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了解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知道呼吸、燃烧都需要空气。
3.积极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懂得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活动重点:
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活动难点:
了解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知道呼吸、燃烧都需要空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提前渗透空气污染的原因。
材料准备:透明塑料袋、玻璃杯、蜡烛每人一份,皮球,蜡烛燃烧课件,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环境污染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魔法口袋,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特点。
提问:猜一猜我的魔法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你们能不能看见它?能不能摸到?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小结: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主动探究,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提问:空气都藏在什么地方呢?幼儿先进行猜想然后验证。请你拿着宝袋去教室找找吧。找之前记得:一定要把你的宝袋装的满满的;在哪里找到的空气:听到拍手声立马回到座位上。
说说你的空气是从哪里收集到的?
小结:原来桌子下、空调旁、门后边都有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3.借助课件《燃烧的蜡烛》以及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ppt图片,大胆猜想,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空气的用途。
(1)通过游戏,了解人类和动物离不开它。
提问:空气都有哪些作用呢?请你捏住鼻子,闭紧嘴,现在有什么感觉?除了我们人类谁还需要空气?
小结: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都会窒息而死。
(2)蜡烛燃烧实验操作,知道蜡烛燃烧离不开空气。
提问: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吗?如果我把杯子扣在蜡烛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去当个科学家操作一下吧。
蜡烛有神变化?为什么会熄灭?是很快熄灭的还是慢慢熄灭的?幼儿猜向后播放课件《燃烧的蜡烛》幼儿观看。
小结:燃烧也需要空气。
(3)观看ppt图片,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
提问:看,我今天带来一个皮球,它里面是什么?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的`哪些东西里边是空气做成的?教师结合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小结:生活中我们踢的足球、游泳圈、结婚龙门等都是空气做成的,空气的作用真大。
4.观看空气污染ppt图片,交流空气污染的原因,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问:这个人为什么要带口罩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希望大家成为环境小卫士,自身做起,时刻提醒周围人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相信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清新的环境里。
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每人拿一个“魔法袋,到户外收集空气,去放飞“风等”
幼儿园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幼儿真实生活是科学教育内容。”生活中幼儿对一些美食用具(如:打蛋器、切菜器、削皮刀等)非常好奇,常常跃跃欲试。“科学探究活动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有益于孩子们真正的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本活动引导幼儿从家中收集各种美食用具,并记录搜集到的美食用具。通过幼儿之间相互提问、解答、演示,引导幼儿介绍、认识各种美食好帮手,了解它们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并鼓励幼儿在探究和尝试的同时,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用具,体验劳动的喜悦。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的提高,他们对生活中一些新奇的用品产生了好奇,有了自己动手试一试的冲动。本活动顺应了大班幼儿喜欢摆弄、操作、探究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践,感知体验美食好帮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学习使用它们。在提高幼儿生活技能的同时萌发设计未来新产品和热爱生活的愿望。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活动中设计了三次操作环节,幼儿与材料有充分持续互动的时间和机会,关注重复活动的必要性,旨在使幼儿在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积累经验;每次操作后都有幼儿之间经验的介绍与交流,注重幼儿的交流与表达,充分体现《指南》精神。
教学方法:
《指南》中指出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幼儿为本”,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采用循序渐进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和多媒体课件呈现法等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感受美食好帮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活动目标:
1、了解削皮刀、打蛋器的简单构造,知道一些美食小用具的名称及用途。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和同伴、教师交流一些认识的美食好帮手,能安全使用美食小用具制作果蔬沙拉。
3、感受各种美食小帮手所带来的快捷、便利,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布置“美食好帮手”展览会;
2、幼儿在生活馆里穿好围裙,戴好帽子,洗好小手;
3、削皮刀和打蛋器每组一份;黄瓜和鸡蛋若干;苹果、香蕉、火龙果、橙子、胡萝卜、甜瓜等果蔬;沙拉酱、玻璃碗、一次性纸杯和纸盘等;
4、相关美食用具课件、幼儿收集家中美食小用具的调查表;幼儿每人带来的一种美食小用具;音乐;纸巾、抹布、垃圾桶。
活动过程:
一、参观“美食小帮手展览会”,幼儿交流自己带来的美食小用具,了解各种用具的名称和作用。
1、这是什么展览会?都有什么美食好帮手呢?你今天带来了什么美食好帮手?它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2、请个别幼儿边演示边介绍自己带的美食小用具。教师适时引导提问“为什么说它是好帮手?”“我们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带的美食小用具,鼓励幼儿边讲解边演示给小朋友看。
4、请幼儿将带来的美食好帮手放到展览架上,拿出记录表再和小朋友说说还搜集到了什么美食好帮手?
