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5 08:48: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集合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置之不理,邻居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密切联系,要联系的看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同学,有一定的识字积累和阅读体验,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但要明白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其中蕴含什么道理有一定困难,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反问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方法:

  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质疑,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评价。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葫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生字词语趣味读。

  2.课题葫芦大声读。

  【设计意图】:趣味读生字,可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1.初读课文,正音指导。

  2.边听边想,概括故事。

  从前,有个人种了,后来叶上长了,他不治,最后。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内容,走进课文。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一)看图比较,找出不同

  1.火眼金睛找不同,引导学生看图比较不同。

  2.请同学回答,可从表情、叶子,葫芦上比较。

  这两幅图为什么会不同呢?让我们赶紧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前后对照,提出问题

  1.一起认识可爱的小葫芦。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课件突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3)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它可爱在哪些地方呢?

  这棵可爱的葫芦最后长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小葫芦的掉落。

  (1)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葫芦都落了?

  (2)齐读课文,体会感情。

  (三)探究问题,朗读感悟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1)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思考意思,练习句式。

  (2)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又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还有谁看见了?(邻居)邻居看见之后,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

  (1)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他们的想法。

  (2)学习句子,指导学生体会意思。

  ①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想一想邻居为什么这样说。)

  ②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

  ③学习反问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④句式迁移,练说反问句。

  (4)同学们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小结:叶子和葫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没想到叶子对葫芦的重要作用。叶子绿,葫芦就长得好;叶子黄了,葫芦就会落下来。

  (5)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在多种方式的朗读,葫芦实物的呈现,联系生活的讲解,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蚜虫,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四、总结全文交流收获

  1.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会说些什么呢?

  2.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老师引导学生懂得“要多听听别人的劝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的道理。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课文,说一说所学所获,锻炼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想一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大家编一个小故事。可以在我们的看图写话本上画一画,写一写。

  【设计意图】:续写故事,是对课文的一个巩固,更是更高一层次的运用,通过想象用自己的双手绘出写出一个新的故事,学生的兴趣大,乐写会写。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质疑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来,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课文中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弄清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培养学生能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采纳良好的意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和图片,弄清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几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内在的联系。

  设计流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

  【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葫芦,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葫芦可以用来食用,还能做成乐器和工艺品。在生活中,这种可爱的植物让很多人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最后种葫芦的`人是不是得到葫芦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新生事物产生联想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动脑看图的能力。

  二、初步阅读,解答疑问

  【出示图片】观察两幅插图,并作对比。

  1、学生自己观察第1、2幅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两幅图的不同。

  葫芦长势不同:一是长长的藤上长满绿绿的叶子,一是叶子枯黄,且有好多小孔。

  葫芦不同:一是可爱的,挂在藤上;一是干瘪的,掉在地上。

  人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很满意的样子;一是满脸惊讶,很奇怪的样子。

  设计意图:两幅插图的画面对比鲜明,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故事、理解课文,所以,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细致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三、品析课文,明白事理

  1、学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盼它长大。

  2、让学生想象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导学生理解: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只要葫芦能长大就行了。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几个虫子不在乎的语气,对小葫芦喜爱的语气。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思考得出结论:葫芦叶子与果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不治就会死掉,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不同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先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快治。感知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那人不但错在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还错在不听邻居的劝告,有错不改。

  四、拓展想象,训练口语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丰硕的果实。懂得看问题要全面。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每天、可爱造句。

  3.渗透学法顺序学习法。

  4.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悟出事与事有联系,句子与句子有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1.六张小葫芦图。

  2.一张教学用图。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芦字在本文中读轻声。

  2.邻是后鼻音,要读准字音。

  二、认识自然段

  学生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熟读课文思考: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后来有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爱葫芦,希望葫芦快快长大?

  3.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4.画出描写小葫芦的词语。

  第二节

  一、导入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

  请六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人摘一个葫芦,看一看背后的字,在黑板上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

  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9

  我要的是葫芦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内容

  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

  弄清课题在第几小段?

  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范读

  全文有几小段?(四小段)

  挂板先写什么?

  葫芦开始长的.怎样在第几小段?(第一小段)

  读一段

  这段有几句话?每句什么意思?

