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诙谐、传神的京味儿语言体会胡同文化的内涵。
2、立足文化发展的视角辩证审视作者对于胡同文化消逝的复杂情感。
3、结合生活体验为北京胡同的未来出谋划策,强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一篇抒情散文,本节课将“审视作者对于胡同文化消逝的复杂情感”作为教学难点;作者汪曾祺用诙谐、传神的京味儿语言传递了胡同文化的多元内涵,这是理解作者复杂情感的重要抓手,因此本节课将“品味诙谐、传神的京味儿语言体会胡同文化内涵”作为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往往会忽略情感是如何表达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也就是“怎么样”和“为什么”的层面;而且,学生体味情感往往具有单一性和片面性(比如仅仅停留在“惆怅”的层面),不能辩证立体。因此,本课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文化发展的视角,辩证审视作者对于胡同文化消逝的复杂情感。传神、诙谐的京味儿语言是本文最有语文味儿的东西,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孩子来说,品味这些语言还是有一定经验差距的。基于此,本课将“品味诙谐、传神的京味儿语言体会胡同文化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诙谐的京味儿语言体会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立足文化发展的视角辩证审视作者对于胡同文化消逝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作者汪曾祺是南方人,但他的大半生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可以说北京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所熟知的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在胡同的角角落落里,在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乡情里。胡同文化孕育了汪曾祺,也孕育了汪曾祺的“胡同味儿”文笔。今天让我们走进《胡同文化》,感悟一番地地道道的胡同味儿。
我们先来交流北京胡同的解说词。
2、情感体验
(1)感悟伤感与惆怅
老师用虔诚的心聆听了大家的解说词,对胡同的'特点有了比较形象、直观的了解,这种方位正、命名俗、数量多、环境幽的胡同孕育了富有魅力的胡同文化。然而,在汪老的笔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
既然胡同和胡同文化遭遇了这样的处境,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说出你的依据。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愫呢?你能否结合文章前半部分进行分析?
(2)体会超然与洒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胡同造就了知足常乐、安分守己的胡同文化,这种气氛温馨、融洽,给予作者浓浓的家园温情,作者虽未生于斯,但求食于斯,荣辱于斯,也将终老于斯,从这个意义上说,胡同和胡同文化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依托。面对她的消逝,怎能不惆怅?那作者只是一味的惆怅吗?你能否从后三段里读出作者的其他情感?说出你的依据。
你能否继续从胡同文化的内涵入手,找找作者这份超然和洒脱的依据?
3、理性剖析
作者在第5段里告诉我们: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北京胡同是北京城历史文化传承的印记,是北京城历史文化的记忆。从这个角度看,胡同文化是北京的文脉啊,胡同文化消逝了,就相当于城市文化记忆的线索断了,面对此,怎一句“再见吧,胡同”了得啊?你怎么看待作者的洒脱与超然?
4、研究拓展
面对即将作者笔下即将消逝的胡同和胡同文化,你认为在伤感之余,更应该怎样?
为拯救弄堂,上海人有哪些文化呼吁和实际行动呢?能否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来谈谈?
5、课堂结语
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的DNA,作为社会的一粒微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保护她、改造她。以此共勉!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2、领略本文浓郁的文化气息,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文化的能力,分析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景泰蓝。大家已经知道,中国的“景泰蓝之乡”在北京。如果说,景泰蓝是北京传统文化中一个闪闪发光的明珠,是北京传统工艺领域的一个代表,那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胡同文化》,则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提起文化,我们会联想到很多文化,如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文化,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人们习以为常的“胡同”也有文化吗?
对于“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同学甚至熟视无睹了。《现代汉语词典》对“胡同”的解释是“巷子,小街道”。(投影:胡同)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住来于胡同之中经验总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文化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作家汪曾祺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北京胡同文化的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就我们一起随作者漫步于北京的胡同,去品味北京的胡同文化吧。
二、作者简介
作者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能书能画,多才多艺,19岁入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受教于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先生。他不仅深谙经史子集,而且专攻中国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此外还接受了一些“现代派”的东西,因此他从气质和造诣上都高于一般作家,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特殊的艺术风格。
汪曾祺的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生活的诗意。《受戒》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发表于1980年,它以平淡素雅的色彩,朴素活脱的语言描绘了小明尚海明和农村小姑娘小英子之间纯真的友谊和美好的爱情,歌颂了人世间的人情美、人性美。因为这篇小说,汪曾祺才为文坛所推重,被称为“大器晚成”。
《大淖记事》赞扬了潜藏于劳动人民心间的生活意志、战胜邪恶的崇高信念和深沉而笃重的爱情。
汪曾祺为什么对北京的胡同那么情有独钟呢?原来他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
三、题解
这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个性。
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是著名摄影艺术家沈继光先生的作品。关于沈继光先生及他的作品,大家可以在他的个人博客中进一步了解。沈先生的个人博客地址为:
本文的文体为“序“,即书序,是一种文体,也称作“叙”或“引”,主要说明书的写作目的、编排体例、作者情况等,有的书序还包含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述。本文属于后者,是就作品的有关问题——胡同文化发表见解。
书序一般放在正文的前边,放在正文后边的叫“跋”或“后记”。书序有别人写的,也有作者自己写的,后者谓“自序”。
好了,在熟悉了我们的“导游”,做好了充分理论及知识准备后,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的北京“胡同之旅”。
四、课文研读
(一)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开始“胡同之旅”之前,老师还是要向大家提出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在汪曾祺先生的介绍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参观完之后,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1、北京胡同的特点是什么?
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3、北京胡同的特点与文化有什么关系?
4、作者对胡同文化还有怎样的情感?
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胡同——胡同文化——胡同与文化
(二)探析“胡同”与“胡同文化”。
1、用简短的话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1)布局——四方四正。
(2)取名——各有来源。
(3)大小——宽窄不一。
(4)数量——繁多。
(5)环境——安静封闭。
2、胡同文化的内涵有那些?
