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断琴的说课稿

时间:2024-10-01 19:45: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伯牙断琴的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伯牙断琴的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伯牙断琴的说课稿范文

  伯牙断琴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这是一段流传千古的知音佳话!龟山西麓,月湖东畔,高山流水,琴瑟相闻;这是一场伤感的人生悲剧!子期离去,伯牙断琴。千古绝响、魂绕古今;这里演绎着至真至美的人间真情;这里诉说着“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启示;这里铭刻着“幸遇知音,倍加珍惜”的教诲……

  《伯牙断琴》是鄂教版小语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借用余秋雨先生四部著作的书名来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1、晨雨初听:推窗便得凌云烟。

  《伯牙断琴》一课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颂的动人故事:一代琴师俞伯牙练就高超的琴艺,却因为曲高和寡,无人能懂。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结识了钟子期,子期虽是一介樵夫,但他却深谙伯牙琴声中的意趣和境界。从此伯牙如高山流水般高洁的情怀才有了表达的空间。然而“月不常圆”,不久子期病逝,伯牙在悲痛绝望之际,断琴绝弦,以谢知音。

  2、山居笔记:梦里真真语真幻。

  对于伯牙来说,人生即琴,“高山流水”是音乐,也是伯牙孤寂清高不谙世俗的言说。但他的琴声从来没有人懂,直到那个叫子期的樵夫寻声而来……境由心造,琴为心生,子期听懂的岂只是伯牙指尖上那流转不息的旋律?更有伯牙那高山般的心胸和那江河般的情怀啊!而伯牙也从子期的眼中读出了欣赏,品出了惊喜,相互之间的这种似乎与生俱来的默契在二人心中搭建起一座桥梁,更为“知音”二字写下了最为经典的诠释。

  3、千年一叹:诗仙落笔果不凡。

  课文围绕“学琴——勤学苦练盼知音;听琴——心心相印遇知音;断琴——千古绝唱谢知音。”三个部分来写,朴实凝炼的文字背后蕴含的感情令人动容!“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一个“扯”字,一个“摔”字写不尽伯牙对知音“爱之切”、对知音的离去“痛之深”、对失去知音后终身永不复鼓的“意之坚”。

  4、霜冷长河:千古绝响绕耳畔。

  琴断了,心碎了,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绝唱却穿越千年回响在我们耳畔。自此,“高山流水”成为了中国人的心灵故乡,“知音”一词也成了中华文化史上出现得最频繁、最密集的两个字,这使得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充盈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课文放置于“良师益友”这个话题单元,是要把这个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是要给他们以历久弥新的人生启迪。

  二、说教理,说目标

  1、感受传统,吸取文化精萃

  “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因此,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命根子。”(于漪语)充分挖掘《伯牙断琴》的文本价值,引导学生感受、认识、传承民族文化。

  2、品词析句,感悟人物情感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里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通过对语言文字重点字词、语段的品悟、推敲和咀嚼,品读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体会蕴藏人物的思想感情。

  3、读写结合,彰显语文本色

  阅读教学中要让写“挤”进书声琅琅的课堂!正在成为大家的共识!设计中 “站在子期的坟前,伯牙想起和子期美好的过去,他们 ,他们 ,可如今 没有了, 也没有了!”的写话练习在提高学生能说会写方面做好有益的尝试。

  教学目标:

  1、把握“赞赏于伯牙的艺术追求、欣喜于伯牙的喜遇知音、悲痛于伯牙的断琴绝弦”的情感主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知音为人生带来的美妙感受,理解伯牙断琴的意义,懂得知音难觅,懂得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理解伯牙的高超琴艺与他对知音的迫切渴求是教学重点之一,体会钟子期高超的听琴本领和子期去世后伯牙断琴这一举动是重点之二,也是这一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过程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线索,即学琴——听琴——断琴,并学习“学琴部分”,知道伯牙琴艺的提高是因为他的勤学苦练和他中琴声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第二课时的教学分三个步骤进行: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品读——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开课从复习旧知开始,在复习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中的几个说说上节课学习的“学琴”部分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过程回顾上节课所学,并训练学生把文本中的语言进行内化。

  承接学生的回答,我在一段《高山流水》的乐曲声中补充了一小段背景,引学生进行思考:伯牙提高琴艺的心愿达成了,有一次当他兴致勃勃地去为君王表演,弹奏了一曲表现狂风的曲子,曲子还没有弹完,君王却挥挥手说太吵了,伯牙抱着琴落寞地走了,同学们,你们能体会到伯牙现在的心情吗?此时,他在心里渴望着什么呢?在音乐与小故事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开始走进伯牙的内心去感受伯牙孤独和对知音的强烈渴求,在理解知音难求的同时也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部分的教学主要让学生由一字一词入手了解子期高超的听琴本领,伯牙断琴铺垫情感。

