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11-19 09:03: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9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9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概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本科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所需课时1课时。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旋转与平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构建空间观念很有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

  3、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就加入了大量的图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及掌握,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采用演示、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电教辅助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玩具风车、飞镖各一个,方格纸题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由“游乐场游戏引入。

  教师先说规则:一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些词(滑梯、推积木、小猴表演),同学们先理解词的意思,然后用动作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面向大家),让他根据大家的动作猜出这个词并说出来。接下来一人猜词,其他学生用动作表示看到的词的意思。

  回想我们刚才做的几个动作,你感觉它们的运动特点一样吗?其实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的读书资料上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在看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读书要求。

  [设计意图:从猜词游戏引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因为对这些词的理解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用形体表示词义又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先看读书要求,这样使学生知道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带着问题和任务看书,使学生有思考的内容,同时对以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观察比较,初步感知。

  1、分类、感知。

  (1)依次出示8个物体运动的画面。

  (风扇的叶片转动、升旗、、推窗等)。(课件出示)

  生随着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把看到的现象表现出来。

  (2)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你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3)4人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4)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用符号表示。

  (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和旋转。

  刚才大家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平移和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位置)什么没有变?(形状和大小)

  2、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

  想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吗?欢欢想请大家试着做一做旋转和平移的动作。听口令用身体活动来表现这两种运动。

  3、判断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课件出示)边演示学生边答,注意语言表达完整性。

  (三)、深入感知,探究平移。

  1、出示捉迷藏的游戏。(课件出示)

  生观察,思考,按要求寻找福娃兄弟。

  2、引导生认识平移的方法:看整图(板书)。

  3、我们可不可以只观察图形的某一部分来研究平移呢?出示:三角形图。

  (1)你能看出三角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上)你是怎么看的?(箭头)

  (2)那么它向上平移了几格呢?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请生拿出▲和方格纸来移一移,说一说。

  小组讨论三角形怎么数平移了几个格子?引导生认识对应点。板书:对应点

  (4)你还可以从三角形的哪一部分看出三角形也向上平移了3格?引导生认识对应边。板书:对应边

  小结:在物体平移前后的位置上,任意选一组对应点,再数这组对应点中间有几格?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平移了几格。

  4、巩固深化:

  (1)课本P19试一试中间的三角形图,请生任意找一组对应点,用铅笔点出来,再数数三角形向下平移了几格?

  (2)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请你在蜡烛图和小鱼图上点一点,数一数,再把空填写完整。

  指名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注意纠错。

  5、画平移后的图形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怎么看一个物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你能画出一个图形平移之后的图形吗?

  (1)试画 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2)展示交流。

  (四)、欣赏与拓展。

  平移和旋转现象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还运用平移和旋转创造了美丽的图案。( 课件展示图片)

  体会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创造的美,了解平移和旋转的作用。

  (五)、小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表现,设(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像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八、帮助和总结

  随时深入课堂,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对不懂的学生要及时讲解。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新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 2了解包含因果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 积累名言警句。 4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学习对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会为我所用。

  (二)过程与方法: 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好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安排:1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 2、指名读。 3、在小组中说说这些词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5、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 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四.学习“收集资料” 1 自由读。 2 说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3 学习了这个阅读材料给你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4、实践目标:

  学会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

  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朗读梳理法:

  反复诵读课文,品味真诚、质朴的语言,从而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朗读中引导学生筛选、梳理文章蕴涵的丰富信息。

  2、讨论探究法:

  围绕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提取信息;讨论文章中的警句或者格言,理解其含义,摘抄积累。

  3、故事讲述法:

  讲述居里夫人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体现她的人格魅力,采取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资源】

  文字资料:教学参考书、网络下载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学生观看课件: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猜猜这是谁的事迹?(居里夫人)教师对居里夫人略加介绍,例如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和居里夫人拒绝写自传的谦虚精神等,导入新课《我的信念》。

  二、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固执(zhí) 鞭策(cè) 盛名(shèng) 报酬(chóu) 奢望(shē) 闲暇(xiá) 蹂躏(róu lìn) 呵责(hē) 懊恼(ào nǎo) 沉醉(zuì) 猝然长逝(cù) 问心无愧(kuì)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朗读结束后,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

  居里夫人是怎样一个人?

