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1-11-04 10:54: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长大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能帮助家人做一些小事。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成长的快乐,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分担家人的辛苦。

  3、行为目标:能有自己的业余生活,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帮助家人做一些小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能帮助家人做一些小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准备:

  1、准备课间孩子们玩耍的照片4-5张,如我长大了,我学会了(踢毽子、跳绳、下棋、看书、玩触电游戏)。

  2、准备4张照片:课代表帮老师收发本子,能当老师的小助手!

  3、课间,分点心的小朋友能为大家分点心!

  4、中午,许多小朋友能帮大家分饭分菜!

  5、值日时间到了,小值日生能有条不紊的做值日!

  3、将我家里的养的、收集的、旅游照片分别带一两份(个别布置几个同学),如我长大了,我学会了(养小金鱼、小乌龟、盆景);我长大了,爸爸教我一起收集(钱币、邮票);我长大了,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我增长了不少知识,这是我去(某地)的照片,我认识了(…….)。

  4、准备录像:一位同学在家帮助妈妈做家务的画面,妈妈夸她长大了!

  5、准备5名同学写写自己的成长故事,有价值的展示。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小鸡长大了》的故事

  2、指名说说:小鸡学会了寻找食物、学会了观察事物、学会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课件出示课题:我长大了

  (二)我的精彩生活交流会。

  1、小朋友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了。打开书本,指名说说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度过自己的课余生活的?

  2、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了。你们也长大了!把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3、同桌交流

  4、指名学生说

  5、课件欣赏本班学生的课余生活照片

  A、课件出示本班照片,让同学一起来欣赏快乐的课余生活

  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B、让学生继续欣赏校外课余生活照片

  AB校内校外课余生活照片课件一起出示,出示后交流

  6、师小结:在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了快乐,我们也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本领。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很多自己的事情我们都能自己做呢,瞧,他们自己会做什么?

  2、课件出示书上图片我会做,看图指名说。

  3、师:课件出示空表格,让学生把最拿手的五件事写一写吧!记住我请你写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写完后指名交流。

  4、小朋友们能干的小手可以做许多事,下面我们就来动动手!有学生说到我会系红领巾时再穿插这个环节。

  请一位同学先来展示系红领巾,其他同学认真看。(一生系)

  你们学会了吗?赶快来试试吧!(全班系)

  师修正系

  5、小朋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支老师编了一首儿歌来夸夸大家,要听吗?师教生读。

  (四)我能来帮忙

  1、小朋友打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帮助别人呢?

  2、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都帮谁做过什么?

  3、指名二人说。

  4、指名第三人说

  三、活动总结

  今天,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因为就从40分钟里,我就能看到每个小朋友都在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欢乐,有过烦恼,学会了本领,学会了帮助别人。老师祝愿你们能学会更多的本领,变得更出色。让我们自豪地说一声:“我长大了!”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我”长大了一岁,改正了不少缺点。

  2、总结自己的进步,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欣喜。

  3、学习编一段话,最后一句是:“我长大了一岁。”

  教学重点、难点:

  1、仿照课文的样子,编一段话。

  2、认识生字。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愿意认识他吗?(出示第一幅图)我叫明明,今年六岁,已经上一年级了,我长大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愿意看看我的进步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长大了一岁》。(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边看图,边听课文录音。

  要求:

  (1)听清生字字音。

  (2)思考“我”都有哪些进步?

  2、检查听课文情况。逐幅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我”的进步。

  3、自己试读课文。

  (1)不认识的字用笔做上记号。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4、小组合作读课文,看看别的小朋友读得准不准。

  5、各小组推荐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前面来读,比比那个小组读得认真。

  6、齐读课文。

  三、认识生字。

  1

  1、课件展示课文,把生字的颜色设定为红色。

  (1)请几位同学读生字。

  (2)找出生字的“邻居”,他们还能与谁交朋友?

  (3)出示生字,小组合作学习。

  (4)讨论交流,说出自己记生字的好方法。

  (5)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齐读课文。

  2、提问:因为我长大了一岁,所以我改正了什么毛病,学会了哪些大孩子做的事?

  3、讨论:前两段中的“你们”都指谁?捉小鸟、欺负小弟、小妹为什么不对?

  4、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进步,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子,编一段话,最后一句是“我长大了一岁。”

  5、小组汇报所编的句子,评一评哪一组编的句子最好。

  五、背诵课文。

  1、自己试着背诵课文。

  2、“开火车”背诵课文,一人背诵一小节。

  六、课堂检测:男女比赛背课文。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看到了明明的进步,也找到了自己的进步。你在今年中进步这么快,高兴吗?我们在一天天长大,更要一天比一天进步。

  八、作业。

  把你们编的一段话说给爸爸、妈妈听,相信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会很高兴的。

  板书设计:

  我长大了一岁

  再也不捉小鸟了再也不欺负小弟小妹了学会做大孩子的事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发现自己长大了,肯定自我的成长。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长大了”、儿歌挂图、互动式教育光碟、镜子、图画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1、老师发给幼儿一人一面镜子及一张图画纸,让幼儿一边照镜子一边画出自己的模样。

  2、请幼儿拿著自己的「自画像」,分享自己现在的模样是……,指出最喜欢哪一个部位。

  3、展示”长大了”儿歌挂图,并引导幼儿说说看,在掛图中发现了什么?再播放儿歌,一起唱跳一番。

  4、请幼儿分享:以前不会.......,现在我长大了,我会自己......指出自己以前做不到的地方(缺点),现在长大了,变得更棒了。

如:以前不会自己吃饭,现在我长大了,我会自己吃饭;老师再将幼儿的想法记录下来。

评量:

  (1)、能指出自己长大的变化。

  (2)、能大方的表达。

活动结束:

  发给幼儿图画纸,让幼儿画下自己”长大的愿望“,老师再帮忙用文字记录下来。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4

  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自信、诚实、求上进的精神。

  途径:搜集资料,发展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课前搜集自己成长历程的资料,如:照片、录像或父母为你写的日记等。

  第一课时 我在慢慢长大

  活动过程:

  活动一忆一忆:真实剧场

  播放孩子从出生到呀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直到长到8岁的录像。

  让学生谈一谈看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又快乐的过程。

  活动二展示台 自我舞台

  和同学一起交流在课前搜集的成长资料。

  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小组内派一名代表展示自我风采。

  活动三:全班交流

  讨论:怎样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办法。

  各小组汇报办法。

  根据汇报出的办法分组整理资料。

  各小组展示,学生参观,互相借鉴经验。

  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当讲解员,介绍小组作品。

  活动四:心情树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棵“心情树”,让学生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写在“心情果”上,并粘贴在“心情树”。

  第二课时 看看我的进步

  活动准备:

  彩色纸环。

  “进步快车”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一:真实剧场

  播放由课本图片内容拍的录象。

  师生自由谈感受。

  活动二:进步论坛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进步较快。小组内交流一下。

  夸夸进步快的同学,教师为这些同学颁发“进步章”。

  活动三:进步快车

  (教师先挂上“进步彩链”,在出示“进步快车”课件。

  1、让有进步的同学当驾驶员,车子开到哪个同学那里停下,就要讲出这个同学最近进步的方面,然后由这个同学接着往下开。

  2、结束,让学生在进步卡上写出自己的进步成绩,粘贴到“进步彩链”。

  活动四:我设计

  读一读教科书上的格言。

  尝试自己设计一条格言送给自己。

  第三课时 我进步我快乐

  活动准备:

  用硬纸板做一个大转盘,转盘上表明全班学生的名字。

  活动过程:

  活动一:大论坛

  看看教科书上的日记及同学们说的话。

  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都是笑容满面?

  议一议:你也做过这些事吗?记得当时的心情吗?

  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活动二:开心大转盘

  转盘指向谁谁起来说说自己在哪些进步中取得快乐,教师最后小结。

  活动三:当当小作家

  在你的成长中还有很多快乐的故事,让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建立我们的成长档案吧。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5

  〖学生实态〗

  这是学生进入学校后,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顾自己幼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为了知道学生对于自己成长过程的了解程度,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学生都说知道自己长大了,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从学生的谈话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长大就是身高、体重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往往忽略了自己其他方面的变化,对长大的真正含义理解得并不深刻。因此,我通过课前了解到的情况,明确了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本课题时,必须抓住“理解长大的含义”这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唤起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审视自己在身体、知识、特长、理解、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进步,感悟“长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过程。

  〖教科书分析〗

  《我长大了》这一课题的内容以学生的家庭为切入点,借助学生对儿时的物品、成长记录、生活片段等方面的回忆,帮助他们体验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对父母的感激和对家庭的热爱,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教材中展示了孩子成长的照片、小物件,讲述了童年的趣事等,揭示了本课题的学习重点是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书中的活动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感受、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感知长大的含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以及成长中难忘的故事。

  3.搜集反映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资料,提示学生要了解与这件物品有关的故事。

  4.家庭生活录像。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把这一课题的教学变成开放性的,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这一学习过程,介绍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3.反映动物及人们幸福成长的录像片段。

  〖本课题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的能力,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长辈的感激,以及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长大的含义,感悟长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过程。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课前准备,调查搜集。

  2.情境导入,贴近生活。

  3.互动参与,感受成长。

  4.课外延伸,热爱家庭。

  〖实施过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

  1.布置调查搜集任务。

  提前几天将准备工作布置下去,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自己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纪念册,以及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时的用品,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2.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

  学生在课前做好个人资料的搜集工作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定要提前布置,并要适当地提醒和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展示照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搜集照片或其他资料,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学生准备自己幼年的用品时,教师要提示学生考虑与这件物品有关的故事。

  (二)情境导入,贴近生活

  1.猜猜他(她)是谁。

  教师拿出一位学生婴幼儿时期的照片,请大家猜猜他是谁。(学生七嘴八舌地猜了好多次,都没猜对。)

  2.请照片中的这位学生起立。

  (学生都很吃惊,有的说:“哇,是你呀!”有的说:“我觉得眼睛有点像。”还有的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发生了很多变化。

  (三)互动参与,感受成长

  1.学生分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出生时的情况吗?请你们交流一下。(学生在组内交流)

  (学生有的拿出出生证,有的介绍自己出生时的体重,有的拿出纪念册,有的拿出出生时的脚印、手印……讲述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2.学生体验活动。

  请学生拿出自己幼年时的用品,如小衣服、鞋、帽等,自己试着穿一穿,看还能不能穿上。(学生纷纷拿出自己幼年时的用品往身上穿,但怎么也穿不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很好玩。通过这些情景体验,将身体长大了的主题形象化和具体化。)

  3.比较和感悟。

  师:与小时候相比,哪些方面能说明你长大了?(学生概括为自己身高、体重发生了变化。)

  师:但是,你们的成长还远不止身高、体重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还有哪些方面有变化?(可以概括为增长了知识、有了特长、懂事等方面的变化。)

  4.交流。

  请学生将自己调查到的成长中难忘的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注意不要全是吃饭、穿衣、看病等方面的事例,范围应更广泛一些,只要是促进自己成长的事例就行,从而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生:我小时候不太听话,冬天在生炉子的房间里跑,结果不小心被烫伤了。妈妈急得哭着把我送到医院,爸爸跑上跑下为我挂号、看医生。在以后的几次复诊时,爸爸背着我楼上楼下地看病。当有炎症需要打吊瓶时,妈妈担心我的手乱动,影响输液,就把我抱在怀里,双手紧紧地把着我的手,等到我打完吊瓶后,妈妈的手已经麻了。我感谢我的父母!