  请学生读一句,说一句。

  读第一句

  什么意思?(种葫芦的人,先搭一个架子)

  板书贴葫芦架子

  读第二句

  什么意思?(细长的藤上长满了叶子。)

  长满什么意思?(特别多,茂盛。)

  板书贴叶子

  读第三句

  什么意思?(花谢了,长出小葫芦。)

  板书贴葫芦

  读第四句

  什么意思?(那个人喜欢小葫芦。)

  读第五句

  什么意思?(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板书贴人

  我们知道这五句话的意思,还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

  板书:长满绿叶挂小葫芦

  (叶子)(果实)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因为藤上长满了绿叶,所以藤上挂了小葫芦。)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板书看

  种葫芦的人每天去看什么?(去看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怎么可爱?

  师问

  1.架上爬了什么样的藤?

  2.藤长满了什么样的叶子?

  3.开出什么颜色的花?

  4.小葫芦长得这么好,你喜欢吗?

  导读把喜欢的心情读出来。

  种葫芦的人一心想得到葫芦,得到了吗?

  挂板再写什么?

  后来小葫芦有什么变化,在第几小段?

  读二、三段

  小葫芦有什么变化?

  板书生虫

  种葫芦的人怎么想?

  板书怕什么盯

  自言自语什么意思?(自己对自己说话。)

  种葫芦人的表现说明什么?(不懂叶子果实的关系。)

  师讲

  植物的叶子是吸收阳光和养料用的。叶子长得好,才能结出果实好。

  这时候,谁来告诉种葫芦人这个道理?

  板书贴邻居

  听了邻居的话,种葫芦的人怎么说的?

  板书还用治要

  还用治什么意思?(根本不用治。)

  种葫芦的人这种说法,说明什么?

  (不懂叶子的重要,不听别人的劝告。)

  说话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

  导读分角色读二、三小段

  由于种葫芦的人错了,还不听劝告结果如何呢?

  挂板最后写什么?

  结果如何,在第几段?读第四段:

  结果如何呢?

  板书变黄落了贴图

  说话:

  用因为所以说出结果如何

  (因为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子,所以小葫芦变黄,全落了。)

  小葫芦开始长得多好呀,后来都落了多可惜呀!种葫芦的人会怎么想?(怨自己不听劝告不治虫子。)

  以后再种葫芦怎么办呢?(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既要葫芦又要叶子。)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与事之间是有联系的,看问题不要看一方面、要全面。)

  读全文

  小结: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生活中事与事之间有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有联系。

  三、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读生字卡片

  葫芦慢慢治

  邻居变黄自言自语

  二、找出哪些字可以用学过的方法来记忆。

  芦加部首方法。户加一个草字头念l*

  组词:葫芦

  居加部首方法。古加一个尸字头念j&

  组词:邻居

  葫形声字记忆法。草字头形旁表义,胡声旁表音。

  组词:葫芦

  治换部首方法。抬提手旁,换成三点水念zh@。

  组词:不用治

  言部首字组词:自言自语

  三、找出易错难写的字邻左右结构,右耳刀旁。左边容易写今。要与岭、

  领加以区分。

  组词:邻居

  慢左右结构,竖心旁。右中象四不是四。

  组词:慢慢

  变又字底。注意中间两个点的写法。

  组词:变黄

  四、课后作业

  1.造句

  每天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可爱图上画的小葫芦真可爱。

  2、填上合适的词语。

  ()小花自言自语地()

  ()葫芦藤一个一个都()

  ()小葫芦慢慢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

  《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版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从情境中围绕葫芦的“可爱”以及几处对比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相同意思的两个句子的不同语气。

  2、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相同意思的两个句子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个方面。

  教学准备:

  Ppt课件、葫芦贴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反馈。

  三、感受小葫芦的可爱

  1、出示葫芦图片,说一说:小葫芦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觉?

  2、对比句子:

  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3、读出小葫芦的可爱。指名读,全班齐读。

  4、联系生活说句子:多么……啊!

  5、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小葫芦的可爱?

  6、出示句子:葫芦藤长叶,开出了小花。课文是这样写的吗?增加了什么?

  7、对比课文中的句子。

  8、有感情的朗读。

  四、感受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1、出示句子: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2、理解:“几次”和“一次”有什么区别,通过“几次”感受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5、理解词语:自言自语。用自言自语说句子。感情朗读。

  6、感受“盯”。还有一个字能够看出葫芦可爱,那个人很喜欢。“盯”是怎样看?可以将“盯”换成“看”“观察”吗?

  7、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五、探究葫芦落地之谜

  1、出示葫芦枯萎地图片。说一说:那个人地心情会怎样?

  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对比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好好的葫芦为什么都落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学习提示。

  4、学习反馈。

  5、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6、你认为他说的这句话对吗?

  7、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卫生么最后一个葫芦都没有得到?

  8、如果你是邻居,你会怎样劝那个人?

