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妈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妈妈》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处在从父母控制到共同控制的转化阶段。孩子进入小学,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引导孩子与父母进行积极深入的沟通,保持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通过短片、活动体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每个生命都是爸爸妈妈的爱带给世界的礼物,激发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心,进而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和父母之间紧密而幸福的联系,了解到生命的来之不易。
2、情感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呵护,感受到亲子之间温馨的爱。
3、能力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能自觉体谅父母,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呵护,感受到亲子之间温馨的爱,产生对父母的尊重和爱。
活动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和孝顺父母。
活动对象:一年级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活动准备:《我从哪里来》教学短片、《孝女彩金》电影片段、爱的招待券、笔。
一、快乐一起唱
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一起唱首歌好吗?这首歌的名字叫《泥娃娃》。
师生合唱儿歌《泥娃娃》。
(设计意图:轻松优美的旋律,可爱生动的动画,让学生能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并为主题的导入做了铺垫。)
二、我从哪里来?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唱了《泥娃娃》这首歌。老师很好奇,泥娃娃和真娃娃有什么区别吗?
出示泥娃娃的照片。
小结:原来,泥娃娃虽然有眼睛、嘴巴,可是她既不能说话也能眨眼睛。看来我们和泥娃娃不一样。
问:为什么泥娃娃不可以,我们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眨眼睛、说话、运动……呢?
小结:这是因为我们每个真娃娃都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一份礼物——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对泥娃娃和真娃娃的对比,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了解到生命的意义,并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问:那么,我们的生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一个小宝宝也在问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观看教学短片《我从哪里来?》
问:看完了短片,哪个小朋友能举手告诉老师:我们的生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是爸爸妈妈的爱化作了生命的种子。那我们这些小种子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是什么感受呢?老师这里有一封妈妈写给宝贝的信,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我的宝贝:
自从你住进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真开心啊!
你刚住进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没有胃口,闻到饭菜的味道就想吐,什么东西都吃不下。但想到医生的嘱咐:要多吃些饭菜、水果,才能让肚子里的你得到充足的营养,妈妈就强忍着阵阵恶心,硬逼着自己吃下饭。
慢慢地,你长大了,妈妈的肚子也变得又大又沉,走路时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脚,上下楼梯非常不方便。但是听说经常走楼梯宝宝会很健康,所以我每天都从一楼走上六楼,再从六楼走下一楼,坚持走上好几个来回,累得满头大汗我都不在乎。
你出生的那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那天晚上,我的肚子发出一阵阵的剧痛,不论是坐着、躺着,还是站着都一样地痛,这样痛了一整个晚上。到早上,妈妈已经一点痛得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为了把你顺利的生出来,我使出我全身最大的力气,直到听到你第一声哇哇的哭叫声,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问:我们刚刚住进妈妈肚子里时,妈妈闻到饭菜就想吐,为什么还要逼着自己吃饭呢?
问:我们长大了,妈妈的肚子也越来越大,走路都看不见自己的脚,为什么还要不停地爬楼梯呢?
问:我们出生时,妈妈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为什么还是很开心呢?
问:爸爸妈妈说,你们是上天赐给他们最好的礼物。那么,听了爸爸妈妈的话,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短片和妈妈的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父母与自己的`天然珍贵联系,知道孕育新生命的不容易,从而学会感恩。)
三、快乐成长
出示图片:婴儿到儿童期的变化图
问:从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的小宝宝,到现在你们已经上一年级了。同学们,我们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是谁在一直关心照顾着我们呢?
说一说: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事。
小结:是爸爸妈妈的爱,化作了生命的种子;是爸爸妈妈的爱,陪伴我们快乐成长。现在,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调动学生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忆,重温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照顾,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父母的感恩和爱。)
四、孝心少年
师:前不久,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孝女彩金》,现在,让我们再来重温几个画面。
观看《孝女彩金》片段
问:从彩金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问:我们应该向彩金学习什么呢?
小结:爸爸妈妈把无私的爱全部给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像小彩金一样,做一个会感恩、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重温感人电影《孝女彩金》的片段,调动学生的感恩心、孝心,学生在感动的情境中自然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激。)
五、爱的招待券
刚刚同学们都表达了对父母的爱,想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爱的招待券》吧!把你对父母的爱全部都写在招待券上,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妈妈》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熊猫妈妈听电话》是一篇童话故事,以熊猫妈妈接听电话的方式,写了她的孩子在不同国家演出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也把中国人民的友谊传到了世界各地。课文共有7小节,1至6小节中每2小节为一部分共三部分,这三部分在语句和结构上相似,都是先写熊猫妈妈接听电话,然后写三个孩子打电话的内容。第七小节讲了熊猫妈妈听了孩子们的电话后高兴极了,夸自己的孩子。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结构整齐清楚,很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响、请、讲、束、争、再、次、完、她。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请、讲、争、再”。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3、通过阅读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把中国人民的友谊传到了世界各地。
4、和同桌分角色玩打电话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
2、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把中国人民的友谊传到了世界各地。
3、和同桌分角色玩打电话的游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课文磁带、生字卡片、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玩具熊猫)问:你们说,它是谁呀?喜欢不喜欢它呢?
2、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出示课题:熊猫妈妈听电话。
说明:
熊猫是小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出示玩具熊猫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来说说喜欢熊猫的原因,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老师要注意点拨,及时指出学生语句有错的地方。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听录音,思考: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分别是谁从哪儿打来的?
2、交流。
随机板书: 丽丽 日本横滨
明明 法国巴黎
林林 美国纽约
3、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熊猫妈妈的孩子在哪里。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熊猫妈妈的孩子有的在日本横滨,有的在法国巴黎,有的在美国纽约。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巧记字形。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想一想: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她的孩子们各对她说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识字好方法。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后鼻音的字:响、请、讲、争;
(2)说说“响、请、讲、她”四个形声字的记忆方法;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7位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说明:
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放手让学生交流自己独特的识字好方法。但老师应有一定的点拨,并帮助学生积累好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生字学习时,不要平均使用力气,应有所侧重。如:“她”和“请”可以用换部首的方法;“讲”和“争”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通过开火车每人读一节,旨在帮助学生正音,同时强化学生小节的概念。
四、熟读课文,学习1、3、5小节。
1、熊猫妈妈听了几次电话?你从哪里看出?
