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4-10-20 05:59: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初中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初中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初中 篇1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二年级篮球运球接力的第一课时。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我此次课是篮球行进间运球的第一课时,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学生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注意击球部位

  难点:全身协调发力手腕控球控制球的方向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很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本节课是在练习过排球比多之后的篮球运球练习,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提示,用降低难度、游戏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器材、场地的布置:

  篮球场1片,小篮球40个,小红旗4面 ,录音机1台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七、主要的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方法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6分

  这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检查学生情况)、慢跑热身和篮球操(上肢、体转、腹背等运动)。

  2、展示自我,合作探究 重点 20分

  A.原地运球:复习拍球比多。(目的为了让学生熟悉球性)

  B.体验运球:方法:分小组散点,学生自由练习,体验手感。教师可以在其中走动运球,让学生一起体验试试。 c.运球练习:请几个学生上前展示原地和走动的运球练习,其余学生考虑不同之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教师再完整示范,点出重点,注意击球点,要求学生试试在跑动中运球。在练习重相互纠正错误动作。(突破重点) d.行进间运球: 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再一次规范动作要求。

  3、拓展能力,激活思维 10分

  通过上面的练习,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8字运球接力游戏,进而巩固学生的练习。

  a.组织: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8组,老师讲明比赛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b.提出改进措施,重新分组组织,再次比赛,使学生情绪高涨。随后教师点评、表扬奖励。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4分

  a、通过意念、冥想、抖动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 方法:在教师的口令的指挥下,伴着轻音乐,模仿教师做各种放松的动作,调整呼吸。学生认真模仿,尽量让自己全身得到放松,呼吸节奏趋于平稳。

  b、教师总结本节课,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集体“你们真棒!”

  九、预期效果: 32~35%,平均心率:115次/分。

  十、归纳优点: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欲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练、寓教于乐, 寓教于教学过程的思想,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

  我此次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说课稿初中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芦花荡》。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芦花荡》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尽管文体不同,但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可见编者是用这些作品来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了解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芦花荡》是一篇小说,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的与敌人斗争的老头子的英雄形象,有典型的环境描写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学生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发奋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以文载道”的目的。

  二、说学情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我们鉴赏小说,应仔细寻味一个特定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物是怎样生活、思考、憎爱和追求的”。从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小说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八年级正是学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同学们的内心情感升华,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及学情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记叙的要素,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朗读课文的学习方式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意志和顽强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新课标提出阅读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人物形象及环境的能力的要求,我提出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

  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感受老头子丰满的艺术形象。

  难点:

  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过于”二字所包含的老头子的执着、坚强、自信的性格及高超的划船技能。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据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法及相应的学法。

  教法:

  (一)多媒体教学法:播放音频和图片,展示白洋淀优美风光,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刺激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二)引导点拨法:引导点拨法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及感情。

  (三)对话教学法: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交流,共同质疑解答,真正做到平等开放以学生为主体。

  学法:

  自主学习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通过以上学习方法,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发现进行交流、比较、补充,从而达到“一同参与共享进步”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白洋淀吗?见过芦花荡吗?好,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思考半分钟,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白洋淀、芦花荡是个什么样子的,然后睁开眼睛看大屏幕,看老师所收集的这些图片。多媒体展示芦花荡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后进行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没错,这里就是白洋淀。白洋淀,它位于河北省中部,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这里水道纵横,芦苇万顷,抚仰吐穗,景色宜人。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深深地陶醉。然而,你们可曾想到,在半个多世纪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芦花丛中,去解读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芦花荡》。

  此导入,意在通过真实的图片及对白洋淀概况的叙述叩击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意,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孙犁: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形成“荷花淀派”。

  对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感知文章情感并增加文学知识。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将多次采用不同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将请同学们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词,并主动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通过听录音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感情基调,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将要求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并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同时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赏析品味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2、课文开头的几个自然段写什么?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透过老头子这一形象,你看到些什么?

