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8 08:49: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牧童》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牧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牧童》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牧童》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六七里”、“弄”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正经历着童年这一纯真美好的时刻。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哪些事情是令你难忘的呢?(生说)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以前的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牧童》这首古诗。

  (板书:牧童)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写的这首诗中有没有你的影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指名读古诗,(多叫几个同学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错。

  强调“蓑”的读音。

  2、了解诗人:请学生说一说对诗人的了解,(学生对吕岩比较陌生)师简单介绍:

  吕岩,字洞宾,就是我们常说的“八仙过海”“八仙之一吕洞宾,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爆发了农民起义,他便到终南山学道,后来便不知去向。

  3、请学生说一说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生说)

  4、请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探究交流:

  1、请学生带着出的问题自己先读古诗,先自己思考。

  2、看来同学们用心品味古诗了,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待会儿一起来交流。

  3、小组派代表解决部分疑问(生对“六七里”,“弄”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

  四、想想画面,体会诗情

  1、生再读全诗,品味意境

  诗歌之所以能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它的语言凝练而涵义深厚。而本诗仅有寥寥的28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含义。

  我们还得通过细细的品读才能把谜团解开。

  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诗里,看看诗中描绘的是一份怎样的意境。

  2、指一生读,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指几生说想象到的画面,师相机归纳诗意,抓住重点字词。

  ①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通过这两句诗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说)

  师引导学生说具体,草原怎么样?(广阔)

  师:你从哪里知道草地很广阔?

  生:铺字,横字。

  指草地像绿毯一样展开,这里让我感觉到了草地的广阔。

  师:是啊,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你看得真准!大家读读前两句,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都使用了数字。

  师:那么这草地只有方圆六七里吗?

  生:不是,是为了形容草地辽阔。

  师:那不用说了,“三四声”也不是说只有三四声笛声了。

  那这里为什么这样写呢?当时是什么时候了?(傍晚)那时环境怎么样?(很幽静)那么这里这样写是为了?

  生:突出环境的寂静。

  师:的确,是为了突出乡村傍晚的寂静。

  师:是的,这里的数字都不是实指,而是虚指。

  在寂静的乡间小道上,晚风吹来,牧童是怎样的心情?(生:很愉悦)那他会怎样吹笛子?(生答,表演)他还会怎样吹?(生表演)那么这个“弄”字在这里怎么理解呢?(生:表现出了牧童很淘气的样子)

  师:大家理解得真好,看来这个“弄”字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咱们试着用一个字来替代“弄”,看看哪个字用的最好。

  生:戏,逗。

  师:大家觉得哪个字用得更好呢?(戏)的确,同学们的想法更棒,抓住了牧童那悠闲自得的神态。

  可见,写作文时也要字斟句酌,这样才能表达得更贴切。

  ②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生:牧童吃饱饭归来时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不脱就睡在了草地上。

  (对“月明”没有提及。)

  师:牧童睡在怎样的草地上?

  生:洒满月光的草地上。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月明,就是明亮的月亮,月亮升起来了。

  师:你找得真准!通过注释,我们知道了蓑衣是什么样的衣服?(生答)

  师:那绝不是件漂亮舒服的衣服,为什么他连脱都不脱就躺了下来。

  生:他可能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

  生:他可能是怕脱衣服的声音太大了,怕吵到草地的那些小动物。

  师:是啊,他可能是怕打破这月夜的宁静。

  师: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答)

  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

  四、感情读诗,悟其感情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 ,把老师也带入了诗人描绘的画中。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多么可爱的牧童啊!你们喜欢吗?(喜欢)那请你们带着对牧童的喜爱之情,再读这首诗。

  (可能有的学生也说牧童的生活很苦,同情牧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感悟。)

  1、 指名读

  2、 男女生赛读

  3、 全班齐读

  4、 检查背诵情况:指生背,全班齐背。

  五、拓展巩固

  1、根据学习这首古诗的方法自学《舟过安仁》。

  2、请同学们下去之后再搜集一些有趣的儿童诗,下次课我们来交流交流。

  这是我们学校组织听课时讲的一课,课后我有进一步完善的教案,在本节课中我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我尊重了学生的体验,最后我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时,有一学生站起来说我感觉他的生活很悲惨,接着他用很低沉的语气读了起来,看得出他很用心,我借机对我那平时不怎么发表自己的想法的同学说:“这就是我所要的语文课,希望同学们多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让语文课成为我们真正的交流平台。”我想以后的课堂会有所改善的。

《牧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13个生字,会写“抹、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画家的虚心和牧童的细心。

  学时重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画家的虚心和牧童的细心。

  学时难点

  体会画家的虚心和牧童的细心。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画家与牧童

  一、赏画入情,揭示课题

  1、师引:小朋友,在我国有许多因画动物而著名的画家。你们瞧(点击课件主页按钮:欣赏导入)展示三位大师的作品:(出示课件3)徐悲鸿先生笔下的马俊朗英姿,(出示课件4)齐白石老爷爷画的虾栩栩如生,(出示课件5)李苦禅大师笔下的鹰神态各异。(出示课件6,定格斗牛图)这幅斗牛图,画家传神生动地绘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被视为传世画牛佳作。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画家戴嵩。

  2、(点击课件出示名字)读准画家的名字。不过说起这副斗牛图,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想学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画家和牧童》。

  3、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二、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准词。

  (1)(出示课件7)带拼音的词语:

  jǐ qiào ɡòu ǎi jià pínɡ cán kùi

  挤进来翘起来购买和蔼价钱批评惭愧

  qū mò mǒ zàn ɡǒnɡ

  驱赶牛蝇沉思片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连连拱手

  A、自由读。

  B、小老师领读。指导读准后鼻音“评”,“批评”“价钱”轻声;“惭”和“赞”是平舌音。

  C、齐读。

  (2)(出示课件8)去拼音读词。

  3、认准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齐读字卡

  4、读通文。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①仔细倾听,这些同学是否把音读准了;②想想:读了课文,你觉得戴嵩是一个怎样的画家,牧童怎样?