(1)安土重迁。
(2)虽讲究礼数,但过往不多。
(3)易于满足。
(4)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
(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精义)
3、如何理解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关系?
4、试找出表明“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关系的语句
(1)“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2)“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三)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和态度如何?
1、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前景是怎样的?
衰败,没落。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使这种文化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2、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对胡同文化的怎样的感情?
(1)怀旧、伤感和叹惋: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用带有浓郁文学色彩的优美词语勾勒出一幅衰败的图景,给文章增添了一抹“怀旧”、“伤感”之情。
(2)赞许和肯定:处街坊讲究礼数,酒友和鸟支的相会
(3)否定和批评:作者对胡同文化的精义“忍”持否定态度,如“穷忍着,富耐着,谁不着眯着”、“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作者用北京人惯用的调侃语气辛辣的讽刺了胡同文化的“忍”,因为“忍”造成国民无视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毫无正义感和责任感,只是一味的明哲保身,作者的愤慨溢于言表。
3、这几种态度情感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一方面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北京,对于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有深厚的感情,面对胡同的没落,衰败,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种怅惘的怀旧、感伤情绪。同时,作者又理智地认识到这样一种封闭的、保守的文化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商品经济的大潮的席卷下,必然走向衰亡,因此,作者只能充满深情而又无可奈何地向胡同挥挥手说再见。
(四)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语言质朴、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很有韵味。
可以让学生简要分析下列几句语言。
1、“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昧,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2、“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3、“叫他认错?门儿都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作者用北京人惯用的调侃语气辛辣讽刺了胡同文化的“忍”,带有鲜明的北京方言色彩。
4、“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用带有浓郁文学色彩的优美词语勾勒出一幅衰败的图景,给文章增添了一抹“怀旧”、“伤感”之情。
五、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
六、欣赏拓展
(一)欣赏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在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我们共同欣赏、感受,这首歌与本文哪些地方具有相似点?谈谈你的感受。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3
一、课文悟读
北京城为何“四方四正”?这要从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理论讲起。我国古代城市布局十分讲究“方正”。《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为:都城的建造要作正方形,每边长九里,各有三个门。城中有纵横交错的道路各九条。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南面建宫殿,北面设市场。这一城市布局理论自古至今一直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布局形式和布局规划。最符合《考工记》设计思想的便是元大都。明清两代,北京城就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而改建的。
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封闭的布局形式,必然导致居住格局的封闭性,进而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明哲保身。另;方面,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尊卑长幼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因此,讲究“方正”,便是讲究等级,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大都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在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任人宰割。许多人奔波劳碌一生,尚无安身立命之地,无糊口度日之食,好不容易得到一间破屋,一口残羹,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正所谓知足常乐。“窝头是贫苦的象征。”(梁实秋:《雅舍小品·窝头》)许多人穷苦一生,不就是为了“窝头”吗?有了窝头,自然就该满足了。如果还能有“小酱萝卜”,那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呢?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还有什么不顺心的呢?即便是理应优待的姑奶奶,有了臭豆腐,再加上几滴香油,也可以招待得差不离。如果还能用虾米皮来熬白菜,那简直就是美味佳肴。一般人家绝对是可望不可求的,而一旦享用,便喜出望外。一声“嘿!”道出内心的惊喜,美滋滋,乐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备。
此外,自己的身家性命尚且难保,又哪有能力去关照他人?能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清爽,不让自家人受冻挨饿,就很了不起了。对于他人的“瓦上霜”、别家的冷暖饥寒也就爱莫能助了。
因此,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来说,也只能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因为,他们的命运捏在人家手里,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即使突遭横祸,也只能忍气吞声,小心奉陪。“君叫臣死”,“臣”也“不得不死”,即使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无法保全自己,何况一介草民?不随遇而安,又能怎样?想抗争?门儿也没有!对于自家祸福,尚且如此,而对于与己无关的事,也只能置身事外,只能冷眼旁观了。否则,你又能要求他们咋样?如果你要求一个过江的泥菩萨去普度众生,不仅无理,而且是相当的残忍了。
这种“方正”,也使得人们的内心世界呈现封闭性。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心实意、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即便有所交流,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祸从口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谓“随一点份子”,便是“随大流”,装装门面而已,礼到即可,很难说是真心实意。所以,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之一生,即便是一位知己,也相当难求,足见人心之封闭。而在行为方式上,更是独来独往,缺乏真诚的团结与合作。
值得庆幸的是,封建时代毕竟已经过去。其遗留下来的这种“方正”,这种封闭,这种等级观念,也必将被人摒弃。平等、自由、尊严,心灵的交融,真诚的合作,毕竟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执著追求。正如胡同的衰败、没落不可逆转一样,从禁锢走向自由,从等级森严走向人人平等,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此,“再见吧,胡同”就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告别语或文章的结束语。告别胡同,就是告别等级思想,告别保守,告别心灵的封闭,其中也蕴涵着作者对已逝和即将逝去的文化的无限怅惘。
二、亮点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1)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②饮食条件: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处世方式: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①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③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2.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义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独尊。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3.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探究学习: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4.对“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此句写尽了北京市民的心态。之所以穷能忍着,是因为靠忍,才可以虽穷而仍能面对皇权的威严,才可以虽穷而仍可以鄙视皇权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着,是因为看惯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处富中,才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不惊不乍。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而眯着,才能养成看惯风云变幻的大气,靠着这种大气,天子脚下的小民、草民才维持了自尊。
5.对“北京人,真有你的”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对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报》中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也就是说,心胸放宽些,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难得糊涂”。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忍”劲儿。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尽,意无穷。赞许、褒奖之情溢于言表。
三、选题设计
1.我所知道的汪曾祺。
研究方法:
(1)阅读汪曾祺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
(2)阅读汪曾祺传记及有关介绍汪曾棋的文章。
(3)选择汪曾祺某一方面的特点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参读书目:
(1)《汪曾祺文集》(散文卷、小说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2)汪彬《老头汪曾祺》,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4)汪曾祺《悠闲的生活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
(5)汪曾祺《去年属马》(“京味文学丛书”之一),北京燕山出版社。
2.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方法:
(1)调查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的变化。如,建筑用料、框架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2)分析、归纳,从中反映出人们思想意识、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3)写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参读书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2)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
3.饮食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方法:
(1)调查当地的风味小吃。如品种、口味、制作方式等等。
(2)调查当地有关的饮食风俗习惯。如,逢年过节的饮食习惯,平常待人接物的饮食习惯等等。
(3)思考这些习惯的形成、演变与当地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关系。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2)《汪曾祺文集》(小说卷、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2、情感目标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复杂的感情,理解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找中心句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重点】提取精要,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教学设想】
1、课时1课时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适当的诱导、点拨与开掘。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在我们江南水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水多、桥多、弄多)由此形成水乡特有的文化风味。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胡同多”。俗话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今天的北京,尽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区,但仍还有近半数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进北京城时,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就随着京味小说家汪曾祺一起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体会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关于胡同的老照片,(问):从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样的特点?(展示幻灯片)看后有什么感觉?