5、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表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比较特殊的美食小帮手。
6、出示课件,教师介绍其他美食小帮手。提问“这是什么用具?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带给我们哪些方便?”
教师小结:美食好帮手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快捷。这些好帮手就是很聪明的人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后,研究发明出来的。
二、出示削皮刀和打蛋器,幼儿探究了解其构造和安全使用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尝试使用削皮刀削黄瓜,用打蛋器搅拌鸡蛋,体验探索尝试的乐趣。
要求:看看削皮刀和打蛋器是什么样子的,用的时候要怎样拿才安全;试一试怎样用削皮刀削黄瓜,用打蛋器搅拌鸡蛋;注意把黄瓜皮收到盘子里,鸡蛋别洒出来。
2、请幼儿说说削皮刀上面都有什么?自己是怎样使用的?打蛋器是什么形状的,用的时候怎么拿?要注意什么?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削皮刀有刀面和刀柄,用的时候,要拿好刀柄,手握黄瓜时要留出空面,保证削皮的时候不要削到另一只手;打蛋器的形状像水滴,前面是撑开的,便于搅拌的更快,也要握紧手柄,上下转着圈打蛋,另一只手扶好碗。
3、提供更多果蔬,请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再次操作,探索尝试削皮刀和打蛋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4、请幼儿交流自己使用美食好帮手的方法。
三、提供果蔬,幼儿选择美食好帮手帮忙制作美味沙拉,感受美食好帮手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1、教师提供果蔬,幼儿选择用具,进行操作。要求:削皮切块时要注意使用安全;将垃圾收拾好。
2、过程中请幼儿观看个别幼儿的操作,给予幼儿鼓励,大胆尝试,引导幼儿合作制作。
3、幼儿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回教室和小朋友分享。
延伸活动:
1、“这些美食好帮手真方便,你想设计一种什么样的美食好帮手?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2、设置“小小设计师”活动区,将幼儿设计的“美食好帮手”、“生活小帮手”等装订成册,进行交流分享。
幼儿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2. 学习使用特殊电话号码,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特殊的电话号码,学习使用特殊电话号码。
教学难点
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 活动导入 师:"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我们今天一起去羊村做客好吗?"课件:懒羊羊在哭"唔……"师:咦,懒羊羊,你为什么哭呀?
基本部分
1.认识110 119 120
(1)出发去救村长,在草原桥上遇到大火。
(2)消防员叔叔本事真大,一下子就把火灭了。我们可以通过啰。灰太狼平时作恶多端,干了许多坏事情,特别喜欢抓羊吃,我们看看它现在在干什么?
(3)进入狼堡,发现村长受伤了,怎么办
2闯关游戏,巩固认识
第一关:请问119、120、110,分别是哪里的电话号码?
第二关:请问这三张图片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应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
第三关:请问110、120、119,为什么这三个号码是特殊的电话号码?
结束部分
师: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我们xx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今天不仅学到了关于110、120、119这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一些知识,还成功地把羊村长给就乐出来,你们真的很棒!
幼儿园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的各类活动中经常会运用到不同的工具,如我班在美工活动中将牙签、吸管、回形针等等作为辅助材料,这些工具不仅帮助孩子完成了创作,还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我结合刮画这种常见且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绘画形式,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
2、能使用工具探究不同的刮画方法。
3、体验刮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卡纸、红黄白颜料、排笔、卡纸条、勾线笔、回收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用过刮画纸刮画吗?都用什么材料来刮画的呢?
