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4 12:39:46 晓凤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送别》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别》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送别》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充分运用了宋代大教育家胡瑗的“商讨教学法”,将学生放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地位。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合作讨论到商讨解决问题,从音乐、图画朗读到诗配画,从听、读、说到悟,无不使学生尽显主人翁的风采,处于全方位美的享受,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了学此类课文的方法。

  教材简析:

  本课属“文包诗”的形式,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作情景。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课文配有插图,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诗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增强对诗歌情境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

  了解诗歌时代背景,读通课文,沥青课文脉络。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一、揭题:

  师生同唱《长亭送别》,生述唱后感受,导出本诗。

  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 自读,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c谁来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d..有疑问吗?带着疑问读课文。

  归纳出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理解字、词、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据此来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哪一句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读文思考后讨论。

  交流:

  第一、二行:

  你通过读课文读懂了哪些字词?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读懂的?

  a、“烟花三月”“西辞”、“故人”、“黄鹤楼”

  (师板画“桃红柳绿”、黄鹤楼)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暮春三月的景色?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中看出?什么是饯行?

  指导读好课文的第1、2、3节。

  c、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板书:依依惜别)

  齐读:依依惜别。“依依”是什么意思?(互相依恋着)

  用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好第二节。

  d、第一段中还有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的`句子吗?

  出示第三节,生再读,述感受,抓住“人品”、“诗篇”、“兄长和老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理解,指导读。

  (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李对孟的敬仰、难舍)

  ② 从哪些句中体会到大诗人李白对老友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意?师圈出: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不知……见面)

  ③ 正因为孟浩然既是李白的兄长又是他的老师,所以孟浩然顺江东去才使李白依依不舍,满腹忧愁。在读李白的话时,除了读出敬仰之情外,还要带有一丝忧愁去读。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读“依依惜别”。

  李白是这样的依恋不舍,那孟夫子呢?他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友李白,谁来把孟夫子的话读一读。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3)提问:

  a解释带点字。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b这里为什么用单引号?这两句诗是谁写的?

  c孟夫子引用这两句诗是要表示什么意思? (彼此虽然暂时分别,可友谊是永远不绝的)

  过渡:谁读懂了下面两句,来说说这句什么意思?(第4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

  2、请一对好朋友配乐朗读第三节。

  指导读好第一二行诗,指名读,齐读。

  第三四行

  通过读课文你又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孤帆、碧空尽、天际流......)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再齐读:依依惜别)

  从哪些语句读懂的?(4、5节)

  生述感受。(抓住“凝视”“伫立”理解)

  此时的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望着远方,只能看到什么?

  现在李白的心情怎样?可能会想些什么呢?(理解“孤帆”)师板画:沙鸥、白帆、李白。

  再读:依依惜别

  指导朗读第四节,配乐赏读本节。

  指导读好三、四两行诗,点出这是名句。

  过渡:李白望着、想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来。什么是“脍炙人口”?指导读好全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感情怎样?(感情深厚,离别时依依不舍)

  述:谁来把这首诗背一背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你对这首诗理解了吗?师生合作配乐齐读课文。

  2、自古以来,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你能吟诵几首吗?

  四、设疑: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课文上讲到扬州去而课题上写广陵”等)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抄写课文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评析:

  教育家胡瑗的商讨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讨论上的,在学生对知识已有一定的基础后教者在从旁予以辅导点拨。本课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教者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附以音乐、图画、诗配画,让学生有美的熏陶,深深体会到两个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送别》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辨识《长亭送别》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并初步尝试与学生一起解读与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品读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分析《长亭送别》艺术手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与其爱情观。

  说明:

  本课为“《长亭送别》之三:艺术特色”,即第三课时,旨在集中分析本篇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与效果,以便于学生对此形成较为全面和透彻的认识,并期望其能在其它诗词鉴赏和其它同类型文章的解读过程中迁移此种能力。

  在此之前的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梳理本文的主要结构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主要目标为:解读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识本文中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理解崔莺莺人物形象,体悟其爱情观念的内涵与意义

  2、教学难点:通过对《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的解读来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与导入新课。

  (1)回顾预习问题:

  A、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B、你认为《长亭送别》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C、你认为《长亭送别》的.语言风格是怎么的?请举例予以说明。

  (2)导入新课:《西厢记》的流传原因(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说明:本课时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即: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语体风格。

  2、品读与交流:

  (1)引导学生正确辨识本文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2)能具体以实例来分析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说明:学生自主选择、积极交流,教师加以引导、适当点拨,在认识《长亭送别》的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本篇所提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进步性,深刻体悟《长亭送别》的艺术价值。

  3、教师小结:《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并与学生分享《西厢记》的艺术价值与深远影响。

  4、布置作业:修改并点评《<长亭送别>诗意》。

  042:《长亭送别》诗意

  上海市光明中学刘吉朋

  山色四围残照里,

  西风瘦马长亭边。

  疏林不驻远行客,

  数线深愁绕暮烟。

  (两意徘徊隔暮烟。)

  (后记:第二句原为“古道”,以前的学生陈馨怡建议改为“长亭”。我虽属意“古道”,然其平仄不当,而“长亭”二字扣题甚紧,吾心亦同之。并于课堂内直呼陈为吾“一词之师”也。此为后记。)

  《送别》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因此我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诗的背诵,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时我特意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

  2.诗歌重在诵读。因此运用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着重讲解第一首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首诗。

  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

  2.理解、赏析文中佳句,积累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感受到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

  1.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熟读两首诗,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投影仪及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授以方法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并提示方法:吟读诗句,感知内容;品读诗句,感悟意境;说读诗句,感受思想。让学生带着方法先来学习王维的边塞诗。