  (2)交流反馈。难读的地方重点指导。

  (3)初读课文,戴嵩和牧童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随机在画家和牧童两个词边上板书重点的词语。(如:水平高、了不起、著名、勇敢等)

  三、品读1-4自然段,体会画家高超技艺

  1、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呢?读课文的1-4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圈圈关键的词。(出示课件9)

  2、同桌交流,说体会。

  3、集体交流。生读句子,说体会。师随机出示相关句子,并进行点拨。(按返回键,课件返回幻灯9)

  句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点击课件中该句话后的按钮,进入课件10)

  A、一……就……,可以看出什么?(非常有名,画得好)读出感受

  B、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意思是——(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

  C、争着花大价钱,说明——(戴嵩的画画得好)

  D、(出示课件11)通过朗读来夸夸戴嵩。(按返回键,课件返回课件9)

  句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点击该句话后的按钮,进入课件12)

  A、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体会戴嵩作画动作快、娴熟,并指导读出熟练的感觉。(点击课件,“一会儿”变红)

  B、学课文,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点击课件,出示句式)

  C、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点击课件,“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变蓝色)

  ①请班里画国画的同学说说怎么样是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②(点击课件,出示荷花图)这幅图中哪些地方是浓墨涂抹,哪些地方是轻笔细描?

  生指出“浓墨涂抹”的地方,(点击课件出示词)指导读好该词;生指出“轻笔细描”的地方,(点击课件出示词)指导读好该词。

  ③通过男女生对比读、齐读等方式读好这两个词,把不同的感觉读出来。

  ④(点击课件)放到句子中再读,感受戴嵩作画的本领高。(按返回键,返回课件9)

  句3: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点击该句话后的按钮,进入课件17)

  A、抓关键词,读懂文字里的意思,感悟人物的了不起。

  ①哪些词中体会出戴嵩的画画得好?说理由。(“像、活、绝妙之作、神笔”等)(点击课件,重点词变红)

  ②请你来夸赞夸赞。(指名读)

  B、借助想像,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读出个性。

  ①如果你是商人或者教书先生,你当时会怎么样称赞。想想商人或者教书先生夸赞时的'动作、表情,选择一位试着读一读。(点击课件,在称赞和赞扬前加上括号)

  ②指名说,并将相关词语补充进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③带上自己的体会,男女生分角色读

  C、身临其境,拓展说话。

  ①如果你也是围观中的一人,你会怎么夸呢?学着课文的样子夸夸看。指名夸。

  ②补充词语,辅助学生学会夸赞,夸得生动。(点击课件出示:栩栩如生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活灵活现神来之笔)(指名夸、同桌互夸)

  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夸,这就是——纷纷夸赞(点击课件,“纷纷夸赞”变红)

  D、抓近义词,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积累语言。

  ①再来读读这三句话,这里有几个近义词朋友呢?是谁呢?(点击课件,“称赞、赞扬、夸赞”三个词变蓝色)

  ②还能找出课文以外的吗?赞美、表扬、夸奖

  ③都是表示表扬的词,为什么课文要用三个不一样的词来表达?

  ④是呀,我们读起来不重复,更生动了,以后小朋友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学作者用不同的词表达一个意思,把文章写生动。

  ⑤齐读句子,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用词的绝妙。(按返回键,课件返回课件9)

  4、小结存疑。

  ①齐读1—4自然段。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②小结:是呀,戴嵩不但画画熟练,而且他的画受到了大家的夸赞,可见他画画的水平——,真不愧为是一位了不起的——。他的了不起还表现在哪里?下节课再学。(按返回键,回课件主页)

  四、学习写字。

  1、(出示课件21:学写生字,出示生字)“商、价钱、购、抹、决”读一读,组个词。

  2、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写好“商”(屏幕出示:商)

  A、编字谜帮助识记:八个人,八张口,凑在一起商量事情。

  B、师范写。

  4、生写生字。

  【板书】

  画家水平高?和牧童

《牧童》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歌曲《牧童谣》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

  2、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

  3、通过演唱歌曲,学生了解4/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在歌曲中熟悉运用。

  教学重点:

  1、了解4/4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并能准确表现

  2、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材分析:

  歌曲《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4/4拍子,五声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活泼欢快。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利于传唱。也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全曲由re、mi、sol、la四个音构成,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学生按顺序座位坐好

  二、引入主题

  1、通过古诗句,引出牧童的概念

  师:同学们之前是不是都学过这样的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生: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回答牧童后,牧童作为新朋友出现,贯穿整节课适合儿童的心理富于童趣

  2、教师点击课件,请出这位小牧童。 (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同牧童相互问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习新歌

  1、节奏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拍手玩儿水果节奏游戏,并提问相应音符时值让学生回答。

  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之前学过的乐理知识,一举两得。

  2、节奏引入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歌谱)教师通过水果节奏游戏,将各种相对应的音符时值带入到本课歌曲节奏中。让孩子更容易快速学会歌曲节奏的同时,加深学生印象。

  3、引出4/4拍及其强弱规律的概念

  师:同学们,4/4拍,是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几拍呀?

