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柏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柏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柏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小说,说清内容,感受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和难以弥合的创伤。
2、关注环境、人物和情节,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感受微型小说构思的巧妙。
课前准备:
接触学生,复习《桥》,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点。组建四人小组,落实组长。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出战争
1、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微型小说,一起读课题——《在柏林》。(板题)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了题目,你觉得文章有可能写什么?
3、这篇课文有一个导读提示,默读提示,联系题目,继续猜测。(战争、二次世界大战)
4、记录战争的文字浩如烟海,你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就有许许多多。
二、运用猜测,读懂小说
1、《在柏林》是一篇不到400字的微型小说,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让我们先走进小说的第一段,它就在《学习单》第一题,用心默读。
2、读完这个自然段,你的脑袋里出现哪些疑问?将最大的一个疑问写在《学习单》第一题中。教师巡视中评价:关注细节,提出真的问题,好的问题。
3、每人分享一个问题,其他人仔细听,不重复。
(1)就内容提问:
预设1:老妇人为什么“一二三”。——评价:神秘的一二三。
预设2:车上看不到一个男子。——评价:这是一个细节。
预设3:火车驶向哪里?
预设4:姑娘在嗤笑。——评价:无知的笑。
预设5:老头会狠狠扫她们一眼?
总结:同学们每一句的疑点,就内容提出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再读读这些句子,然后上下联系起来,你可能还会发现一些新问题。
(2)抓住矛盾点提问:
预设1:为什么老妇人身体虚弱,这声音却盖过车轮的咔擦咔擦声?——这是更有质量的质疑。
预设2:题目是在柏林,为什么开头写道火车驶出柏林?
4、那么多疑问,我们来大胆预测一下。
预设1:老妇人疯了。
预设2:车上看不到一个男子。——有根据的预测,说明你是个细心的阅读者。
预设3:火车开往……——有思维的预测,说明你是个大胆的阅读者。
预设4:姑娘在嗤笑。
……
5、如果能完全猜到,那么这一定不是经典微型小说,我将整篇课文下发给你们,一切问题能否迎刃而解。
6、默读全文(学生拿到课文纸后),看看你能解答刚才提到的哪些问题,划出相关句子。
7、现在你们心中有答案了,交流获得的答案。哪一个答案最让你意外?
8、这些一个个意外的答案,让你感受到战争——?让你感受到战争——?
三、对比阅读,赏析经典
1、学到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听到了作者通过400字的文字对战争的的隐忍而强烈的控诉。那么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学什么?(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小说主要内容,也可以研究小说的写法。)
2、出示两份学习单要求,教师读要求。30秒,协商你们小组准备研究哪一个。
3、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分钟左右)
4、内容研究:学生梳理小说三要素,说清小说主要内容。
(1)学生汇报梳理。——情节严谨,篇幅短。
(2)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们可以在三要素中感受到小说的画面,还可以通过串联三要素获得小说的主要内容。指说主要内容。
(3)这篇微型小说,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四个小人物,几个动作,几句语言,为什么能成为描写战争的经典之作呢?让我们听听研究写法的小组发现了什么。
5、汇报写法研究:
阅读三份关于战争的材料,讨论:《在柏林》这篇小说在表现“战争灾难”主题时,独特在哪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节选材料二:《二战百科》材料三:《在柏林》
(1)组员自主阅读三份材料。(《在柏林》经典在哪里,将你的发现批注在纸上。)
(2)组内交流,组长主持。(组长将你们小组的意见汇总)
(3)选派代表,上台发言。
材料一:歌曲。材料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材料二:《二战素描》
(1)预设汇报:(引出:1、选材独到,以小见大;2、结构安排中结尾耐人寻味)
【板书:以小见大】
经典一:用词方面:无直接控诉战争的罪恶的词。
经典二:选材以小见大:同样写战争,视角就不一样了。这篇小说没有写枪林弹雨、炮火连天,只是截取战争背后的一个切面,抓住车厢里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来控诉,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透过一节小小的车厢,让读者感受到一场战争使一座城市遭受的极大不幸。
经典三:侧面描写: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可怕,而是侧面描写手法。
经典四:意蕴深长:这篇小说独特之处,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很大。引起读者的想象、思考和共鸣。“一二三”给老妇人一个特写。这难道是一个家庭的“一二三”?(生答)不仅是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二三,是一个城市一二三,是所有受灾受难的一二三(一二三特别慢)。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不幸。
经典五:故事出人意料。“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呢?老妇人为什么“一二三”反复念,这些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让读者恍然大悟。
(1)互动追问:以小见大、耐人寻味话题时追问:你听明白了什么?