(根据交流出示第1、3、5小节,圈出“去”、“又去”、“再一次去”等词。)
2、指导朗读1、3、5节。
说明:
这一环节重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读、找、说,理解“去”、“又去”、“再一次去”在句中的意思,体会这三节写法的不同之处,也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1、3、5小节。
二、学习第2、4、6小节。
1、熊猫妈妈的孩子们各对她说了些什么?
(根据交流出示第2、4、6小节。)
2、仔细读读,说说孩子们告诉妈妈什么?(或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3、师小结:孩子们在打电话时,告诉了妈妈他是谁,他在哪里,他在那儿和小朋友们干什么。
4、讨论:外国小朋友们喜欢熊猫吗?
5、朗读2、4、6小节,读得高兴或自豪。
三、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1、分角色朗读1——6节。
2、选一个熊猫孩子说的话背一背。
3、师生合作打电话。(师做熊猫妈妈,随意请生站起来打电话。)
4、同桌练习。
5、熊猫妈妈的'孩子还会在哪里给妈妈打电话?他们又会告诉妈妈什么?
句式:来 。朋友们。
(谁)(什么地方)(怎么样)
6、打电话的游戏。
说明: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和交流,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出三个小节的相同结构,也为课后的说话游戏——打电话做铺垫。然后由讨论“外国小朋友喜欢熊猫吗?”使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中国的熊猫在国外受到各国小朋友的欢迎和喜爱,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也为下文理解“把中国人民的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作伏笔。
四、学习第7节。
1、听完电话,熊猫妈妈兴奋极了,她是怎么说的呢?用“﹏﹏”划出来。
2、读熊猫妈妈的话,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师小结:熊猫妈妈说得真好,因为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有熊猫,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我们把熊猫送给了和中国友好的国家,带去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知熊猫妈妈的话,读出高兴的语气。老师的小结起到了提炼和升华的作用,使学生知道中国的国宝熊猫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从而能明白熊猫妈妈说的话“我的娃娃真好,把中国人民的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
六、课外延伸,练习说话。
1、熊猫妈妈的孩子还会在哪里给妈妈打电话?他们又会告诉妈妈什么?(全班交流)
2、找自己的好朋友玩打电话的游戏。
3、抽学生上讲台表演玩打电话的游戏。
说明:
通过学生玩打电话的游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复习巩固。
八、作业布置。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束花(shù sù) 再(zài zhài)一次(chì cì)
请(qǐng qǐn)你 争(zhēn zhēng)吵
2、读下面的词语,注意看清带点字的字形。
弟弟 照相 树苗 青蛙
滑梯 想法 熊猫 友情
3、连词成句(用序号表示)
(1)送到了(2)把(3)世界各地(4)友谊(5)熊猫(6)中国人民的
《妈妈》教学设计3
课标解读: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与想法。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包括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日、国徽、国旗等,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内容相对较简单。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祖国的美好品德和良好情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设计活动要注意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多借助直观形象的录像、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有效突破难点。
教材分析:《祖国妈妈在我心中》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妈妈,我爱您》的第二课。本单元以“祖国妈妈”为话题,设计了两个主题。“祖国妈妈在我心中”是主题二的内容。通过升国旗唱国歌、找国旗和国徽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国旗、国徽的尊敬与热爱。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知识性比较强的课型,比如国旗、国徽图案的含义比较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儿童来说,国家还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更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达到的。因此设计的活动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比如:欣赏视频、开放式的交流、学儿歌、唱歌等都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
教学目标:
1、认识国旗、国徽,知道国旗、国徽出现的一些场合;知道关于祖国的一些常识,如首都等。
2、懂得升国旗的基本礼仪,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行为规范。
3、激发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尊敬与热爱之情。
4、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国旗、国徽,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行为规范,知道关于祖国的一些常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尊敬与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升国旗、奏国歌的音像资料;上网查阅国旗、国徽的图片。
学生准备: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国旗和国徽,收集有关国旗、国徽的资料,学唱国歌。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一“创设情境,歌曲导入”、活动二“认识国旗,体验感悟”、活动三“认一认,掌握祖国常识”和活动四“游戏闯关,巩固知识”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活动二“认识国旗,体验感悟”里的“欣赏视频,规范行为”和“儿歌导行,体验升旗”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活动二“认识国旗,体验感悟”、活动三“认一认,掌握祖国常识”、和活动五“活动总结,激励践行”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活动二“认识国旗,体验感悟”里的“交流资料,认识国旗”、“学生交流,生活见闻”和活动三“认一认,掌握祖国常识”里的“认识国徽”检测目标4的达成。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歌曲导入(2分钟)
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有位小客人想和我们一起上课,瞧,他来了——(课件)熊猫盼盼:嗨,大家好,我是熊猫盼盼,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太高兴了,我要唱首歌送给大家。(播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师生一起拍手唱。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熊猫盼盼”来做客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伴之优美熟悉的歌曲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为下面认识国旗埋下了伏笔。】
活动二、认识国旗,体验感悟(24分钟)
1、找国旗。(1分钟)
师谈话:嗯,小朋友们也会唱这首歌呀!那你认识我国的国旗吗?
熊猫盼盼把我国的国旗和其它国家的旗帜藏在一起了,你能快速找出来吗?
(课件:找国旗)学生上前指认。
师评价:嗯,你的眼睛真亮。
2、交流资料,认识国旗。(5分钟)
(1)师谈话:你们看,这就是我国的国旗,它的名字叫——?仔细看看五星红旗的样子,现在你能闭上眼睛说出她的样子吗?生闭眼说国旗的样子。
师评价:说得很全面,瞧,他已经记住了国旗的样子。你们记住了吗?来,孩子们,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国旗的样子: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几颗什么颜色的星星?几颗大星,几颗小星?
(2)师谈话:这么快,我们大家就把国旗的.样子记在心里了,熊猫盼盼见我们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可高兴了。(课件)它想知道你们对国旗还有哪些了解吗?课前老师请大家向爸爸妈妈询问关于国旗的知识,准备好了吗?来,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比比你俩谁知道得多。同桌交流。
(3)班上交流,师及时根据学生交流补充。
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学生谈。师评价:你们都是有心的孩子,询问到这么多国旗的知识。看,这是熊猫盼盼搜集的国旗资料,我们一起来看。抽生读。(课件:国旗资料)
熊猫盼盼见大家这么虚心好学,要奖励我们一份礼物,一起来看。
3、欣赏视频,规范行为。(4分钟)
(1)(播放视频: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孩子们,知道录像中的解放军叔叔正在干什么吗?他们在哪儿升国旗?生谈。
(2)师小结:你们知道吗?其实呀,每个清晨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你刚才注意到大家在参加升旗仪式时都是怎样做的吗?
