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31 11:21: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赤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赤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教学设计

  《赤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课型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进入主页面。)

  朗读全文

  一位同学读,正音。

  齐读,感受文章。

  疏通词语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课文分析

  说说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受。

  回答下列问题:

  上阙

  描写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C、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故垒”句具体话怀古的时、地、人。

  D、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是啊,“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展示人物脸谱〉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赤壁》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人文性:

  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

  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

  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

  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

  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

  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

  情感线索:乐→悲→喜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⑴设疑:

  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

  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⑵细读:

  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⑶互问:

  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⑴朗读:

  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⑵讨论:

  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

  客人吹萧,萧生悲愁。

  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⑶探究:

  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自由散读。

  (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⑵角色定位:

  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

  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

  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赤壁》教学设计 篇3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这场恶战是——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我们知道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那么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简介作者

  1、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2、播放课文录音。

  释义

  诗句的含义: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诗歌赏析

  1、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是三国时的遗物,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作用)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师:齐读前两句诗。这前两句是叙事,写其兴感之由。

  教师:作者由叙事转入议论,请看三、四句。

  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由此使我们联想到《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

  教师: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将重写。

  教师: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铜雀春深锁二乔)

  教师: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教师: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

  教师: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

  (东吴战败)

  教师: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

  (没有)

  教师: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

  明确:(东风)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这场战争是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次什么?

  (机遇)

  教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偶然的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教师:把诗歌的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样写就太直白了,而诗是讲究意境和含蓄的。本来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很含蓄地表达出如果没有东风相助,东吴就灭亡了的意思,因为二乔一个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老婆,一个是周瑜的老婆,这两个人都被曹操所供养在铜雀台,东吴自然是灭亡了。

  教师:同学们,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持赞赏态度,对曹操则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大快人心的。

  教师:那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与其他史学家的观点不同,把周瑜的成功说成是机遇起了很大的作用呢,作者是为了讲清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天才,有了机遇的帮助,才可能施展自身的才能和抱负,才能成功。否则的话,哪怕他再有才能,再有本事,如果没有机遇,也很难成功,这个道理看上去是在说周瑜,请大家想一想,作者其实还说了谁?

  明确: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因此他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博学有才能的人,他不但有文学上的才华,而且政治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具备做宰相的能力的人,一生却总是郁郁不得志,和什么有关呢,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关,我们都知道,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人物,当时的朝廷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趋没落,朝政被宦官把持,政治腐败,黑暗,有才能之士都被打压,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杜牧也是如此,因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板书)

  同学们我们纵观全诗,讨论本诗的两个亮点。

  1、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教师:一把折戟,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教师: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2、用典,借古讽今

  教师: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成了千古名句。

  主题思想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作者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练习]

  1.《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朗读、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释、叙情形、议特点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00年,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激情满怀、壮志豪情的气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四、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有气势“淘”淘汰、湮没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解读:人类历史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无数风流人物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能被后人们记忆的又有几个呢?)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乱石)穿空险峻雄伟,(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卷起千堆雪声势浩大,千堆雪比喻巨浪,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3、可怀念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美女配英雄,潇洒的风姿,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70万大军瞬间就被周瑜给消灭了),周瑜当时可真是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4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物和人物相得益彰

  5、讨论:三国时那么多的英雄豪杰,词人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参考:

  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34岁就建立功勋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大都督大元帅)

  ④英雄惜英雄苏轼:“知音如周瑜”有人说周瑜心胸狭窄,那是罗贯中给他“演义”的,目的为了衬托诸葛亮苏东坡和周瑜都有奇才大志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6、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笑什么多情,多情多愁善感,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感惆怅失意

  7、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就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五、归纳: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七、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外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江城子·记梦》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短评。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公开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落下帷幕,可是这节课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留给我的思考延续至今。苏轼在他的人生中反省着,升华了,而对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套用现今流行的一本小说名字,我的教学反思也叫《双生》。

