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时间:2024-11-08 00:49: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1

  【设计理念】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课文有一幅占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教学目标】

  ⒈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⒉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⒈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

  (1)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凤凰

  

  恩人

  敲打

  对襟白褂

  衣襟

  白大褂

  咖啡

  踩伤

  端正

  顶端

  蘸墨水

  蘸水笔

  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第二课时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

  师: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现在考一考吧!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

  2.学习多音字。

  师: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

  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读“好”。若生读“hǎo”

  师问:还可以读什么?读“hào”。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

  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设计意图]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目标。在各课教学的各个教学时段中,我们都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识字及巩固练习活动。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师: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不着急,难的来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生自由读)

  2.出示挂图(课文插图)

  师: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1)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2)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3)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4)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1)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2)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民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因为只有读懂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勾画,才能对插图进行恰当联想。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1)师:人们怎么赶的?

  师引:东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大家会怎么说?“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只有这四个村吗?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

  生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读第三段全段。师: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

  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

  师: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读一读。

  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于“赶”来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朗读的干瘪状况。

  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

  2.师: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

  1.观察第三、四排要求会写的字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范写。

  3.生写,看谁写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把识字任务分解,把书写要求分解,便于各个击破,利于扎扎实实地落实识写任务。

  六、【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

  盛情迎候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1961年的泼水节十分难忘。难忘的是傣族人民盛情迎候周总理的场面,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敲象脚鼓同跳傣族舞,更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亲密无间互相泼水互致祝福,因此,板书抓住难忘的几件事情能突出重点,简明地反映课文主要内容。

  【特别建议】

  本课识字量写字量都较大,我们教学时可将任务分解,分在两个课时分别完成;还可以将目标进行分化,对容易者少花时间,把重点放在难认难记的字上。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不要只孤立记单个的生字,而应该尽快地将识记的汉字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认和运用,这才是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方式。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2

  一、教材简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教材配有一幅充满热情洋溢的插图,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课文记叙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总理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的心情。由于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基于此,教学时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词、析句、朗读课文,一方面感受泼水节欢乐的场面,一方面体悟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周总理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副主席。在建立中美、中日之间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4.师指导读课题。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样来读?重音应落在哪里?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傣族的泼水节,引入到1961年周总理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再开门见山导入课题,达到“课伊始,意亦明”的效果。通过指导读课题,让学生初步懂得读短语时,哪个词该读重音,才能表达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凤凰 傣 恩 敲 撒 襟褂 咖啡 踩 端 蘸 寿

  (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好:hǎo(好事) hào(爱好) 空:kōng(天空) kòng(空位)

  乐:lè(快乐) yuè(音乐) 盛:shèng(盛开) chéng(盛饭)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加以运用,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熟读牢记生字,为后面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①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里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相互交流。

  3.指名交流。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读书活动中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以此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的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注意了教学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换成了“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思考方法的指导,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课题中的“难忘”。

  (四)细读课文,感悟“难忘”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每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就到了。)

  (2)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在文中用“——”画出来。(火红火红)像这样结构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雪白雪白、金黄金黄、碧绿碧绿。)

  (3)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1)引读第2自然段。

  师:今年,傣族人民特别——

  生:高兴。

  师:因为——

  生: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深入分析。

  ①“今年”是指哪一年?(1961年)

  ②“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格外)

  ③用“因为……所以”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④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

  (3)指导学生用激动、开心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了,那么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用横线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

  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a.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四面八方”的意思,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b.讨论:“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

  不能。因为“赶来”有急切的意思,表现出傣族人民急切地想亲眼看看周总理,傣族人民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起了大早,急匆匆赶来。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A.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b.把什么比喻什么?(把花瓣比作地毯。)

  c.在现实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鲜红的地毯?(庆祝会、婚礼)

  d.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以及独特的迎客方式和喜庆的氛围。)

  e.指导朗读这句话。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a.“一条条”和“一串串”可以换成“一条”和“一串”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条条、一串串表示很多条,很多串的意思。

  b.这句话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江面上驶过很多龙船,很多的花炮在空中齐放,场面非常热闹。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④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a.当周总理出现时,傣族人民有什么表现?(欢呼)

  b.假如你是傣族人民,周总理来了,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喊?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把场面表现出来,指导学生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

  c.师引读:人们欢呼着——

  生:周总理来了!

  (3)齐读第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图中谁是周总理?(指名回答)

  (2)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对照课文插图看看,你们猜对没有?

  (3)指名交流。

  ①师相机引读:

  师:周总理身穿——

  生: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

  师:头上包着一条——

  生: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笑容满面”的意思,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

  ③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

  因为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傣族人民打成一片,入乡随俗。

  (4)师:周总理来到人群中,他是怎么做的?自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用双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①指名交流。(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②从这些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周总理平易近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5)朗读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用跳跃、愉快的心情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人物及作者思想情感,为理解感悟“难忘”打下基础。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过渡: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相互泼水相互祝福的?

  (1)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圈出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2)指名交流。(端着、拿着、蘸、泼洒)

  (3)引导想象并引读:

  师:周总理一手端着——

  生:盛满清水的银碗。

  师:一手拿着——

  生: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此时他走到一位老爷爷身边,他会说?他又走到一位阿姨的身边,她又会说?他又走到一位小朋友的身边,他又会说?(指名交流)

  (4)师过渡并出示句子,进行句子训练。

  ①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②此时谁能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随机点拨:同时做的两件事可以用“一边……一边……”造句。

  ③假如你就在泼水节的现场,你还会祝福周总理什么?(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阅读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文本意义的空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境界。此环节教学,教师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文本的空白,进行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6.学习课文第6、7、8自然段。

  (1)在这3个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句?表达了什么?

  (2)指名交流。(4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3)小组讨论: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幸福的、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亲自来到傣族人民的身边,一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他把幸福、欢乐以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4)指导学生带着激动、幸福的心情朗读课文第6、7、8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体验,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在多样化的朗读中,学生既能品味语言、训练语感,又能增强感受、积淀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

  2.请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细看生字,指导书写。

  “龙”字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点;“恩”,上下结构,上面是“因”,提醒学生不能写成“田”;“敬”,左右结构,右边是“攵”,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夂”;“鲜”,左边“鱼”的最后一笔要写成提,不要写成横;“凤凰“,都是半包围结构,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4.在课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5.展示反馈,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先要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六)总结拓展,升华“难忘”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周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入乡随俗,永远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好总理,此时,你学完了课文,能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课件出示:这真是个_____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

  2.师:周总理虽已离去,但他关心各族人民的思想时刻激励着我们。周总理曾说过,让我们大声齐读,课件出示: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是呀!我国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爱的地方,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也有很多。课前,你搜集了我国哪些民族的隆重节日?谁来给来大家说说。课件出示:彝族有火把节,哈尼族有苦扎扎节和十月年,白族有大理三月街,苗族有花山节,回族有开斋节。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各民族的节日,去感受各民族的热情好客。

  3.师: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周总理关心各民族的事迹读一读,相信大家会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令大家难忘!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来表达我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吧!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对课文独特的理解感悟,体现个性化的不同理解。结合周总理的名言,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加强思想、情感的熏陶。

【难忘的泼水节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07-28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09-26

难忘泼水节说课稿10-28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01-05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04-18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精选5篇)04-13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10-11

《欢乐的泼水节》说课稿07-26

欢乐泼水节说课稿05-04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范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