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2 19:51:18 红萍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1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通用19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

  一、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现状

  教育现代化,就是利用教育的理论,然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育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和内容进行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从而实现对教育的优化。现在很多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对文字、数据等一些信息进行处理,还可以对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处理。多媒体将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并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人们想要的样子。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让计算机成为了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员,让传统老式的教育变得多样化,使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逐渐代替了以往的传统教育,展现出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不少小学教师都会利用课件来为学生授课,这些课件的图像、文字、声音可以随意改变,改变成学生喜欢的样子,向学生展示形式多样的功能,这些有趣的图像和好听的音乐以及一些益智类游戏都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加轻松愉悦,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对人类的学习和信息的传播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这也一定会推动教育形式的改革,这些多媒体就是教学发展的表现,也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这些发展给教育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条件,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更远的大学,教育的方法和形式都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推动教育的不断进步。现在有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并且还建立了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教育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学到应该掌握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现代化教育中,利用多种教学软件进行学习,完美地将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结合。

  三、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性,主要是因为它是现代的科学,非常先进,里面的功能也非常多,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信息技术服务的主体是信息,它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高对信息处理的效率,我们利用最多的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这一点,它主要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一些通信技术来设计的。比方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它就是将信息和人类生活特点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信息处理系统更加的人性化。

  四、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

  教育永远不能脱离一个中心,那就是要以学科的理论为导向。小学语文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设计需要以基础理论为主导,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针对对象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教师需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多媒体中展示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在最后还需要对此次课进行总结,让多媒体软件在教学中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还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要正确地表达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要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思想,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反映出教学的层次和策略。同时还要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就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他们需要学的,明白学习的核心部分和非核心部分。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灵活特性,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如果对一件事没有兴趣,那么是不会真正用心去做的,学习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就不会用心去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强烈的求知欲是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单一、乏味、一本正经的讲解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所以,教师必须运用一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了迅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带入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形成的画面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思维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因为受空间或时间的限制,不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小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此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一些不可能出现的事物以及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将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将一些静态的情景转化成动态的情景,显示出事物变化以及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感知,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也为他们思维的跳跃奠定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感觉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到极限。

  (二)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增强学习效果,丰富语文课堂。小学生因为阅历少的原因,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一些生动形象的事物和内容更加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的原因,因为动画片都非常直观,而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可以形成。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山水的古诗,但是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来学习,学生感受不到这些文字所刻画的场景,这时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来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让学生看见诗中描述的场景,也为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再结合课堂的朗读,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共同解决。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环境,结合探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途径。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种学习工具,也特别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问题,自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能力。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科知识、生活常识结合起来,在将课外和课内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利用可以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提前想好自己的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多媒体上学习,及时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完全被教师调动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

  六、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同步

  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技术平台账号,在平台上面交流信息。在我看来,这个方法在小学教育上面也可以运用,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信息技术交流平台,让学生家长加入进来,然后让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信息。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吸引家长参与进来,家长可以通过屏幕看见自己的孩子,了解班上组织的活动,体验到小学课堂的快乐,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教给学生的内容展示给家长看,拉近家长与课堂的距离。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了解,对孩子更加关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对孩子进行表扬和批评,优点要加大鼓励力度,不好的习惯要将它扼止在萌芽中。在网站上开设家长论坛,给家长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方便家长就教师的一些教育方法进行讨论,家长也可以对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信息如此发达,教育中我们不能把学生家长置于课堂之外,而我们就是桥梁,连通学生和家长的心,构建起一个沟通的渠道。在这样的平台上面,学生也可以相互合作交流,课下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的方法。当然,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是将大量的信息灌输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根据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量来逐渐教授,真正的教育不在于量的多少,我们关注的是质,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一节课的量一定要有一定的把握,要做到适度适量。

  七、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变革,课堂不再是以往的死板、单一,而是新颖、多样。信息技术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它也有弊端,现在的学生不少都戴眼镜,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长期注视电子屏幕的原因。所以,我们将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健康问题,要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桌面上的图标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够熟练的打开桌面上的图标。

  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时,认识窗口的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程序窗口的认识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操作实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Windows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都指向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桌面上就出现一个称为“视窗”的图形,我们通常也把视窗称为“窗口”,如果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就要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如何运行程序,打开窗口呢?别着急,请跟我一起学。

  二、新授

  (一)打开窗口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打开窗口:

  1、把指针移动到桌面的图标上,然后双击。

  2、单击“开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需要运行的程序图标或需要打开的文档并单击它。“开始”菜单中的每一个命令和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一样,都代表着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就打开一个窗口。

  (二)窗口的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工作区、边框、窗口角。

  (三)窗口的操作

  1、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还原

  最大化与还原: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就扩大到整个桌面,这时“最大化”按钮就由“最大化”变换为“还原”。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还原”就可以了。

  最小化与还原: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就缩小为一个图标按钮,存放在任务栏上。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按钮就可以了。

  2、窗口的移动

  注意:窗口最大化是无法移动的。

  3、窗口大小的改变

  4、窗口的关闭

  要关闭窗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单击“关闭”按钮。

  三、练一练(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师点拔。

  四、拓展知识

  同时打开3—5个窗口,然后将指针移至任务栏的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并选择“层叠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复习打开程序的窗口,进一步认识认识窗口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名称,并能对窗口进行各种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习自学,回答问题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最后通过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同学们完成得都非常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三册(下)第1课内容,本节课是一节PCLOGO的入门课,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现LOGO的魅力,在这个基础上,学习LOGO的界面基本操作以及隐龟、显龟、前进、后退、清屏复位、退出这几个基本命令,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LOGO语言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窗口的操作及文字输入,对几何图形的概念,如角度、长度等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门专为儿童而设计的LOGO语言很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利于学生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对话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长足发现打下基础。

  三、设计思想

  这一节课,是开启LOGO语言学习的第一课,尽管要掌握的技能少而简单,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较技能目标外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因为,在教学设计方面,特别采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还注重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形成互相研究、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互相欣赏、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单单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负责任的信息技术素养,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环境

  1.安装有PCLOGO程序。

  2.教师机具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视频、音频广播、监控学生机,文件发送(把资源包发送到学生桌面)等功能。

  3.多媒体课件。

  4.准备几个名字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例程,分别在课前分发到不同的小组的相应目录当中,并发给每个组的小组长一份运行提示。

  五、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退出PcLogo。

  (2)认识PcLogo的界面。

  (3)学会打开和运行PcLogo程序。

  (4)学会隐龟HT、显龟ST、前进FD、后退BK、清屏复位CS命令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行例程指挥小海龟画出神奇图形的过程,初步让学生掌握与小海龟沟通的方法。

  (2)懂得运用Logo命令指挥小海龟隐身、现身、前景和后退。

  (3)初步让学生掌握Logo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与实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感受Logo语言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细心谨慎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增强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形成互助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隐龟HT、显龟ST、前进FD、后退BK、清屏复位CS命令的使用。

  难点:隐龟HT、显龟ST、前进FD、后退BK、清屏复位CS命令的灵活运用。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导学新课组织教学,介绍LOGO的主要功能。

