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1 19:15: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教学设计

五年级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书写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②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③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①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

  c、师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③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④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⑥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1)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

  指名读

  (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3)配乐齐诵

  五、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把画送给大家,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4、作业: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还可以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

  板书:

  古诗三首

  山行

  杜牧

  寒山石径(斜)

  枫林(红)

  白云(生处)人家

五年级教学设计2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P117——P119页复习、例1、例2、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想一想、做一做及P120页T1-4。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2、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分析等理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教具准备:小黑板、写好题目的纸条等。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解方程、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热爱自然科学的品质。

  二、教学教法: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讲授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在准备阶段,让学生完成习题,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可以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此题,从而为今天学习较复杂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在新课阶段,应用讲授法和对比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例1和准备题的内在联系,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同时也能理解掌握本课的难点。在小结阶段,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在练习阶段,教师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巩固练习。

  三、教学步骤。

  在教学步骤上,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准备。

  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读题后说:“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1,请学生思考:这道题和上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想: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x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x千克5千克7袋40千克

  解:设原有x千克。

  x-5x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教师:“用方程解答应用题也要检查答案对不对。检验时,要先检查方程是不是符合题意,然后再把解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解得对不对。请你用上面的方法检验例1的答案对不对。”

  教师出示例2:

  小青买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了0.1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想:付出的钱数-4节电池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8.5元4x0.1

  解:设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x元。

  8.5-4x=0.1

  4x=8.5-0.1

  4x=8.4

  x=8.44

  x=2.1

  答: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2.1元。

  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想?列出方程来。

  教师: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答出来。

  三、小结。

  教师:大家分组来总结列出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再写出答案。

  把例1中的前两个条件改写成“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问题改成“每袋饺子粉重多少千克”,该怎样解?

  四、练习。

  1、下面两题,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

  (1)小明买4支铅笔,每支x元,付给营业员3.5元,找回0.1元。

  —————————————=0.1

  (2)建筑工地运来5车水泥,每车x吨,用去13吨以后还剩7吨。

  —————————————=7

  2、图书小组原来有一些故事书,借给3个班,每班18本,还剩35本。原来有故事书多少本?

  五、布置作业。

五年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师生情、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欣赏乐曲创编舞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师: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学生回答略)

  二、 初步感受音乐:

  1、初听歌曲,想想歌曲唱了什么?(生答略)

  2、复听,思考: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你能试着拍一下吗?

  三、 学唱歌曲

  1、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2、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1、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2、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把高声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3、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4、请学生当老师,能干的先示范读,然后再帮助读得有困难的同学。

  5、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告辞。

  6、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

  7、老师随机指导。

  10、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声部。

  四、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3、把衬词带到旋律当中演唱。

  4、指导低声部的演唱。

  五、表演歌曲

  1、按要求分组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叠加节奏、采用打击乐器、创编舞蹈等)

  2、分组展示、

  3、评价

  六、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歌曲《手拉手》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你们听!下面这首歌曲也和找朋友有关,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演唱者的心情怎样?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试着哼唱。

  三、 表演歌曲

  1、以歌曲为背景音乐,讨论集体舞的形式。

  2、请有舞蹈特长的.同学示范舞步,全班跟跳。

  3、在音乐声中,全班跳集体舞。

  4、小结:友谊长在,友爱永存。

  四、 创作活动:为儿歌谱曲

  1、让学生熟读儿歌,并有感情地背诵

  2、创作好第一句歌词的曲调,反复哼唱体验,在自己满意的前提下,唱给周围的同学听。

  3、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创作第二、三、四句,运用以前学到的模仿、重复等手法进行创作。

  4、完整地唱给周围的同学听,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后为大家表演。

  第三课时

  一、导入:

  1、播放一小段有关山村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录象,让学生观看后说说感想。

  2、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现在与老师之间的感人事情。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插座了这首歌曲,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

  3、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4、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5、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6、着伴奏有感情的把高声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7、继续聆听歌曲,四人小组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8、请学生当老师,能干的先示范读,然后再帮助读得有困难的同学。

  9、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告辞。

  10、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

  11、老师随机指导。

  12、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声部。

  三、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3、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演唱。

  5、指导低声部的演唱。

  四、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歌曲。

  第四课时

  一、复习〈〈可爱的苹果〉〉

  二、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1、导入:

  在大型运动会上,经常能听到郭峰创作的歌曲。这些歌曲的主题都是反映“友谊”与“和平”。我们这节课介绍其中一首〈〈让世界充满爱〉〉

  2、初步聆听,思考:歌曲唱了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思想?

