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5 18:06: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先讲作者喜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他那一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9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

  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声:“金鱼游到纸上来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出鱼的动态。”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于是他们用笔在纸上交谈。作者从中了解到: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当作者告诉他小女孩所说的话时,他笑得那么甜,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心里。”这说明他非常爱鱼。因为爱鱼,才如醉如痴地观察鱼。通过观察,鱼的样子、鱼的动态就活灵活现地刻在他脑子里。只要一想,鱼的造型、姿态、顽皮的样子就展现在他眼前,所以说:“先游到了我心里。”他虽然听不到美妙的音乐,表达不出真挚的情感,但他却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生活的美,从而美化人们的生活,这充分证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要热爱生活,聋哑人的生活,聋哑人的.心灵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是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这一课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来设计这一课的教法,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作者及聋哑青年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并把学到的积累材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赏心悦目”、“一丝不苟”、“唯一”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热爱生活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三)教学难点:“鱼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

  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

  今天我们学习7课《鱼游到了纸上》(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

  1.鱼怎么会游到纸上了?

  2.“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下面,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布置自学: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检查自学:

  1.生字:罢、苟、唯、骄

  2.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

  3.分段、概括段意。

  (四)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经划分了段落,下面我们就根据逻辑段提问题。

  归纳:

  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你从哪看出来的?

  4.从哪看出这是个聋哑青年?

  5.“鱼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根据提出的这些问题自学,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根据逻辑段提出了问题,并自学,在小组进行了讨论,这节课我们集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忘我的境界”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表达出青年的特别之处。指名读三段,分层、层意。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纸上”?从哪里看出?朗读、体会青年作画的认真,鱼的逼真。

  4.从哪看出是聋哑青年?“融为一体”什么意思?

  5.“鱼先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生读全文,思考:聋哑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总结全文,归纳观察方法。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聋哑青年画艺高超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

  2、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意写错,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请认真地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生:(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可能会游到纸上呢?是不是课文出错了呢?同学们,鱼究竟能在纸上游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呆会把答案告诉老师,好吗?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课题为什么这样写?

  (鱼不能游到纸上。因为青年画鱼技艺高超,画的鱼活灵活现,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

  三、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这位青年能把鱼画得那样鲜活、逼真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用笔画下来。

  四、抓重点句子,让学生理解青年能把鱼画得鲜活、逼真的原因。

  1、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忘我的境界)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板书:仔细观察)

  3、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板书:一丝不苟)

  4、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板书:勤奋专注)

  5、他学画才一年多, 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板书:持之以恒)

  五、总结,回归课题。

  师生共同完成练习。

  为了画好金鱼,他似乎忘记了(时间 ),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 ),常常忘了(吃饭 ),忘了( 回家 )。

  真是如痴如醉啊!简直到了不知“我是金鱼”还是“金鱼是我”的境界。如此一丝不苟的学画画,如此勤奋专注的学画画,如此持之以恒的学画画。他画的画怎能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正是这种忘我的境界,才让那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真切的惊叫道:(鱼游到了纸上啦!)。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围观的人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赞叹:(鱼游到了纸上!)...... 师:学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后,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生: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生:我们上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3

  【阅读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27课,主题阅读丛书《被嘲笑的梦想最有力》

  【阅读主题】

  成功的密码(心随梦行)

  【阅读课型】

  精读导学课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找到聋哑青年画鱼和看鱼的句子,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来品读、感悟、理解描写方法,并要求在拓展阅读中学以致用。

  【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

  1、这里所说的精读,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目标要求精细品读,而是围绕主题,根据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有重点、有取舍地引导学生学习。

  新课改以后流行的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反复进行的阅读分析,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是行不通的,因为过去两节课要讲的课文,在主题阅读里用20多分钟讲完,教学内容必须选择。

  2、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魔障”,“逐段分析讲读课文”是造成语文低效的瓶颈。主题阅读就是针对内容分析与逐段讲读而来,注重的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

