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2-26 11:29:2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汇编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说课稿汇编4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课《山中访友》。

  【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对这样一篇童话色彩浓重的散文,一定会特别感兴趣,通过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样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我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⑴ 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⑵ 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图画。

  3、德育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以及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写进而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投影仪、照片。

  【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极具情趣,颇有童话色彩的写景散文,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拟将本课设计成环环新奇,步步有趣的自读课。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础,读课文,品语言,绘画面,入意境,悟文情,从而达到既培养解读、鉴赏能力又提升人与自然应和谐交融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下面我就具体地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说明一下。

  1、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拍摄美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积奠人与自然交融所产生的和谐美的感情,初步蒙发人在自然中的意识,这样很自然的就导入本课。

  2、在导入课文后,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

  由于初一学生入学仅有两个月,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须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老师建议你们:

  ⑴ 要左手翻书右手钩画。

  ⑵ 用“ ”画出你不认识字词。

  ⑶ 用“口”画出景物的名字,用“○”画出你认为最妙的词,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教师巡视、释疑、解难,把集中出现的生字词在黑板上集中讲解,学生初读结束。接下来听课文录音,这时我又设计几个问题:我是什么时间去访友的?访问了哪些朋友?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较容易指出“在好天气里独自步行带着好心情去的(对于好心情教师要适时点出哼、踏等词的好处),具体朋友学生说,老师板书。

  3、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接下来的环节是品味课文写景语言的比喻之美,人称之美,这是本节教学重点。为解决重点问题设计如下环节,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

  ⑴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可做适当的评价。

  ⑵ 指导学生分组,每组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中精美的词句,精读品析。

  ⑶ 小组代表谈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并说出它的好处,然后用这幅画好在 的句式起个好听的名字,每小组选一个人做汇报的记录。

  ⑷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后的关键之处板书,如将写物拟人化的称呼,弟弟、大嫂、爷爷、姐姐……学生说出比喻句的喻体等等。

  这样在学生品析及教师板书里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出本文写景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拟人化人称的使用,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景物变得栩栩如生,另一个是使用比喻句使文章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4、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一节课能否成为一节好课,除了引导学生“画龙”之外,关键还在教师的“点睛之笔”,这个点睛之笔指的就是使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得到突出,使难点得以突破,为了这个目标,我又作了如下设计:

  ⑴ 你认为朋友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种,但教师应抓住平等、互助,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称自然景物为朋友?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⑵ 你与作者有同样的想法吗?就把它写下来,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自然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写成一段景物描写用拟化人称呼与比喻修辞来写,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小组选代表读,大家互评。

  这个环节既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又有拓展延伸的训练,既有思想的升华又有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使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中相融、相依,使课堂环节环环紧扣。

  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写作方法及思想方面谈收获。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使本文教学不流于形式。

  5、作业的布置:

  本文既然讲的是我们和大自然是朋友,那么我们能不能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和人类对话呢?把它写下来。

  这个作业的布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教学内容的认识要有“宽泛”的精神。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古桥──老朋友 树──知已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童话般的世界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总之对于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使课堂做到自主化、活动化,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倒数》是北师大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

  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其次,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围绕“导入、探究、练习、小结”四个环节进行。

  (一)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这是什么字?这呢?(吴、杏、)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你们能把“吴”字上下这两部分换一下位置变成另外的字吗?“杏”字上下两部分换一下位置会变成什么字呢?其实,在“数学王国”里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具有这样特点的数——倒数。(板书课题)导入自然。

  (二)探究新知,突破重点。

  1、认识倒数。

  (1)出示算式,学生独立计算,并认真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组织学生交流

  ①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②等号左边的两个乘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③乘积为1的这两个数是什么关系呢?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④互为倒数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呢?

  ⑤你是怎样理解“互为”一词的?