  生: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师:老师告诉大家,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让学生看着课件内容,用手势表示出来,之后看着曲谱,一边按节奏念歌词,一边拍强弱规律。

  4、认识mi,sol,la

  师:学会了节奏呢,老师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个小伙伴,他们分别是,mi,sol,la(出示课件)

  让学生指出这三个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5、学唱旋律

  师:认识了这三个主要的小伙伴之后,让我们一起来演唱歌曲的旋律吧指导学生识谱演唱,强调第三小节的音准

  四、新歌教学(点击课件)

  1、师用琴带小朋友先唱较难唱乐句的歌谱,(歌曲中的第三小节),再带领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唱完全曲

  2、分角色,学生分角色,划节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分角色演唱,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精神

  五、歌曲创作

  1、师:让我们把这首《牧童谣》的歌词变一变,使它成为一首新的.歌曲。

  (1)学生自由讨论,创作歌词。

  (2)教师下位巡视辅导

  (3)师弹琴伴奏

  (4)教师点评

  (5)各小组派代表演唱新歌曲。通过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新朋友---小牧童,学习了一首欢快活波的湖北民歌《牧童谣》。那么,现在让我们跟随小牧童的脚步来到国外,一起欣赏捷克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国外小牧童的快乐生活。

  让学生体会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歌,不同的韵味和风格,增强学生多元化的意识,扩展学生的音乐领域

  七、下课(点击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道别!学生演唱《牧童谣》和小牧童道别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回味无穷!

《牧童》教学设计4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贞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的话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特色]

  弥补缺失,取舍文本;对比感悟,启思立新。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智慧树乐园挂图、多媒体课件及我国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画家 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画家”两个字写得大“牧童”两个字写得小) 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4.猜猜找找的游戏:请你根据老师的表现猜一猜,找到相应的生字.

  注:字谜──黑土

  动作识字──戴 拱 翘 抹

  体验识字── 一个人常常因为做错事或有缺点而感到不好意思.

  5.参加“智慧乐园”: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6.写字:抹、挤、拱、批评、决

  (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指名选择喜欢的句子读、教师范读、分组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

  (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思考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在这种情况下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第 二 课 时

  一、旧知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挤进人群大声喊,(喊什么?)指名读、男女分组读、齐读.

  二、读文品悟

  1.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2.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表演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当观众,也可以当围观的人。

  [通过牧童和围观人态度的对比,在多种朗读中感受文本,体会出牧童的实事求是和戴嵩的谦虚。]

  5.深入思考

  (1)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2)课题这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

  律动: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其实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下面让我们在轻松的音乐中休息一下,欣赏欣赏他们的作品.)

  [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写话训练在低年级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削减了写话的难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四、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五、总结建议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他认为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翘起说明牛心情好,这样更容易斗赢,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文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延伸,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受。本节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自主探究求发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介绍两位新朋友”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识字中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注意联系学生以往的识字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开展“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猜猜找找、参加智慧乐园”等活动,充分激发孩子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在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对比感悟促深化。

  上这节课的初衷缘于读文时的一种感动,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价值取向上我稍稍倾向了后者。

  之一:一大一小书写课题,突出大画家和小牧童,后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又重新书写课题,让学生感悟到牧童虽小但精神可佳,教师有在学生的建议下改写课题。

  之二:我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空白处,使学生在对比评价中更深体会到牧童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多么难能可贵!

  之三:在结课时我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并建议他们可以上网继续查找相关资料.这样,把学习的领域拓宽到课外,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

  3.自由写话扬个性。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认写分开。崔峦先生多次强调:到了二年级应该强化写的训练。本节课我用大量时间进行了写字和写话训练。写字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字的构字规律和间架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展示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写话训练我主要展示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尤其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给画配话。但是低年级写话训练要求不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为向中年级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牧童》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牧童》,进一步感受诗词的丰富内涵。

  2.通过运用课后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

  3.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牧童》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对对子导入,初步感受诗词的表达特点——对仗工整

  初步感知《牧童》的内容。

  山——水青山——绿水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看到“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这样的诗句,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l.洎由朗读古诗《牧童》。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诵读。

  读出诗词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强调“铺”的读音。引导学生在辨析读音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诗词语言的魅力。①你认为“铺”应该读几声?理由是什么?(通过辨析意思进一步明确读音,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汉字音、形、义的内在联系。)②“铺”字让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在感受想象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完全表现了出来。)

  设计意图:诗情诗意是读出来的。读诗首先应该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字音,尤其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再读古诗,读懂意思

  1.默读《牧童》,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2.交流:一遍又一遍的读书过后,你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读懂诗意,感受诗情。)

  3.小结:这首古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看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那悠扬的笛声。那愈来愈近的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设计意图: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在诵读中将文字变成画面的过程也就是读懂诗意的过程,感悟诗情的过程。

  四、展开想象,读出诗情

  1.“六七里”与“三四声”的对比:感受乡村生活的静寂与安闲。

  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中出现了一些数字,请你读读,细细品味,看你能读懂什么?(使学生懂得这些数字都不是具体的描写,“六七”极言其多,进一步突出了草的茂盛;“三四”极言其少,进一步突出了笛声的悠扬,乡村的`静寂。这些描写为牧童的出场埋下了伏笔,由远及近,由景到声,再由声到情。感受到牧童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特别的情趣。)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中情。(“六七里”要读得长而缓,“三四声”要读得短而轻。)

  2.想象“卧月明”的情景。

  (使学生感受到此时牧童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伴随着悠扬的笛声,看着画面中“不脱蓑衣卧明月”的牧童,你想说什么?