  六、课外拓展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不久,葫芦叶上爬了一些蚜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葫芦。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生字:葫、芦,我们一起把这两个生字来读一读。指名拼读,并连起来读词语,注意轻声。

  2、老师讲述:古时候,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棵葫

  芦慢慢地长大,最后长得怎样了呢?

  3、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

  2、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看看带拼音的小树叶。

  (2)会读了就和同桌一起学学生字。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读课文。

  (1)仔细听同学读课文。

  (2)评一评:这个同学是不是把字音都读准确了。(师生一起评)

  4、交流:你刚刚通过自己读课文,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课文1、4段。

  1、看谁先读懂课文

  (1)同学们刚刚说了,那棵葫芦藤上先长满了绿叶。

  (2)葫芦后来长得怎么样呢?

  (3)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两幅图。

  2、细读品味:

  (1)插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2)请你找出课文中和这两幅图对应的段落,是哪两段?

  3、朗读交流第一段:自由读一读第一段,选你读得最好一句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①第二句:他种的.葫芦怎么样?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那我们该怎样读呢?自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用笔画出关键词。

  ②读一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你能把那个人爱葫芦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③说话:看图上这么可爱的葫芦,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长大了会是怎么样的?指名说说

  ④齐读这一段课文。

  4、朗读交流第四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会长得那么好,可结果,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多可惜的葫芦啊!你能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2)我们刚刚一起读了第一段和第四段,再对比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5、过渡:是啊,同学们,葫芦长得那么可爱,后来为什么一个一个地落了呢?我们下一起来找找答案。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卡片读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怪、慢、哇、挂)

  2、给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

  五、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请小朋友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至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观赏葫芦,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这个词谁会念?

  húlu

  葫芦

  葫芦的“芦”单个字读第二声,可以组词“芦苇、芦花”,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

  2.你们认识葫芦吗?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作补充,如葫芦嫩时可以用来做菜;老了之后掏空内部,可以作为容器来装东西,如制作成酒葫芦用来装酒;还可以制作成工艺品、乐器等。

  3.认识“葫芦藤”。

  课件中出示“葫芦藤”的图片。(教师指着葫芦藤)这是葫芦的什么?提醒学生读好“藤”字。

  4.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突出“我要的是——葫芦”。

  5.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要的是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下列生字,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谢/蚜/盯/啊/赛/感/怪/慢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学生汇报识字效果时,教师相机激励,并鼓励他们根据字的偏旁,判断该字的字义与什么有关。

  (1)“蚜”是虫字旁,与昆虫有关。“盯”是目字旁,和眼睛有关,演演这个动作。“怪、慢”是竖心旁。“感”是心字底,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2)“赛”与“寒”进行比较识记。

  (3)“啊、谢”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4.再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

  5.反馈交流,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抓住首尾,变序研读。

  1.学习第1自然段的第1~3句。

  (1)课件出示课文第1~3句。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结合观察葫芦图(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是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①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动笔画出短语并课件出示:

  ②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教师相机板书: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

  ③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理解“谢”在文中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谢”大多表示“谢谢,感谢”的意思,而在这里指葫芦花开过了、花枯萎的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完全不一样。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②借助以下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尝试有序表达。

  课件出示:

  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2.学习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

  四、抓住尾段,了解结局。

  (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最后一个自然段。)

  1.导语:可是,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

  2.自由读,同桌交流。

  3.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课件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其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包括5个左窄右宽,1个左右等宽。另外1个是上下结构,1个是独体字。

  (2)发现结构规律后,提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其中“邻”左右等宽,左边“令”的捺变点。范写“谢”字,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书示范三部分的高低宽窄。“棵”左窄右宽,撇捺要舒展。“盯”字横画间距均匀,“丁”的横较长。“治”左窄右宽,下部的“口”稍扁。“怪”左边宜窄长,右边“又”横撇、捺盖住下部。

  (3)练习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字。

  2.范写“想”,学写“言”。

  (1)教师范写“想”字,并提示“心字底”要托住上半部分,写时注意“左点卧钩一直线,中点略低右点高”。

  (2)“言”字第一笔的点在竖中线上,三横中第一笔最长,要写得长而平正,盖住下面的笔画。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辅导。

  3.展示评价,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片,复习导入。

  1.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上节课认识的词语老朋友,你能准确又亲切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你能找来恰当的词语跟它们做朋友吗?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

  ()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小结:美好的语言能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把你对这棵葫芦喜爱的情感填入到句子中,读一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二、探究原因,朗读感悟。

  这么可爱的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了呢?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吧!请你把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4.“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3.指导朗读第1句话。

  4.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什么叫“盯”?(睁大眼睛,一直看着一个地方,比“看”更进一步。)

  他盯着小葫芦,在想什么?(有蚜虫,关小葫芦什么事啊!小葫芦,快点长吧!)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声音能读高吗?