2、介绍刮画。教师介绍各种类型的刮画作品及刮画工具。
3、欣赏刮画作品。(PPT)
二、介绍本节活动的刮画材料。
1、教师出示作品《日出》,幼儿观察这幅刮画与我们平时的刮画的`不同之处。
教:你们知道这副画用的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2、介绍刮画材料(白卡纸、红黄白颜料、排笔、卡纸条、勾线笔、回收盘)
三、幼儿观看刮画视频,并体验用颜料来刮画。
1、幼儿发挥想象力动手刮画,根据自己喜欢搭配颜料。
2、注意刮画的时候从左向右刮,不要来回刮。
3、教师巡视并指导幼儿。
小结:刮画工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刮画效果,有粗线条,也有细线条,沿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线条并列多刮几下,就会形成美丽的色块。所以你要根据你想的画面要求,选择卡纸条的宽度。
四、展示作品并讲评
1、幼儿欣赏作品。
2、将幼儿作品展示在作品墙。
《刮画》活动反思:
刮画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方式,它大大提升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培养了孩子的信心和耐心。但刮画不适合反复修改,本节颜料刮画亦是如此,因此也可以锻炼幼儿果断的作画习惯。本节活动是通过视频给幼儿展示刮画图片,这样激发了幼儿积极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本课用卡纸片刮颜料的方法来作画,通过作画工具、作画方法和颜色的改变,让幼儿获得不同的创作效果。首先。活动中,我运用的观察法、提问法,操作法。我先自己做了示范,并挂出儿准备好的示范图画,让孩子们感受副画的过程和效果,孩子们惊奇地发出赞叹,接下来,我就充分发挥孩了们的创造性,让他们进行独立创作。其次,这个过程中,我作为指导者及时对孩子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发创作灵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通过活动,孩子们感受倒了色彩的变化与创造的乐趣,能够运用工具制作美丽的画面。不足的地方:1、活动导入部分时间过长,导致孩子的操作时间不够。2、语言组织还不够精炼,在讲解的过程中有些不到位现象。3、活动结束部分有些匆忙,没有对作品做过多的点评。希望下次的刮画的课程,让幼儿再次发挥,也让我将不足之处纠正过来。
幼儿园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活动准备: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
2《猴子捞月亮》故事课件或挂图、幼儿用书第一册
教育活动:
1.教师出示一串布制小猴玩具,引导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无声课件,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
(2)。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3.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课件,讨论听了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组织幼儿做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活动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不能像猴子那样不切实际自作聪明,有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活动延伸:
美工区制作《猴子捞月》综合画。
《猴子捞月》微反思这节课我用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的形式开展,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揭示故事所讲的道理时,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说出答案,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悟出道理来。特别是小组进行试验这一环节,幼儿开心得不得了,对“水中成像”也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语言课程让幼儿了解其中的道理,然而五大领域是互相渗透贯通,通美术课程的教育,让幼儿不仅能通过美工材料再现所学习的知识,更能发展幼儿创造美、发现美的能力。本节课程通手撕画、颜料画、泥工三合一的方式进行创作。让幼儿所学课程的方式变的多元化。
幼儿园教学设计6
课程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我们要从多方面引导幼儿保护眼睛,由于电子产品过度使用,不适宜的看书坏境,不正确的看书方法,过度挑食,不吃萝卜蔬菜等都影响了幼儿的视力。中班幼儿对自己的眼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眼睛是身体的器官,眼睛坏了,会看不清楚东西,有的甚至会高度近视,失明。幼儿知道眼睛近视要戴眼镜,戴上眼镜会带来很多不便。虽然幼儿知道这些,但是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需要老师的引导教育。本节活动,通过戴眼罩,幼儿不能辨认出橘子导入,让幼儿理解眼睛看不清会引来麻烦,再通过故事《看不清公主》加深幼儿对眼睛看不清会带来很多的麻烦,眼睛在生活中很重要,最后再通过医生提出的眼睛体操,使眼睛得到很好的休息,厨师烧蔬菜提供眼睛需要的营养,国王的话,幼儿明白需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看书,早睡都对眼睛有利,王后提出的看远方,也对眼睛有利。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满足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需要,并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我将把目标定位如下:
1、认知目标:了解近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体会眼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做眼睛体操,知道看书环境要适宜,多吃蔬菜,看看远方,早睡对眼睛都有益处
3、情感目标:逐步培养幼儿保护眼睛的情感和体验到保护眼晴的快乐。
课程准备
《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所以我做了如下准备:
1.物质准备:○(开火车)、篮子和蒙眼的纸(提前系好,迅速,不能掉,不能扯,方便摘)、小黑板、图片贴双面胶(先试)、贴纸(事先贴在手背上,幼儿需要鼓励)。
2.经验准备:事先熟悉开火车的音乐,尝试跟着音乐开火车;了解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不能在暗的地方看书,不能长时间用眼)。
课程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幼儿蒙眼,看不清楚但能看见,跟随教师听音乐开火车进场。看橘子图片猜测物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为引出下一环节做铺垫。
师:孩子们,看看这张图上是什么?
幼儿猜测,教师回应:你们说的答案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呢?摘下眼罩再看看!
幼儿回答,教师提问:原来是一个橘子,那你们戴眼罩的`时候为什么没看出来呢?
