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04 16:48: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插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清清的溪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

  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

  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师: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

  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

  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挖(坑)栽( )培( )浇( )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纸张、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的历史

  1、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

  3、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

  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4、聚焦话题: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5、穿插竹简观察体验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图书馆里的书,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为广泛的材料。通过反问古时候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出材料变化的思考。)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

  活动一:

  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片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放回笔筒,体验结束。

  活动二:

  穿越到陶泥时期,经历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音乐声响起,整理实验材料,体验结束。

  活动三:

  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

  2、让学生演示,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过程,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班级装订成三本书的过程,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三、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

  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2、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更好的材料来做书,意识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2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

  3、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分苹果入手,介绍了除法竖式的写法,接着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掌握如何列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本课时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在分较大数目的物品的过程中探索试商的方法。教学中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位同学大约分几张卡片,然后组织教学活动,探讨怎样判断估计得正确与否。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找出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的试商策略。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竖式求有余数除法的方法,教师可以充分放手,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际活动的背景中去探讨试商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规律。

  4、教学目标:

  A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B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培养学生在小组中探究问题的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让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方法。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活动:小组倒背乘法口诀

  2、练习:

  (1)( )里能填几?

  ( )×4<15 8×( )<33 6×( )<37 ( ) ×7<39 (2)( )里最大能填几?

  ( )×4<15 8×( )<33 6×( )<37 ( ) ×7<39比较(1)(2)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新授

  1、以小组为单位分物品

  第一小组(5人):分49张苹果的卡片第二小组(5人):分50张圆形卡片第三小组(5人):分51张梨形卡片第四小组(6人):分52根小棒第五小组(5人):分53个小珠子a、猜

  猜一猜盒子里有多少物品b、看

  盒子下写好要分的东西和数量c、估

  估计一下你们小组每位同学分得几样东西d、想

  想一想你们小组是怎样估的e、写

  把你估计的结果和分的过程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f、分

  真正分一下,验证一下是否正确g、说

  说一说每人分得的数量是怎样得出来的,为什么既没估大也没有估小?

  小组合作的提示:

  1)你能把分的过程和结果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组长带领说一说分的结果和数学算式的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真正分一下,验证一下算的和分的是否一样?

  4)有没有快速试商的好方法,请做好准备与其他小组分享。

  教师要把握:

  1)帮助学生将分的过程和数学的除法联系起来。

  2)将分的过程和算式的各部分之间联系着来进一步理解竖式除法各部分之间的意义。 3)再次经历分的过程,进一步将数和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体会数学中“验证”的方法。 4)帮助学生提炼试商的策略,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小组人数和分得的卡片数(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盒子上的数(被除数),又比盒子上的数(被除数)小。

  5个小组的算式分别是:(1)49÷6=8?6?7?6?71 (2) 50÷6=8?6?7?6?72

  (3) 51÷6=8?6?7?6?73(以5个式子中的一个列举如(3)中6×8=48,比51小; 6×9=54,比51大)

  (4)52÷6=8?6?7?6?74 (5) 53÷6=8?6?7?6?75

  2、问题:从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要是再有一个小组的话,是不是会出现54÷6=8?6?7?6?76呢?为什么?

  3、练习

  第6页第3题森林医生

  完成书第5页的试一试

  完成书第5页的算一算

  4、比较试一试和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作业

  书第6页的题目教学内容:P 4-5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4

  知识目标

  1了解“雾霾”的相关知识及形成原因

  2.掌握“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

  4.了解减少“雾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文字材料及视频获取“雾霾”相关知识及形成原因

  2.通过视频及文字材料获取“雾霾”的危害

  3.通过文字材料及图片掌握“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

  2.树立自我保护观念

  3.树立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总结减少雾霾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播放幻灯片]雾霾景观图

  同学们齐声回答是雾霾

  [教师]没错,就是雾霾。以上图片是街头的实景图。近期我国的华北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我们也没能幸免,我们这里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那么什么是雾霾,它又有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下幻灯片!

  [教师]大家越往后看可能心情越来越沉重。原来雾霾的危害这么大,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发生。因此,我们一定要警惕雾霾的危害!

  一、问题导入

  通过文字材料讲解PM2.5指数与“雾霾”的关系

  二、了解雾霾

  1、出示雾霾天气图片,介绍什么是雾霾。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身处雾霾的切身体会。(看不清周围的景物,感觉哪里都是灰濛濛的;路上跑的车上有很多灰,看起来很脏;洗头、换衣服的次数变多了......)

