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说课稿

时间:2020-09-11 12:23: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草房子》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房子》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房子》说课稿范文

  《草房子》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专家:

  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有机会让我这个心理学的门外汉站在各位专家面前上一堂学科渗透心理教育课,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有些班门弄斧,但是想到我的一点点尝试,可能会引起孩子和我个人双向的成长,我还是很开心。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就在思考,怎样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心理渗透,让我的课堂教学既不失语文味,又有心理教育的功能呢?

  在我迷茫时,忽然瞥见了书桌前那本刚跟孩子们共读的小说《草房子》。曹文轩的这部《草房子》曾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九届冰心儿童奖,被誉为青少年成长的百科全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而眼前的《草房子》无异就是这样一本好书。我是不是可以在跟孩子们上课外阅读辅导课时渗透一个心理教育点呢?

  正当我犹疑时,看到了作家王安忆对小说的评价,她说:“人类的小说史,就是人类的心灵史。”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儿童小说不就可以理解成是儿童的心灵史吗?想到这里,一股兴奋流遍全身。对,就上《草房子》阅读指导课。

  文本有了,我究竟该渗透什么心理教育点呢?又一次的阅读小说,发现小说中可以提供渗透的心理教育点太多了: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正确人际交往、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解决烦恼、如何学会坚强等等。这么多的心理教育点都是我们的孩子现在非常需要的,也是很多心理学专家正在研究的。

  可是,在读到《红门》这一章节时,我忽然发现了“嫉妒”这一心理现象,这恰恰是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有,又恰恰容易忽视的心理点啊!脑海里忽然闪现一句话“对嫉妒来说,人们对它的无视,比人们对它的争辩更加致命。”已经不记得是谁说的,但却如此深刻的印记在心理。想着朋友的儿子因为嫉妒其他小朋友有新玩具,而把别人的新玩具扔掉;想到新闻中某大学同寝室两个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嫉妒另一个孩子太优秀而投毒,想到最近网络上很红的“羡慕嫉妒恨”,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嫉妒”心理恰恰是我想要找的心里渗透点啊!于是,这堂课就围绕《红门》这一章节的故事,渗透“嫉妒”心理教育的思想就被我定下来了。

  都说从教材中挖掘心理渗透点,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现在核心点找到了,我就开始将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阅读交流《草房子》中《红门》的故事,发现嫉妒的心理现象,剖析嫉妒这种心理的产生原因,认识嫉妒的危害,商讨排解嫉妒的策略,正确认识嫉妒这种心理,学会运用策略联系实际指导生活。

  教学环节也就围绕着教学目标分为五大板块:一、发现嫉妒的心理现象;二、剖析嫉妒产生的原因;三、认识嫉妒的危害;四、商讨排解嫉妒的策略;五、正确认识嫉妒并指导生活。

  但是我这堂课毕竟是一堂阅读教学渗透心理课,阅读教学应该是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此同时注意将心理教育渗透点与文本进行对接。

  曹文轩的《草房子》记录了青少年的生活经历以及精神成长,所以被誉为了“青少年成长的百科全书”。在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穿行在曹文轩真诚的文字下,通过自己阅读文本的方式,了解曹文轩是怎么样将这种嫉妒心理表达出来的,这样不仅关注了文本的表达,让孩子学会透过文字读到文字背后的东西,同时,也让孩子们很直观的从桑桑身上看到了嫉妒这一心理发生的普遍性、正常性,以及这一心理对人的折磨。在反复的朗读体会后,孩子们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走进了文本,真切的感受到了桑桑的那种嫉妒的心理,然后通过想象嫉妒的色彩,联想嫉妒的危害,同时联系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其他人因嫉妒受到的痛苦,从而了解嫉妒之苦,主要苦在自己。早有高人指出,对被妒者来说,嫉妒是对一种价值的侧面肯定,是另一种方式的赞扬,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构成实质性的损害。真正受到损害的是嫉妒者自身。先哲德谟克利特说“嫉妒的人是他自己的敌人。

  然后再联系文本看到桑桑由于嫉妒所受的种种痛苦,同时以周瑜这样一个极度极度者的例子,强化孩子的认识,有了嫉妒情绪不要害怕,只要及时排解掉,不要任其肆意膨胀就行。

  文本阅读讨论到这里,我再告诉孩子们,小说中的桑桑也一直在努力排解这种嫉妒情绪,他最终和杜小康是成为了好朋友的。然后补充了视频。到此,我觉得我的课还不能终止,我不能让孩子们觉得嫉妒如洪水猛兽般恐怖,我希望他们对嫉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于是我又增加了正确认识嫉妒心理这一环节,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心灵能一尘不染,也没有谁的人生永远一帆风顺。我们如果有了嫉妒的心理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嫉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源自一种心理上对自身的认同感,关键在于我们有了嫉妒的情绪之后如何用我们已知的策略去排解它,只要我们愿意去想办法排解,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像桑桑取走头顶上的那只黑鹰一样驱走嫉妒的阴霾,让我们的天空更加澄澈、明朗。

  同时,由于我这堂课是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因此我在带孩子感受嫉妒表现,了解嫉妒成因,以及嫉妒产生的危害的时候,始终没有丢下文本,一直围绕文本展开。在文本的阅读中边读边感受,边读边讨论。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再次告诉孩子们《草房子》是青少年的百科全书,这本书能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课堂上交流的这些,从而鼓励孩子继续深入阅读《草房子》,进一步推动了孩子们课外阅读《草房子》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这堂课的设计缘由,感谢大家的聆听!