  1.播放《海底总动员》里海龟大迁徙的小段视频,定格在小海龟小古身上。

  2.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这回勇敢的小海龟小古邀请同学们一起开始新的探险寻宝旅程,你们想不想与它一起探险

  3.简单介绍LOGO的功能

  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只小海龟吧!(板书课题目:认识小海龟)这只小海龟它可聪明啦!它不但精于计算,还会奏乐,更了不起的是,它是一个天才画家。(展示作品)

  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情景,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观察,了解LOGO的基本功能。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

  以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LOGO1.启动LOGO

  请学生尝试打开LOGO,找到小海龟。

  师:究竟这只小海龟在哪里呢看哪位同学能够看着书上的线索把它找出来,然后,再观察一下它住的地方有什么。

  2.介绍LOGO语言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具有探险家的潜能,一下家就把它给找到了,它就住在一个名叫LOGO的神秘王国里面,在这个国家里面,流行着一种名为LOGO的神秘语言,只有学会这种语言,才能与小海龟沟通,才能与它一起寻找神秘宝藏。(版书──初识LOGO语言)

  3.窗体组成

  用问答的形式讲解窗体组成。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和看书,你知道小海龟的家里面都有些什么

  A.绘图窗口:小海龟画图的地方

  B.原点:小海龟绘图的起点

  C.命令窗口:输入LOGO语言,与小海龟交流的地方。(示范输入bye或edit退出LOGO,让学生了解可能通过命令与小海龟互动)

  4.运行LOGO程序

  让学生分组按书本上的方法和提示,运行例程,观察运行结果并汇报。

  师:小海龟刚与同学们认识,便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请同学们分小组按书本的方法与提示运行例程,看看小海龟都画出了些什么

  5.关闭并重新启动LOGO。

  A.请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关闭LOGO,并重新启动LOGO。

  师:小海龟的本领了不起吧!接下来,请同学们关闭LOGO,再重新开启LOGO,和小海龟开始真正的探险旅程吧!

  B.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关闭的方法,小结并板书退出命令。

  学生尝试按书本上的提示,启动LOGO并观察。

  学生理解LOGO语言的基本含义。

  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按书本的方法,和小组长手头上的提示运行例程,并分小组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关闭和重新启动LOGO。这个内容相当简单,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书本上的提示尝试。

  用简易的生动的实例,介绍LOGO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

  明确各个窗口的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用bye命令示范命令窗口的作用,既学习了退出命令,也可以了解与小海龟互动的方式,为下面运行程序作铺垫。

  这个环节之通过分小组尝试和汇报LOGO的不同例程,让学生了解到LOGO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运行过后,LOGO当中的各种参数会造成变化,不利于接下来学生在初始化的环境中学习。于是有重启LOGO的必要。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学习LOGO基本命令。(一)让海龟学会隐身术(隐龟HT显龟ST命令)

  1.引导学生学习HT和ST命令

  师:正在小海龟炫耀的时候,大白鲨来啦,请同学们按书本上P4的方法,把小海龟隐藏起来。等我发出安全信号,你们才把它显示出来。

  2.教师小结

  A.隐龟和显龟命令的一般用法(板书)

  B.强调语言准确的重要性。

  (二)前进和后退命令(fdbk)

  1.引导学生学习前进和后退命令。

  A.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成功地与小海龟沟通上了,接下来我们就出发出寻宝,下面有一幅藏宝图(出示下图)小海龟要从A点出发,向上前走50步到B点取得宝物,再后退100步回到C点后隐身。你能按照书本上的提示的前进和后退命令让小海龟完成任务吗并思考,走错了想重新再来怎么办

  B.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敦促学生仔细检查,小组内学生相互检查。

  2.教师小结:

  A.引导学生观察小海龟所画出的直线。

  B.强调正确的输入格式(板书)

  (三)清屏复位命令(CS)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想让小海龟把现在走的足迹删除,回到原点,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尝试。

  2.确定答案并板书。

  3.练习提高

  A.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解释题意,让学生先尝试把答案记录在书本P5上,再上机练习来验证结果。

  清屏命令

  隐龟

  前进100步

  后退50步

  显龟

  B.小结学生的完成情况。适时表扬有团队精神的小组和乐于助人的学生。

  学生看教师提示反复尝试输入隐龟和显龟命令。

  学生倾听,理解记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按书本上的方法输入前进和后退命令,控制小海龟画同直线。并互相检查。

  学生观察图形,理解命令与图形的联系,并记忆正确的格式。

  学生讨论尝试并作答。

  学生先尝试把答案记录在书本P5上,再上机练习来验证结果,同小组之间相互检查。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加深记忆。

  通过对藏宝图的观察和理解,让学生进入情景的同学,更容易理解起点,终点,方向和距离,从而顺利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

  通过观察命令和所画的图形,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而理解LOGO命令的作用和用法。

  这个CS命令很好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

  通过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命令,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及正确书写命令的能力、细心检查程序的能力,互相研究、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三、巩固练习,集体提升。通过练习,巩固HT、ST、FD.BK、CS的应用。

  (一)巩固练习《齐齐来寻宝》

  1.把几幅藏宝图分发给各个小组长,让小组长与组员决定按照他们认为高效的方法分配组员完成。比赛哪个小组完成的速度快。

  寻宝时注意以下几项:

  A.出发前把小海龟隐藏

  B.要从起点出发。

  C.按照字母顺序行走

  D.到达安全点后,把小海龟显示出来。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3.小结:

  A.看似一样的直线也有不同的走法。

  B.小结各小组的比赛情况,分析成功小组的做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互相协调开展寻宝比赛,在小组中,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安排较为简单的任务,其他组员也适当地对其进行指导。

  这个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熟练各种命令,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明白,即使同一条直线也有多种行走方法,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LOGO绘图打下基础。

  四、自评互评,取长补短。

  1.请学生完成课堂评价表,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

  项目自评同学评

  重点知识1.会开启和关闭LOGO。☆☆☆☆☆☆☆☆☆☆

  2.掌握HT、ST、FD.BK、CS、BYE等命令的正确用法,会画出直线。☆☆☆☆☆☆☆☆☆☆

  学习过程1.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2.乐于助人或敢于向同学提出疑问。☆☆☆☆☆☆☆☆☆☆

  3.遵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

  2.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小组。学生完成评价表

  因为LOGO本身更侧重于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评价主要以评价学习过程为主。包括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团队合作精神等。

  五、交流收获,总结延伸。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师:小海龟这节课很高兴,它和同学们一起收获了不少宝贝,不知道同学们这节课又收获到什么呢

  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还真丰富。下节课,小海龟将和同学们一起,展现更多的绝技,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和小海龟下节课再见吧!学生谈收获用命令等方式关闭LOGO,关好机,整理好学习用品和桌椅有秩序地离开电脑室。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在金山画王中使用纸样的方法和技巧。

  2、学习利用金山画王制作卡片。

  二、教学重点:

  金山画王中使用纸样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卡片

  通过欣赏几幅课前制作好的卡片,引导学生欣赏,导入新课。

  (二)新知园:

  演示方法

  打开“档案管理”对话框。

  1、 单击“纸样”按钮。

  2、 选中要放纸样的画档。

  3、 单击选用的纸样。

  4、 单击“加纸样”按钮,就可以为作品加上纸样。

  5、学生练习

  6、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大显身手

  1、创作自己喜欢的`卡片。

  2、指导学生学习相框工具的使用

  (四)聪明驿站

  图层,解释

  (五)你知道吗

  相框

  (六)课堂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5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神话故事》,使学生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模拟的网上查询,使学生了解上网查询的方法、步骤、好处,初步培养学生网上查询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操作参与,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的阅读课有两项内容,集体阅读,《第四十间宝库》――神话故事。继续学习网上查询,按要求查询相关资料,并自由上网浏览。

  二、集体阅读

  集体阅读形式同学们非常熟悉,上学期、这学期我们已经阅读过许多内容,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个道理,有的故事还曾深深打动同学们的心。今天,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张光盘《第四十间宝库》-神话故事。里面收集了许多中外神话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有的是陌生的。希望通过今天的阅读大家对神话故事有所了解。

  1、谁听过神话故事?