  生:我喜欢英语,妈妈就为我报了一个英语班。开始时,我学习得很认真,可学着学着,我就觉得很枯燥,就想打退堂鼓。妈妈没有责骂我,而是耐心地告诉我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与我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并教给我一些学习的方法。妈妈还与英语老师进行了沟通,请老师教给我一些方法,并不时地在课堂上鼓励我,使我又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我真感谢我的妈妈!我长大了,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知道了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持之以恒。

  生:过完年,我手里有一些压岁钱,因此经常去买零食和小玩具,上课不专心听讲。妈妈从同学那儿知道这件事后,让我记家中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支出账,并注意观察晚餐中父母的饭菜与我的饭菜的区别。妈妈虽然没有责怪我,但我看到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处处为我着想,我觉得自己错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乱花钱了,而且还和父母吃一样的饭菜。妈妈夸我懂事了,长大了。

  ……

  5.采访。

  师:我们的变化父母看得最清楚。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家长,你们可以现场采访他们,请他们说说自己孩子成长中难忘的事。

  (几位家长激动地讲述着孩子成长中的故事。有的学生是第一次听说,所以非常受教育。)

  师:我还知道我们班杨文同学的家长为她记了一本成长日记,下面就请她的家长为大家读几个精彩片段。

  (我将在课前了解到的一位给孩子记成长日记的家长也请到课堂。家长拿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本,讲述着孩子成长历程中的难忘事例。这位家长的自白是对孕育生命艰难过程的回顾,是喜悦、希望、辛劳、幸福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体验和感受,充满了对孩子无限的爱意,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此时我也被家长的情绪所感染,补充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几件事例。家长、学生、教师之间互动,共同感受成长的历程,一起融入了回顾成长历程的氛围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父母,沟通了情感。)

  6.讨论。

  师: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活动,谈谈你是怎样理解“长大了”的含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长大了不仅是指自己的身体方面的变化,还包括知道了更多的道理、生活和学习的本领更强了等。

  家长们听了孩子发自肺腑的心声,由衷地感到孩子是真正长大了、懂事了,并觉得这节课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孩子。

  7.播放有关动物、人类幸福成长的录像。

  (学生也拿来了自己的家庭录像和大家一起欣赏。)

  通过看录像,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感受到了亲情,懂得了要更加珍爱生命。

  (四)布置作业

  1.制作成长卡。

  告诉学生,如果愿意,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张成长卡。在成长卡上,贴上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写上一句心里话,把有趣的、难忘的事画下来等,并准备下节课和教师一起布置班级的“成长乐园”。

  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社会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他们内在的道德修养。因此在本课结尾,当学生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及父母养育自己非常艰辛,产生了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后,我又布置了制作成长卡的活动。让学生继续在生活中体验父母、家庭的亲情,和父母共享自己成长的快乐,实现“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的教学目标。

  2.把课上听到的同学的幼年趣事讲给家长听。

  (五)教师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同学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因此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反思〗

  由于课前准备工作到位,所以学生搜集的材料非常丰富,学习的热情也很高。学生从搜集的材料中,从丰富的体验活动中,体会到了成长的真正含义,并使所有在场的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学生在比较和感悟自己的变化时,正确认识了自己的成长;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应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长辈的感激。制作成长卡片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形象地理解了长大的含义,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过程。

  体验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效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材料,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体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接受真实情感、形成正确态度的具体过程,是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形成能力的具体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过程。本课题的教学由于正确地运用了体验学习的学习方式,才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收益,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时,只有精心设计,关注到位,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评析〗

  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将学生亲身经历的成长过程作为最佳的切入点,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由于这些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是鲜活的,因而能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体验、展示、比较、互动和交流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营造了一种开放、自由、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得。

  此外,教师还注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运用了学生的出生证等成长资料,而且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互动,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成长的快乐,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获得了丰富的内心体验。

  作为主题的延伸,教师安排学生制作成长卡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又一次回顾自己成长历程的同时,提高了搜集和整理信息、运用及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

  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cai,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

  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

  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

  (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

  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

  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 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

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

  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

  (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写完后和同学交流,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难点

  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策略

  1.习作指导

  (1)指导选材: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抓住让自己突然觉得长大了的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来写。借助教材中的示例和插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指导习作:①写印象最深的事情。②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③把“那一刻”写具体。④写出当时的真实感受。

  2.习作展评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习作,采用师评、生生互评等方式,赏评习作中的亮点,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同时对照习作要求,看学生有没有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指导学生二次习作,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影集、学生日记、学生成长手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语境,导入主题

  1.翻阅影集,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欣赏几组照片。(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中小女孩从婴儿到长大的成长照片)

  (2)请同学们翻阅一下自己带来的成长影集。

  (3)谈一谈翻阅影集后的感受。(学生自由畅谈)

  2.穿插“猜一猜”的游戏。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这里有咱们班一位同学小时候的几张照片,你们猜猜看他是谁呢?(展示班上一名同学婴儿时期的照片)

  (2)学生自由猜测。(展示班上那名同学小学时期的照片)

  3.揭示习作主题。

  同父母一起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那一刻,陪奶奶一起聊天、做游戏的那一刻,同学陪我过生日的那一刻,陪父母去探望爷爷奶奶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板书并齐读习作主题。(板书:那一刻,我长大了)

  4.教师小结:同学们翻阅自己的成长影集的时候,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成长中的故事吧。老师欣赏这些照片的时候,也感慨万千。还记得大家刚进入一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经常哭哭啼啼,转眼间变成了意气风发的少年,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