  3、朗读歌词。

  4、跟着音乐哼唱。

  5、跟着音乐创编舞蹈。

  6、小结:“让世界有真心的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

五年级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才能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展示了晏子的不卑不亢和一身正气,体现了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

  重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崇高气节;

  2、准确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群雄纷争的春秋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他身高不足五尺,按现在的单位计算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高。但是他能言善辩,口才极好,经常为齐国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的外交争端,他就是齐国有名的大夫——晏子。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他出使楚国的故事。

  (设计目的: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突出晏子的特点,为下文的三次精彩交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复习课文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设计目的:让学生复习全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方便高潮部分的教学)

  2、同学们,一个精彩的故事,往往都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那这篇课文的高潮之处在哪里呢?(三次侮辱,三次反驳)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找到最精彩的三次交锋,为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三次交锋

  1、请大家对照板书,自由读3——5自然段,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部分,并根据课件提示,用“读、勾、圈、点”的方法进行勾画和填空。

  (设计目的:通过提示性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文中找到最精彩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为高涨)

  2、请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2——1:学习成果汇报

  第一次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让他钻狗洞

  楚王以貌取人,从外貌侮辱晏子,进而侮辱齐国

  第三次楚王以捉盗贼为借口辱骂晏子,进而侮辱齐国

  2——2:从上表可以看出,楚王第一次侮辱的是晏子,第二次和第三次还侮辱了齐国。

  2——3:由此可见,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找出楚王对晏子的侮辱,通过朗读和自我评价理解楚王的为人,为下一步了解晏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请同学们结合课件,在课文中寻找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第一次把楚国比喻成狗国

  第二次晏子假装为难,用“最不中用”讽刺楚国是下等国

  第三次以橘树种淮南淮北为例,批驳楚国是一个盗贼国

  4、三次反驳的结果是什么?

  第一次:楚王只好打开城门

  第二次:楚王只好陪着笑

  第三次:楚王只好赔不是

  5、三次交锋的结果,均以晏子胜利河楚王失败告终。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呢?

  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有侮辱取笑晏子的念头。

  (设计目的:自主学习过后让学生理解三次交锋的结果,学生水到渠成,自然理解得很顺畅)

  6、现在,让我们再分别站在楚王和晏子的角度来总结一下这个小故事

  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通过侮辱晏子,进而侮辱齐国,显显楚国的威风。

  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维护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设计目的:重新回到故事的起点,让学生明白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里活动,可以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整个故事。)

  7、在你心里,楚王和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再次熟悉了课文,通过理解认识到维护自己和国家尊严的重要性)

  四、课后总结

  8、所以我们要学习晏子,学习晏子那种不卑不亢的精神,学会维护祖国尊严的精神。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后人对晏子的评价。

五年级教学设计5

  课题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板书设计

  教后记

  教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

  二、新授出示教科书第101页例1的场景图。

  提问: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提问: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提问:(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指航模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指航模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出示“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

  2、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3、提问:(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学生观察、交流

  教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练习4、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5、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6、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7、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在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3、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

  完成练习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

  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

  四、学习重点词句

  1、什么叫重点词句?

  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

  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

  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

  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

  出示:

  (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 )上,还体现在( )和( )上,更体现在( )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学得真不错,就这样学,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1)指名读第7小节,找找“( )是勤劳的象征”

  (2)谁来做做撩起围裙一角,揩去脸上汗水和泥渍的动作。

  (3)妈妈给孩子擦汗,孩子的表情怎样?

  (4)你能说说他仿佛在说什么?

  (5)老师这儿有三种答案,想想,哪一种是山里孩子的回答。

  a、“妈妈,瞧我多能干!”b、“妈妈,我的柴够您烧一阵子了,明天可以不上山了吧?c、“妈、我不累,您放心!”

  (6)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1)还有哪一段写到了妈妈,指名读。

  (2)想想妈妈怎么呼唤?