  三、介绍雾霾产生的原因。

  出示新闻图片,找同学谈谈感受。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与实际讨论: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

  1、空气不流动

  2、汽车尾气排放

  3、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

  4、燃煤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物

  5、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四、雾霾的危害

  (一)出示新闻图片(上海某座大楼在雾霾天“消失”;地铁里戴防毒面具的人;雾霾中,明明是白天,街上的车灯却都打开了。)并找同学谈谈感受。

  (二)讨论: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与实际分组讨论,雾霾天气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伤害。

  1、“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点)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可导致传染病增多

  (4)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2、影响交通安全

  (三)小结:雾霾不仅会影响交通安全,最重要的是它直接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它会让我们不舒服,会传播很多病毒和细菌等等。

  五、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为健康护航

  (1)出门戴口罩,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

  (2)早晚少开窗,等太阳出来后再开窗通风

  (3)不出门或晨练,以室内活动代替室外活动

  (4)注意调节饮食

  2、交通安全方面

  六、如何减少雾霾

  1、出示图片,回顾雾霾形成的原因。

  (1)空气不流动

  (2)汽车尾气排放

  (3)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

  (4)燃煤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物

  (5)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2、根据原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讨论如何为减少雾霾出一份力。

  (1)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

  (2)多乘公交车,尽量不乘私家车

  (3)随手关灯,及时关掉电视等电器的插头

  (4)纸张双面使用

  (5)购物时自备购物袋

  (6)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

  (7)多参与植树活动

  怎么保护自己的健康学生讨论:针对雾霾带来的危害,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健康不受侵害。提示:从衣、食、住、行、运动几个方面考虑)

  小结:1.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

  2.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少出辛辣刺激的食物。

  3.锻炼改在室内。

  4.如果必须出门,带上口罩。回来时洗脸漱口。

  小小训练场

  多媒体展示训练内容,学生判断下列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

  活动三:抗击雾霾,从我做起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我们怎么做才能减少这种危害呢?学生讨论。

  小结:植树种草、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少放鞭炮、杜绝露天燃烧等。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健康,还要给后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

  教学反思:学生了解“雾霾”的相关知识及形成原因掌握“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了解减少“雾霾”的方法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识字5》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内容。本课将有关冬天的特征的词语用“词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组成韵语,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识字和认识事物。12个词语都配有相应的插图,学生图词结合,容易萌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会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挂图)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野外去玩玩,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看图识字学词

  1、大家刚才说的就是识字5的内容。看,这些词你认识吗?(带拼音的韵文)

  2、学生自读韵文,读准字音。

  3、指名当小老师,说说哪个字音要读准。评价。再指名读。

  4、齐读。

  5、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6、游戏:小小邮递员。

  (出示背景图)看冬爷爷来了,他带来了好多封信,想要小朋友当当小小邮递员,为他送信,谁愿意的?

  发生词卡,学生把词卡贴到相应的图片旁。(评价后齐读)

  二、感情朗读、理解词义。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2)出示相应的事物旁。

  (3)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4)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寒流”,齐读两遍。

  (5)齐读三个词。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1)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

  (2)自己读词。

  (3)指名读,评价,哪个词读得最好。

  (4)这么冷的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

  男女生读,齐读。

  (5)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岁寒三友”。齐读。

  (6)冬天除了它们,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

  (1)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的?指名读。

  (2)小动物躲在洞里多舒服呀,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

  (3)女生读,齐读。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1)指名说,出示相应的词卡。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的?

  (2)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

  (3)南方很少见过这么大的雪,那我们能干些什么?

  (4)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的喜欢吗?

  5、出示全部的词,请小朋友自己再好好的、一行一行地读读词语,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1)指名说,(一行词表示一个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3)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三、课后延伸,读读儿歌、写生字。

  小朋友学的真不错,老师奖给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要不要?(出示儿歌——腊梅花)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3、你喜欢腊梅花吗?那我们就一起把它的名字写下来吧!