  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引入其他与“牧童”有关的诗。)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深入理解。感悟诗魂

  1.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无论白天还是傍晚,无论放牧还是休憩,牧童的生活都是如此惬意。此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牧童吗?你此时最想说什么?(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像他这样,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享受悠闲与自在。)

  2.再读全诗,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魂。

  3.总结全诗。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2.将这首古诗默写下来。

  3.将《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牧童》教学设计6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③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学会谦虚谨慎,从中获得生活的启迪。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有感情的朗读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言进行朗读活动,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2.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夸赞、称赞、赞扬、和蔼、惭愧”等词语,并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难点】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从中获得生活的启迪。

  3教学过程

  3.1第二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发童趣——课前谈话,欣赏画作。

  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称为画家?大画家呢?你能说出几个大画家的名字吗?今天老师带了几位大画家画的画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看,他们的画多么传神呀!真不愧是大画家!

  活动2【讲授】二、唤醒童乐——游戏回顾,顺导新课。

  1.听写游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听写大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听写,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得书写美观!

  2.同学们,刚刚听写的这一组字词都是来自《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里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

  3.出示第二组词语,认读并用上这几个词回顾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戴嵩著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斗牛图

  4.欣赏《斗牛图》导入:今天老师把大画家的这幅斗牛图请来了,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画)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画从两头牛的身上你看到它们斗得怎么样?是呀,就像真的两头牛在相斗一样。文中看到这幅画的人跟我们感觉一样,都觉得戴嵩的画真是活灵活现,纷纷夸赞呢?(课件)人们夸赞了些什么?小朋友们快快到课文里找找,自己读读吧!

  活动3【讲授】三、体味童言——品词赏句,感悟品质。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1.出示句子: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2.朗读理解这两段话。

  ①你想学着谁的样子来称赞一下这幅画呢?请你来读读。

  “绝妙之作”什么意思?

  ②谁想学教书先生赞扬一下呢?请这位教书先生赞一赞。

  “神笔”是怎样的?你能学着教书先生的样子赞扬一下吗?

  ③孩子们,带着你们的赞赏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吧。

  3.积累词语:在这几句话中有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谁能找出来?(夸赞,称赞,赞扬。)你还能为它们再找几个朋友吗?

  4. 小结:这三个词都是表示表杨和赞美的意思,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用词的巧妙性。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围观中夸赞的人还有什么人也在夸赞?如果此时,你也是围观的人,看到这惟妙惟肖的画作,你会怎么夸他呢?

  6.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上精美的词语,来夸赞这幅画。

  课件出示:

  活灵活现、栩(xǔ)栩如生、惟(wéi)妙惟肖(xiào)、出神入化

  出示句式“!”一位(什么人)(称赞……)道。

  7.按照这个句式,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8.真棒!孩子们,看,这样你也夸我也夸他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赞,这样夸就叫做“纷纷夸赞”,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

  (二)学习5、6自然段

  1.情景再现:在大家不停地赞叹声中,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啦!(课件出示:小孩挤进来的画面,并伴随着叫声。)这是谁的声音呢?(小牧童)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出示句子)

  2.交流理解。

  ①发生了什么事?

  ②体会“挤”用字的准确性——

  小牧童,你是怎么进来的呀?(挤进来)请问小牧童你为什么不“走”“跑”进来,而要“挤”进来呢?(生说)

  一个“挤”字让我们再现了当时的情形。这个“挤”用得多么准确呀?

  ③谁想学学小牧童喊着说这句话,注意声音可得像什么一样?(炸雷一样。)

  ④这炸雷般的声音使大家都惊呆了。瞧,商人惊呆了,他瞪着小牧童。看,教书先生也呆住了。他们在想什么呢?是啊,所有人都在夸赞,只有牧童的喊话和别人不一样,多么刺耳啊,难怪说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

  3.从牧童的喊话中,我们可以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勇敢)

  4.这位先生,听了牧童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位商人,听了牧童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位富人,听了牧童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怎么想?

  5.正在大家疑惑不解对牧童不屑一顾的的时候,戴嵩又有什么反应呢?孩子们请你们同桌之间一人读大画家的话,一人读牧童的话,分角色对话朗读5、6自然段。

  6.面对小牧童的批评,大画家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出示课件句子)

  ①理解“和蔼”。请你来读读,它是什么意思呢?

  ②指导朗读这句话:你能用“和蔼”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

  7.孩子们,大画家画的画中到底错在哪里呢?谁能上台来一边指着画一边来说说错在哪?(出示课件句子和图)

  8.孩子们,你们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吗?现在老师带大家来欣赏一段斗牛视频,请注意观察哟!(课件播放斗牛视频)

  9.看完之后,你们说牧童说的对吗?

  10.戴嵩听了牧童的.话之后,是怎么样的?你能把最后一自然段读一读吗?