  (3)真是妈妈的手臂吗?是什么?用什么比作什么?

  (4)朗读。

  5、学习第5小节。

  (1)引读。

  (2)学生表演,教师朗读。

  (3)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背诵。

  6、学习第2小节。

  (1)听音乐。(流水声、鸟鸣声)

  (2)谁能把听到的音乐说出来。

  (3)比较句子,朗读指导。

  小溪在哗哗地流着。

  小溪在说着悄悄话。

  小鸟在树上叫着。

  小鸟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4)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情感。

  (5)再次朗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六、谈启发

  1、回忆刚才学习的过程,看是否按“单元学习提示”的要求来学习。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拿自己跟山里的`孩子比一比,想对山里的孩子说些什么?

  3、朗读诗:《山娃子》

  归来了,山娃子,

  带着一身的汗水、泥渍,

  带着一路的雨露、晚霞,

  归来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天地,

  山风、小溪、鸟儿,是您亲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

  是您梦的小径。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着一座大山,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五年级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二、自学研讨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

  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

  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四、质疑巩固

  五、作业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年级教学设计8

  一、情境导入,萌发情感(课件:小姑娘受伤后鲜血直流,晕迷不醒。众人着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她是我的朋友》,“她”就是(小姑娘)。

  小姑娘伤势严重,如果不能补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的。输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愿意给她献血呢?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读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老师充满哀伤和渴求的朗诵,激发学生用心朗读,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现,体味内心

  (一)、有人愿意献血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1、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2、看到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

  根据学生提问,归纳三个问题,其他随机解决。

  (1)“一阵沉默之后”说明了什么?

  (2)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

  (3)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3、重温读书方法: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当我们产生疑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联系上下文读书找答案;小组组讨论;请教老师或同学等等)

  4、请大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先试着自己运用读书方法来解决,解决不了,再用其他办法。(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学习)

  5、汇报。

  6、指导朗读。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非常勇敢。你能边做动作边读吗?在座位上试一试。

  愿意读的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

  (二)由表及里,洞识内心。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板:阮恒),他害怕过,犹豫过,但仍然数他最勇敢。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读一读,把阮恒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2、提问,出示4个重点句。

  重点句1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重点句2

  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重点句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重点句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3、刚才我们学习第5自然段的时候,同学们都很会学习,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会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试着解决。你们有信心继续学好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些句子,看又产生什么疑问,自己想想办法解决。

  4、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学习,提问题,解决问题。

  5、汇报。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老师努力建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予学生广阔的质疑空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6、指导朗读,深入体会阮恒的内心变化。

  (1)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想读好的句子,读一读。

  (2)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大家推荐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读一读。

  请同学们看屏幕,边听边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配乐)

  (3)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哭了好几次,在这些句子中写他哭的词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

  (4)“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你能把阮恒献血的过程演一演吗?老师来读句子,大家演一演,体会他内心的变化。

  师读,生演。

  (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5)问:你为什么这样哭呢?

  (6)如果你们是医生,你怎么用轻柔声音安慰他?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他以为把所有的血都献给那个小姑娘,让她活下来,自己就要死了,但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

  几名同学讲这句话:“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说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阮恒的'这种爱心、对朋友的这种友情(板书)把我们深深感动了。(音乐起)小姑娘得救了,她会对阮恒说些什么呢?小伙伴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且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十分有益。)

  结束语:

  让朋友间的这种爱心和友情永远留在我们心间,衷心地祝愿大家友谊地久天长!

  四、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恒也安然无恙,他们一起在孤儿院里生活、游戏,还会发生什么事。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一个小故事,要写清楚她们的神情、动作、语言等。(难度较大)

  2.观察生活中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写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注意写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

  五、板书设计:

  18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 献血

  爱心 友情

五年级教学设计9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长方体(一)(二)

  二、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在前面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编写的。这两个单元主要分成四块: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表面积、体积及体积单位和容积。从直观形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借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这两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这部分教材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概念、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是为今后的圆柱体、圆锥体,甚至更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先鼓励学生回忆两个单元所学的内容,通过举例明确各自的意义,再尝试梳

  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复习整理的方法,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和第四单元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分清了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掌握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系统化的整理,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形体特征的认识,分清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熟练地掌握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积极与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五、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在表面积计算中需要计算几个面,怎样计算。在具体情境中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能结合题意选择正确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现知识的实用性

  1.在正式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电脑出示)。

  看到这个机器人的形状,你会联想到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学生回答)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长方体。(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机器人的图片导入新课,充满童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构建知识网络

  1.在长方体(一)和(二)这两个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展示课前梳理的知识网络图,同学间相互补充完善。)

  2.什么是长方体表面积?怎样计算?出示练习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不是总是算六个面的总面积,生活中有没有不算六个面的情况,举例说明。

  3.什么是长方体体积?怎样计算?出示练习题。

  4.什么是容积?

