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水》,作家马朝虎在《水》一文中,以回忆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特殊的图画,一群特殊的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老师这儿有一首小诗,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出示: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繁星》
(指名两位读)
2、是啊,童年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水就是马朝虎的童年梦,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引说“缺水的地方”,水成了——。请我喝水,不如——,所以童年的我有个最大的期盼,谁知道?(雨天洗澡、)在炎炎的夏天希望——(勺水纳凉)
二、体悟水的珍贵
1、为什么下雨天和纳凉让我们如此期盼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去品读这段生活的滋味。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字中的画面。(生自由读书)
2、这段文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如果请你有文中的词语来说,你会选择什么词?(欣喜、欢乐、痛快)
3、一场雨,让哪些人如此的痛快呢?雨中的人们是如何的兴奋和痛快?如果你再次走进这段文字,仔子细细地朗读,你会对雨中的这种兴奋和痛快感受得更深刻。(学生再次大声的读)(出示)
交流:
(1)“脱得光溜溜的”:
师:全身光溜溜的,这时,孩子们眼中只有……(生:水)心里面也只有……(水)
(2)“奔跑跳跃、大呼小叫”:
师: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读(示范)生读
师:会读书的孩子,不仅从文字中看到画面,还能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雨中的孩子在叫什么?喊什么?(真痛快,下雨天终于来了,我终于洗到澡啦……)
提示:把你高兴的劲儿说出来。大声喊。
(3)我们一起把高兴的劲儿读出来(奔跑跳跃、大呼小叫)
(4)你还从她朗读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痛快和兴奋?(生谈)
师:作者说“我们在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什么叫“尽情的享受”?(想怎样就怎样)
师:全身“脱的光溜溜的”叫……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就叫做……“仰起头大口地吃着来自空中的水”也叫做……
(5)引读:一场雨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只是他们还略带羞涩(引读)——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6)透过这场令村民欣喜若狂的雨,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看到一位老人他用枯瘦的手接着天空中的水,喃喃地说"终于下雨了") 我在雨中看到了一位姑娘,他正在洗去脸上积了多日的污垢,正在拢一拢秀发;我看到了一位小伙子,他光着上身,举着双臂,大声呼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你还看到了什么?(我还看到了树,正在咕咕地喝着水.我还看到牛羊们都跑出来,仰着头喝水)
(7)同学们,这不就是雨中的一场狂欢吗?干裂的土地,黝黑的身体,想啊,盼啊,什么时候能下场雨啊,你听,哗啦啦,下雨啦,让我们一起投入这欢快的雨中吧。(配乐朗读)
4、如果没有这样一天天的'期盼,没有这样一日日的渴望,也就没有下雨天如此的痛快,这样的日子就象我们过节一样,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那么在炎炎的烈日中我们又期盼什么呢?(用一勺水冲凉)
(1)母亲的一勺水,到底给我们四兄弟带来什么不一样特殊的感受呢?读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听好要求,读出自己,想象文中人物的体会,第二争取读出问题就更好了,第三,做好批注。写在旁边。
(出示: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做好批注)
(2)这勺水到底给我们带来怎么样奇妙的感受呢?谁先来。(交流)
哪些同学对他这句话也有感受的?(每一寸皮肤都在渴望着水……)
这是何等的满足?还有,吗?
师:凉凉的风加上凉凉的水,感觉好极了。
生:……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的水,母亲很节约水资源。
师:你感受到水的气息了吗?(感受到干渴)全身的毛孔都充满了对水的渴望。
生:母亲……“饿坏了。我感觉到我们对水的渴望不仅是渴,而且是饿。
师:(引读)
师:“饿“了,真的”饿“了,真的”饿“坏了。同学们,你们看,因为饿坏了,。才有了着期盼的眼神,因为饿坏了,才有了排队取水的耐心,才因为饿坏了,有了这一路挑水的艰辛,更有了雨天洗澡,勺水纳凉的舒心。水就象可爱的小精灵在逗弄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再让我们轻轻读读这种饿坏的感觉!(配乐朗读)
师:其实这段话也打动了老师,瞧,老师把它改成了一首诗,想听听吗?(师配乐朗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觉?(水太珍贵了)
(3)一勺水令我们有了非常幸福的感觉,我们不难发现,这里虽然缺水,但他们却充满快乐、幸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幸福。再来读读冰心的小诗。你一定更有感悟。(配乐齐读)
(4)水是珍贵的,这与水有关的童年也是(引说)——珍贵的。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珍惜水,从我做起)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游记。文章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语句清新,描写月色如诗如画,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言简意赅,比喻精当,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需要学生好好体会其中的美丽之处。
教学设想: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在课堂上要通过朗读的多种方式,理清文章内容,把握重难点。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翻写成优美的散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文段
1.给学生放范读,根据范读,纠正自己的读音,确定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听,交流。
3.请学生给大家读一遍,师生一起点评,全班齐读课文。
4.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遂:于是;盖:大概;但:只是;耳:语气词
5.放音乐《二泉映月》,请同学朗读描写月色的文段,其他同学品味月色描写,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四、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能力扩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改进方法
第1教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 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二班47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作业,上课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但班级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尖子生较尖,但比较少,后进生10人左右较差,其中两人属于待合格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2、等式的性质 3、解方程
第二单元 :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平行四边形地认识和面积 2、三角形地面积计算 3、梯形地面积计算4、组合图形地面积计算。
综合应用-关注我们地活动空间
1、多边形面积计算 2、小数四则运算 3、统计与测量方法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1、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 2、质数合数 3、分解质因数。
第四单元 :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正负数地意义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地量
3、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第五单元 :校园课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地意义 2、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3、真分数、假分数
4、分数地基本性质
第六单元 :空间与图形-对称平移和旋转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地平移与旋转,会画平移旋转90度
3、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组合图形。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地意义 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地意义
3、找两个数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4、约分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7、分数与小数互化。
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2、小数四则运算
第八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地城市-统计
1、折线统计图 2、选择折线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九单元:可能性
求简单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数学与生活
1、简单地统筹法2、简单地优选法
回顾整理——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地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能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景,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内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
分解质因数。
3、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4、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意义,理解分数与除非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代分数和整数,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5、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会着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会进行小数分数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