  在对以上问题讨论时我将采用引导点播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文章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具体叙述全文:由护送(开端)到受伤(发展)再到复仇(高潮和结局)层层递进,表现了小说环境诗情画意及人物立体美、真实美和情节的传奇色彩。

  护送 环境美

  受伤 人物美

  复仇 情节美

  通过学生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从情节入手深入理解老头子这一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及感情色彩。

  (四)拓展迁移,发展个性

  拓展作业:

  1、看到自信、自尊的老头子为了复仇而冒险,而且那仗打的是那样的漂亮精彩,干净利落。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试着给老头子写封信。并念给同学听。

  2、观看一部抗日影片,并向自己的父母复述。

  通过拓展训练再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及写作水平。在强调教学目标的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课堂小结:

  同学们,美丽的芦花荡里所上演的英雄故事已经结束,像老头子一样的众多英雄也淡淡远去,然而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今天,世界各国人民纷纷举起了和平的旗帜。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努力缔造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新世界,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洁明了,美观大方,既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又突出了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梯形性质的系统学习,它放在平移和旋转之后,全等之前,下册还要学习梯形的判定。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而本节处在上升的中间环节。因此,对教材既不能拔的过高,又不能象蜻蜓点水湿一点皮毛。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本节重在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问题解决,另外,教材的编排还要适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通过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能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和简单的说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说理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重点:

  1、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会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过形问题。

  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提高说理的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

  新的课程标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能力的平台,因此把练习教学当成一节课的主线。

  三、说学法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本节课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梯形的性质,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的获取,让学生看到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常言道,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注意。这节课的开头我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易见的三个梯形实物的图片,以此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这样设计引入的:

  北京奥运会后,许多游客都发自内心的说出了同一句话:中国,Beatuiful!特别是我国的建筑更是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建筑溶合了许多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同,矩形,正方形,另外,我还发现了一种几何图形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你们发现了吗?(投影展示图片)

  二、引入新知

  在这个阶段我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围绕学习目标前进,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这是这样设计的:

  师:是的,我们在这么多物体中都找到了梯形,它给世界带来了不同的美的体验,你能否根据刚才我们所看的图片,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

  生:

  师:虽然都是梯形,但我们发现它们的形状并不相同,你看下面三个梯形,后二个形状就很特殊,它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梯形呢?

  (大屏幕展示)

  生:等腰梯形 , 直角梯形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的特征

  (大屏幕展示)直角梯形:有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三、 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分组活动为主的形式,教师在活动中要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以鼓励肯定。教师围绕梯形的性质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研究、分析,然后提出小组的意见在全班讨论,同时对他的意见进行评价。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小组合作意识。这一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梯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不能把梯形转化为以前我们所学过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呢呢?请在刚才你所画的图上把你的转化方法画出来并和你的同桌交流。

  师:(大屏幕展示转化的几种常见方式)

  师:它们被转化成了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答:

  师:我对等腰梯形最感兴趣了,你们能不能和我一块探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做一做]:

  师:在你准备的方格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ABCD,过两底边AD、BC的中点E、F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ABCD沿直线EF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生:等腰梯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类比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关系?(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

  生:边: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

  角:同一底边上的两底角相等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

  教师提问几个组并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评价总结

  (大屏幕展示)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说课稿初中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四单元第一篇是有其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

  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履历努力的崇高理想。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司,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三、学生分析

  (1)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地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2)校情分析。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农村的孩子,学习语文较被动,语感较差,语文素质的层次明显,难以用上多媒体。

  5、教具的使用

  收录机、小黑板、朗读带、《春江花月夜》伴奏带。的散文。

  (2)诗文预先写在小黑板上,并还要多写几则,可以轻松自然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教学容量。

  2、听录音、学生静听,通过声音感受春色之美

  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像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熟悉文字,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将学生由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来,主动配合教师学。一遍、两遍,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标中的C点,也为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3、作者简介

