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悟亲情》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感悟亲情》,这是首师大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半学期第一单元“温馨和谐的家”第一课。(在座的所有政治老师都讲过,因此,对我来说,与其说是在说课还不如说是把我讲课时的一些体会拿来跟大家分享,欢迎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初二上册思想品德的主旋律是“生活”,再确切点说是学生的生活,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及生活中应遵守的一些游戏规则。家庭生活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第一个生活领域,也是伴随人一辈子的领域。本册书的第一单元的内容设计就是帮助学生主动适应日渐丰富、复杂的家庭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的积极人格。而《感悟亲情》是在学生了解了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之后,进而把这种作用落实到家庭的主要成员-----父母身上,感悟亲情主要感悟的是父母的亲情,因为我们说家庭的重要性不是家里的那栋房子,而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给我们的爱,也只有理解了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才能冷静、理智地面对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逆反心理,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和父母沟通,进而一起营造和谐大家庭。因此,我们说,《感悟亲情》在整个教材中是基础的,在整个单元的架构中又起着关键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出生在93-94年的独生子女,他们有着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习惯于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的父母虽然也偶尔提到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之类的话,但也只是说说而已,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于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不能体谅父母的付出而认为生我养我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比如我上学你就的送,我花钱你就的给,我的任何要求你就应该满足,否则你就是不合格的父母。当然,13-14岁的孩子们毕竟还处在半成熟的状态,很多的时候他们对父母的辛勤付出没有确切的理解或在理解上有一些偏差也是难免的。也有一些比较懂事的孩子,他们知道父母是辛苦的,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应该得到回报,但又觉得家人之间不需要客气,不必要感谢。总之,无论什么样的原因,本课所面对的就是这些对父母之爱不能形成正确认识、认识还不够到位以及认识到了却又不敢言谢的孩子。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正是鉴于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理解与认识,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懂得孝敬父母的做法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父母之爱、体会父母之辛劳,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进而提高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
四、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应该说本课的落脚点在于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并学会怎样孝敬父母,当然学生的孝敬父母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自愿的。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即学生自己认识并认可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就是说懂得父母给了我们无私伟大的爱,我们应该回报父母。所以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对父母之爱有正确科学的认识,有感恩的态度这是必须要解决的,因此,我把“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列为了本课的第一个难点。其次,明白了父母的辛劳之后学生自然会意识到自己应该回报父母孝敬父母,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会认为,我们是应该孝敬父母,但现在还是未成年人,因此孝敬父母是将来的事。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孝敬父母是本课的落脚点,自然是本课的重点,同时解答部分孩子对于未成年人如何孝敬父母的疑问也是本课的第二个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我讲述的方式,发现自己父母给自己的感动,为了鼓励学生说出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我还采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讲述让大家评选“感动父母”,这样,大部分的孩子们都很积极,也会在许多的事情中梳理出那些看似平凡却最能让大家感动的例子。在类似故事会的过程中,突破第一个难点,同学们慢慢地体会到了平时习以为常的父母之爱的伟大与辛劳。接下来虽然大家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但是很多的孩子很难一下子改掉自己现有的生活习惯,自然对于如何孝敬父母也就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了。于是在小组讨论中,让他们集思广益,寻找方法,针对他们的方法我又适当补充,很自然许多孝敬父母的方法也就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好多的方法,好多应该做的事情都是未成年人能做的,应该做的,所以那些认为孝敬父母是成年以后的事的同学也自然就认可了孝敬父母应从小做起的观点与要求了,就是说,本课的重点和第二个难点是在小组讨论中得以实现和突破的。
五、教学方法及教具
基于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了小组讨论、个人讲述式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确切地说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述,一会儿我说完教学程序后大家可以帮我归纳一个词)。主要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导入:韩红的《天亮了》歌曲flash,看完后请学生讲歌曲的背景,如果学生不知道就老师讲。结论: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父母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又给了这个孩子第二次生命。
其实,这样的感动父母又何止这对父母呢?讲述类似的例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老师讲也可以学生讲,如唐山大地震时的例子,还有孩子从楼上掉下来的例子等等。学生很爱听这样的故事,正当他们被这样的父母感动得时候,适时引导:刚才我们讲的都是别人的父母,那我们的父母呢?难道他们没有为我付出?他们没有给过我们感动?下面2分钟留给同学,好好想想就在我们身边的这些让你们感动得父母,也许我们平时因为学习的繁忙,因为习惯或其他原因没有好好想过,也许我们的父母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但是平凡更见伟大,平凡中更有伟大。
接下来,主要是同学们自己讲述自己父母给自己的感动。我们的要求是你尽量说出你父母最感动的地方,不仅能感动你,也能感动在座的所有人,最后同学们根据讲述选出本次活动的“最感动父母”,然后每个同学写一句话,连成一封信送给这对父母,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同学们讲的很投入,有的将自己病了,父母不分昼夜的照顾,有的讲生活中的细节如每天吃饭都会问“吃什么”,有的讲因为自己晚回家父母不停地打电话等等,好多女同学都哭了,我也被感染了,想起了远在老家的父母。当时的课上从没有过的安静,包括8班。
讲完后,如期选出了感动父母,并写了信给这位家长。评选结束后,我为了平息那些没被选上的同学,说:无论今天选出来的父母是谁,都不重要,因为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这种爱都是无私的,都是伟大的!其实,大家能把生活中很平凡的例子讲出来就说明你们其实是理解父母的,是懂得父母辛劳的,那么我们面对对他们的这种爱能视而不见吗?学生自然回答不是,应该懂得孝敬父母。进入第二个问题,如何孝敬父母。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特点,在孝敬父母的方法上也会有一些差别,因此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一起归纳能起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最后归纳出好多孝敬父母的方法:体贴父母、尊敬父母,帮父母干家务,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等等。一般同学鉴于年龄的限制,想不到赡养父母这一条,所以在综合了各小组的方法后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加以点拨,提到的要强调,没提到的要补充。最后,将这些方法以副板书的形式列出来,提问,这些方法与子女的年龄有没有关系,或者说与是否成年有没有关系?同学分析,除了赡养父母,其他的未成年人都能做,而且还有几条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因此孝敬父母要从小开始。
最后,以歌曲《感恩的心》结束本课。
七、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再讲本课时自我感觉还不错,孩子们的表现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们平时看到他们感觉不懂事,实际上他们懂,只是不愿意或不会表达,也或者是自己不能完全地控制自己,要不怎么叫孩子呢,如果他们做到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的话,就是大人了。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地理解。其次,只有善于拨动学生的感情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在形式上成为课堂的主体,更主要的是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中也成为主体。同时,作为教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比如,6班的一个孩子平时特别能言善辩,但这节课上一声不肯,问后才知道他基本没有和同时和父母生活过,因此提起家提起父母自己很伤心,如果事先有了解的话,我就应该多做工作。
【《感悟亲情》说课稿】相关文章:
1.感悟亲情650字
2.感悟青春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