  二、听读诗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录音。请学生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轻重、语气、语调及情感。特别提示:塞、骑、都、燕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说说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诗篇的,引出诗人及其创作背景。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王维和李白。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王维及李白的资料及创作背景。

  三、吟读诗句,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朗读方式来诵读全诗。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

  (二)个别读。请个别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才能。

  (三)感知内容。

  1.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

  2.思考《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问学生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试和小组同学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引导学生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及蕴涵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

  (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也可用笔简单地勾勒一下。

  可从画面、线条、色彩方面点拨学生。如:

  画面上: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少,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线条上: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照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色彩丰富,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境吗?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课后练习三来谈,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统一。)

  (设计意图:掌握对名句的理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读诗句,感受思想

  (一)你们的描绘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那你是否想过能描绘出这样开阔壮美画面的人,会拥有怎样的胸怀呢?(豁达开朗。)

  (二)仅仅是豁达开朗吗?能否结合诗中的字、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预设:可引导学生抓住“单”、“孤”、“征蓬”等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能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

  (三)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体会再次诵读此诗。并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提示学生注意字形的书写。

  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生从王维诗之宏大、诗画一体的风格特点引到李白的诗上。让学生运用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渡荆门送别》,点拨如下:

  (一)一组学生可从朗读方面来学习。谈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知内容,引导回答《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预设: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

  (二)二组学生可从语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2.引导学生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

  (三)三组学生可从情感上把握。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长江两岸的景时,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发怎样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诗抒发乡愁的是哪一句?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出作者浓浓的乡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七、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通过李白这首送别诗,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或者还知道那些送别诗。

  (预设:如:明月几时有、举头望明月、月下一壶酒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八、自主选择,书写作业

  喜欢文学的你,可以挥动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这两首诗中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喜欢绘画的你,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你心中最美的图画;喜欢背诵书写的你,还可用最直接的方法背诵默写这两首诗;喜欢交流的你,可把你的想法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里,我们继续畅谈。

  《送别》教学设计 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与《窦娥冤》一文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

  (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四)美育渗透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学法引导

  1.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莺莺的心理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性格。按情节可把全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通过三支曲子,写出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长亭饯别的场面,通过八支曲子,写出崔、张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了莺莺重爱情而轻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临别叮嘱的场面,用六支曲子写出莺莺对张生的关心与担心,关心的是他身体,担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进一步表现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场面,用两支曲子,写出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选择几支曲子,反复诵读,了解所用的修辞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几支描写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集中起来读,然后作两种比较:一是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秋景的诗句对比,看看所选取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将这三支曲子描写的景象对比,看看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气氛有何不同。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解决办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梳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收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第二课时,重点赏读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词,体会曲词中反映的莺莺的心理活动,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大致了解剧作及课文节选的这一折戏。

  2.重点赏读[端正好]、[一煞]、[收尾]和[叨叨令]等几支曲词,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哪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欣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学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课文学习的正题即可。)

  2.梳理剧情:《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据此可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3.赏读曲词[端正好L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

  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写得极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4.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时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收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5.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妙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没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关于曲词的评价,[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人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四)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进一步赏读其余曲词。

  (五)课后作业

  1.复习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一步作吟诵体味。

  2.诵读自[脱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与前一课时的内容相结合,本课时重点赏析课文二、三部分的曲词,进一步把握曲词的艺术特色,并对莺莺这一形象作分析评价。

  (二)整体感知

  与课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写莺莺、张生在长亭别宴上的表现。张生赶考,莺莺送别,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更反映出莺莺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2.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离情统一。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做离愁别恨的陪衬。还有[四边静]的“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把席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问题讨论二: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形式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性格的体现。)

  问题讨论三: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莺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问题讨论四:课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细节生动,描摹逼真处甚多,试举你最喜欢的曲子作说明。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如[满庭芳1、[快活三]、[朝天子]的细节描写,[耍孩儿]、[四煞]的夸张对比等,都很突出。)

  (四)总结、扩展

  《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华美典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中的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当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了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

  问题讨论: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与坚守。)

  (五)课后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背诵出来,并把它改写成现代诗。

  2.课后阅读《西厢记》全剧剧本。

  3.阅读李存葆《飘逝的绝唱》,写一则读书笔记。

  《送别》教学设计 5

  一、这节课继续学习《黄鹤楼送别》,师板书,学生书空。

  二、师放音乐、投影。

  师: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上了船,白帆渐渐远去,李白看着一江春水,触景生情,随口吟诵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三、初读古诗,读课文。

  1、师(停音乐,指着投影):这首诗是李白送孟浩然时随口吟诵的,却成了千古名诗。同学们也来读读这首诗吧!

  2、学生自由读诗。

  3、师:同学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学生提问。

  5、师: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我们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平常读古诗时发现问题都怎么解决的?(查工具书)老师告诉你,这篇课文是文包诗的形式,只要认真读书,一定能理解诗意。

  6、请同学们自由读书,自己找找答案。

  7、解释古诗。

  四、品读课文。

  1、我们学习古诗既要了解诗的意思,也要体会诗歌的感情和表现的意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板书:依依惜别)“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从文章中什么地方看出“依依惜别”之情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学习第二节。

  1、学生自由读书。说说从哪里看出“依依惜别”之情?

  2、抓住“藏”字,提问:从哪里看出故意隐藏?(“一会儿…一会儿…”)为什么藏?(不想在分别的`时候表现出伤感、悲伤,不想让对方难过)。

  3、指导朗读,读出留恋、浓厚的友情。

  5、学生练读,指名读。

  学习第三节。

  1、过渡:李白和孟浩然就要分别了,这一节描写了两人分别时的话语和行动,从话语中行动中我们又体会到什么呢?