  ①看这个词“惭愧”,关注偏旁,表示跟心理有关。戴嵩听了之后心里怎样想的?(觉得不好意思)这就是“惭愧”。

  ②“拱手”是怎样?“连连拱手”又是怎样?谁能加上动作再把这句话读读,请你来。

  ③“指教”什么意思?(指点,教导)

  ④引读:这样一位著名的大画家竟然向一个小小的牧童连连拱手道谢,(生读)这样一位受人尊崇的大画家竟然多谢一位小小的牧童对自己的作品指教,(生读)。

  11.此时,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戴嵩?(板书:虚心)。

  12.分组对读第5、6自然段。著名大画家虚心的美德让我们感动,小牧童的勇敢、率真的品质值得我们赞扬,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男生读小牧童的话,女生读戴嵩的话。

  活动4【讲授】四、浸润童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欣赏戴嵩的《斗牛图》《归牧图》《三牛图》。

  2.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家和牧童》故事。相信他们的故事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也向他们学习,做一个谦虚好学、留心观察、勇于挑战的好少年吧!

  活动5【练习】五、放飞童真——自主选择,实践体验。

  作业自选超市:(任选一题)

  A.讲——把《画家和牧童》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B.读——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

  活动6【测试】课后测试

  《画家和牧童》课后测试题

  学校班级学生姓名

  一、知识题。

  1.“挤”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你能写得正确又美观吗?

  (写3个)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在(jiā jiá)拱手(gòng gǒng)和蔼(ǎi jié)

  3.有表情地读读下面的句子,并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一对意思相近的词,用“﹏﹏”画出来。

  ①“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②“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怎样的小牧童?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可多选)

  A.牧童是一个敢于指出别人错误的孩子。()

  B.牧童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C.牧童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

  D.牧童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课堂调研题。(选择题)

  1.我给老师奖星星:

  喜欢()有点喜欢()不喜欢()

  2.我认为这节课:

  非常有趣()一般()没意思()

  3.我给自己画笑脸:

  表现出色()一般()不够理想()

《牧童》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出示字卡,每组一个词)

  2、生字同学们掌握得很棒,相信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是吗?老师特别想听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二、读文品悟

  1、指名分节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们都知道了什么?(读后生自由发表见解)

  2、戴嵩是有名的大画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节,看看从哪些地方知道他画的非常好?可以拿出笔勾一勾、画一画。轻声朗读课文。

  生汇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欣赏。(出示)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他的画很受大家的喜欢,画的非常好)

  画的好,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住了。(齐读)学生评价、体会出应重读“一”、“就”,你能用句子中的“…一…就…。”说话吗?

  从哪句话能看出戴嵩画画的非常好?(生汇报: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花着天价购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吗?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还有人不惜花天价购买,太厉害了!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佩服)指生读。

  3、戴嵩的.画不仅画得好,还画得快,你发现了吗?快速阅读第二自然节找一找。

  学生找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完成了。”(出示)

  联系插图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引导学生读句子,你能不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呢?

  戴嵩为什么会画的又好又快呢?(生试说)这是因为他平时下得功夫多,所以画画时胸有成竹,因此读时要读得很自信。(指读)

  4、戴嵩的画画的又快又好,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夸他呢?(生自由发挥)

  那看看周围的人是如何夸赞他的吧!请同桌互读3、4自然节,一人做商人,一人做教书先生。还可以加上动作,互相演一演。同桌读后展示读,指导学生读出夸赞的语气。

  5、(1)就在大家赞不绝口的时候,谁来了?(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的)请同学们自由阅读5、6自然节。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汇报)

  小牧童是怎么说的?(指导挤、喊)

  (2)这个牧童实在太大胆了,竟敢说有名的画家画错了。以至于人们像听到了炸雷一样,惊呆了。这时大家会怎样想?怎么说呢?

  (引导学生观察图,瞪眼睛表示反对意见的,捋胡须表示赞同的,还有笑,有两种可能)

  (3)戴嵩听了会怎样想?(生想象)那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生找读,指导读出和蔼的语气)从戴嵩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戴嵩很虚心,很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哪怕是小小的牧童)

  (4)牧童又是怎样解释的?(生找读,牧童是天真的,指导学生读出来)牧童回答的对吗?为什么?如果说画错了的不是牧童,而是你们中的一位,你们会相信吗?为什么牧童的话会使人信服呢?(因为他经常放牛,平时注意观察,对牛的情形非常清楚的)

  (5)如果你发现了大画家的错误,你敢指出吗?为什么?

  (6)戴嵩听完牧童的解释感觉怎样?(理解惭愧)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指导读出惭愧的语气)

  你能学着戴嵩的样子做一做吗?(理解拱手)

  (7)分角色读

  三、深入思考

  (1)现在你能告诉老师你喜欢谁吗?为什么?

  (2)学习伙伴也有意见要发表,读读吧!

  (3)课题这样写合适吗?为什么?

  (4)想对你喜欢的人说点什么吗?

  拓展延伸

  戴嵩由于平时认真观察,刻苦练习,画出《斗牛图》、《归牧图》流传至今,其实我们国家还有许多擅画动物的画家,老师收集了几幅题目的作品,想看吗?(展示)

  戴嵩之所以能画出这样传神的作品,都是由于平时认真观察的结果,老师希望大家也能像他们一样,细心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说不定将来你们也会出现名扬四海的“大家”呢?有信心吗?