(低矮、拥挤、破旧;感到压抑,不舒服。)
我们看到低矮、破旧、拥挤的胡同心里会不舒服,心情会感到压抑,可是长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却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1、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5—12自然段,体会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情。
问:北京人对胡同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大轻易迁居他乡。重,重视)
他们的这种心态,其实正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什么?
(生答):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内涵
问:那么,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请大家用找中心句的方法将课文原句勾画出来)
【特点】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外在的表现】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处世哲学: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设疑讨论】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市民怎样的内在心理特征?
【小结】从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保守、冷漠。
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头变换大王旗”,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外界事物显得麻木、冷淡、漠不关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从而形成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三、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请第一、二组同学齐读课文1——4节。(正音正字约yo羊尾(yǐ)巴)
【设疑讨论】文题是“胡同文化”,作者为什么要用近四分之一的笔墨写北京的胡同,我们把这一部分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A、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谈胡同,也就是谈胡同里的市民生活。
B、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方正”的建筑外观影响了内在的文化心理,由外观到内在。
【小结】古老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像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没有胡同,就没有胡同文化,也就没有了北京市民的文化。
【深层探究】:北京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们的方位意识?
——北京,几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列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中,使得他们对方位及方位所蕴涵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拓展】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钦差大臣传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应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所以人们马上看出了破绽。
四、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那么,以“忍”,为精义,以“封闭”为内涵的北京市民文化的最终命运会怎样?对此作者的态度感情又如何?带着这两个问题,请三、四组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正音正字:虾蟆hámá)
思考:北京胡同的最终命运怎样?(衰败、没落)
【设疑讨论】“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衰亡”,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幻灯片打出)
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来的是伤感、怀旧、留恋的复杂感情。
【小结】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然而作家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已成历史的必然。
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但作者对这种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沉醉其中,是怀有一份清醒的。正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是无力与现代文明抗争的文化,作者在理智上知道在商品经济地大潮下,这种文化一定会衰落下去,遭到淘汰。但在感情上作者是怀有一种伤感的情绪的,对胡同及胡同文化还是有一种留恋的。
“胡同文化是永远都说不尽的,北京人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在“一句京腔,两句皮篁,三餐佳馔,四季衣裳”的调侃中,过着平稳而讲究,宠辱不惊,乐天知命而又情趣盎然的生活。
没了胡同,就没有了北京,没了京味儿,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胡同里,又有多少文化名人曾经生活在胡同里。胡同作为北京文化的载体,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胡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的遗迹和见证人,会有一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四合院保留下来,其余的部分将会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必将继续保留。
因为文化是沉淀在人们的心里的。
幻灯片打出作者简介及课下作业
作者简介:汪曾祺
作业:课下阅读语文读本194页的《金岳霖先生》,体味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概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胡同文化的基本方法。
2:体会汪曾祺对胡同文化所怀的情感。
3: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
l同学们,知道放的图片是哪里吗?
答:北京
l具体点。
答:北京胡同。
l有同学去过北京吗?提起北京,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答
l那,去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三绝。
这第一绝,就是古老精致的石狮子。威猛的狮子,总是会令人肃然起敬。我国最有名的石狮子,当数北京天安门前的两对巨型石狮,庄严威猛,与端庄的华表共同映衬雄伟的城楼,象征中国古老的文明。
第二绝是北京的小吃。去北京旅游,有句话:“到北京,不吃北京小吃,那不白来了吗?”其中又已北京烤鸭最为著名,我国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他的作品《冒号》里面这样形容:这个北京烤鸭啊,烤的焦黄焦黄,咬一口滋滋冒油。
北京的第三绝就是——胡同也有文化。有人说,没去过北京的胡同,算不上真正的了解北京。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虽然没办法目睹北京石狮子,也无法品尝北京小吃,但我们可以通过汪曾祺先生的小品文来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l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pp显示)
汪曾祺:(1920—1998)现代作家。先后曾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为北京京剧院)任编辑。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三、字词分析
摄(shè)影镊(niè)子房檩(lìn)棱(léng)角网络(luò)
蛤蟆(háma)陵腌(yān)摞(luò)噌(cēng)的一声
四、课文分析
(1)默读1—5段,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pp板书)
(2)学生朗读6—9段,教师范读10—12段
概括住在胡同里的人有怎样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pp板书)
(3)讨论课堂高潮
l提问:我们刚才概括了北京人的特点,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北京人易于满足表现在哪?
明确:第8段。
请学生朗读重点语句,(pp显示),并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虾米皮熬白菜,嘿!
l讨论:说出北京人的“忍”的事例,谈谈你对“忍”的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
l提问:汪老对“忍”的态度?
“睡不着眯着……真有你的!”
