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唱》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唱》教学设计1
一、 教学内容
1、介绍合唱艺术的意义:
2、介绍合唱队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
5、单声部练声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选拔队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起拍与收拍,整齐划一,起得整齐,收得干净。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 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 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1、难点训练: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2、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3、分别用“啦、咯、噜”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
(三)请同学单独演唱,根据其演唱的情况选拔队员,并确定其声部。
《合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感受西方交响音乐的美,拓宽国际音乐文化视野,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赏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
能够充分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乐曲表达的精神内涵。
【难点】
学唱音乐主题,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为同学们展示电视剧的片段,并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片段中听到的插曲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欢乐颂》)
2.教师介绍《欢乐颂》出自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高峰和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乐曲《欢乐颂》音频,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师:《欢乐颂》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乐曲,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欢乐颂》的认识吗?西方的'圣诞节和唱诗班都经常演唱;作者是贝多芬。(学生根据已有的常识各抒己见即可。)
2.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随后师生共同总结。(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被人们称为“乐圣”。一生最重再现要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乐、一部声乐套曲和一部歌剧,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等。)
3.再次聆听歌曲,并请同学们思考乐曲选择什么音乐体裁来陈述乐思。(交响乐)
4.教师介绍交响曲的相关知识。(交响曲是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创作而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写法复杂并且音色对比鲜明。)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坚定、庄严地;中速)
2.老师再次播放《欢乐颂》的管弦乐演出视频,请同学们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划分部分。(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两个部分,序奏和人声。)
3.引导同学们梳理《欢乐颂》的音乐要素。
(1)播放核心音乐“欢乐”主题,并提问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级进、平稳的上行和下行,无跳进)。
(2)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传达欢乐主题)
(3)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边聆听音频,边观察乐谱,探寻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师:作者是如何传达欢乐主题的呢?通过情绪变化逐步推进。)
①学生自主探寻音乐情绪变化的过程。(过程:由抒情到坚定的情绪变化)
②师生共同总结音乐情绪的多种推进方法。(力度:由弱渐强;配器:弦乐—管乐—打击乐—转折—加入人声;演奏/演唱形式:独奏/领唱—合奏/合唱)
4.教师进一步追问,作者通过《第九(合唱)交响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为单位展开思考。(师:《欢乐颂》虽然只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但是这个“欢乐主题”曾经在前三个乐章中出现、又被中断过,最后在第四乐章加入人声将作品推向高潮》。这样的做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主旨呢?冲破困境,得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5.教师与同学们分享贝多芬的生平故事,将贝多芬戏剧性的人生与《第九(合唱)交响曲》相结合,辅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这首交响曲从忧郁的小调开始,最终由明亮的大调结束全曲,这正象征了贝多芬不畏惧苦难的束缚,冲破命运的牢笼,最终走向光明的人生轨迹。)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观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拓宽音乐视野。
(1)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2)教师引领同学们理解贝多芬的卓越历史成就。(贝多芬不但在交响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西方音乐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
(五)小结作业
1.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瓶颈,生活终将迎来光明。)
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并思考两位古典大师在音乐创作中形成迥异的音乐风格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用文字的形式带来,200字左右,下节课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
五、板书设计
《合唱》教学设计3
教学理念:
一、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能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去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三、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明主和谐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小主人。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青蛙合唱》,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从音乐中感受青蛙的可爱形象,通过扮演不同角色的青蛙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三、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来渗透音乐知识,初步建立音的高低这一概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在夏日清凉的夜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正在开音乐会呢!小朋友想听听是谁吗?
【教学设想】几片荷叶、几朵荷花把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变成一个美丽的池塘,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导入歌曲。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视听结合)
师:小朋友们现在知道是谁在唱歌了吗?
