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8 12:32: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

  【摘要】对韵歌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关键词】对韵歌 识字 诵读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旨在以对韵的形式识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已有初步了解。《古对今》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识字密度较高。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新增加的一篇课文,它既是识字教学的材料,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R字,调动学生对对韵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这值得思考和研究。笔者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诵读,正音知韵

  对韵歌句式整齐、平仄相和、音调和谐,学生在初学课文时需整体诵读韵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其韵律美。

  (一)范读引领,整体感知

  教师需在学生诵读前进行范读,在范读中注意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重读。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音,还可以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中进入对韵的情境,感知韵味。

  教学《古对今》时,教师在范读中,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和朗读特点。范读后,学生自主交流生字读音,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暑”“晨”“朝”的读音。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读音,感受对韵歌的特点。

  (二)自主练读,体悟韵味

  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古对今》这课中,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是“方”“凉”“霜”“阳”“杨”和“香”。学生自主练读后,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句诵读,顺势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位学生读的对子中,尾字韵母都为“ng”,从而水到渠成地渗透“押韵”这一概念。找到韵脚后,学生再读韵文,就能更好地感受韵味。

  二、深入诵读,记形明义

  对韵歌不同于普通儿歌,形式上虽短小精练,但是内容上却藏古纳今,包罗万象,每个字都有其意义指向,所以在读中体会生字的意思也是对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教学。

  (一)图文结合,读音记形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直观的图像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抽象的汉字时插入相应的图画,做到图文结合来理解字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古对今》这首对韵歌中的第二个对子为“圆对方”,一些语感较好的学生读“圆”时,声音饱满圆润。教师就把一个圆形图和“圆”字同时呈现在一张幻灯片中,请学生找一找圆圈和“圆”字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很快就发现“圆”的国字框就是由圆形演变而来的,再读“圆”时,大部分学生就能借助圆形图的提示,张大嘴巴,将字音读得饱满。

  (二)追溯字理,读音解义

  中国的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适度地借助字理来教学,通过观察字形,追溯字理,就能帮助学生从造字原理上理解字义。

  如“严寒”一词,发音短促,与它表示“天气寒冷,限制人的行为”这一意思不无关系。教学这个词时,教师先出示“寒”的小篆体“”,接着出示“严” “寒”两个字,让学生猜测对应哪个字,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纷纷发现“寒”下面的两点和小篆体下面的两横很像,宝盖则像小篆体上面的房顶,而小篆体的里面部分可以猜测是一个人和若干没有树叶的干枝,由此判断为“寒”。教师则进行小结提升,“寒”的本义就是天冷了,地上结了冰,人都躲到房子里面烧柴火取暖。最后,请学生看着小篆体和词语“严寒”,带上自己的感受,“开火车”读“严寒”。

  三、变式诵读,温故知新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时遗忘得较快,所以,识字教学不但要重视生字的初现,还要重视生字的复现,在不断的复现中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学习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诵读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学习。

  (一)语境对读,游戏中再认

  “找朋友”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操作简单,参与度很高。对韵歌中“对”字前后的两个生字或词语往往是相对或相同事物的名称,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找朋友”来巩固。

  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如下“找朋友”的游戏。

  1.准备生字卡片

  教师事先准备好两组生字卡片,第一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方”“严”“寒”“暖”四字,教师手持第一组卡片。第二组生字卡片上分别写有“圆”“酷”“暑”“凉”四字,每位学生分得第二组卡片。

  2.举卡“找朋友”

  游戏开始时,教师拿出一张生字卡片“方”,并问“方对――”学生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圆”后举高,大声对答“圆”。之后,通过同桌合作、男女生合作等方式来“找朋友”。

  3.看卡齐对读

  举卡“找朋友”后,师生再看着生字卡片把对子大声诵读一遍,再一次对生字进行复习。

  简单的“找朋友”游戏大大地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巩固生字。

  (二)拍手乐读,律动中再认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之间,课堂上适当地增加课中操,让学生动动手或动动脚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精神上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拍手读儿歌,操作简单,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课中操。对韵歌节奏感很强,适宜拍手诵读,在诵读中让识字复习和韵文背诵有机结合。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背诵《古对今》这首对韵歌,设计了“重重拍手我来记”环节。教师先把“对”字前后的两个字或词标成红色,引导学生看着幻灯片拍手齐读。当读到红色的字词时,小手重重拍。最后,去掉红色部分的字词,只保留“对”字,让学生再拍手背诵,背到括号中需要补充的部分就重重拍手背。学生拍手背,教师相机将空缺的字词复现,方便学生检查自己的背诵成果。

  (三)听音趣读,变奏中再认

  低年级学生对节奏非常敏感,听到韵律感强的儿歌就会不自觉地跟读。对韵歌是由字组词,再串词成句的,含有非常微妙的语言节奏,读起来可快可慢。教师可以把快慢不一的基本鼓点作为背景,让学生听不同节奏的鼓点,跟读对韵歌。

