段;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

  一、看图说话:

  看课文前面的彩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赵州桥:1、位置;2、形态、3、结构、4、材料、5、周围环境、6、给人的感觉和联想、7、有关赵州桥的故事。

  请几位同学说话。

  二、看课文是怎么说明的:

  读课文说明赵州桥的文字:

  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对这座桥有什么了解

  1、建筑位置、2、建筑时间、3、使用时间、4、长度宽度、建筑特点……

  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惊人的杰作?

  1)历史悠久;

  2)非常雄伟;

  3)制造奇特;

  提问: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总结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读课文说明卢沟桥的文字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关卢沟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

  试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整体把握课文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对赵州桥以及卢沟桥的说明文字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认识?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讨论第三段以及第九段的内容以及作用

  第三段总领着两座石拱桥的说明文字;总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状况。

  第九段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那么1~2段说明了什么?最后一段呢?

  通读全文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什么认识?

  自由发言。

  二、研究说明的语言的特点

  处理课后联系第二题

  再读课文找出语言准确的另外的例子再加体会。

  三、对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桥加以介绍。

  四、介绍你的家乡的一座桥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课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1、课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智慧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改变教学模式的迫切性。尤其在智慧课堂教学方面,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特别是在物理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中,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软件让教师通过ipad控制电脑,就像在电脑前面操作一样,而且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操作方式如触摸以及缩小或放大的手势来操作电脑中的应用程序以及幻灯片。物理学科的智慧课堂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参与性强的学习模式普及,从而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智慧。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智慧的课堂应该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

  智慧课堂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产物,它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简化形式,表述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容易被教师掌握,并能具体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它是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么做,后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智慧的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帮助教师预见教学活动所预期的效果,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

  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对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主要解决教师怎样智慧的教,学生怎样智慧的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于智慧的发展。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最终达到“在乐学中启智,在成功中开慧。”的教育理念。

  三、研究的内容

  1、地域文化的熏陶

  新安中学地处“中国慧谷、智者天堂”的太科园,鉴于时代机遇的召唤和地域文化的熏陶,新安中学定位在打造“智慧校园”这一发展特色上。“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与“中国慧谷、智者天堂”可谓 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我们可以在智者的天堂了尽享智慧、沐浴智慧、孕育智慧、提升智慧。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培育更多的智者人才,为太科园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并因此来回报地方政府、家乡人民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怀和厚爱。我们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推进学校跨越 ,以德立校以德育创新培养智慧人才。”打造“智慧校园”,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之要义,也彰显了新安中学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智慧校园必须有智慧的课堂。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新安中学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

  2、校本教研的传承

  20xx年5月期间,我校承担了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必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必定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真情,洋溢着好学乐思、勇于创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也必定会在有智慧的教师有智慧地引领下,彼此在多角度有层次的智慧交融、碰撞中,师生共同不断提升着的智慧。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提出智慧课堂实践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延续拓宽学校以往的研究主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全校教师对智慧课堂的认知,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我校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点重点放在通过智慧课堂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智慧同构共生的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选好智慧课堂的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构建健康课堂。

  第二,合理分工。合理分工是智慧课堂的前提,恰当分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来,每一个人完成的具体任务都是总任务的一个方面。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合理分工要有一个过程,刚开始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分工,然后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协商分工,使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第三,让学生学会表述和倾听。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一个成员在独立基础上的协作需要每一个成员都学会表达及倾听,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理解,还要要求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准备怎样讲更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了合作教学的目的。

  第四,学会互助和支持。学会互助和支持是有效合作的关键,是不同于独立学习的所在。会分析解题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讲述中合作者之间的互助可以解决语言障碍。实践证明,来自同伴的互助与支持比来自老师的更有效。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这种互助与支持的作用,“同荣辱,共患难”,这样才能促进小组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行动研究为主,配合访谈、数据调查、系统分析等方法。

  2、研究的价值

  “智慧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素质,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智慧同构共生的课堂。智慧课堂不是狭义的智力课堂、智能课堂,而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效果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获得新知的快乐,真正学会学习。

  五、 研究的阶段:

  (一)准备阶段:

  1、确定适用班:对高一的两个智慧教学班进行教学实验工作,时间为2年。

  2、按照要求制定课题计划。

  3、进行理论研究,查询相关文件、资料,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实验组织情况:

  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由仝云峰组长,具体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为郝玉焕、吴利超、胡同娟老师。

  (三)研究与试验阶段

  1、调查研究阶段

  对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进行调查。

  2、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式与过程。

  3、提高教师素质阶段

  采取自修、反思、实践、研讨、交流、总结等模式,完善多媒体教学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智慧课堂教学的效率。

  4、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5、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展阶段。

  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促使学习质量全面提高。

  (四)经验总结、验收阶段

  1、形成新观点、开拓新模式。

  2、撰写实验报告。

  3、评价验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预计20xx年完成所有预定计划。

  2、学生形成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4、完成若干篇实验报告、论文或课堂实录等。

  七、经费预算

  总课题组以及学校教研室提供相关的研究经费和实验器材。

  八、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论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

2.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

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

4.【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

5.【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

6.【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7.【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4篇

8.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6篇

9.【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