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1 08:39:3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汇编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说课稿汇编6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是人教实验版数学八年级(上)教材第十一章《数据的描述》的第三节。这一节是在学习了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以后的一节活动课,它是对七年级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本章数据的描述等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对所学的有关数据处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直观描述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及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新课程理念和认知水平,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灵活选用统计图对具体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晰、有效地描述,并获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决策。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团结合作、互相交流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合理处理信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节水及环保意识。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2)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二、学情分析

  我今天所授课的班级,应该说学生的数学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学习基础较差,会被动参与,因此应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使之获得成就感。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枯燥的数据是令人乏味的,首先可采用激趣法:恰当收集选取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题学习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分层安排活动,能力强的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能力差的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例外,提供更多的学习扩展资料供学生浏览。这样可让所有学生有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四、教学形式和课前准备

  本课题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准备直尺、铅笔、圆规、量角器等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说明

  新课引入

  资料展示(投影)当前世界淡水资源及我国有关缺水的形势的资料图片

  问题:(1)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你了解世界及我国有关水资源的现状吗?

  借助图片展示,是学生对我国国有资源现状有直观感受,触发他们的节水意识!

  探究新知

  活动一:

  阅读课本80页的“背景资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么样?

  (2)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么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么样?

  (4)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可利用水资源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1990年是否曾出现“水危机”?

  学生阅读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收集全班同学各家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BWR)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提供给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5)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开展调查实验活动)

  活动三:

  资料展示:(投影)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有关资料,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课堂小结:

  1.当前水资源状况,

  2.节约水资源带来的价值,

  3.节约水资源的办法

  布置作业

  整理本节课内容,统计相关数据;查找有关“节约水资源”的课题报告;并分析课题报告的写法。

  通过具体数据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现状,更深刻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来源于同学们身边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同时让同学感受到节水应从我做起。

  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是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加深对资源现状的理解。

  学会整理、归纳所学知识;分析课题报告。

  六、自我评价

  这个课题学习,应该用比较长的时间,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问题进行学习、探究。这需要学生的充分准备,然后可安排学生一起进行探讨、交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这个课题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说课稿 篇2

  《分数与有限小数的关系》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中的例3,原教材安排与例1、例2合并成一节课,教学例3时,先把3/4等5个分数化成小数,接着把5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最后发现并归纳出结论。如果按照这样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平淡、枯燥、抽象,无法突现出分数和有限小数的这个关系的规律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缺乏灵活性和探究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我只安排例3这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一个最简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个规律,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分解分母的的质因数及结论中“一个最简分数”的出现不会感受到突然,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掌握住的规律才是“牢固的规律”,才是“理解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灵活、熟练地进行判别。

  2、 发展性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性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模式的更新

  本节我选用了“猜想——探究——发现——引伸”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猜想提出为起始,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动”,检验——质疑——发出1——举例——质疑——发现2——最后引伸。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亲历性”,即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律,还学会数学的思想。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及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猜”

  创设: 老师能一下子“看出”练习题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情境,与学生做练习计算的费时费劲对比,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看”的方法,判别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能判别的方法是看什么,怎么看?

  2、 自主探究————“探”

  ⑴给学生自由的猜想与讨论:

  看什么?(分子) 怎么看?

  (分母)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⑵过程分两块:

  一探一发现:是在学生发现发看分母的基础上,引导讨论到底看分母的什么特点?(老师必要时加以引导,使学生探索中获取新知:一个分数,分母中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二探二发现:让学生在再举的例证中检验、修改得出一个分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

  学生参与了探索规律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精神。

  3、 引伸问题————“引“

  让学生讨论⑴:

  为什么一个最简分数,分母除2和5外,不含有其它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反之,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

  在这个环节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高潮,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讨论⑵:一个最简分数里所含的质因数2、5的个数与它化成小数时,所得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

  这题仅做为课后的思考题,让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延续拓展到课外去,使学生永保一颗求索的心。

说课稿 篇3

  (1)导人新课:记的有位哲人说过悲剧就是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相信同学们学习了《幽径悲剧》这篇课文,一定会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条理。(详细情况见教案,此处略)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配任务。1、2组谈第一部分,3、4组第二部分,5、6组谈第三部分。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对文章某个句子或段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或感悟。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感受深的句子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自己的体验、见解或者由某些句子引发的联想……

  生: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对这句话我的见解是,作者在这里把古藤萝的死亡写得极其悲惨。说明作者对古藤的悲剧极为同情,并对古藤萝的死亡表现出深深的惋惜。