  3、积累语言比较忽视的积累句子,其实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但取决于积累的词汇量,还取决于积累的句型,句型越多表达就越丰富,写文章也越有文采,这是成正比的。故此,本次阅读教学以句型为重点,开展找句子、读句子、品句子、写句子等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自学两篇文章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人物品质并学习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理解文章的方法和对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揭示目标

  1、教师导入: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如痴如醉、全神贯注,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诺贝尔百折不挠、坚持到底,成功地发明了炸药。霍金战胜病魔,向命运挑战,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课件:罗丹、诺贝尔、霍金图片)这些名人身上揭示了成功的密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怕磨难,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今天,我们再来读一读两个故事,看一看成功还有哪些密码?

  2、首先,我们一起学习27课《鱼游到了纸上》,我们用20分钟时间读懂课文,从中学习一些理解、表达方法,大家有信心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玉泉,一位举止特别的聋哑青年在金鱼缸边画鱼,他有时工笔细描,有时有挥笔速写,把鱼画得栩栩如生。)聋哑青年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用什么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谁做什么,抓住要素概括主要内容)(聋哑青年在玉泉观鱼画鱼)

  4、师引导: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不仅要用一句话概括内容,还要把课文读成一词、读成一个字。谁能用用一两个词来概括?(板书:观鱼、画鱼)

  三、抓住重点,精读悟法

  5、师:是啊,课文主要是写聋哑青年观鱼、画鱼。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聋哑青年观鱼、画鱼的句子,并标上序号。

  6、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

  ①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②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④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⑤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⑥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7、这6句话都是写聋哑青年画鱼吗?(男同学读观鱼,女同学读画鱼的句子)

  在这些句子里,你认为最难理解的是哪一句?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

  8、读中悟法:

  第二句(写得好,难理解)①读句子;②抓关键词;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④创设情境写人,用上“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

  第六句(难理解)

  ①读句子;

  ②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

  ③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游到了纸上”,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你能用什么字?(动、活)鱼“游到了心里”用一个字概括,你能用什么字?(妙、神)

  9、抓住关键句子品读悟写,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染了我们,也深深地刻在我们心里。残疾青年画画惟妙惟肖,成功的密码在于勤奋专注到了忘我境界。我们用这种方法再来读一篇文章,看看他有什么成功的密码?

  四、方法迁移,导学得法

  10、快速阅读《被嘲笑的梦想最有力》,说一说,文章讲什么?

  11、找一找刘谦爱魔术、学魔术、表演魔术的句子,划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哪些句子?好在哪儿?

  ①7岁那年,他便在台北百货公司的魔术专柜前流连忘返,对专柜前表演的奇幻魔术深深着迷。于是,他用零花钱买下了人生中第一个魔术道具——“空中来钱”。

  ②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练习时,一不小心让硬币滚落到了讲台边,气愤的老师当场没收了他口袋里的全部硬币。男孩羞红着脸,站起身来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要成为一个魔术师!”

  ③当同龄人还在玩捉迷藏时,这个男孩却在各大商店的魔术专柜前悄悄学习魔术师的表演,用好奇的钥匙一次一次地去解开魔术的谜底。

  ④因为对魔术的热情和痴迷,他遭到了父母的打骂、同学的冷落、邻居的嘲笑。人们说,这个整天胡思乱想的孩子是不是疯了?有一天,内向羞怯的他突然站在讲台上宣布:“我的魔术师梦想不会远了!”同学们一阵哈哈大笑。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他开始表演神奇货币穿盒术,表演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魔术表演成功了,轰动了全校。

  ⑤为了练好一个动作,他一个人在家里重复了上千遍。为了让自己的一双手在魔术表演中“呼风唤雨”,他在家里用瓶瓶罐罐搞化学实验,有一次还酿成了火灾,滚滚浓烟引来了消防车。

  ⑥被嘲笑的梦想,如果不放弃,往往会迎来实现的那一天,让心怀梦想的人得到命运的馈赠。

  12、刘谦成功的密码是什么?