  4、把书打开,读读课后的笔顺表,再描一描。

  5、指名说,师范写,生临写。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花边,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什么是花边”,了解花边的装饰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用剪纸的方式设计制作花边。

  2、能够联系生活,回忆起日常见到过的一些花边并学习制作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花边。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造型设计能力以及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并学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并制作出花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理解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花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剪刀、彩色纸、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伙伴,请大家唱着儿歌来迎接他们吧。(学生唱《小白兔》儿歌,教师剪小白兔花边)

  快看,小白兔来了!小白兔还会变魔术呢!(拉开花边,两只,四只……)你们想学一学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漂亮的花边》(板书课题)

  二、欣赏花边: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大家赶快来欣赏吧。(出示生活中的花边)

  1、古代服饰上的花边。

  领口、袖口、长袍、鞋子等地方都有花边。

  2、古代建筑上的花边。

  好多的古代建筑的门上、墙上、窗户上等地方,有好多的花边。

  3、陶器、瓷器上的花边。

  在一些陶器、瓷器上的花边都很漂亮,尤其是青花瓷。

  3、好看的生活用品的花边。

  筷子上、盘子上、家具上、床上、裤子上、被子上、生活用品中太多了,他们都有好看的花边。

  4、大街上的栏杆和围栏。

  有各种单位的围栏, 绿化带的围栏, 各种栏杆的样式都很美。

  5、民族服饰中的花边:少数民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以及服饰上随处可见漂亮的花边。

  三、探索研究:

  师:图案从一开始就从属于器物、建筑、服装等被装饰物上,用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地华丽、精美,图案的设计注重形式感,强调平面感,强调形象的装饰美感。他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他能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这节课探讨一下美丽花边的制作方法。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

  教师示范:1、连续图案剪法: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2、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做出漂亮的花边。

  五、设计制作:

  1. 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

  2.选一件周围的物品进行装饰。

  六、作业展评

  全班学生进行作业展评,并可以加上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评语。表扬制作精美的花边图案,可做花边展示秀。

  七、拓展建议:

  同学们虽然现在你们手中只是一些普通的花边,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勤动手,这些花边可以装点整个世界,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大家回家去试试吧,下课。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智育目标]:指导学生为指偶表演布置剧院,模拟舞台表演。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开动脑筋,制作指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教学难点]:能结合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完整的制作一个有特色的指偶。

  教学准备

  剪刀、双面胶、手工纸、彩色笔、毛线。

  学生活动设计

  组织引导学生自编小故事,根据故事人物、场景,运用学到的绘画、折纸、剪贴或彩泥等造型技能制作所需各种道,培养造型、表达、思维能力,增强合作、探究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知

  1、 欣赏木偶戏表演,并向学生介绍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芝麻绿豆官(木偶人物)。

  学生与木偶人物交谈,发掘木偶身上最大的特点?[必须由手来操纵]

  2、 引入:

  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个可以像芝麻绿豆官一样在手上操作的小玩偶啊?

  3、 揭示课题:指偶剧院

  三、探索新知

  1、尝试:介绍木偶家族的另一个成员—指偶,由各小组的组长来展示。

  2、思考:小指偶跟木偶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3、讨论:各小组组长将展示的纸偶带到小组里进行讨论。

  A:组长将表演的感受与组员分享。

  B:讨论各小组不同指偶的制作方法。

  4、探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指偶。

  5、总结:老师把小朋友的意见进行总结,并稍做示范、引导。

  6、欣赏: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些不同的指偶作品,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 作业:

  分小组合作,编个故事并根据角色的.分配来制作指偶。

  要求:合理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指偶。

  五、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后拓展

  学生利用自己做的指偶玩具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本课为二年级上学期美术课中唯一的一次综合探索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制作指偶,表演指偶剧来渗透音乐、指偶表演技巧、舞台装饰、变废为宝等知识。由于知识量大,需用两节以上的课时才能完成任务。作为本次研讨的是第二课时,以《小熊请客》为题材来进行制作与表演,突出新课程的以下几个特征:

  1、改变学习方式,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个性与自主学习的特征,并在快乐的活动中渗透技能、技巧。

  2、强调综合探究的理念,让美术学科能与音乐、戏剧表演、舞台美术等进行牵手联合,巧妙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气氛中。

  3、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学生讨论完小组想制作的角色后,及时进行点拨如何运用现有的废旧材料巧妙地制作所需的角色形象,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那些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4、强调评价的展示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小组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评价的展示激励的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01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一身( )的羽毛,一对( )翅膀,加上( )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形式和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9个生字,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搭配词语,积累词语、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以及家乡近的来有哪些变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展示台及宽带网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识字、积累词语