  教研室周老师提出了本次公开课的要求,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在我校一起来各上一节课,课型要体现诗歌必修和诗歌选修的不同。所以针对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力图对诗歌必修课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实用的挖掘,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学到诗歌鉴赏的方法。在课堂中我采用情境导入法、诵读指导法、探究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复杂情感的体会方面设计了一些活动,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应该一直是萦绕在语文课堂上的。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优良的传统模糊了,甚至要消失殆尽了。20xx年暑期的全省教师培训,各位专家的讲座引起了我的注意。使得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语文课堂,发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学生的诵读热情。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在必修一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对于这样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我采取了和以前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去按部就班的讲解文章结构,归纳主旨,而是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厚的友谊,以读代讲,以读促讲,效果很好。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在初步感知时,要求读准字音。本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景物描写扣人心弦,在赏析景物时,边赏析,边试读,力求体味苏轼豪放词中景物描写所蕴涵的壮阔美,然后同学齐读,要求读出气势。在分析形象时候,同学范读,体味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这里有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乐观、旷达和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复杂变化。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精神的自由,胸襟的洒脱,情感的豁达。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当最后诗歌讲解结束时,学生评价同学的诵读,哪里该激昂,哪里该舒缓,有板有眼,学生已经真正走入了诗歌,走进了苏轼。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好像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已只能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所以在课堂上对于苏轼和周瑜两位大英雄的见面,我们设计了对话环节。刚开始设计时候是有四个小环节,一是苏轼对周瑜说,二是周瑜对苏轼说,三是周瑜苏轼两个人的对话,四是我对苏轼说。在后来的试讲过程中和周老师讨论,觉得这四个环节其实有些是重合的,不需要面面俱到,所以进行了删减。保留了第一个环节苏轼对周瑜说一句话,第二三环节删掉了,把第四环节换成了填空“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形式,提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对话中自然就提到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于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对于自己悲惨境遇的失落、惆怅。也就为下一个环节把握情感奠定了基础。

  收获之三:导语和结束语的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诗意设计。导入的表达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以渲染诗歌学习的气氛。

  我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巧妙引出,--------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黄州、赤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而在黄州,在赤壁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有转折意义的日子。他在此徘徊,在此寻觅,在此反省,亦在此升华。”然后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显示的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为课堂提供了一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开端。

  结尾以诗化的语句作结-------

  “苏轼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回归于青纯和空灵,习惯于淡薄和宁静,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伴随着射向黄州的那道神秘的天光,一个伟大的苏轼就此诞生”。

  然后让学生背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为了让学生能把《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相勾连,把两篇课文的精神融入到一起。通过教师高层次的点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轼情怀,激发学生对意义人生的探求愿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了教师也是文本的学习者。同时表达教师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感悟。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的设计力求完美,但实施过程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争议之一:在讲解到“多情应笑我”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给学生讲有的版本是说苏轼在自我解嘲,还有的版本是说周瑜应“笑”我,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周瑜“笑”苏轼,那么是嘲笑吗?学生回答不是,应该是理解、安慰、关心等。

  有的老师提出来说,关于“笑”这个问题有争议,是不是不要给学生定论。而我认为在课上给学生提供几种版本,然后采用假设法来引导加以运用,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我要给学生的不是探讨究竟谁“笑”,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中介跳板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明白苏轼此时的复杂的心情。事实上,我认为课堂上达到了目的。

  争议之二:在最后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环节时候,在讨论之前我给学生时间讨论了在《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到的苏轼的经历,让学生讨论在文章中都写了苏轼经历了哪些变故。

  有的老师提出异议说这样会不会打断学生把握情感的思路,让学生思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

  而我的本意是让学生知人论世,在更深刻的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在《赤壁赋》中已经对苏轼有了了解,所以我想没有必要把作者简介、背景知识在郑重其事的放在课堂开始,在讨论把握情感这一环节前加上,只是作为回忆和补充,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作为铺垫。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应该是紧扣课堂环节来进行的,因为后来学生的讨论回答,正是基于这些回顾的背景知识和《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的经历有感而发的。

  当然就我自身而言,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过分考虑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自己发挥的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时,教师引导需要加强,而且老师讲的内容还是有些多,语言还需要锤炼,应该完全可以做到再精要些。最后拖延了下课时间。

  与苏轼的相遇结束了,但是我觉得与诗人的对话并没有结束。他曾经豪情满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吟唱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经历了那么多挫折之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及至最后苏子豁然开朗“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意面前,没有沉沦,而是在大自然中探索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永恒的方式。我们古代很多失意的知识分子不也正是这样吗?所以儒道佛集于一身的苏轼是历代文人的人生典范。

  这种精神和处世态度对于我们而言,不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吗?我们不一定非要去隐居,寄情山水,但是当各种困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觉得遭受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磨难?是否会痛哭流涕,不能自拔?我们能否在不断的反思与努力中强健自己的精神体魄,去迎接人生的风风雨雨?是不是也会如苏轼一般从容洒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大开大合、大波大浪之后,有了心灵的休憩与安定,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于是,我释然。