  (小组派代表发言:刻苦钻研,意志顽强,不计个人名利等等。)

  四、整理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框架,出示板书

  坚忍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学研究 沉醉于世界的

  品质 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优美中

  梦想家 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人格魅力 信念)简陋 生活条件艰辛 工作环境宁静简单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用居里夫人的生活事例来说明她的人格魅力是如何体现的,增添趣味性。

  五、人格魅力小结

  学生从居里夫人身上,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六、品味语言

  本课语言质朴、真诚又富有哲理性,有一些甚至可以作为警句或格言,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谈谈体会。

  七、拓展延伸

  出示几张关于其他科学家介绍的幻灯片,学生由此交流一些其他科学家刻苦钻研,忘我研究的事例。

  八、布置作业

  1、语言运用:

  ⑴ 无论 任何 ,都 。

  ⑵ 问心无愧地说: 。

  ⑶ 执着地、勤奋地 。

  ⑷ 致力于 。

  ⑸ 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 。

  ⑹ 从 中我获益匪浅。

  ⑺ 沉醉于 之中。

  ⑻ 把 视为理所当然。

  ⑼ 之所以 ,是因为 。

  2、基础训练和一课双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公报》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文学、真理等不懈追求的精神。

  2、学习心理描写,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画出优美词句。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学无术

  不屑一顾

  异想天开

  责难之词

  无微不至

  3、再读课文,写出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4、画找出文中几处心理描写的地方,读一读,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感悟心理描写的作用。

  (例: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种愉悦的心情写出了自己的闲适与满足,实际上是作者苦中求乐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嘲。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5、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并简要回答:

  (1)我为什么一定要订阅《大公报》?

  (2)我怎样裱糊房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用心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6、质疑问难,交流研讨。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奇妙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3、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

  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2、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奇妙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词。

  2、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2、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3、学习第三段。

  (1)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2、尼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板书:

  植物

  无性繁殖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7

  克隆之谜

  培育

  造福人类

  挽救

  培植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设计思想】

  我们小班的宝贝们在绘画时常常会乱涂一气,很难按照我的意愿去完成绘画任务,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教研活动的学习,我尝试让幼儿自己融入到绘画活动中,让其可以即动口又动手、动脑地进行绘画活动。我发现当幼儿融入活动中时,能够兴趣盎然的学习,观察力敏锐,充满想象力,兴趣浓厚,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我设计了《可爱的小鸡》这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边说儿歌边画小鸡。2、引导幼儿自由想象,不受约束的装扮自己的小鸡。3、尝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爱绘画,爱动口,爱动脑。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小鸡的外形特征;2、物质准备:欢快的钢琴曲,三只可爱的小鸡,绘画材料若干;3、环境准备:创设情境让幼儿融入活动中,背景画面可爱丰富,幼儿喜欢。

  教学重点:幼儿学会边说儿歌边画小鸡,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幼儿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小鸡。

  教学难点:让幼儿融入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教学流程:谜语导入——观察小鸡——说儿歌,画小鸡——装饰小鸡——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

  1、猜小鸡,用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播放音乐,在音乐声中将幼儿带入活动场,并请幼儿入座,展开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呀,正在休息,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老师讲的谜语,猜一猜它是谁,然后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欢迎它出来好吗?

  “尖嘴巴,花毛衣,爱吃小虫和小米,浑身上下毛茸茸,说起话来唧唧唧。”

  师: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

  幼:小鸡。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让我们一起请出今天的小客人好吗?

  幼:好!

