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2 09:55: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文句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作者对自然万物不事喧哗、静默、守恒和执着朴实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抒写,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怎样通过“草木之间”这种平凡的自然,去怀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

  2、领悟文章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也即具体的“介质”)

  三、教学课时数

  2课时。这是一篇散文。冯至作为写内心世界和自然风景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这篇文章也充满了诗性的风采,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充满哲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故安排2课时为佳。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了解冯至及其文学创作特征

  预设目的:让学生对冯至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有一个整体感知。这一设计涵盖了“共性知识”——作者介绍(掌握文学常识:知人论世),但指向性更明确,且隐含归纳思维的训练。(给予学生的资料:《冯与里尔克》、冯至的诗歌《有加利树》《鼠曲草》)

  (二)课堂教学过程

  1、速读全文,解决两个小问题:

  ①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结合文本,找出一句具体话语。

  预设目的:将关键句作为本文理解的钥匙。化难为易: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第四自然段中“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一句。

  ②课文的1—3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目的:回顾前文,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气、文脉、文意,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深入理解冯至的行文之美。

  2、精读文段(5—10)。说说作者具体通过哪些介质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

  预设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对文中意象的解读(具体的介质)。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通过触摸具体的语言文字,接近作者的心灵;②溪水(水源)、鼠曲草、菌子、有加利树、风夜中的嗥声、消失了的鹿群,都是作者借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具体介质,在对每一个意象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纯洁、坚强、美好、崇高、威严、温情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从而整体地理解文本、理解作家。

  为提升学生对冯至在文中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的理解能力,在第5小节,可以进行示范性的解读。因时间原因,仅举一例“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通过对眼前泉水的描写,想象逝去的山村也曾一样被同样的泉水养育,巧妙的将过去现在联系起来。另外,古典诗词的引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这一环节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学生的个性解读,跳出“共性知识”圈,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

  ③思考归纳(朗读第11自然段):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联”呢?

  这“关联”是多方面、多重意味的。如小溪的水源:“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关联”观,使得这篇散文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厚度,一些看似无“关联”,实则有紧密内在“关联”的自然和人事、动物、植物,都构成了给人以许多启示的有机的艺术品。

  ④可补充介绍“风雨如晦”:文章写于1942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更需要这种恒久的平静和美丽来支撑人们活下去,珍爱生命,珍爱自然。

  预设目的: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感悟,深入探讨,结合冯至“同时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那真是我们的好榜样”这句话,再次领悟作者运用多种意象表达出的丰富情感。

  (三)课外延伸

  1、将预习材料中冯至的两首诗歌和文章进行对照阅读,进一步了解冯至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朱自清语)的风格。

  2、平常的事物一旦成为冯至笔下的对象,便具有了灵动的生命韵味与鲜活的生命气息。比如,第1-2自然段中几次出现的“路”该作何解?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冯至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社会评价。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3.学习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

  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难点:

  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娄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马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冯至写于1942年的一篇散文。本文涉及“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三、作者介绍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著名诗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20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四、题目解说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明作者认为山村是有生命的,虽然形体已不存在,但我们仍能在草木之间感受到它的余韵。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第4-8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联想和启示,抒发了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第9-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联。

  六、全文分析

  1、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人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以“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等感受衬托山林的荒寂;

  ②“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与下文山村丰富且充满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③“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为下文交代“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做铺垫。

  2、文章第2段中说“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

  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里,我们能读到一切。

  3、第5段最后一句作者引用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

  明确:

  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4、文章中作者举了“一个村女在山顶上缝什么”的事例,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

  少女从形象到气质,都像鼠麴草,像鼠麴草一样谦虚、纯洁、美好,小小的生命舍弃浮夸,但都担负了一个伟大宇宙生命的全部秘密。

  5、怎么理解第11段中“风雨如晦的时刻”的内涵?

  明确:

  “风雨如晦的时刻”指1942年,即作者写作本文的那一年,那是充满动荡与浩劫的一年。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子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6、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明确:

  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7、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明确:

  文章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8、文章结尾,作者说“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联系全文,概括说明消逝了的山村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滋养?作者说“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你如何理解?