  【设计意图】用几组学生婴幼儿、孩童、小学的照片导入新课,目的是创设情境,同时让学生感受成长、感受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多彩的回忆,为下面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做好铺垫。

  板块二回忆童年,指导讲述

  1.寻找“那一刻”。

  引导: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学生自由翻看自己带的影集、日记、成长手册……)

  2.讲述“那一刻”。

  (1)指名讲述:回忆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读教材中的示例。(课件出示示例)

  (3)学生交流汇报:示例中的句子,哪些词让你有所触动,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3.指导讲述。

  想一想你是在哪一刻长大的呢?那一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组交流。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长大的“那一刻”,说说当时的情景。

  5.全班交流分享。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交流成长故事,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故事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从交流中学会先说具体,再写具体。

  板块三结合课文,指导习作

  1.明确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

  61548;请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61548;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学生齐读这些要求。

  2.指导习作方法。

  (1)教师引导: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读中悟写。(课件出示《梅花魂》第3自然段)お

  引导交流:你从这段话中能发现什么写作方法?

  教师点拨:写事离不开写人,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板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3.指导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习作打动别人,感染别人,还得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内心被触动的那个瞬间。(板书:真情实感)

  4.教师小结: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除了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外,还需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选段,从中学到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课文既是阅读的材料,又是写作的借鉴材料,学好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板块四自主拟题,自由习作

  1.指导学生自主拟题。

  (1)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这是大主题,同学们可以自己想一个更好的习作题目,题目自拟。

  (2)学生拟定好习作题目。

  2.放手让学生自主习作。

  这次习作要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现在运用今天学到的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开始写作吧!(学生自由写作,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拟题,放手让学生自主习作,充分发挥学生在本次习作中的自主性。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学生习作才能轻松愉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展示习作,和同学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

  2.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能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分享,构建方法

  1.佳作欣赏。

  (1)指名学生朗读佳作。

  (2)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说说展示的佳作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例文诊断。

  (1)教师出示学生习作中尚需修改完善的片段。

  (2)师生评议:引导学生从“事情经过是否清楚”“那一刻是否具体”“是否写出了真实感受”三个方面评议。

  (3)讨论修改。

  3.借助课件,指导方法。

  课件出示

  61548;我和妈妈在马路边看见一个小女孩带着她瘫痪的妈妈乞讨,我给了小女孩十元钱,小女孩用充满感激的眼神望着我,那一刻,我长大了。

  61548;我生日那天,爸爸原本答应陪我庆祝生日的,可中午吃饭的时候,爸爸接到一个工作上的电话要出去吃饭,爸爸左右为难,我劝爸爸以工作为重,那一刻,我长大了。

  61548;奶奶天天在家里干家务,最近奶奶身体不适,我放学一回家就帮奶奶干活,还给奶奶捶背,那一刻,我长大了。

  4.教师小结:本次习作最重要的是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怎样才能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最好用上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展示佳作,和同学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例文诊断,全班共同评议修改,帮助学生掌握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板块二修改习作,养成习惯

  1.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鲁迅先生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老师相信爱动脑筋的你们,一定能改出最棒的习作,赶快运用这些好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吧!

  2.同桌交流互评。

  同桌之间互换习作读一读,和同桌交流,看看有没有把受到触动的那个瞬间写具体,根据同桌的意见再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学生再修改习作,老师相机指导)

  3.全班展示交流。

  展示台上展示修改好的优秀习作,全班交流。(优秀习作欣赏)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意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和同学交流互评后修改习作,一改再改,直到满意为止。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提高习作质量,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板块三总结提升,分享收获

  1.学生畅谈收获。

  在本次习作过程中,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我们在习作中要围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那一刻”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誊抄习作,展现成果。

  学生将修改至满意后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意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及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总结习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习作能力。让学生一吐为快,享受习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板书设计

  那一刻,我长大了

  经过——写清楚

  瞬间——写具体

  感受——写真实

  [教学反思]

  1.环节设计清晰,重点突出。

  这次习作讲评课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认真批阅全班学生的习作草稿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文的立意基本能够体现学生们对主题的思考,但是选材大多比较普通,并且描写不具体,没有说服力。所以我就把该堂习作评讲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上,通过欣赏好段落、修改尚需完善的片段、修改自身习作三个步骤设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以学生自己写的习作为例,提高学生评析习作的热情。

  习作评讲课如果一味是教师传授写作方法,会使整个课堂枯燥、寡味,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师生缺乏互动,实际的.学习效率也会很低。所以上课时,我时刻以班级学生的习作为例,引导学生自己读,自己悟,自己说,自己去发现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学生很快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中找到了“诀窍”,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更为扎实,也更利于学生运用到习作中。正因为把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老师只充当了引导者、点拨者,所以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学生的讨论更加激烈,收获也颇多。再拿起自己的习作,学生就能毫不迟疑地改起来,知道怎么改,修改习作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3.从扶到放,层层深入。

  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我安排了两个环节。先让学生集中改某段文字,再让学生去认认真真地改自己的习作,这主要是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全班共改一文,进行实际的操练,并且结合教师的相机指导,更有助于学生茅塞顿开,有所感悟。扎扎实实地落实共改环节,才能切实提高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汉字,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我长大了一岁》。

  2.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会用词义区分生字,用偏旁帮助记忆生字。培养学生组词和说话能力。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其理解成长的含义,并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比较、区分“妹,抹”两个字。

  策略方法:创设生日聚会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学习生字。运用多样的游戏和练习巩固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是我们的好朋友丁丁的生日,过了今天,他又长大了一岁,你想知道都有谁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了吗?(边说边画一个生日蛋糕)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中都提到了谁?(在老师范读的时候要求学生用手指着认真听。然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围绕蛋糕贴小鸟、小弟、小妹、爸爸、妈妈的图片)今天还有一些生字朋友来参加生日聚会,你认识他们吗?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我长大了一岁》教学设计1》。自己用手指着读一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和小组同学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一学。(小组同学之间互教)

  2.学习反馈。谁来告诉大家,哪些字你不会,小组学的时候学会了?你是怎样学的?还有哪些字你们小组的同学都不认识,让大家来帮帮你?(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这个生字的卡片。带领全班齐读。)在读生字的过程中,灵活穿插下列内容:你能用“岁、乱、孩”这几个字组词吗?能用“欺负、眼泪”说一句话吗?谁能说一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捉、再、弟、都”几个字。 “妹、抹”这两个字很象,你能找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吗?