  例如,在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这一小节的对子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快节奏的基本鼓点,让学生跟着鼓点节奏读,接着又播放一段慢节奏的基本鼓点,学生听到节奏变化后也自觉改变了自己的诵读节奏。等学生完全听懂鼓点节奏后,教师又随机播放了两组,学生在快慢节奏的交替诵读中感受到了语言本身的乐趣,更好地把生字的音、形、义融合于记忆,进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微妙过程。学生在一次次形式不同的诵读中多次巩固识字,既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能更好地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会对韵的文理逻辑关系。

  对韵歌由一组组短小精练的对子组成,易读易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极佳文本,教师要始终把教学生识字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对韵歌并不只是简单的识字教材。教师在依托这类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作个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4、巩固字音。

  (三)、自主发现,自由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任务。

  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

  ①、当学生提出“失物是指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

  ②、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当学生提出“同学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④、当学生提出“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在交流、朗读的过程引导孩子练习说话: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

  (3)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的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潜、艇、般、够、胀、缩、启、舱、密、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舟字旁);能正确描写汉字“航、艇、船、柜、够”。几类词语“潜水艇、一般、能够、缩小、启发、舱口、门窗、密封、柜子”。

  2、能比较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舱、胀”等3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注意在读长句子时,作适当的停顿。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5、知道人类模仿生物的特点进行发明创造是一门科学。

  教学重点:

  能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仔细看图,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精心发明创造。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猜谜语。

  (出示幻灯)师:身穿五彩衣,头上一双大眼睛,要问我从哪里来,江河湖海是我家。

  生:鱼。

  2、(出示海底世界图)学生观察图片,练习说话。

  3、(出示潜水艇)

  师:小朋友,你知道它的名称吗?(潜水艇)

  4、教学生字:潜、艇、般、舱。

  (出示幻灯)与舟子旁有关的字:船、艘、航

  过渡:鱼和潜水艇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

  5、(出示课题)50、鱼和潜水艇

  6、齐读课题。

  二、轻声跟录音朗读,整体感知。

  1、轻声跟录音朗读。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跟录音朗读,要求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2)数数课文有机小节,并标上小节号。

  2、检查,交流。

  三、课文教学。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齐读课文第1节,完成练习。

  2、(出示练习)

  鱼要()上来的时候,也能帮助鱼()下去。鱼要()浮上来的时候,鳔里()了气。鳔()了,鱼摆来摆去,就()上来了。鱼要()下去的时候,鳔里的`气()。鳔()笑了,鱼的身体略微便笑,鱼摆来摆去,就()下去了。

  3、学生练习填空。

  4、教学生字:胀、缩。

  5、齐读第一小节,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过渡:鱼肚子里的鳔装满空气能够鱼浮上来,放出空气能够帮助鱼沉下去。人们受到这个道理的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二)学习课文第三节。

  1、轻声读课文。

  思考:潜水艇和遇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2、学生交流。

  3、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艇身鱼身

  柜子鳔

  4、潜水艇为什么能够像鱼一样浮上来、沉下去呢?从科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永波浪线画出来。

  5、(出示句子)

  它航行的时候,柜子里装满了水,它就慢慢地沉下去了;把水排出去,它就慢慢地浮上来了。

  6、学习生字:启、密、柜

  密:

  选词填空。

  密蜜

  ()蜂在花丛中采()。

  夏天到了,树上的枝叶特别茂()。

  四、复习巩固。

  1、齐读词语。

  2、齐读课文。

  过渡:人类秘方生物的特点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我们把这项科学叫仿生学。课外,现在我们就一起上网去看一看。

  五、课外拓展。

  1、介绍:蝇眼照相机;自动控制导弹;警戒雷达;极地越野车;

  2、浏览有关仿生学的网站。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仿生学的知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平时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做一个小小发明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3、感受月亮关爱孩子的同时,知道关心家人,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认读词语卡片。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月亮的心愿》

  天晴的夜晚,月亮每天都去散步,今天晚上月亮婆婆又去散步了,她看到了什么,她又有什么心愿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亮的心愿》。(板书课题)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插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插图。

  3、指名读课文1-2两自然段,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板书)相机理解“自言自语”。

  4、指名读课文3-8自然段。再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5、师质疑:

  月亮一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生讨论交流、汇报。

  6、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生思考板书:一个不少去郊游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艳阳天”。

  7、珍珍的心愿又是什么?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

  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做?

  8、拓展: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3、学生独立写字。

  五、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月亮的心愿》这篇课文,你们一定对文中的那个孝顺、贴妈妈的珍珍印象特别深刻。我想,你们回到家也一定会像珍珍一样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抄写生字5遍。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让人充满好奇。小鸭子的问号这篇短文,以小鸡和小鸭对话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小鸡的吃食习性。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将知识写得趣味十足而又简单易懂。语言浅显有趣、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动物的感情和探究动物习性的兴趣。

  学情分析:

  小鸡小鸭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小动物。课文中文字浅显,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小鸡的吃食习性并不难。只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合理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设计理念: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和说。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读懂课文,了解小鸡的吃食习惯,感受奇妙的动物世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能读准字音,分清字形,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细品,体会感情;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在读中了解小鸡吃石子儿的原因。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情感:喜欢读有趣味的知识短文,有主动探究动物习性的愿望。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小动物、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动物吃食习性的有趣。