  2、李白的话中抓住“您”和“!”,表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重、敬仰、仰慕。(孟浩然比李白年长十二岁,因为仕途不得志,便稳居田园。他俩在襄阳碰面,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们常常一起饮酒作诗,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李白曾经写过《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指导朗读。读好“您”、“!”和“满饮此杯”。

  3、孟浩然的话中抓住“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和长江联系起来。体会“永世不绝”。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同桌配合读。

  5、请学生上台表演此节。(准备一个酒杯)

  *学习第四节。

  过渡:如果李白的好友孟浩然不去扬州该多好啊!可是老友就要远行了。

  1、(放音乐)师读第四节“岸边杨柳……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2、个别学生读此节,从哪里看出依依惜别之情?抓住“伫立”、“凝视”板书,(从外表看很平静,而内心却是波澜起伏,他心里会说什么?想什么?——祝福、担忧、回忆、期盼等)

  3、读出依依惜别之情。强调和诗句有关的两句话,回到诗句“孤帆远影……”

  4、师质疑:暮春时节,正是大忙季节,水陆运输一定很繁忙,这么宽的江上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船呢?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而对其它的船,其它的人视而不见,“孤”更能表现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5、学生齐读此节,一生表演“伫立”、“凝视”,另一生站在位上演孟浩然,可以创造性地加上招手等动作。

  *读古诗。

  1、指名读。

  2、读诗。

  6、配乐背诵。

  五、拓展。

  读背送别的诗。

  结束语:送别是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以后也会有和亲人朋友分别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心体会这份情感,珍惜亲情、友情。

  板书:

  藏

  黄鹤楼送别依依惜别您!

  永世不绝

  伫立凝视

  《送别》教学设计 6

  【课题】

  歌曲《送别》

  【课时】

  1课时(40分钟)

  【学生数】

  46人左右

  【授课类型】

  声乐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明确音乐要素在歌曲中发挥的作用,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歌唱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主动聆听、表达音乐的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用良好的发声状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送别》,学生在《送别》的旋律中走进课堂。

  一、导入——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在上一节课粗略学习《送别》旋律之后,分组交流课后作业

  1、歌曲的作者

  2、关于学堂乐歌

  3、歌曲的创作背景

  4、歌曲曾出现在哪些影视作品中,表达的怎样的情绪?

  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共享,以便学生课后继续了解掌握。

  二、新授——良好的发声状态与细腻的歌曲处理

  1、气息与发声练习

  (1)呼吸练习

  (2)3?2?︱1?—

  O?—?—?—

  (3)音阶练习,注意气息和咬字

  (4)复习歌曲旋律,划分乐句

  2、音乐要素与歌曲处理

  (1)复习提问: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要素)有哪些?音高(音的高低)、音值(音的长短)、音量(音的强弱)、音色

  (2)分四个小组,每组一个乐句,分析如何利用音乐要素更好的'表现歌曲?并分组展示。

  (3)集体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唱情感的激发

  (1)聆听歌曲,观看《城南旧事》视频

  (2)展示同学们上交的反应歌曲情绪的图片,并进行交流。

  (3)用同学们的图片制作成伴奏视频,集体演唱。

  四、课后拓展

  为第三乐句添加一个声部,由小组长带领,课后分组练习。

  《送别》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引导、探究,通过课文的学习,领悟古诗的意思和意境,感受话别的的情景。

  难点:品读文诗,深入体会意境和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1、古筝曲《高山流水》

  2、插图投影片

  3、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5黄鹤楼送别

  2、首先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指名说)(板书李白孟浩然)

  3、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出示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自由朗读诗歌,读出古诗的节奏。

  (3)交流汇报朗读的效果。

  4、合作探究:浏览课文,画出课文与诗句对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一边默读一边作批注,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根据诗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划线并在小组内交流)。

  (1)交流前两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以下,谁来说前两句的意思: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2)交流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小组交流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以下,谁来说后两句的意思: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1)男生读前面的.诗,女生读后面的诗意;

  (2)女生读前面的诗,男生生读后面的诗意;

  5.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板书依依惜别)

  出示合作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有关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

  6、交流汇报:

  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谁来用朗读表达这份难舍的情意?

  离别是他们心底最柔弱的弦,面对遥遥无期的再次会面,他们谁都不忍心去触动。我们一起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7、离愁别绪在心头,情难启,口难开,可有些话总得说出口,这两位大诗人是怎样话别的?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谁来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出示句子:“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你来敬仰地读一读,还有谁听出了什么?谁来

  真是兰舟未发已盼君回呀,面对友人的道白,面对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动极了,人生能得这样的知己,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但毕竟他比李白年长,他得一面将自己的眷恋之情隐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谁来带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谁来,谁再来!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是呀,正如他后面讲的,我们的分别只是(生:暂时的)虽然分别了,但友谊却(生:永世不绝)

  你能用表演来传达这份依依惜别之情?先把两个人说的话读通顺,然后配上动作,自己在下面练习表演,开始。

  下面我们要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江边,再现当时的情景。谁想演李白?孟浩然谁来?老师给配上音乐。

  说话时眼睛能看着对方,做着动作就更好了。谁再来!

  哪两组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哪两组就来!一边捧起酒杯,一边读。

  8、刚才我们主要解决了第一句诗句,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

  9、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这句话,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解释?

  11、指名说出示第4小节。

  12、不忍别,终需别。你看,那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那是在述说这千言万语,友人登上了船,李白伫立在江边——引读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

  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

  B(师配音描述)滔滔的江水,流淌着友情,此时,在李白的眼中,就只剩下孟浩然所乘的那一只小船了,他就这样站着,站着,看着,看着……直到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水天一色,他还在看什么?想什么?心里还在默默地说什么?