  2、什么是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讲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在古代,人们由于受生产力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于是就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用拟人手法,编造了许多神话故事,以此来反映对大自然现象的天真解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神话内容是可靠的,有的.内容是想象的,并非历史。但历史学家考证,人类远古时代的历史,主要靠神话故事、传说时代流传下来的。

  4、播放光盘,把故事的名字记在片子上,主人公、故事情节记在心里。

  远古的故事,远古的时代,我们在为人类祖先的大胆想象感到惊叹之余,是不是也存在一点遗憾,人类祖先在大自然面前感到了无奈。时光转瞬,转眼历史过了几千年,人类进入了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今天人们不但能够科学地解释大自然的奥秘,而且还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想想远古的神话,再看看眼前的计算机,我们可以感到人类力量伟大,是不是对计算机会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三、网上查询资料

  上网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网上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学习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网上查询资料。

  1、说说校园网上怎样查询、浏览?(请一名同学在教师机上操作。)

  (1)敲击IE网络浏览器

  (2)进入三里河三小校园网主页

  (3)主页提供了9个选项,选项进入。

  (4)进入栏目窗口阅读浏览

  (5)资料库中推荐了15个网站

  方法:边讲解,边演示。出示15个网站名称。

  2、同学上网阅读。

  阅读分两步(1)查询资料,按要求填空。(内容附后)

  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希望能与邻近的同学合作,旁边的同学不要拒绝。

  教师随机指导:请第1、2名的学生把查询的过程和结果写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考。

  (2)自由选择查询阅览

  记下你最感兴趣的信息,准备向同学推荐

  3、向同学推荐自己收集的信息

  同学们刚才已经查阅了大量的信息,请把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推荐给同学们。

  四、说说今天阅读的收获

  可以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信息,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2、掌握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对封面框架的合理布局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

  2、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教学难点:

  1、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设计过读书手抄报,那么美观、大方、醒目的板报标题是不是可以让你的板报更加具有吸引力呢?(对)老师这里用我们刚刚学习的WORD设计一个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板报标题,你们想看吗?

  1、出示范例:

  2、提出任务:知道这种样式的字我们称它为什么吗?

  生:纷纷作答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对,有的同学知道这是艺术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插入艺术字)

  板书:插入艺术字。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有很多方法可以插入艺术字,同学们试一下能不能找到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同学自身操作,教师指导)

  同学上机演示操作自己是怎样插入艺术字的(边演示边讲述)。

  1、在“艺术字”工具栏上选择“插入艺术字”按钮(最左边),弹出“艺术字”字库的.选择框。

  2、在字库里面任选一种样式,出现编辑艺术字的对话框。

  3、选择艺术字的大小字体,在对话框内输入“喜迎国庆”,按确定。

  师:好,这位同学做的很好,他用另一种方法插入了艺术字,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我们在插入艺术字后,想让他作为一份电子小报的标题,可能大小、位置上都不合适,怎样调整艺术字的位置、大小呢?(生练习,老师指导)

  同学上机边演示边讲自身是怎样做的。

  提示:Word中一个重要的编辑原则是“先选中后操作”。单击文本编辑区中的艺术字,它的周围就会出现8个控制点“□”,表示艺术字已被选中。在选中状态下就可以对艺术字进行编辑调整。

  师:这位同学做的也很好。我们刚才学习了怎样插入艺术字,老师也设计了一些艺术字样式,同学们看一下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三、自主探索、同学创作练习

  1、师:(出示课件)

  (1)旋转艺术字

  (2)形状改变以及竖排:

  (3)样式的变化:

  学习方式有自身摸索、讨论、与同学合作学习、可以问老师研讨等(教师巡回指导)

  同学自由选择采用多种方法自学,边交流边实践操作,初步完成任务。

  2、设计一张杂志封面

  展开想象,自由创作。

  3、同学交流收获

  看到做的比较好的同学,请他来当小老师告诉其他同学,他的作品是怎样完成的。上机操作边演示边讲自身的怎样设置的。

  4、作品展评,归纳小结。

  相互欣赏、品评插入的艺术字。

  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回答和演示,表现优秀者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四、课堂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综合活动,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学习,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检测和巩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有关机器人灭火比赛的知识,了解子程序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动手组装灭火机器人。

  (2)学会编写机器人灭火程序。

  3、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使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和分享成功。

  三、教学准备

  将本课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发到学生机上,机器人、灭火装置、蜡烛、打火机。

  四、教学法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组装机器人和编写灭火机器人的.控制程序。

  2、教学难点

  理解走迷宫程序流程图。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都会奋不顾身地跃身火海救人,但是,这样的危险性太大了,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种帮助消防员叔叔找到火源,并把把火扑灭的办法呢?

  学生回答。

  教师:如果机器人能走入楼房找到火源,并用灭火剂把火扑灭,那该多好啊!其实这些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实现,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机器人,让它在一个模拟的房间里完成灭火任务。

  2、学习新课

  (1)规划和搭建机器人。

  观看教师演示机器人灭火,了解灭火程序流程图和场地。

  永远循环

  灭火

  检查火源

  走迷宫

  教师讲解安装火焰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方法及步骤,搭建灭火机器人,学生跟着练习。

  (2)探测火焰、寻找火焰,编写迷宫(migong)子程序。

  A、看图思考机器人如何走迷宫的。

  前方或45度方向的传感器检测是否有障碍

  左侧传感器检测是否有障碍

  前进

  有

  向左传

  向左转

  无

  无

  有

  屏幕展示走迷宫流程图,学生观看、思考。

  B、编写迷宫(migong)子程序。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帮助。

  教师:子程序是具有一定功能的一段程序,在主程序中可以调用它们,这样可以使程序的结构清晰、合理,同时也便于阅读和调试。

  (3)确定火焰,进行灭火,编写灭火(miehou)子程序。

  屏幕展示灭火流程图,思考机器人是怎样灭火的?