  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课文。

  教师:一只鸭子教具,自制小鸡小鸭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

  1、教师导语:老师今天请了一位朋友来到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出示教具小鸭子)这只可爱的小鸭子头上还有个东西,它看起来像什么?(预设:问号。)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小鸭子的问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板书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预设:小鸭子的问号指的是什么?等等)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同时尊重他们学习的自主权,又培养他们善思质疑的精神。]

  2、 导语:小朋友们的问题提得真好。但是要想答对这些问题,你们就得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去朗读课文。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越仔细越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3、 导语:怎么样,找到小鸭子要问的问题了吗?谁来说说看?(学生各抒己见。)结合回答,重点指导朗读两个句子:“那你为什么还吃石子儿呢?” ———“我们鸡没有牙,是把米粒整个吞下去。我们靠这些石子儿把米粒磨碎,帮助消化。”

  4、朗读表演。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喜欢阅读的习惯。]

  三、精读细品,体会感情。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鸭子是一只什么样的鸭子?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你最喜欢课文哪一段,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情。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教师的教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

  3、全班交流。

  四、拓展训练,续编故事。

  1、引入: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向伙伴们跑去,它会去干什么呢?

  2、小组讨论,续编故事。想象小鸭子跑去后会发生些什么事?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事要像司马光一样沉着机智。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识字、写字。

  3、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课前准备

  1.(师备)多媒体课件。

  2.(生备)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请学生读准"司"。告诉学生"司"是"司机"的"司",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再请学生读准"光"的音。提示"光"的音。与生一起空写"光"。学生完整地读课题。

  二、过渡激趣,整体感知

  1、司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写在课本里让我们大家学习呢?

  2、看课件(动画),注意听、注意观察。

  3、再听读,自己可小声跟读。特别要注意看清课文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长句子。

  (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留心听,听后互相评议。

  5、(课年展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三、突出重点,教学课文

  1、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很远了,课文第一段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示?学习古时候"读准"时"。

  2、有一回,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突然,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二到六段。要求:仔细读课文,画出讲司马光表现的词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交流讨论。

  (1)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谁来读二、三两段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没有读出危险的感觉。

  (2)别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进小缸,他们怎么样了?先指名回答,再读有关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都、慌、吓、哭、喊",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吓、哭、都"的字形。(看课件,齐读第四段)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看课件)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强调出司马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评议,练习朗读。

  (4)结果怎样?

  这里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怎样?朗读最后一段。

  四、练习(课件出示)

  1、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

  先读读"块、快",引导学生发现它们读音相同,右边字形相同,左边偏旁不同。了解"块"常指"土块、石块",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时间短,也有"快要、将要"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3、补充练习。

  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办法:

  ①把小朋友拽出来;

  ②在缸里,拉他出来;

  3/把缸推倒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爱动脑筋,然后将方法进行比较:

  大家想的办法基本是让人离开水,但在当时情况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来不及,司马光能及时想到用大石头砸破缸,使水流出,让水离开人。这个方法巧妙而实用,这与他遇事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l、喜欢玩纸飞机吗?玩的时候最希望看到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师生一起放飞已折好的飞机。

  3、不管我们的纸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31课这个童话故事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

  31 地球爷爷的手

  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年级下册语文地球爷爷的手教案|教学设计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地球爷爷在跟我们打招呼呢,让我们来读读地球爷爷的故事吧!

  2、认读本课生字,演示生字课件。

  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想吃了。我们来帮小猴摘桃子吧,只要读准了字音就能摘到它。)

  自由认读生字。

  指名读,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学生跟着读2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点击课件,“桃子”落地,变成一个个没带拼音生字。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男女读。)

  4、读词语,记生字。(做动作,加一加,减一减)

  小猴非常感谢你们,给你们送来了几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但是它要送给认识他们的小朋友。(认读词语,接着记生字)

  三、读中生思,读中感悟

  1、在这棵大桃树下,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起去听听吧!

  课件出示l~9节文字,并教师配音。

  2、听到了什么?

  3、小动物们都在说着话呢,可是没有声音,我们给他们配配音,好吗?这些小动物都说了什么?读读课文,找一找,用横线把他们的话划出来,并好好地读一读。交流

  4、指导朗读。

  这些小动物们中,你喜欢谁啊?为什么?指名读。

  5、四人小组,分角色读读1~9节。

  6、小组展示,评一评。

  7、感情地球爷爷的话。

  课件出示第10节。

  (1)自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2)类比感受,体验“引力”。(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化抽象为具体,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引力”本来就是抽象的,一年级的'小学生更难建立“地心引力”的概念。但这个小小的实验却能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它。】

  (3)指点: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4)齐读地球爷爷的话。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球、玩

  2、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在书上先描后写。

  6、投影展示学生的一份作业,评一评。

  五、作业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地球爷爷的手教案|教学设计

  1、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课后收集关于地球知识的资料,带到学校来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3、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板书设计:

  31 地球爷爷的手

  地心引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能够理解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感受夏天的美好。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优美,学习并仿照用“(什么)是(谁)的(什么)”说话。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能够理解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感受夏天的美好。

  2、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优美,学习并仿照用“(什么)是(谁)的(什么)”说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孩子们,见过夏天荷塘里那美丽的荷叶吗?