  公开课已经结束,不管经验也罢,不足也罢,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曾经全心全意投入的思考的过程。现在我要做的,是好好总结、好好享受它带给我的思考。当我认识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候,是不是也说明我正在进步呢?虽然不能说我经历了一次涅槃,可是它的确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次再生。

  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在他们的生涯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坦然,也能在苏轼精神的召唤下,“一蓑烟雨任平生”。

  《赤壁》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见课件)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三)读懂诗意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兴感之由)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历史将被改写。

  (补充资料

  ①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②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入围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4、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 但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那么,诗人咏史的真正用意何在呢?

  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五)小结

  诗人借赤壁之战的成败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赤壁》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⒈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⒉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⒈感知课文,积累字词句;

  ⒉理清作者的情绪变化历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苏轼――“浑涵光芒,雄视百代”

  2.介绍文体及写作背景

  ⑴赋――体物写志

  ⑵介绍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⑴听录音,注意诵读的停顿、延长,体会其中的节奏。

  ⑵自由朗读,找出每段中押韵的韵脚(12个)。

  ⒉齐读课文。

  ⒊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⒋质疑解难,师生共同小结文言知识。

  ⒉思考:

  ⑴“赋”的特点是“体物写志”,贯穿全文的“物”是什么?

  ⑵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

  明确:①贯穿全文的“物”是“清风”、“明月”,“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就是紧扣“风”“月”展开描写和议论的。

  ②情感变化线索:乐-→悲-→喜

  四、思考练习二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文鉴赏

  (一)析“乐”【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

  ⒈齐读,思考:

  作者和客人夜游赤壁,他们的心情很“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渲染他们此时那种快乐心情的?

  明确:

  景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饮酒…扣舷而歌…”

  感觉:“浩浩乎…飘飘乎…”

  ⒉第1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明确: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吟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意境。

  ⒊第2段写作者放声高歌,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说明作者在遭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二)析“悲”【第二段的第二层和第三段】

  1)析第2段

  ⒈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此时的氛围却发生逆转――由“乐”转“悲”,“悲”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这个变化突然吗?

  明确:从“客”悲凉的箫声体现。

  ⒉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朗读)

  明确:借助比喻、想象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要流泪。

  ⒊第2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2)析第3段

  ⒈“客”产生悲凉情感的原因是什么呢?(朗读)

  明确:触景生情,怀古伤时

  ⒉“客”是怎样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古今人物对比

  对比人生须臾和宇宙无穷人生短暂

  理想和现实矛盾

  ⒊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客”的这种情怀?

  明确: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析“喜”【第四段和第五段】

  1)析第4段

  ⒈针对“客”的悲情,作者是怎样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朗读)

  明确:①以“水”“月”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和“不变”两方面,无须“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②从“取”与“不取”角度说明“物各有主”,丢开个人愁怀,尽情享受“清风”“明月”就行。

  ⒉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喜”?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之中屡遭贬斥,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备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之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地审视一切后辨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⒊你是如何评价作者观点的?

  明确:他的人生观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削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2)析第5段

  ⒈客人在苏子哲理地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后有何反应?

  明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去愁颜。

  ⒉此“喜”和前“乐”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是欣赏美景而“乐”,后者是忘怀一切而“喜”。

  ⒊作者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向政敌暗示:虽然遭受迫害,但日子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⒋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主”与“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何消极的心态。

  四、全文总结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与乐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赤壁》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1、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师: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万顷之茫然

  江水茫茫无边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2、提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明确: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3、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明确: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4、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

  5、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明确: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句式?(宾语前置。)

  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

  (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

  (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6、还有何悲?

  明确:

  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7、提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明确: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8、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9、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明确: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10、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

  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四、课堂小结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赤壁》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给段落分层的能力。

  3、理解本课“调兵遣将、自不量力、不计其数”等重点词。并掌握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周瑜制定“火攻”计策的依据及实施“火攻”计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败于仅三万的周瑜的军队。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第一段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曹、周两军各自的地理位置,逐步展现文章结构。

  提问:

  (一)赤壁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又是怎样做的呢?随课文理解“夺取”、“调兵遣将”的意思。

  (二)双方作战的兵力又怎样呢?(板书:3万,80万)

  二、学习第二段:曹操和周瑜都想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战前他们各自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带着这个总是齐读课文第二段,学生读后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

  继续追问:(1)曹操为什么“铁索连船”?这样做好不好呢?