小结:戴上眼罩,眼睛看不清楚,看不清楚就会把东西认错。
(二)看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承上启下,引出故事。
师:有一个公主,和你们刚刚一样,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因此,发生了很多麻烦事。
2.出示PPT3,用夸张搞笑的语气讲故事,通过动作引导幼儿表述画面内容。
师:公主,把橘子当成网球打,结果喷得大家?(做动作引导幼儿表述“一脸橘子汁”)
3.出示PPT4,继续讲故事并提问。
师:又把小羊当小狗,拿着骨头喂羊吃,小羊会吃吗?
4.出示PPT5,继续讲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区分。
师:她还把外婆当成了皇后,说她们的头发看起来一模一样嘛。你们看,她们的头发一样吗?
5.出示PPT6并小结
师:公主的眼睛看不清楚,人们叫她看不清公主,公主心里很难过,想让眼睛变好,请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6.出示PPT7-8,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学习眼睛体操。
师:医生说,公主可以做做眼睛体操,多让眼睛休息。眼球向右停5秒,回到中间停一下;眼球向左停5秒,回到中间停一下;眼球向上停5秒,回到中间停一下;眼球向下停5秒,回到中间停一下。注意喽,做眼睛体操的时候,头动不动?对,头不动,只有眼睛动!
7.出示PPT9-12,边做动作边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说出故事情节。
(三)回顾并学习保护视力的方法。
1.回顾公主保护视力的方法。
师:公主按照大家的方法做,眼睛果然变好了,看东西很清楚,她真高兴。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大家想了哪些方法帮助公主吗?
当幼儿回答不出时,教师可以从医生、厨师、国王和皇后的人物角度,或者做相应动作进行提示。
2.学习公主保护视力的方法。
师:保护视力的方法真神奇,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播放音乐,师幼随乐做眼睛体操。
3.开火车去户外看远的地方。
课程反思
通过幼儿亲身体验,讨论、听故事,使幼儿由感受到体验,由浅入深;由理解、认同、到实践。对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幼儿了解了看不清的眼睛会给幼儿带来很多的麻烦,以及知道从饮食,眼睛体操,看书环境,看远方,早睡等都对眼睛有好处,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能够运用绘本的方式,给孩子以情节为依托,了解近视带来的不便和预防近视的方法,适合中班幼儿,给他们生动的启迪,活动也能运用小实验的方法,让孩子亲身感受带着眼镜有时候太不方便了,有趣不说教,动静结合。
但是活动的小结可以更加明确,特别是最后孩子说怎样保护眼睛,老师只提到了故事中医生、厨师、国王、王后的保护眼睛的方法的这种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可以采取让孩子尽情说的方式,教师适当引导,让孩子清楚梳理说过的内容,印象深刻。
互动中也可以更大胆一些,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戴眼镜的感受,然后采访一下,说说自己的感觉。教师再小结起来就更深刻。
幼儿园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听到指令后能准确点数并做出反应。
3.在游戏中激发学习点数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在游戏中激发学习点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只小象、两个西瓜、3个蛋糕、4杯饮料、5颗糖果、大小脚印和小象的家的图片。
2.5个呼啦圈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象图片。
小朋友看这是谁?(小象)小象今天要在家里开派对,小朋友想不想去参加派对呀?嗯,到别人家里去参加派对我们最好带点礼物。
2.出示水果、糖果、饮料、蛋糕图片,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看,这是什么?(出示2个西瓜)哇,带上大大的西瓜去参加派对一定好极了,那小朋友,一共有几个西瓜?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伸哪一个手?(纠正每个孩子的手)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西瓜?那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2)
闻,哇,我好像闻到了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咦,是什么呢?(出示3个蛋糕)是什么呀?那我们数一数要带几个蛋糕呢?伸出小手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甜甜的.、香香的蛋糕?那三个蛋糕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小朋友好棒呀。带这么多的礼物去小象家,有了大大的西瓜和香香的蛋糕,要是再来上一点喝的。
对呀,带上一点饮料那派对就更完美了(出示4瓶饮料)
看有多少饮料呀?哇,一共有几瓶饮料,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你们喜欢吃甜甜的糖果吗?那不如我们再带上糖果(出示5颗糖果)
呀,好多的糖果,快来数一数,有多少糖果?5颗糖果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哇,这么多的礼物送给小象,它肯定可高兴了。
3.到小象家,手口一致点数脚印。
