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和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53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教材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算珠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接着,教材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并引导学生将其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掌握算法的本质,形成计算技能。最后,安排了“想想做做”1、2从易到难逐步巩固深化新知,而“想想做做”3则将新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3、教材目标与重难点: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本课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教材重整和设计:对于练习的设计我重整了教材,教材原来是教学完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后开展想想做做1,拨珠比较。鉴于教材在试一试时已经从直观过度到抽象,和孩子们已有的计算基础和口算能力,我把练习二的三组题分散到例题和试一试之后,及时巩固算法,把想想做做1中的题去掉拨珠要求,贯穿以植物大门的情景,同时为了加强方法的对比新增了小蜜蜂采花蜜的习题以及综合练习采南瓜和解决花店买花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不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而且做到了有针对性的强化、对比和拔高。
二、说教法: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法。采用这样的教法,不但层次分明,而且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①观察对比的方法②动手操作的方法④交流总结的方法。采取这样的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说设计意图:
计算教学要为孩子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孩子计算的欲望与需求。在教学时要让孩子从理解算理过度到掌握算法上来,在教学中我加强了对比,对比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相同数位计算的算理,为顺利实现迁移做准备;对比各种算法,总结算法的相同点,从而顺利掌握计算方法,在对比中加强了区别与联系;在练习中对比,再次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如何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也是本节课的落脚点之一。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平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2节。学生在二年级的(下册)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及特征。掌握了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一次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教学内容是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即连续平移两次。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化内容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深入探究图形与变化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86页例题3是把图形在方格纸上沿水平与竖直方向分别平移两次,一是让学生体会图形平移特征,能够说明白平移的方法;二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例题图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重点在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平移现象,理解图形平衡的方向与距离参数,能正确判断图形的平移变换,掌握把简单图形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平移方法
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践、探索图形平移现象与特征过程,培养增强观察、思考、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与学习信心,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认识平移的现象与特征,能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图形。
教学难点:平移简单图形,并能说出平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作业纸。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动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图形平移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课件出示升降观光电梯、电缆车、直线马路上的汽车、滑梯等图片,并通过讲台演示粉笔盒的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相关物体的运动的现象有什么特征?
(物体沿直线移动,方向和大小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
2、教师谈话引题:数学中把这种物体沿直线方向移动,物体移动方向、大小不变,只是位置改变的现象就我们二年级时学习的“平移”。物体平移中有两个重要问题: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所以我们今天再来继续学习“平移”的知识。
? (二)引导探索,认知平移特征
1、认知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1)观察思考讨论:结合课件展示,动态呈现平移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方格纸中图形水平左右和竖直上下平移现象,质疑激思: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的?平移了几格?图形平移前后之间相距几格?图形在平移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平移前后间的距离吗?
(2)汇报交流(图形沿??方向平移了??格,图形平移前后相距??格,图形的位置变了,形状大小和方向没变)——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距离。
(3)教师小结:物体图形的平移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图形平移中位置变了,形状大小和方向都没变。图形平移的距离是图形平移前后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图形平移前后间的距离。谁大谁小?(前者大于后者)
2、画平移图形
(1)课件呈现方格图中的小房子(大实心箭头)及平移要求图,引导观察思考讨论:构成方格中图形的关键点有哪些?如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学生汇报交流画法,结合课件展示
(3)小结平移图形的画法步骤:
1)选点:选取确定图形形状大小的关键点;
2)描点:根据要求平移方向和距离(平移规定格数)描出平移对应的关键点;
3)连线成形:依次连接各平移对应关键点即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强化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习题二十一第1题,说出平移方向和距离。
2.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并说画法;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平移
方向、大小形状不变. 位置改变?
七、教学反思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3
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中国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执教这首诗,我努力在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上,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只不过换了“猜一猜”这种说法,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沉重了。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要有效。 四人合作交流古诗诗句的意思,是在个体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先有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交流,才有话好说,有理可辩,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小燕子”了。由此可见,阅读更多的是主观行为,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 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三、扩大容量,注重积累。
《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课前,我让学生说描绘冬天的词语;课中引导学生说“千()万()”的成语;教完教材中的古诗,再补充《标准》要求背诵的诗文。这样的课堂容量学生完全能够接受,而且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如。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辍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两者之间总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缺憾,才更凸显追求的价值。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多鼓励也多建议。让我们在教育的蓝天下携手共进!
说课稿 篇4
一、分析教材
这篇文章是以鲁迅先生侄女的角度去描写其人的。作者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来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本文在表现人物品质方面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语言内涵深刻。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以及本文的具体特点,制定了本课的目标如下:
1、正确读准“挽、囫、囵、恍、搞、枣、霜、详、逝、章、咳、嗽”12个生字的字音。注意多音字“正”“冠”;注意“嗽”字的写法,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的意思。
2、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段落结构,明白文章的是围绕“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句来写。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本文共分两个课时
1、第一课时内容安排:
A、整体把握单元的课文大意,据单元导读弄清本单元教学要求。
B、快速浏览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C、学习生字词
D、学习“救助车夫”的事例。
2、第二课时内容安排:
A、学生根据学习“救助车夫”时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谈《水浒》”、“谈碰壁”、“关心女佣”的事例。教师重点引导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B、学习“追悼鲁迅先生”部分
C、总结全文
D、课外阅读有关鲁迅的资料。
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A、正确读准“挽、囫、囵、恍、搞、枣、霜、详、逝、章、咳、嗽”等12个生字的字音,注意多音字“正”“冠”,注意“嗽”字的写法,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的意思。
B、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明白文章的是围绕“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中心句来写。
C、学习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段的学生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再加上本单元导读中提到要“理清文章思路”的要求。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课文结构。”
同时,又因为文本的叙事时代背景离学生比较久远,学生对此感到陌生,这有碍于对一些重要的句子的理解。所以将本课时的难点设置为:理解“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第一课时教学方法
1、整体导入法:单元主题教学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在主题内容学习之前对整组课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它以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受单元专题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让学生明确本主题的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对于主题教学来说,采用单元整体导入,了解选文的大体风格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主题学习的方向。
2、朗读感悟法:叶圣陶先生说:“朗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知识的积累是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课文,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这对于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整体导入:
1、把握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检查预习:说说这单元的文章都跟谁有关系?(鲁迅)谈谈鲁迅初步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不强求)
2、学生朗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板书学习目标)。(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检查自己是否达成目标)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通过他身边亲人的描述了解他,看看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单元的整体把握入手,有利于将原来支离破碎或者不太明显的东西建构成一个立体的教学体系,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实现阅读的高效积累及教学的最优化。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最能说明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句子,划出来。
2、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鲁迅的几件事来表现他是一个这样的人?