  此步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己查找资料完成对朱自清的认识,课堂上让同学们相互补充。[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多作了解。

  4、板书生字词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抄写在小黑板增大课内容量)[说明]特地设计这一步骤针对农村学生对字词的学习被动、基础较差而设的,同时扩大识字量,为下面的朗读扫除障碍。

  5、学生自读,理解欣赏春色之美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只能直觉意会“美”而不能言传“美”,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样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讲究层次的?此时教师作示范如∶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小草——钻,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然后小组互动学习、分析、整理所得及所问,派代表参与板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作如下的质疑,作为对学生思考不足的补充。当然,这些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等到同学们讨论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出示。

  (1)写春草作者为什么却写孩子们的嬉戏?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4)春风是无形、无色、无味,但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把它写的有情有感的?

  (5)写春花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让同学们能够由点到面,将零散的景物及特点集中。[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

  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以及同学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的C点和情感目标。

  6、精读,通过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还像上节课那样一遍遍地朗读,学生绝对会觉的枯燥乏味,因此我让学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读,品味它的语言。另外,进行朗读比赛,各组推荐2~3名同学朗读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平常朗读较好的同学作评委,进行打分评比,最后作全班配乐朗读。在这过程中,我还用了这样一个句式∶“段(句)好,好在”要求学生从词、句式、修辞的角度,从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评点。根据农村学生素质较低,我先用了“春草图”作示范。设了些小问题∶如“钻”为什么不用“长”。“偷偷”叠词的运用,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及其作用?[说明]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激起学生自主的活动,设计的句式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7、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寻找美

  同学读完《春》,从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一定能够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说明]设计此步骤的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我还准备印发一些有关“春”的名句供他们欣赏。

  8、美的训练

  (1)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2)写一段描写家乡冬景的文字。

  (3)通过本文的文字把它变成一幅幅春景画。

  [说明]设计第一道主要是要培养自学能力,因为初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自觉的适应阶段,通过本文的总结归纳有利今后的自主学习。设计第二道主要是学习的迁移,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是写。初一年级的学生写作水平难以当堂完成,所以放在课外。另外,又因本文的教学时间是在冬季,所以只得由本文写“春季”的内容迁移到写“冬景”上。同时也可以为下文学习《济南的冬天》先作个铺垫。第三道是选做题,学生完成之后贴于“作业栏”上,这样布置是根据学生的多样性,有利调动一切学生可调动的因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本文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1~4个步骤,第二课时完成5,第三课时完成6~7,第8个步骤安排在课外。

  9、板书设计

  板书说明∶

  宏观勾勒∶山——朗润水——涨太阳——红,教师示范完成。

  四、说课后记

  写完本说课稿,我再回忆以往教《春》的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个个问题简单的提问。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容易累,老师教的更累。那是因为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但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说课稿初中 篇5

  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刚才我们欣赏了一些四川风光图片,大家是否感到紧张的氛围有所缓解,情绪比较愉悦呢?谢谢!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是陕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情绪万花筒第二目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是基于第一目和第二目第一课时的教学之后,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情绪,明确了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个人有不同影响的前提下,来组织教学的。我打算从五个方面介绍我是怎样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的

  一、教学目标

  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自己情绪变化的意识,保持良好、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每一天。

  能力目标

  提高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用理智控制和选择适当方法调控情绪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不同方法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会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主动调控消极情绪。

  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很不稳定、不成熟,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让学生掌握转视法、宣泄法等调控情绪的方法,主动调解消极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如何把调控情绪的方法转化为内心主动的需要,对中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难度,也需要较长的内化过程。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教材资源: 陕版教材的编写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基础,列举的例子也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学中是有效的。

  2、学生资源:学生的日常活动、游戏、兴趣、现有的认知发展基础和差异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例如:绘画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而“天气预报”又是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学生中常出现的`不良现象,这些都应该是一种课程资源。我把这些资源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为生活化。

