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译赏析

时间:2024-10-13 20:19:52 维泽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草》原文译赏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起古诗词鉴赏,大家都很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子及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文字赏析。那么,大家知道古诗词鉴赏的主要思路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原文译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始生就会说话,能认识“之无”二字,五六岁就能懂得声韵,十五岁就能做诗作赋。十七八岁时,曾一次携带着自己作的诗文到长安,特意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起初瞧不起他,一眼觑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戏笑他说:“居易、居易,长安米价昂贵,恐怕居住下来大不容易”。可是当他翻阅到白居易的诗卷第一篇正是《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特别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顿时吃惊,非常欣赏称赞,慌忙改口说:“有才如此,能作这样的诗真是难得,那就在长安居易不难了”。于是设宴款待,多方宣扬,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译文】

  茂密的野草布满了原野,

  他们每年都秋天枯萎春天繁荣。

  纵然是燎原的烈火也不会把它烧尽,

  等到春风吹拂它有重新萌生。

  【注释】

  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点评】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国画欣赏】

  此帧意态生动,格调离旷,极富于抒情和表现。画中生机勃勃的野草如同清新凉爽、淡雅芬芳的微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草》原文译赏析】相关文章:

《奇零草序》原文及译文赏析01-10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08-15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0-06

《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01-30

寄生草·饮 白朴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09-18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及赏析03-0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原文翻译及赏析01-09

白居易《草》赏析04-10

思佳客 题周草窗《武林旧事》原文翻译及赏析01-16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