  练读句子。(自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邻居说的话,指名读。

  课件出示: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心情。

  6.面对邻居的劝告,他是怎么想的?(感到很奇怪)

  (1)“感、怪”都是生字,我们常常说“感觉”,是哪里感受到的?(心)“奇怪”呢,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心)所以“感、怪”都跟心有关,种葫芦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3)课件出示句子:

  7.组织讨论:他想的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1)小组讨论。

  (2)在全班发表观点,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3)播放光合作用的视频。

  8.小结

  9.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归纳。(课件出示)

  (1)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

  10.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发展语言。

  1.假如让你来劝说那个种葫芦的人,你会怎么说服他呢?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样呢?

  3.学生交流评价。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薄 『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

  1、朗读理解第一段:

  ⑴ 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⑴ 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⑵ 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 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⑵ 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⑶ 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⑷ 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

  4、整体欣赏感悟:

  多媒体配乐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⑵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结全文

  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

  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会认的字:

  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

  2、巩固会写的字:

  谁读得准?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谁会发现?

  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同偏旁的字:怪、慢

  同部件的字:挂、哇

  谁会看? (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

  从上到下的字:言、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

  三、实践活动

  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若干葫芦贴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

  (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

  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u lu (生答)

  (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出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我”是谁?

  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生:那要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

  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

  3、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

  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

  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葫芦图)

  配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生长过程。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

  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

  生:再读。师: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

  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课件:挂)

  3、来,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4、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师:看一次?生:看几次。

  师:对,强调看几次。生再读。

  5、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7、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8、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课件:)

  板书:葫芦图|?

  师:是呀,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

  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师: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

  生:奇怪。

  生:(奇怪地、惊讶地)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惊讶地、夸张地)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什么意思?

  生: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

  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同学们读一遍。

  生:(齐读,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

  师:(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请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

  男: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女: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男: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女: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同位互读一遍。

  生互读。

  (四)拓展延伸,感悟哲理。

  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稍停顿,面向学生)好心的邻居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芦的命啊?这是为什么呀?

  生:咳,你呀,为什么不听劝,后悔了吧!

  生:他们是一体的。

  生: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没有了叶子小葫芦怎么生长啊。

  师:我明白了,我不该不听你的话,谢谢你。

  师:(播放录相)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想象拓展。

  1、“小糊涂”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坐的老师,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联系

  葫芦图----------------------------------- 葫芦叶图

  《我要的是葫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像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9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重点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1、实物:葫芦、葫芦种

  2、生字卡片

  3、动画、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神秘的朋友。先看它是谁?(出示葫芦)你看它,圆圆的身子细细的腰,多可爱呀!你认识这位朋友吗?(出示葫芦种)你知道这样一颗小小的种子怎样结出葫芦吗?(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有一个人也种了一棵葫芦,可他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要的是葫芦》

  3、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随机强调“芦”的读音

  二、检查预习

  1、老师已经让你们提前预习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预习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齐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三、观察插图,整体感知

  1、真不错,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

  2、(出示两幅插图)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吗?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4、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读课文。

  四、学习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最后怎么样了?

  2、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

  3、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哪些语句写小葫芦长得很可爱?

  4、交流

  5、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可惜呀。我们怎样读出可惜的语气呢?指读。

  五、学习2、3自然段

  1、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我们从2、3自然段里面找找答案。

  2、自读,思考: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

  3、全班交流。

  4、指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叶子上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邻居劝他治蚜虫,他是怎么说的?

  5、交流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1)、最后是什么标点符号?叹号该怎样读?指读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说法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这句话该怎样读?

  (3)、男、女生合作完整的读。

  (4)、你认为他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随机穿插叶子作用的知识。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1)、这是一个反问句,我们该怎样读?

  (2)、这句话什么意思?

  (3)、齐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谁能把他说的话完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

  (5)、大家说叶子上的虫需要治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个人的邻居,你怎样劝他?

  6、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

  7、说说: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

  8、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

  9、小结:同学们,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又不听别人的劝告,使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不但植物是这样,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只有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会避免犯错。

  六、续编故事

  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六个字,会写“棵、挂、哇”三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葫芦叶(绿、黄)、识字大全(哇娃洼蛙挂桂)、词组卡片

  2、作业纸

  3、日积月累:自以为是,神气十足,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漠不关心,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形容一点也不在乎)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直观导入

  1、小朋友们瞧,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出示一张葫芦图:(葫芦)

  师: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可把葫芦高兴坏了。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芦单个读第二声,在这读轻声(连起来读hú lu)再和它打个招呼。

  生再读词(葫芦)

  2、谁知道葫芦有什么用处?