  五、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课后读一读《林肯的故事》、《莫扎特》、《总有一条路为你留着》,摘录好句子,进一步探究“成功的密码”。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4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当时青年人的忘我状态。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鱼画活了。

  ②鱼游到了纸上。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而之所以画得像活的一样,正是他专注认真,坚持不懈的结果。

  (2)对词语的理解。

  泉白如玉: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这也是玉泉得名的原因。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苟,苟且,马虎。要注意结合文中描写青年入画鱼的神态和动作的具体语句,展开联想,想象所画金鱼的细致部位,来体会青年人专注认真的品质。

  融为一体:融合在一起。文中用这个词突出表现了青年人观鱼、画鱼时的忘我。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受青年人全身心投入的执著精神。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

  工笔: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与“写意”相对。

  速写: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现场以简练的手法,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的绘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课前谈话:画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画画的课文,题目是“鱼画到了纸上”(板书)学生质疑。

  ② 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我们从课文中找答案吧!(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不来的地方多读几次,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不懂的请教同学和老师,我喜欢请教老师的孩子。 b.划一划:找出文中所有的带“游”字的句子或段落。

  (二):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学习难读、难理解的字词。

  (三):围绕“游”字,初次学习课文。

  1、找出带“游”字的句子或段落,用∽∽划一划。(共七处 )

  汇报:指名个别读句子。

  交流所有带“游”字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最后师生合作,把带“游”字的句子串讲起来。

  初步讨论决定:用“游”字更好。

  2、(从最后一段带“游”字的段落引到小姑娘的话)“他笑了,他为什么笑了?而且笑得那么甜?

  (因为,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出示小姑娘的话。(多媒体)

  师紧紧跟上去和学生一起:“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情景读书:分别读,看谁读得最像那个小女孩?

  品读:学生发表意见。这是怎样的叫声?(惊奇,奇怪)的叫。谁来模仿?(指导朗读)

  假如你在现场,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观看的一员,听到小女孩的叫声,你第一个反映是什么?

  (迫不及待,挤过去看……)

  那么就请你们挤上去看看。(看图,多媒体出示)你的脑海里出现了金鱼怎样的画面?

  (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这一切还写在你的脸上!)

  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是说:呦,金鱼画到他的纸上来啦!“还是说;“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再次认定:“游”字妙。)

  (四):围绕如何“游”,再读课文。

  1、那个青年是怎样画金鱼的'?以至让金鱼“游”到了纸上,请孩子们自己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2、你看见青年画画了吗?他怎么画的?

  ①、汇报:(多媒体出示段落: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②、你看到了青年画画了,你的眼睛很特别!留意句子中的哪些地方?(关键词)

  学生交流:自己留意的是:一丝不苟、静静地、工笔……

  青年多认真啊!为什么这里不说“认真地”或“专心地”却用上“静静地”呢?

  青年在画画的过程中,你听到他说过一句话吗?咱们静静地读读这段话,读出静静的味道。

  ③、学生品味:静静地

  青年在“静静地”画的依据是什么?回到课文中找找依据。

  (a: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b: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a、什么叫“唯一没有任何反应”?他没有说一句话,没有做一个动作,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能读读他静静的句子吗?齐读。这种没有声音的“静”叫什么“静”?(生答:安静、寂静,板书“安静”)

  b、你现在看到青年静静地画画了,就在你静静地看着青年画画时,你看到他在纸上画着什么?又画了哪些动态?

  (摇尾巴的鱼、互相嬉戏的鱼、吐泡泡的鱼……)

  你能把“金鱼的动态”换成摇尾巴、吐泡泡、嬉戏来读读吗?请三位学生,分别静静地读。

  c、这种安静只是声音的静吗?在画摇尾巴、吐泡泡、嬉戏的过程中,你看到过他起身了吗?看到过他伸懒腰了吗?你看到他东张西望了吗?你看到的是……再读这段话。静静地读,只动嘴不出声音地读。

  他在画金鱼“摇尾巴”时需要起身去池边看看吗?