  师:这位同学凄惋的朗读以及精辟的见解,使同学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很好。

  生: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的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通过读这一段我的理解是:古藤的死对于作者来说,简直是精神摧残,古藤萝是作者的精神寄托,给作者带来欢乐高兴和清新。现在它被毁掉,使作者心灵失去了慰藉,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感情十分浓厚的性情中人。(掌声)

  生(点评):这个同学读得抑扬顿挫,有起有伏,见解也很深刻,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掌声)从这里我联想到人们的自私自利,好像人一生下来就是为了升官发财,高官厚禄而活的,人们那些高尚的品质,完全被金钱,名利所淹没,都成了冷血动物,根本没有闲心去关心一切自然造化。

  生(点评):这个同学读得如泣如诉,让我们仿佛真的听到了古藤的哭泣声,他的独到见解强烈地抒发了对人们良知的呼唤,非常感人。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见解和感悟都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读完,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感人,并且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了出来,把真情写在脸上,溶在了声音中。下面请同学们把预习时发现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交流解决。(生讨论交流,师巡回检查指导)

  生问:作者把古藤萝的形、声、色之美写到了极致,把对古藤萝的喜爱写到了极致是为了什么? 生(1):作者把古藤萝的形、声、色之美写到极致是为了突出古藤萝的美,而把对古藤萝的喜爱写到极致,是为了突出对毁灭美的愚氓的痛恨。

  生(2)答:我认为这个同学说的太浅显。我的理解是作者把古藤萝的形、声、色、香写到极致,是为了体现藤萝的真善美以及作者对藤萝的钟爱,而把对藤萝的喜爱写到极致是为了体现作者对藤萝死感到万分悲痛惋惜,同时也就把作者对愚氓之人的愤慨之情写到了极致。以此来突出自己内心那份不为人知的痛。总起来说.这两个极致都为后文写藤萝的悲剧做了铺垫。因为越美的东西被毁其悲剧性就越强,这样也深化了主题。(生不由自主发出赞叹,生(1)点头表示有所启发)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有什么想法,请做一下点评。

  生(1):我认为我刚才的理解确实不深入,听了他的发言我茅塞顿开,尤其是她最后那句总结的话“总起来说,这两个极致都为后文写藤萝的悲剧做了铺垫,深化了主题”对我启发很深,对我深入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

  生(3):我们组同学们见解和她差不多,只不过没有她说得那样完整,有条理,以后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生(4):我们组一部分同学们见解太狭隘了,没有和后文写藤萝悲剧联系起来,通过听她的见解,我们的心头豁然开朗。

  师:看来我们通过全班交流,确实能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作用,同学们一定要洗耳恭听。

  生:“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我认为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是轻视,瞧不起的感情,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他愤慨到极点之后的反语。

  生(2):我认为作者对那些所谓的伟人怀有鄙视的感情。在这句话中,“这样”指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作者把所谓的伟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无疑是怀着很厌恶的感情。

  生(3):我同意这两个同学的说法。我也认为作者在这段中说自己没出息,说真正的伟人们决不会这样是反语。在这里严厉谴责了毁灭美的“愚氓”。我认真读后感觉他的话语震憾人心。

  生(4):既然作者的这种自责之词是反语,那你认为伟人该不该像作者那样?

  生(5):我认为伟人应该像作者那样爱所有的自然造化,具有博爱之心。

  生(6)反驳:我认为伟人不该像作者那样整天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因为多愁善感,哭哭啼啼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有失大将风范,有失中华儿女作为龙的传人应有的男儿风度和英雄本色。

  生(7):对于这个同学的观点,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古人云:“男儿流血不流泪,大丈夫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多愁善感,哭哭啼啼非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好汉之所为。若是男子汉大丈夫的就请抹干眼泪随君一起闯天下!(慷慨激昂的)

  生(8):反驳,你说抹干泪并不是不流泪,众所周知,刘备可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他的仁慈,宽厚多情是人们公认的,他也经常为一些事而流泪,正是这,使他赢得了军心民心,得到万人拥戴,进而赢得了天下。你能说他不是一代英雄豪杰,一代伟人吗?(掌声)

  生(甲)反驳:你说刘备经常为一些事流泪这不错,可刘备的哭有的时候是计谋,并不是他的本性。

  生(乙)反驳:计谋也分很多种。有的计谋是害人的,有的计谋是防人害,而刘备的计谋却是防人害的,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掌声)

  生(丙)发表见解:同学们都知道秦始皇可真是个心狠手辣的暴君。但是他修筑了长城,统一全国,不是也被人们称为盖世英雄吗?