  明确:

  (1)①消逝了的山村提供了养育作者的物质条件;②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学会了谦虛、纯洁和坚强;③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懂得了生命的美好与崇高。

  (2)①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②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③现今居住的山村同样给作者的生命以许多滋养。

  七、中心思想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八、写作特点

  (1)营造丰富意象。

  本文注重象、情、理的有机融合,由意象构成意境,大大地拓展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极大的情感张力。作者最为偏爱的山村意象有“路”“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等,这些意象是富有生命色彩的,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

  (2)凸显鲜明画面。

  作者选取了最典型、最有表现力、最能体现山村环境的景物,用简约、流畅的笔触进行勾勒,描绘出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如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放羊图和充满热闹生机的雨后采菌图。

  (3)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描写为主,但又把议论缀于其中,还不时插入抒情等,看似有些散漫,但整体却不失法度。文章通常是由眼前景物生发联想,引发感悟,在结构上回环往复,首尾一贯,显示出种从容舒展又严谨完整的艺术面貌。

  (4)赋予哲思理趣。

  在本文中,冯至由眼前之景,回眸历史,观照现实,使生命跨越了时空,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存在意义的思考,流露出沉重的历史感。

  九、补充资料

  冯至名言警句

  社会在变,许多人都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许多事物没变。

  人之可贵,不在于任情地哭笑,而在于怎样能加深自己的快乐,担当白己的痛苦。

  它们融容自得,仿佛与死和解了。

  用急躁等待将来,用后悔回顾过去,都等于独立核算现在。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皮肤,发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你像是一个灿烂的春,沉在夜里,宁静而黑暗。

  十、总结全文

  本文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作者通过对消逝了的山村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景物的描写,抒写了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布置作业

  有人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哥特式”的诗性的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钟情。

  B.“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小河”流过“森林”,淌过“花丛”,最终归于大海,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现实。

  D.借自然景物“大海”的厉风狂浪,暗示社会的险恶,从而造成“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的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易变,从而反衬“我”感情不变。

  B.岸景幻化为恋人的“衣裳”和“花冠”,与最后“吹折”“击碎”“幻散”等词的运用产生了浓烈意境和诗情,体现了诗人用心。

  C.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约束。

  D.本诗语言特点为:注意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字,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3.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

  4.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D

  3.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人比作小河,然后以其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

  4.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如“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而“无情的大海”的狂风恶浪,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暗示了封建顽固的黑暗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虐杀,有力地表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

  解析:

  1.“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现实”说法错误。本诗是一首爱情诗,主要写情意的获得与失落。诗的感情推进取迂曲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节为第一个层面,以后每两节为一个层面。在首节中诗人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它偶遇彩霞般明艳的姑娘,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在第二个层面中,诗人用两节对称的诗从正面写出主人公的柔情:柔波流过森林,便将碧翠的叶影儿裁成衣裳;柔波流过花丛,就将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花冠。这里显现诚意与真心,将爱情又推进一步。诗的第三个层面情态顿变,诗意起了一个突转:海上的厉风“吹折了花冠”,狂浪“击碎了衣裳”,主人公自身也被无情的海潮卷向天边,原先甜蜜的梦被生活击碎,透露了旧礼教束缚爱情自由的黑暗现实,曲折地表达出对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的鞭挞。所以,“大海”暗喻的应该是摧折了主人公美好爱情的黑暗、冥顽的社会现实和复杂险恶的现实人生。

  2.“本诗语言特点……爱用对比”说法错误。本诗在语言上,自由而又有所敛束。在整体上,它间用对偶与复沓,格式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又热烈明丽,音律极活泼,调子舒卷自如,别具韵味。诗中只有一处采用了对比手法,“荡荡地”“粼鄰地”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对比,并不能说是“爱用对比”。

  3.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线索”,所谓的线索就是贯穿诗歌始终的事物,本诗的标题是《我是一条小河》,作品从始至终都把情感寄托在“小河”上,所以“小河”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抒情的线索。考生可以结合诗的内容具体地理解诗歌:《我是一条小河》是一首格调幽婉、韵味浓烈的抒情诗。它釆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柔波荡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谊,于哀愁中见执着。诗歌借“小河”“影儿”之间自然的联系写出两心的相印相随,构思十分新颖。而且,作者注意遣词用字,两个“无心”的副词把“小河”和“影儿”间自然、和谐的感情表现得神味悠然;“荡荡地”“鄰粼地”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强烈对比,极富感情色彩。