  3.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既然大家都认识了这些字,先和你同位相互考一考。(同位间用生字卡片相互提问,一个人拿生字卡片,另一个人读,如果遇到还不认识的字相互再学一学。也可以一个人挡着生字的一边另一个人猜字。)你能用你手里的生字卡片把他补充完整吗?(课文第二段中包含本课9个生字,把生字部分空出来,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补充完整。然后把用生字补充完整的一段话在全班展示。) 生字朋友我们认识了,下面也请同学们参加丁丁的生日聚会。

  (三)通过阅读,理解课文。

  1.用手指着自己读课文,想一想在聚会上丁丁对他的好朋友还有爸爸妈妈们说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2.请你再仔细的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读一读,比比看谁读的最好。(分小组用不同形式读。)

  4.丁丁说:“我长大了一岁,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学会。” 哪些大孩子做的事丁丁都要学会? 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三、拓展练习:

  今年在你自己的生日聚会上,你也长大了一岁。你会怎样对你的朋友们说呢?你能像课文中那样说一说,最后一句是:“我长大了一岁”吗?(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续编儿歌。)

  四、实践作业:

  按照课文中那样,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我长大了会做什么了,不用爸爸妈妈再帮忙了。(如:爸爸妈妈我长大了,不用你们送我上学了。)然后同学们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并请爸爸妈妈监督反馈。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插图,理解诗意,初步体会长大的意义,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3、认识13个生字,学习写个生字。

  4、背诵课文。

  【教具】:

  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吗?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数一数(2002年12月24日、2002年12月25日……2002年12月31日)下一页应该怎么说呢?(让学生思考片刻,引出新年,大家都长大了一岁)(课件:我长大了一岁)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就有意识的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溶入课堂,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同桌合作学习生字,会正确拼读生字:

  找出“老朋友”,学拼“新朋友”,不懂的作记号,请教同桌或老师。

  同桌互读,互评,以自己的方式表扬对方。

  (点评:“评价”不再是老师的权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己的优缺点,发展了语言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评价”的能力。)

  2、(课件:根据三幅插图制作成的动画片)观看动画片,自读课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点评: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运用“你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的导向性提问,诱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3、小组合作,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视小组的互评)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一)读读课文,看看插图,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思考讨论:读了丁丁的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了丁丁长大了一岁后,有哪些进步?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你们”指谁?捉小鸟、欺负小弟小妹为什么不对?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学会。)

  (点评:这一过程,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思路,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二)读一读,想一想,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

  教师用“因为……所以”的句子向学生提问,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因为我长大了一岁,所以我改正了哪些毛病?

  (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大”的意义)

  (三)感情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师:长大了一岁,丁丁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心情如何呢?(高兴、开心……)你们平时遇到高兴、开心的事情时,是怎样的呢?表现给同学看看。你能不能这样高兴、开心地把课文读一读呢?(自由读、小组读、个别读、全班读)

  (点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进行语言积累。)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观看动画片,自由尝试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小节:

  2、指名背: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表演。

  (点评:“熟读成诵”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并使之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机淀语感经验。再加上音乐渲染,学生自由想象表演,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四、想一想,议一议:你进步了吗?

  师:丁丁在这一年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那你自己是不是也进步啦?

  1、想一想:自己有那些进步?

  2、议一议:班级哪些同学有哪些进步?

  3、夸一夸。

  (点评:学会评价、欣赏别人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精神。深化学生对“长大”的理解,能为自己、他人的成长惊喜、高兴,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五、自编诗歌,展示自我:

  (例如:小花猫,小花猫,

  看见我不要乱跑。

  再也不拔你的小胡须了,

  我长大了一岁。)

  (点评:《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学着创编诗歌,这样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有机地拓展到了课外,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小组合作,练习写字:

  1、自学“泪”;

  2、同一学习小组研究讨论:这八个字每个字都有几笔?这些笔画是怎样搭在一起的?笔顺是什么?

  3、比较“学、长、要、看、爸、眼”几个字的撇哪个长哪个短?哪个斜?哪个平?“要”上面的“西”上面的“西”怎么变形?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

  (点评: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识字效率。)

  【总评】:

  本设计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转变。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始终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过程。

  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而为师的在一边旁敲侧击。实实在在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效地保护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教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

  2、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宝宝在干什么?

  活动准备:

  美术纸、蜡笔、粘纸

  教学流程: 导入部分——幼儿作画——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激发幼儿集体活动的兴趣。

  谈话:小朋友几岁了?四岁了,上小班了。到幼儿园来了以后,学会了哪些本领呀?幼儿讲。老师小结。小宝宝慢慢长大了,慢慢的懂事了。

  老师和幼儿一起做一做长大了的动作。

  二、进行部分:

  1、好,今天我们就来把小宝宝长大的样子画下来好吗?