  你看到他的笔在动外,他的身体没有动一动,像一座雕塑。这“静静地”又是什么静呢? (板书:平静)

  d、青年画画哟要用眼睛去看吗?需要走动吗?(不要)因为他已经将金鱼刻在了心里!烙在了心上!好一个烙在了心上!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当青年在“静静“的画画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鱼“他的心里只装着金鱼!只装着动态,这又是什么静?!(板书:宁静)

  (再次读文感受青年心灵的宁静)

  (五)、拓展写话

  (为了不影响到青年在那画画现在我们就静静地把你们挤上去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写下来,也许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对青年的赞美给他看看,让他笑得更甜、更美呢?

  (交流写话)

  (六)、小结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品读描写青年动作、神态的句子,感悟他的勤奋专注、画技高超与身残志坚。

  3、学习作者对人物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

  品读描写青年动作、神态的句子,感悟他的勤奋专注、画技高超与身残志坚。学习作者对人物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题,初知文题之妙

  1、反复品读课题,感悟文题的妙处。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27课(板书课题)。回忆一下,当你第一次看到课题时有什么感受?把这份——放到课题中读读。

  小结:真好,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朗读。来,读出自己的理解。(齐读)好题,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梳理文脉,由结局追根溯源

  1、认读字词,扫清障碍。

  师:扫清字词障碍,我们前行才会一路畅通。

  (课件出示)泉白如玉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

  师:都是老朋友吗?一起认认。女生读第一行,男生读第二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有何发现?(第一行的字词都是描写玉泉的,第二行的字词是描写青年的。)

  师:从第二行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一丝不苟),正在(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青年。

  过渡:正是这个青年,他拥有着神奇的魔力让鱼游到了纸上。我们一起走入文中认识他。

  2、从题入手,理出结局。

  (1)(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找一找,“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划上波浪线,并标上序号。

  (2)汇报交流。

  师:“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处?

  第一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这是小女孩惊奇的赞叹)

  第二处: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作者的描写)

  第三处: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师: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画技高超)

  师:作者借用了小女孩的评价作为文章的标题。这也是青年画鱼的完美结局。

  2、追根溯源,探讨原因。

  师:有果必有因。那么我们就“鱼游到了纸上”这个让人赏心悦目感受至深的结果来追根溯源。

  (1)(课件出示)快速浏览全文,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青年之所以让鱼游到了纸上,他神奇的魔力是什么?

  (2)学生谈论,概括成小标题。(学生自己上台板书:(预设)认真观察 专心作画 坚持不懈…… )

  3、从因到果,概述全文。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用一个关联词连起来说说。(作答:因为……所以……最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要学会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品读语句,体会细腻的人物描写

  过渡语: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如果要描述一个认真专注的人物形象,你会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预设:通过观察他的动作、神态来写)有当大作家的潜质。作者也是这样做的。

  1、(课件出示)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青年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写下你最欣赏的地方。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引导学生抓字词谈感受。你最欣赏他的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的?(呆呆地静静地)

  (2)品读“呆呆地”、“静静地”。“呆”原指傻、发愣的意思。这里的“呆呆地”怎么理解?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常常忘了——(吃饭)常常——(忘了睡觉)甚至——(忘了自己)这叫什么境界?读读这个词。

  什么是“静静地看”?(学生作答)

  你去公园里看过金鱼吗?你看金鱼跟这位青年看金鱼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老师对比:你是地看,而这位青年呢?读句子指3名)这叫怎样地看?读出这份静!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青年的坚持不懈。这一看就是多久?(评价:很好,你能联系下面的课文来理解。)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位青年在不在。

  一个细雨蒙蒙的星期天,他——

  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

  一个寒风呼啸的星期天——

  一个雪花飞舞的星期天——

  冬去春来,严寒酷暑,日复一日,那位青年就这样呆呆地看着,静静地看着,风雨无阻,从未中断。这又叫怎样地看?