  3、教师资源:

  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分享故事环节中,教师讲自己的情绪故事,可以丰富教育内容,让课堂“活”起来,同时也营造了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

  四、教法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歌曲《快乐老家》引入,借以尽快调动学生兴趣,营造寻找快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寻找快乐的情景中去主动的学习。

  2、角色体验法

  提供漫画等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使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去体会不同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3、自主探究法

  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个人情绪变化的情况与天气预报的符号的对应关系,学生会很有兴趣的去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情绪。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通知学生带绘画纸和水彩笔,教师准备好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3分钟)

  采用音乐导入,情景激趣。设计意图是引入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演示歌曲《快乐老家》,教师引导学生拍手、跟唱。看学生都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来时,教师问:“想不想做快乐的人?跟我走吧,去寻找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二、新课学习

  首先是启发诱导,绘画探究,时间8分钟。设计意图是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知道当消极情绪占上风时应主动地采取行动,调节情绪。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框第四◎的内容,告诉学生可以把不同的情绪与天气符号对应,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制作一幅“情绪晴雨表。”学生会被这个新颖的活动方式所吸引,用手中的彩笔画出富有创意的图画。并纷纷主动展示自己的图画。教师问:看看自己是“晴天”多,还是“阴天”多?有没有“电闪雷鸣”的时候?为什么?学生回答时要恰当评价,先评价 “晴天多”,鼓励孩子“你是个快乐少年,恭喜你”。后评价 “阴天”等其他消极情绪,过渡到下一环节。

  情绪“晴雨表”这个活动不但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还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每个学生都能愉快而又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包括一些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画完后,又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相比问答式教学,学生参与的面更广。而且使绝大多数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促使教学目标很好的达成。

  新课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变变晴雨表,时间15分钟。方法是角色体验,合作探究。设计意图是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知道当消极情绪占上风时要主动的采取行动,调节情绪。我设计了三个情景,都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场景。情景一是考试没考好,情景二是喜欢的球队输了,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表演中突出自己面对消极情绪怎么办?表演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看看这些调控情绪的办法恰当不恰当。情景三在学校中比较常见,我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帮帮她?” 让大家提建议。相比前边的表演,大家可能会拘谨,不愿意对这种现象做出评价。这时,我就出示卡通短片,同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叫自嘲法,是用幽默的方法化尴尬为自然,变消极为积极。我又指出嘲笑别人的做法是不尊重他人人格。动画短片会使同学们活跃起来,给画中的同学出主意,这样对曾经嘲笑别人的同学也是一种教育。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每说出一种办法来,我就板书在黑板上,恰当的方法和不恰当的方法对照着书写,对不恰当的方法还及时反馈给学生。师生一起找出了宣泄法、自嘲法、转移注意力等常用的方法,达到了活动设计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

  新课教学第三环节是故事分享,师生互动,时间12分钟。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老师先讲述自己高考失利后,一度背上思想包袱,又怎样在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采用自我激励法和自我暗示法,终于“阴转晴”,走出情绪低谷的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融洽师生关系,老师真实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讲出自己的故事。然后学生开“心情故事会”,分组讲自己调节情绪的故事,再推出讲的好的同学到全班讲。实现了学生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学生从上一活动的帮助别人到这里的超越自己,实现了运用能力的提高,学习了自我激励、自我暗示、升华法等运用理智控制情绪的方法,再次分解教学重难点。

  当我讲自己调节情绪的故事时,优美的背景音乐和我的真实经历,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深地感动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我相信:孩子们会收到了我传递的信息,体会到我的感受。接下去的学生讲调节情绪的故事就变得十分容易了,学生的故事会让我了解他们的烦恼和苦闷,体会到初一学生的单纯和真诚。短短的十分钟,师生的分享和交流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在不知不觉中,情感得到交流,知识得到传递,认识得到升华。