  2、老师示范讲解。画的的方法和上一次绕毛线一样。慢慢的画的紧一点,圆一点。请小朋友在老师画好的两个小圆圈上用蜡笔沿着圆圈画轮廓线,直到两个小圆圈连起来。最后画上眼睛,手、脚。

  3、幼儿练习,老师指导。

  l 鼓励每个小朋友都参加活动。

  l 画的时候要画的紧一点,圆一点。

  l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作业。

  三、结束部分:

  表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幼儿,并用小粘纸鼓励。

  活动结束:

  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长大了,会帮爸爸妈妈做许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1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2.学情分析

  基于习作: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习作能力,积累了一些习作素材,了解了一些写作方法,能够根据习作要求写下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怎样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认真的指导。

  3.教材分析:本单元习作话题是“那一刻, 我长大了”, 引导学生在阅读、了解他人童年故事的同

  时, 反观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 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教材第一部分帮助学生选择习作素材。教材提示了一些可能引起成长回忆的物品, 并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时刻。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受

  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自拟题目。最后提出了习作成文后交流、修改的要求。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难点在于把受到触动的那个时刻写具体。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写完后和同学交流,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评价任务

  1、通过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来写。(达成目标一)

  2.通过回顾本组课文中的选段,学习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清楚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达成目标二)

  3.交流习作,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能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达成目标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评价任务

  1、通过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来写。(达成目标一)

  2.通过回顾本组课文中的选段,学习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清楚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达成目标二)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创设语境,导入主题(6分钟)1.翻阅影集,畅谈感受。(达成目标1)

  (1)请同学们欣赏几组照片。(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中小女孩从婴儿到长大的成长照片)

  (2)请同学们翻阅一下自己带来的成长影集。

  (3)谈一谈翻阅影集后的感受。(学生自由畅谈)

  2、揭示习作主题用照片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成长、感受变化,激发学生对的回忆,为下面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做好铺垫。

  环节二

  回忆童年,指导讲述(12分钟)1.寻找“那一刻”。

  引导: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学生自由翻看自己带的影集、日记、成长手册……)

  2.讲述“那一刻”。

  (1)指名讲述:回忆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读教材中的示例。(课件出示示例)

  (3)学生交流汇报:示例中的句子,哪些词让你有所触动,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3.指导讲述。

  想一想你是在哪一刻长大的呢?那一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

  先小组交流再班级内交流。

  (达成目标1)交流成长故事,从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环节三

  结合课文,指导习作

  (12分钟)1.明确习作要求。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学生齐读。

  2.指导习作方法: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课件出示《梅花魂》第3自然段,引导交流:你从这段话中能发现什么写作方法?

  教师点拨:写事离不开写人,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板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3.指导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习作打动别人,感染别人,还得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尤其是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板书:真情实感)

  4.教师小结: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除了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外,还需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达成目标2)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选段,从中学到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课文既是阅读的材料,又是写作的借鉴材料,学好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环节四

  自主拟题,自由习作(10分钟)1.指导学生自主拟题。

  (1)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这是大主题,同学们可以自己想一个更好的习作题目,题目自拟。

  (2)学生拟定好习作题目。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自主拟题,放手让学生自主习作。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文通。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2

  第一次上品德与生活诊断课,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在课上,我自始至终都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为此出示一张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请学生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娃娃是谁,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再以该生长大后的一张照片为对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身体上的长大,引出课题:我长大了。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其他小朋友长大后会做许多事情,进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并颁发星星予以鼓励,让学生感受成长中的乐事、趣事,从而逐步拓展长大了的内涵,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力图创设游戏活动,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我随机抽取班级的几位同学让他们上台系红领巾,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讲毛毛和妈妈的故事,深化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怎么做在父母眼中才算真正长大,让学生体会该如何做和好孩子,此刻我设计了合理利用20元钱,通过判断20元钱的支配方案,让学生知道学会合理消费也是长大的体现,使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望,写愿望的活动正好给学生放飞愿望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我认为自己还重视与学生的对话,努力做到将自己融入孩子们当中,注重以动情的言语将学生的心拉近,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亲人的关爱和呵护。

  课上下来了,经专家和各位老师的指点,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还远远不够,每一块内容的教学该怎么处理,该如何衔接,这都是我所欠缺的。如在系红领巾的环节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随机让学生上台系红领巾,如果此刻有学生不会系,而被同学嘲笑,对这个学生的打击会很大。课堂上说话的语气有待亲切,对孩子的评价语言还欠个性,不够丰富。游戏教学的有效使用上还不够完善,缺乏条理性。

  一反思,一成长,一提高,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步步提高。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了解台历的用途,初步理解台历中不同数字的意义。?

  2.知道一年有12个月,学习在台历中查找日期。

  活动准备

  台历,数字卡片、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她的名字叫“年”。她有365个孩子,他们的名字都叫“日”。一天,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间大别墅,别墅里有12个房间,房间的名字都叫“月”。大家猜猜这间大别墅叫什么名字?

  2.认识台历。

  (1)认识月。

  师:上面有多少页?一年有几个月?这是几月份呢?这个月有几天?

  小结:台历的每一页都有月份数字,一年有12个月。每一页表示一个月。

  (2)认识星期。

  师:每一月份的上除了阿拉伯数字还有什么?这些英文或者中文数字表示什么?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小结:这些英文或者中文数字表示星期。周日是星期的开始,周六是星期的结束。每个星期有7天。(3)游戏活动——我问你答

  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是星期几?

  1.小组操作活动。

  (1)按月数天数。按记录卡上的月份要求,数数这月有多少天,并在记录卡上记录。

  (2)找节日。根据记录卡上的节日日期找出它是星期几,并记录下来。

  (3)找日期。根据记录单上老师的提示,如12月的第一行第一个数字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并记录下来。

  活动延伸

  1.完成幼儿用书“我又长大一岁”,说一说小明和小红的新年计划。

  2.在区域中投放幼儿生日卡和台历,根据生日条上的时间在日历上找出相应的月、日和星期,并记录。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1、在交际中向别人介绍自己长大了做什么工作,并能说清楚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2、通过创设《成长在线》这个情境,让学生敢于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声音响亮,并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对感兴趣的话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乐于与别人交流“我长大了做什么”这个话题,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并能把为什么做这个工作说明白。

  教学难点:

  能向别人说清楚自己为什么长大了想做这个工作。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位学生与父母的合影,请她介绍她的父母。

  2、你愿意像她那样说说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吗?