  灭火

  左<右

  前方火焰传感器检测到火火焰

  有

  左>右

  向右转

  是

  是

  向左转

  是

  无

  否

  否

  机器人灭火

  调整机器人位

  置,对准火焰

  学生观察。

  教师演示编写机器人灭火(miehou)子程序,并设置“条件判断”模块。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帮助。

  (4)编写主程序。

  教师讲解编制机器人的启动方式,在主程序中,根据流程图调用刚才编写的miehou、migong两个子程序,并将设置好的机器人放入场地中进行测试。

  学生编写主程序,教师指导帮助。

  3、巩固练习

  设计组装一个灭火机器人,尝试修改测试程序中的参数,和其他小组比赛,看谁天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火源并熄灭。

  学生组装、测试程序参数。

  进行比赛,教师表扬鼓励。

  4、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在“评一评”里打上自己的成绩。

  教后感:

  在调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些同学会反复调试找原因,但有些同学寄希望于教师解决。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求各组同学互相讨论,及时鼓励和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8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Caps lock键的使用。逐步掌握功能键的.作用。

  教学内容:

  Caps lock键的使用及键盘操作综合训练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练习了鼠标的操作。同学们的学得怎么样呢?

  生:还可以。

  师:那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键盘上的功能键的使用。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功能键,它是Caps lock键。英文26个字母有大小写之分,Caps lock键的作用就是控制键入的字母,是大写还是小写。

  师:我们还是先去问问世纪博士,好吗?

  生:好。(老师启动光碟,进入世纪博士“Caps lock键的使用”。)

  师:看完这部影片后,现在,请大家观察键盘,动动手,填一填。

  1.Caps lock键位于键盘()位置。

  2.按一下Caps lock键时,指示灯区的Caps lock灯亮时,键入字母则为()字母,再按一下Caps lock键,该灯灭,键入字母则为()字母。

  三、请跟我练(略)

  四、趣味训练

  1.选择一种打字练习软件进行训练。

  2.利用配套光盘中的“键上行”软件进行训练。

  五、想一想

  1.Caps lock键起何作用?请把上课的内容重复一遍。

  2.各键的指法熟练了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9

  一、本课说明

  在学生学会控制机器人的行动后,下一个想法应该是让机器人发音,所以本课安排的内容是让机器人演奏,不但让机器人唱歌而且能循环唱歌,在唱歌的同时还要在显示屏上显示信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

  (2)了解多次循环结构语句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使用“音乐”模块;

  (2)学会使用“显示”模块;

  (3)编写具有多次循环结构的程序。

  3、情感性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音乐”、“显示”模块的使用;

  (2)理解和使用多次循环结构编程。

  2、教学重点

  (1)理解多次循环结构;

  (2)通过编程让机器人演奏自己喜爱的.歌曲。

  四、教学准备:

  将儿童歌曲下发到学生机中,并将一个机器人编写好音乐程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演唱家,你们想不想听他演奏啊!

  展示事先编写好程序的机器,演示演奏。

  同学们想不想让你们的机器人也象老师这个演奏家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计一个“能歌善舞”的机器人。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编写“do re mi”程序。

  教师示范讲解“do re mi”程序的编写、下载和测试,让学生了解如何设置多次循环结构和“音乐”模块的使用,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帮助。

  (2)学生自主学习。

  屏幕展示“唱唱走走”程序的流程图:

  多次循环

  显示“Happy Birthday!”

  前进3秒钟

  唱生日快乐歌

  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对照上图和教材自己编写“唱唱走走”程序,“显示”模块的学习资料已经下发到你自己的电脑D盘中了。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帮助。

  学生用设计好演示机器人进行表演。

  师”网站首页的版面结构图。

  3、分层练习。

  (1)请各小组完成“试一试”1中练习内容;

  (2)试着将自己的歌曲编制成程序,让机器人走走唱唱;

  4、演示、评价。

  让各小组机器人分别演唱自己的歌曲,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可以从完成的速度、编程软件熟练程度和是否有创新3个方面进行。),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作品完成情况对书中的“评一评”打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等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提高和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而此处的微观教学设计则指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

  2、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学习需求分析: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教学内容分析: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进行学习任务分析,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必备、辅助的知识技能,要教哪些内容。

  (3)教学对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

  (4)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

  (5)教学策略设计:主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要同时考虑目标、内容学生、时间、教学条件等要素,从争取整体教学效益的角度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如程度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认知教学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和谐教学策略等。

  (6)教学媒体设计:根据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适时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在运用媒体上,主张恰如其分,和谐、统一,不要为使用媒体而用媒体,避免与整体教学过程的脱节。

  (7)教学过程反馈、调控设计: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作出的反应,设计好另外的教学方法、问题和练习,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和方法。

  (8)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知识教学完成后的总体评价。

  3、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新大纲、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要从其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其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1)从课程特征角度出发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开展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学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确立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反对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训化”。

  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新大纲的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三个方面,其目标的确定更加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功用性。

  (2)从课型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往往是认知和技能相结合,不同的课型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教材编写来看,有理论课、操作技能课、综合实践三类。

  理论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器人的作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对这类课要定位在了解和理解上,在情感领域让学生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插图、形象的比喻、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可精心设计学生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形式。

  在程序设计学习时,情感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对操作技能课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操作技能,教师要注重规律性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技能训练主要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理论进行,研究表明,最佳的训练组合也许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随着训练期的推移,比例可进行变化,最终形成技能。如小学生的指法练习,教师在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后,可在每课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反复训练。

  对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在作品、成果中获取成功感。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给教师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者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如小学课本《龙宫寻宝》一课,某教师的导入环节设计如下:编制了一副孙悟空在龙宫舞动金箍棒的.动画软件,在同学们津津有味欣赏的时候,教者伴随讲到:你们看孙悟空一会变大,一会变小,金箍棒在不停地旋转,多么神奇呀?这样设计直接点中本节课的主题---扭曲与拉伸。如某教师在基础练习环节将课后的练习题《小鸡》和《春天》两副作品引入到课程作为复制、粘贴的基础练习,这不仅扩充教材训练知识的不足,而且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中要重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设计,教学重点要重在将知识的“透”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难点则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上。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有一定“起伏”,要有高潮、有重点,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上不是尽善尽美,需要教者适当将某些知识淡化与提升,如将一些知识变成自学阅读,一些留为课后阅读等,要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学透,同时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练习部分的设计要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同时要重视过渡语、小结和板书的设计,克服语言的随意性。在板书部分,我想虽然有了计算机展示工具,但板书的作用在于当教学结束时,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起到总结、点拨的作用,不应轻易抛弃,板书设计要讲究平衡、美观。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目前的许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所以教师要重视主题化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在设计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题性和发展性环节的设计。

  除此之外,应注重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的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的贯彻落实。

  二、教案设计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计划,经过充分考虑准备和慎重考虑所写出的关于课堂教学的一切具体措施的方案。不仅是教师备课水平的标志,也决定了一堂课的好坏。