  难点:夸家乡、写家乡

  课时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的资料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探究。请学生先读读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

  3、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进行学习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①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意思不同。②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

  4、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

  5、师小结:

  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需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

  6、拓展练习:填一填。

  游泳——火车——洗衣———服装——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游戏激趣:走出“小小观察台”,我们又来到“字词游戏宫”。

  ①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交流识字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窗、恶、善、内”等读音。)

  ③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男女生或同桌对读)。

  ④去掉两个词之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并适当运用。

  ⑤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识记9个字。

  2、我会填

  我们积累了那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会给它们找个朋友吗?

  ①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②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3、我会读

  我们再到“古诗词王国”去欣赏古诗,看谁读得好,记得快。

  ①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②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③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要读出感情。

  ④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板书:夸家乡)

  二、完成口语交际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本P56的口语交际。

  2、教教师明确要求:

  (1)、可以夸家乡迷人的风光

  (2)、可以夸家乡丰富的物产

  (3)、可以夸家乡的变化

  (4)、可以讲家乡的未来

  3、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图片、照片等),同学间互相介绍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4、充分“对话”,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的同学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模拟“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么样的?

  5、写一写

  把自己刚刚说的内容,整理好后,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展示台

  一、接龙游戏

  1、看、说

  2、小结:词语接龙的特点是利用前一个词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个词开头的第一个字。依次类推。

  3、如:祖国——国家——家园——园长——长大——大家

  再选词语接龙,口头说说

  光明——明天——( )——()——()

  了解—()—()——()——()

  园地—()—()——()——()

  4、让学生互相交流,看谁说得多

  二、展示收集的图片

  1、老师先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2、学生展示

  3、讲一讲变化

  第四课时

  一、导入

  1、听歌曲《爱我中华》

  2、导入:

  我国地大物博,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像歌曲里唱到的一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各族人民。

  二、教学“宽带网”的内容。

  1、投影展示部分民族图片,创设情景,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各小组向全班交流汇报。

  4、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5、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6、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7、再次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周总理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你们看,我们的国家总理竟然来到了傣族人民中间,和他们一起欢度泼水节。谁能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是啊,从周总理和人民欢乐的笑脸上,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幸福、难忘的泼水节啊!(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3、识字。

  ①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

  ②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③游戏检查识字。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

  4、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来,感到特别高兴?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边读边观察生字字形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2、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凤凰”一词。

  3、学生对照田字格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写字展评。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重点词句品读,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体会感悟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2)“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3)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3)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4)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5)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1)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语句展示读给大家听。

  2、假如周总理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他说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呢?

  五、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爱周总理

  赶来、撒满、驶过身穿头上接过

  升上欢呼敲着踩着跳舞

  一边……一边……一手……一手……

  幸福难忘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3个生字。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4—11小节,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小动物的故事,是谁呢?(板书:青蛙)它有一个什么愿望呢(板书:看海)对,这就是9、青蛙看海。让我们再读读课题。

  2、师简单回顾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的内容,再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三小节。

  3、看,就是这只青蛙(贴图:青蛙)想去看海,大海在哪儿呢?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师板画。

  过渡:是啊,不登山怎么能看见大海呢?这令小青蛙的心里更加失望。这时谁出现了?松鼠是怎么说的?

  二、精读课文第4—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11自然段,要求:先划出松鼠的话,再读一读。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对它说了什么?出示:你想看海吗?

  松鼠的话中表达了对青蛙的什么感情?(关心)谁能做小松鼠关心一下小青蛙?评读,集体练读。

  (2)小青蛙是怎么说的?你能体会它当时的心情吗?谁能把小青蛙失望的心情读出来?练读。

  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分角色朗读。

  (3)听了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真有耐心)

  练读句子。

  (4)小青蛙接着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板书:一级)觉得怎样?难吗?(容易)对呀!这下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

  (5)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出示:再跳一下!那就让我们再跳上一级。师生学青蛙齐跳。(板书:又一级)

  (6)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一级,松鼠是怎么说的?出示: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它为什么这样说?(相信它,鼓励它)让我们都来鼓励鼓励小青蛙吧。练读句子。

  小结:小松鼠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

  三、朗读课文,角色表演

  1、同座位分角色朗读,要求:记住它们的话,通过想像加以适当的动作。

  2、请学生上台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到登山途中时)小青蛙,看你气喘吁吁的样子,你累吗?累了怎么办?又是满头大汗的,渴了吧?该怎么办?你们这么累这么渴,还能再跳吗?看,这儿离山顶还有更远的路要走呢,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吧!(学生要坚持登上山顶)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出示: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什么是“不知不觉”?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就登上了山顶?