(1)那礼物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出发去小象家吧。请小朋友坐好,嘀嘀响,开车去小象家喽,喷喷,很快我们就到小象家了(出示小象家的图片)哇,小象家漂亮吗?我们看看小象在不在家。
(2)到别人家里去呀要有礼貌,进门前我们要先敲敲门,“咚咚咚”、敲三下门。咦,小象不在家,看,地上有什么?(出示脚印)嗯,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脚印,猜一猜这会是谁的脚印?(大象和小象的脚印)
沿着脚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大脚印有几个?哇,原来大脚印有4个呢,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大脚印?小脚印呢?有几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哦,有5个小脚印呀。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哎,找到小象了吗?它躲在哪里呀?原来小象在这儿呢。小朋友好,小象和我们打招呼了。(你好,小象)
4.玩游戏——量脚印。
小象说: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一起来玩儿游戏呀。好,那小朋友,快来,快来。
(1)示范游戏玩法:
好,小朋友站好,一会儿我们一起说儿歌“小象的脚印有多大?当老师说不大不大,三个小朋友那么大,那就需要几个小朋友站到圈里来?那两个小朋友那么大呢?”好,现在,我们就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围城圈走喽。小朋友,小象的脚印有多大?不大不大,三个小朋友那么大。快快快,想一想每个圈里需要几个小朋友呀?嗯,不大不大,三个小朋友那么大。好了,小朋友,自己看一看,你们是三个小朋友吗?恭喜你们做对了,和队友击个掌庆祝下吧。那量完了大脚印,接下来我们再量一量小脚印吧,快快到圈外面站好,和刚才一样,边拍手边问。哇,你们也太厉害了吧,都量对了。
(2)好,小朋友,今天和小象一起玩儿的开心吗?那天黑了,我们和小象说再见吧,谢谢小象。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数数身边物品的数量,提醒小朋友要一个一个地点数,手口要一致。
幼儿园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交流四季的相关经验,丰富幼儿对不同季节特征的了解,进一步感知四季的美。
2、通过装扮四季娃娃,培养幼儿表现表达的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四季图片。
2、装饰四季的材料。
3、录音机、舞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
1、师: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重点让幼儿知道四季轮换的顺序。)
2、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那我们就先从春天开始谈谈吧。)春天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表达。)
提问:
(1)春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暖和的,暖洋洋的。
(2)在暖和的春天,我们穿的怎么样?脱掉了厚厚的外套、羽绒服换成了薄薄的羊毛衫。
(3)在春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去赏花、春游、踏青。
3、出示春天图片并小结。第二环节结束后用什么语言衔接过渡2-3?还是直接出示图片。
(随机小结。植物慢慢发芽了,春笋也从土里冒出来了,桃花开放了,人们都去春游、赏花。春天是一个温暖的季节。)
4、师:那夏天、秋天和冬天又是什么样的?(请幼儿将三个季节分别说一说,同时出示相关图片并小结。)(荷花开放,我们去捉蝉、游泳,吹着风扇吃着冰冰凉凉的冷饮,桃树在夏天也结出了香香甜甜的桃子,人们也换上了短袖的衣服。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挂满了枝头,农民伯伯也忙着收割农作物,树叶慢慢变黄落满了一地,菊花盛开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袄,戴着帽子、围巾和手套,下雪的时候我们还能去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梅花开放了,有的人还剪了美丽的窗花,有些小动物也开始冬眠了。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
二、交待任务
1、师:四季美不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幼儿自由回答。)(随机抽取部分幼儿回答。)
2、师:那让我们办一场四季的`时装表演,请你把自己装扮成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把它的美表演出来,好吗?
(用较兴奋地语气,调动幼儿兴趣。)(操作说明:在后面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你要找到你那个季节的东西然后装饰到小背心上,小背心在桌子上。装饰好以后请穿好你们自己设计的四季服装坐回原来的位置。好吗?)
3、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装扮,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个别幼儿穿小背心,提示个别幼儿可以利用手工纸、记号笔、剪刀自制自己需要但是没有提供的材料,要求自制的东西要简单、快速。)
三、展示交流是否要利用到镜子?是幼儿在装扮过程中就打开随时可照,然后面对幼儿表演还是面对镜子表演自我欣赏为主?