  葫芦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和乐器,这个是葫芦做得乐器,叫葫芦丝,能吹出清脆的乐曲来。

  3、今天王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本寓言故事书,书的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嘘,小声再来读读题目。

  二、送故事,扫清字词

  1、想听故事吗?那就开始了!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却一点也不着急,毫不在乎地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蚜虫又不会把葫芦吃掉!想着想着,他又捧起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有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头一昂,手一甩,神气十足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好听吗?想自己读吗?那就打开书,第63页,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开始吧。

  2、大家都坐端正了,竖起耳朵仔细听:“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尝一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a谁先摘?你先来?他摘一个,大家跟着摘一个。

  全摘对了,只是葫芦还没熟,掉不下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接下来进入识字大擂台的环节,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识字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令加右耳朵,前鼻音),(哇换偏旁:蛙洼娃挂佳桂)瞧,老师把它集成了一本识字大全,咱们一起念念。(藤,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也读滕。还有哪些植物有藤?南瓜、丝瓜、葡萄)

  (演一演:为什么要长眼睛?它的意思是什么(看),眼睛盯着王老师,看谁上课最认真。或者眼睛盯着大屏幕,咦,拼音帽子不见了。)

  B葫芦已经成熟了,摘掉拼音帽,大家一起摘。

  三、有图文,感知课文

  (一)出示图1

  1、满载而归!!摘完了葫芦,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本书,好像缺点什么哦?第一页竟然没有插图!看来遇上了一个马虎的出书人。如果请你画插图,你觉得应该怎样画那棵葫芦?可以从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A藤的特点是(细长)读:细长的葫芦藤

  b(画藤画两片叶子)

  c叶子够吗?为什么,文中怎么说的?(长满)

  d葫芦花长得什么样?读: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画小葫芦)

  A小白花谢了以后就要挂小葫芦啦。小葫芦怎么样?(很可爱)

  b文中怎么夸小葫芦的?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谁比他更喜欢?

  c女生喜欢吗?

  2、这棵葫芦真的画好了吗?我们边看图画边来填文字。

  准确无误,送入故事书,嗖!

  3、仔细图画和文字,你能感觉到这个人喜欢葫芦吗?

  (动作:小心翼翼地捧着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不是隔几天去看一次的,也不是一天看一次,而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6、让我们和这个种葫芦的人一样,心中带着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葫芦长得这么好,春去秋来,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没有,你从哪一段里找到答案的。

  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板画:小葫芦变黄,落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一个一个地落)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读到这,我想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我们来做做小小侦察员,去查查葫芦落地的原因吧。

  你们先猜测下,是谁的原因?

  蚜虫,对,他可是罪魁祸首。记得咱们的棉花姑娘也是因为他们而生病的。还是谁的错呢?

  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也逃不了干系。

  但咱们口说无凭,得有证据,请大家在课文2、3自然段中找找,哪句话看出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

  1、叶子上的虫怕什么!

  A他在想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表情?对了,很不在乎,我们可以用成语来帮忙,老师先来试试,他(自以为是,漠不关心,毫不在意,神气十足,趾高气扬,满不在乎),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挑个喜欢的词,你也来试试。

  B让我来采访一下,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C对比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请把这两句话对比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请你来对比着读,谁能把标点读出来?

  生:上面句,有感叹号,语气感情更强烈。

  师: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用!语气感情更强烈。

  2、 还有其他证据吗?(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有2个问号,谁能读好?(很自以为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说——

  生: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现在,老师不用教,相信你们也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同桌练一练。

  师:小朋友练得真起劲,那个种葫芦的人趾高气扬,自以为是的模样,你们能把他读好吗?男生读上面的,女生读下面的。

  3、收集完证据,咱们要原音重现。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谁想扮演种葫芦的人?谁当邻居。咱们是旁白。准备好了吗,12开始了!(合作读2、3自然段)

  四、生字歌,巩固记忆

  葫芦落地案终于水落石出,王老师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首小儿歌。谁先来念一念?

  本课生字你都掌握了,真棒,有三个要求会写的字宝宝,瞧,他们出来和你们打招呼了。谁想当小老师提醒大家。

  棵,左窄右宽,注意果的笔画。挂,右边两个土,一大一小。

  师范写,生练写。

  这首儿歌还能唱,听音乐!让我们一起唱起来!