  3、同学们,看完了表演,小青蛙最终是怎样登上山顶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

  4、登上山顶的小青蛙和小松鼠终于看到了大海,看,(多媒体:大海的画面)小青蛙,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想说些什么?小松鼠呢,你想说些什么?

  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青蛙说?

  2、看完大海,回到湖边的小青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它的伙伴们,于是,小伙伴们也想去看看大海,可它们也觉得这山太高,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会怎么跟它们说?

  3、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五、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卡片:登

  (1)读准字音,强调后鼻音。

  (2)教学“”登字头。师范写,学生书空。

  (3)“登“字是什么结构?怎样才能把它写美观、端正?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同上述方法教学:级、阶。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

  琐碎、机械的语言训练扼杀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上,引领学生在具有生活情趣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

  教学设计特色

  在生活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放机、磁带。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 激趣,激情导入(2’

  1、出示谜面:

  ① 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② 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

  2、学生猜后,分先后板书课题:雷雨。

  二、 充分朗读,概述课文(15’)

  1、下面请大家听录音,看看下雷雨时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2、下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朗读课文,看看他和我们刚才听到的谁读得更好!同时请同学们为自然段编序号。

  3、接着,我们再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色?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分组赛读雷雨前、中、后各自的景色。

  三、 创设情境,运用实践。(20’)

  1、下面请大家想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及自然现象?请读读课文,用“——”画出来。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板书。

  2、创设说话情境:出示投影片(雷雨图)

  ① 引读:哗—,—,雨—,雨——,往窗外望去——,——,都看清了。

  ② 质疑: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遇见过这样的雷雨吗?能用几句话向大家简单地说说当时的情景吗?下面我们请大家试试看。然后教师归纳:

  夏天,天气又闷又热,天空中黑沉沉的,忽然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树儿被刮得东倒西歪,哗 哗 哗 ,倾盆大雨庞然下起来了。不一会儿,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空气清新,舒服极了。

  ③ 出示句子:雨越下越大。房子,树枝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让学生领会:“渐渐”在此处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可出示练习添加“渐渐”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看谁想得快,添得准。

  出示投影片:①我长高了。②四周安静下来。③运动员们加快了速度。④我懂得了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3、雨停了,大地间又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图):

  ① 引读:雨_____了,太阳_______了。一条_____挂在______。蝉____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_____,青蛙_____。

  ② 出示投影片,______的雨终于停了。______的太阳公公又出现在

  _____。一条_____的彩虹____挂在____的天空。蝉______叫着,好像在感谢这场雷雨似的。______的蜘蛛又坐在______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______地叫起来了,为这雨后的美丽景色增添了无限生趣,人们呼吸着这______的空气,听着这______的声音,心里____极了。

  四、 感情诵读,设计练习(3’)

  1、根据板书,齐背课文。

  2、你们认为课文学到这里,还应该做哪些练习?可让学生运用朗读、背诵,绘画,唱歌,跳舞等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师:我们可以通过唱歌或者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唱歌”吧。当然

  我们还可以得用课余时间去研究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可查阅资料,询问老师解决)。

  附板书设计:

  雷 雨

  雷雨前:乌云 叶子 蝉 大风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雷雨中:下雨 雨大 雨小 树 房子

  雷雨后:太阳 彩虹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任务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页的“数学广角”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当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和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困难,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刺猬没带伞,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小鸡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②小鸭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刺猬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教师读纸条上写的内容: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企鹅博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学生先自己摆、记,然后小组汇总、排列、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以帮小动物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增加了难度,让这个密码出现在所有的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4个,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设计意图。)

  师:你们找到密码了吗?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汇报找密码的过程。(略)