(4)品位语言
学生对话朗读,找出对话中有感触的句子。教师范读,体会。
概括本文的语言特色:平淡朴素口语化,表现力强。
(5)思考:胡同和人的关系
l提问:前面我们分别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生活在胡同里的人的特点,
那么,胡同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l提示,板书(pp显示)
l进一步深化。(pp显示,教师语言概括)
(6)胡同文化的没落
学生齐读最后三段。
l思考: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l明确:伤感,无奈,坚决告别
举例:
西风残照。。。。。。伤感
在商品经济大潮。。。。。。无奈
再见吧,胡同。。。。。。坚决告别
五、布置作业
“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哪一个更封闭,你更喜欢哪种居住氛围,为什么?试阐述理由。写一篇小短文,不少于200字。
六、板书设计
方正:——影响生活,影响思想封闭:
原意(水井)居住环境:安土重迁
取名(多种来源)饮食条件:易于满足
宽窄(区分阶层)处世哲学:明哲保身
作用(方便、安静)
l胡同与四合院一体——形成文化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学用书《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学会梳理文章思路。在对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京味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所以应该好好的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此外,通过本文,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查阅资料,对广州本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反思,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加强实际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来说,是很好的材料。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具备初步的概括能力,进一步梳理思路的概括能力有待提高;南方学生对北方的风土人情不是很了解,但通过与广州本土文化做对比学习,对作者复杂的情感更容易引起共鸣;学生运用网络工具搜索资料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共同提高查阅资料的应用能力,培养新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阅读全文,了解北京胡同的有关知识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
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
通过诵读与讨论,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特色,培养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拓展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生活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会辨证地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身边的文化现象进行关注与思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训练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对身边的文化现象进行关注与思考。
【教法学法】
教法拟采用任务驱动法、跳读法、讨论法;学法采用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课室
【课时安排】
二课时(80分钟)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找出各段的关键句,并思考以下问题:
(1)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3)作者对胡同有怎样的感情?
2、分组合作:提前一周左右布置并安排好学习小组,教师给与适当指导
以“西关文化”为主题,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每个小组一项具体任务:可以图片展览、放映多媒体资料等形式展示成果,并选派一名同学进行解说。
参考选题:陈家祠、茶文化、饮食文化、西关大屋、骑楼宅居文化、花市风情、粤剧风俗文化等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易中天老师的《读城记》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他的笔下,北京是一个大气的城市,广州则是一个生猛鲜活的大市场。
提问:北京城的城市名片有哪些?
学生讨论,提出长城、故宫、圆明园、胡同、四合院等等。
播放音频评弹《说唱胡同》,投影胡同的图片资料。
教师: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居住方式,它们就像广州的骑楼、西关大屋一样,也成为了北京城的地方文化的载体。
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
二、作者简介(5分钟)
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汪曾祺。
汪曾祺,1922年出生,当代作家。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写的内容大多是他对已经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品中展示的是苏北水乡优美的自然风光,诱人的地方风俗,以及真正普通人民的美好的情愫与品性。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旧时代的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讨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三、整体感知、梳理思路(20分钟)
1.胡同文化
请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回答什么是“胡同文化”?
明确:第5段中“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让我们来了解孕育北京市民文化的环境——胡同。
2.筛选有关“胡同”及“胡同文化”的信息。
(1)哪几段写胡同?
明确:1-4段。
(2)胡同的特点是什么呢?(速读,并抢答)
明确:
第1段方正(“方正”也是皇城建筑格局的特点)。
第2段胡同的取名。
追问:第3段具体写了什么特点?到底是哪一句?
明确: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那就必须用自己的话将两个意思同时归纳进去,想想看该怎么说?
第3段胡同的大小和多少(宽窄、数量)。
第4段方便,安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小结:以上在概括内容要点时,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摘录文中语句,另一种是根据理解由自己组织语言。
提示概括要点的方法:
①找关键句,如总起句、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②对没有关键语句的,找出全段围绕其阐述的规律性的内容加以概括。
(3)依照这两种方法概括第6至第12段要点。
第6段封闭,安土重迁。
第7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第8段易于满足(知足)。
第9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第10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文章第十一、十二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没有要点可以直接画出。
明确:这里具体介绍了“胡同文化”的特点。
3、根据概括出来的各段要点,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
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交际、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作者写到北京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伤感的情绪。
4、作者是如何安排“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体会文章的结构整体安排的匠心。
明确:作者在第5自然段指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本文的枢纽,它连接着“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两部分。先说胡同,再说文化,最后扣住“没”字,写今日胡同衰败的现状、必然消失的前途,顺理成章抒发作者对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感受,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的认识心理。
四、突破难点,探究学习,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10分钟)
普普通通的胡同,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内涵表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在作者的笔端。
1、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胡同文化”的?
讨论明确: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
(1)居住方式上“独门独院”,而且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饮食条件上有窝头就知足了,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大白菜文化。
(2)为人处事上爱热闹不爱管闲事,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北京人在生活方面封闭保守的种种表象,其实质是什么呢?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什么?
“忍”,用书上的八个字概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这样一种封闭保守,易于满足的文化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深入探讨
教师解读:1北京城的建筑格局,方方正正;2北京城悠久的历史。
胡同文化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实这不仅是北京人的一种传统心态,试想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所以封闭守旧是一种民族心理,惯于忍耐更是一种民族性格。
林语堂在30年代就指出:“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德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睡不着眯着”这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北京小市民”的形象。“眯着”,就是本来睡不着但又非得把眼微微闭上装睡。“北京小市民”对社会上一些丑陋现象本也看不惯,但非把眼微微闭上假装看不见,求的只是自家门前干净而已。
五、品味语言,体验情感(10分钟)
1、课文中语言富有京味,这些语言既写出了北京人日常生活的心态,也表达出作者对这种“封闭”“忍”的文化的情感,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以下句子重点品味:
(1)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北京人极其满足的心态。
(2)‘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有调侃、嘲讽,更有无奈。)
(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书面语表现出胡同之没带来的惆怅伤感的悲凉。
明确作者本文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2、比较朗读(用普通话和广州话分别读下面的句子):
“有窝头,不错。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很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OK。虾米皮熬白菜,耶!”