  1、编写教案的准备工作

  教师编写教案前,首先要通读教材,对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系统地分析教材,了解教材的来龙去脉,了解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要注意找出对全局性关键性的一环,如果是新教师应对课后习题反复练习。在熟悉教材后,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好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便于实施、检测,对目前信息技术的课程,落脚点基本上是技能性,但不要忽视知识性和学科思想的渗透。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分析组织教材,准确地确定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对有些知识可以不讲或略讲。在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要研究用什么方法来突出重点,什么手段来突破难点,要分析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其意图何在。在上述内容确立之后,应根据教学内容确立合适的授课地点,对于以知识性为主的教学应选择教室教学,避免在机房上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上机部分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选择合适的教具,要注重示范性教具的选择,某些课程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如课件、同步教学系统等),充分展示其示范性,重点在于选好工具软件,如职专DOS的FAT表教师根据教材选取了“诺顿”工具软件作为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简单化,并增加了教学导向性。

  2、编写教案应考虑的问题:要复习哪些为新知识打基础的旧知识。采用什么形式导入新课,其形式是否新颖,关系到是否启发学生思维。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时间分配。选取什么例题,练习部分如何设计,如何进行。用什么方法检查和巩固教学效果。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教具效果最好。各环节如何过渡。课堂小结如何实施。是否布置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可以不布置作业或以思考题的形式为宜。在设计时要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学习环境,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2、 教案的基本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教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授课教材、班级、时间、课题、教学目标、课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教法、教具、授课地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其中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其衔接,教学提纲、教学方法及教具的使用,师生活动和时间分配的内容。

  教学环节一般可以包括:复习提问(设计问题及正确答案)。导入新课(具体导入手段)。讲授新课(教授过程、学生怎样做。哪些由学生回答,哪些由学生练习。重点如何讲述、难点如何处理,哪些容易出错,须防止、提醒,上机指导如何实现。如何设计练习和小结)。

  3、编写步骤:

  (1)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检查和执行。要从学生的素质和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可能达到的教学目的。

  (2)确立合适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关键性的知识,解决这部分知识,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而难点是相对的,是学生容易误解和混淆的知识,对同一节课不同的学生其难点可以不同。

  (3)设计课型、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手段与教法。

  (4)设计教学全过程、时间分配、师生双边活动和教具的使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1

  一、本课说明

  本课以创建班级网站为中心。由于在第七册中详细地介绍了创建网站的各方面的知识,所以对重复的知识可以略复习一下。

  二、课前准备

  学校生活和家庭照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创建网站和网页,对网页文件和网页的标题重命名;

  (2)掌握“导航”视图,会利用“导航”视图连接网页;

  (3)会设置共享边框中的链接栏;

  (4)会设置超链接;

  (5)能熟练地使用表格设置网页布局。

  3、情感性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珍惜同学友谊、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强化规划作品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在“导航”栏视图中,将其他网页和主页相连;

  (2)设置共享边框和链接栏。

  2、教学难点

  (1)更改网页的标题;

  (2)设置共享边框和链接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我们同学快毕业了,心情都很复杂,你们想不想制作一个班级网站,把你们的过去、现在的记忆留在里面,作为毕业的纪念呢?

  学生回答。

  教师:既然想,那就请每个人将自己的情况写在网页中,这样既节约纸,又可长久保存,富有时代气息。

  2、新授

  (1)学生自主地规划、创建网站。

  教师:以前我们学习过网站的制作了,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教材复习、规划建立自己的毕业纪念网站。

  学生复习、回顾,规划创建自己毕业纪念网站。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导学生制作通讯录及相册网页。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

  (3)设置共享边框、链接栏。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设置共享边框、链接栏,下面就请哪位同学给大家示范一下。

  学生示范。

  教师根据学生示范的熟练程度,简单介绍或示范一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指导学生链接个人网页。

  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情况制作成个人网页吧!

  学生练习制作。

  教师:现在我们把做好的个人网页链接到班级“通讯录”上。

  教师示范讲解方法,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

  展示作品,师生点评。

  教师:现在网站做好了,请同学通过邮件发送到自己的邮箱,以便你以后进行修改和发布。

  学生进行操作。

  3、分层练习。

  根据自己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4、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知识进行小结,并给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一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2

  一、本课说明

  本课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回顾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信息技术全面的发展历程。

  二、课前准备

  信息发展的图片、视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景;

  (2)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3)了解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2、情感性目标

  (1)感受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好处;

  (2)唤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强烈求知欲;

  (3)培养学生学习好信息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2)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

  (2)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屏幕展示恐龙视频。

  教师:恐龙不是来绝了吗?为什么动画片还有恐龙呢呢?

  学生回答。

  教师:不错,因为它使用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A、展示案例1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计算机和网络对信息交流产生的影响;

  学生观察、汇报。

  B、阅读案例2、3谈谈你的认识。

  学生看书、交流汇报。

  教师: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信息技术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生产到生活,从娱到学习,从交通到通信……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2)指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案例4、5、6,说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带来了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

  总结:完成P10填空1。

  教师:你希望信息技术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3、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部分的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同学评价。

  4、评价总结。

  教后感:

  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学生对历史可能知道可能甚少,我们可以拿过去的东西和现在的东西比较,让学生感觉它们的变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3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本节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一节是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分类,并展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成果,让学生更加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且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并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交流与实践操作学习过程,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自信心。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提问法和讨论法:通过提问并引导同学们讨论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讲授法:通过讲授向同学们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分类。

  3、引导法:引导同学们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

  4、小结:巩固这节课所学内容。

  5、探究法:布置探究性的作业,让同学们自己收集信息,了解并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自己的想法。

  六、课时安排:

  45分钟

  七、课型:

  新授课,理论课。

  八、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PowerPoint课件

  2.安装有教学播放系统并具备上网条件的多媒体网络机房

  九、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和你的父母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联系”,引导同学们讨论,并选择几名同学谈谈他们自己的看法,使同学们能够逐渐进入课堂气氛,并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引出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使得我们如今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准确,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二、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教师运用讲述法,列举对信息技术概念的不同看法,并将信息技术概念分为几个类别,分别介绍各自类别现有的发展状况,在了解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后,提出问题:“除了我们开始讲述的,同学们还能不能列举几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成果呢?”来引出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生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列举网上购物,网上书刊,和垃圾邮件,诈骗短信,青少年网瘾来谈谈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利与弊,引导学生们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而不要被它的消极方面所影响。

  三、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技术发展的信息,让学生自己预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具体授课过程:

  提问引入:同学们,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假设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你现在和你的父母不在同一个地方,甚至是不再同一座城市里面,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联系呢,同学们开动脑筋,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学生自由讨论半分钟)

  师:好了,有同学自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想法吗?情况一(学生积极回答):学生一:我会打电话。学生二:我可以发短信。学生三:还可以网上聊天。情况二(没有学生发言):

  师:既然没有同学想到,那么老师来抛砖引玉一下吧,比如说,如果我觉得事情比较紧急的.话,而我又不知道父母在哪,我应该会采用打电话的方式。那么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情况呢?(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都说得挺好的,都根据自己所设想的环境选择了最好的方式,我们总结一下同学们的发言,列举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方式,比如说:打电话啊,发短信啊,或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甚至是视频软件聊天来更加直观的联系父母。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信息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在我们与父母交流的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了。而电话,手机,以及网络这些技术,使得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更加方便,准确。这些技术就被称作信息技术了。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信息技术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课件演示)

  学习目标:

  1.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分类与发展现况。

  3、学会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

  师:讲了这么多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不是就只是狭义的指计算机技术呢?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的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1、中国公众科技网: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新华词典: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3、一些专家学者: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师: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的,所以我们综合了个方面的看法,给信息技术下了个广义的定义: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所以信息技术不止是计算机技术,为了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我们将信息技术分为了几类。

  1、微电子技术。2.计算机技术。3.通信技术。4.传感技术。

  师: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而微电子技术中的杰出代表就是CPU了,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CPU的体积越来越小,可是集成的功能却越来越强大。我们还可以通过看一幅图片看出。(课件演示)

  师:有同学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听到有的同学猜对了,这是一些零件,而且是大家平时比较常见的一些家用电器的零件。一位摄影师将他们拆开来,向空中抛出,记录下散落一瞬间的画面来表示现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成果:那就是,我们在做到尽可能的缩小零件体积的同时,保障了机器的正常运转,使得这些机器变得更加精致起来。这也就是微电子技术的功劳了。

  师:在了解了微电子技术后,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比较熟悉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诞生开启了人类利用及其实现自动计算和信息处理的时代。而现在比较常见,同时也是比较前沿的计算机产品就是平板电脑了,但是同学们知不知道,还有一种电脑,比平板电脑还要轻还要薄呢。同学们一定很好奇吧,那我们就来看看这种电脑。(课件演示)大家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就是科学家最新研发出来的互动式纸电脑。它的特点就在于它几乎和纸一样轻薄,更加便于人们携带。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也在尽可能的朝方便人们使用的方向发展。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信息以物理信号的形式实现快速、可靠、安全的传递。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应用显示了通信技术早期的发展成果,我们可以通过收听广播听到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声音,通过收看电视来了解到每天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计算机网络诞生了,也给广播和电视带来了新的改革,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收听广播或是观看电视。

  师: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传感技术。传感技术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国防、科研、航天、航空等众多领域。比如说传感技术在航空中就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飞机上的机载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量出飞行是的温度,风向,等等一切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使飞行员更好的选择飞行的方式。而如果有同学去过上海世博会的法国,会看到这样一个机器人,你无论在哪个方向朝他打招呼,他都会回应你,这也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体里安装了一种声控传感器。其实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机器猫耳朵,可以感受到佩戴者的心情,根据佩带者的心情来改变猫耳朵的状态。

  师:了解了各种类别的信息技术,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我们开始讲述的,还能不能列举几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成果呢?

  学生1:GPS定位导航仪

  学生2:电话会议

  学生3:网上购物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同学们都还是很会观察生活的,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也知道了信息技术已经充分的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了,那么它们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资源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资源,知识创新形成的知识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信息产业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以网上购物发展的繁荣为例子)

  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简要提下前面所讲的是科学进步)

  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变化。(以网上书籍为例)师:可是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广告,垃圾邮件)

  ②信息污染。(信息的可处理性增强,真伪性难以判断)

  ③信息犯罪。(诈骗短信)

  ④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青少年网瘾)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大家平时上网除了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其实我不反对这些娱乐活动和交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结交些新朋友,或者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但是除了这些,其实上网还可以干更多有意义的事。比如说关注下新浪新闻,了解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或者在一些专题网站中下载丰富的学习资料,再者,我们还可以到一些学习论坛中去看看别人学习的经验方法,使得我们在更加轻松的学习。或者有同学对编程感兴趣,还有很多分享源代码资源的网站。网络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它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情感交流的方式,更应该是帮助我们实现我们梦想的平台。不仅是网络,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加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总结:

  师:今天的新课内容就到这里,下面我们小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1、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分类与发展前沿。

  3、信息技术的影响。

  师:今天我们所了解的还知识信息技术发展的一小部分,所以今天作业是:选择一种信息技术上网搜索,了解其发展的最新动态,并自己预测一下发展趋势,同时选择一个信息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它带来的利与弊,整个作业做成PPT格式,下节课给其他同学演示。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作业,作业以小组形式完成,每组交上一份小组收集到的信息总和以及由此而得出的发展趋势。这节课留下的时间供同学们讨论和上网查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姿势

  2、掌握基本键ASDFJKL的正确击键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基准键位的能力。

  2、能够利用所给的学件弹奏出简单的乐曲。

  情感目标:

  激发电脑打字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准确输入英文字母的信心。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键盘已初步了解键盘的分区。本课教学目标是要学生从基本键学起,掌握键盘基本键的指法定位与正确的击键方法,达到熟练部分学生能做到盲打。

  学习重难点

  基本键ASDFJKL;八个键的手指定位与正确的'击键方法

  教学环境及准备

  多媒体网络课室、手指分工图、基准键位图、学件《键盘音乐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问好---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

  那么,你听到的音乐都是用什么乐器弹奏出来的呢?

  生:钢琴、小提琴、架子鼓……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是用什么来弹奏乐曲的。

  (教师利用课件《键盘音乐家》弹奏《两只老虎》、《数鸭子》,让学生认真听,老师弹得是什么歌,如果会唱的可以跟着老师唱。)

  [注意:歌曲要欢快、活泼,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

  (二)任务驱动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老师的乐器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老师的乐器是键盘。

  师:对了,老师是用键盘上的字母来弹奏,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A S D F J K L ; 【板书:A S D F J K L ; 】

  (教师领读一遍八个基准键位)

  师:他们就是键盘中的基准键位。【板书:基准键位】只有掌握了基准键位的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键盘,让我们的打字速度越来越快。,(三)师生共述 学习新知

  1、学习正确的坐姿

  师:身体坐直,两肩放松,手掌悬空且与键盘的斜度平行,双脚自然踏地。(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练习:听到坐好命令后马上成打字坐姿,表扬坐得好的小组。)

  2、基本键的指法定位

  (1)定位F、J

  师:到键盘中找到这八个键位,他们中有两个键位是将军,因为身上带着肩牌,谁发现了?

  生(观察汇报):F和J,上面有2个小横线。

  师:用手指摸一摸这两个键位,你是用哪两只手指去摸的呢?

  (生伸出食指)

  (教师引导)

  师:大多数人都和我们一样,习惯用食指来摸这两个键位,所以科学家们就把这两个键位F、J确定为键盘中的将军,用来帮助我们的左右手定位。

  (2)定位基准键位

  教师演示如何定位基准键位:把两个食指放在F、J上,其他的手指略弯曲,轻轻地每个手指管一个键位,轻轻地放在键位上,大拇指放在空格上。学生跟着做。

  (展示键盘结构图)

  师:现在闭上眼睛,把双手放在键盘正确的位置上。最快的是XXX,你是怎么找到的,这么快?

