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时间:2024-10-17 14:16:27 林惜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通用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通用7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三、五两个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

  3、重点、难点:

  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整堂课始终贯穿杭州游玩这一情境,设计色彩鲜明的学生喜爱的“动物”和“过山车”等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因为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以往的计算教学过多了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新课标》所倡导的今天,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出示的小朋友们被售票员阿姨拦在“动物园”门口,针对谁能正确地并很快地回答售票员阿姨的比赛题,谁就能排在队伍的前面,先进门看小动物时所设计的第二个过渡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经过设计而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垂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问题的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问题答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然后带着小朋友去杭州游玩,第一站到动物园,遇到买门票付钱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我们班有53位小朋友,门票要8元一张,一共需要付多少钱?让学生列出:53×8的算式,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又根据小朋友进动物园时着急的心切,结合课件的情境,对学生讲到:你们看,这些小朋友都想排到队伍的前面,怎么办呢?瞧,售票员阿姨想了一个好办法,她对小朋友说:“你们不要急,谁能正确地并很快地口答我的比赛题,谁就能排到队伍的前面,先进门看小动物。”这时我设计了三道典型的口算比赛题:14×2、31×30、214×3(要求学生说口算过程);同时设计了四道根据乘法的意义写出算式并说出结果的比赛题:

  并要求小朋友想想:3个53和10个53合起来是几个53?

  这时,学生就会根据乘法的意义,13个53写成乘法算式:53×13,这样,由复习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新知识,为讲授法则和算理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准备。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针对前面复习旧知得到的53×13这个算式,先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算理,向学生提问:

  ①你会说一说53×13的意义吗?

  ②53×13中的13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的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先求53×3的积,再求53×10的积,最后把53×3和53×10的积相加。)我进行板书,在竖式中分三个竖式标明乘的箭头。

  然后提问怎样把这三步写在一个竖式里呢?让学生进行算法的探讨。根据学生的汇报,强调书写格式,用个位上的3去乘53,乘得的积是表示159个一,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1去乘53,乘得的积表示53个十,乘得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这样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接着我对学生竖式格式的书写进行了规范,并让学生说说完整的竖式和分步计算的联系和区别,强调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生活问题和游戏中,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身边问题的活动经验并在玩乐中进行巩固。而且练习又具有一定的坡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儿我设计了四大板块:

  1、尝试练习

  利用课件中的情境杭州游玩到达第二站“未来世界”提出几个问题:

  ①、门票48元一张,要给我们班53位小朋友买门票共需要付多少元钱?

  ②、进了“未来世界”后,我们班有38位小朋友要坐“过山车”,“过山车”每人要付16元,你能帮忙算一算这38位小朋友一共要付的钱吗?

  ③、这次杭州游玩在小朋友们开开心心中结束了,我们现在要乘车回家了,可我们的司机师傅给我们接送真是太辛苦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感谢呢?(付车费)那谁能帮老师算算;我们班小朋友和老师一共55人,每人要付26元的车费,我们一共要付多少元钱的车费给司机师傅表示感谢呢?

  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巩固练习

  小马虎做的这四道题中,前三小题错在对位上,第四道错在计算的进位上。这题主要启发学生不能当小马虎,不能犯小马虎这样的错误,要求学生在发下的纸上找出错的原因后订正并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使学生在理解乘法意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算法,明确算理,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懂得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3、加深练习: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会填吗?

  这里出示两道填数题,对练习稍以加深,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延伸练习:

  由杭州游玩结束,我向学生发问到:下次我们全校小朋友都要来杭州游玩呢,你能算一算我们全校216位小朋友,一共要付多少元钱的车费吗?引出一道216×26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大胆的猜想计算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再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五、设计亮点:

  第一,教学设计围绕杭州游玩这一情境,并从中渗入买门票付钱等生活问题,体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第二,教学过程利用鲜明的、学生感性的(动物、过山车等)课件,具有动态生存性。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合部分。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535315953

  ×3×10+530×13

  159530689159……53×3的积

  53……53×10的积(个位上零不写)

  689

  板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半独立的形式逐步完成的,它打破了板书由教师一手包办,全盘授予的局面,这样不仅美观、简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逻辑美,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思维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2

  【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9页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提供的情景中,让学生建立速度的概念,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路程和速度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去解决问题。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本课的重点制定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因为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在把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就不知道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所以本课的难点为: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过程中我注意使用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五一”劳动节妈妈、爸爸和小明计划出游的打算:

  有这样的四条路线

  ①从湖州到南京,爸爸决定自驾游,时间大概是3小时,汽车每小时可以行79千米。

  ②从湖州到云南大理,如果坐快客的速度是每小时85千米,一共需要32个小时。

  ③从湖州到北京故宫,如果坐特快列车的速度是162千米,大约需要9小时。

  ④从湖州到四川卧龙,如果坐火车的速度是145千米,大约需要12小时。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但这已经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好多学生已经忘记,所以进行复习非常有必要,且很自然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且在具体的情景中,复习和学习新知都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较好。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让学生列出算式“145×12”,提问:你会算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课本第49页所列举的方法,这时,教师适时优化出用竖式来做。

  生1: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

  生2:145≈150,150×10=1500,150×2=300,1500+300=1800,比1800少一些,5×12=60,1800—60=1740。

  生3:100×12=1200,40×12=480,5×12=60,1200+480+60=1740。

  生4:145×12=1740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予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理解了新知,同时在这个充满探索和体验的过程,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笔算和口算的思考过程是一样的。

  2、挑学生不同的竖式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①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

  ②当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

  ③受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影响,忘乘百位上的数。

  设计意图: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3、归纳算法,着重强调: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的是多少个“十”,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在40分钟学习中难以始终集中注意力,我在练习中特别加进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竖式计算

  134×12= 176×47= 425×36= 82×237=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竖式写在苹果上。有的学生在计算82×237这种两位数在前三位数在后的乘法时,不知该如何计算,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可以把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以便更好的计算,练习的设计从易到难比较容易学习和接受。

  2、要求绕地球59周的时间和5天比大小,这里要把5天化成以分钟为单位,学生可能已经把天、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忘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比,需要教师适时点拨。

  这样的设计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需要应用。

  3、这道题目可以使得学生充分的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并且以前的知识也运用进去,使得计算题更加充实。

  4、技巧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第一行和第二行)

  规律:如:13×11的积的方法是:两头拉开,中间相加。

  如:121×11=1331,两头拉开,中间依次相加。

  由此可见笔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计算的规律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平时的计算中有很多的技巧,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和观察总结计算技巧的方法。

  (四)小结反思,回顾新知

  “笔算乘法有哪几个步骤”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慢慢回忆起今天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让学生可以培养说数学的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学习,总结,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反思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三、五两个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

  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

  本节课的重点是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因为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出示的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在这一环节中,首先用课件出示情境,向学生提问,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然后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新知识,为讲授法则和算理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2.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算理,向学生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然后进行算法的探讨,强调书写格式,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和理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将练习融入生活问题和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巩固。设计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坡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 交流体会,分享收获。让学生分享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能力目标是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要设计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还要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通过设计口算和竖式计算两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有了依据。然后引入情境,揭示课题,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展开探索,算法多样,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全班集体分享。最后深化研究,优化算法,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突破难点,掌握算理和算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学前准备、新知学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四个部分。

  1. 学前准备:安排两项复习内容,一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二是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通过复习,再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和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应用已掌握的计算知识去探索新知作准备。

  2. 新知学习:首先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算式的不同,揭示课题并板书。接着展开探索,算法多样,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全班分享。最后深化研究,优化算法,引导学生掌握算理和算法。

  3.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法和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的理念,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利用生动的课件,如春天美景和动物园门票购买等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如53×8,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再提出问题:53位小朋友,如果门票是13元一张,需要多少钱?引出53×13的新算式,为讲授法则和算理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2.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算理。向学生提问:53×13的意义是什么?13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的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强调书写格式。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和理解。

  3.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设计多种练习,如利用课件中的情境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同时,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明直观,突出本课知识点,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板书53×13的竖式计算过程,以及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相加结果等。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属于小学数学第六册中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

  通过口算和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等复习内容,再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和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应用已掌握的计算知识去探索新知作准备。

  2. 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以文具店的情境为主题,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比较不同算式,揭示课题并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3. 展开探索,算法多样

  让学生尝试估算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然后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看谁的方法最多。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后全班集体分享,教师将学生汇报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分别说出思路。

  4. 深化研究,优化算法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算法并赏析其中的一种算法。在选择了竖式计算后,重点讲解竖式的写法、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等难点。通过指名学生说算理、同桌互说和反馈等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

  5. 巩固练习与课堂小结

  设计多种练习如新书订单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答案。最后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三、五两个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二、说学情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三、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整堂课始终贯穿某一情境,设计色彩鲜明的学生喜爱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出示的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学前准备、新知学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四个部分。

  1. 学前准备:安排两项复习内容,一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二是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2. 新知学习:先课件出示情境图,然后提问,让学生简单交流,再引导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根据学生的计算总结提问,强调笔算方法。

  3.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略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相关文章: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01-2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03-21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12-27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范文04-2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评课稿03-22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03-08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的评课稿01-02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01-26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通用12篇)02-18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通用12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