《牧童》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牧童呢?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游戏识字。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⑴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理解“观赏”,用“一……就……”说话练习。

  ⑵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换种说法说句子: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有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说说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⑶ 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理解“沉思”“片刻”,教学多音字“斗”

  ⑷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教师用简笔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练习。

  ⑸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说说“夸赞”的近义词。

  ⑹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抓住“绝妙之作、活、神笔”,让学生明白戴嵩的画技超群。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两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⑵ 小组派代表展示朗读成果。

  ⑶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抹、挤、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点指导“抹”。

  2、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四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1、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

  2、默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如:写“戴嵩”谦虚的句子:

  ⑴ 这时,戴嵩吧牧童叫到跟前,和蔼地说:“……”

  抓住表情、称呼,可以看出他的`虚心。

  ⑵ 戴嵩挺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

  同样抓住表情、动作体会戴嵩的虚心。

  写“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句子:

  “画错啦,画错啦!”……

  3、分角色朗读。

  4、人们听了牧童的话和戴嵩的表现,会说些什么?

  5、学了课文,练习自己的体会,说说自己向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牧童说:“……”

  三、自由诵读课文

  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再表演朗读评议。

  四、拓展

  我国还有很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

  五、写字指导

  “商”字要跟“摘”字的右半边区别,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写,然后作点评。

《牧童》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故事。

  3、理解寓意,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建书香校园,树文化新人课外阅读”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伊索寓言》。板书,注意“寓”写法。齐读。

  2、什么叫寓言?(寓言是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出示幻灯片1)你读过哪些寓言?

  3、有没有同学读过《伊索寓言》呢?能说出其中的一两个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大寓言家,了解一下《伊索寓言》

  4、指生朗读:(出示幻灯片2)

  相传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善于讲动物故事,是个编寓言故事的高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等等。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

  5、师补充:关于《伊索寓言》,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这样说过;“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伊索寓言,感受一下伊索寓言经久不衰的魅力。这则寓言故事的题目叫做《牧童和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读书时老师有两个要求:(出示幻灯片3)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生词,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它们的意思。

  ②、思考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又明白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正音。(出示幻灯片4)

  hóulong huāng huǎng guàn

  喉 咙 慌 谎 贯

  相机进行生字教学,辨析“慌-谎”,指导“ 贯”的 笔顺

  (2)指名读生词,正音

  (喉咙 惊慌失措 说谎 一贯

  (3)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3、交流:文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故事大意。(出示幻灯片5)

  (二)、精读课文,比较研读牧童前后大叫情感的不同以及村民前后态度的不同,指导朗读,理解寓意。

  1、文中两次写到牧童的大叫,一次是--,另一次是(出示幻灯片6)--牧童这两次大叫都是要告诉村民们--真的是狼来了吗?前面的大叫是谎话,后面的大叫是真话。(板书:谎话、真话)

  联系课文想一想:牧童两次大叫的心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1、2自然段,体会一下,练习朗读,谁能读出来?

  2交流读书体会,相机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

  [说假话时,他是存心要骗人,所以心里还很得意(“哈哈大笑”),所以叫的时候是--偷着乐)

  (说真话时:“吓坏了”……声音抖一点;“慌忙”,声音急一点。

  师引读--不得了了,狼已经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生)“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狼又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生)“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他再喊,“喉咙都喊破了”,声音哑一点--(生)“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3、这两次大叫的内容相同,结果相同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1、2自然段,看看你能通过哪些词句有所发现。

  4、交流发现。相机理解词语:“闻声赶来”(提问:能否改成闻声前来?比较,加深体会,从这个“赶”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惊慌失措”是什么意思?

  <相机板书:一开始听到牧童的大叫,村民们(板书:闻声赶来),5、村民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会怎样想?

  6、后来牧童说真话时,喊破了喉咙,也(板书:无人前来),质疑:这里为什么不用“赶来”?

  7、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8、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牧童说些什么?想一想,就写在课文的下方,看谁写得精练,写的精彩。

  9、交流

  10、这就是牧童和狼的故事,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故事,注意读好人物的语气。

  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最后一段,指生读。(出示幻灯片7)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2、从故事中理解寓意。

  一贯说谎?(1)“好几次”--一贯;((2)“哪里有什么狼!”--根本没有狼,1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三、迁移学习:

  第十二课还有两则有趣的'伊索寓言故事,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自由选择一则寓言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出示幻灯片8)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抓住重点词,比较狐狸摘葡萄前后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

  3、结合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四、延伸阅读:

  同学们,伊索寓言产生于20xx多年前的古希腊,经受了漫长的岁月的检验,现有仍有300多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不妨来读一读。

  西方寓言除了《伊索寓言》外,还有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被后人称为四大寓言。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寓言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读更多的寓言,读更多的好书。让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充实我们的智慧,点亮我们的人生。

  五、布置作业:

  1、用学习《牧童和狼》的方法自学第十二课另两则语言。

  2、读一读《伊索寓言》这本书。

  六、板书设计:

  12 伊索寓言

  牧童和狼

  牧童: 谎话 真话

  村民:闻声赶来 无人前来

《牧童》教学设计10

  教材说明:

  《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的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1)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同学们不但课文读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老师听听吗?(分段自由选择读课文)