  2、观察小鸡,培养幼儿与它的感情。

  师:我请来的小客人可爱吗?请小朋友们都来看看它,欢迎它好吗?(引导幼儿和小鸡打招呼,夸小鸡可爱,尝试与小鸡交流,喂小鸡,让幼儿对小鸡产生感情。)

  3、听故事,引出绘画活动。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鸡的故事,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听哦。

  教师讲故事:“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河水在哗哗的唱歌。

  这一天,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了,一只,两只,三只,它们睁开眼睛,东瞧瞧,西看看,望望天,又瞅瞅地。三只小鸡都像毛茸茸的小球,可爱极了,它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咦,玩着玩着,最小的小鸡不小心走丢了,它到处都找了,可是找不到……”

  师:我们的小客人就是找不到哥哥姐姐的小不点儿,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它画一些照片,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帮它一起找哥哥姐姐,小朋友们可以帮忙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提供的材料,确定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文章。

  2.感受老师耐心教育,或同学互相鼓励,或下决心学好功课的进取心。

  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围绕“纸团疑云”展开想象,想象纸团的内容和来历。

  难点:指导学生确定中心思想并以此来选择作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个性化的想象。

  教学准备

  复习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说说确定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内容,确定习作中心思想,选择习作的思路。

  2.感受老师耐心教育,或同学互相鼓励,或下决心学好功课的进取心。

  (二)教学过程

  1.回顾,揭题,明确训练要求。

  2.学习提供的续写材料。

  (1)学生自学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六(2)班数学考试时,班主任夏老师发现了王力手中正捏着一个纸团,脸上升起不易觉察的疑云……

  (2)文章没有写完,请同学们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继续写下去。

  3.学习“习作提示”。

  (1).学习怎样进行合理想象。

  ①提示中写了哪几种情况?(夏老师看到的是王力写得清清楚的正确答案;王力的考卷上是大片大片的`空白。)

  ②根据夏老师看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联系王力手中的纸团,想象纸团上会有哪几种不同的写法,纸团又会由哪几种不同的渠道得到。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可以有下面几种情况:

  A.夏老师看到的是王力写得清清楚楚的正确答案。这样就排除了王力考试作弊的情况。纸团可能是原先王力自己放在铅笔盒或衣兜里的,上面写着自勉的话,如“一定要冷静细心!”等。也可能是同学递给他的,上面写着勉励的话,或约他做件什么事。

  B.夏老师看到王力的考卷上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这说明王力很多题目没有做出来,纸团可能是他自己考前准备的,也可能 是同学在考试时递给他的。

  ③教师再次点明习作要求。

  (2)学习根据中心思想确定写作思路。

  ①学习“习作提示”第二部分的内容。

  ②从纸团的内容和来历的多种可能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来选取续写的材料。

  (个人准备——指名汇报确定的中心、选取的材料——全班议论。)

  ③确定写作顺序,列出续写部分的提纲。

  4.布置作业 。

  列出续写部分的提纲,为下节课续写做准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基本完成这次习作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检查上节课布置的续写提纲完成情况。

  (1)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习作提纲。

  (2)学生评析,教师指点。

  (3)修改提纲。

  2.放手续写。

  让学生根据要求和写作提纲续写文章。

  3.组织交流。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学生各自修改初稿。

  (3)同桌交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4)参考同桌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4.誉抄习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的:

  1、认知能力目标:训练整体把握课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情感价值观: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复述斑羚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悲壮,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通过总结课文中作者的暗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好的,不过老师有一要求,请同学们的思路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好不好?

  生:好的。

  师:这时发生在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灵魂低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先生的《斑羚飞渡》,去感受那悲壮而感人的场面吧。

  二、新课

  师:请大家先了解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斑羚这种动物!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斑羚,那么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请大家带上屏幕上的这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学生读课文。(允许学生讨论)

  师:刚才大家都已经把课文内容了解了,也充分酝酿了,来哪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意见?说说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身陷绝境——出现生机——成功飞渡——种群得救(老师板书)

  师:那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老师归纳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对课文内容熟悉了,我想请同学说说你认为课文中哪个故事情节最让你感动?

  学生回答。估计很多同学都会找到斑羚飞渡这一情节。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认为斑羚飞渡这一故事情节让人感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是怎样一回事呢?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学生看课件。

  师:看完后你能给大家描述下你所看到的吗?