  (2)周瑜采用火攻的依据是什么?(板书:火攻)

  三、学习第三段: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败曹军分哪几步?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划分层次用“/”线表示,并用简短语言概括。(同座位交流后回答)

  多媒体逐步展示:写信诈降、乘风行船、火烧曹船、曹军大败。

  (二)学习第一层

  展示黄盖给曹操写信的内容(个人读)

  引导学生分析

  1、曹操接到黄盖的信为什么会欢喜得不得了?从信中找出原因。(理解“自不量力”)

  2、周瑜既然准备用火攻攻打曹军为什么还要写信诈降呢?

  3、要想使火攻得以实现,还需要什么自然条件?(东南风)

  (三)学习第二层

  展示两军对阵图体现东南风对火攻的作用

  思考讨论:

  1、课文中哪几处写到东南风?(用“ ”线在文中标出)它与火攻有什么关系?(先让同座学生交流,再请一位学生到屏幕前用教棒叙述)

  2、东吴乘风而来的船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大组讨论,允许争论)

  分析比较句子:

  ①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

  ②里面是芦苇,……

  附问题:课文中为什么不直接写船里面是芦苇,而要写船里装的不是士兵,不是粮食而是芦苇,……

  (四)学习第三、四层

  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激烈战斗的意境之中。

  这时候,黄盖的二十条火船,乘着东南风,驶进了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正象黄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猛,势不可挡。同学们想不想看这精彩的战争场面?

  2、观看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段,把“火烧曹船”、“曹军大败”的精彩场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演示,师生共同观看)

  问学生:从精彩的片段中都看到些什么?

  3、①找出课文三、四层中写火势旺盛的句子,为了说明火势旺盛,哪些字词写得好?(重点体会“都”、“封”、“窜”)

  ②三、四层中哪些句子写曹军大败的呢?哪些词语写得好?(重点体会“不计其数”、“丢盔弃甲”)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由字词→句子→段落,读出火势旺盛的壮观场面,读出曹军溃不成军的惨残情景,体会字词对句子的表现作用。

  朗读方式:由个人读到分组读(或集体朗读)

  四、总结

  提问:东吴仅三万人,为什么能打败号称八十万的曹操?(板书:胜、败、知己知彼、骄傲轻敌)

  五、课堂练习(略)多媒体展示

  六、结束语

  “赤壁之战”周瑜取得了胜利,这一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后请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到第五十回。

  《赤壁》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步骤方法,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的手法。

  2、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拍岸”“裂岸”“强虏”“樯橹”的不同以及结尾的理解。

  3、通过朗读,理解豪放词特点及词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苏祠豪放的特点,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和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旷达的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猜猜作者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一个人。我们今天就上他的课,猜猜他是谁?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酒仙,一个小丑(幻灯片投影)

  2、学生介绍苏轼、了解苏轼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配乐)

  2、明确词牌名、题目及词的类别:怀古诗

  明确怀古诗特点:观眼前之景写历史故事抒一己之怀

  3、速读上阙。提问:(观眼前之景)最有气势的是哪句?(自由发言)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推雪”

  提问:哪几个字富有表现力?来说说看。

  分析:“穿”写出乱石高耸入云的动态,化静为动。描摹出山势之险要、高峻。“拍”描摹出赤壁水势汹涌澎湃。“卷”表现出惊涛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气势。

  三句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手法,从形状、声音、颜色等方面写出赤壁雄奇壮美、波澜壮阔的景象。(板书:描壮美之景)

  提问:有版本作“惊涛裂岸”,试和原文比较,你认为哪个更好?(自由阐述)

  明确:“拍”更好些,“拟人”的使用,使得更形象,动态感强,而且其中还暗含声响。“裂岸”是从“形”上来写,这和第一句的视角重复了。三句分别从形、声、色三个角度写的。所以不能用“裂岸”。

  生齐读感受赤壁的壮美,领略苏祠的豪放。

  4、提问:作者在描摹了壮美之景后,用了一句过渡句过渡到写什么上?

  明确: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到历史人物上。

  5、提问:作者站在赤壁古战场上想到了谁?他有何特点?(依文找特点)

  明确: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年轻有为镇定自若……

  “小乔初嫁了”衬托出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周瑜的儒雅、风度翩翩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从容自若,指挥若定的形象。

  6、提问:“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有版本作“樯橹灰飞烟灭”,你认为哪个更好?