  生汇报。今天老师带你们再到塘边去看一看。(PPT出示荷塘的美丽景色)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根据生的回答随机画荷叶板书)

  师:喜欢吗?师:带着你们的喜爱来读一读这句话。(PPT出示)

  指导朗读。还有谁读得更好听呢?

  指名读,你最喜欢这句话里的哪些词语?你能说出这样的几个词语来吗?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上,你们准备好了吗?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荷叶圆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圆圆的,这绿绿的荷叶不仅吸引了同学们,还吸引了其他的小伙伴,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赶紧打开语文书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它们吧!

  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找一找:课文里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呢?

  生:有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把课文中的小动物们都找出来了,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图片和名称。

  师:请小朋友们向这四位伙伴儿打下招呼吧!

  生齐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三、再读课文,体验情感

  1、过渡:读的真不错!这四个小伙伴儿都喜欢在荷叶上玩耍,它们都把荷叶当成什么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师评价:老师发现我们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特别认真,这是一种非常的读书习惯,大家要继续保持!

  师:哪位小朋友可以说一说荷叶上小水珠这会在干嘛呢?

  生汇报(躺在荷叶上眨眼睛呢)贴板书“小水珠”。

  师:它把荷叶当成什么了?贴板书“摇篮”。

  A、第二段

  师:躺在“摇篮”里舒服吗?你愿意来做小水珠,把躺在荷叶上美美地感觉读出来吗?

  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怎么样?美吗?那谁愿意再来读读?(可以加上你的动作)

  生:朗读课文

  师:我们班的所有小姑娘们想不想做一回小水珠,美美的读一读?

  师评价: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小水珠对荷叶姐姐的无比爱恋了!

  我们的小小男子汉们想来试一试吗?(男女生比赛读,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师:孩子们的读书声真好听!

  师:小水珠正享受着荷叶带给它的快乐呢!这时候咱们的老朋友小蜻蜓也飞来了,这会它已经立在荷叶上了,(师边说边贴板书“立”)谁想读一读小蜻蜓的这一段?

  B、第三段

  1、指名读!

  师:我们可爱的小蜻蜓,你把荷叶当成了什么了?生:停机坪,师贴板书“停机坪”!那你来读一读吧!

  师:谁能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读一读呢?

  2、指名做动作表演读!

  3、全班表演读

  C、第四段

  1、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哎呀!你们看小青蛙也来凑热闹了。瞧!此刻,它正“蹲”在荷叶上(边说边贴“蹲”的板书)把荷叶当成了_____(生补充)师贴“歌台”的板书正在大声唱歌呢!谁想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2个同学)

  师:小青蛙的歌声是多么的'响亮啊,让我们像小青蛙一样用最响亮地声音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可以边做动作边读!

  3、齐读

  D、第五段

  1、荷叶上可真热闹!那荷叶下的小鱼又在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师贴板书“游”

  师:亲爱小鱼妹妹或弟弟,你把荷叶当成什么了?

  生汇报。师贴板书“凉伞”

  师:多们和谐的画面啊!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分小组来读一读最后一段。过会儿我们要比一比了,看哪个组读的最好,哪个组就能得到小金鱼送的礼物!(贴板书)

  (1) 小组比赛读。

  师:可爱的小金鱼们,请把你们最珍贵的礼物——掌声送给他们吧!

  (2)齐读。

  师:孩子们读的太动听了!老师也想读一读了,下面我们合作的读一读,我读黑色的部分,你们读红色的部分!

  PPT出示整篇课文,播放背景音乐。

  师:多么美丽的荷叶啊,那些生活在荷叶上或荷叶下的小动物们是多么的快活呀!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么生动有趣的句子装进自己的心里呢?生:想!

  那老师有个好办法,可以让大家实现这个愿望!请看黑板!

  我们对照板书一起来回顾一下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小动物们把荷叶当成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动作?

  过渡:那你对照照板书试着背一背课文吗?好同桌之间相互背一背。开始吧!师ppt出示背诵课文的提示。

  2.集体背诵!

  师评价:你们的背诵太振奋人心了,请为自己此刻的精彩表现鼓掌,老师愿你们今后的每一堂课都能够像今天这样超越自己!

  四、学法迁移,仿说句子

  孩子们,课文学到这,你发现这篇课文2-5自然段的写作特点了吗?