  (出示课件)看图思考,正确选择。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三)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1.解决基本问题

  ①学生提出问题

  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都掌握得不错,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看着屏幕上金鱼缸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②整理问题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往往不是这样表达的,请同学们思考老师所出示的问题其实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③补充条件

  要求这些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④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相关条件,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⑤小结

  同学们刚刚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有联系的最基本的知识,你们认为在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2.解决较复杂问题

  ①出示信息

  同学们已经把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较复杂的`题目,看同学们学得怎样?

  有几个同学经过调查带给我们大家一些有关这个金鱼缸的信息。

  师出示信息:

  小红说:“每1立方分米的玻璃售价是40元。”

  小亮说:“每2.5平方分米的玻璃售价是1元。”

  小明说:“我用小水泵往鱼缸里面注水,每分钟注入4升水。”

  ②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信息和原来的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问题一:长方体的长是10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如果每1立方分米的玻璃售价是40元。买玻璃要多少钱?

  问题二:长方体的长是10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如果每2.5平方分米的玻璃售价是1元。买玻璃要多少钱?

  问题三:长方体的长是10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我用小水泵往鱼缸里面注水,每分钟注入4升水。几分钟能注满?

  ③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④小结

  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我们第一步要确定计算长方体的什么(表面积、体积、容积),第二步再判断方法(求几个几的总数是多少,用乘法;已知总数,求总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设计意图:在大量的探索、总结、归纳和比较之后,为学生掌握较复杂的问题提供了解题思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策略,才能为后面的练习打好基础。】

  (四)解释应用,强化知识

  1.课件出示解决问题练习:

  ①长6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墨水瓶,钢笔每次吸2毫升,几次能把一满瓶墨水吸干?

  ②一个长方体油桶长5分米,宽2分米,高8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74千克,一桶油共重多少千克?

  ③课室地面长8米,宽5米,墙壁高3.5米。粉刷墙壁和天花板,如果每平方米要花费10元,共需多少元?(门窗暂时忽略不计)

  ④在一块长45米,宽28米的长方形地上铺0.3米厚的熟土,如果拖车每次运1.5立方米熟土,一共需要运多少车?

  师:虽然我们今天研究的都是有关长方体的知识,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有关正方体的问题解题方法和长方体是一样的,只是计算公式不同

  2.课堂检测

  3.拓展训练

  【设计意图: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突破难点;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学法,升华提高

  这一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你学到了什么?

五年级教学设计10

  【教学设计说明】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通篇不过71个单句,478个字,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

  (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

  (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拟定四方面的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2.学习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习围绕总起句具体描述的方法。

  3.分析判断句子的正确性,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和、折;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会用彼此、无忧无虑造句。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讲读第二段,指导背诵第四节,总结课文,有感情朗读,小练笔(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3.想想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二、揭示课题,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让学生明确:课文写了有关猫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二是小猫的活泼可爱。)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讨论后明确:本段的重点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也是本段的总起句。)2.轻声读课文,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讨论后明确: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以及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都一声不吭;既勇敢又胆小。)(3)提问: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乖、睡大觉、不过问。结合理解无忧无虑,并口头造句。)

  (4)接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5)再问: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6)追问: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7)提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8)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9)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10)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11)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12)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13)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14)小结第一段:①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写猫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②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第一段的?(归纳出:首先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接着弄清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写这些内容的;最后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看看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2.讲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本段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提问: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明确: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一句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可爱,而小猫格外可爱。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具体写这些内容的?划出重点词句。(讨论后明确: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鸡毛、线团,摔交,打秋千。板书重点词语:耍个没完没了、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摔交、打秋千。)

  (4)提问: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作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们等词语。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结合理解生气勃勃。)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在讲清内容,理清层次,弄清句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也可引背,引语如下:小猫怎样的可爱?它们是怎么玩耍的?它们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作者为什么不会责打它们?