  五、选作业,课外延伸

  种葫芦的人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他决心明年再种葫芦,又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继续编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收集几个寓言故事,和同学分享。下课!

  评课:

  1、读要体现目的,初读感受后,可以问:那句话特难读,哪个字特难记?

  2、编课本剧,问问哪个同学演的好?或者揭示主题。

  全体起立不要多用(多用于情绪激昂的课文)

  3、识字环节,问题要小,否则学生无处落脚。识记时,编故事,不要扯太远,如:居:古人的头上有具尸体。邻:司令的右耳朵被邻居割了。令人毛骨悚然,灰色至极的故事,需要老师引导。

  从字义方面讲,居有安居乐业之义,和屋一样,尸代表房子。

  邻距离很近,可从甲骨文演变讲起。

  4、句式训练需要拓展

  5、小小侦查员,猜测可以最后出示

  6、日积月累,应用可以出示填空:他——,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治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学──发现与探究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蚜虫的认识只是知道他会吃树叶,可这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自学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原来蚜虫不仅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随后设计创新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初衷是想在平淡中学文、悟理,同时抓住重点词、重点句来组织教学。但也有以下值得反思之处:

  一、虽然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了蚜虫,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课堂上当展示资料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分散,有查到资料的孩子沾沾自喜,把资料拿在手上炫耀,不知道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这可能是低年级的缘故吧。今后在资料的查找筛选上该怎样指导呢?值得思考。

  二、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花的时间多了,挖的太细,后面的“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和拓展续编时显得时间不够,草草收场。今后教学时在时间上的把握要注意。

  三、学生的朗读有点拖沓,不知是否是因为换了环境的缘故。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2. 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4. 会写3个生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葫芦都落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我们上节课刚认识的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板书课题。齐读《我要的是葫芦》(相机指导读“葫芦” 读轻声)

  师:(拿葫芦)喜欢这个葫芦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摘葫芦吧?想要摘下葫芦,就得流利的读出葫芦下面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小朋友读的真好,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读轻声的标成红字)

  生:这3个字都读轻音。

  师:那你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再来读一读

  二、图文结合,品读感悟。

  过渡:大家读的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葫芦园看一看,看看园里的葫芦长的怎么样?

  师:(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些小葫芦长的怎么样?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葫芦可爱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指名读)

  师:那让我们走进葫芦园,看看葫芦长的跟我们画出的句子里是一样的吗?

  师:(课件出示葫芦藤)什么样的葫芦藤?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着什么?

  师:藤上除了绿叶还有什么?什么样的小花?

  师:(出示图片)慢慢得花谢了,这颗葫芦又发生了了怎样的变化?

  师: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此时此刻,站在这美丽的葫芦架下,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你能不能用你找到的句子读出她的美?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的美不美?听到同学们的夸奖,你开心吗?

  师:你再来读,用美的语气读?

  师:可爱吗?美吗?站在这么美的葫芦架下,你想说什么?

  师:你们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描述一下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吗?(齐读)3.除了你们喜欢小葫芦,还有谁喜欢?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

  师:这句话中的那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种葫芦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每天”是什么意思?

  生:天天都去

  师:一天他要看几次?

  生:很多次

  师:每天都要去看很多次,种葫芦的人打心眼里喜欢这可爱的小葫芦同学们再来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种葫芦的人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这些小葫芦长成大葫芦了吗?(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师: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三、探究原因。

  (一)学习第二自然度。

  质疑:那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师: 多可惜啊,你们一定特别想知道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一个个的掉落了,答案就在课文第2、3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生: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

  师:当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你们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谁来读读你的想法?

  师:这位种葫芦的人,你在乎叶子上的这些虫子吗?

  生:不在乎。

  师:对,叶子上的虫,又不是小葫芦上的虫,我才不在乎,他心想(生读)

  师:有一点不在乎了,语气再强烈点。(生再读)

  师:你瞧,种葫芦人对蚜虫的毫不在乎就藏在这个小小的感叹号中!大家一起再来读读

  师:老师听明白了你们觉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他不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你瞧他正站在葫芦架前盯着小葫芦看呢?谁来做个“盯”的动作?

  师:那你们盯着老师看,就是这样,眼睛瞪得大大的,看一个地方就叫——盯着,难怪他是目字旁呢。

  师:全班同学都盯着大屏幕读一读,瞧,你们盯着可爱的葫芦不由自主的自己对自己说起话来就叫自言自语。

  师:谁能自言自语的读读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聪明的你仔细看这儿又有两个感叹号谁能读好?