  预设二: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引导学生先抓关键词体会。他的哪些动作和神态深深地吸引着你?

  (1)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又是挥笔速写?结合这段话中的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谈,适时引导:“工笔细描”重在哪个字?(“细”)我们又学了一招: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来理解词义。“挥笔速写”重在哪个字?(速)(相机出示图画,加深学生的印象)

  (2)指导朗读。

  你觉得青年工笔细描描的是金鱼的.什么?(生谈论)用你的朗读为大家呈现这幅工笔细描的画面。(评:我发现你把每一个字都读得那么清楚。)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青年的认真。)我也听出了你的认真。都说女孩子的心最细,来读出这一份细致。(女生读)

  青年又会挥笔速写出金鱼哪些动态的画面?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会出现鱼儿在水中活动的画面。用心听,看谁看得真切。(老师范读,生想象)孩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当青年在画金鱼时,还需不需要走到金鱼缸边,观察它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

  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青年画画。老师读前面,女生读工笔细描的部分,男生读挥笔速写的部分。(合作读)评:好一个画技高超的青年!好一群乐学善学的孩子!

  (4)升华感悟。

  这段话中还有一个词写出了青年作画时的专注。(静静地)又一个“静静地”。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鱼时,他的心里只有谁?当青年静静地画鱼时,他的心里装着的又是谁?当青年静静地画鱼时,他的心里刻着的又是谁?他心里记着的又是谁?(金鱼)总而言之,他的心里只有——(金鱼)。这就是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鱼的静!来,让我们再一次去看看青年静静地画鱼。(配乐齐读)

  3、统领全文,结合板书探讨青年成功的秘诀。

  为什么青年总是静静地看鱼,画鱼?(他是聋哑人。)聋哑人的世界是无声的。他只能用心去倾听鱼儿的欢乐,也只能用心与鱼儿进行交流。作者通过对青年看鱼、画鱼的动作和神态的细致描写,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现在请大家把三个部分联系起来谈一谈,青年能让“鱼游到纸上”,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生答)用青年自己的话来解释。(鱼先游进了他的心里,再游到了他的纸上。)

  四、解读写作密码,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1、巧妙点拨,解读文章人物描写的写作密码。

  作者在第3自然段介绍了青年的外貌,却到第11自然段文章接近结尾的部分才揭示他是聋哑人的身份。一般我们在描写人物或动物的外貌时都集中在一个自然段体现。顺着这样的思路,对比一下,作者这么写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a 为了吸引读者,如果开头就写了他是聋哑人,别人就不会那么惊讶了。b 通过作者的观察得知,这样更自然。)

  小结:你们读懂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2、提出下节课任务:

  都说好文章应该是惜墨如金。我觉得文章一开始就应该马上切入正题,直接对青年进行描写就可以了,为什么课文第1、2自然段话了那么多笔墨描写玉泉的鱼和观鱼的人?不觉得多此一举吗?另外,青年的高超技艺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赏,作者没有具体描述。你们能抓住他们的动作和神态来将青年人称赞一番吗?这些问题,咱们下节课再探讨。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画技高超 动作

  (学生板书)坚持不懈专心作画 认真观察 神态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学生质疑与解疑,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与解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题质疑,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读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奇怪吗?(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很好,同学们通过题目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我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认真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划,看还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

  2、交流:

  你们能说说看,自己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多少问题吗?(学生举手,汇报自己提出问题的数量,鼓励提得多的。)

  3、大家开动了脑筋,认真地读了课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请你们把自己提出的'问题放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哪些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哪些问题你提到了,对方没提到,或对方提到了,你没提到。

  4、小组讨论:

  说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重点的用幻灯出示,非重点的请其他同学简单回答后解决)

  幻灯片:

  ⑴ 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⑵ 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特别”在哪里?