引导学生从解放军叔叔、群众、小学生多个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解放军叔叔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升旗台走来;围观的群众目视着国旗慢慢升起;小学生面向国旗敬队礼。)
师总结: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升国旗时不能随便说笑、走动,要立正站好,眼睛看着国旗升起,这叫行注目礼。戴上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就要敬队礼。我们还不是少先队员,所以我们要行注目礼,眼睛看着国旗升起,这是对国旗的一种尊敬。
【设计意图:通过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庄严的场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从解放军叔叔、群众、小学生多个不同的角度谈自己感受,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引领学生的行为走向规范。】
4、儿歌导行,体验升旗。(3分钟)
(1)熊猫盼盼为了让小朋友们记牢升国旗的正确做法,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小儿歌呢!来,快先自己读读。(课件出示儿歌)
国旗国旗真美丽,五颗星星在一起,一颗大来四颗小,金光闪闪照大地。
国旗国旗真美丽,小学生们热爱你,升国旗时要立正,我们向你敬个礼。
来,让我们拍起小手一起读。(课件配乐学生齐诵)
(2)太棒了,孩子们。相信现在的你们已经把升国旗的基本礼仪记在了心里。想不想现场体验升国旗?来,全体起立,我们的升旗仪式马上开始,比一比,谁的姿势最规范?(课件播放升国旗场景)
师小结:大家做得很好,从你们的小脸上我看到了每一个小朋友对国旗的尊敬与爱戴。
【设计意图:儿歌朗朗上口,学生喜闻乐见。通过儿歌、现场模拟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将升国旗的基本礼仪内化为自身行动,达到知行合一。】
5、学生交流,生活见闻。(8分钟)
(1)想一想,平日里你还在哪儿见过国旗?学生交流。
(2)我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国旗的画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演示)
看着中国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五星红旗映红了天空。孩子们,想不想到奥运赛场去亲身体验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回放奥运夺冠现场)
师问:听见了吗?谁赢了?嗯,刘翔赢了,中国人赢了,祖国妈妈赢了。(师板贴:祖国妈妈)
看到这里,你想对祖国妈妈说点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说得好!孩子们!中国人赢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把祖国妈妈的辉煌时刻牢牢记在心中,(师板贴:在我心中)来,齐读课题。
孩子们,我们也是祖国妈妈的孩子,现在的我们能为祖国妈妈做些什么呢?学生畅谈。
(3)师小结:说到就要做到,希望今后能看到你们的实际行动。其实呀,每逢重大节日,国内外很多地方都会挂起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象征,它代表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设计意图:通过很多图片资料,让学生充分感知国旗出现的场合;同时,借助刘翔雅典奥运夺冠的录像,让学生亲身体验祖国妈妈赢了那振奋人心的历史性时刻,感受做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激发学生对祖国妈妈的尊敬与热爱。】
6、判断对错,深化认识。(1分钟)
在生活中,我还拍到了这样的画面,你们看,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课件出示判断题)班上交流。
7、聆听故事,升华感受。(2分钟)
熊猫盼盼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爱国旗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课件播放故事《爱国旗的女孩》)
师谈话:此时此刻,你想对梁帆姐姐说点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评价:说得好,孩子,看来尊敬国旗、保护国旗的意识已经在我们小小的心中生根发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对错、聆听故事两个小环节,使学生对敬旗、护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认一认,掌握祖国常识(10分钟)
(一)同桌合作,认一认。(1分钟)
(课件出示祖国版图、国歌、国徽)你们看,认识它们吗?来,先和同桌说说你认识哪一个?同桌互动交流,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祖国版图、国歌和国徽认识的片面性,通过小组合作,拓宽学生视野,既能避免教师冗长的讲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二)班上交流,说一说。(9分钟)
我发现小朋友们对它们了解的还挺多,谁想先来介绍?
学生交流哪一个,教师随机点击放大。(课件演示)
1、认识祖国版图:(师板贴:祖国版图)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幅图就是我们祖国的版图。仔细看看它像一只什么?(大公鸡)师边指边
描述:这是鸡头,上面是鸡冠,这是鸡身子,这是尾巴。
师问:(课件出示天安门)这是哪儿?你知道天安门在哪里吗?(课件出示北京)
2、认识国歌: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会唱吗?起立,我们一起来唱。(课件播放国歌)
3、认识国徽:(师板贴:国徽)仔细观察国徽上面都有什么?学生谈。(国徽的上面是五颗星星,下面是天安门,周围是麦穗和齿轮。)
我们记住了国徽的样子,国徽是祖国妈妈的象征,想一想,平日里你在哪儿见过国徽?学生谈。
师评价: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真是见多识广……
我这儿也搜集了一些有国徽的场景,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演示国徽出现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班上集体交流共享,使学生对有关祖国的常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借助一组国徽图片,使学生感受国徽的庄严与神圣。】
活动四、游戏闯关,巩固知识(2分钟)
小朋友们,相信这节课你又有了不少收获,熊猫盼盼正等着你去闯关呢!
【课件】我的收获多又多
我们的祖国叫()。
我们祖国的国旗是()。
我们祖国的首都是()。
我们的国庆节是()月()日。
来,把答案填在学案上。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答案,然后班上交流。
学生齐读四个句子,教师抽答,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系统梳理知识的环节,知识点的出现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头脑中建立的表象,牢记有关祖国的一些常识。】
活动五、活动总结,激励践行(2分钟)
【课件:播放歌曲《中国娃》】师谈话:孩子们,爱要大声地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祖国妈妈在我心中,(师板画心形图)祖国妈妈,我爱您!生读。来,孩子们,大声地告诉祖国妈妈,齐!生再读。孩子们,大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齐!生再读。
师谈话:孩子们,爱不光需要语言,更需要行动,要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你想怎样做?这里,我给大家留了两道课外甜点:(课件)甜点一:和父母一起制定小计划,用行动表达你对祖国妈妈的爱。甜点二:向大家推荐一个了解祖国基本常识的网站,课后可以继续深入探究。课后,小朋友们可以任选一道自己喜欢的甜点来品尝。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渲染,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自然地流露对祖国妈妈的爱,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两道课外甜点的出示,既加强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妈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xx、
4、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xx、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去观察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动物的世界,首先我们来才一个谜语、
出示: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谜底是:蝌蚪、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成长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听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识记“塘”“鼓”两个汉字、出谜语:“唐朝土地、”“支援十粒豆、”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4、小蝌蚪吐泡泡,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引导学生学习一字多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出示题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找妈妈的故事,他们分别向()、()打听自己的妈妈,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妈妈是()、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四、情景朗读,把握内容与情感:
1、分段朗读、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请你画出来,然后读一读,注意读出小蝌蚪的可爱哦!