  学生交流

  多么真诚的朋友,多么真挚的友情呀,一齐满含眷恋之情地读:(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13、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起读……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站起来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三、小结全文

  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那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多么深厚的情谊呀!(板书:情谊深厚)

  出示:作业自助餐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向对手挑战。

  2、演一演,与朋友合作,改编课本剧演一演。

  3、找一找,找更多的送别诗,摘抄在采蜜本上。

  《送别》教学设计 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4、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朗读古诗。

  1、友人话别,依依不舍,令人伤感,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播放歌曲《长亭送别》),有的则用诗来释怀。(吟诵几首送别诗)

  “人生自古伤离别。”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与留恋,多少伤感与难舍。在1000多年前,有两位风流萧洒,有着深厚感情的诗人,即将在此分别,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画面)大家一定被眼前的这幅美景吸引了吧!你能用一些学过的词语或诗句来描绘一下吗?

  2、古人常“折柳赠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齐说:《黄鹤楼送别》)

  3、(出示两组文中第一小节的词语)老师这有组词语,谁来用其中的一些,连起来说一段话,再现一下当时的话别场景。

  4、如此迷人的美景,其实就是文中的__?(生齐说:第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美美的欣赏一番吧!(生齐读第一小节)

  三、品词析句,感悟“惜别”

  过渡:杨柳依依,繁花似锦,让人感觉仿佛漂浮于烟雾之中,又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如此迷人的景色,李白有没有陶醉在其中?

  1、在这两位大诗人心底都藏怎样的情感?(依依惜别)轻轻读读第二小节,找一找他们是怎样“藏”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2、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份惜别之情藏起来呢?

  3、齐读。让我们通过朗读去体会两人藏在心底的那份惜别之情。

  四、情景再现,体验“话别”

  1、送别是一艘小小的船,它载着满满的眷恋;送别是一杯酽酽的茶,让人慢慢地去品味。朝夕相处的兄弟、心心相印的朋友就要分别,他们是怎样挥洒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用笔画出,批注。

  2、重点指导学生体会:第三段

  课件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敬仰之情

  1)、“六个您”说明了什么?从多个“您”字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敬仰。

  2)、李白对孟浩然尊称为“夫子”,、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

  3)、从“兄长”和“老师”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孟浩然比年轻的李白大12岁,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兄长,老师。

  4)、“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看出李白对孟的敬仰之情。“诗篇”我们学过孟浩然的哪些诗篇?《春晓》、

  5)、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孟夫子太有才能了,但他不愿意给皇帝当欺压老百姓的官,而在乡村种菜种花。这样的人品怎能不令人敬仰?(指名读1、2句)孟浩然的诗篇也誉满天下。他一共写了二百六十多篇呢。(生背)

  b、依依惜别之情。

  为什么要满饮此杯?(这酒中装着浓浓的朋友情,手足情,深深的师徒之情。)这依依惜别之情酒在这满满的一杯酒中。齐读李白的话。

  板书:依依惜别之情

  过渡:听了李贤弟的.话,孟浩然有没有泪湿衣裳?你从孟浩然的话中又读出了什么?自由读孟浩然说的话。

  6)其实孟浩然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毕竟比李白年长,他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反而来安慰自己的好兄弟。请大家品品孟浩然的话,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交流,从孟浩然的话中也体会到依依惜别之情。

  a“一饮而尽”饮下去的仅仅是杯中的酒吗?(是与拉到朋友情,手足情,师徒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究竟是怎样的朋友才称得上是”“知己”呢?

  是朋友,是兄弟,是师徒,正因为如此,两人的友谊才象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此时的分别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是——(暂时分别)

  小组分角色练读。板书:话别

  3、小结:读的不错,孟浩然一方面在劝慰李白不要为离别伤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两人的友谊之深。两生上讲台分角色再现话别情景。

  4、听了两人临别前的这番话你有什么感受?

  5、让我们也来做做李白、孟浩然,去感受一下两位大诗人离别的心情。(男生做孟浩然,女生做李白,师旁白,配乐再次体验话别场景)

  四、想象补白,丰富情境

  过渡:说不完的别情,道不完的友谊,俗话说的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情境引读,指名接读第四小节)

  1、听了他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是什么打动了你?

  2、此情此景,不仅打动了我们,就连江边的景物也被打动了。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段话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岸边杨柳依依,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沙鸥点点,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品诗入境,内化文本

  过渡:此时此刻,礼拜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课件播放古诗诵读)

  1、你能像诗人一样来吟这首诗吗?(指名两生,再齐吟)

  2、文中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是一首怎样的名诗?“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诗文的最后两句展现了课文第四自然段描绘的景象,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浏览一下。

  师:文中说随着江风远去的是“白帆”,而诗里却说是“孤帆”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孤”字是整首诗的眼睛,让我们真切的感悟到了是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让我们记住这两位大诗人的真挚友情,也记住了这首流芳百世的经典诗篇,齐背诵。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李白不仅是伟大诗人,也是个重友情的人,他还写了许多送别诗,不同的送别诗也表达了不同的情怀。

  1、《赠汪伦》就是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两生,齐读)

  2、说说,这首诗你最欣赏哪里?再齐读

  3、记一记,课件出示。

  七、作业

  1、积累送别诗,了解作者写诗的背景,选择其中的一首,模仿课文,将它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2、课文语言优美,处处融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

  《送别》教学设计 9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结合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绿线中的只识不写)。

  3、通过诗文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和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诗人和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诗文。