  ⑶ 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⑷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读读课文,与同学讨论)

  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能解决几个就解决几个。

  3、学生再读课文。

  4、有些问题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有些问题也许还没解决,大家先在小小组中讨论一下,看自己的答案与其他同学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5、全班交流:

  ⑴ 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

  (因为这位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像在纸上游动。)

  ⑵ 这位青年特别在哪里?

  (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⑶ 为什么说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①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鱼看得很入神。)

  ② 他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练习朗读。

  ③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④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⑤ 他告诉我,……忘了回家。

  ⑷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与“先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

  (“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对金鱼观察很仔细,金鱼的形状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与“先游到纸上”是因果关系。)

  四、总结全文,归纳学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位聋哑青年,但他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从课题和文章内容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读书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

  “游到了我的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识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生答)

  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

  3、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新授:

  1、现在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这位青年是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下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你认为这个青年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

  3、刚才我们的讨论非常热烈。谁先来说说?

  (一)生:我认为他是个喜欢看鱼的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2、“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3、你们能不能像青年那样呆呆地、静静地看着金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呢?

  4、你们体会到“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专注、入神)

  5、看样子你们已经理解了“呆呆地”和“静静地”是什么神态了。试试看能不能把这句读好,感受到青年看鱼的专注。

  6、青年看鱼那么地专注,谁能来读一读吗?

  7、你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得更好。

  8、你读得真棒!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9、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

  (二)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青年喜欢看鱼?(生答)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坚持不懈、忘我)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这位青年如此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女同学,你们能读出来吗?

  4、男同学,你们觉得女同学读怎么样?(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她们?一起来读一读。

  5、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什么呢?(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6、你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成语吗?(胸有成竹)

  (三)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这位青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还在金鱼缸边画画。真是如痴如醉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2、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这句话中没有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个忘我的人呢?(生答:“唯一”、“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2、“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怎么理解呢?

  3、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谁愿意来读读?

  4、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能读好吗?

  (四)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谁来读一读!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2、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4、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青年画技的高超!

  5、我们全班一起来一遍吧!

  6、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7、原来是这位青年高超的画技吸引了过往的游人。

  (五)这些人中有老人、青年、孩子,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对他发出了赞叹。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些游人中的一位,你会不会去夸夸他呢?

  (六)你会怎么去夸他呢?现在我们来做个“你说我猜”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说出你的赞叹,让大家来猜猜你模仿了什么角色。我们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语气、称呼、赞叹)谁先来?

  (七)1、画面上的女孩怎么赞叹的?(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是赞叹哦;她很惊奇哦;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哦)

  3、孩子们,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忍不住要说一句:“你们读得真是太棒了!”

  4、这个女孩这么说是在夸青年什么呢?(把鱼画活了)

  5、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把鱼画活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逼真、巧夺天工)(这么多好词啊,都赶上词语字典了)

  (七)关系

  谁能用上一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说“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联系?(因为----所以----)

  (八)这位爱鱼成癖,看鱼似醉,画鱼如生的青年,真了不起啊!不过更让人敬佩的是这位青年还是个怎样的人?和我们一样吗?(他是个聋哑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两个句子:a、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b、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2、谁来读读这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书上用的是哪句?为什么?

  3、惊讶!(你能读读吗?)(读得不错)惊讶什么?(再来读读?)(读得很好)仅仅是惊讶他是个聋哑人吗?所以这个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你能读得更好吗?)(读得太棒了)

  (九)这位残疾青年专著、坚持不懈地学画画,比我们正常人付出更多,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可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学习了这位青年的优秀品质后,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谁能联系自己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事来说说呢?)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和这位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十)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2、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喜欢哪个段落,和他一样也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3、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认识了这位聋哑青年。了解到他忘我、坚持不懈、专注地看鱼、画鱼,先让鱼游到了心里,再让鱼游到了纸上。学完后,很多同学联系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谈了自己受到的启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会以这位青年为榜样,认真对待每件事。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整理材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