(2)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问: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阿姨的亲切吗?读出来吧!
(3)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问: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急切和乌龟的和蔼可亲吗?读出来吧!
(4)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提示:可以边朗读边表演、
(5)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提示:引导学生注意动词的连用、
五、生字指导,学习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重点讲解“两”“哪”两个字,区分“俩和两”,区分“哪和那”、谜语学习“就”和“宽”,出示“龙进京城少一撇、”“宝盖底下看见草、”学生在猜谜中掌握两个汉字的写法、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可以让学生先展示,再学习、检验对错、
3、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袋鼠、袋子、口袋、脑袋、迎风、迎面、迎接、欢迎、荷塘、鱼塘、池塘、水塘
学生明确一字多词的学习方法、
2、课件出示词语、
池塘、脑袋、灰色、捕食、阿姨、欢迎、头顶、乌龟、披着、打鼓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示:谁?干了什么?怎么干的?
2、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标注在课本上、
3、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
三、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提示:自学要求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勾画、
(2)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注意说话的条理性)
看图片排顺序,把顺序号标注在课本上、
四、品读课文,训练语言:
1、读了课文,你能不能告诉小蝌蚪青蛙妈妈长得什么样子?
出示:鼓着大大的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小蝌蚪什么样子?出示:甩着长长的尾巴、
请勾画出动词、“鼓、披、露、甩”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说一个句子、
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画出这段话中描写小蝌蚪的句子、你能照样子写一下这只小猪吗?
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你能用连续的动词写一个活动吗?
五、体验反思:
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有没有哭鼻子?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小蝌蚪说什么?
出示回答格式: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我想对小蝌蚪说:、
六、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青蛙是一种xx发育的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有很大的区别、像这样的小动物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把图片中的小动物和他们长大后的样子连起来吧、
七、巩固练习:
1、打开“阅读训练—《小蝌蚪找妈妈》”,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妈妈》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1、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语言简单易懂,同时又蕴涵了深刻道理,《燕子妈妈笑了》。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因此设计了三处读书环节,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作为课文的第一课时,主要以识字为主,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基本掌握字音,再缩小语境认读生词(理解记忆字形)最后通过游戏巩固生字。中间设计了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提高效率。
教学内容理解与分析:
本文是一篇蕴涵哲理的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对待完成。本课要求认字14个,写字7个。这些字词在课文中结合语境易认易记,学生首先充分熟读课文,在此过程中识记生字、简单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认识生字。
2、掌握本课的17个生字,重点指导“瓜、屋”的书写。
3、初步理解燕子妈妈笑了的原因,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已经已经走入春天,你都观察到了春天的.哪些变化? (花开、草绿、发芽)
谁从南方飞来了?(燕子)
它要给我们讲故事呢,故事的名字是《燕子妈妈笑了》 板书
新授:
一、读书:
1、我们快来看看故事的内容吧,打开书 ,先标出自然段。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可以圈出来,一会听老师读一遍,开始吧!
2、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燕子妈妈笑了》》。
3、现在你再来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会比第一次读的好,试试吧!
二、识字:
1、你又读了一遍课文,发现冬瓜和茄子得区别了吗?
(大小、青紫、小刺细毛)
2、你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冬瓜和茄子的知识,他们住在哪呢?
(菜园) 板书
“菜”得偏旁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蔬菜的名字带有草字头?表示什么?
3、我们来认识一下菜园的主人吧,他们是谁呢? 板书
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介绍了?读第一自然段。
读词 “躺在” “挂在” “枝上”
4、他们幸福的生活在菜园里。一天,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到菜园参观,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
哪个小组想把你读书的喜悦分享给大家?
5、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的笑了?引出“认真”
你能用认真说一句话吗?
你刚才读书认真了吗?老师要考考你。
6、 房檐,记字 指图
不错 记字形
老师手里还有一张卡片 还有
发现 多音字
柄上 指图
细毛
紫色 还有哪些蔬菜、水果是紫色的?多么漂亮的颜色啊,记住这个字
三、巩固:游戏大丰收
咱们学的这么认真,茄子和冬瓜想请我们到菜园里去采摘,快拿出你的小菜篮,出发吧。
你看,这些蔬菜身上写著名字呢,你要叫对它的名字,才能把它装进菜篮里。
谁获得大丰收?
四、写字:
聪明的孩子们,接下来我们要学写字,有信心学会吗?