  师:那么刚才你们摆两位数时,你摆出了几个呢?请用手势表示一下。

  ▲学生举手后,问没摆全的学生是怎么摆的,问全摆出的学生又是怎么摆的,学生出现的情况可能有:有把1、2组成12,然后再交换位置变成21;1、3组成13,交换位置后是31;2、3组成23,交换位置后是32。或者是随便摆一个看一个的。或者是这样摆12、13、23、21、31、32等。对这些摆法可让学生去比较一下,得出第一种方法有序地去摆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小精灵

  ▲让刚才不是用第一种方法去摆的学生按这种方法再重新摆一摆,感觉一下是不是比刚才方便多了。

  师:同学们都摆得很好,都动了脑筋,要想摆得快又不漏掉,我们应该选择一定的顺序去摆。

  (教学设计意图:既然是数学活动课就该让学生充分地摆,充分地说,以“摆”来帮助思,以“说”来表达思,在“摆”中发现问题,在“说”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三、模拟小动物之间的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通过大家的帮忙,企鹅博士家的密码锁被打开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它们激动地互相握起手来,小刺猬边握手边在想:“我们三个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呢?”(教师边说边在小刺猬的头上打个问号。)

  ▲学生猜好后,教师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三人模拟小动物握手,一人数握手的次数,找出答案。最后通过模拟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师: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握手时是3个学生,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

  (教学设计意图:模拟小动物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通过比较,找出区别,在区别中强化知识,此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师:这时企鹅博士回来了,刚才它出去买了个数码相机,小刺猬、小鸡、小鸭看见了,特别想照相,企鹅博士说:“行啊,但是我要考考你们,如果能够回答出这道题,就给你们一起照相,只要顺序不重复,想照几张就照几张。好,题目是这样的:(教师出示: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汇报展示。

  (出现5+7=12,7+5=12时,教师问: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一样吗?是属于同一种情况吗?那应该怎么办?)

  得到结论:得数有3种可能。

  照相环节

  师:企鹅博士可是说到做到的哟,现在它要开始给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照相了,大家帮他们排一排,看一看最多可以照几张?

  小组合作

  汇报交流。

  四通过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今天,我们不仅帮3只小动物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还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师: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份兴奋的心情,来做几道题吧!

  1.(出示实物投影)第97页“做一做”

  (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这个练习,不但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2.第98页的做一做。

  (练习设计意图:这个练习如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个设计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运用,让优生能“吃得饱”。同时,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所回味,起到课后延伸与发展的作用。)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为什么?

  (小结设计意图: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讲出学到什么知识,只要学生对今天的课有所体会,不管这个体会是高兴的还是难受的,是有关知识点的,还是情感体验的,只要学生有所收获,这节课就是成功的。)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有关日月潭的风光短片)

  3、朋友们,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优秀的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日月潭。

  (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不要加字,减字)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

  (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盛的翘舌音,盛、省、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建筑

  请4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喜欢读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2、你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

  在学生读文过程中,适机出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让学生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

  ①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②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③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④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朗读全文。

  (每个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交流讨论:

  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请用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大家。

  5、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

  (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

  你能来试一试吗?

  (多请几名学生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不看书;再介绍给同桌听)

  6、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

  (请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里,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组员听)

  7、你最欣赏哪位导游?能说说理由吗?

  8、请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几位优秀导游为大家作介绍。

  (集体评议,教师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向好友介绍日月潭。

  (此内容也可在课后进行)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可背诵。

  四、课外拓展,组织活动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台湾风景名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放有关台湾的风景短片,请小朋友来当当小导游,介绍景点。

  2、知道在台湾还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吗?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吗?

  五、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

  说说这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绕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教师范写。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六、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介绍日月潭。

  2、画画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载在好词佳句本中。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5

  目标预设:

  1、 识字13个,写字9个。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

  4、 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字卡、实物。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

  一、实验引入

  1、 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

  2、 学生触摸后谈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灾、晶、毁、冷、冰、冲。

  5、(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

  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 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2) 我的变化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3) 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

  (4) 教师引读:

  夏天的早晨,我在---

  秋天的早晨,我在---

  3、 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 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2、 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

  3、 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 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 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 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出示生字,齐读。

  2) 小组讨论学习。

  (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3)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每个字写4个。

【小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设计07-06

小学教学设计07-15

小学二年级《北京》教学设计07-28

小学二年级的体育教学设计07-28

小学二年级《泉水》教学设计11-19

小学二年级的美术教学设计01-30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02-11

小学二年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2-22

小学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12-04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