  1、借助板书ppt出示:2-5段的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汇报。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句式相同,都把荷叶想象成了不同的事物)。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师:是呀,池塘里还有很多客人也喜欢这美丽的荷叶,想想,还有谁又把荷叶当作什么了?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并用上课文里的句式。

  Ppt出示:()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2——3个学生说。

  师评价: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五、拓展阅读,落实语用

  过渡:课文中只写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在荷叶上或荷叶下的快乐生活,其实大自然中的很多动植物也像课文中描述的一样,在一起和谐快乐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儿童诗吧!请同学们拿出丛书自由阅读《摇篮》

  1、自由阅读语文主题丛书《摇篮》,用我只知道了“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摇篮”说一说。

  2、展示朗读,积累语言。

  3、看图,联系实际生活,用“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说话。

  孩子们,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友好相处,快乐生活,希望你们能多多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小蜻蜓(停机坪)

  小水珠(摇篮)

  小青蛙(歌台)

  小鱼儿(凉伞)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就身边的垃圾进行交流,能说清楚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的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义乌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吗?那你觉得义乌城干净吗?(可以播放义乌的风光或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城市的整洁美)

  城市里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课要谈的话题是:

  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小调查的汇报交流

  (1)每人在小组里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2)每组派代表交流。

  (3)教师小结:

  垃圾的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

  厨房垃圾。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少不了出现垃圾,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干净,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1、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扔到垃圾桶里、垃圾房里去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垃圾房装满了怎么办?)

  2、该怎么处理垃圾呢?今天我们来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出点子吧。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公司,动脑子,想办法。

  (2)分组汇报。注意评议:

  谁听的认真?谁的点子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四、介绍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1、义乌的处理办法:塔山垃圾填埋场。

  2、焚烧法。

  3、积肥法。

  五、讨论质疑,求真创新

  1、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请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2、介绍美科学家研制出用人造闪电出来垃圾的新方法。

  六、导行

  我为创建出力,携手共建全国卫生城。

  成立环保小卫队。

  资料:

  处理垃圾的方法: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

  美马萨诸理工学院等离子物理实验室宣布,他们成功利用人造闪电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热量能将垃圾熔化,待冷却后,有害废物可以变为没有毒害的巨大玻璃。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学情分析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文言文,学起课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故事他们都听说过,有助于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课文简短,一旦读熟,理解、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借助注释和图片,能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注释和图画等多种途径来理解词句的意思,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传统文化形式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学会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文章大意。

  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师: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具有美好品质的人

  2.教师板书课题

  3.师:请大家拿出右手跟随老师的书写笔画进行书空,一笔横折钩,二笔短横,注意起笔要超出第一笔的起笔处,落在中竖线,压着横中线和竖中线和上面的短横对齐写一个小小的口

  4.师:我们要想写出漂亮的字体就要遵循书写的要求(屏幕显示书写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带着这些要求,按照老师刚才的提示在田字格里写一写这个半包围结构的生字吧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书写拍照上传用PPT投影,请学生起来点评

  6.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7.师:读得真响亮,司马光就是咱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你们猜猜他姓什么(学生回答)

  8.师: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家姓(课件出示《姓氏歌》)

  9.集体朗读(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10.师:同学们一个字的.姓氏我们称他单姓,像诸葛,东方,这样的两个字的姓氏就叫复姓,司和司马作为单姓和复姓都出现在《百家姓》,刚才回答司马的同学,恭喜你答对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姓司马的名人,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当然,还有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课件出示课题和课文)

  11.师:这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相比,有不同之处吗(课件提示:1看语言和现在说话是否相同2看字数,生明确语言不同,字数很少)教师明确,这种和现代文语言有区别,文字更简洁的文章我们叫它小古文(文言文)

  二.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师: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读一读自读提示?(指名读出自读提示)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到102页,带着这些要求自由地读两遍吧!

  2.师:已经读了两遍的同学请你们举手告诉老师(师环顾全班),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给大家读来听听,请你们听仔细每个字的读音(课件出示课文,师范读一遍)

  3.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啊!接下来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课文,将“庭,瓮,跌,没,皆,弃,持,迸”用红体字标出来)

  师: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拼读一下这几个字?(指名当小老师拼读)

  课件出示其中三个后鼻韵母的字

  师:刚才大家拼读的时候这三个后鼻韵母读得好极了,谁愿意给大家再读一下(不够好,来,跟着老师读一下)

  课件出示去拼音的八个字

  师:这几个字里面躲着一个多音字,请大家找一找

  (学生明确“没”)

  课件出示没的两个读音以及释义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结合释义选择这个多音字正确的读音(指名把正确的读音带到句子里读一读)

  课件出示去拼音的八个字

  师:来,我们这一组同学开小火车读出这八个字吧

  4.(课件出示课文:在“戏于庭”“登瓮”“足跌”“没水中”“皆弃去”“持石”“水迸”下方划上蓝色横线)

  师:请大家自由练习读读这几个划横线的短语

  师:大家都读得很认真,我们再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读看吧

  5.师:大家现在都已经读准了字词,对读好句子就更有信心了,试试看,老师相信你们肯定比第一遍朗读时有了明显的进步

  6.(课件出示例句“足跌没水中”和“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来,请看大屏幕,我想邀请一个同学和我读一下这两句(指名和老师逐一朗读,学生先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和我读得有什么不一样(如果学生读得也很有节奏感可以说:老师觉得他读得棒极了,除了字音标准,你们还知道老师为啥夸他吗)

  生回答:语速,快慢等

  师:文言文的诵读像我们的乐曲一样,是有节奏的,所以要注意停顿

  课件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例句“足跌没水中”和“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请大家根据停顿自由读一读这两句

  师:谁再来为大家读读这两句(指名两生读)

  7.(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符划分的课文)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有节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篇文言文,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8.课件出示蓝色和红色两种字体的文言文原文

  师:你们越来越棒啦,下面我来找一个合作伙伴,我读蓝色部分,你读红色部分

  师:你和老师配合读得真有默契,奖卡送给你,下面大家和同桌像我们刚才那样一人读一句自由练习一下吧!