  4.本题要求分析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首先要理解诗歌中多是将人拟作物来写: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将姑娘比作“影儿”,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而“无情的大海”,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暗示了封建顽固的黑暗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虐杀,有力地表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略读精读研读结合,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结合。

  一、导读。

  1、新课导入: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作者的了解。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二、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谈一谈你读完文章后的印象。

  2、自读检测

  (1)字词积累: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鼠麴草(qū)孑然一身(jié)赭色(zhě)靛蓝(diàn)

  悚然(sǒng)嗥叫(háo)麂子(jǐ)诡计(guǐ)

  ②辨析字形

  清冽liè泉香酒洌liè

  采撷xié仓颉jié

  茸毛róng修葺qì

  ③词语积累

  孑然一身: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赭色:中国传统色彩名词,红色、赤红色、深红色。

  萧疏:凄凉的,孤寂的;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嗥叫:形容动物的大声嚎叫。

  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④词义辨析

  消逝消失消释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过去而不复存在(声音、云雾等)。

  消释:疑虑、嫌隙、痛苦、恐惧等消失解除。

  泄露泄漏

  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也作泄漏。

  泄漏:液体、气体等漏出。同泄露。

  泄漏的含义较泄露广,并涵盖了泄露所能表达出的意义。通俗的讲,凡是可以用“泄露”的地方,均可以“泄漏”代替。

  俯拾皆是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俯拾皆是”,弯腰就可以拾到,形容很多,很容易得到。

  (2)谈一谈你读完文章后的印象

  示例: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3、分角色朗读:5个同学朗读课文(1人第1-3段,1人第4-6段,1人第7-9段,1人第10-11段),其他同学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有的可以在课文中标出:

  ①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②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③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4、课堂讨论

  ①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句子:

  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

  使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发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

  ②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眼前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野狗、鹿子。

  ③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人类历史短暂,而大自然永恒

  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

  人类历史的兴衰,多因人事

  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回、汉互相仇杀,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时衰落了。

  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

  自然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

  作者在写泉水、鼠麴草、菌子等事物时,充分表现出自然多姿多彩的美好,值得我们珍惜。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应该懂得敬畏、感恩自然

  泉水滋养了当时的山村和现在的我们;菌子“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声息相通,人与自然、人与人应该和平共处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

  4.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3):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人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作者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总述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联系。

  三、研读

  1、文章主体部分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我们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那么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

  2、示范分析第五节。

  这一段写山脚下的泉水,感悟接受滋养的人类可以跨越时空而声息相通。作者由眼前的小溪想到“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将今人与昔日的人们联系起来,说明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而越过具体的物象,联想到更广阔的世界:“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这样由近及远、由个人到整体的展开联想,赋予文章以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并形象的阐发了生命声息相通的哲理。

  3、小组合作探究第六至十节,要求:每个组探究一节,按照示例写每一段鉴赏性的文字,可从修辞手法、景物特点、描写方法、生发的感悟等角度进行思考。

  4、组展示:小组集体朗读该节,然后1人展示鉴赏性文字。

  鉴赏示例:

  第六节:这一段写鼠麴草和村女,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纯洁、坚强、谦虚、恬静、担当和质朴之美。作者先将描写和议论巧妙结合,既写出鼠麴草的外形特征,又写出其内在品质;句式长短不一,整散结合,自由活泼生动;拟人修辞形象的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的品格。夕阳、山村、羊群、树木以及一丛一丛的鼠麴草构成村女的背景,突出村女的神态悠然和恬静之美。鼠麴草和村女构成的静谧图画让作者消解了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作者运用通感,将人心理上感觉到的“纷扰”和视觉看到的“黄叶”相联系,形象的写出受到触动时的感受。

  第七节:这一段写山中的菌子五彩斑斓,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灿烂之美,感悟大自然对人类生命、生活和心灵的滋养。作者先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色彩斑斓的颜色和旺盛的生命力。接着写作者的感悟,灿烂美好的大自然滋养人类的生命,点缀过人们的生活。整段由彩菌感悟到生命和自然地灿烂之美。

  第八节:这一段写有加利树,表现大自然生命力之蓬勃,感受大自然的崇高与尊严。写有加利树,突出它生长之快以及这种生长带给人的感受,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力的强大和大自然的崇高与尊严,透露出人类生命的渺小。