  生(丁)反驳:成绩归成绩,再大的成绩也掩盖不了他的罪恶,他的成绩是用数以万计的人的鲜血换来的,是残忍无情的,我想他决不是人们心中所崇拜的那种英雄,那种伟人。

  生A:是啊。我也同意他的观点。“为政者切不可失信于民”一个暴君是绝不会永远活在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应该是人们认可的,受到人们拥戴和崇敬的。因此,我认为伟人应该像作者那样有博爱之心。

  生B:我认为不应该像作者那样,一个伟人就应当胸怀大志。南征北战雄霸四方。建立不朽功勋。这样战争和鲜血是再所难免的,昔日亚历山大、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沙场。他们的铁骑踏遍万水千山而一统天下,这才是真正的伟人。

  师: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旁征博引,据理力争,难决胜负,我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应该走极端,应该把握好一个“度”,物极必反嘛。当然同学们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其他问题的解决情况(略)

  师补充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决心?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谁?说明了什么?(略)

  师: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明白了季老先生的心声,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93页,文中说“古藤萝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同学们假如你是那段被砍断的虬干,孤独地悬在空中居高临下地瞧着这些忙碌的人群,你会想些什么呢?请写下你此时的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

  生(1):贪婪自私的人类,你们看,你们自掘之坟已达1米。若-不立即放下屠刀悬崖勒马,那么百年之后,人类何去何从就难以预料了。常言道:“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万不可图一时之快,毁万代香火,未来星球谁为王?未来星球是否还能寻找到人的痕迹,皆握在你们掌心。

  生(2):想我古藤在此己二三百年,每到春天,我便展出美丽的身姿,为大地增添了几分色彩,供人们观赏,使人们焦杂的心情得到缓解,并且使他们的精神得到安慰。我立此大功,他们何时犒赏于我。虽是这样,我曾几时停止了我的付出。可如今,我已年老体弱,命不久矣。正想安闲度日了此残生,真没想到,这时人类竟不顾我风烛残年,将我无情诛伐。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与虎豹何异。只恨我当初瞎了眼,为人类服务!人类,等着吧!自然会给我以公道惩治你等愚氓,人类,当自然之神将你等送入刀山油锅时,将你等送入黑暗之渊时,请记住,我定会在天上开怀大笑。呵!哈!哈!哈!……(掌声)

  师:相信他的哭诉,他的狂笑声一定会唤醒我们人类!

  生(3):在长达十年的斗争中,不但你们人类遭劫。我们藤萝界也己元气大伤,大势己去只留寡人唉!看你们倒挺来劲,整日东奔西走,完全忘记了前人创业的艰难。有时还厚颜无耻的委求于人,深陷于名利场不能自拔。那么的卖命哪有眼福来观赏我们的雄姿。不观赏也罢。你们也太狠毒了吧!居然对我们大肆屠杀。太过分了!你们记住我们是向来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我过我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互不干涉。现在,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有朝一日也让你尝尝我们大自然的厉害。等着吧!无知的人们看谁笑到最后!(掌声)

  师:真精彩。是啊,我们的地球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诺亚方舟”,而不应该让她变成危机四伏的“泰坦尼克”。“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同学们让我们携手为和谐美好的自然美景而共同努力。

说课稿 篇4

  教材简析: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策略:

  1、质疑中激趣导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确实,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教学伊始,通过出示“听诊器”图片引出课题,从题目入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好好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的眼球?”大家一致得出是“第一个”,并说出了道理,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对性。

  2、层次阅读中深入对话。

  阅读教学应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阅读解疑后,安排再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能使学生再次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主人公,同时,通过交流又获得了情感的释放。

  3、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

  在感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和思辩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功效。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出示四句写有“如果……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讲述发明听诊器的过程也分两个层次,先是初读后的汇报,再是游戏体验后的加入想象后的创造性的描述,能使认识更为深刻。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目前所处的文化环境,正确认识和区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国家应该奏响主旋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以为学好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内容打下铺垫,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知道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能力目标:

  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能够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更加丰富多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才能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的文化会毒害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三、材料处理与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对第一部分阳光下的阴影作为导入新课的背景材料,点到为止。而第二部分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建议重点分析和讲解,并且补充部分案例和材料,以增强同学对该部分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正确区分,还要自觉提高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第三部分奏响主旋律则作为解决第二部分的问题的对策,则从国家层面的角度加以提升,增加20xx年“感动中国”评选、央视“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断作为背景材料,以增强主旋律的权威性,以提高同学们的认识,理应成为本课的第二个重点。

