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尧藩《旅行/金陵道中》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0-12-07 09:49:15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殷尧藩《旅行/金陵道中》译文及赏析

  《旅行 / 金陵道中》

  唐代:殷尧藩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旅行 / 金陵道中》译文

  烟树寒林时隐又时现,我的行装轻便又简单。

  到处都能遇到官家马,鹧鸪满山啼叫声不断。

  万里关河都是派行舍,呼卢之声好像响耳边。

  深夜只有一盏寒灯在,盅盅美酒未把愁闷遣。

  《旅行 / 金陵道中》注释

  烟树寒林:笼罩在烟雾与微寒中的树林。

  野人:在野之人,作者自指。

  行李:即行装。

  萧疏:稀稀落落,这里指行装轻便简单。

  堠(hòu)长堠短:指行程或长或短。堠,古代驿路旁边记里程的土堆。

  逢宫马:在路上常常遇到官马。

  鹧鸪:鸟名,古人认为它的叫声很象“行不得也哥哥”,最容易引起旅人的愁思。

  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五更:古代记时制度,将一夜分为五更,这里泛指夜间。

  呼卢:古代博戏的一种,又名“樗蒲”,博具为五木,类似后世的掷色子,用五个木制杏仁形之子,一面涂黑,一面涂白,掷出后,五子皆现黑,即为“卢”,是最高之采,掷子时,往往呼叫,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名叫“呼卢”。

  寂寥:寂寞。

  寒:指灯光带有寒意,形容环境的冷清。

  沽:买。

  《旅行 / 金陵道中》赏析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两句为后文的以酒浇愁作了张本。先写这一笔,正是他写此诗的目的,既能够哄起读者的联想,又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现。当然,这里没有提到一个“愁”字,然而诗人巧用“半有无”“更萧疏”自然景物和行装的`点染,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并为后句作了伏笔。这一笔虽很细小,而在结构上是十分关健的。其一是攀领全篇的点睛之笔,其二是理解全诗的要害之处。因此,作者于此是精力着著。

  第三句紧接首句,又作了环境氛围的补充:我为什么要长期离家不能归呢?因为“堠长季堠短逢官马”。这是一个意在言外之句。含蓄地点出了官差多,民役艰,百姓苦的现实。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很深,又很难以排遣。第四句用“行不得哥哥”的鹧鸪声,思归不能归,想回又回不去,来烘托自己伤感的心情。他所见的都是官家的驿马,所闻的又偏偏是让他羁旅难过的鹧鸪声,以悲景衬悲情,更显见愁思的浓烈。

  接下来“万里关河成传舍”这句是写他自己足迹之广,聊寂情怀之深。他走过许多地方: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可见他离家的时间实在不短了。离家久远,又正逢季节变化,游子自然产生了归乡之念,何况又只有寂真陪伴自己。然而诗人没用更多的笔墨,只用追忆起当年与朋友博戏时的热闹生活场面,来反衬当前旅舍中的寂突。这里将过去热闹的“景”与现在寂宾的“情”联系起来,恰恰收到了相比一相衬的作用。诗人有意在追忆欢乐的场景中涂抹上与他当时感情并不太协调的色彩。本来写的“愁”,却故意把景写得“喜”,造成“景”和“情”的完全对立,在对立中构成情景间的一种特殊联系,其好处在于能使某种特定场合的特定情感,抒写得更加曲折和深刻,这正是王夫之提倡的以乐写悲的手法。

  末两句,用一盏寒灯为自己作伴,用饮酒来排忧解愁作结。当然,这也是作者的主旨所在,直抒了在百无聊赖的寂寥之中,以酒浇愁,一醉方休的情感。

  这首诗句式整齐,三、四两句“堠长堠短透官马,山北山南闻鹤鸽”,五、六两句“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对仗工整。可见诗人遣词造句工夫之深,非同一般。

  《旅行 / 金陵道中》作者介绍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殷尧藩《旅行/金陵道中》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杜牧《南陵道中》古诗译文及赏析08-21

陶渊明《与殷晋安别》译文及赏析04-18

古诗绝句《金陵图》译文及赏析12-31

古诗绝句《题金陵渡》译文及赏析12-31

李白《金陵望汉江》原文译文及赏析04-09

韩愈原道原文及译文赏析08-11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译文及赏析02-1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译文及赏析12-28

韩愈《湘中》赏析、译文及鉴赏04-2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及赏析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