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27 16:09:5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示儿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示儿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示儿优秀教学设计

示儿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思考:本课中的两首诗堪称古代诗歌中的精品,两首诗特有的写作背景,赋予了诗句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作为两位诗人创作风格和人格格精神的生动写照。诗句虽语言通俗,但情感强烈。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深刻领会诗歌反映出来的深厚爱国之情。同时应抓住诗句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在受到爱国思想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设计特色:自主体悟,想象创新。

  信息资料:

  1、搜集查阅陆游、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2、录音范读磁带和舒缓的乐曲。

  教学要求: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5、学会4个生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示儿》,体会作者深厚的忧国之情。

  2、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意境。

  3、学会2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

  教学流程:

  一、温故引新,确定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

  (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

  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示儿优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

  2、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祭、乃”等字,理解“九州、王师、家祭”等词语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中字词含义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汉语中通假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

  2、运用创设情境、激活想象、朗诵体味等形式去体会作者写下这份遗嘱时深沉丰富的感情。

  3、学生在情境中以陆游子孙的身份表述自己心中的话;联系今天祖国还没统一,深化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

  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1、音乐《悲魂曲》

  2、资料准备:教师收集陆游的生平资料、《题临安邸》诗文背景资料;陆游诗《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也。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这遗嘱就是《示儿》,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二)读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示儿》,把这首诗反复读,读反复,一直把诗读顺口、读清爽。

  2、学生个别读,老师指出节奏。

  3、师生合作读,老师后三字,学生前四字。反之亦然。

  4、学生齐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

  (三)再读《示儿》,理解诗意。

  1、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味道,更要去体会诗句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假如现在老师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

  2、谁来用“悲”字组词。

  3、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

  4、我们知道,作者面对生死大限极其豁达,他告诉儿子:人死之后,万事皆空,再无牵挂。然而,即使豁达如斯的出游,也仍然难以斩断最后一根情丝。

  5、师过渡:诗人能对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唯独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在即将离开这个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世界时,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生的留恋,而是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他什么都放得下,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土里那望眼欲穿的遗民。

  (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老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1、学生自由读诗,用心去读,注意诗的节奏,体会诗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

  2、读着这样的诗句,此时此刻,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展开想象,闭上眼睛,伴着音乐,用心感受那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把感觉到的画面用笔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4、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军队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这一盼就是……

  5、百姓盼啊,望啊,等啊,一等就是65年,整整65年啊,同学们,

  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忍受多少的折磨啊——

  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承受多少的.苦痛啊——

  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流下多少的血泪啊——

  6、此时,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份心情呢?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心情。

  7、学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过渡: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靠谁呢?(王师)那些受苦受难、欲哭无泪的百姓需要谁去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呢?(王师)可此时的王师在做什么呢?老师出示《题临安邸》。

  8、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诗,理解诗意并思考:这时的王权在做什么?

  9、学生个别谈对诗的理解。

  10、老师出示当时的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

  11、就知道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12,学生个别质问王权:西湖歌舞几时休?

  13、一起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14、带着这份愤怒读好:但悲不见九州同。

  15、生命即将结束,作者始终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

  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过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并且一再叮嘱,一再叮嘱,一再叮嘱……

  生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

  (五)教师小结,升华感情。

  陆游去了,他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儿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一切的一切都伴着陆游长眠于地下,唯独留下一腔遗恨和满怀“悲”意的《示儿》。

  学生再读《示儿》,升华感情。

  诗人的一腔遗恨化作不死的精气充盈天地,诗人的满怀信念,激励着后来的仁人志士为民族、为正义前赴后继,九死而不悔。一个民族总会有兴亡,总会有盛衰,然而只要这个民族的主体精神不灭,这个民族就不可战胜。陆游身后66年,南宋终于灭亡,我们不知道陆游的后人该怎样去告慰先人,中国历史有太多的无法源说,然而即使八百余年后,当我们再读陆游的《示儿》,却仍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先人对神圣事业的坚定信念、超越生死的精神意志和不畏牺牲的壮怀激烈。

  学生再读《示儿》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六)作业布置

  1、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2、试想:当陆游后人得知南宋终于灭亡时,在家里举行祭祀的时候会怎样告诉陆游?

【示儿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示儿》教学设计06-13

示儿的教学设计精选05-30

示儿的教学设计06-05

《示儿》教学设计精选06-05

《示儿》教学设计05-17

示儿的教学设计欣赏06-10

《示儿》教学设计参考06-02

关于《示儿》教学设计06-02

关于《示儿》的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