  师:大家练习得怎么样啦?谁能和你的伙伴合作诵读一下呢?(指名2对同桌合作读,随机发放奖卡)

  师:刚刚两对小伙伴读得都很不错,我想请全体男生和女生合作一次,让老师看看男生女生谁更棒

  9.师:我们班男生女生读得都好极了,既有节奏又有感情,像乐曲一样动人悠扬,不如我们找一首古典乐曲,在曲声中感受传统文化文言文的吧

  三、合作探讨,自悟文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文中插图,联系前后文试着了解故事大意)

  1师:同学们在音乐中读得真美啊!下面我们放松一下来做个“连连看”的游戏吧

  (课件出示五幅图和文字)

  师:请同学们看看,每一幅图片都有它的朋友,你能帮它找到吗?

  (指名连线,完成游戏)

  2师:游戏做好了,我们来了解一下故事内容吧

  3(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一句话)

  师:老师给大家开个头吧!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做游戏,咦,同学们,你们猜老师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庭院里做游戏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注释)

  (课件出示剩下的四幅图和相关语句)

  师:注释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古诗和文言文,请大家结合注释和图片四个同学一小组说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等一会儿请你们派4个同学根据剩下的四幅图谈谈文言文的故事内容

  4(逐张出示图片,文言文以及注释,课件上把注释嵌入文言文)指名4个同学结合图片和注释讲故事,教师相机鼓励

  师:请你看着第二幅图告诉大家玩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指名讲图二)

  师:天哪,有孩子落水了,小伙伴们什么反应呢,来,你来给大家说说(指名讲图三)

  师:这可怎么办呢,谁来说说接下来出现了怎样的转机(指名讲图四)

  师:谁能说说故事的结局呢(指名说说图五)

  5师:你们真的棒极啦,结合注释和图片就能说出这个文言文小故事了。这次老师想要对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将五幅图连在一起讲一讲,而且还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故事大王评价标准:声音响亮;叙述完整;有感情)

  师:自由地试试吧,我们一起期待故事大王的出现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指2名讲故事)

  师:你们觉得他们说得好不好,根据屏幕上的评价标准说一说(相机给故事大王和评价者发放奖卡)

  四,夸夸司马光

  师:幸亏司马光及时相救,落水的孩子才得救了,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夸夸司马光呢?

  生回答:乐于助人或机智勇敢,聪明冷静等(教师相机提炼并板书)

  五.再读课文,体会语言美精神美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文言文,领略了文言文的韵律美,司马光的品德美,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曲声中大声诵读吧(师生齐读)

  (播放音乐,齐读课文)

  六.课后拓展,激发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一篇小古文,懂得借助两种方法去了解文章内容,你们知道是哪两种方法吗(集体回答并板书看图片看注释)

  师:我们可以借助这两种方法了解更多的文言文内容。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司马光长大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历时十九年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幼年热爱学习是分不开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请大家课后运用看注释和看图片的方法了解一下文言文内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

  3.认识偏旁雨字头、左耳旁,能正确认读“霜”等8个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词语、词串)。

  2.能正确认读“霜、吹、落”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春、风、花”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有关四季的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很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认识部首左耳旁。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四、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课本13页有8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看本页插图,猜一猜这些词语可能是什么意思?

  各种形式读四字词语(带音节拼读、去音节读、男女比赛读),适时纠正不规范的读音。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白鸟争鸣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介绍了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这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课文共9个自然段,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晰。学生可以图文对照读故事,在朗读中了解下雨前动物们的一些活动现象,同时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直、呀”等13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积累词语“弯着腰、阴沉沉的、潮湿、闷得很”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故事情境中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中问句与感叹句,并联系生活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或图片理解词语 ,如“坡、伸腰、潮湿”等。

  2.读好对话中的问句和感叹句,体会二者的不同并联系生活尝试运用。

  教学片断(一)联系生活或图片理解词语

  一、理解“阴沉沉的”“坡”“伸腰”的意思。

  1.出示句子,读句子:

  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2.观察课文插图,结合图片的天气和兔子的动作,说一说什么是“阴沉沉的”?“腰”在哪里?怎么做“伸腰”的动作?