  四、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总结全篇

五年级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方法与能力】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情感与思想】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重、难点突破】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一篇什么的文章吗?

  提示:由于学生已经预习,可能或者认为是状物的课文,或者认为是写人的文章,向学生说明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然后引导学生从“物与人”和“物与志”两个方面来学习课文。

  二、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白杨”的?白杨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注意从环境、外形特点抓住相关语句来加以理解。

  三、课文的哪些内容是“言志”与“喻人”的?你体会到了作者是在用“白杨”比喻什么样的人?用白杨的特点寄托什么样的志向?

五年级教学设计12

  活动内容:

  综合学习六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四项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我的采蜜集”,了解有关《三国演义》人物、故事的歇后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量。

  2、在“读读背背”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围绕主题搜集、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找准论据、阐明观点的能力。

  4、学生在“我的小笔头”中学会自由表达,写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

  活动策略:

  通过看一看、写一写、做一做、背一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为学生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交流自己的看法,为学生创设课堂口语交际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我的采蜜集

  1、走进三国:作品简介。出示相关课件

  2、话说三国:谈人物故事。

  3、我来读一读:品读歇后语。学生熟读这些歇后语。

  4、试着写一写:补充歇后语。

  5、学着用一用:让学生收集歇后语,分类整理,并尝试运用。

  6、抄写在采蜜集上。

  读读背背

  1、出示相关课件读一读古诗。

  2、看一看作者简介。

  3、念一念写作背景。

  4、自读自悟,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5、背一背,熟读成诵。

  口语交际

  1、出示相关课件口语交际内容:你怎么看待过春节“放鞭炮”这一习俗?

  2、搜集资料,找一找有关春节燃放鞭炮的资料,如习俗的`由来、鞭炮造成的浪费、危害事例等。

  3、论证观点:燃放鞭炮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1)独立思考,确定自己支持的观点。

  (2)结合具体事例论证。

  4、讨论辩论,完善观点。

  (1)根据所持观点的异同自由结组。

  (2)进行讨论或辩论,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观点。

  5、全班交流。要求:

  (1)要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2)观点可以针锋相对,但要注意交流中的礼貌。

  我的小笔头

  1、出示相关课件明确习作要求: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成一篇习作。

  2、教师引导。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感触最深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可将文章题目变换成《我好想……》《我希望……》。

  (3)要深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写出有真情实感、有深度的文章,切忌草草“描绘”,而没感触、没真情。

  (4)写作时要有针对性,写成后希望把文章拿给谁看。切忌空发感想,无病呻吟。

  3、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4、自己修改。

  5、全班交流。

  6、交流评改的心得。

五年级教学设计13

  课题:《趣味文字》人教版美术课程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学习领域: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对汉字的笔画作合理的变化,书写出美观形象的趣味美术字。

  2.从设计趣味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利用新思维感受汉字象形之魅力。

  教学重点:

  1.掌握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创造出更美观、形象、活泼的美术字。

  教学难点:

  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

  征,灵 活地、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创新的目的。

  学情分析:

  美术字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电视上、街头广告上、商品包装上都有很多。学生在二年级学过《闪光的名字》,对于这一点知识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我们在上课时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美术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总结各种变体美术字的特点,感受美术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的装饰和美化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教具:变体美术字的画报、有美术字的包装纸、报纸字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请学生看字(教师出示从生活中的各种报刊、画报、报纸、书籍中剪贴

  的美术字)

  2.问学生看到的字是哪种类型的字?(美术字)板书

  3.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类似的字?

  4.对于美术字,你有什么感受?(教师通过对剪贴画报中字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小结出美术字的特点)

  美术字:特点是美观、醒目、笔画有特点(板书)

  5.下面老师给大家写几个字大家看一看好吗?

  (教师书写课题“趣味文字”四个字,在写的过程中有意少些字的一些比划,然后让学生观察,问

  题 出 在哪?少写了基本笔画,然后教师对基本笔画进行变化补充,让学生观察,引出本课重点)

  (单线书写,更接近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二.讲授:

  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都对哪些笔画进行了变化?