  2、领悟诗文深邃的意境;感受朋友间的深情。

  3、抓住诗文的空白进行想象。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预习:自学字词;读通课文;简单批注;提出问题。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投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朗读(师生互动)。

  3、说说诗句大意。(教师简评:说得不好不要紧,让我们一起学完了《黄鹤楼送别》一文,我相信大家不但会理解诗意,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分步板书:

  ①板书“黄鹤楼”,介绍有关地理位置及历史;

  ②板书“送别”,理解意思;

  ③读题,指导读出“别”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分节读课文。(教师视具体情况加以指导)

  2、结合课题,理解课文大意:

  谁送?送谁?(板书:李白、孟浩然)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速读第一自然段(30秒)。

  2、合上书本,看谁了解的信息多?(汇报、交流。)

  时间:暮春三月;地点:长江边的黄鹤楼;人物:李白、孟浩然;事件:饯行(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3、以读促悟。(读出暮春三月的美;读出将要惜“别”的情。)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两位大诗人,一对好朋友就要分手了,

  ①他们的心情怎样?

  ②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默读2、3自然段。

  2、讨论:

  ①“……,一会儿……,一会儿……,……”(不去触动,依依惜别)

  ②李白的语言;(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何日再见、满饮此杯等)

  ③孟浩然的语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暂时、永世不绝等)

  (以上三句话由多媒体出示,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并作简要板书,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和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3、你就是李白,你就是孟浩然会说些什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因为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话别”场面谁也不清楚,编写教材的`人也是想象的,学生也可以尝试。)(这一环节的训练比理解原文更重要)

  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教师引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学生跟读后文)

  1、多媒体出示:“友人登上了船。……流向天边……”

  (在这段话中,最能反映李白惜别之情的有哪些词?)

  (“伫立、凝视”,这两个词表面看起来如雕塑一般,但是透过这种“平静”,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内心怎样?)

  (反复朗读,想象意境,加深感悟。)

  过渡:李白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一脍炙人口的诗篇——

  2、多媒体投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朗读。

  3、说诗句意思。

  4、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指导要到位)

  六、拓展:

  课文从孟浩然登船之后就没有再写到他,假如你是孟浩然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呢?(讨论,由学生想象关于孟浩然别李白后的内容,并且完成板书。)(抓住诗文的空白进行想象)

  七、学生质疑:(视质疑内容,随机而定,教师也可适当提问。)

  八、小结:(略)

  九、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小练笔:孟浩然别李白

  《送别》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送别》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初步认识影视歌曲、学堂乐歌

  二、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意境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2、简介歌曲

  这四首歌曲是依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电视剧后,其主题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起到了歌颂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

  (1)、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一首影视歌曲,它是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送别》

  (2)、认识作者:

  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津,19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等。

  (3)、歌曲介绍:

  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的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倡导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国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4)、学唱歌曲

  1.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说的很正确,

  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

  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6 、教师领唱

  7、学生一起唱

  ()、主题延伸、扩大视野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上,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哀婉之美。

  (四)、扩展

  除了这首《送别》外,你们知道的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或者诗歌文章呢?

  李白写了很多离别的诗篇,其中有两首很有名: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这首清新、淡雅、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2、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让我们唱着《送别》所再见吧!

  《送别》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主题文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课文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中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

  2.感悟文本主题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几首离别诗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3.培养言语品质

  在四字成语或常用语的感情朗读中唤起鲜明意象。

  围绕“依依惜别”的感情去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性。

  在模仿迁移表达和想象表达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指导朗读(幻灯片底色为插图景物,便于图文对照)

  烟雾迷蒙俯临长江杨柳依依依依惜别脍炙人口浩浩荡荡

  繁花似锦飞檐凌空沙鸥点点按捺不住誉满天下永世不绝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一个词语,学生模仿朗读对应的词语,要读出画面、语气和情感。

  (二)诗文对照初步朗读感知

  1.课前板书:黄鹤楼送别,朗读课题,读出感情。指出课文特点,板书:文包诗

  出示李白写的送别诗并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扬州是江苏省扬州市,它们都在长江边上,黄鹤楼在西面,扬州在东面。所以说“西辞黄鹤楼”。)

  2.从课文中找找哪些语句表达的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用直线“_________”划出来。然后交流一下。老师读一句诗,让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

  1.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之景

  (2)师:你觉得送别时的环境怎么样?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同学和老师带进那迷人的送别场景。

  2.假如第一段侧重写的是黄鹤楼送别之景,那么第二自然段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二自然段,能否和第一自然段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讨论并板书:之情。

  (1)指名朗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离别之情。讨论板书:依依惜别

  (2)什么叫依依惜别?“依依”什么意思?“惜别”什么意思?(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3)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4)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________,一会儿远眺_______,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除了蓝天白云和江上景色,还可能仰望什么,远眺什么?比如:温暖的春日、雄伟的黄鹤楼、点点白帆、滚滚江水、飞翔的沙欧等)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_______低垂的杨柳,一会儿_______似锦的繁花,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除了仰望和远眺,还可以用哪两个表示看的词语?比如:俯视、注视、凝视、凝望、观望、紧盯等)

  (5)集体朗读第二节,体会依依惜别的感情。

  3.李白和孟浩然在一个特定的送别之景当中,深藏着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接着,课文又写了送别之什么呢?请读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之语)

  (1)出示: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能读出两人之间怎样的感情?请抓住关键词句你圈圈划划,并做批注。

  (2)交流

  (李白对孟浩然十分敬重,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在谈出感受后,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①重点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指导朗读,问:猜想一下,孟浩然什么样的人品得到李白的敬仰?(有所领悟后再感情朗读,层层叠加。)