  (预设:老师问xx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呢?请站起来。我们可以说xx是好朋友吗?应该怎么说呢?“xx是xx的好朋友,xx的好朋友是xx。互为是指互相成为。)

  (3)针对第一组算式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4/5×5/4=1,所以, 4/5是5/4的倒数,5/4是4/5的倒数,也可以说4/5和5/4互为倒数。

  (4)用因为……所以……说一说谁是谁的倒数。

  2、进一步理解倒数

  (1)出示表格,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这些长、宽不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多少?那么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具有怎样的关系?(面积是1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互为倒数。)

  3、求一个数的倒数。

  (1)求一个分数的倒数

  观察表格,思考:4/3的倒数是多少?9/7的倒数是多少?

  ①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我们可以怎么做?

  ②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③随机练习:2/9的倒数是多少?7/4的倒数是多少?5/6的倒数是多少?……

  (2)求一个整数的倒数

  出示题(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请你填一填2、3、)

  ①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仍然是1?那么它们的长和宽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谁来说说括号里填几?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②求一个整数的倒数我们可以怎么做?

  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也可以总结为:这个整数是几,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

  ③随机练习:3的倒数是多少?5的倒数是多少?……

  (3)求1的倒数

  出示题(正方形的面积是1,请你填一填1)

  ①这里该填几?为什么?

  ②1的倒数是多少?为什么?

  1的倒数是1。

  (4)求一个小数的倒数

  出示题(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请你填一填0.4)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也是1,它的宽是几?求它的长其实是求这个数的什么?想一想,该怎样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小组讨论。)

  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再调换分数的分子、分母。

  (5)0的倒数

  0有没有倒数呢?为什么?

  小组交流(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

  0没有倒数。

  4、总结求倒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练习题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面向全体的原则,同时也有拓展延伸,给学优的学生思考、展示的机会,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有一个全面的考察。

  (四)课堂小结,谈谈感受。

  让学生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感受,这堂课最让你感到高兴的是什么?最让你值得自豪的是什么?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既是课堂小结,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培养。

说课稿 篇3

  本课教材为五年级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为第一教时,共分五教时完成。

  一. 设计指导思想

  1.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在学生自我归纳、演绎、实践的过程之中。因此,学校教育应把握这根主线强化对学生进行知识运用与实践的培养。

  2. 体育教学的内容根本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活动或生活,并通过体育教学达到提高生产劳动或生活效率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除应强化以上这根主线的培养外,还应与受教者的生活劳动紧密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生活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受教者以往的生活劳动积淀促进其体育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对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教材的再认识

  基于以上的认识,不禁产生了对传统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教材的反思,认为有必要对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教材进行再认识。

  认识之一: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教材为什么要教?除了传统的生理效能外,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过越障碍的能力。那么,生活中的障碍是否都需要从障碍物的上方一跃而过呢?是否不论高低一律都需要费力越过呢?回答肯定是否定的。既然如此,体育教学就有必要发展学生多种越障能力,根据不同障碍选择不同越障方式的本领。这样的培养,另一作用恐怕就是启发、激励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思维习惯,就是学生一次次的归纳、演绎、实践的过程。

  认识之二:如何看待本教时的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从教材分类来看,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属于跳跃教材,它与其它跳跃教材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这种联系,仅以教会为目的,不能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迁移通道,因此每次学习都是废旧而立新,教者费力、学者费劲。那么,侧向助跑直腿摆动跳高与其它跳跃教材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至少在落地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而落地方法的自然养成则是整个小学阶段跳跃教材的重点,所谓“不求攻彼,先求自保”,体育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学会自我保护。

  认识之三:可否“浪费”一小部分教时,对以上的一些反思进行一些探索呢?哪怕结果是无意义的,笔者以为值得做一次尝试。首先,现行体育教材重复性大,“浪费”的这一部分教时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若尝试成功,则可重新开辟出一片广阔的空间供我们继续探索,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一次彻底的革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本课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架设知识迁移通道,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以巩固跳跃能力的发展。