  (点、横、竖、撇、捺)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2.教师小结:可以通过对基本笔画加长、打卷、结合等来使字变的有意思有特点。

  3.除了老师教给你们的这种打卷、组合、加长的方法,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请学生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试着来书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5.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讲评并找出有变化有特点的字。

  6.以上展示的这些字与老师写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双线的,有粗线的,有象形的等)

  7.教师再次幻灯片出示实例文字,请学生比较并找出相应的特点。

  (再次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8.教师小结:

  这些字除了在笔画上进行了变化,还在字的意思上下了功夫,根据字义进行变化,如“火”“竹”

  “花”“森”“开业酬宾”,这样不仅美观还赋予了美术字趣味,这正是我们学习的“趣味文字”。

  (点 题)

  三. 学生作业

  1.同学们,看了老师刚才展示的美术字,你又有新的认识吗?你打算怎样做,请你说一说。(对学

  生 回答的想法及时加以引导、鼓励)

  2.教师幻灯片出示美术字其他类型书写方式范例,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3. 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老师要看一看谁的想法多,谁的动作快,找出那些肯动脑、

  敢于表现的优秀“设计师”。

  4. 创作要求:(幻灯片展示)

  1)尝试用迁移的方法,把不相干的内容组合到一起,如:用水果、蔬菜、树木、花草等形象组合

  汉字,局部“变异”也可:如

  2)也可设计自己的名字。

  3)在A4纸上直接用粗头笔、水彩笔书写并进行装饰美化。

  4)完成后将作品直接粘贴到黑板作品展区。

  5.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字变到最后很难辨认、失去了字的本身意义、美观方面差等加以

  指导修改。

  针对一些比较富有创新的`想法及时加以鼓励引导,对于知识没有接受,或接受不彻底的学生个别

  辅导,做到随讲随消化。

  6.请创作完作品的同学展示成果。

  将学生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并及时当面表扬、赞叹和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给优秀“设计师”颁发

  证书。

  四.拓展:

  请学生欣赏书9页,用我们所学习的美术字在各种形状的纸上书写文字制作成精美的标牌,想一想

  今后在那些地方你还能用到今天学习的美术字。比如每月办的小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年级美术课《趣味文字》一课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设计字体的骨架,添加双线等基本的方法。因此,这节课关键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变形美术字的特点,掌握规律,学会设计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解决教学重点的关键环节是观察教师板演美术字的书写变化步骤,让学生在观察、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设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再现,让学生接近生活,表现生活,运用图片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

  学生观察教师的书写,通过提问、演示的方式来解决书写美术字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基本笔画的加工变化,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利用旧知同化新知的过程。

  其次,学生在自主探究尝试过程中,我及时地参与、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设计作深入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美术字的乐趣。

  另外,我通过课题的示范,不经意间展示了美术字的魅力,还有一些美的示范和作品欣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启发的,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所以最后还对此课做了拓展,通过欣赏,让学生开阔思路,领悟到表现趣味文字的多种手法。

  此节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对重难点把握较好,对于本课知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让学生学有所用,提供必要的展示机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思考的。本节课中前一次作业的完成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最后作业的完成达到要求的有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十不够完整,百分之五没有达到要求。作业展示的形式有待于改变。

五年级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1.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

  2.《耐久跑》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水平五。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体育与健康》中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学校在校园场地,器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实施新课程和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典型素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本校具体情况把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分配到各年级,,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自主体地位,能为今后学好各种体育项目奠定基础。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耐久跑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教材

  二、设计思路

  耐久跑是广大青少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和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积极的作用。初中各阶段跑的各项教材,应侧重于发展人体有氧耐力。实践证明,耐久跑是各项跑的基础。体育科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发展耐力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应加强耐久跑的教学和练习,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快速跑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快速奔跑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耐久跑的`动作要领(身体姿势---动作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较小,跑速均匀,摆臂自然)及克服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的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奔跑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学会合理运用体力,牢固掌握耐久跑过程中“极点”的克服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的思想作风,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4、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5%左右。

  四、教学重点

  学会耐久跑的呼吸节奏、跑步姿势

  五、教学难点

  体会“极点”、克服“极点”