  3、还有很多叔叔阿姨也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努力工作着,让我们看图猜猜他们是干什么的?(课件出示九个行业工作情景照片)

  4、除了图上展示的,你还知道哪些职业吗?

  5、同学们,那么你们将来长大了,你最想做什么工作呢?今天我们就一块来聊聊。(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由交流父母的工作到根据情境图片猜猜其中的人物是干什么,潜在地引出了“职业”地概念,并通过扩展“你还知道哪些职业”,为下面地交际内容“我长大了做什么工作”作了很好地的铺垫。)

  二、讨论交流,示范指导。

  (一)在交际中向别人介绍自己长大了做什么工作。

  1、说说,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呢?

  2、小组里互相问一问,了解别人的想法,再选出1个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说说你们小组同学长大了都想做些什么工作。

  3、指名一个小组代表上台说,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听完以后评一评。

  4、组织评议: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5、再请出一至两个小组代表上台交流,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小组里互相问一问,了解别人想法” 这个交际情境,鼓励学生主动与别人交流,提出问题,并认真倾听。在小组代表说的时候,提出听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并引导学生在交际中评价。被评价的同学与提看法的同学又形成了新的交际互动。)

  (二)并能说清楚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呢?想一想,待会,我来采访几个同学。

  2、师随机采访个别同学。

  3、同学们都说得不错,如果能把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说清楚就更好了。有四个小朋友他们也在交流长大了做什么工作这个话题。我们去看一看,听听他们有没有把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说明白。

  4、(观看课件)你觉得他们说得怎样,哪里说得好呢?

  5、小结:其实这四个小朋友在说“为什么做这个工作时”,都结合了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来说。如果咱们也能像他们那样来说,就能说得更明白了。

  6、和你们同桌说一说你长大了想什么工作?为什么?再问一问他的想法。

  7、谁愿意邀请好朋友到前面一块来交流长大了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8、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于“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都说得比较简单,因此这一点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这里通过录像课中的四位同学交际示范,让他们了解与别人交流怎样才能把话说具体,再通过创设的几个交际情境:与同桌交流,邀请好朋友交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演练。)

  三、创设情境,促进互动

  1、同学们的表现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把你们喜欢的《成长在线》栏目从中央台搬到了这里。我就是节目主持人,我想邀请你们来参加节目,好吗?我还需要三位小嘉宾,谁愿来?

  2、提出要求:希望嘉宾和观众们积极参加讨论,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认真听别人的话,大胆说心里的话。节目最后还要评选出一位优秀嘉宾和三位热心小观众。他们将得到本栏目送出的精美礼品。

  3、师生合作:开始访谈节目《成长在线》

  师:大家好,《成长在线》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节目主持人喻老师,今天我们邀请了江西师大附小二(1)班的同学来到了现场,你们好,欢迎你们的到来。(鼓掌)我们还从同学中选出了三位小嘉宾,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嘉宾

  同学们,你们有谁的想法跟三位小嘉宾一样呢?(主持人采访个别观众)

  同学们,你们当中一定有很多想法跟嘉宾不一样,谁愿意站起来跟大家说说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你觉得谁能当选优秀嘉宾和热心观众呢?说说你的理由。

  给优秀嘉宾和热心小观众发纪念品

  总结:看着你们这么热烈地讨论,我不禁想起我小时候,那时,我也想过长大做一名教师。后来,我真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希望你们通过努力,也能实现你们的心愿。二十年后,咱们再相聚,祝愿你们个个梦想成真。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成长在线》这个情境,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激发学生的交际欲,通过创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际互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观众的良好习惯。)

  教 学 反 思

  《我长大了做……》取自苏教版第三册的练习5。要求学生之间说说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在课堂上,学生一方面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有表达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本课的设计则基于以上两点目的。

  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本课出现的情境图是以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几种行业为代表的形象启发学生进行联想。由于课本中的情境图中一些人物职业并不容易看懂。因此,我在教学舍弃了课本中的情境图,借助多媒体,搜集了九种行业工作的情境照片。这些图片与学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学生激发灵感,打开思路。

  2、创设了不同层次的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我创设了多个不同层次,由易到难的交际情境。如:小组互相问一问,教师采访,与同桌说一说,邀请好朋友来说,《成长在线》互动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了鲜明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3、注重在交际中评价。把评价的过程也列入口语交际活动,让被评价学生与提出看法的同学开成新的交际互动。这一点,我认为在口语交际课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尽量利用各种契机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应对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4、《成长在线》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成长在线》是中央少儿频道的一档访谈节目,深受学生的喜爱。该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处在了一个逼真的交际情境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他们敢于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嘉宾共同交流,双方在多个回合的应对中,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一些尚需改进的地方,如,交流示范指导有所不足。学生在交流时,还存在着一些各说各的现象,如邀请好朋友上台这一环节,两位学生都说明了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但是彼此没有交流,没有形成交际。如果在这一环节之前有一次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示范,再让学生小组与同桌说,最后邀请好朋友说。这样学生应该不会自言自语了。此外,邀请好朋友说还应多请一些同学说,扩大交际面。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还应有所补充。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评价时,能够就发言声音大小,说话是否流利,表达是否简单,用词是否丰富这几方面说自己的看法。此外,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对交际时是否态度大方,有礼貌作评价,如小组代表汇报时,第一个代表,说完了还说了一句谢谢,这本来是一个闪光点,应及时提出表扬。这样,后面的同学也会注意到这一点,交流时就能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了。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5