(2)评价。你们的小组汇报引发了大家的共鸣,也为你们的有效学习送上掌声。
四、展开想象,体味留白
1、小说读到最后,作者说——(学生读)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2、回过头来,想想小说中提到的这些人物,有经历过的,有疯了的,有平静的,他们此时正在想什么?展开联想选择其中1-2位,交流。
3、这篇微型小说可以有你的结局,有你的结局。作者为什么只留下这样一句话?
评价:微型小说的魅力,小小的空间可以激发大大的思考。
总结:戛然而止的结尾,寂静里面却波涛汹涌,含蓄中耐人寻味。【板书:耐人寻味】
五、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用上预测、比较等方法,有目的地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我们读懂了《在柏林》这一篇微型小说的内容(画思维线),了解了写法(画思维线),小说可能是虚构的,但是背后有生活。而生活,就是作家创造的源泉。课后,继续运预测、比较等各种方法品味经典,阅读更多的微型小说。
在柏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沉的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2、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发现不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在前两课,我们学习了《桥》和《穷人》,一篇篇幅短小,一篇篇幅较长,但情节都扣人心弦。今天这篇小说大家应该已经提前看过了,大家能结合它给你的初步感觉来说说它和前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感觉来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导语,了解相关背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
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尾再进行探讨。
思考: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呢?
预设:在学生梳理了小说的要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之后,对于标题的疑问可能已经浮上了心头。此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关注,更有利于之后的探讨。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剖幽析微——寻找文章的反常之处。
过渡: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2小组交流标示出来的句子。
A、反常的情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反常之一: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这里为什么用“缓慢”一词呢?
反常之二:火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而这列火车的车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
预设:这是作者构思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教师这时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只需告诉学生答案要去文中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去寻找答案。
B、反常的人物。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①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个儿子。
②老妇人的声音怎么会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是不是不合常识?这里可能用了夸张的说法,是从侧面表明老妇人的声音之大。
2、阐幽明微——探寻结局,解决疑问。
1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小组交流,分析老兵的形象。
过渡: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神智失常了。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铺垫、衬托的作用。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出示课件这是一位的父亲,这是一位的丈夫,这是一位的军人。
交流:①作为父亲:坚强隐忍。“失去了三个儿子”。
②作为丈夫:冷静、有责任、有担当。“挺了挺身板”“送进疯人院”。
③作为军人:悲伤无奈。“轮到我上前线了”,为了国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3再读小说开头反常的情境,解开谜底。
明确:这是一辆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不见前途。火车成了一个象征,因为不知道希望在何方,所以文中连火车去往的方向都没有说明,所以说这是一辆“缓慢”的火车。因为战争形势紧张,连老人都要上战场,所以车厢里才会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以微知著——感悟战争之痛。
1教师出示交流问题,学生分组交流。
①战争的痛,车厢里的人感受到了吗?
明确:听了老兵的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因为众人听了老兵的话,既震惊又悲伤,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恨。遭受到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老兵一家,车厢上的所有人,可能都有亲人或朋友正在战场上,或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此时笼罩了整个车厢,所以他们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②战争的痛,你感受到了吗?请你写一条反对战争的警示语,呼吁和平。
示例:别让战火的硝烟泯灭人性的善良,别让水深火热的境遇伤害国家的希望,和平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只要关注过世界新闻就知道,现在还有许多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再读课文标题,体会其深意。
明确: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许多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柏林是德国的中心城市,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加惨烈了。在战争中最终受害的总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这个标题站在侵略国的国民的角度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呼吁着和平。
四、语言训练,课堂回顾
1、课堂语言实践训练。机动
1设身处地想一想,说一说。
质疑:作为一名德国军人,老兵的职责和义务是为国而战;但德国法西斯却是侵略他国、发起战争的一方。他的角色实在是很尴尬。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说说你想对老兵说的话。
2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收束课程。
【在柏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在柏林阅读答案01-18
《在柏林》阅读答案12-28
《在柏林》续写作文02-28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04-18
朱自清《柏林》原文赏读08-28
小小说《在柏林》阅读答案11-14
《柏林之围》阅读练习题02-04
《柏林墙的碎片 刘小枫》阅读答案06-20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