  生汇报:F、J,帮助我们定位手指。

  (3)小游戏---你说我做(巩固手指定位)。

  教师说字母,学生伸出手指示意,用哪只击键。如:A—左小手指。

  教师手指示意,学生快速说出字母,比一比谁说的又准又快。

  3、金山打字练习

  纸上谈兵非英雄,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运行金山打字20xx,键位课程一,它让我们练习的是?(生:A S D F J K L ;)也就是八个基准键位。

  (1)练习,强化指法。自由练习2分钟,参照手指提示。

  (2)组织打字比赛。要求,进度15%,正确率超过90%,指法准确,尽量不看键盘。(大概6分钟)

  学生比赛,教师巡视指导,看学生指法是否准确。

  生报名次:1、2、3……,打完的学生看一看旁边的学生指法是否准确。

  (四)拓展训练,提高技能。

  任务一:

  (强调:坐好)看来大家都具备了成为一个键盘音乐家的能力,现在来体验一下吧。

  师:(出示歌曲一)弹一弹,看一看谁能最快猜出歌曲的名字?(要求:制法要准确。)

  生练习弹奏,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坐姿是否标准,指法是否准确。

  生汇报:《上学歌》。找学生弹奏。

  任务二:

  给出歌曲二和歌曲三,任选其中一个练习弹奏,如果时间够可以让弹得好的学生来展示,其他学生可以跟着一起唱歌。

  (五)只是小结 分享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汇报),教师适当强调,总结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印象,强化记忆。

  熟才能生巧,只要大家勤加练习,每个人都能变成一个出色的键盘音乐家!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在会下载控制程序到机器人中后,就想知道如何自己编制程序来控制机器人了,在本节课中,将进一步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学会最简单控制机器人的操作——前进和后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了解“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功能,能看懂程序中流程图,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和后退,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路程和速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3、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精神;通过给程序添加备注,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2)认识几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

  2、教学难点:

  (1)认识和了解流程图符号;

  (2)“延时”模块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在学生机器人上安装机器人仿真软件。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演示机器人前进和后退。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了机器人是怎样运动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机器人前进和倒退是靠轮子的转动进行的,轮子正方向转动,机器人前进,反之则是倒退。本节课就是学习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先前进,再后退。

  2、学习新课。

  (1)设置机器人前进和停止。

  教师演示,通过“移动”和“停止”模块,并设置其数值,让机器人前进。

  学生观察、然后请同学示范。

  学生分组练习。

  思考:编写程序时,如果主程序中的某个模块不需要时,怎么删除?

  学生交流汇报,并演示方法。

  (2)设置机器人倒退。

  教师演示,拖动“延时”模块至“移动”模块下,并设置倒退时间,再拖入“停止”模块至“延时”模块下,设置停止所有电机,让机器人停止。

  学生观察、然后请同学示范。

  学生分组练习。

  3、分层练习、完成任务

  完成本课“试一试”内容。

  4、小结与延伸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小结,回顾“前进”、“后退”和“停止”的设置方法,检查自己在各个知识点方面的掌握情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6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图形的组合和拆分》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材与我校信息课教学特点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教学内容分别是图形的拼凑和图形的组合、拆分。这个课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认识图形工具的基础上,会拼图形,认识图形的组合和拆分的作用。

  2 、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对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以及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技能培养:使学生学会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中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形的拼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

  3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并能熟练掌握以及运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教法:

  考虑到学生年龄段特点的原因,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体裁,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新知。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难点。通过课程整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 、任务驱动:在这堂课中,为图形的组合和拆分设计了小任务。将新的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对所担的任务进行分析、完成。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主动的做,将枯燥的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

  2 、课程整合:在本课教学中,将美术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三、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图形组合和拆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1、学习

  图形工具中的组合和拆分功能

  2、熟练

  掌握图形的组合和拆分的作用

  1 、知识传授:使学生学会使用图形的组合和拆分功能

  当作出点评)

  师:现在再来看看老师出示的图画(出示教师简单图画),提出疑问。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要将图画中人物的头要移动一下会怎样呢?但移动了头部后眼睛和其他的器官也一起移位了,怎么办呢?

  师:我们能不能整个头部连奇怪一起移动呢?(出示课题:图形的组合和拆分)

  (二)学生自主学习图形的组合拆分

  师:那么怎样能够把图画中的每个图形组合在一起呢?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在图画中让图形组合起来呢?(用上节课画好的图形进行学习)

  (三)学生运用软件的帮助来学习

  图形的组合,教师巡视

  刚才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认真,画的画也很漂亮,那么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图形是如何组合的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信心出来客串做小老师呢

  学生做小老师演示,并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教师出示有错误的图画(树生长在房子上面)

  师:同学们看下这幅图画,老师觉得特别别扭,大家看下有什么问题。

  师:那我们该怎样对图画进行修改呢?这图画已经组合起来那我们该如何操作呢?

  师:那图形的拆分又如何操作呢?

  (四)课程的延伸: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些同学的图画已经上了颜色了,这样的图画更漂亮了,那怎样上颜色呢?先和小组中的同学试着去发现其中的秘密,互相说一说。在下节课里老师会提问的哦。

  (五)教师小结:

  师:今天这堂课教师过得非常愉快,咱们班的同学不仅非常聪明,很快就掌握了在

  图形的组合和拆分,还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图画变得更漂亮!并让学生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愉悦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并发出赞叹声!

  学生发出疑问

  生:可以每个器官一个个地移动

  学生运用软件帮助进行小组学习

  学生齐说:有信心!

  学生发现问题:树长在屋子上面了

  学生:把树移下来

  生:先把图形拆分再移动。

  学生练习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展示学生作品,给予学生成功感和自信心,并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自主让学生解决问题,对知识感受更深。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后,会因为自己达到目标而产生一种愉悦和自信的感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产生我要学的意识,为教学下一步做好铺垫。

  设计客串小老师程序,刺激学生成功的心理,为此而认真地去学习和练习

  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己的优点或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或帮助他人提出意见。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渗透德育。

  提出疑问,让学生解决问题

  谈谈教师此刻的心情,总结这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赞许。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

  兴趣无限延伸。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本节课的重点分析有如下几点:

  一是导入部分,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其二,设置“错误陷阱”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通过为老师纠错,学生的兴趣大增,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使这堂课达到一个高潮。其三,学生的参与,为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四,研究性学习方法,是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在学习了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效果会更好。作为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学生的操作时间,不到合适的时机不能让学生操作,否则会很难控制教学过程。在请学生演示的活动中,尽可能挑选程度好的学生,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学会启动“画图”软件

  ·熟悉“画图”窗口的组成

  ·能够画简单的画

  ·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画图”窗口的组成

  ·工具箱上的“直线”、“矩形”、“圆角矩形”、“椭圆”、“铅笔”、“橡皮”、“用颜色填充”工具的应用

  ·颜料盒颜色的选取和应用

  ·保存图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具箱中工具的认识和颜料盒颜色的选取

  难点:工具箱中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准备

  准备一张待填色的图片文件,并将该待填色的bmp文件拷贝到学生机。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如认识窗口组成、键盘、指法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教材按“启动‘画图’”→“认识‘画图’窗口”→“应用工具箱画图”→“保存图画”→“修改图画”→“关闭‘画图’”的顺序组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学习工具箱上重要工具的应用技巧,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课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之间有差距,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建议以小任务驱动为主,并考虑适当的同桌互帮教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发现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画图”的窗口和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多鼓励学生创作,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计算机,也掌握了使用计算机时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鼠标和键盘操作;我们还知道了利用计算机可以辅助我们学习,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接下来的单元,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用计算机“画画”。

  (出示一些学生的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启动“画图”软件

  师:“画图”软件在“程序”的“附件”里面,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打开画图软件呢?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三、认识“画图”窗口