  师:这个感叹号中藏着种葫芦人多大的希望呀!你能读出来吗?

  师:感叹号的语气你读出来了

  师:所有种葫芦的人盯着你心爱的小葫芦读一读。(生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叶子上的蚜虫,一个好心的邻居看到了对他说了什么?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请同学们“—”画出“邻居”说的句子;用“~”画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师:谁找出邻居说的话了?请你读一读。(相机指导朗读)

  师:你真是一个热心的邻居。

  师:看到他不治蚜虫,你是怎样的心情?那你赶快劝劝他。

  师:谁找出种葫芦人说的话了

  师:你好固执啊,别人劝你你都不听

  师:当邻居劝你的时候你感到很奇怪,所以你反问道?(分组读)

  师:谁愿意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读)

  师: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一点也不在乎,邻居看到了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很着急。

  师:是呀,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我就是种葫芦的人,大家再真诚的劝劝他。(小组读)

  师:是呀,叶子上长虫关葫芦什么事, 真是太奇怪了,(出示反问句)种葫芦人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同学们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反复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生1:这两个句子一个用的是句号,一个是问号。

  生2: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但一个用的.句号,一个用的是问号。

  生3:虽然意思相同,但用问号的句子语气更强烈。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如:(生读)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

  师:你瞧这样一反问,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所以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感到很奇怪,反问道:

  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四、揭示寓意。

  师:那叶子上的虫子到底要不要治呢?为什么?你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吗?(出示葫芦生长的示意图)

  师:叶子是绿色植物的营养加工厂,它把加工好的营养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她还能借助太阳公公的光芒制造许多营养。也通过葫芦藤输送给小葫芦,小葫芦有了充足的营养才能越长越大。要是叶子被蚜虫吃了就不能给小葫芦生长的营养了,葫芦就会落了。

  过渡:那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图)

  生:他会后悔。

  师:后悔什么?

  生:后悔不治蚜虫,不听劝告。

  生:明白了。

  师:他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了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

  师:是呀葫芦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其实不仅葫芦和叶子之间有联系的。(相机板书)任何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种葫芦的人错就错在不治蚜虫,不听劝告,当我们不明白时,别人劝说我们时,我们要虚心接受,勇于改正。(板书 :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五、拓展延伸。

  编故事:第二年春天,这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碰到叶子上又长出了几个蚜虫,他会怎么做?

  六、快乐写字

  1.学习“言”。

  师:又到了我们快乐写字的时间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写字的?(出示“言”的演变图)

  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师:舌头在嘴里晃动,就是“言”,他读“yan”.(板书音节)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这个“言”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言”的第二笔横要写长

  师: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写“言”。(师范写,生书空写)

  师:现在请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组词,拓展含有“言”的四字词语)

  2.学习“挂、哇”

  教师写,学生看,说提示,再扩词。(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七、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啊,我们不仅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还学会了三个生字宝宝。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老师给你们上课很开心。

  八、布置作业

  课后可以把自已编的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 造养料 葫芦 可爱

  叶子 长虫、不治 葫芦 黄、落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听劝告,就会做错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

  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二、学情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景创设法,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等教学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

  三、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动作、字源等多种方法会认“葫、芦、藤”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圈画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图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生动具体,初步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好处。

  难点:通过圈划关键词、学看流程图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思维导图。

  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图猜词,激趣导入

  1、看图猜词: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看图猜词的游戏,必须要与草字头有关。(出示“荷花”“蘑菇”“葡萄”“菠萝”等图片)

  2、复习“草字头”:与草本植物有关,为后文做铺垫。

  3、出示葫芦图片,学习“葫芦”读音。

  (1)在词语葫芦中“芦”要读轻声,请生读。(词卡,开火车)

  (2)单独读“芦”第二声,学生拼读,拓展“芦苇”“芦荟”。

  4、揭题

  (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葫芦有关,一起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2)指导读课题:的字后面停顿,“的”要读得又轻又短。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活动一:

  (1)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想:边读边想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1、读好生字词: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也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见面呢,我们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

  第一组:

  葫芦藤

  蚜虫

  盯着

  慢慢地

  第二组:

  花谢

  比赛

  感到

  奇怪

  (1)自由读,读给同桌听。

  (2)每一组请小老师读:认为自己最能干的同学,请来当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其他同学跟读一遍。

  (3)思考发现:第一组标红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形声字。(左边偏旁表义,右边声旁表音)

  2、深入学习形声字“藤”和“盯”