  (天上没有阳光,有很多乌云)(学生指出图片中腰的位置,并做动作“弯腰”和“伸腰”两个动作,理解“伸”的意思。)

  3.出示山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山坡,理解山坡的意思,结合“上坡”“下坡”进行读词。

  4.学生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指导朗读,读好句子。

  二、理解“潮湿”

  1.老师出示“潮湿”一词。引导发现都是“三点水旁”。

  2.再说说生活中潮湿天气的具体现象有哪些,进一步理解词语意思。(空气湿度大、地面湿滑、室外物体表面有水珠,室内部分家具上有水珠等)

  3.说一说,联系生活,哪些地方容易“潮湿”?(洗手间、池水边、厨房等。)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联系生活、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潮湿、伸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情感;同时积累词语,拓展运用,学以致用。

  教学片断(二)读好对话中的问句与感叹句

  1.以两个标点符号为导入点,介绍问哈和感叹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带来的语言效果。

  2.读好问句

  引导学生体会读问句的技巧:

  (1)要读出疑问的语调,要有高低起伏。

  (2)词与词之间要注意做好停顿。

  (3)表示疑问的地方要读重音,如“为什么”“怎么”等。

  老师范读:以课文《要下雨了》中的问句为例,学生认真听并模仿读出问句的疑问语气。

  学生练习,联系生活,以五个问句进行练习,学生尝试读好问句。

  3.读好感叹句

  介绍感叹句的作用,学生体会感叹句的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读好感叹句的技巧(先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以课文《要下雨了》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先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再听老师范读,最后尝试自己模仿来读好感叹句。

  (1)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读出捉虫子的着急之情)

  (2)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读出要下雨的兴奋之情)

  (3)你瞧,夏夜多美呀!(读出对夏夜的赞美之情)

  4.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小结读好问句和感叹句的要点。

  以两组练习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把握好读问句和感叹句的技巧来读好句子。

  小练习

  第一组:

  (1)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我们一起去爬山好吗?

  第二组:

  (3)阿姨做的饭真好吃啊!

  (4)阿姨做的饭好吃吗

  【设计意图】介绍问句和感叹句的不同,让学生体会到读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并通过生活中的问句和感叹句进行练习,巩固新知。

  教学片断(三)学写句子:谁(怎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比较句子

  (1) 小白兔割草。(师问:小白兔在干什么?)

  (2)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师问:小白兔在哪割草?)

  (3)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师问:小白兔怎么样在山坡上割草?)

  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完整的句子是:谁干什么。一个完整具体的句子要写出:谁(怎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学生读好长句: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3.学写句子,尝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我看书。(师问:我干什么?)

  我在房间看书。(师问:我在哪看书?)

  我认真地在房间看书。(师问:我怎样地在房间看书?)

  学生小组练习,尝试自己说句子。全班分享,互评。

  【设计意图】一个具体的长句子进行分解,分成三步进行修饰,引导学生认识具体生动的句子。同时,也从扶到放,引导学生有意识去思考怎么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得具体生动,从而记住格式:谁(怎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gu shi wu xing guan qian zhao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双、方。

  2、背诵课文。

  3、练习册。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4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画读懂故事,说出故事的内容。

  2、积极动脑帮小明想办法,并能把想到的办法说清楚,能对别人的办法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能借助图画读懂故事,说出故事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记者”。他要采访大家几个问题,大家大大方方地接受他的“采访”吧!

  2、“小记者”先做自我介绍,接着进行“采访”:小朋友在家帮家长做事吗?如果家长不让做,你怎么办?

  3、“小记者”揭示课题: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小明,他很爱帮助人,可今天遇到了个大难题,怎么办?请同学们听了他的.故事,帮他想办法,好吗?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图片,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三幅图连起来,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3、在小组内练说

  4、指名说。

  三、想办法

  1、同桌讨论

  2、“小记者”再次采访,教师列出学生想出的办法。

  3、编故事

  四、课外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5

  本课是一篇描写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丰收的果树林,山脚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河,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

  【教学目标设计】

  1 会写“村”“果”两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 恰当地搭配词语,补充句子。

  3 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游戏导入,学习“村”字:

  1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复习旧字,引出本课生字“村”。

  禾 + 口 = 房 - 户 =

  王 + 见 = 晴 - 日 =

  多有意思呀,数学算式还能帮我们记字呢!

  这里还有一个加法算式,你能算出来吗? 出示:木 + 寸 = ? (引出“村”字,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 学习“村”字。

  (1)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村”这个字?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木+寸=村;减一减——树-又=村等方法识记)

  (2)生字的运用

  你能用“村”字组个词或说句话吗?(随机板书:小山村)

  (3)观察范字,明确书写要点,规范书写

  (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

  ①“村”要写得方方正正,左右大体同宽、同高。

  ②左右两点在一条线上并排站着,“寸”的一点从交叉点起笔。

  ③木字旁的一横短一些,向右上倾斜,给右面“寸”的一横让出位置来。

  【随机强化书写规则,巧妙对学生进行谦让教育】

  你们看,汉字笔画就像小朋友们相处一样,相互之间也要讲究谦让呢!