  2. 训练学生思维力,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交流探索、互助合作的练习习惯。

  4. 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弹跳能力。

  四.目标落实与教学过程

  1. 导入学练

  教师提示跳跃落地要求,学生分散复习已学过的跳跃方式,体会落地轻巧的要求。教师巡视指导,帮差补缺。

  2. 揭示课题

  提出本课学习内容与要求(合理过越障碍),出示第一高度(低),启发学生交流、思考过越方法,并分组尝试。教师巡视启发、激励。

  3. 引入跳过障碍概念

  教师集中介绍学生的一些方式,强调根据障碍情况合理选择过越方式。

  出示第二高度(较高),师生共同筛选过越方式,得出结论(较高障碍跳过)。

  激励想象跳过方式,组织小组交流尝试,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尝试。

  集中展示,学生演示,教师讲评,得出结论(只要不触标志,任何跳跃方法都值得尝试,但要注意落地轻巧)。

  出示第三高度(高),激励学生尝试用已有方法跳过(预计绝大多数学生将失礼)。

  4.导入侧向直腿摆动跳高

  集中提出失利原因,再次筛选过越方式(双脚蹦越已无可能,必须单脚跳起跨过)。

  组织分组尝试单脚跳起跨过动作,教师巡视。

  集中组织好差生对比演示,学生对比观察分析成败原因(两腿总是钩到标志)。

  启发思考解决两腿总是钩到标志的矛盾,小组交流提出假设、分组尝试假设。教师巡视启发。

  集中交流演示,得出结论(直腿跨过)。

  分组尝试,验证。教师个别辅导。

  5.游戏:过越障碍

  集中,出示第四高度(很高),激励学生自告奋勇尝试直腿跨越(估计

  将会全军覆没)。

  提出问题:如何过越?学生假设、个别尝试(又是全军覆没)。

  教师示范(从下钻过)。揭示根据障碍选择过越方法的道理。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学生分组自设障碍,自行设法过越,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五. 小结讲评

  本课只是对笔者一些“奇谈怪论”的尝试,可能有思考不周之处,恳请诸位同行帮助出谋划策,以便不断修正完善。甚至也可能是“痴人说梦”,也请众位同仁“当头棒喝”,以免“走火入魔”、“不可自拔”。

说课稿 篇4

  “分数应用题、例4”是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教科书第68—69页例4、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七的第1,2题。下面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引入,自然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增强了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目标分析

  根据节课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难点为学会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注意突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变“教学”为“导学”,利用演示文稿课件,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谈话:有关祝寿语引入,关于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你们知道多少?知道野生丹顶鹤吗?它们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受到特殊的保护,下面出示的就是有关他们的一些资料。

  (二)探索知识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尝试画线段图,同桌二人交流,修改。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应逐步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小组讨论。

  ①这道题中,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

  ②根据题中的条件,怎样求我国的只数?其他国家的只数呢?

  ③根据题中的条件,怎样求其他国家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怎样求其他国家的只数?

  (5)讨论以后,学生尝试独自解答,教师注意与有困难的学生交流。

  (6)学生汇报解题思路,说解题方法,课件出示相应的解法。

  3000-3000×1/6 3000×(1-1/6)

  =3000-500 =3000×5/6

  =2500(只) =2500(只)

  (7)同桌小组讨论: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8)根据学生反馈发言,教师小结。

  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再求剩下的只数,也就是其他国家的只数;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再求总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即为其他国家的只数。

  联系:都是把总只数看作单位“1”,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2、引入旅游景地:九寨沟;复习知识

  成都金秋旅行社,原来每人9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1/9,现在每人多少元?

  四川圆梦旅行社,原来每人的700元,现在比原来提高1/10,现在每人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二人互相说解题思路,相互批改。

  3、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同学们通过画线段图,理解重点句,合作讨论等方法,掌握了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了分析、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能力。

  4、知识应用

  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3/10米,第二根用去 7/10。哪一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

  5、课外拓展

  说一说全世界上一些频临灭绝野生物种有哪一些?

  (三)课堂总结。

【关于说课稿汇编4篇】相关文章:

1.关于《蒸发》说课稿

2.关于《蜗牛》说课稿

3.英语说课稿汇编15篇

4.散步说课稿汇编15篇

5.关于《窃读记》说课稿

6.关于学会感恩说课稿范文

7.关于口语交际《打电话》说课稿

8.关于汉语拼音的说课稿

9.《钓鱼的启示》说课稿汇编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