  (1)藤:借助图片指认,拓展“西瓜藤”和“葡萄藤”。

  (2)盯:借助动作演示理解“盯”:集中注意力看。

  3、借助字源学习生字“谢”和“赛”

  (1)谢:字源演变,根据字典解释理解“花谢”含义。

  (2)赛:字源演变,通过与形近字“寒”对比、识记。

  4、摘葫芦游戏。

  板块三:再读课文,厘清故事内容

  1、询问: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2、指名读最后一段。

  3、方法指导——圈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圈出“没过多久”“小葫芦”“都落了”,组合在一起就是故事的结果。

  学习活动二:

  (1)圈:听课文朗读,同桌合作圈出关键词句理清主要内容,完成板书。

  (2)说: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反馈,板贴黑板,形成故事的流程图(鱼骨图)。

  5、借助黑板板贴,学生自由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块四:精读课文,体会葫芦的生长过程

  1、引出“种葫芦”片段:这个人可太想要这个葫芦了。为了这个葫芦,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你看(出示第一段),他为了得到葫芦干了什么呢?自由朗读,去寻找答案。

  2、指导“棵”:“一棵葫芦”指的是“葫芦苗”。

  3、出示课文插图,询问:这棵葫芦苗发生了什么变化?

  (1)出示词条: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指导短语的朗读:“的”读得轻短,“长满了”读得长一点。)

  (2)出示长句,指导朗读。

  (3)继续观察图片变化,指导朗读:花谢了、几个小葫芦。(图文对照,朗读短句)

  4、根据词条,感受葫芦生长顺序。

  5、对比朗读,感受差异(形容词让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2)葫芦藤上长了绿叶,开出几朵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6、怪不得那个人说: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指名读——齐读)

  7、完成《作业本》P49第三题第一列。

  8、思考: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他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块五: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棵”“盯”,引导学生“一看结构,二看高低,三看关键笔画”(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等);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星级):

  (1)坐姿端正得1星;

  (2)书写正确得1星;

  (3)书写美观不用橡皮擦得1星。

  5、学生修改。

  作业:画一画葫芦生长图,并和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葫芦的样子。

  八、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长满了绿叶

  雪白的小花

  花谢了

  几个小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这是一篇寓言性质、趣味地介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懂得葫芦的生长规律,一味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的故事。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读通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他们具有善于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所以我主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以及主人公前后心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2.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2.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法学法]

  变序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1.收集葫芦的图片和资料。

  2.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葫芦图,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2.教师简介: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

  3.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指导“芦”的读音。(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词语。

  (2)识记生字

  “藤、慢”结合同学名字中的字记忆。

  “挂、哇”归类识字法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和第四段

  1.仔细观察这两副图,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你们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3.学习第一段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2)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很可爱?(细长、长满、雪白的、可爱)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3)指导朗读:哪个同学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读评议,齐读。

  (4)从刚才我们所读的这几句话中,你说出小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

  (5)仿写句子:仿照第一段的结构,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4.学习第四段

  (1)过渡:经过了“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这样的生长过程,小葫芦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种葫芦的人应该收获了很多的`葫芦,可是事与愿违,最后小葫芦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会怎么想?那么就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惋惜吧。(男生女生比赛读)

  (4)质疑: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5.开始小葫芦长的好好的,可现在都全落了。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学习第二段

  (1)看到叶子上的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出示:)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比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a.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

  b.齐读

  (4)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芦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a.怎样看才是“盯”?请生做个盯的动作。

  b.“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请生自言自语的说说这句话。

  c.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5)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吗?

  3.学习第三段

  (1)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出示: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a.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

  b.再读读这两句。

  (3)齐读二、三段,分角色朗读表演。

  4.真可惜,小葫芦都落了!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错在哪里呢?

  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

  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

  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5.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看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生可自由发言。)

  6.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①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②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7.小结: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三、续编故事

  假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葫芦,叶子还是长满了蚜虫,他会怎么想?怎样做呢?让我们在小组里创编新的故事,然后汇报交流。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和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xxx,于是,他赶紧xxx。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小葫芦。

  四、指导生字

  1.生读生字,正确掌握8个字的读音。

  2.观察生字的结构。

  (1)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相同部件的字:挂、哇

  (3)相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字指导。

  言——第一横长,二三横短且一样长。

  每——指导写笔顺。

  挂、哇——右边是两个土。

  慢——右边中间是四字旁。

  4.学生练写。

  5.展示评议。

  五、作业

  1.写生字和组词。

  2.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9-1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2-08

《我要的葫芦》教学设计04-15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4-2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1-08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22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04-01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2-2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8-05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