学生讨论与原文的区别,评价:呆板,单调,无生活气息。两厢对比,还是原句京味儿浓。
3、胡同离我们远去,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集中体现在哪几段?(展示几幅衰败的胡同的照片)
学生齐读最后三段,注意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
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但当他直面衰败的胡同时,也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所以,无奈中有怀念,批判中有失落。
展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六、拓展迁移,综合活动(25分钟)
胡同文化是北京的市民文化。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蒙古有草原文化,江南有水乡文化,“胡同、草原、水乡”构成了文化诞生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来了解孕育广州市民文化的环境——
请同学们选择广州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西关骑楼、东山洋楼、城中村、恩宁路、猎德村、陈家祠、饮食文化),进行实地调查或利用网络信息,整理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阐述自己对这些旧民居的认识和看法;也可以将其制作成演示文稿(PowerPoint),可以展示广州西关文化的全景或多样风貌。
(任务课前布置,课堂展示)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参考内容:
1、以陈家祠为标志,体现书院文化、姓氏文化、儒家文化;
2、以茶楼、艇仔粥、中药行为标志,体现茶文化、饮食文化、中成药文化和中西结合的饮食医药文化;
3、以西关大屋、骑楼为标志,体现宅居文化、街市文化、古巷文化;
4、以花市、粤剧为标志,体现风俗文化、风情文化。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1、请同学们回顾本课所学的学习重点:概括要点,梳理思路的方法。
2、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胡同的没落,是历史变迁的必然结果。保守封闭的胡同文化终将随着胡同的衰落而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古老的广州骑楼也将焕发新的容颜,猎德村将会变成广州新的商业中心,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希望同学们能在时代的变迁中记住传统!
3、布置作业:将小组合作的作业形成文字,谈谈自己对广州文化的认识与看法。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阅读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语言朴实、雅致的特点。
教学重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教学难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文化”这一引入,让学生感受文化这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二、解题:(见多媒体)
三、新课:
1、第一步:概括要点,提到精要。
默读课文,结合预习(1、2、3),找出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举例:
(1)由“什么是胡同文化”开始提问,直接入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胡同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教师可能用三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3)“胡同文化的内涵”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来。
2、第二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让学生朗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适当的.点评。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了: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煅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3、第三步:细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情:(伤感 留恋 理解)
4、第四步:拓展训练:胡同文化走向衰亡的原因是什么?它一定会灭亡吗?
四、课堂总结: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北京胡同的民居特点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即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一贯始终。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汪曾祺的代表作《逝水》(自传体散文)《大淖记事》(风情小说)《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评论)
2、自读《文学读本?沈从文:?菜园?》体会沈从文和汪曾祺在语言风格上的相似之处。
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汪曾祺
北京胡同的特点
胡同文化的内涵
胡同在衰败,没落
作者的感情:
留恋 伤感
也有批判
有反思
封闭的表现:
安土重迁
易于满足
爱瞧热闹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语言特点:朴素 亲切 大众化 口语化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8
《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文主题思想的比较含蓄,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学生情况: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概括文章内容。对于作品有情感体验,但是只存在于表面,不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体验。因此本节课以诵读体会为主,少教多学,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题胡同文化共1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2.把握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理清内容。
3.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理清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突破
方法诵读体会
教学方式探究式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解题释义
1.我们中国有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今天我们来一起来学习胡同文化。“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胡同文化”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2.文章题目是胡同文化,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根据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胡同,了解胡同文化。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内容:北京胡同的特点及北京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体现
三、再读课文体味情感
1.走近作者走进作品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
《胡同文化》是替一本名为《胡同之没》的摄影集作的序。胡同就相当于上海的弄堂,我们这里的小巷子;“没”是没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胡同逐渐衰败了,为了记载这一文化历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摄了这本影集。
2.北京胡同正在衰败和没落,胡同文化也在消失。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下这篇文章的'?
齐读后三段体会。
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那么为什么会请汪曾祺作序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汪老先生其人。他是江苏省高邮人,虽是江苏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对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他长期工作、生活在北京,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正是他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给了他创作《胡同文化》的动力。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其写作风格和沈从文相似,取材自由,讲历史、掌故、花鸟虫鱼、四方食事。其作品以营造气氛为手段来抒发情感,语言平实自然,较多使用口语,很有表现力。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汪曾祺的作品以营造气氛为手段来抒发情感,语言平实自然,较多使用口语,很有表现力。
1.比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这句用“知足”,“不错”,“那还有什么说的”,“可以待姑奶奶”,“嘿”构成递进关系,生动地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心态。其中“嘿”字尤为精彩,把北京人面对虾米皮熬白菜就惊叹不已的知足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下面请同学们品析。
为什么会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呢?
北京胡同、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别。
五、课堂小总结:
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思考后回答
明确:是写胡同文化。
听读课文圈出重点词句
了解写作背景
品读后三段
了解作者
品读后三段内容
朗读体会
有感情的朗读京腔京韵的语句,品味体会语言的表现力。
小组讨论
倾听思考
明确题目含义
训练提取信息的能力
了解背景
体会作者情感
了解作者
品析语言
深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从题目入手分析,通过学生配乐激情朗诵,带学生进入情境,整体感之内容,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北京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体现。自然过渡到品读课文,走近作者,走进作品,研读课文体会情感,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2、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本课学习的难点是对全文中心意思的概括。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想】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中心意思的表现比较含蓄,内容要点不易概括,但各段落的意思比较清楚,可利用段落的关键语句或语句的共有含义,先概括段落的要点,然后梳理段落间的关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概括全文要点。
从标题看,“胡同”是表象,“文化”是内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胡同”的特征,进而认识到它对“胡同居民”的影响。最后,还要品味作者对有着“胡同”色彩的心态的审视和批判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展示一组北京胡同的图片,让学生对北京胡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体会朗读感情。
三、指导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概括各段要点。
按照课文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的思维规律,让学生先阅读、分析、讨论前半篇课文的段落大意比较合理,可以逐段概括它们的要点,也可只做有代表性的段落,视时间充裕与否而定。
课文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可以选作课堂学习的起点。通过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等方法,帮助他们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问: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是哪一段?