  六、教学准备

  篮球场2块、接力棒4根、标志桶12个、录音机1台。

五年级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五年级中的“欣赏、评述”课程。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石窟共有492个石窟,都绘有大量飞天的形象。这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的艺术成就,而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表现飞天形象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表现方法,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作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情感。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的石窟艺术,感受飞天的艺术特点,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并临摹一幅飞天作品。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飞天的表现手法,感受传统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用线条表现飞天的形象。

  教师教具:白板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添画的游戏,请每组用30秒时间,动笔让屏幕画中的人物飞起来。

  学生在白板课件上分组完成添画。

  2.展示小组添画作品。出事教师添画作品。

  师:请大家看看我添加了什么让人物飞了起来。像这样伴着飘带,曼妙飞舞的人物,被人们誉为世界古典文化的瑰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飞天-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师:飞天是如何飞舞的?让我们通过一段影片来仔细观察欣赏。

  观看视频

  师:添画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和这张作品一样,用翅膀来表现飞翔。比较下它与飞天的飞舞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与西方天使比较,让学生感受飞天是凭空而飞,借助飘带来体现更虚幻,更充满想象力。了解飘带与人物飞舞方向相反,流云飞花的衬托装饰作用。

  教师随视频介绍飞天。

  2.深入感知

  师:飞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小结:动势、造型、线条、色彩

  (1) 赏析飞天作品的动势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个石窟,请大家找找飞天在哪里?飞天和佛像给人什么不同的感受?

  师:飞天为什么给人动态感?

  归纳特点:灵活轻盈、洒脱各异

  (2) 赏析飞天作品的造型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整体的人物动势,接下来让我们来局部欣赏。这是飞天早期作品,比较下,看看人物造型有什么不同?

  师:仔细看看这张壁画作品复原图,其中的人物神态,外形有什么特点?

  师:看看其他飞天照片里面头部造型,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人们常说“画人难画手”,看到飞天作品中的手的造型,你想说说什么?

  归纳特点:清秀圆润、端庄华丽

  3.分析飞天作品的线条

  (1) 师: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欣赏飞天的线条,并填写学习卡-白板展示学习卡,学生观察讨论,完成学习卡并汇报结果

  (2) 和《朝元图》感受比较线条的变化

  师:我要考考大家,这两幅壁画作品中相同的地方与不同之处。

  归纳特点:流畅有力,富有韵律感

  4.分析飞天作品的色彩

  师:飞天穿越千年的沧桑,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他最初的模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后世的画家们还原的飞天作品的色彩有着怎样的特点?

  归纳特点:艳丽丰富

  三、作业

  师:接下来我也想请大家来体验下飞天壁画的创作历程,用临摹的方式画一幅飞天的线描作品。

  1.小组临摹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点评

  3.将学生作品合成为壁画效果来展示

  四、欣赏飞天现代作品

  五、教师总结

  板书:

  教师范画

  飞天图片

  人物造型:灵动舒展,刚柔相济

  线条:流动而富有韵律感

  色彩:艳丽多彩,对比强烈

  课后反思:

  《飞天》是小学美术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领域相结合的一课,诣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形式,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什么是石窟缺乏感性认识,对飞天的艺术特点不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发动学生课前搜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尽量的让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飞天人物的动态特征,学生还提到了春晚上的飞天舞蹈,我也让几个学生在集体面前尝试着模仿几个飞天的动态,学生的兴趣浓厚。

  通过讨论飞天形象的动态特点、服饰特点及用怎样的`线条可以表现人物的动态?为孩子们在接下来的绘画中找到侧重点,然后通过临摹教材中的飞天形象俏丽的体态,柔美凌空飞翔的感觉。在拓展方面,通过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飞天形象,在感受飞天美感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教学生该怎么样,突出了学生的主题问题,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从本课的教学成果来看,飞天在学生的印象里都是一位仙人,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所以学生大多能表现出这种感觉。但个别学生表现的人体线条不够流畅,比较生硬或是告诉老师我这里不会画,应鼓励学生大胆用笔。

【五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年级的教学设计10-11

五年级下册《海报设计》的教学设计05-18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6-11

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05-20

五年级《桥》教学设计05-17

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3-10

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05-20

五年级《折纸》的教学设计08-24

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6-22

所见五年级教学设计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