  三、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忘我

  /看鱼————鱼游到了心里

  聋哑                   专注

  青年                   坚持不懈

  画鱼————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画,导入新课;师故设悬念,生巧解课题。

  师生一起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欣赏后,请学生谈谈这几幅画画得怎样?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位能让鱼游到纸 上的“特殊”画家,那就是27课《鱼画到了纸上》(教师有意把“游”板书成“画”)。当生质疑时,师故作愕然,问道:“不对吧,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会游 到纸上呢?”请生回忆课文内容回答,巧解课题。

  (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名画,感知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真的一样,体会画家技法之娴熟,巧妙导入新课。我又想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住。”因而我创设一个生活场景,从俗语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 妙解题:为什么是游而不是画。)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a.出示问题1: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青年的“忘我”?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有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体会字词句含义,有感情朗读。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句并借助多媒体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其体会青年画家技法之高超。

  b.问题2:这位聋哑青年怎样把鱼画的鲜活逼真,如同游到了纸上?请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字词句的含义,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1、学生进行“读——思——画——批——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并用多种方法阅读,如:指名读、范读、比赛读、评价读等,体会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

  (三)交流:“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美读课文。此时学生心里对聋哑青年的专注、勤奋产生了敬佩之情。以轻柔音乐为背景,请学生随着音乐美读使自己感受颇深的句子,升华情感,积累语言。

  (研读课文这一环节,体现了以下两个特色:

  1、语言文字训练。特别突出了读的训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文中描写青年画鱼、观鱼的情节语句优美,让学生多朗读、感受,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体味意境;让学生在朗读、分析中理解词意,体会句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 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语言文字训练还体现在:我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结合围观人的语言、神态、动作想象当时议论的情景, 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文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2、突破难点。理解“鱼游到了 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尝试用关联词语“之所以……因为……”和成语“胸有成竹”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问题 就迎刃而解了。)

  (五)、拓展延伸。写出大家的赞叹与议论。指名交流。

  (六)、鼓励学生学习青年和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总结全文。青年画鱼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复观察,积累了很多有关金鱼的材料,心中有鱼才能落笔生辉。作者写这位勤奋、专注的青年,同样得先进行观察。那我们今后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鱼游到了纸上

  看鱼   入神着迷  鱼游到了心里

  举止特别

  (忘我)

  画鱼   一丝不苟  鱼游到了纸上

  持之以恒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9

  一、教学设计说明

  《鱼游到了纸上》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能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并学习他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四、教学片段

  是鱼画到了纸上还是鱼游到了纸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生:(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生:哎,有道理。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

  生:可书上明明是“鱼游到了纸上”呀!

  (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开始争论)

  师: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我们认真读完课文之后,再下结论。

  (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师:得出结论了吗?

  生:鱼能游到纸上。因为课文里的.那位青年画得太逼真了,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

  师:这位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那么鲜活,逼真?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生:“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怪不得呢!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生: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了自己。

  生: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真是如痴如醉呀!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地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当他看到作者写给他的“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时,是怎么回答的?

  生: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生:因果关系。因为那位青年经常忘我地到玉泉观鱼,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的鲜明形象,所以他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

  师:真是胸有成“鱼”呀!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好品质?

  生:做事一丝不苟。

  生:做事专心致志。

  生:做事全神贯注。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物。

  生:《全神贯注》中的罗丹,差一点儿把朋友锁在自己的工作室。

  师:学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后,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生: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生:我们上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0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作者对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二、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走个来回,不但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本节课让学生找到青年言行的句子品读、感悟,再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使一个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跃然纸上。同时,在这种品读、感悟之中也了解了作者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让学生读文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就这样,学生学完课文后,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清澈见底、一壶、鱼缸、花港

  2、课文主要讲件什么事?(估计学生会说:一位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以及他画技高超的事。)

  3、学了课文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估计学生会说:玉泉“泉如白玉”;观鱼的人多;看鱼赏心悦目……)