2、提问后,教师分别作引导,力求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概括,并做明确: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要使学生在自读时就能发现这些句子的价值,必须提醒他们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进一步对要点概括可以表述为:用方正的方向切割北京的大街、胡同,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概括,首先是对全段思想要旨的提炼、提纯,其次也是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的语言推敲,这比勾画关键句要来得困难。应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老师不要越俎代庖,同时老师还要注意掌握好宽严尺度,学生的表述,主要意思基本正确完整就可以了,不要要求过高而吓退他们。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恐怕目的是要谈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为读者描绘了胡同的安静,这已经隐约有了生活———文化的影子。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从而结束了对胡同在城市建筑方面的特点的介绍,开始转入对胡同所连带的地方文化性质的思考。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安土重迁”只是“封闭文化”的一种表现,并非惟一表现,这可以从下面的段落中找到根据。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里。
第八段继续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北京人的封闭文化。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当他们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时,天知道他们与多少“别处”的优长和进步失之交臂。
第九段写了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第十到第十二段对“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质作更深入的剖析,指出其精义是“忍”。封闭的胡同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心理满足,当这种期望的水平或层次被人为地不断压低时,满足会变得愈来愈不容易,这时“忍”就成了维持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在这三段中,作者各选取一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所以说它们典型,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北京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境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来暴露正是“忍”在支撑着胡同文化。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写了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这个层次的难点在于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应该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着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更看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是时代的要求。
3、小结。
四、全文的中心意思归纳:
1、从四个方面解读“忍”:
(1)“忍”是胡同文化的精义。
(2)“精义”是相对于“表现”而言,胡同文化的表现是封闭。
(3)“封闭”渗透于北京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安土重迁,如渴望独门独院,如对物质生活容易满足,如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
(4)作者对“忍”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
2、总结归纳:以封闭保守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这一切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过去。
五、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附板书:
方正(方位意识)
取名来源(记数、物件、人名、行业、形状)
胡同特点
宽窄(区分阶层)
网络(方便、安静)
和四合院是一个整体
(封闭为表现“忍”为精义)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0
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要义
2.探究胡同文化深刻的历史成因
3.领会作者面对胡同文化的衰落所流露的感情
重点、难点
认识特定的居住方式对当地的居民文化的影响,引导学习分析认识自己的'居住方式与居民文化的关系。
课时:
一课时
过程
1、快速阅读课文,勾画文章各段中心句。
2、结合课文1—4段,说说北京胡同的特点?
3、拓展:为什么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如此强烈?
北京,几代王朝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按礼制: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排列,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植根于北京人思想意识,使得他们对方位以及方位所蕴含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例(1)《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例(2):一人假称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破绽。原来,那人宣读圣旨时所站的方位不合礼制。
可见,人们已赋予方位一定的文化内涵,讲方位,从某种意主上讲,就是讲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文化,就是讲封建礼教,封建正统。
4、长期生活在这种方正的胡同里的北京人,其生活及文化必受深刻影响,阅读6—12段,回答胡同文化实质(精义)是什么?有何表象特征?
拓展:
(1)从居住条件分析胡同文化植根于何种文化土壤?
——浸透浓郁的道家思想,一种“小国寡民”意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执着于“根”观念。“外面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这是典型的安贫乐道,封闭保守的传统思想。
(2)从饮食上条件分析胡同文化植根于何种文化土壤?
——“大白菜文化”,内涵是不慕奢化,甘于清贫,固守恬谈,克已复礼,易于满足。
(3)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最早树立起科学业民主的大旗,为何老北京表现出一种明哲保身的冷漠呢?
——历史古都,皇城根旁,天子脚下,深受压迫,各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5、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站在“西风残照,衰草离披”中,涌上作家心头的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怀旧、忧伤、豁达、超脱)
6、小结
汪曾祺以他长期居住的北京胡同里发现了特有的胡同文化,可见特定的居住环境与方式对一种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7、知识迁移
学生看四川茶馆现象,分析茶馆对四川居民文化产生的影响。
板书:
胡园文化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内涵,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文章直白、朴素、富有表现力和朴实雅致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2、理清思路,归纳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教具准备】
幻灯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北京故宫、天坛、天安门、鸟巢与水立方五张图片。)
同学们,当我们还在为这些建筑物感叹不已的时候,我们是否关注过北京城内还有这样的建筑物,(展示北京四合院、北京胡同图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首诗,它无声地传达着人们的各种思想。建筑更是一种人文符号,一种文化。今天我们不能亲自到胡同走走看看,但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朴素真切的文字打开了另一扇品味文化的窗,使我们得以走进胡同,走进胡同文化。
二、进入新课
1、作者介绍
汪曾祺,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他久居北京,熟悉北京人的生活,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本文是他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
2、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指导
学习重点: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理清思路,归纳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
方法一:找出文中关键词、关键句(中心句)。
方法二:自己组织语言概括大意。
3、解题——胡同文化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
关于“胡同”:巷,小街道。北京的胡同,实质上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的四合院之间的通道。
何谓“文化”:“文化,就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英〗泰勒《原始文化》
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
三、理清思路、把握主旨(披文入情)
1、请阅读1—5自然段
提出问题一:胡同有什么特点?
点明读音:胡同(tòng)石老娘(niang)狗尾巴(yǐba)约(yāo)二斤。
明确:
第一段:方正:(方位意识强)
第二段:取名来源:(计数、物件、人名、行业、形状,不知何所取义)。
第三段:宽、小;数量:多。
第四段:环境:方便,安静。
第五段:和四合院:是一个整体。
(展示关于胡同的`图片,使学生对胡同的特点有进一步认识)
2、理清思路:何谓“胡同文化”?(请学生用文中句子回答)
胡同的特点——“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文化形态。
北京的市民文化——胡同文化。
3、请阅读6—12自然段
(1)提出问题二: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请在课文中找出揭示胡同文化内涵的语句)。
点明读音:安土重(zhòng)迁旧房檩(lǐn)处(chǔ)街坊。
陆润庠(xiáng)摞(luò)起来。
明确:胡同文化:封闭——精义是“忍”。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渴望独门独院。
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知识卡片:安土重迁。
成语释义:安,安心,习惯。土,本乡本土。重,重视,不随便。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成语出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2)提出问题三: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
明确:《茶馆》———忍做“顺民”。
《八月骄阳》———“易忍”、“易满足”。
电梯事件———“忍着吧”。
(3)探究:作者在13段开头提到“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体现在哪里?