  (4)学生独立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全班反馈、同桌互评后再临写一个,争取比第一个更漂亮。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课始的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巩固旧字,自然地引出新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村”字的书写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散写字难点,强化书写规则,培养学生独立识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巧妙地进行同学间团结、谦让的教育。】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联系春游,激趣引读。

  (1)启发学生回忆春游的情景,引导学生交流见到小山村时的感受。

  (2)展示小山村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初读兴趣。

  (3)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 认读字、词。(围绕生字、认读字进行)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但是,这篇文章有很多新的字词朋友,给我们读书带来了困难,咱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第一屏:(生字词)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1)学生自由练读(生字词上加注音节)。

  2)小老师领读。

  3)学生再次自由练读(生字词上没有音节)。

  4)开火车读。

  第二屏:(认读词)

  山坡上 山脚下 (指导读好轻声)

  梨 结满 小楼 小鸭

  1)带音节自由练读。

  2)同桌互读。

  3)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如:山脚下——教师画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结满——放到精读时理解)

  4)男女生赛读。【提示学生要读得又对又好,注意词语的语感。】

  第三屏:连一连,再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小鸭

  白白的 苹 果

  绿绿的 水 面

  3 同桌互读课文,互帮互查。

  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下,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得好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他改正过来。

  4正确、流利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板书:美)

  【充分的初读是学生到位感悟的基础。一遍遍有目的地读书,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字词,初步了解内容,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

  三 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小山村的景色特别美的?再认真地读读课文,用心地想一想,一会我们来交流。

  【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品读感悟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学生说到哪儿的景色,就共同学习哪一段的语言,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进行指导。】

  山坡上:

  (1)指读描写山坡美景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美在哪儿。

  (2)句子比较,体会文中句子具体、形象的特点,感受山坡上丰收的美景。

  ① 这里有两个句子,读一读,看看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

  树上结着 苹 果 和 梨。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②师生合作读句子,引导学生谈感受。

  (第二句话为我们呈现出一派果树丰收的景象。具体写出了苹果和梨诱人的颜色,使我们感受到水果成熟了,长得特别好看,想来一定非常好吃;“结满”一词还告诉我们果树上到处都是果子,结得满树都是,太多太多了!)

  【抓重点词语,通过句子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山坡上的丰收美景。】

  ③引发想象,练习表达,提升理解:

  山坡上除了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会结满哪些果实呢?你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山坡上有 。”

  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山坡上丰收美景的理解与感悟。】

  ④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体验心情。

  如果你现在就来到了小山村,亲眼看到了满山的果树,又大又红的苹果、金黄诱人的鸭梨、粉里透红的桃子等各种水果挂满了枝头。你会想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引导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

  (3)带着自己的感受,想象着山坡上的景色,再读读山坡上的美景吧!

  山脚下:

  (1)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新旧房子、学校照片对比,使学生感受山村的变化。

  (3)教师语言描述引发想象:从前破旧、阴暗的石头、土坯房变成了今日宽敞、明亮、崭新的砖瓦房,……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4)想象着山脚下的景色, 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朗读,再次感受山脚下的美景。

  【图片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再现山村人民今昔居住、学习的环境,能够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山村人民生活的改善,激发学生的愉悦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村前:

  (1)指读描写村前美景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春游看到的景色,谈谈自己的理解。

  (2)借助老师春游时拍摄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

  (3)情景描述,引发想象、练习表达。

  白白的小鸭悠闲地游在绿绿的水面上,时而捕食,时而嬉戏。此时,你刚好放学和几个小伙伴经过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4)想象着小鸭悠闲游水的'情景,再读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四 回归整体,欣赏美读。

  1 回顾全文,抒发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发自内心地赞美这迷人的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2 提升情感,和文配乐,赏读全文。

  是啊,山村美如画,更有着它超越图画的美妙与生动。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尽情地抒发你此刻的情感吧!

  五 学习生字“果”。

  1 顺应学生情感,适时引出“果”字。

  小山村的果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也收获了不少的学习成果。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果”这个字。

  2 利用古字型帮助记忆生字。

  3 引导读帖,明确书写要点。

  (强调:中间一竖是上下连起来的,一笔写成。)

  4 教师范写,强化要点。

  5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6 同桌互评后再次临写。

  六 课堂小结:

  就像美丽的小山村一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大自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多姿多彩!同学们,就让我们敞开怀抱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吧!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1、2两个小题为互评,第3小题为自评。评价者在相应的选项中画相应的标识。很好:2个笑脸;比较好:1个笑脸;不理想:1个哭脸

  你的收获大吗?

  1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① 读得很好( )② 读得比较好(错误在两处以内)( )

  ③ 读得不理想(错误在两处以上)( )

  2你能读好下面这些词语吗?

  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结满

  山坡上 山脚下 梨 小楼 小鸭

  ① 读得很好(既正确又有语感)( )

  ② 读得比较好(读得正确,但没有语感)( )

  ③ 读得不理想(有错误)( )

  3你能规范地书写”果” “村”两个字吗?

  ① 写得很好( )② 写得比较好( )③ 写得不理想( )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教师自评的方式,评价者在相应的选项中画“√”。

  你的心中有学生吗?

  1你对自己“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2你对自己“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3你对自己“能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课前预设”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4你对自己“扎实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不走过场”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4-18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0-27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05-18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 教学设计10-03

一年级语文下册《池上》教学设计10-20

一年级下册语文《种子》教学设计08-21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9-09

一年级语文下册《种树》教学设计08-11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12-05

小学语文下册《雷雨》教学设计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