1、师:四季时装表演马上就要开始,先请春天的小朋友上台表演。
2、四季依次上台表演。
(按照四季轮换的顺序上台表演,可适当提问幼儿下面该轮到哪个季节表演。两个季节交替过程中用音乐的音量大小提示,音量减轻是退场,音量渐响是下一季节上场。)
3、最后全体幼儿一起表演。
四、延伸活动剩余材料及未完成的作品投放至美工区继续操作。
幼儿园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对夏天的雷雨感兴趣。
2、感受问答式歌曲的特点,并尝试用跳跃音、响亮有力的音表现雷雨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雷声音效、闪电图片、雷雨视频、《夏天的雷雨》歌曲和伴奏。
活动过程
播放雷声音频,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雷雨初感知
1、教师播放雷声音效,引导幼儿猜猜。
——这是什么声音?下雷雨时,你还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看到什么?(突出“轰隆隆、哗啦啦”等象声词。)
2、问答游戏
——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回答时,要鼓励幼儿尽量用完整句回答,如天空中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
——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
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并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夏天的雷雨》。
——有位优秀的艺术家,把你们的回答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夏天的雷雨》,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播放歌曲。)
2、再次欣赏歌曲《夏天的雷雨》。
——大家仔细听一听,歌曲里在唱“一闪闪、轰隆隆、哗啦啦”时的声音和我们平时唱歌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唱?(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
3、师幼一起学唱:用跳跃的音唱“一闪闪”,用响亮的声音唱“轰隆隆、哗啦啦”。
教师用不同的形式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1、第一遍学唱,教师唱问句,幼儿唱答句。(重点引导幼儿用跳跃的声音演唱“一闪闪”,用响亮、有力的声音唱“轰隆隆”“哗啦啦”。)
2、第二遍学唱,将幼儿分成两大组,一组唱问句,另一组唱答句。(重点练唱幼儿有困难的乐句。)
3、第三遍学唱,男孩唱问句,女孩唱答句。(重点引导幼儿用自然音演唱。)
4、第四遍学唱,教师唱问句,幼儿唱答句。(重点引导幼儿结合歌曲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温馨提示
为让幼儿更清晰地听辨“轰隆隆”“哗啦啦”等象声词的演唱方法,组织听赏歌曲第二遍时,教师可采用清唱,并用身体动作提示这些象声词不同的唱法。
幼儿园教学设计10
活动过程:
1、音乐《蜜蜂做工》导入
(1)老师带领幼儿模仿勤劳的小蜜蜂飞来飞去,最后飞到自己的位置上;
(2)小蜜蜂真勤劳,你还知道谁也是勤劳的吗?
(3)还有一些勤劳的人,他们经常开着一辆车子在马路上洒水,他们开的是什么车子呀?(洒水车)
2、感知洒水车
(1)(幻灯片)看看,这些都是洒水车,你在马路上见过它们吗?
(2)它后面背的大大的是什么呀?(大水壶)
(3)大水壶里装的什么呢?用来干什么的呀?(浇马路)
(4)洒水车还会唱歌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唱的吗?(嘟嘟嘟)一起来学一学。
3、学习歌曲《洒水车》
(1)念谜语熟悉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集体模仿洒水车有节奏的呼叫声
(2)集体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学唱
(注意唱准歌词,老师可以通过手势提醒的方法,重点帮助幼儿唱准歌曲中的`低音部分)
(4)幼儿跟唱几遍后独立完整演唱数遍
4、游戏活动《洒水车》
游戏方法:洒水车司机在中间边开边唱歌曲,其余幼儿围成圆圈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洒水车司机做浇水的动作时面对司机的幼儿必须立即躲闪,司机如果自转浇水所有幼儿都必须跑回座位。
游戏开始时由老师扮司机,游戏数遍后可由幼儿来扮演司机。
活动目标:1、接触谜语歌曲,能初步唱准曲调,唱清歌词;2、通过模仿洒水车的呼叫声以及游戏活动,感知洒水车的特点;3、能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游戏,控制自己不与同伴发生碰撞。
活动准备:1、活动前丰富有关洒水车的知识2、洒水车幻灯片
幼儿园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幼儿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
活动准备:
1、各种形式的磁铁 。2、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塑料玩具、图钉等物品。 3、记录单活动过程:
1、教师在活动区投放材料:磁铁、小铁片、曲别针、积木、插塑,让孩子们游戏。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有魔力的`玩具,想玩吗?
教师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
并提出问题:想知道它有什么魔力吗?请小朋友把它放到玩具框里试一试,玩一玩。
2、幼儿在玩中发现问题--磁铁上吸附了东西的现象。
提出来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那么磁铁都能吸什么?
3、 让幼儿猜想结果,并为各组幼儿准备记录单,让幼儿把他们的猜想画在记录单中。
4、幼儿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看看自己猜想的现象是否发生了?
5、再次试验、并填写记录单。
6、幼儿把自己试验的结果统计出来,得出结论:不能吸积木,只能吸铁制品。(幼儿把自己的结论与大家交流分享)
7、了解磁铁的作用
1、教师出示没有鱼钩(有磁铁)的钓鱼竿,示范钓鱼,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能钓上鱼?