  根据课标第二学段中握语段结构的要求,在学习“听琴”部分时,我从整体入手,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读中理线:

  根据中的分段目标中“能把握语段结构”的要求,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找一找围绕这句话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让学生能正确把握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

  2、读中感悟:

  这篇课文语言很朴实,却又很值得咀嚼。在先引导学生抓住“无论…便”这一组关联词初步感受子期会听琴的特点的基础上,又以“高山曲”为例,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找到“立刻,兴奋”等词语再来体会子期高超的听琴本领。而“流水曲”则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关键词“不住、赞赏”来体会,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对伯牙善听的本领有了深入地感悟,也对抓住重点词来理解句子或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实现了语文课堂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读中想象:

  在读“雨中曲”时出示句子:伯牙触景生情,便弹奏乐曲,抒发胸中的感慨。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句中简单的“一一”一词,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利用这个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自己当作子期,来赞赏伯牙的乐曲,并说可以仿照课文中“高山”曲和“流水”曲的句式来表达,还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辅助表现。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补白,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角色变换,对子期听琴本领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学生的发言中,显现的不仅是普通的语言文字,而是凝结着对“知音”的理解,对“知音”的感悟,为后文“断琴”难点的理解打下了伏笔。

  4、读中升华:

  当子期一次一次说出琴声的含义时,伯牙是怎样的态度?引出句子:伯牙放下琴感动地说:“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中要表达的感情你全能领会!”我引导学生联系第二自然段伯牙学琴时投入感情才使琴艺得到长进这一内容,理解子期听懂了琴声是因为听懂了伯牙投入到琴声中的情感,终于有一个人能在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中与自己进行交流了,封闭已久的心灵终于吱呀开启,那份感动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带着这份感动读伯牙的话,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朗读中也深深地留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

  (三)对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一个小小的铺垫:成为知音的两个人除了说琴论道外还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所给图片进行想象,体会知音带给人们的美妙感受,理解作为伯牙的“知音”,子期还带给伯牙愉悦的人生体验,带给伯牙更多的期待与鼓励,同时为下文的失去知音后的情感落差制造了一个高度。

  紧接着我话峰一转:在一起相知相伴的日子曾经是那样地照亮了伯牙的人生,曾经带给伯牙那么多欣喜与感动!可是,第二年,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到一年前他们约好的地点时,他看到的只是荒野小径上的一座孤坟:子期在这一年中,已经病故了!这一段过渡语和刚才的两个人心心相印的画面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这样的情感的笼罩下,我让学生找出伯牙的动作和语言,并把文中伯牙的两个动作“扯”换成“拉”,把“摔”换成“扔”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与原句相比,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用换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体会“扯”与“摔”这两个极具力度感的词语在表达课文中心方面的作用,在这样体会之后我开始激情引读断琴部分:可是,如今,一抔黄土却将我与子期永远地隔开了!我的琴声还有什么人能听懂吗?想到这里,伯牙——(指名读);如今,子期不在了,还有谁能分担我的忧与愁?想到这里,伯牙——(示意全班读)!!这个部分,课文的情感达到高潮,此时的学生完全进入了文本的核心,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和伯牙、子期对话,再来慢条斯理地讲解已经与学生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于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反复引读让学生在读中走进伯牙的内心,建构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对知音、友情的独特感悟。从而去感受伯牙痛失知音的悲伤与绝望,理解伯牙“断琴”这一举动。

  在《高山流水》的乐曲声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深情朗读一首拓展的小诗:知音去,赋琴有谁听?琴碎,音绝,满腔泪,琴声无人懂!知音去,留琴有谁何用?青山依旧,绿水依旧,高山流水会响起,千古知音最难觅!通过师生共吟这首小诗,,再次引领孩子们体会伯牙痛失知音后绝望的心情,突显“知音难求”这一主题,同时也把课堂上洋溢的悲伤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回归全文: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知音”?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孩子们在梳理全文的同时明理:知音难觅,有了知音一定要懂得珍惜。

  结束语:

  高山流水已永恒于世,成为名留千古的那种坦荡友情的象征,成为文人墨客追寻与渴望的友情的定位。高山流水不息,人生得一知音,足矣,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领导、老师:人生道路上高山流水常相伴,人生知音永相随!

  伯牙断琴的说课稿2

  说学习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道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说学习时间:

  两课时

  说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 播放乐曲《高山流水》,你们想到了什么?

  2 在武汉市汉阳区的古琴台就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伯牙鼓琴遇知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伯牙断琴》。

  二、整体感知

  1 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简单字词认读,反馈。

  3 相互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伯牙练就高超琴艺;钟子期高超的'知音本领。

  三、学习课文

  伯牙的高超琴艺是怎样练成的?