指导书写:瓜 屋 (书空,动笔,评议)
板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菜园 认真 屋檐 不错
冬瓜 躺在 还有 发现 认真
茄子 挂在 枝上 柄上 细毛 紫色
课后反思:
优点:
1、板书美观,个人素质较好。
2、个别环节设计巧妙。
3、能够注意结合语境渗透识字。
缺点:
1、合作学习训练不够,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处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但是个别小组在分角色时出现了问题,合作不够默契。
2、认字表中的生字应进行整体感知,不能把字拆分记忆。
3、生词卡片要充分利用,反复再现,反复感知,多读多记。
《妈妈》教学设计6
【课前延伸】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学生分析】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探究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释疑探究
1、感知:
⑴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设计理念: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2、识字:
⑴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⑵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⑴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⑵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⑶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⑴要写的字,如:
已、娃、纷、好。
学生认读。
⑵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⑶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⑷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设计理念: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
(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1、诵读:
⑴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⑵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⑶朗读比赛,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演读:
⑴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⑵学生自由练背。
⑶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3、讨论:
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⑵“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4、练习:
⑴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⑵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理念: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5、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设计理念: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6、写字:
⑴要写的字:
甲、洼、豆、识、经。
学生认读。
⑵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⑶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⑷学生再练写。
(设计理念: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教学资料】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妈妈》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 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 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 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 同桌互读。
3 指名接段读文。
4 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 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2 班内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第二课时
一、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1 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 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
3再读课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受、交流、分享家庭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出课题自然流畅。
从指导读课文题目,到教师范读,图文并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读、品活动,同时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学生读中感悟,并有机的将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利于学生理解。
采用本班学的一位母亲给孩子写的`一封信来感染学生,将母爱的博大进一步升华。对体会中心很有帮助。
二、写字
1 出示生字认读。
2 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超市标签、公益广告……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 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 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展
1 推荐短文
2在小本本上积累。
培养学生从小积累运用的能力,并通过对课外短文的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妈妈》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能说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看图画照样子说一二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1、听录音读通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点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
“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
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根据提示记住课文有关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小蝌蚪长着(),(),甩着()。
2、自学生字
(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词语。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披、摆:为什么都用提手旁。
追:书空。
睛: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
交流板书:鲤鱼乌龟妈妈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A、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A、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
B、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给词语找朋友。
4、指导书写。
连、忙、睛、追
《妈妈》教学设计9
【教学任务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科普文,以有趣的童话形式加以表现,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文章写得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运用了诗歌的形式,读来琅琅上口,适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学情分析】
本课处于二上年级的初级阶段,而且本课的识字量大,虽然是一首诗歌,但里面有好多的生字学生极容易读错,所以识字、写字、朗读仍然是本课阅读教学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对于三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文章当中后两种是图文并茂,非常清楚。而第一种,由于学生的年龄,可能有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见过蒲公英。因此,利用板画认识感知,自由做画加深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自己收集资料,进行简单地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好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⑴ 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 能够学习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了解植物和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读: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是啊,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齐读课题。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的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小组交流。
这一环节简洁、有效,很快就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培养了学生的全局观念。
二、赏读悟趣
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
过渡:
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爱读的部分读一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指名说的过程中相机追问:
⑴ “降落伞”是什么样的?看老师板画:
① 这降落伞多美啊!有了它,蒲公英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
只要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纷出发。
② 交流对“纷纷”一词的理解。
③ 抽读评析,选读得最好的学生读。
⑵ 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谁能把它画出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做画。
评出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再来夸夸她。
苍耳、豌豆这两种植物,书上都配有插图,惟独这一节没有。在理解了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参照另两幅图来画一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⑶ 加上动作、表情读一读:
低年级阅读教学还不适宜完全让学生自学,教师应重视自学方法的指导和示范。故设计时先以学生最喜欢的一节重点指导,以此带动其他小节的自学,让学生们品尝到自学成功的快乐,增强自读自悟的兴趣和信心。
2、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⑴ 分小组合作学习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三小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四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在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
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孩子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得到了进步。
⑵ 全班交流,相机追问:
① “铠甲”本来指古代士兵穿着保护身体的铁衣,课文中“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拿出课前采集的苍耳种子摸一摸,掐一掐,体会苍耳种子坚硬的布满刺的外壳。妈妈为什么要给孩子穿上它?这个办法可真有趣啊!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怎样读。
② 抽读评析,小组赛读。
③ 豌豆妈妈怎样传播种子?豌豆娃娃离开妈妈时心情怎么样?看一看图回答。(播放豌豆娃娃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动画。)你们能通过朗读体会他们的快活吗?全班齐读第五小节,这一节你们认为哪些词语最重要?怎样读最好?抽读,教大家读。
④ 全班即兴创作,加上动作、表情用朗读的方式夸夸豌豆妈妈。
3、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豆妈妈靠太阳晒来传播种子。
三、拓展延伸
1、过渡:
植物传播种子只有这三种办法吗?还有多少?怎样才能知道?
植物妈妈还有哪些办法呢?让我们一起到野外去仔细观察吧!(起立,和老师欢歌共舞)看(屏幕上出现美丽的草原、田野、树林)我们已经来到了野外,这儿是植物的世界,知识的海洋。同学们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像课文一样夸一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为你最喜欢的植物编一编儿歌。
在理解、熟读了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进行仿写,不失为积累语言、提高习作能力的好方法。
四、背诵积累
植物妈妈的办法真有趣呀!植物妈妈的智慧可真了不起。让我们用背诵课文的方式夸一夸她们吧!学生们反复背诵,比赛谁先背出来。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主要方法,但应该在理解欣赏和反复吟诵中逐渐内化,自然成诵。机械的背诵只能挫伤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妈妈》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使学生能围绕主题自己的感受,做到表达有一定的顺序,表述清楚、明白。
2、通过说说、议议妈妈对自己的爱,了解妈妈为家庭幸福、自己成长付出的艰辛,体会妈妈对自己深深的爱,升华对妈妈的爱。
3、通过互动,培养学生仔细倾听、多向思考、大胆表达、机敏应对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能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教学重难点
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升华对妈妈的感情。培养学生仔细倾听、大胆表达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做到表述清楚,明白,有一定的顺序。
教学准备: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诗歌《妈妈的爱》、教学课件ppt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说说妈妈
师:有一首歌,当年风靡全国,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吧。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跟唱。
师:从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是啊,我们生活在妈妈的呵护下,受到妈妈的关心、爱护,可以说,妈妈就是我们最亲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妈妈吧。
板书课题《夸夸我们的妈妈》,学生一起书空,齐读。
3、从你们响亮的声音中,老师听出了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妈妈。那你能夸夸自己的妈妈吗?谁愿意来试试?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外貌、性格、工作、爱好、优点等方面进行介绍。(板书:外貌、性格、工作、爱好、优点、缺点)
二、同桌互说,夸夸妈妈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可真不少(点评)。那你想不想把你的妈妈介绍得更清楚,让大家听得更明白呢?(生:想)
1、师:咱们先看看金钥匙是怎么说的吧。
(1)、PPT出示金钥匙:夸夸我妈妈
向别人夸夸自己的妈妈时,你要做到以下,你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讲清楚妈妈的基本情况,如外貌、性格、工作、爱好、优点、缺点等。
2、说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声音要响亮。
(2)、师:现在你能不能按照金钥匙的要求把妈妈介绍给同桌呢?现在就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吧。如果你的同桌说的时候,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怎么办呢?
生:问一问。
2、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老师及时指导。
(1)、师: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时候,都非常的认真。说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说明咱们二(3)班的孩子都是会学习的孩子。现在哪位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
(2)、生自由回答。及时对学生评价,可以老师评,也可以请同学评价。
大家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议给他提吗?
还有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能说得更好,能超过他?
(3)、指导学生按照按照外貌、性格、工作、爱好、优点的顺序回答。
预设:我有一个xx的妈妈,她长得xx。妈妈的工作是xx,她喜欢xx,我很爱我的妈妈。
4、教师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说得很明白,而且还有顺序。(板书:有顺序)
三、品味诗歌,体会母爱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妈妈除了忙自己的事情之外,还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着我们。还记得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学的一首诗《妈妈的爱》吗?下面听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请仔细听。
1、教师朗诵:《妈妈的爱》
(1)、从刚才的诗歌中,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是爱我的?