2、)动脑筋、想办法。
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想办法?
3、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里用到磁铁(文具盒、钱夹、妈妈的包、冰箱门…….)
幼儿园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发现绳子一物多玩的方法,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
2、能助跑跨跳高度不低于40厘米的垂直障碍,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及动作协调性。
3、感受自主游戏和集体协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助跑跨跳高度不低于40厘米的垂直障碍。
活动难点:
能助跑跨跳高度不低于40厘米的垂直障碍。
活动准备:
短绳若干,弹力绳两根,柱子两根,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1、设置春季公园游玩的情境,引导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热身音乐做热身运动,感受春天出游的好心情。
重点活动双臂、腰部、膝盖、脚踝等。
2、出示彩色绳子,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绳子的一物多玩。
引导幼儿思考:绳子都可以怎样玩?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探索玩法,引导幼儿自由练习跨跳过绳子。
3、个别幼儿尝试助跑跨跳,引导全体幼儿学习助跑跨跳的技能。提问:比较矮的绳子可以直接跨跳,那比较高的绳子该怎样跨跳过去?
小结:跳比较高的绳子,要先跑起来加速,然后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跨过绳子,轻轻落地。
5、设置跨跳,请幼儿练习助跑跨跳的'技能。
(1)教师讲解玩法:第一个幼儿从准备线上出发,跑到绳子前面,蹬地、抬脚跨踢过绳子,从一侧跑回与第二个小朋友拍手,第二个小朋友才能出发。
(2)全体幼儿依次进行跨跳游戏,教师注意观察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问题,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提高绳子高度,继续进行游戏。
(3)将绳子高度提升至40厘米,设置参加运动会的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跨跳,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6、放松活动,结束整理。
带领幼儿拍拍大腿、小腿,甩甩胳膊,互相捶背等放松活动,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晨练活动和户外活动中,继续带领幼儿玩“小白兔”“带鼠宝宝”等游戏,提高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水平。
幼儿园教学设计13
《Apple and Bear》
教学目标
让小朋友学会字母AB 及代表单词(Apple and Bear ),并能在早上用"good morning。""good morning, teacher。"向家人、朋友及老师打招呼。
教学准备
单词卡人手一份,教师范画,幼儿用书, VCD,磁带。
教学过程
1。 让幼儿先听音乐做一个热身运动(good morning)。
2。 教师向幼儿问好:good morning everyboday
教师向幼儿介绍我是美乐迪老师
(I am Melody)
教幼儿齐声向老师问好
(good morning Melody)
小朋友们也可以用good morning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问好,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OK
3。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认识以A 和B 开头的单词 。先听磁带
请看,这是字母A,请跟我读。以字母A开头的`单词----(出示卡片apple), le on to me。请跟我读a le。出示字母B,以字母B开头的单词-----(出示卡片bear)。Le on to me。 请跟我读Bear。小朋友们都认识这两个单词了,下面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
when I say apple
you say apple
when I say bear
you say bear.OK
(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你就跟着说苹果。)
(当我说熊的时候 ,你就跟着说熊)。
游戏做得很好,让小朋友们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Very very good。
游戏继续进行:
when I say apple,
you say apple。
When I say bear,
You stop.OK
(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你们就跟着说苹果。)
(当我说熊的时候,你们就闭上嘴。)
游戏做得很好,小朋友们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very very good,
very very wonderful,
very very cool.