空间与图形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法探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
2、结合具体事例,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实践与综合运用
1、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的目标
1、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2、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教育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别人回答问题要认真倾听,等别人讲完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4、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用机智幽默调节课堂气氛,用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务必要精讲精练,讲课要讲到点子上,围绕着知识点出不同类型的练习。对某一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心里要有数。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9课时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0课时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5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正负数 2课时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第六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5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第八单元 :统计 4课时
第九单元:可能性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5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理解:
这是一首介绍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诗歌。它以拟人的写法,抓住四季的特点,生动地描绘了迷人的.四季景色。全诗语言亲切,句式相似,情感浓烈,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理念:
(1)强化以生为本,进行先试后导。
(2)重视感悟体验,培养语感能力。
(3)加强学科沟通,促进学科整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在尽情地朗读中感悟一年四季的变化及特征;通过诵读及探究,发现诗歌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读儿童诗歌,在诗歌优美的韵律中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感知,个体感受
1、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四季的美丽景色,教师朗诵。
2、师生对话:交流感受最深的情景。
二、自主选择,有感而发
选择一景,尝试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
三、呈现文本,读通课文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主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语言感悟,探究学习
1、师生合作读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
2、探究学习,发现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
二、情感感应,合作学习
1、选择季节,分组自主练习朗读。
2、指导朗读,读出四季不同的特征。
3、诵读全文,再现四季之美。
三、学科整合,升华情感
1、谱曲歌唱。
2、美景欣赏。
3、联系生活。
4、总结提升。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隆与窿顿与吨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内容说明: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通过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设计特点: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得到放飞.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知识迁移
1.师:让我们轻松走入课堂,回顾刚刚学过的两篇课文.请同学看复习题(点击)
〔《鸟的天堂》是____的名篇,看出作者____次游览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____给人____的感觉,第二次看到____,是一种____的氛围〕
2.师生背诵相关段落.
3.师: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动静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游赏鸟的天堂,让我们看看峻青的《第一场雪》有什么特点(点击)
〔《第一场雪》的特点是____和____,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4.师:让我们一起重温雪后的美景吧.齐诵相关段落.
5.师:真好,簌簌的雪声,晶莹的银条,写出作者对雪的喜爱.;瑞雪兆丰年;寓情于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跃然纸上.我们游览了鸟的天堂,又经历了第一场雪,这节课我们游赏索溪峪,看看作者曹敬庄又是怎样给我们介绍索溪峪的美景的(板书课题)
6,;野;字为什么加引号什么意思在文中寻找答案.
[复习回顾,一方面可以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另一方面回顾写法,进行知识迁移.]
(二),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1.读准字音,扫清障碍,出示:荡涤老叟不拘一格绵亘蜿蜒等词.
2.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3.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
4.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
5.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结构)
[通过检查预习,初读理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领悟作者的布局谋篇的写法特点,初步体会索溪峪的野]
(三),交流体会,合作探究
1.师: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们摸透了,文章的结构被你们理清了,那么通过预习.你们也一定对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体会,现在就请你把你的'读书体会和不懂的问题与你的伙伴交流探讨.
(点击课件,出示问题:交流预习收获,探究作者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的)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收获,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体会索溪峪的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图文结合,积累运用
1,师:
人们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人工的粉饰,有的则是真,是朴.此时的山水已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孩童,充满朝气的青年,那样率真,自然用自己纯真荡涤着游人的情怀.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3.指名复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材简析:
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
2、课外阅读
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
(二)内容探讨:
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
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
课后札记: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 1 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离 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 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 枯 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 (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 火 烧 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 又 (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火:笔顺是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三、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4)
1.指导:这首诗不完整,有的句子没写完整,有的整行没写,你能把没写出来的字填上吗?
2.各自在书上填写,尽是不看课文与生字。
3.指名(多人)读一读,了解默写的情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师简单介绍并范读。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一个小孩独自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背背。教师也可作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诗意。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02-08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09
教学设计方案06-29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13
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02-24
教学设计方案【经典】08-07
教学设计方案07-11
教学设计方案06-12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