  随机补充: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出示):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教师解释:我十分敬仰孟先生,他人格高尚才华横溢,名闻天下。年轻时远离官冕车马,年纪大了又归隐山林,常与松云为伴。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很有才华,一生不贪图荣华富贵,人品高尚纯洁,深受李白的敬仰。指导朗读重点句。

  李白说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我们以前学到过孟浩然写的诗吗?出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指导集体朗读诗句,初步感受孟浩然诗篇誉满天下(几乎家喻户晓)的才华。然后指导朗读课文重点句。

  ②重点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指导朗读。对比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蓝天下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纯洁无暇)再比如:却像这雄伟的黄鹤楼名垂千古,却像这三月的繁花美丽动人,却像这杯中的美酒清纯甘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读旁白。

  4.黄鹤楼送别,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再写到送别之语。接下来,又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并板书:之举

  (1)在送别之举中,你又从哪里读出了人物的依依惜别之情?讨论,随机出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随机理解:伫立(长久地站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指导有感情朗读

  (2)好友已经乘船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久久不愿离去。此时,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李白此时的内心活动。

  (3)交流,点评。

  5.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写到送别之语、写到送别之举,最后写出了李白所作的送别之诗。(板书:之诗)请你再仔细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哪里蕴含着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说说理由(蕴藏在烟花三月中、孤帆远影中、碧空的尽头中、滚滚长江水中)

  (四)拓展李白的离别诗,感受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1.李白写过很多的送别诗,而且十分喜欢把离别时的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板书:寄情于水)

  (1)出示: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在这首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感情寄托在哪里?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

  《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另一首送别诗,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酒肆就是古代的酒店。在这首送别诗当中,李白先写了酒店周边环境非常美丽,酒店里已经酿造了上等的美酒。金陵的很多朋友前来相送,大家频频举杯畅饮美酒。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在这两句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情谊寄托在哪里?(寄托在东流水当中,也就是长江水当中,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但李白觉得自己与金陵朋友的离情别意比长江水还要长。)

  (3)出示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又一首送别诗。“荆门”是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长江边。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从荆门的渡口与朋友们告别。一共有六句诗,写了李白离开荆门渡口以后,一路上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你们说,李白一路上游览了那么多的自然美景,为什么最后还是十分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呢?(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激之情)

  2.将“寄情于水”的诗句整合在一起朗读:

  出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小结

  让学生看着板书,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生:之情,写到送别——生:之语,写到送别——生:之举,最后写到送别——生:之诗。表达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生:依依惜别之情。通过了解其他三首李白的送别诗作,我们发现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创作现象,这是一种诗歌文化现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关注这种文化现象。板书:寄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一下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课后作业

  上网查找李白的另外两首离别诗并抄写下来,并用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第一首:《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第二首:《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板书:

  之景

  之情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别之语寄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包诗之举寄情于水

  之诗

  附:李白诗二首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翻译:

  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年轻朋友们都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

  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送别》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诗歌,并能举一反三,学习同类诗歌的特点。

  3、学写送别诗。

  教学重点:

  送别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写送别诗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欣赏音乐《送别》,导入:《送别》组诗

  1、你送过一些人吗?怎么送的?

  2、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送别亲友的?——《送别》组诗

  二、第一首《赠汪伦》

  1、齐读,范读。(放开喇叭,诗歌就得吟唱)

  2、问:谁送谁?李白跟汪伦什么关系?李白怎么到汪伦那里去了?(背景介绍: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过渡:了解了李白和汪伦的关系,我们再来尹诗,可能会有长进吧,试着做做李白吟唱——

  3、再读诗歌。(自由读、齐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A、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B、后两句用上关联词试试。即使?也?哪怕?也?就算?也)

  5、交流反馈。(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依然表扬。最欣赏的是……)

  6、这样的.读也是表面的读,而要真正走进李白的心,我们得发现一些问题,在书上做一些记号。(同学讨论)(举手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请不举手的同学来回答)

  问题预设:

  ①字词方面:踏歌、忽闻、不及、深千尺

  ②汪伦为什么要踏着节拍、唱着歌送行?踏歌的歌词会是什么?

  ③桃花潭水的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用水深比喻情深,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④李白本是汪伦请来的,可为何李白走的时候汪伦却不去送别呢?有几种可能?看谁最厉害。

  A、我猜想汪伦不愿意面对离别的伤感,于是约定不去送行,但最终还是来了。

  B、我认为这又是汪伦的刻意安排,就象当初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李白去一样,(众笑)这种特别的送行方式具有更加感人至深的魅力,以此给李白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忽闻”体现的正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师作出肯定,并顺势指导读出由忧而喜的情感变化。)

  C、李白怕汪伦伤心,没让他知道自己的离开。

  D、汪伦没时间送。

  ⑤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讨论互说)

  (鼓励学生把自己融入情境之中。说真话,表真情。如:“李白兄且慢走,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汪伦兄,请留步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李白面对这与众不同的送别情景,面对汪伦这样的深厚友情,即兴吟了一首诗——《赠汪伦》(齐读)

  9、汪伦用什么送朋友?(歌)

  二、学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三、拓展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A、一生读。简单评价。

  B、你猜李白在哪里站了多久?他仅仅是看滚滚的江水吗?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情?(友情)它打动你吗?(李白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谊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C、这又是一种什么方式送朋友?(目光)

  2、《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自由选择一首学习。

  B、高适在什么样的天气与朋友分别?在这样的天气里,你的心情如何?你能让好友在这样的天气里离开你吗?看看高适是怎么送朋友的?(后两句话)听了这两句话朋友的心情会怎样?

