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在农场里》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在农场里》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在农场里》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节歌唱课。《在农场里》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叫声和可爱的神态,比较风趣,富于变化,是一首便于学生演唱和表演的儿童歌曲。学唱这首歌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合作意识。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要有所了解,还应该对本学段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接下来我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该学段的学生的一些基本的情况。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效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音乐,增加对小动物的热爱,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验音乐的乐趣,并加强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并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把握,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是准确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并能够准确拍打出节奏。
五、说教法学法
那么为了更好的解决重难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结合讲授法,并引导学生使用小组探究合作法和视听结合的方式来对本节课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从五个方面进行展开,分别是导入新课、新课教授、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下面我将会对每个环节进行一一的介绍。
首先是我的导入环节,上课伊始,我会为同学们展示三幅图片,分别是小猪、小牛以及小鸭子,并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片段,将听到的音乐片段与三幅图片进行连线。从而顺势导入到本节课《在农场里》。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利用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进行导入,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
其次是新课教授环节,我会为同学们播放歌曲《在农场里》并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不难会回答出本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欢乐的,速度是稍快的。接下来我带领同学们做节奏游戏,通过与生活动作相结合,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并能够根据变化,快速作出节奏反应。
通过这样的活动之后,同学们对本首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再次是学唱歌曲环节,该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会为同学们弹奏本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同时请同学们跟琴进行旋律的哼唱,哼唱过程中我会再次抛出问题:旋律中有什么比较特殊的'节奏型或者哪个音比较难掌握?学生通过实际演唱后发现歌曲中的乐曲的空拍比较难掌握,对此我会进行详细的介绍和示范演示,并请同学们进行模仿,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学生成功的解决难点。接下来我会带领学生采用带着节奏读歌词的形式,对本首歌曲的歌词进行练习,并进行完整且正确的带节奏朗读歌词。
最后,我会为同学们弹奏钢琴伴奏,要求同学对歌曲进行完整的演唱,演唱过程中注意时刻提醒节奏、空拍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歌曲进行完整且多次的演唱。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整且正确的演唱本首歌曲。
又次是巩固提高环节,我会为同学们进行分组,对歌曲《在农场里》进行歌词的编创。过程中我会到学生中间给予编创建议,并进行示范和指导。学生编创完毕后,由各小组分别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小组给予评价,最后我会进行整体的评价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是希望让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不仅仅是会唱,而且还能联系姊妹艺术对歌曲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方式来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在农场里》这首歌曲,学会了在歌曲中去把握和演唱空拍,且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还能够边唱边演,提升了歌曲的创造能力。课后,我会让同学们在课下把歌曲唱给更多的小伙伴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欢乐情绪,把快乐带给别人。
通过这样一个设计,能够让同学们在师生共同的总结和互动中去再次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在回顾的过程加深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了解。
小学《在农场里》说课稿2
一、说教学思路
教育学家弗里德·海纳曾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性的教师。尝试改变以往低段幼儿音乐教学中幼儿跟着教师唱、动的手法,更注意在每节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中创设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景,用音乐魅力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学习创造美、表现美。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音乐课《在农场里》。
2、教材简要分析:《在农场里》是一首美国儿童歌曲,四四拍,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整个曲调生动活泼,深受儿童喜欢。
3、教学目标:
人文素养:
A、让幼儿在多种艺术活动中大胆表达,敢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培养与同学一起学习的兴趣。
B、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创编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力,萌发创造意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艺术素养:
A、幼儿喜欢聆听《在农场里》歌曲的音乐旋律,能够用活泼、诙谐的情绪演唱,能够随歌声展开想象,并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B、通过唱歌、表演、美术等多门类的艺术活动,培养幼儿艺术感受能力、表现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A、让幼儿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出来。
B、引导幼儿能抓住各种动物的特征进行歌词创编。
5、教具准备:大背景图、课件、各种图片、头饰、打击乐器、自制音源材料、彩笔、图画纸、导游帽、导游喇叭、“旅行团”旗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幼儿教师言语的诱导和多媒体画面的结合,创设音乐情境,创造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创造激情。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等。
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略)
教法:快乐是儿童健康情绪的主色调,儿童学习过程本身应当成为儿童主要的快乐之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让幼儿们主动参与学习,并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如何实现这点呢?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陶冶法
针对儿童爱游玩、爱幻想的天性,教师扮演“导游”的角色,幼儿则是小游客,采用本堂课的主题——在农场里发生的故事把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组合,构成一个环环相、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中各种刺激因素,如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身姿手势、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新颖好奇的课堂设计、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等情境的创设唤醒幼儿的求知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节幼儿的情绪做到有张有驰。
2、直观形象法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利用直观形象法能使空洞、抽象的概念具体、生动的再现,且直观教具(如画面、Flash动画课件等)有声、图、色、俱佳的优点,能使幼儿开放、自主得学习。
3、探索实践法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幼儿通过对自然界音响的探索实践,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开放式、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方法,引导幼儿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合作学习法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小组合作实践过程,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创编教学法
这是本课时的主要教法之一,是素质教育对我们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应是能力得到培养。创编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并且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学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民主开放的课堂让幼儿积极自主地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发挥想象力,通过演唱、创编、综合练习等形式,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情景教学法,教师是“导游”,幼儿是“小游客”,以“小小旅行团”去农场里游玩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各部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充满儿童趣味。
(一)创设情景,组织教学
教师带上导游帽,手拿导游喇叭,带领旅行团去农场旅行。
师:大家好!我是小小旅行团的导游员,今天我们快乐的农场之旅就要开始了。小游客们,准备好了吗?出发——随音乐做卡通动作律动进教室。
[这样一开始就使幼儿进入游戏情景当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使其初步感知和体验到了卡通动作的特点,为创编律动作了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二)利用自然音源,创造声音
1、出示大背景图。(大门:农场欢迎你!小河、大树等)
师:看,农场到了!小游客们,农场好美啊!有xx,有xx,还有xx(小河、风儿、大树等),农场里来了这么多的游客,顿时热闹了起来。听,谁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还出现了哪些声音?
(幼儿争先恐后地说:风声、水声、树叶沙沙声、小鸟唱歌、鹅叫xx)
2、师:我们能不能用自己创造这些声音和它们打打招呼呢?请小游客们讨论一下,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创造、模仿这些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同学们运用了我们生活中物品的自然音源,表现了这副画面的意境。生活就是音乐的源泉,只要大家平常用心去观察、发现这些声源和音源,并把它们运用到我们的音乐中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束教学
师:小朋友们美妙的歌声,亲密无间的表演,给牧场里的小动物们带来了无比的乐趣,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拉窗帘),让我们和美丽的牧场到道声再见吧!回家喽!
——律动出教室
【小学《在农场里》说课稿】相关文章:
农场里的叫声教案03-04
《农场里的叫声》教案06-17
《农场里的叫声》教学设计05-10
农场里的叫声中班教案06-21
在农场里_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0-02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在农场里03-20
农场里的叫声中班教案设计06-03
农场里的声音作文(通用24篇)11-30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在农场里》10-18
农场里的悄悄话教学活动设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