  1 自读1—3自然段,思考;伯牙已学琴三年,为什么还要继续向老师求教?这说明了什么?

  2 学生交流自读心得。

  3 学习重点句子,强化“伯牙学琴功夫深”。

  (1)这里就像仙境一样,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情不自禁弹起琴来。

  “注意”“陶醉”“浑然”“情不自禁”等词语,说明伯牙弹琴很投入,达到浑然忘我,情景交融的境界。

  (2)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山崩地裂。

  试着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通过这些排比句,你从中又体会出什么?

  4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加深体会。

  5 伯牙练成高超技艺,是多么不容易,现在他最关心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出示句子:伯牙放下琴,……你全都能体会。”

  为什么伯牙很激动,而不是很感动呢?从这里又说明了什么?教师点拨:伯牙不是担心自己是否弹得好,更关心别人是否听得懂,遇到知音钟子期使他既惊喜有感动。

  四、教师小结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有感情朗读表现伯牙琴艺高超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

  钟子期高超的知音本领。

  1 自由朗读课文,钟子期是一个有什么特点的人?

  学生读后反馈。

  2 从哪里可见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

  3 品读句子,体会重点词句。

  分别朗读描写“高山”“流水”“下雨的情景”这三部分内容。通过“立刻”“兴奋”“赞赏”等词语体会出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

  指读排比句“时而”,伯牙对找到知音的感受是什么?

  4 钟子期去世了,为什么伯牙断琴?

  你是怎样看待伯牙断琴的?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创设情景,以读悟情

  1 有感情朗读课文,创设情景复述课文。

  2 文中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什么?读给旁边的同学听一听,相互交流。

  3 教师小结:知音难求,有了知音更要珍惜。

  作业设计:

  1 完成书面词句练习。

  2 写一段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话,谈谈对“知音”的理解。

  16 伯牙断琴

  伯牙琴艺高超 钟子期善于听琴

  知音难求,有了知音更要珍惜

  伯牙断琴的说课稿3

  说学习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说教学重难点:

  1、感受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

  2、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

  说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高山流水》的曲子、图片

  说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师:同学们,在我们武汉市汉阳区有个地方叫古琴台,你们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这里流传着一个优美的故事,那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知道主人公的名字吗?(板书:伯牙、钟子期)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古老的故事中去。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伯牙是什么人?伯牙的高超琴艺是怎么练成的?请勾画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自悟,交流,相机强化“伯牙学琴功夫深”的结论。

  3、出示重点句子:“这里就像仙境一样,伯牙陶醉在美景之中,浑然忘掉了自己。风声,浪声,鸟语,虫鸣,大自然奏起的交响乐,深深地打动了伯牙,他情不自禁地弹起琴来。”

  ⑴遇到重点句,先别急,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首先,多读几遍句子,再找到重点词来理解,谈体会,最后再美美地读一读。方法:初读——理解词——美读。用这个方法,自己来试着学习这句话。

  ⑵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师小结:伯牙弹琴很投入,他是情由景生,是触景生情,然后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4、伯牙的琴艺大有长进,这令他十分高兴。然而,没高兴多久,苦恼的事情就来到了,你知道是什么吗?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围的人都听不懂,无法理解他的琴声,这使他陷入了孤独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牙遇到了钟子期。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4个。

  2、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书写:勤

  4、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他自己十分陶醉,可是周围的人都听不懂,无法理解他的琴声,这使他陷入了孤独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牙遇到了钟子期。

  二、探究学习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钟子期是一个有着什么特点的人?你从哪里可见钟子期特别善于听琴?

  2、学生交流。(在抓重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朗读语感。)方法:初读——理解词——美读

  ⑴“高山”这部分,抓住“立刻”和“兴奋”这两个关键词。

  ⑵“流水”这部分,应该抓住“不住地赞赏”,因为从中可以感受到钟子期反应强烈。

  ⑶“在下雨的情景”这部分,重点学习三个“时而”的排比句。

  ⑷朗读感悟。

  3、紧承提问:伯牙对找到知音的感受是什么?讨论:为什么伯牙的感受是“感动”而不是“激动”呢?谁来读好伯牙的话?

  4、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是怎么做的?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1、钟子期去世了,为什么伯牙断琴?你怎样看待伯牙断琴?

  2、知音,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拥有知音。伯牙断琴,缘于知音难觅。而《高山流水》也成了千古绝唱,有空,大家也去听听这首古曲,也可以写一写感受,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伯牙的知音呢!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4个。

  2、学生交流。注意“弦”的拼音。

  3、指导书写“泰、抒”。

  4、学生练写。

【伯牙断琴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伯牙断琴说课稿09-18

伯牙鼓琴作文08-09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9-13

《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09-03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5-10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1-12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2-04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6-18

伯牙鼓琴的诗意是什么08-17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