胡同的宅门——挺着房屋——残破地基——下沉。
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
4、请结合13—15段思考: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感情上:怀旧、伤感。
理智上:批判。
无可奈何。
在现代文明进步的大潮中,北京胡同渐渐没落,作为北京重要象征的胡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
四、研读课文,品读语言特色(方法:比较法、朗读法)
1、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比较:
②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明确:特征:易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1、方言,京味儿;
2、语言平白、朴实、口语化,富于表现力。
探究学习(方法:朗读法)
桂林方言:有米粉,可以!脆皮锅烧,要得要得!豆角酸笋,这个蛮好!撒些花生豆子,很好!生剁辣椒酱,嘢嘿!
2、西风残照,衰草离披,
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明确:典雅,通畅,将古典语言与现代汉语巧妙融合贯通,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底蕴。
五、课堂小结
胡同——胡同文化——情感态度
(语言特色)
作者用赋有表现力,充满韵味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的特点与文化内涵,但让这位老人感到无可奈何的是胡同终究还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作者对于胡同、对于胡同文化,乃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至深的情感。也让我们得以感受一篇优秀文章的魅力,得以走近传统文化。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而是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只要用文化的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
六、课堂延伸
谈谈桂林特有的文化现象。
展示:桂林古建筑图片,启发学生课外用文化的眼光看待这座城市的建筑。
七、课后作业:(课后练习第三题)
作者叙述的胡同文化,不仅表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共同心态、对这样的文化形态,你怎么看呢?比如:“易于满足”,有人说知足者常乐,有人说不满足才有追求;如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现在很多人因为不能容忍而为些许小事争斗,等等。深入想想,与老师交流讨论。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理清思路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3、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概括要点的方法。
2、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三、教学设想
实施“探究”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课时安排
本文的教学为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猜一个谜语
谜面:“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谜底:建筑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人,蕴育了一种又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每一种文化又和当地的民居息息相关,如上海的石库门文化、苏州的小巷文化、北京的胡同文化等。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胡同文化》。今天,我们就来穿越北京的胡同,领略汪曾祺先生笔下独具情味的“胡同文化”吧。
选择以谜语导入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人人参与。
2、解题
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 (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A.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B.文化是一个错综的风俗习惯的结晶体,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 ——[美]杜威
总结——胡同与文化的关系:“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到了昔日生活的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 ——[中]冯骥才《文化眼光》
有关文化概念的介绍希望能对学生理解课文有所帮助。
3、速读课文并概括段落要点
①圈点每段要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师生总结概括要点的方法。(见板书)
②根据要点理清总体思路(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理清思路)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第5段)过渡段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③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 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 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文章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此处采用筛选阅读法,进行初步“探究”,加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巩固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的单元学习重点,为下文学习打下基础。
4、进一步探究
⑴.文章首段末句:“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
①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居住方式: 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饮食条件: 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处世方式: 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 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②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⑵.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
①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媒体设计]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并能对胡同文化谈出自己的看法,《胡同文化》教学设计4。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教学重点:
概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
教学设想:
1、1课时完成。
2、突出学生的读书、思考与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3、重点在课文后半部分,并向课外延伸。
课前准备:
印发《北京的胡同》、冯骥才《文化眼光》。
学生预习:1、熟悉课文。2、阅读印发的材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们班同学的研究课题中有一个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研究》,(课前印发的材料中冯骥才的《文化眼光》一文谈到)其实“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文化内涵。我们单来看--住的文化!
居住方式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性格、行为,我们称之为一种文化。
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看看北京胡同对老北京市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 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先来看几幅北京胡同的照片。
(展示图片)
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1--5段,勾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两生发言)
(重点词语:方正、取名趣俗、多、安静、和四合院一体)
三、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胡同到底对北京市民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也就是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还是再来看看汪老先生怎么写的吧!
自由朗读6--12段,勾画重点语句,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胡同文化》教学设计4》。
学生读自己勾画的语句。(两生读,其他补充)
提示:我们找的语句大多在文段什么位置?(段首)
因此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语句,又特别要注意段首句。
(投影:封闭、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二)、给你印象最深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朗读品味两处语句。(根据具体情况,融在其中或单独提出来品味。)
1、8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极其满足的心态。
指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齐读。
这个地方如果改成:“……较好,……好,……更好,……很好,……最好。”如何?读一读,体会一下。
2、12段:“‘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指名读,齐读。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我的意见是有调侃,更有无奈。)
四、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认识
(一)、胡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呈现怎样的景象?随着北京现代化推进,胡同逐渐衰败、没落,为高楼大厦所代替。请看几幅图片。
胡同文化将何去何从呢?
对胡同文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如何呢?