  二、品读课文、感悟品质。

  1、谈话:我们从前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中知道:要了解一个人,要把一个人读活了,就应该抓住文中描写他的句子来品读感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篇课文中的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2、布置任务: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写青年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中体会到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汇报交流。(关键引导学生抓住以下一些句子进行品读感悟,并适当地进行感情朗读。)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①抓住关键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体会到青年观察鱼时专注、入神着迷,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②个别读,评读,齐读。

  (2)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抓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体会到青年作画全神贯注,相机理解“一丝不苟”的意思,体会青年作画不马虎;抓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体会青年把鱼画活了,真是画技高超;抓住“有时…‥有时……”体会到青年作画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②个别读,评读,赛读。

  (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①抓住“唯一没有任何反应”“融为一体”体会到青年作画专注、忘我、痴迷,全身心投入。(有感情朗读。)

  ②语言训练:假如你就是围观中的一员:你看到青年的画会怎么赞叹着,议论着?(生先练写,再交流。最后再感情朗读这句话。)

  ③师小结:此时此刻,青年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的全是鱼,他已各游鱼融为一体了。我们用刚学过的一个成员说就是——全神贯注(生说)。

  (4)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①抓住“太阳快下山”“可青年还在画鱼”“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体会到青年执著的精神。

  ②有感情朗读。

  (5)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①抓住几个时间“一年多”“每个星期天”“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体会青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专注认真的品质。

  ②有感情朗读。

  5、理解“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1)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个活生生的青年站在我们的`面前,他是那么的勤奋专注,画技是那么的高超,这不由得让我们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文中的一句话就是对他的最高概括,是哪一句?——鱼游到了纸上。(生)

  当我把这句话告诉青年的时候,他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生说)

  (2)“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呢?(估计学生会说:是因果关系,因为先游到了心里,才能游到了纸上;是前后关系,只有先游到了心里,才能游到纸上。)

  (3)师:人家是胸有成竹,我们的这位青年可以说是胸有成“鱼”。

  三、学习作者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师: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围观的人赞叹道:“鱼游到了纸上!”文中还有一个人也认真观察了,你们知道是谁吗?(作者)

  2、布置任务:

  再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

  3、学生讨论学习。

  4、反馈学习情况。(估计学生会说:作者认真看,听别人说,还问青年等。)

  5、教师归纳小结:

  作者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他认真看,听人说,亲自问,才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勤奋专注的青年展示在我们面前。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作业:

  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阅读他人坚持不懈,执著追求的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6的生字;

  2、熟读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体会父亲坚韧的优良品质;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与导入

  1、你们谁见过菜园?

  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哪儿见过?菜园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讲完,出示菜园图片)

  2、那你们见过在铺满石块荒坡上的菜园吗?

  (出示荒坡图片,揭示荒坡种菜需要土壤和肥料,很艰难)

  二、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父亲的菜园》,快速阅读,说出对你印象最深的感受,或者疑惑问题;

  要求:读准字音,语句流利,边读边想;

  2、教师板书学生问题和感受;

  三、细读课文

  1、教师归纳学生感想和问题:看来同学们对父亲很敬佩。下面我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

  阅读要求:推敲重点语句和词语,语速匀畅,语调抑扬。边读边打记号和写注释。

  ● 通过一件什么事情让你对父亲很敬佩?

  (解决开荒的原因,菜园对父亲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开垦菜园?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

  ● 父亲哪些方面值得你敬佩?

  (解决开荒的过程和艰辛)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

  勤劳、自信、坚韧,热爱

  ● 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人?

  (系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父亲的形象)

  四、拓展

  出示荒凉的山坡和父亲的菜园图片

  这是被破坏的土地,这是父亲的菜园;

  对破坏土地人的行为你有什么评价?父亲和他们比起来你有新感受?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01-29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优秀05-12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08-19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最新03-02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2篇)08-19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03-26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方案07-10

教学《鱼游到了纸上》反思09-21

关于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07-10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