  (2)同学们,从大家流利的读课文中老师知道你们把文中的生字都认不下了,还有不认识的吗?这节课咱们就想办法解决。

  二、生字教学

  (1)各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划住,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会它们(生字全部学会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组里帮助其他同学认字;也可以查字典;问老师;等等)

  (2)小组内同学们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可以认卡片;也可以自编谜语,自编游戏。)

  (3)投影片出示要求会认得生字词

  戴上价钱购买浓墨涂抹和蔼批评翘起来驱赶苍蝇惭愧拱手

  (自由读读,不认识的看看书或问问同学;一起读一读。)

  (4)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兄呆商抹挤拱决价钱购批评

  a指名读读,说说它们各是什么结构的字。

  b同桌讨论,你读了些字发现了什么?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

  “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不一样。

  “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写法不同。

  “钱”字和“浅”字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c示范指导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

  “钩”:“宝贝”的“贝”字和“匀画”的“勾”字都写的瘦长一点。

  学生在书上描红,并练习书写。

  同学们,你们能帮这些生字找些朋友吗?(指名说)

  三、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板书设计:

  画家 和 牧童

  浓墨涂抹和蔼 喊

  轻笔细描惭愧

  虚心 勇敢

《牧童》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 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 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 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 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 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 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 生:“二声部合唱”。

  7、 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 出示切分节奏X X X

  9、 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 学生小组讨论。

  11、 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 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 生:“好!”

  15、 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 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 出示高声部旋律。

  2、 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 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 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 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 学唱二声部旋律

  ⑴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⑵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⑶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⑷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⑸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⑹小组进行演唱。

  ⑺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⑻生:“太棒了!”

  ⑼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⑽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⑾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⑿生:“好!”

  ⒀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 知识扩展:

  1、 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 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 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 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 小结:

  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牧童》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 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更好的学习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元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介绍斯洛伐克,观看图片欣赏斯洛伐克。

  三、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学习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学习演唱

  5、运用双响筒、三角铁打旋律

  双响筒: X X ▏X X ▏

  三角铁:X? ▏X? ▏

  6、两人双响筒,两人三角铁击打旋律,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牧童》教学设计13

  一、课前游戏

  看图猜古诗

  二、揭题

  刚才咱们读的最后一首《所见》,写得是牧童白天放牧的情景。放牧归来,牧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的古诗,揭题。

  简介诗人。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谁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评价。

  相机指导:多音字铺为什么读铺呢?

  第四句中有个平舌音容易读错。课件出示蓑衣

  指生读。这个字在哪首诗词中学过?

  知道蓑衣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看注释。

  3、齐读。

  四、有板有眼地读

  1、提示七言诗的停顿,生练读。

  2、师配乐范读。

  3、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注意反馈时的引导。抓“铺、野、明”,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

  4、齐读。用手势指挥。

  5、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牧童?相机板书悠闲自在

  五、品读感悟

  1、从哪儿能感受到牧童的悠闲自在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吕岩走进牧童的生活吧!

  2、出示一二句,指生读。

  诗人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3、那是怎样的草啊?你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得到?

  ①“六七里”感受草原的广阔。

  ②“铺”舒服和辽阔指导感情朗读

  4、男女生读。

  5、听了大家的朗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片美丽的草原。(课件出示图)

  你想听到些什么样的声音?

  6、此时的草地上正传来了———听(课件几声笛子)

  那是晚风吹来了牧童的笛声啊!引读第二句

  7、牧童他可能会想到些什么呢?链接诗句。

  8、笛声三四声,吹尽了他牧牛的乐趣,悠闲的生活。引读——第二句

  9、笛子不是用来吹的吗,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弄”字呢?他到底是怎么吹得呀!

  链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体会“弄”表达的意味,指导朗读。

  10、夕阳西下,草野茫茫,牧童短笛随风扬。多静谧的景象,多悠闲的心境啊!引读一二句。

  11、牧童就这样悠悠地回来了。回到家后,他又做了些什么?

  出示三四句。

  12、你又从哪体会出牧童的悠闲自在呢?

  13、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生活的快乐。小组读。

  14、诗人吕岩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

  谁能读出他的这种渴望?

  15、看着这些准确传神的词,你能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吗?

  16、(配乐)看着课文的插图,背诵古诗。

  六、拓展

  1、吕岩笔下的牧童以弄笛、卧月为乐,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儿童,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2、课件出示《池上》《稚子弄冰》

  七、小结

  我知道同学们在积累古诗时有很多好方法。今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古代儿童生活的快乐,你们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句诗、一个场景,配上图,用画面表现出来。还可以配上熟悉的曲调,尝试着把这些古诗唱一唱。当然你们还可以试着演一演。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牧童》教学设计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大意,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教学重点:识字、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引入新课

  1、欣赏齐白石、李苦禅、徐悲鸿的优秀作品。

  2、出示课文中的《斗牛图》,设疑:你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吗?你了解戴嵩的哪些情况?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欣赏名画拓展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自由读生字,开火车认读。

  (教师相机正音,并引导组词、运用、辨析词义)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识字游戏:《打地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快速识记生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细读品味,理解课文

  1、品语言,感受著名 :

  ⑴ 自由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家和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谁能用书上的一句话介绍戴嵩?齐读这句话。

  ⑶ 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出戴嵩的著名呢?

  ① 教师相机出示并引导朗读感悟: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② 用“一……就……”练习说话。

  ⑷ 戴嵩是怎样画《斗牛图》的?你能把书上的句子找出来吗?