3、请你给文章分一下段,你会分几段?根据什么来分?(事情)
4、请你再快速浏览课文,除了按事情分段,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为我们分段提供参考,你发现了吗?(空行分段)
5、 请给每一件事起一个小标题。
6、 想一想,这几件事和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关系?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是学生在快速阅读后对信息的筛选、整合的过程,是语文实践能力的体现。也是本单元的目标之一。对课文运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是整体把握的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体现。但在已明确了分段的情况下,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能让学生更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从而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结构。请大家注意:这个环节中我们快速默读和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快速默读意在学生能更加专注地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答案。而快速浏览旨在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从具体事例入手,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
高尚品格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让学生自己找出最受感动的一件事,估计学生大部分会找出帮助车夫的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边读边想这段中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4、出示动作描写片断,学生齐读,划出描写动作的词。“扶、蹲、半跪、拿、夹、洗、敷、扎”
5、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半跪”感受鲁迅的“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这些动作哪些是写鲁迅的?哪个动作令你最受感动、最能体现他为别人想得多?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天气的寒冷和时间长久,以及鲁迅与车夫之间的身份差异,来感受鲁迅的“半跪”)
6、指导朗读,抓住动词读出自己的感动。(先自由练读,再齐读感悟)
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却不闻学生书生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阅读课。在这里我们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7、从鲁迅的帮助车夫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鲁迅的确是为别人想得多,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得到?(掏出一些钱,把剩下的药和绷带给了他)
8、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鲁迅在街头帮助了一位车夫,如果你们帮助了别人,你们的心情会怎样?鲁迅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沉重)
9、 出示神态描写的句子,抓住“严肃”和“叹气”引导学生理解。
10住“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引导学生:鲁迅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作补充并小结:鲁迅由这位车夫想到了千千万万的车夫,想到了中国千千万万的穷苦人,他们处在水深火热中,这都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鲁迅知道原因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对旧社会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11、指导朗读,抓住人物的神态,读出沉重痛心的感情。
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在这部分,我们让学生选择文中最令他们感兴趣的事例来写,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充满热情地学。我们让他们边读边思考问题,是为了让他们做独立的阅读者。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设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得以碰撞,灵感得以激发,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学生的学习主体得到充分体现。
在理解“半跪”和鲁迅为何叹气,为何严肃时,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的体验。让各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而不是老师设计好了标准答案再引导学生寻找“标准”。
四、老师总结:
这就是鲁迅先生,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人,文章中还有其它几件事也都表现了他的这些品质,下节课,我们就用学这段的方法来自学。出示学习方法:
1、 朗读段落,想想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划出有关词、句。
2、 通过关键的词句来理解人物。
3、 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4、 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在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去重新构造自己对其他事件的理解。这就正好体现了新课标上说的“学会自主学习”,也完成了一种学习方法的迁移。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阅读有关鲁迅先生事迹的书,扩大学生的信息采集量,从其他方面加深对鲁迅的了解,再重新回归到主题阅读上来。
说课稿 篇5
我设计的这节课选自人美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11课《泥条头像》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借助瓶子,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造型的初步尝试,由于采用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化解了难度,产生了情趣,具有游戏的特质,十分适合二年级的学生。
二、主题研修目标:
引导学生品读教材中的作品,分析交流寻求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创作及评述五个环节,运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立体造型的特征,学会泥条头像的制作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激情,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立体造型的特征。
难点:泥条头像的制作方法。
五、过程与方法:
以“2分钟读书” 导入新课,让学生第一次品读书中的泥条头像作品;设计问题一,用彩笔画的头像作品与书上的泥条头像对比分析有什么不同?自然引领学生进入第二次自觉读书,设计意图是突出重点;设计问题二,书中的作品之间也有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学生自觉第三次读书;探究泥条头像的制作方法,学生第四次自觉读书,设计意图是解决难点;创作体验过程中学生会借鉴书中作品,学生第五次自觉读书。设计意图是训练学生立体造型塑造能力。
观察、思考、探究、创作几个教学环节紧紧地抓住了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学生品读教材中的作品,分析交流寻求方法,启发借鉴大胆创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全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激情,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说课稿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1.《牧童》说课稿
2.《蜜蜂》说课稿
3.《荔枝》说课稿
4.《阳光》说课稿
5.《冰花》说课稿
6.美术说课稿
7.巴西 说课稿
8.天窗说课稿
9.口技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