(2)、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妈妈很爱我。
2、小组交流,体会母爱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妈妈是多么的关心我、爱我。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的妈妈又是怎样关心你、爱你的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妈妈关心你、爱你的故事给同学们分享吧。不过说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请看大屏幕。
(1)、出示交流要求。
PPT:小朋友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你的妈妈又是怎样关心你、爱的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妈妈爱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吧。说的时候要注意:
1、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说明白,让大家听清楚。
2、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要带着真实的感情来说。
(2)、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点拨梳理。
指导学生回答的时候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故事说具体、说明白,最好能加一些细节描述在里面。
预设学生会有以下回答:生病时照顾、受到批评时鼓励、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关心……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更明白。
四、拓展延伸,感悟深情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讲的一个个故事,老师看出来了,妈妈是多么的关心你,是多么的爱你。是啊,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就像温暖的港湾,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妈妈更像一轮太阳,时刻我们带来温暖。同学们,老师想知道,妈妈在你心中又像什么呢?
1、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简笔画。
2、小结:
同学们说得多好,妈妈在大家的'心中是多么的美好啊。
老师引读:妈妈就像一轮太阳,可以为我们带来(温暖);妈妈就像一把小伞,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妈妈就像一朵美丽的小花,随时尽情的(开放)。
3、拓展延伸,我也爱妈妈
爱是相互的,既然我们的妈妈这么爱我们,那么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你是怎样关心妈妈的呢?
(1)、说曾经为妈妈做的事情,说出妈妈的高兴、感动。
(2)、说打算为妈妈做哪些事,你准备怎样做?
五、歌声再起,回荡课堂
1、教师总结
妈妈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为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幸福,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妈妈又是我们最有力的依靠,随时给予我们鼓励与支持。多么伟大的妈妈!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座的小朋友都能够更爱自己的妈妈。现在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再次唱起那首动人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在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对妈妈深深的爱。
2、全班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3、最后让我们再一起饱含着对妈妈深深的爱,一起读一读PPT:妈妈我爱您!
《妈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歌曲的藏族风格,体验少数民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表达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准确地歌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太阳和月亮”的“亮”字和“他们的妈妈”的“妈”处的节拍。
教材分析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歌词具有民族风格,以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来比喻藏汉是一家,质朴而亲切。歌曲旋律具有藏族民歌的风格,调式为具有变宫的六声羽调式,旋律中充满了等藏族民歌惯用的音调进行和等具有转调性质的音调,这就使歌曲的旋律具有与歌词相吻合的民族的风格。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上句落在属音下句落在主音具有呼应关系,由于这两个乐句相似,学生容易混淆,教唱时需注意对比。第二乐段从全歌的最高音“6”开始,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向属调离调,随即又转回原调。第二乐句是全歌的主题,后半句重复第一乐段的音调,为典型的“换头留尾”的乐句发展手法。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阶段目标:初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感受歌曲情绪。
1.初次聆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请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初步印象。
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出示《一个妈妈的女儿》曲谱介绍歌曲,复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二、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分段学习歌曲,对比歌曲乐句的旋律,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再次聆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请学生听出歌曲的高潮部分并为歌曲分段。
第一乐段(1、2乐句);第二乐段(3、4乐句)
2.分乐段学习歌曲旋律。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1、2乐句)
(1)教师分别弹奏第一、二乐句旋律,请学生进行分辨旋律不同的地方,出示第一乐句谱例、第二乐句谱例。
(2)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一、二乐句,先不看连线模唱,再加入连线模唱。注意根据学生情况加入颤音记号演唱,如觉得较难可以先不加。
(3)熟练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习歌曲第二乐段。(3、4乐句)
(1)教师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第三乐句音响,并出示第三乐句谱例。
(2)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三乐句。
(3)出示第二乐句谱例、第四乐句谱例,请学生分别听这两个乐句的旋律进行比较,寻找两个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4)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四乐句。
(5)熟练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3.完整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1)加入歌词,连贯地演唱歌曲。
(2)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伴奏完整并深情地演唱。
三、歌曲的藏族风格
阶段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中包含的藏族民歌惯用的旋律。
1.教师介绍歌曲中等藏族民歌惯用的曲调行进和歌曲中等具有转调性质的音调,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具有与歌词相吻合的藏族民歌风格。
2.学生们试着唱一唱歌曲中含有这些旋律的乐句。
四、拓展音乐视野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熟悉的藏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和藏族歌曲惯用的旋律。
教师介绍一些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如:《天路》《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视唱歌曲的谱例片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民歌。这首比较难唱的歌曲同学们学得很快,声音和表情上还要更一步提高。希望课后同学们多唱多听藏族民歌。
《妈妈》教学设计12
一、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妈妈不在家。我们认为,“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具有一个基本特征,即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着力培养切实的基础口语交际能力,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发展。
这使我们知道,口语交际课首先在于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形成一个开放式的交际空间,激起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自由自在,畅所欲言。经了解,笔者发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不愿意一个呆在家里。他们有的是出于依赖,更多的是由于害怕会有突发事件,怕自己不会应付。因此,我特地设计了《妈妈不在家》这一堂口语交际课,力求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以课堂为发展能力的阵地来适应一个人在家时的心理需要、语言需要,更重要的,是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父母不在家时,如何待人接物,处理偶发事件等有良好的口语储备。
二、主要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童话情境,规范语言,掌握要点:
1、课件展示:鸡妈妈有事要出去一会儿,要小鸡一个人待在家里。鸡妈妈对小鸡说:“好孩子,你一个人在家里,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说话要注意有礼貌。”
意图:用课件展示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使用现实人物而采用“动物”为主人公,更有趣味性一些,有利于学生无拘无束地进入角色中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妈妈不在家》。
2、师:小朋友们,鸡妈妈出门了,她叫小鸡一个人在家时注意什么?