4。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下面我们看着碟子、听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
律动《good morning》。
幼儿园教学设计14
活动目标:
1. 欣赏中国和世界各地有特色的建筑,感受中外建筑风格的不同特点。
2. 了解不同环境气候与建筑的关系。
3. 运用绘画、制作等方式自主设计喜欢的房子。
活动准备:
1. 教师教学资源《房子大观》PPT,各种各样的房子资料。
2. 四种交通工具挂图,简笔房子挂图。
3. 教师手工作品一份
4. 彩色笔、绘画纸、手工材料(太空泥,彩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粉刷匠》律动操,组织幼儿入座。
2.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是很棒的小小粉刷匠,你们把房子刷的真漂亮。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下其它漂亮的房子啊。好,现在老师作导游,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3. (出示火车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着火车向我们的第一站北京出发。(欣赏中国古代和现代建筑的图片,了解中国建筑的特点。)
(1) 出示故宫图片,提问: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古建筑大气、端庄、对称的特点。
让幼儿认识梯形房顶,长方形房身。
(2) 出示鸟巢的图片,提问:你看看它像什么?帮助幼儿了解象形建筑设计。
教师小结。
4. (出示飞机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上飞机向第二站俄国的圣彼得堡教堂出发。欣赏圣彼得堡教堂图片,感受外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提问:大家看这个建筑像什么?它跟我们看到的中国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它漂亮吗?帮助幼儿了解外国古代的建筑。
教师小结。
5. (出示轮船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上大游轮向第三站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出发。欣赏悉尼歌剧院图片。感受外国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提问:大家看看它的外形像什么?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象形建筑的特点。帮助幼儿掌握三角形房顶的建筑特色。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建筑和外国的建筑风格不一样,但各有特点,都很漂亮。都体现出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6.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看了这么多中国和外国著名的建筑之后,让我们一起坐着小汽车(出示汽车的图片),去看一种很特别的房子。(出示蒙古包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房子?猜猜看,在哪里会有这样的房子?它与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那里的人们要把房子建成这样?通过讨论了解不同环境、气候与建筑的关系。让幼儿了解认识半圆形房顶的建筑。
教师小结:不同的地方环境和气候不一样,所以房子建得也不一样。
7. 欣赏其他小朋友设计的房子,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老师:今天我们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去了那么多的地方看了那么多的房子,我想大家现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了。在设计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其它幼儿园小朋友们设计的房子。
8. 引导幼儿讨论、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播放粉刷匠伴奏曲)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设计的房子,如可以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可以利用太空泥制作房子,还可以利用彩纸拼贴房子。
评价总结:
1.请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活动延伸:
1. 可以请幼儿回家或在美工区继续制作或搭建各种各样的房子。
幼儿园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古典舞蹈,初步感受舞蹈中的美。
2、探索舞蹈动作的特点并尝试多人合作表现舞蹈。
3、体验欣赏合作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千手观音》碟片、多媒体。
【活动过程实录】
一、初次欣赏舞蹈,感受舞蹈的美。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听一听这段舞蹈什么地方美?幼儿观看舞蹈片段。
师:刚才听小朋友边看录象边说,好多人都看过了,这是《千手观音》,春节晚会上的舞蹈。美吗?哪些地方美?
幼:手的动作
师:初了动作,还有美的地方吗?师:你觉得他们穿得服装美吗?还有美的吗?刚才我们看到他们身上一会是红的,一会是绿的,那是什么美?
幼:灯光美。师:那你们觉得音乐美吗?
小结:我们看了《千手观音》的舞蹈,发现这个舞蹈的动作、服饰、灯光、音乐、道具都非常的美。
二、再次欣赏舞蹈,探讨舞蹈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作。
师:我们再来看一遍,你觉得这里有哪些好看的动作?你最喜欢哪个动作?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动作做给小朋友看看?幼儿“兰花指”并示范动作,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师:我们小朋友来试一试、学一学他的动作。
师:我看出来了,好多小朋友都想试一试,现在就请小朋友到前面找个空地方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教师:老师现在要考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只能看到一个人的脸,而能看到很多人的手呢?幼儿议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这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队伍很整齐,很直,象一条线,但是他们手的位置不一样,有的手低,有的高,还有的更高。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一遍我们要看他们的手有哪些神奇的变化?播放录象,在有手部动作造型的地方暂停:这些手的动作象什么?幼儿依次欣赏一只手、两只手的动作。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人在跳舞?(21人)。他们的动作一样吗?象什么?幼:像打开的'翅膀;像半圆形;像打开的扇子;像转动的风车。
三、幼儿分组,尝试多人组合表演舞蹈,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我们又欣赏一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请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个人)做四手观音。
师:两个人难不倒,三个人怎么样,再找你的好朋友试一试。幼儿尝试。
师:只能看到一张脸,6只手。三个人的手有高、有低。播放音乐,幼儿尝试五个人合作跳舞。
师;老师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请第一组的小朋友来表演。欣赏第一组的小朋友表演,教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一个什么造型?
师:刚才我们做了五人一组的观音,现在我们按照刚才进教室的队伍(一条直线)站好,面向大镜子一边看一边跳。
师:你们的舞蹈美吗?你知道跳舞的这些演员是什么样的人吗?“聋哑人”,那我们回去也好好地练,然后跳给弟弟妹妹们看,好吗?
【幼儿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02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02
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03-01
策划幼儿园教学设计04-12
幼儿园教学设计范文04-12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12-21
幼儿园现代教学设计11-18
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11-23
幼儿园主题教学设计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