生:青蛙
师:对,这里有小青蛙和老青蛙在唱呢!同学们能分辨出它们的叫声吗?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激发情趣)
3、用青蛙的叫声“呱”模唱旋律。
4、填唱歌词(学生唱“呱”的部分,教师唱其余部分,师生共同完成)
5、跟录音完整地跟唱全曲。
6、讨论歌曲中较难掌握的地方,然后单独提出来练习。
四、分角色演唱(巩固歌曲)
1、教师扮演老青蛙,学生扮演小青蛙。
2、让学生还能用什么形式来分角色演唱。
【教学设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创造性活动,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渗透音乐知识,初步建立银的高低概念。
1、比一比:谁高谁低,并举出例子。
2、想一想:哪句越唱越高?哪句越唱越低?
3、说一说:教师出示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图片,并给同学们听听各自的音色,让同学们说说这两种乐器,哪种适合演奏小青蛙,哪种适合演奏老青蛙?
4、师生同乐,共同表演。
【教学设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来,通过亲身的感受与体验,从而渗透了音的高低这一音乐知识。
1)创编歌词(拓展歌曲,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2)课堂小结(出示小诗,渗透思想教育,让孩子们懂得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同时也要热爱大自然。
小青蛙,呱呱呱,
捉害虫,保庄稼,
个子虽小功劳大,
我们大家都爱它!
《合唱》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练声: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以及各个腔体产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强弱的控制及协调各声部音量的能力。
2、教学曲目安排:
(1)、3周—5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6周—7周《小乐手》
(3)、8周—10周《买菜》
(4)、11周—12周《火车开了》
(5)、13周—14周《我快乐》
(6)、15周《学做解放军》
(7)、16周—17周《螃蟹歌》
(8)、18周《蝴蝶》
3、兴趣训练根据学生表现不同定期给予参加演出比赛机会。
[教学对象]小学初级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拓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小学生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幼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
三、[教学教案]第3—5周题目: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课型:实际型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声音状态的建立能起到复习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气息的支撑练习。
教学重点:
1、加强和巩固气息的支撑
2、进一步稳定喉头。
教学难点:
1、对声音状态的重新建立。
2、将正确的歌唱状态运用到歌曲作品当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训练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
1 3 5 1 5 3 | 1 3 5 1 5 3 | 1 — ||
Du ———————————————
2、哼鸣练习:5 4 3 2 | | — || 1 3 5 3 | 1 — ||
m 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
3、连音练习:5 3 1 5 3 1 | 1 — ||
ie—— — ma—— —
ie——— ma———
方法与要求:
1、要求口腔和鼻腔同时吸气。
2、哼鸣时先由闭口唱再过渡到开口唱。
3、打开口腔根部,唱“ma”时,要求口型尽量打开。
4、注意呼吸和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曲都是一口气唱完,中途不能换气。
二、歌曲部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新歌教唱先让学生跟钢琴视唱3—5遍,再将难点提出着重练唱:
2、艺术演唱要求:
(1)首先要求学生要投入到歌曲的情景当中,歌唱者就是歌中的主人公。
(2)语气要亲切而自然,吐字要清晰。
(3)声音要流畅、灵活、轻巧,要有年轻姑娘那种纯净、甜润的音色。
四、表演动作:
1、小小蜡笔穿花衣,(单指向前,眼看向8、1、2点看)
2、红黄蓝绿多美丽。(右手从里向外打开)
3、小朋友们,多么欢喜,画个图画比一比。(做一个大拇指动作)
4、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用右手指向天空,唱到飞字的时候由指变兰花掌打开。)
5、画小草,长在春天里。(右手为兰花掌抚摸表示草在地上成长,随后扬起,表示长在春天。)
6、你画太阳我画国旗(右手指前表示你画的是太阳,右手收回在胸前表示自己)
7、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头向左右点,表示对祖国的热爱。)
8、过门前奏(以四拍为一个登勾脚的动作,左右一个,再做小鸟式转身)
9、第二段和第一段动作相同。
第6—7周题目:声音训练与歌曲演唱
【《合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合唱教学设计08-12
合唱教学设计12-11
《合唱》教学设计09-19
《田野在召唤》合唱教学设计12-06
合唱教学设计3篇04-05
保卫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02-16
童声合唱《卢沟谣》教学设计范文07-08
合唱教学反思02-08
合唱教学反思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