  明确:“强虏”是突出敌方强大,衬托周瑜的英雄形象。“樯橹”是借代,代指曹操的八十万水军,更能体现水军的特点。

  7、提问:三国时期,有很多的风流人物,为什么苏轼想到的却是周瑜?(出示图表,学生分组讨论)

  人物周瑜苏轼

  年龄3447

  生活幸福美满贫困潦倒(妻子早亡)

  外表英俊潇洒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大都督黄州团练副使

  成就功成名就一事无成

  明确:感叹自己虽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借周瑜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所以才有了“多情应笑我”的感叹。(板书:叹风流之人)

  8、提问:对词人情感的理解,有人认为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旷达;也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比较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怎么看?(学生讨论)

  明确:旷达多于消沉

  苏轼和周瑜相比,苍凉和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没有真正消沉,他特想得开。他在想:所有风流人物都将随历史的潮流而被涤荡了,即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所以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祀江月,这其实就是林语堂评价的“他是天生的乐观派”。(板书:抒旷达之情)

  9、齐读下阙并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这首词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怀古诗:观眼前之景写历史故事抒一己之怀

  课后阅读(1)林语堂《苏东坡传》(2)余秋雨《东坡突围》

  四、在齐声朗读中下课

  《赤壁》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1、把握这篇赋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2、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

  3、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播放《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

  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板书:

  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⑴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

  (景色之美,泛舟游玩)

  从哪可以看出?

  (精美语句)

  ⑵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⑶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 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⑵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⑶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⑵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五、小结全文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赤壁》教学设计 篇11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说教法】

  1、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⑴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⑵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板书设计〗

  游景乐(以景动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问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教学步骤〗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五、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教学设计 篇12

  师:现在进行朗读测评。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放下。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情。最终评分:三点五分。(教师将分数写在记分册上。)可以想象,当无尽的忧伤随着萧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后三节,理解客人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先请大家听我的朗读,同时思考,这段的层次是怎样来划分的?

  (师读)

  生2: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同意。

  师:“同意”也得说说理由。你说——

  生4: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师:很好,不愧是我的学生。(学生笑)分析文章结构,不仅可以从内容、叙述对象上来考虑,还可以着眼于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词等“语文形式”。再这里,我还想就这种形式说说我的看法。请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内容。第一层是三个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并为一层了。剩下的部分,我们来找找韵脚,看看有没有变化。你说说——

  生6: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不一样。

  师:那就是换韵了。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说的好。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师: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把“理想与现实”的第三层合并到第二层,并且认为都是关于“今”的内容,那是你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再强求统一。我下面要就这一节问三个问题,大家写下来讨论:一、为什么要引述曹操的事例?二、“知不可乎骤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么?

  (学生交流)

  生8: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好。几位说的都很好。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师:顺便说一下,我对“酾酒临江”的“酾”的解释不满意。显然苏轼是想用16个字写一代天骄曹操,极有气势,但是“酾”解释成“斟”,那气韵就削弱了许多。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总体会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觉。大家来“酾”一下——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长终”,什么意思。

  生13: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师:不要取笑,我赞成他的看法。“长”为“永久”,“长终”当然是指死亡。看,客活着就希望与仙人一起遨游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长存明月,简直是诗意的死亡了。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声称要“人要诗意地栖居”,苏轼已经想到了诗意的死亡。我想这并不消极,反而浪漫美好。以诗意的死亡反观生存,我们就知道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好,还有什么想到的,继续说——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师:说的好,正因为生命短暂,那种永远与永恒的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没法实现,这组人与物在时间长度上矛盾,导致客生发了新的理想,而理想与现实又是矛盾了。所以他只能“托遗响于”什么?

  生:悲风。

  师: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两层。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错了。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好,别吵。从意义上,我看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审视角度的偏差:人在变而有尽,物不变而无尽。作者认为,说要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校长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可以看出,这段是苏轼对人与物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和——

  生:世界观。

  师:我想称为宇宙观。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下课。

  《赤壁》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的

  1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风格

  2认识苏轼,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3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名句

  教学重点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2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相关名句的意义及用法