  2、教学重点及重点的依据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比较和识别及我国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本课的重点。只有掌握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于我国的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及难点的依据

  如何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平时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难以树立对待两者的正确态度和形成正确的做法。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道德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情景导入——问题探究——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教学内容的部分体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产生搞清楚“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质的愿望,并能对以后的文化生活选择产生积极的作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播放视频《“风生水起”的“风水大师”》和《一位母亲的哭诉:手机黄祸害了孩子》,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导入课堂学习。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文化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问题教学法:根据情境导入设置探究问题,学生根据探究问题自主学习,完成“比较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表格;

  案例分析法:在探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时,列举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央视“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说明奏响文化主旋律的重要意义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精神,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情景导入:(3分钟)

  多媒体播放视频《“风生水起”的“风水大师”》和《一位母亲的哭诉:手机黄祸害了孩子》,然后思考如下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探究:(7分钟)

  (1)上述两段视频分别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各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2)试分析存在上述文化现象的原因?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面对当代文化中的阴影,我们该如何解决视频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让学生明白上述三个问题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说课稿 篇6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说教材分析】

  富有童话色彩的儿歌《做早操》是“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类型的课文,它以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为主人公,其中花鹿姐姐俨然是一位小老师,小狗、小猫、小兔和小鸡有些调皮好动,而儿歌的内容——做早操又是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学校生活一景。这些有利因素为整首儿歌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儿歌的语言诙谐、活泼,读来朗朗上口、生动有趣。这不仅是识字的材料,也是学习拼音的语言材料,要与本课复习“ɑo、ou、iu”的四声读音,以及声母与这些复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任务相结合。

  【说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班的孩子们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朗读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拼读方法,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根据一年级学生模仿力、求知欲、表现欲强却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学习。

  【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早、令、排、公、队”5个生字。学习笔画“横撇弯钩”,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写“队、早、令”。

  2、正确朗读儿歌,不加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

  3、通过音节拼读、儿歌拓展,复习复韵母ɑo、ou、iu。

  4、初步感受小动物们做操时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说教学过程】

  一、拼音练习巧设计

  拼音教学是本单元的主要任务,也是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如果一味进行拼读,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而厌倦拼音。为此,我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把欢乐引进课堂。比如,我将“看图拼拼说说”练习与儿歌内容相结合。要做操了,可小动物们就是不听口令,它们在干什么呢?此时,让满腹疑惑的学生们看图拼拼说说,自己探寻原因,那么拼音已不再是老师布置的乏味的拼音练习,而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途径。又如,“韵母排队”、“音节排队”“句子排队”的游戏,把简单的音节拟人化了,把枯燥的音节拼读练习童趣化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吸引学生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二、朗读训练多指导

  朗读是学习语文最常用的实践形式,低年级阅读教学就应注重反复读文,但读的目的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教学中,我将各种形式的朗读贯穿始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每读一次都有所收获。朗读儿歌时,我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说说谁喊口令,谁排队做早操,再学生自由朗读,不加字不漏字,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特别是有拼音的字要多拼多读。在字音读准的基础上,淡化分析,通过“移情法”,让学生感受花鹿姐姐的心情,读出着急的小老师的语气,熟读成诵。

  三、识字教学要注重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是本册教材的主要目标,低年级学生的识字不应是机械的识字,而应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将字词句一体化。鉴于学生对识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本课识字活动侧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老师则有针对性的加以点拨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及时巩固。比如在学习生字“令、公、拍、队”时,我就让学生4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识记。我想,此时的课堂才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四、拓展延伸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间巩固语言,理解语言,从而学会运用语言。比如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的时候,老师就要用丰富的语言去规范、充实,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又如鼓励学生用编儿歌的方式学习生字,在流动的节奏中巩固识记。再如,在课末进行儿歌拓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精品】说课稿汇编6篇】相关文章:

1.牧场之国精品说课稿

2.梦圆飞天精品说课稿

3.《珍珠鸟》说课稿模板【精品】

4.惊弓之鸟精品说课稿

5.圆柱的表面积精品说课稿

6.分数的基本性质精品说课稿

7.英语说课稿汇编15篇

8.散步说课稿汇编15篇

9.爱惜每一张纸精品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