  出示句子: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② 教师现场绘画,让学生体会“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的意思。

  2、读“夸赞”,品情感 :

  ⑴ 围观的人是怎样夸赞他的?

  研读句子,课件出示:

  “画得太像了, 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① 朗读体会。

  ② 演读,再现情境,加深理解。

  ⑵ 围观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会怎样夸赞戴嵩呢?

  (理解“纷纷夸赞”)

  ⑶ 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3、读批评,悟品质:

  ⑴ 正当大家纷纷夸赞之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

  ⑶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这一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和体验;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在读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语感。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再赏名画,拓展延伸

  1、欣赏《斗牛图》。

  2、你想对大画家或小牧童说点什么呢?

  3、引导学生课后搜集一些有关做人谦虚、敢于挑战的小故事。

  (这一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小牧童为什么敢向大画家挑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说他画错了。

  二、读文品悟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

  (通过牧童和围观人态度的对比,在多种朗读中感受文本,体会出牧童的实事求是和戴嵩的谦虚。)

  5、深入思考:

  ⑴ 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⑵ 课题这样写合适吗?

  (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在学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此时改写课题水到渠成。)

  ⑶ 律动:

  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融律动和中国画的欣赏于一体,拓展了文本资源,使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

  (写话训练在低年级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削减了写话的'难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四、小结学法:(课题研究部分)

  1、这篇课文是写人的、记事的、还是写景的?(是写人的)

  对这个单元都是学习写人的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小结这组课文的学法,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的学会这种方法,以后不用老师教就可以学懂课文。

  2、回想一下:学习这课的时候老师让小朋友学了哪些方面及学习顺序。

  (1)读通课文,认识并理解生字词。

  (2)了解要学习的这个人。

  (3)看看文中讲了关于这个人的什么事?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文中人物的什么品质?

  (5)读有关人物的书籍。

  (6)写有关人物的故事。

  五、拓展练习:

  读名人的传记。并将你读到印象最深的故事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等词语的意思,会写“抹、挤、拱”三个形近字。

  2、 能理解“称赞、赞扬、夸赞”三个意思相近的词;

  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感受画家的著名。

  学习重点:

  1、能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2、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画家的著名。

  学习过程:

  欣赏戴嵩的画。今天老师给大家一幅《斗牛图》,这就是一幅有名的《斗牛图》,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大画家戴嵩,这幅《斗牛图》被视为绝世佳作,珍藏在中国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故事呢。

  一、揭示课题

  一起读课题21、《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 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sōnɡ cán kuì

  戴嵩 惭 愧

  mò mǒ pī ɡǒnɡ

  浓墨涂抹 批评 拱手

  ɡòu qiào qū

  购买 翘起来 驱赶

  yínɡ ǎi jià

  牛蝇 和蔼 价钱

  三 、自由读读1-4段。

  研读第一自然段。

  戴嵩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他的“著名”?

  PPT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什么样的画家才叫“著名”? 这节课,我们先去感受这个画家的著名。

  PPT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你注意到了“一……就……”。)

  指名读读。 齐读句子。

  PPT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没有不点头称赞”是点头称赞还是不点头称赞呢?还可以怎么说?(都)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就……”的句式说说。

  PPT看画的人一 ,就 。

  有钱的人一 ,就 。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戴嵩可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板书:著名)

  研读第二自然段

  他画得这么好,他究竟怎么画的,你们想看看吗?一边读一边画出戴嵩画画的句子。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一会儿……一会儿”(画画速度多快啊!)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画画技术多高超啊!)

  PPT“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指出。

  谁能用朗读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还有几个形容画画的`词语:泼墨如云 工笔细描 浓墨重彩 细线勾勒

  请用这个句式夸夸戴嵩的画技?

  戴嵩的画一 ,就 。(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围过来看。……)

  指名生夸一夸。(学生自由练习后,教师指名回答。)

  看来,戴嵩的画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你也夸,我也夸,大家都在夸,就叫——PPT(纷纷夸赞)

  是啊,戴嵩的画画得这么快,这么好,难怪画一挂出来就有人欣赏,还不停称赞呢?

  研读三四自然段

  你听到谁在称赞了?(商人 教书先生)

  PPT“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夸一夸。

  指名夸一夸,说说为什么?

  句中有两个词,都是表示夸奖的意思。请找一找。(称赞 赞扬)。

  (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会使文章更生动,以后小朋友写作文时也要这样。)

  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词文中还有一个,你能找到吗?PPT(夸赞)

  师生合作读。男生读商人,女生读教书先生,老师读提示语。

  引: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还不停称赞呢?

  一位商人称赞道——男生接;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女生接。(老师听出你特别强调神笔这是为什么呀?)

  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戴嵩的画确实是绝妙之作。如果你也在场,请你也夸夸他的画技?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1-4段,再次感受大画家的著名。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PPT生字:抹 商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4、评议修改。

  5、看看其他几个字在写时还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练习:

  读读写写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 ,就 。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画就成功了。

  一会儿 ,一会儿 。

【《牧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牧童的教学设计04-25

牧童教学设计04-02

《牧童》教学设计02-28

《牧童》教学设计06-03

《牧童》的教学设计03-15

牧童教学设计06-01

《牧童》的教学设计范文02-18

《聪明的牧童》教学设计07-06

《画家与牧童》的教学设计06-19

《画家与牧童》教学设计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