意图:这里,学生很可能被动物形象所吸引,而不注意人物的语言,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同时明白小孩子一个人在家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全防护意识。
3、师:(课件显示画面,教师讲述)真凑巧,妈妈刚出门,就响起了门铃声,谁来了呢?小鸡是怎么办的?(课件中出示的画面是一只野猫戴着帽子,笑胖胖地拿着一个大苹果在按门铃。小鸡站在门里面,画面上有“不认识的叔叔”几个字。)
师:大家讨论一下,小鸡该怎么做才对?(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小鸡不能开门。
生2:小鸡应该问问他有什么事,叫他走开。
生3:不是叫他走开,是叫他等妈妈回来了再过来,现在不开门。
……
意图:这里先让学生讨论,再指名说自己认为该怎么办,以达成共识,也为下一步的口语交际做好进一步的准备。
对话表演选记:
师:小朋友,快开门呀。瞧,我给你买了个大苹果呢。
生:你是谁呀,找我有事吗?
师: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呀,你小时候不是见过吗?我是来找你爸爸的。
生:我爸爸不在家,你改天再来吧。
师:真不巧,我有急事呢。这样吧,你开了门,我进去坐着等他吧。
生:不,我不认识你。妈妈快要回来了,要不,你站在门外等吧。
师:这样啊?那我还是等会儿再来吧。(转身,自言自语:这小鬼,还蛮警觉的嘛。)
意图:这段对话表演在学生逐个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在于牢记“陌生人来了不开门”这个要求。同时教会学生和陌生人的应对语言,在不清楚陌生人身份的情况下,说话还是要注意礼貌,这种对话程度较高,我请了三位小朋友,表演了三次之后,才让学生各自按自己意思练习说话。
(二)还原生活情境,双向互动,愉快交际。
师:如果哪一天,爸爸妈妈让你一个人在家里,你们说,可能会发生哪些事呢?(学生说了很多,都写在黑板上)
师:选择刚才大家说的这些事中你感兴趣的`一件事,同桌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意图:这里让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感兴趣的事出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练习说话,可以将前面学会的应对语都用上,并随机应变,符合口语交际随机性、兴趣性原则。
师:请两位小朋友到讲台前边来表演一下,谁愿意?
师:李子,婷婷,你们俩表演的是什么事呀?
李、婷:我们是接电话。
师:好,请小朋友注意听她们说了些什么。
李:咦,电话响了。喂,你找谁?
婷:你好,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家吗?
李:妈妈有事出去了。
婷:那怎么办呢?我找她有急事。
李:阿姨,你给我妈妈打电话吧。
婷:好的。你妈妈的手机号码是什么?
李:xxxxxxx
《妈妈》教学设计13
[教学设想]:
1、知识与能力:会认本课的12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看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和向大自然学心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的有趣,今天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二、内容研讨
1(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游戏开火车读)
旅 蒲 降 娃 纷 苍 洼 啪 炸 蹦 察 识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读音的?
摘苹果游戏(规则: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读对的就可以奖励一张字画)。
师:植物园传播的种子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园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容。
(1)师范读
思考:种子把植物称作什么?(妈妈)
“植物妈妈”指的是什么样的植物?(已经成熟的植物)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3种、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
(2)全文共分为几小节?(5小节)
(3)哪几个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2 3 4 这三个小节)
指名分小节读、小组学习、
说说这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选择一种方式把这个小节讲给大家听。
3、汇报
(1)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它为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轻轻的一吹,种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2)师小结:蒲公英妈妈是多疼爱自己的孩子呀!我们一起来看看。
(3)出示蒲公英的实物:谁有办法让它“离开妈妈,四海为家”(让学生拿蒲公英上台表演)用了什么办法?(板书:吹)
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许多种子有高有低的落下来)
这叫什么?在书上找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纷纷出发)
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风往哪里吹,种子就往哪飞?(乘着风)
师概括:蒲公英的传播需要两个条件?(自身条件,风)
课件出示:多有意思呀!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男女生合作读)
过渡句:蒲公英妈妈这么有办法,苍耳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
(4)师“铠甲”是什么?刺在这里又起什么作用?(挂住动物的皮毛)是所有的动物都能挂住吗?(不是)谁能给老师举个例子,生:仙人掌上面的刺就不能挂在动物的身上
出示苍耳的实物:(老师做个实验,让苍耳挂在衣服上)
动物们会把种子带到哪里去呢?(田野山洼)还可能去哪里?
板书:动物皮毛带
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让豌豆在太阳光底下晒太阳,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炸开,豆子们就蹦跳着离开了妈妈)板书:晒太阳
4、启发引导
(1)师你觉得它们哪一种的方法最好?为什么?(自由发言)
(2)这些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妈妈呀!从哪里可以知道?
(3)指名读第一小节
(4)“孩子”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什么?(种子)
“长大”是什么意思?(已经成熟了)
“四海为家”是指种子要搬到哪里去安家?(世界各地)
植物要旅行指植物要干什么去?(到处生根发芽)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同学们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该怎么做呢?(仔细观察)
(1)齐读第5小节
(2)哪里指的是什么?(大自然)它指的是什么?(知识)
师总结:我们要想获取更多的知识,就要学会仔细观察,养成好的习惯,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知识,探究奥秘,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三、实效评价
1、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______,靠______传播种子。
(2)苍耳妈妈准备了______,靠______传播种子。
(3)豌豆妈妈准备了______,靠______传播种子。
2、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你们可真的不简单啊!老师告诉你们几种植物的传播种子的方法和奥秘,你们想知道吗?
(1)椰子成熟了会自己落下来,落到水里就漂走了,漂到哪就到哪安家。
(2)石榴成熟了就会裂开,小鸟飞来会吃到它的种子,这些种子就会随着它的粪便出去,种子落到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
(3)下面同学们把你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画下来,好吗?
展示台(我是最棒的)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
苍耳 铠甲 动物皮毛带
豌豆 豆荚 太阳晒
《妈妈》教学设计14
一、导入,初读课文。
1、讲故事:鸭妈妈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鸭子。
为什么大鸭子要拼命地保护小鸭子呢?
(课件出示小老虎照片)
这是谁?他们的妈妈应当是谁?为什么?
2、示课题。师带读,生齐读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你喜欢这个小故事吗?那你们也去读读课文吧!(打开书)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请同桌同学一起读课文,帮你的同伴把字音读正确。
4、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能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吗?
5、这篇课文有2个自然段,请两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要注意纠正读音)。
二、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读起来有点困难,不要急,我们一起练练。
kěài lǎohǔ
出示课件:可 可爱 可爱的小老虎
zhī
只一只一只大老虎
自己自己的孩子
(指名读、自由练读、齐读)
2、这个特别长的句子,老师读,你来仔细听。
师领读长句,读出适当的停顿:动物园里的`一只大老虎生了三只可爱的小老虎,可是它病了,不能喂养自己的孩子。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课件看病虎图)
体会虎妈妈此时难受的心情,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
3、件事被谁知道了?