  第九节:这一段写秋后山林中野狗的嗥叫、深夜的狂风,联想当年村庄里人们的感受。野狗嗥叫的声音令人恐怖,作者由此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又联想到历史深处那个村庄里“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因此,野狗象征了生命所面临的威胁和苦难。

  第十节:这一段写麂子、鹿,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联想到人类对自然地侵犯,委婉的表现了要珍爱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情感。

  5、小结:自然风物特点内涵。

  小溪清冽、养人人类声息相通。

  鼠麴草谦虚、纯洁、坚强生命的宁静之美。

  彩菌点缀、滋养生命的美好。

  有加利树速长、最高生命的渺小。

  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生命对疾苦的恐惧。

  麂子的嘶声难逃人的诡计死亡的可怕。

  四、赏读。

  1、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

  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里,我们能督导一切。

  (2)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

  (3)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

  少女从形象到品质都像鼠麹草,如鼠麹草一般谦虚、纯洁、美好而坚强,小小的生命舍弃了浮夸,但默默担负着一个大宇宙的全部秘密。

  (4)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

  山村的宁静能让人消除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谦虚、纯洁、坚强的小草,质朴的村女,让作者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华,孑然一身担当者一个大宇宙。作者在这种联想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5)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茵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闻茵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

  (6)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

  “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

  2、小结:冯志散文的语言特点: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五、拓读。

  1、有人认为,这篇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歌德式”的诗性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观点一:同意。文章写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作者避居山林,寄情山水,对现实和时局表现出一种超然和淡然的态度。文章所写内容不仅与当时国家、民族命运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与作者当时的教师育人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放飞自己的才情与思想。

  观点二:不同意。作者并没有完全超越现实。比如文章中的写到了“浩劫”,而1942年恰好有一场关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浩劫”;文章末尾“风雨如晦的时刻”含蓄的点明了时代特点。文章所表达的自然美好、生命美好、人类声息相通等人生感悟,以及末段所寄托的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显然都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对阻止人类之间的杀戮、消除人为的“浩劫”,是一种呼唤和感召。

  2、按照示例,选择课文内容(或者其他内容)仿写句子

  示例:诗是王维空山的新雨洗去俗世的尘埃与喧哗后留下的那份禅意,诗是杜甫浣花溪边的那阵秋风卷走层层茅草后袒露的那份情怀,。

  诗是李白桃花潭边的离别/在历经繁华后/咂摸出的那份情义

  诗是苏轼赤壁下的巨浪/在淘尽千古风流后/沉淀的那份感喟

  诗是陶潜东篱下的秋菊/在繁花尽凋后/绽放的那份悠然

  诗是冯至山脚下的泉水/在不分昼夜流淌后/感悟到的的那份亲切

  3、课堂总结:

  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作者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我们学习完本文,要理解文章寄予的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4、作业:组织一次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

  拓展

  ①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②我们走入山谷,沿着小溪,走两三里到了水源,转上山坡,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但是我们从城内向这里来的中途,忽然觉得踏上了一条旧路。那条路是用石块砌成,从距谷口还有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里伸出,向山谷这边引来,先是断断续续,随后就隐隐约约地消失了。我想,这条石路一定有一个时期宛宛转转地一直伸入谷口,在谷内溪水的两旁,现在只有树木的地带,曾经有过房屋,只有草的山坡上,曾经有过田园。

  ③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这里原有的山村,是一次便毁灭了呢,还是渐渐地凋零下去,我们都无从知道。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④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问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⑤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每当我看见这幅图像,就会觉得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于是我可以肯定,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⑥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⑦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11、“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中的“秘密”,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12、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分条阐释作者是通过怎样的事物感受到“余韵”的?(6分)

  13、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就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4分)

  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茵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

  14、文章结尾,作者说“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你如何理解?(6分)

  试题答案:

  11、(4分)山路的尽头曾经有过人类生活的村庄,有过房屋,有过田园。(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2分;3点都对得4分)

  12、(6分)(1)养育过山村人的泉水(或溪水);(2)围绕过村庄的鼠曲草;(3)滋养过山村人的彩茵。(每点2分,只答出事物而无事物特点得一半分)

  13、(4分)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闻茵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

  14、(6分)(1)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2)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每条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消逝了的美丽作文2篇03-06

山村的早晨教学课件01-28

《出壳了》教学设计04-06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03-08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件教学设计02-21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01-01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15篇03-08

小学课件《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02-21

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