  学生描述。

  师:你能从书上找出是怎样描写第一队斑羚飞渡的情形吗?请大家看看哪些句子是描写小斑羚的,哪些句子是描写老斑羚的?

  学生找出后,老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这两句描写斑羚很精彩,但是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请大家认真找一找,找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听,同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出示课件)

  生回答。

  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同学发言。估计出现的句子有:

  生: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声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斑羚那拨去了。”这句话令我感动的是镰刀头羊本来应该在年轻那拨,但是为了种族的生存自己却了去了即将死亡的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我佩服它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师:说得好。……

  生: 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因为这句话说的是当斑羚群遇到危险时,老斑羚为了下一代的生存机会而心甘情愿选择死亡,它们的精神真让人感动,视死如归的精神。

  师:这种精神也同样震撼了老师的心。

  生: 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撼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我读完这段话让我很感动,老斑羚在面对死亡时,是那么的勇敢坚强,他为了挽救下一代的这种精神让我十分感动。

  师:你的话也感动了老师

  生: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我没想到,老斑羚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我感动于老斑羚对死亡的毫不恐惧。

  师:面对死亡,任何人与动物都会感到恐惧,老斑羚的精神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生: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段写得很悲壮,彩虹象征了斑羚那种自我牺牲精神的纯洁高尚。

  师:说得真好,我也被这篇文章深深的打动了。老斑羚们在面临绝境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心甘情愿地为下一代做出牺牲是它们有可歌可泣的悲壮行为,铸就了种族生命的辉煌。那么大家能给我们总结出斑羚的精神来吗?

  师生归纳斑羚的品质。(出示课件)

  师:这一群可爱的斑羚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碧绿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忧无虑地飞奔是多么惬意,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它们却飞来横祸,再上伤心崖边,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上演了凄美壮丽的一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出示课件)

  生回答。归纳出是人的狩猎

  师:那么你对文中的猎人有什么看法呢?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出示课件)

  生回答(只要指出他们的行为不对即可,也可以有批评。)

  师:假如你是那名猎人,你此时此刻想说些什么呢?

  生回答。(1、懊悔。2、对死去的斑羚的哀思。3、对幸存的斑羚的欣慰。4、对其他人的告诫。)

  师:大家说得很好那么你能就“人与动物”的关系拟一条标语吗?(出示课件)

  生回答。

  师:老师这儿也拟了一条,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三、小结

  师:对了,刚才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不错。斑羚飞渡惊心动魄,斑羚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我们人类需要发扬的,但斑羚飞渡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刚才大家拟的标语可以看出,在环境日益恶化,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的今天,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人类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并转告你周围的人: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师:大家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告诉我们身边的人

  师生: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四、作业

  师:刚才大家以那名猎人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那么大家下去后再以小斑羚、老斑羚为例,替他们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请大家看大屏幕,今天的作业是(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出示课件)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听写生字,生词

  二、讲解新课

  (一)走进画面,品读感悟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最独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默读1、2自然段,先自学再同桌交流:

  令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处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2)精读风景之一——“屋前小瓜”

  1、学生汇报。

  2、感悟对比写法。

  3、小组内竞赛读。

  (3)精读风景之二——“门前鲜花”

  1、学生汇报。

  2、积累描写花开景象的词语。

  (4)精读风景之三——“屋后竹笋”

  1、学生汇报。

  2、读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3、激趣引读:

  a:你看,一个,两个,五个,十个……笋芽儿的小脑袋探出来了!读——

  b:啊,鲜嫩的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读——

  c:成群的春笋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妈妈比高呢!咱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的全是春天的植物,那么,那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往下读吧!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小组学习,精读3-6自然段。

  2、集体交流。

  3、紧扣第7自然段,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

  三、指导背诵

  1、闭目养神,抛弃杂念

  在老师的带领下,心游百花园。吐纳呼吸,气沉丹田。

  2、学生自读,

  3、教师出示课件(一)

  4、教师出示课件(二)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