  第八单元

  《我又长大一岁了》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唱、动、听”中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从而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让学生看手势猜旋律的音乐游戏,初步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3、能够感知音乐段落的变化,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不同,运用体态、线条、色彩或打击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我又长大一岁了”为主题,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欣赏《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以及活动《音乐伴随我成长》等,让学生在听赏、演唱能过程中感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成长的快乐,并通过“音乐伴随我成长”能活动,增进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

  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

  听:《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

  动:《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音乐伴随我成长》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第一课时

  《三年级的小男生》

  教学目标

  1、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歌曲,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理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

  2、感受《小小少年》歌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3、结合歌曲,联系本班的情况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教学难点

  学好《三年级的小男生》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听“小小少年”歌曲,模仿坚强、乐观的少年,精神饱满的走进音乐教室。(律动)

  2、刚才你们听着“小小少年”歌曲来到了音乐教室,想一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喜悦和烦恼呢?

  3、现在请你们观赏有一群小男生的喜悦情景。(课件)

  二、节奏儿歌

  1、谁来说一说,这群男生有没有烦恼?他们在干什么?

  2、谁能根据这几幅画面按节奏来说一说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快板)

  4、全班按节奏来说出他们的喜悦。

  三、感受歌曲

  1、请你们听赏有一位小男生是怎样跟老师说的?(老师表演)

  2、请你们说一说,刚才这位小男生跟老师说什么?我们是否也想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那我们先来感受一首歌曲《三年级------》

  3、感受音乐:

  1)我们先听着音乐感受节奏;

  2)听音乐拍节奏,请小朋友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3)用哼鸣熟悉旋律;

  4)唱一唱歌谱,师生对唱。

  5)学生独立视唱旋律。

  4、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2)听老师唱,学生默唱;学生跟琴学唱;

  3)请你们边唱边用动作进行表演,男生扮演学生,女生扮演老师,同坐位互相合作。

  四、创编歌词

  1、给你们介绍另一位小男生,是我们班的同学,先看他的作业本(展示),他是谁呢?现在请他把上课、下课及排队的习惯表现给大家观赏,然后请大家根据他的表演来创编歌词。

  2、集体创编“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我是三年级的小男生,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三年级的小男生小男生。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的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急忙跑回教室里。老师心里真高兴,看我已经长大了,老师心里真高心,看我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先读后唱。

  3、表演:全班男生进行表演,请一位女生扮演老师,其他女生拍手伴唱,演一演班里的男生平时学习习惯,根据两段歌词表演。

  五、小结

  第二课时

  《长吧,小孩》

  教学目标

  1、学唱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长吧,小孩》,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2、欣赏管炫乐合奏《顽皮的小闹钟》,用身体的动作或线条表现各乐段的情绪特点,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

  3、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培养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教学难点

  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赏《顽皮的小闹钟》

  1、简介乐曲

  2、介绍几种管弦乐器

  (乐器图略)

  同学们,你们能认识这些乐器吗?谁来说一说并模仿出它的声音。

  3、现在请你们听赏用管弦乐器演奏的《顽皮的小闹钟》

  4、请你们根据乐曲的节奏走出--方形、菱形、十字形,或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各乐段的情绪。(跟着老师走,第一组先走;再有学生带大家走)

  二、学唱歌曲《长吧,小孩》

  1、请大家聆听歌曲。

  2、听旋律拍出来节奏。

  3、跟琴哼唱歌曲旋律。

  4、用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置。

  5、音乐游戏: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看手势猜旋律。

  6、学唱歌曲:听唱、模唱、跟唱、学唱。

  7、歌表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

  三、节奏听辨及旋律创作练习

  1、听老师击拍节奏,又学生重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节奏上(图下),全班随老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花盆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 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

  成一个短小的乐句,如谱例。

  (谱例)

  学生相互商讨后,逐一进行创

  作表演(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3、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着

  《长吧,小孩》歌谱来唱一唱,

  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个音?

  四、小结

  第三课时欣赏《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2、学做音乐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参与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配乐朗诵等活动中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现在我们一起用它来做“传、传、传”的游戏,音乐停的时候传到谁手里就请谁来打开它。(播放《长吧,小孩》音乐,按音乐的节拍传)

  2、师:原来口袋里装的是一个可爱的小脚印。你们知道是谁的脚印吗?(装中为班里某学生出生时的脚印)

  这是一个小宝宝的脚印,不过这个小宝宝现在已经长得和我们一样大了。我们请他上来和大家见见面好不好?

  二、复习回顾

  1、师: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生长都寄托着父母亲美好的愿望,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又健康。老师从大家交来的课前调查了解到,我们许多同学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开始接受胎教了,有哪位同学知道妈妈是怎样对你进行胎教的?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播放《摇篮曲》,学生想象、模仿在妈妈肚子里听音乐)

  师:不仅妈妈爱我们,爸爸也很爱我们。有位父亲在得知了女儿出生的消息之后,非常激动地写了一首歌,用音乐的方式来庆祝孩子的出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亲亲我的宝贝》(播放)

  三、欣赏《我怎样长大》

  1、师:我们来用歌声表达对成长的渴望。(复习《长吧,小孩》)

  2、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才能长大呢?

  3、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名字叫《我怎样长大》

  4、学生朗诵《我怎样长大》

  5、这首小诗配上了音乐,成为了一首很美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四、小结:愿每位同学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我长大了》PPT课件活动设计

2.我发现我长大了作文,我长大了作文

3.《马莎长大了》教学设计8篇

4.《马莎长大了》教学设计8篇

5.我长大了说课稿

6.我长大了说课稿

7.我长大了诗歌

8.《马莎长大了》课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