  C、这又是一种什么方式送朋友?(暖语)(酒)

  四、小结:

  人生自古伤别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古代的诗人送别友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暖语、酒、目光、歌等,你知道这些诗歌为什么千古传诵?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些诗歌作者在写的时候都是以真心在写,用真情在吟,惟有这样的诗才会让我们百吟不厌!(投影出示:真心、真情。)

  五、即兴创作,表达真情。

  1、同学们,同窗共读已六载,转眼已是分别时,临别之时,你是否也想赋诗一首赠给你的母校、恩师或学友呢?

  出示:求学六载将远行,遥闻校园读书声。友情好比千尺水,难忘同窗离别情。

  2、写给亲人送别的一首小诗。(投影出示)

  赠妈妈

  虞杰乘车将欲行,忽闻窗边叮咛声。秋时朝阳暖如火,恰似妈妈送我情。

  3、交流反馈。

  六、推荐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芙蓉楼送辛渐》(投影出示)

  《送别》教学设计 13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初步设疑。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是哪位小老师为我们板书的,请我们的一日之师带领大家读一下课题。谢谢

  2、出示古诗,指名读诗。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白在黄鹤楼上设宴为好朋友孟浩然饯行。李白目送友人,心情非常激动,吟出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⑴自读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⑵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谈话激趣: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

  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学习课文后,你们的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4、过渡: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自由读)

  2)、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学生动手圈画)

  3)、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5、针对第一句诗句,你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故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故人”?

  师:“烟花三月”是怎样的三月呢?你从哪里知道的?(幻灯出示画面及第2段内容)

  生:繁花似锦的三月。

  生:鸟语花香的三月。

  生:百花怒放、景色艳丽的三月。

  师:同学们知道吗?自从李白写下这句诗后,原本著名的城市扬州更有名了,一直到今天,尤其到了三月,人们纷纷赶往扬州,欣赏那里的美景。而“烟花三月下扬州”被后人称为“千古丽句”。一起美美地读这句诗。

  二、朗读话别,感悟话别。

  1、过渡: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藏在心里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让我们一起去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指名读第二小节

  2、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3、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

  (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⑶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

  4、师:离愁别绪在心底,情难启,口难开,可有些话总得说出口,听一听两位大诗人是怎样话别的?

  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听完他们的话别,你还能从他们的言语中看出些什么呢?

  生:我看出李白很崇拜,很敬仰孟浩然。

  生:我还能看出孟浩然虽然也很难过,但他比李白年长,所以他试图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生:我也看出孟浩然不愧是李白的兄长和老师,他安慰李白不要太难过。

  师:是呀,洒脱、率直的李白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流溢在句里行间了。拿起笔,读读李白的这番道白,边读边思考,哪里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敬仰,对这次分别的不舍?

  (学生边读边划边感悟与思考。)

  (2)师:(多媒体)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就请您满饮次杯吧!”我从李白言语中对孟浩然一系列的尊称中看出他的敬仰之情。李白称孟浩然为夫子,而我知道,在古代,“夫子”是对那些有才学有人品的人的尊称;“您的人品,您的诗篇,结识了您,一直把您当作,请您”短短的一段话别,李白竟用了这么多个您,我觉得,他不只是一般的敬仰孟夫子,而是非常的敬仰。

  师:老师现在也很敬仰你,因为你不仅读明白了李白的语言,还将他的内心分析的这样透彻、准确,我觉得你能做李白的半个知音了。真是不简单。其余同学还有高见吗?

  生:“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知道,李白与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普通朋友。在中国自古就说“长兄若父”,还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李白说孟浩然是自己的兄长和老师,可见,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有多高的地位。

  师:请给他掌声,感谢他用丰富的历史知识解读了李白,解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他们的关系,孟浩然真是李白的良师益友呀!

  生:“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誉”是指好的名声。李白赞扬孟浩然的才学,诗篇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师:李白多么的敬仰孟夫子呀,让我们带着无比敬仰之情,朗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前两句)

  (3)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

  (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伤感>。)

  (4)师:生活中突然就要失去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一个兄长,一个知音了,李白能不难过,能不伤神吗?一起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还没分别呢,李白就担心哪天才能再见,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见对于孟浩然的离开,对于这次分别,他是多么的不舍呀!再读: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帆船启航,将不见故人。一起读出李白的不舍,读出李白的难过!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话别语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5)师:真是兰舟未发已盼君回呀,面对友人的.道白,面对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动极了,人生能得这样的知己,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但毕竟他比李白年长,他得一面将自己的眷恋之情隐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

  (指名读。读孟浩然的话别之语“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师: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这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王勃说,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

  师:孟浩然引用这句诗,是想向李白表白什么呢?

  生: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生:他要告诉李白:别难过,我们不是永远分开,还会重逢的。

  生:他要告诉李白: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生: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师:是呀,正如他后面讲的,我们的分别只是(生:暂时的)虽然分别了,但友谊却(生:永世不绝)

  师:李白听了友人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他会开心起来,是呀,孟兄所言极是,我们不是永别,用不了多久就能再见了,不要那么伤感。

  生:他会想,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心中牵挂就够了。

  师:带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

  (生齐读孟浩然的话别语。)

  5、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也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他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学们请你们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练一练。

  (学生自己练习)

  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

  开始表演。(道具:一次性纸杯2只)(一人读提示的话。)

  评一评。

  还有人愿意上台来表演吗?

  三、心随船去,想象内心。

  1、过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于,孟浩然登上了船,挥手与李白告别,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可以理解这句诗?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师:“孤帆”指?

  生:一只帆船。

  师:老师有疑问,长江上不仅是沙鸥点点,我觉得一定还白帆片片,而李白的诗中为什么说只有一只帆船呢?