  教学难点

  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几度夕阳红”,把学生引入三国古战场的情境中。

  教师: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公元208年,曹操统领80万大军下江南,企图一举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南方诸雄在24岁周瑜的带领下,周密谋划,终于在赤壁击败曹操,大获全胜。因此,赤壁一战成为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公元1079年,47岁的苏轼来到赤壁,很想有所作为的他却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作团练副使(闲职)。面对滚滚的江水,联想到历史上这里出现的英雄人物,苏轼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师: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之情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尽管语含消极,也应读得洒脱。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点拨。

  师:“大江”三句要想象诗人站在江边一至高点上,看长江东去的情景,要读出雄视天下、纵贯古今的气势,要有高屋建瓴的感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刻画古战场险要的地势,要读得稍快,要读出诗人惊讶、激动的感情。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结住上片,引出下片,要读得稍慢,要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句写周瑜的历史功勋和指挥若定,要读得稍快,要读出轻松轻快的感觉;但“灰飞烟灭”要读得稍慢。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三句诗人联系自身,要读得稍慢,要读出诗人无限伤感的情绪。“多情”是全词的词眼,指诗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人情绪低落下来,要读出诗人的无奈之情。“人生”两句并非表明诗人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它只是说明:诗人既不能实现他建功立业的愿望,那就向江月倾述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吧。

  2质疑问难

  ①诗人怎样描写赤壁景物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板书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波澜壮阔、汹涌奔流的图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奇险要、惊心动魄的地势

  这样的景物描写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地杰人灵,正因为有如此雄浑壮阔的环境,才孕育出周瑜那样大器的英雄。

  ②作者怎样刻画周瑜?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a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初嫁”表现周瑜的似锦年华、年轻有为;b直接描写风度气概(“雄姿英发”),表现其风度翩翩、志气昂扬;c直接写功绩韬略,表现其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③豪放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豪放风格首先体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诗歌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广阔的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诗不仅写出长江非凡的气象,而且表现了词人对千古英雄的向往。然后正面描写赤壁景物,突出其险要的地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让人想象当年赤壁之战的激烈壮阔。

  豪放风格还体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上。上片将“周郎”“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他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风采才华和历史功勋。历史功勋一项尤其令人景仰。面对强敌,周瑜镇定自若,他全如没事人一般,谈笑之间,就把敌人的战船烧成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度和韬略啊。词人这样赞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④词的结尾,作者为何会生发那样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人从自己与周瑜的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悲哀。

  项目年龄相貌职位际遇

  周瑜24风流儒雅东吴都督功成名就

  苏轼47早生花发黄州团练副使功业未就

  三与古人对话

  假定你是苏轼的朋友,你将如何劝导他?

  《赤壁》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设想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必修②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本文句式骈散夹杂,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适于美读。全赋4段,537字,背诵有一定的难度,死记硬背之后往往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背诵指导。在抓重点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较长的文章分成一小块一小块进行记忆,将内容一点点“吃”下。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文章。难点:研讨苏轼的人生感悟,感受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竞赛法、诵读法、讨论法

  媒体准备: 背景音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字词句。

  (二)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三)字词句积累复习板块

  课前将学生分成组,布置复习任务,要求学生将本课中的文言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说明:用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掌握字词句的知识。)

  (四)诵读背诵指导板块

  1、导入:《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著名作家巴金)

  2、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副优美的秋江月夜图景。

  (1)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四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学生描述。

  (3)展示一幅风水月的画面。学生通过画面尝试背诵写景句子。(出尘绝俗之美)

  (4)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心理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

  3、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主乐客悲。)

  (1)找出表现苏子快乐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客之悲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洞箫声。)展示客吹洞箫的画面。

  (3)作者是如何描绘洞箫声的?朗读并背诵。

  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女生背诵“苏子乐”的内容,之后哀怨伤感的洞箫声响起,男生背诵“客悲”的内容。

  4、在哀怨、忧伤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三段。

  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归纳:①生命平庸。②人生短暂。

  5、在优美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四段。

  (1)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潇洒神奇之理)

  归纳:①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②从“物各有主”来提出要顺其自然。(说明: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归纳概括主客各自的观点。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

  (2)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3)①全班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②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五)延伸拓展板块

  1、主客这一场辩论中,你认为对你人生启迪最大的是哪些句子?请朗读出来,说说为什么?(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代表发言)(说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做些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2、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延伸拓展板块中的“人生启迪”整理写成读书笔记。

【《赤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赤壁》教学设计07-31

《赤壁》教学设计10-08

《赤壁》优秀教学设计12-20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10-21

《赤壁赋》教学设计04-17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07-15

赤壁赋教学设计07-13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02-01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