(饲养员)
4、它是怎么做的?
(先让一个学生说再读书上的句子)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句子,并读好这一段。(指名读)
5、学习第二自然段。
6、大花狗是怎么当妈妈的呢?读读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读,再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喂虎图和这句话“大花狗像对待亲生的孩子一样,让小老虎吃自己的奶。小老虎吃饱了,就躺在狗妈妈的怀里睡大觉。”)
(指名读)
师补充叙述情节,范读。多么亲密的关系呀!就像真的母子一样。妈妈多疼爱自己的孩子呀,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指名读)
7、狗妈妈除了让小老虎吃自己的奶,让他躺在自己怀里睡大觉外,还可能怎样精心照顾小老虎?
(学生自由发言)
8、引读最后一句:在狗妈妈的精心喂养下,小老虎渐渐长大了。
9、指名读这个自然段。
10师生一起朗读全文。
10、小结、揭示主题板书“爱”。
三、读词、指导书写。
1、课文大家已经会读了,这几个词语,我们再认认。
(出示课件:认读二类字组成的词语)
2、同学们词语也读的特别好,下面我们来练习把几个生字写好。
3、这几个生字怎么写,看笔顺跟随,自己用手书写。
4、指名说这几个字的笔顺,大家再跟着说一遍。
5、下面我们练习写好“自”字(出示课件,“自”的笔顺)
6、观察“自”字每一笔的占格位置,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帮学生找到写好这个字的关键之处。
7、老师范写。
8、学生描红书写。
9、学生互评
10、注意:自:先外后内,再封口
《妈妈》教学设计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本文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
(1)、认识“故、迎、阿、姨、追、顶、披、鼓”等八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六个生字。
(2)、了解蝌蚪与青蛙的特点,认识蝌蚪与青蛙。
2、能力目标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外形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蹦、跳、蹬”等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3、情感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三、课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难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及采用的学法指导: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易接受感性的知识,且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表现欲强,爱模仿,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爱说爱问,活泼天真,根据这些特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主要通过课件演示的形式,让学生区别动词;鉴于学生表现欲强,爱模仿,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引导探索、开拓思路。
由于低年级学生爱说爱思爱问,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我将以多媒体出现青蛙生长过程四个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青蛙形体的变化,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文中没有说明的细节。如眼睛的变化等。
3、课外延伸,积累知识。
根据低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求知欲强的特点,我将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青蛙的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能从课外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实践中认识,在感受中领悟”。
《小蝌蚪找妈妈》是篇科学童话,为体验、感悟型阅读提供了条件。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优化老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精神,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多媒体课件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学习行为。
1、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播放动画、展示图片、出示练习、播放朗读,使学生在看、听、说、练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课文内容,在调动感官功能的基础上熟悉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青蛙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加强朗读,感悟语文。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受领悟课文内容,如带着问题朗读,领会用词的准确性;分角色朗读,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不易,从而体会小蝌蚪独立生活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3、启发教学,提高认识。
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想象氛围,以青蛙对话的形式想象青蛙母子相识后的交流,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开拓思路。另外,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青蛙是益虫。
六、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自制的和收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本课课件穿插于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1、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引导学生抓住小蝌蚪的脑袋、身子、尾巴的特点观察并说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对小蝌蚪的外形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引导说的过程中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感知课文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使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当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变化。
3、理解词语“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时,以课件演示动画,使学生体会领悟这三个词的区别。在认识青蛙特点时,以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青蛙的形体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4、在发散思维训练时,安排了青蛙鸣叫的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想象小青蛙与妈妈的对话内容。
5、以电脑小博士的形式展示青蛙图片及文字资料,并播放文字资料的录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流程分析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文 。
1、师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
【课件演示】说谜面:大脑袋,园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叫,抓害虫,顶呱呱。
2、生交流,说谜底。(板书:小蝌蚪)
3、【课件演示】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
4、引语:今天请大家听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设计意图:以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初步认知小蝌蚪。通过图片演示,学生对小蝌蚪的印象又深一层,通过看图填空的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观察描述小蝌蚪的外形,培养和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感知课文。
【课件演示】播放录音,要求大家听完故事后想一想,说一说。
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语:刚才,大家听故事时都非常认真,也非常专心。现在,谁最想说一说。
3、【课件演示】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
4、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设计意图:动画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又能增添学习乐趣。同时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变化。引导学生读、思、说,结合课件点拨,使低年级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2、比较、体会、领悟: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课件演示】播放语句,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B、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C、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区别三个词,同时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性;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内化的语言以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符合低年级学生爱模仿的特点。)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体会语感。)
〈四〉、启发思考。
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
1、点拨朗读。
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读一读。
2、看图填空。
引语: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演示】出示图文练习:
(1)、选词填空。 披、鼓、蹲、露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 )着一只大青蛙,( )着碧绿的衣裳,( )着雪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
(2)、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配上动作。
暗示——小蝌蚪独立生活,遇事能主动探索,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借助鲤鱼、乌龟之口感知青蛙外形特点,从学生初步感受抓住特点描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想象青蛙的模样。结合课件,看图填空,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表演的形式再现青蛙状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暗示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小蝌蚪独立生活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五〉、发散思维。
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青蛙,听到了妈妈的招呼,他们是怎么做的?
1、【课件演示】结合动画,选词填空。
蹦、跳、蹬
他们后腿一( ),向前一( ),( )到了荷叶上。
2、【课件演示】播放青蛙鸣叫的声像,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青蛙和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3、夸夸想想。
(1)、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2)、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爱幻想,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青蛙母子的'对话,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开拓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表扬是教学中常用来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去表扬小蝌蚪,有助于学生领悟小蝌蚪独立生活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六〉、课外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知识?
2、听听小博士的介绍:
【课件演示】播放介绍有关青蛙知识的文字资料。
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1900多种,我国就有150种左右。著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婉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则鸣声低沉粗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欣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
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虫。
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须加以保护,不准捕杀。
(设计意图:以课件演示的形式延伸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学生深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是十分有益的,在轻松愉悦氛围中结束本课。)
〈七〉、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妈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妈妈》教学设计07-02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07-20
《妈妈的葡萄》教学设计05-25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05-08
《好妈妈》教学设计03-30
妈妈账单教学设计11-27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07-22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09-20
妈妈账单教学设计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