  生:因为李白只凝视着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他全神贯注的只看着那一只载着友人的帆船,其他的都似乎没看到。

  师:“尽”指消失的意思。“唯”、“天际”呢?

  生:是只的意思,天际是天边。

  4、理解“伫立”、“凝视”

  5、师:同学们,你能猜猜此时伫立岸边,举目远眺的李白心里正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吗?

  生:想当初,我们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携手同游,好不快哉。

  生:想当初,我们秉烛夜谈,同塌共枕,真是形影不离呀。

  生:而如今,我们天各一方,远隔万水千山。

  生:不久后,我们一定还能重逢,孟兄,我还在此地等待您的归来

  6、指导朗读。师:多么真诚的朋友,多么真挚的友情呀,一起满含眷恋之情地读: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引读第五自然段。(别时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往日一起饮酒作诗的欢快场景一幕幕又在眼前浮现。)

  2、所以: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生齐读)

  3、师:学完李白创作这首送别诗的背景,再看这首诗,相信你一定能轻松而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了吧?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将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五、积累拓展,情感迁移。

  过渡:自古多情伤离别,多少文人墨客因离情别绪而留下千古名篇。昨天,老师已让你们收集了一些送别名诗句,谁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的。

  《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朱大入秦》《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教学设计 14

  教材分析:

  《送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像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逐渐变的稳重成熟起来。一方面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主动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

  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体验一下离别的愁绪。

  师:板书课题。(《送别》)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生: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生: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离愁别绪。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诗意: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柳飞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行人何时是归期。)

  (2)教师指点,指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字词。

  著:接触,贴近。漫漫:遍布的样子

  柳条折尽:折柳条是古人表示送别的一种象征。“柳条折尽”表明思念志深,恋恋不舍。行人:出征的人。

  (3)小组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合作探究体会诗的意境。

  A、想象描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B、作者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两句的含义

  D、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小组经过一番讨论、探究,发言如下:

  A、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趣。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飞舞。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了杨花一铺天盖地,也表现一种纠缠清、难以割舍状态。这样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离愁别绪,无心赏景。

  C、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D、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讽刺隋朝统治者的诗,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问话,表达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四、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漫漫搅天飞。

  2、著:________。

  3、“搅”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六、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送别》。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别》教学设计 15

  一、导课,出示学习目标。

  这一节课学习《渡荆门送别》,主要目的是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二、学习新课

  1、范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注意212或221的节奏。

  2、介绍诗歌写作背景

  要想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诗歌也是。

  李白,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5岁时全家迁回蜀中,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后,蜀中也成为他诗歌中思念的故乡。我们学过的《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峨眉山月歌》都是思乡的佳作。

  公元726年,李白25岁时,外出游历。在唐朝,游历是读书人普遍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阅历,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另一方面是为了广泛结交,邀取名誉,以达到仕进的目的。《渡荆门送别》就是初次离开蜀中时写的。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对这一段游历生活有这样描述,“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我们再来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八个字。“仗剑去国”能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情怀呢?“辞亲远游”又能让人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仗剑”让我们想到李白壮游时期任侠意气、指点江山的豪迈。“辞亲”则又使远游途中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牵挂思念。所以抒发积极豪迈的情怀和对家乡的思念,也就成了这类诗歌普遍的主题。

  3、学习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荆门,指荆门山。

  楚国,即楚地,湖北一带。

  (1)指名翻译诗句。

  我渡江远游,从荆门山外,去往楚地游览。

  (2)提问:首联与题目什么关系?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出发地点、目的地、事件。叙事。

  4、学习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释词

  平野,平坦辽阔的原野。

  大荒,遥远无际的荒野。

  (2)指名翻译

  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长江向着辽远的荒野流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起伏的山领,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

  (4)作者是怎样把应四种景物联结在一起的?找出关键字。

  (5)试着赏析“随”、“入”。

  “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势趋向,带给人流动感和空间感,把静的山写活了。在写法上是“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尽”字表现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有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5、学习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指名翻译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下了一块明镜。云彩汇聚,变幻无穷,仿佛结成了海市蜃楼。

  (2)颈联继续写景。提问:如果说颔联观察的`角度是远视,由近到远,那么颈联的观察角度又有什么不同?

  俯视、仰视。

  (3)设想一下,如果李白此时是在七百里三峡中,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时节,他能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景象吗?

  如果,李白此时正处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地段,他能看到“云生结海楼”吗?

  颈联除了描绘诗人在夜晚及白天看到的景象外,也从侧面衬托了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描绘出诗人渡江途中看到的不同风光和不同感受。

  6、学习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行文至此,如果仅有这些景物的描写,我们感受到的无非是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文章也只是一篇山水文。但作者在此时笔锋一转,情感由激昂转向低沉,由景物描写转到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换不是突兀的,引起作者情感转换的还是水,是不远万里送我的家乡水,作者的情感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主题也得到了提升。

  (1)指名翻译

  我还是喜爱这故乡的水,它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游。

  “怜”,喜爱。《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怜”也是喜爱之意。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不说自己思念家乡,反写家乡水不忍离别,运用拟人手法,使思乡情感更丰富,表达更含蓄,也更深厚。

  7、小结

  诗歌描写了渡江远游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山水图,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9、比较《次北固山下》与《渡荆门送别》,说说两首诗在写作思路和主题方面的相同点?

  10、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赏析颔联与颈联。

【《送别》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送别》教学设计08-13

送别教学设计10-27

送别教学设计04-04

《送别》教学设计(精选16篇)02-02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05-28

长亭送别的教学设计08-08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05-09

《送别》教学设计(通用15篇)04-23

《长亭送别》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