齐读后3段,找相关词句,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毫无生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总有一天会消失”、“怅望低徊”、“再见吧”……
(二)、课堂小结:课文思路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感情、态度
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
(三)、对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学生交流,发表各自意见,教师适当引导。
请课外练笔的时候,写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有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5
一、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 让学生通过本篇作品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有其传统的、发展的一面,但也会有改革的、变化的一面。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 通过对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2、 体会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特点,在恰当的表达方式即说明的表达方式中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作品语言特色,让学生认识语言恰切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特殊效果。
4、 培养学生透过表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步骤
重点一: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支撑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它们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编织成理解文章中心的信息网络。
本文在文体上属于说明文,但在说明中仍然能体现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而承载这种感情的则是那些关键语句和词语。
关键语句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或抒情为主。
关键语句的位置一般处于一段的开发或结尾;个别处在文段中间,但它往往是以因果论证为主的文章或文段。
信息筛选也是高考在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每年在高考阅读试题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日常的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理解文段、理解文句很重要。
从本文看,文章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对前者,我们要能够从胡同的特征角度把握,以便能顺势把握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筛选能够体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词语和句子:
北京胡同的特点:
前五个自然段分别从方方正正的形状、命名的方式、胡同的大小、胡同的寂静、胡同与四合院(规规矩矩)的相关性等方面介绍,这些是形成胡同文化的基础,如果说胡同文化是上层建筑,那么胡同就是物质基础。
文章本身在结构上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引导学生体味对胡同和胡同文化认识的辩证关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这方面,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很好的的统一。
胡同文化的特点:
总体上,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揭示(要求学生摘录现成语句):
居民安土重迁;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与胡同文化的联结点在第五自然段,这是由表象到本质认识升华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的联结点,联结点也是一个关键语句: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筛选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中心的支撑作用。
对关键词语的说明,可放在语言层面上把握、理解。
重点二: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总体是平白、朴素、口语色彩浓烈,富于表现力。
体味本文的语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文体特点决定的语言特点:准确
文章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说明以准确取胜,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在对胡同命名方式说明的时候,有的充满肯定语气,如“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猜测,如“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因为这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2、 口语化、京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如“你往南边去一点。”“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语言平白朴素。如“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语言!
4、 短句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韵味实足。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5、 在平白朴素中融有古典韵味。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在体味上面富有特色的语言时,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筛选出上面词语,让学生结合语境去把握,但绝不能背离语境,让学生就句论句。
难点: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是一篇在行文和内容上都具有辩证色彩的文章,结构上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三个部分自然天成。从内容上说,辩证性更多地表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胡同的衰退。
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退需要学生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过体味语言中所寄予的作者感情来明确。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说是复杂的。
1、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是满含感情,充满留恋的流露。
2、“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胡同温馨一面的推崇。
3、“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对北京人“事不关己”的批判。
有的句子本身就很复杂,让人一时体味不出感情味儿,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你说是一种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点也会给学生以更多思考。
总之,我们看到,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它们的喜爱、留恋,又有对它们将逝去的豁达,胡同文化的没落,让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令人心动的一面,也让作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带给旧有事物的冲击。在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传统要受到冲击。
在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认识上,作者表现出了鲜明的辩证思考,同样,在对北京人固有的文化形态的认识上,作者也含有辩证的认识。比如“安分守己”,这是一种源自于更古老传统的思想意识,它对许多中国人,对作者本人都产生过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的达观、安贫乐道与之不无关系。相反,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分守己”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羁滞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六、 小结:
熟悉北京生活的作者,熟悉北京的胡同,他更从胡同的特点中揣摩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他推崇胡同和胡同文化,但他更知道,胡同与其它传统事物一样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出舞台,这是作者理智、冷静的思考。
七、 知识卡片
积累下面词语: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八、 板书设计
板书一
胡同文化
方方正正安土重迁
命名来源是居住方式各自封闭
北京胡同胡同大小是文化形态封闭的文化易于满足“忍”
胡同静僻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板书二
胡同文化
语言特色
不显喧闹更加安静静的文化
口语色彩嘿——易于满足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无可奈何
短句大腌萝卜,就不错——干脆利落
说明方式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准确
《胡同文化》细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味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体味说明性的语言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能力。
3、理解课文中“胡同文化”丰富内涵。
4、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
2、 “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步骤: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到5自然段,归纳概括“胡同”的特点。
本过程注意培养学生透过表层深入挖掘深层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意识。
读后引导学生筛选能够概括胡同特点的形容词,明确概括特点的语法限制。
明确:
方方正正、命名来源丰富、胡同的静(以动衬静的方式突出)
2、 思考:“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联系起“胡同”和“胡同文化”两者,自然过渡到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揭示。
3、 学生泛读课文6至12段,采取信息筛选的方式,捕捉作者在行文中所透露出来的“胡同文化”的内涵。
重点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即相信远亲不如近邻,又“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从中概括出“胡同文化”本质。
明确: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 学生阅读课文剩余的部分。
思考一:课文的标题是“胡同文化”,到第12自然段,胡同文化的内涵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文字?
明确:尽管前文已经揭示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但是,在“内涵”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知道作者含有的复杂心境,这种复杂并非模棱两可,而是有一定倾向性的,他的好恶还是能够区分得开的。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表露出这种思想,就是因为要表达出传统文化比如“胡同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所面临的选择,这是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一个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认识的。
教师挑出下面三段文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消逝的态度: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声气”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写照;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这也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心境的流露;
“再见吧,胡同”万语千言凝成最普通的一句话,有无可奈何,有豁达率直,有怅惘迷茫,也许还有其它的什么在里边……
思考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安分守己”?
明确:任何事物可能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再积极的事物也会成为人们常说的“双刃剑”。“安分守己”既造就了人们的遵纪守法,又培养了人的生活、工作进取的惰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识闻,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5、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是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的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参见总案的“重点难点解决步骤”中的重点二。
小结:文章多处引用北京俗语方言,朴实、直白、富于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富有感情色彩,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6、 作业: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沉淀。因写《艺舟双楫》而出名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过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会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会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中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术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于群众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 第二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什么?
2、 第二段末尾说:“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单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
3、 最后一段说:“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请用原文词语回答这“两种力量”的具体含义(不超过计划5个字)
4、 最后一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里指什么?“可敬”是因为书法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为什么又说是“可叹”的?请摘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
“中国文化”指的是:
“可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这个论断”指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
2、书法遗产极其丰富,即使力图创新也摆脱不了传统影响。
3、社会性认同和承传性定势。
4、“中国文化”指书法。“可叹”是因为:文化个性在传统的统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与耗散。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胡同文化》优秀教学设计10-25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2-18
胡同文化教学精品设计07-29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通用10篇)11-24
胡同文化教案09-13
《胡同文化》教案07-20
《胡同文化》说课稿06-19
《胡同文化》说课稿12-01
课文胡同文化的教案07-12
胡同文化教案【热门】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