  《草房子》说课稿2

  《草房子》是一部充满儿童纯真情怀的小说,小说以善于异想天开、顽皮淘气的桑桑的成长为线索,但讲述的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每一章都是独立的,分别讲述一个孩子或大人的故事,桑桑经历了其中一部分,也是心灵的记录者。随着一个个人物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个个故事依次展开,各自发展又最终交叠在一起,我们仿佛看到一幅被慢慢铺开的卷轴画。这实在是一幅美丽得令人屏息的人生画卷!人物形象可爱鲜活,故事情节深刻感人。

  一、导读理念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就要我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畅游在书海中。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恰当的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有益于学生情感熏陶,良好品德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淀。学生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不断的感悟书本的内涵,让书籍丰富的营养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学生的心中。虽然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的阅读能力,可是从语言的积淀到内涵的感悟,教师的指导都是不可缺少的。阅读量的增加必须以质作保证,不是随便什么书都能让学生读的。

  《草房子》作为一部备受人们关注的儿童小说,给了我们带来学生阅读的新方向。不仅要在书籍中去感受语言,体会内容,更要去感悟内涵,去感悟童年带来的美好。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就想作者曹文轩说的'那样“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美。”所以,我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引导学习,能让孩子们更深入地钻到文章、文字中去,学会享受美好的语言文字,感受到从语言和文字中散发而来的无比魅力。

  二、导读过程

  1、童谣激趣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这样的小说,可能没有耐心或者很大的兴趣。他们可能更喜欢阅读短篇故事,例如像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为此,我引入了书中桑桑经常念叨的颠倒歌入手,激起学生读的兴趣。

  2、初看封面,制造悬念。

  我首先出示草房子的封面图片,请学生说说对草房子的印象,并且质疑桑桑为什么忽然小声地哭泣起来?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直观的画面转向对这本书内容的关注,以及对这本书中人物的关注。

  3、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文中的语言朴实纯美,我节选了描写“草房子”的一段环境描写:“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却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根地皆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这里的富庶人家,都攒下钱来去盖这种房子。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静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但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扣住文字,学生感受到了草房子的特点:牢固,华贵、冬暖夏凉。在此基础上,我给文字配上纯美的音乐,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字的纯美。

  4、认识人物,汲取精神食粮。

  桑桑——贯穿全书的主人公,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是个很活跃顽皮而有幽默感的孩子,常常异想天开,敏感而富有同情心。因此,我以他为抓手,通过抓主要事件,来体悟桑桑的多面性格,以及善良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寻找自己喜欢的儿童人物形象,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抓主要事件品析人物个性。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个环节,我还是扶得很牢,学生的自主发挥不够。

  5、升华内涵,拓展阅读

  这个环节,主要是借助作家评价引领学生对本书中人物思想内涵的理解。其次是对作者曹文轩生平事迹简要介绍,以及他其他作品的阅读介绍。

  三、导读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发现《草房子》的语言文字非常的美,人物的心灵也很美,导读时我到底侧重哪个点,我有些犹豫。于是,两方面都没有舍弃,结果造成感悟文字美和体会人物心灵美都不透彻。特别是抓主要事件,感受人物个性特点时,老师很害怕学生找人物的阴暗面。这样就偏离我预设的点,所以把学生牵制得很牢。比如:有学生说“秃鹤”很聪明,他借用自己的光头,让别人摸一摸,来换取好吃的。

  显然这个理解是有偏差的。那时的“秃鹤”还很小,很不懂事,也不介意别人摸他的光头。可是,后来因为头秃而遭不晓世事的同伴们的“歧视”,但他非常要强,渴望自尊和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才会致意大闹会场,要求参加会操表演。但是,“秃鹤”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他的参与,使得油麻地小学会操比赛三连冠泡汤了。后来,“秃鹤”主动要求饰演大坏蛋,使文艺演出大获成功,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由于老师的急噪,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辩的时间,以及学生多元解读发挥的余地,我直接把预设的点出示了,有些“拔苗助长“的味道。

  总之,我觉得导读课涉及指导的点方方面面,学生的课堂生成又千奇百怪,老师常常顾此失彼。尽管如此,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这样的课,而且这对他们的课外阅读的确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草房子》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小猪盖房子说课稿

2.小猪盖房子说课稿

3.可爱的草塘说课稿

4.会动的房子说课稿7篇

5.三间树叶房子说课稿

6.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我家的房子

7.黄庭坚草

8.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可爱的草塘》说课稿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