  师(出示“我的电脑”窗口的结构示意图):与“我的电脑”窗口比较,“画图”软件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类型框、工作区、颜料盒、状态栏)

  (1)画图区

  师:把窗口最大化,我们会发现,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工作区”。请同学们把鼠标指针移到工作区的白色画布上,看看指针有什么变化?把指针移到画布右下角的小黑点上,指针又有什么变化?如果指针移动到画布右侧中间的小黑点呢?指针发生变化的时候,拖动鼠标,看看会发生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让举手的学生回答,并总结三个控制画布大小的控制点的操作技巧)

  (2)工具箱

  师:画画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布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16种绘图工具。大家把鼠标移动到其中任何一个工具的按钮上,并且稍加停留,你会发现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提醒学生同时注意观察状态栏上的变化。)

  (教师让举手的学生依次指明工具名称;然后出示一张工具箱图片,随机挑选工具,以“开火车”方式让学生指出工具的名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8

  【知识与技能】

  ⒈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与录制声音。

  ⒉学会查找声音文件。

  ⒊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尝试和教师的演示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录音机”录制同学们的讲话和唱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

  播放与录制声音文件“.wav”。

  教学难点:

  学生查找声音文件。

  媒体设计:

  本课媒体准备是:多媒体课件、事先录制好的声音文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游戏————请你猜一猜

  1、(生闭上眼睛,师放录制好班内一位学生的声音,猜一猜,谁在说话?)

  问一问那位同学,你刚才有没有说话?

  这是怎么回事呢?

  2、生睁开眼,师再播放一遍。

  3、:你们想不想以后也和别人玩一下刚才这样的游戏?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于声音的一些知识。

  二、新授

  1、声音的播放

  (板书课题:声音的播放)

  (1)出示学习小提示:

  声音文件.wav是由“录音机”程序所播放的,在“开始”菜单中的“程序”中的“附件”中可以找到“录音机”程序。用它可播放一些声音文件。

  (2)自己依照学习提示去打开“录音机”程序的窗口。

  (3)师示范(全屏广播)

  a、找到声音文件。(windows中的media文件夹)

  要求学生看清路径,认识并记清声音文件的类型和图标。

  b、播放声音文件。

  选中一个声音文件,按播放按钮。

  (4)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5)小组探讨并总结

  播放声音文件的具体过程步骤是哪几步?

  (6)指名汇报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声音的播放:“文件”→“打开”→“选定声音文件”→“播放”

  (7)练习

  找到一些声音文件播放给小组内成员听。

  2、过渡:

  其实我们刚才播放的是别人录制加工过的声音,我们还可以自己录制声音文件来播放的呢。大家想不想自己试试……

  3、声音的录制

  (补充课题:声音的.播放与录制)

  (1)师示范:(全屏广播,指名一学生上台朗读)

  师录制学生的朗读。注意要请学生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2)播放刚才录制的声音

  (3)学生试着自己录制声音

  播放几位同学录制的声音,并请其他学生评价。

  (4)怎样保存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呢?

  学生自己试试。

  (5)小组探讨并总结

  录制声音文件的具体过程步骤是哪几步?

  (6)指名汇报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声音的录制:“文件”→“新建”→“录音按钮”→“停止按钮”→“保存文件”

  三、巩固小结

  1、出示“小练习”:

  利用刚才所学内容,录制一段声音文件,内容为朗读学过的古诗《草》。保存在桌面,文件名为“草.wav”。并播放给小组内成员听。

  2、根据板书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具体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四、发展提高

  1、试一试。

  用上“效果”菜单中的几个子选取项,再比一比,声音文件将有何变化?

  发现一点,说一点。

  2、学生尝试。

  3、指名汇报研究成果。

  五、课外练习:

  在课外利用“录音机”程序录制并编辑一段声音文件,播放给他人听。并在班内组织一个“小比赛”。看谁录制的声音最好听。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Windows自带画图程序的使用。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初步认识画图软件,了解画图软件窗口各部分功能,能够打开、保存画图文件,并学习放大、撤销操作、颜色填充等基本操作,进而能够对一幅初步完成的画图作品进行涂色。本节课所涉及的操作并不复杂,但作为第一课时,培养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兴趣尤为重要,所以培养学生使用画图程序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起始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学习了鼠标操作和键盘操作,并对部分软件的窗口有了有了初步认识。学生从感性上对窗口操作的共性有了初步感知,这对本课学习画图程序窗口有一定的帮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操作鼠标为本课进行涂色练习提供了技能基础。另存文件为全新知识,可能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画图程序窗口。能够使用“打开”、“另存为”等命令;

  学会使用颜色填充工具对图片进行涂色;

  学会使用放大、缩小、撤销操作等命令辅助涂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听老师讲解,阅读课本等系列活动,了解画图窗口及涂色等相关操作,自主完成对学习画图程序的`意义及基本操作方法等知识的建构;

  从作品欣赏,模拟操作等过程中激发学习画图程序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计算机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的正确价值观,并在激发学生学习画图程序的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画图程序的打开、保存、另存为等操作;

  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颜色填充操作及放大、缩小、撤销等命令的使用

  2.教学难点

  画图文件另存为操作;使用放大功能涂色。

  五、教学准备

  1.设备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win7系统画图程序的安装。

  计算机教室管理系统安装。

  2.素材准备

  供学生涂色操作的相关图片。

  画图程序的使用等相关微课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

  展示一组电脑绘画作品,学生欣赏(课件出示)。

  最后一张是照片,一张是电脑绘图,想知道这张“空客A380”是怎样画出了的吗?(微课展示,激发兴趣)(空客A380,被称为空中巨无霸,最多载客800多人)

  刚才绘图中所用到的软件就叫做“画图”软件,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画图软件的使用。

  (二)、进行新课

  1、初识“画图”软件

  如何打开画图软件呢?(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说明:与教材介绍的方法不同,主要是操作系统版本问题)

  打开画图软件,观察软件窗口,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媒体播放软件等窗口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课件出示,各部分名称)

  反馈提问,指出窗口各部分的名称。

  如何用画图程序打开图片?(教师演示使用打开命令,学生操作,打开图片“田园”)

  2、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这是一幅没有涂色的图画,当我们在纸上画画时,用什么涂色?用画图程序怎样进行涂色呢?请同学们将这幅图片涂上合适的颜色,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播放老师发给你的视频学习或到课本上去找答案。

  学生播放微课“颜色填充”,自主学习,然后对“田园”进行涂色

  展示、汇报、提问、交流:

  操作错误怎么办?

  怎样给细小的部分涂色?

  3、作品完成后怎样保存?“另存为”的使用。

  4、课堂练习:桌面上有两副图片“美丽乡村”、“稻草人”,任选一幅给图片填充合适的颜色并保存。

  (三)、课堂小结,学习评价

  这节课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操作?

  七、板书设计

  田园处处景色美

  认识“画图”软件

  “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

  “撤销”

  “另存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7-0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1-29

热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06-1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05-15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集锦11-28

小学信息技术《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07-04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画图》教学设计07-0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选15篇)04-2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0篇09-2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精选20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