  新课教学的最后部分是归纳辨析,课堂小结,时间3分钟。师生一起归纳刚才提出的调控情绪方法,并结合教材上p34的图画,辨析方法的适度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锻炼归纳能力和辨别能力,小结本堂课的内容,使知识更系统、更牢固。

  三、结束教学(4分钟)

  由于这是第三课《情绪万花筒》的最后一课时,要让教学落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虽然几课时的教学都围绕了目标,但还要有所强调。因此我设计了品味短文,升华提高。学生齐读短文《快乐的小马驹》后,并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收获,看谁写得精炼、精彩。结合前几课时的教学,我也赠给学生几句话,表达我的感受和对学生的美好祝愿,结束第三课的教学。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学过程。在45分钟里,我要努力保持生动、幽默、有趣、贴近生活的课堂氛围,促使教学目标圆满实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和评委批评指正,谢谢!最后,欢迎大家

《【实用】说课稿初中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说课稿初中】相关文章:

说课稿数学说课稿初中11-28

初中的地理说课稿09-13

初中地理说课稿07-04

初中物理说课稿06-09

初中物理说课稿10-12

初中物理的说课稿01-17

初中物理说课稿06-09

初中地理说课稿05-15

地理初中说课稿01-11

关于初中说课稿04-20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实用】说课稿初中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初中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初中 篇1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二年级篮球运球接力的第一课时。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我此次课是篮球行进间运球的第一课时,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学生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注意击球部位

  难点:全身协调发力手腕控球控制球的方向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很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本节课是在练习过排球比多之后的篮球运球练习,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提示,用降低难度、游戏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器材、场地的布置:

  篮球场1片,小篮球40个,小红旗4面 ,录音机1台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七、主要的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方法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6分

  这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检查学生情况)、慢跑热身和篮球操(上肢、体转、腹背等运动)。

  2、展示自我,合作探究 重点 20分

  A.原地运球:复习拍球比多。(目的为了让学生熟悉球性)

  B.体验运球:方法:分小组散点,学生自由练习,体验手感。教师可以在其中走动运球,让学生一起体验试试。 c.运球练习:请几个学生上前展示原地和走动的运球练习,其余学生考虑不同之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教师再完整示范,点出重点,注意击球点,要求学生试试在跑动中运球。在练习重相互纠正错误动作。(突破重点) d.行进间运球: 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再一次规范动作要求。

  3、拓展能力,激活思维 10分

  通过上面的练习,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8字运球接力游戏,进而巩固学生的练习。

  a.组织: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8组,老师讲明比赛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b.提出改进措施,重新分组组织,再次比赛,使学生情绪高涨。随后教师点评、表扬奖励。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4分

  a、通过意念、冥想、抖动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 方法:在教师的口令的指挥下,伴着轻音乐,模仿教师做各种放松的动作,调整呼吸。学生认真模仿,尽量让自己全身得到放松,呼吸节奏趋于平稳。

  b、教师总结本节课,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集体“你们真棒!”

  九、预期效果: 32~35%,平均心率:115次/分。

  十、归纳优点: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欲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练、寓教于乐, 寓教于教学过程的思想,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

  我此次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说课稿初中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芦花荡》。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芦花荡》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尽管文体不同,但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可见编者是用这些作品来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了解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芦花荡》是一篇小说,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的与敌人斗争的老头子的英雄形象,有典型的环境描写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学生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发奋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以文载道”的目的。

  二、说学情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我们鉴赏小说,应仔细寻味一个特定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物是怎样生活、思考、憎爱和追求的”。从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小说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八年级正是学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同学们的内心情感升华,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及学情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记叙的要素,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朗读课文的学习方式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意志和顽强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新课标提出阅读要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人物形象及环境的能力的要求,我提出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

  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感受老头子丰满的艺术形象。

  难点:

  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过于”二字所包含的老头子的执着、坚强、自信的性格及高超的划船技能。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据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法及相应的学法。

  教法:

  (一)多媒体教学法:播放音频和图片,展示白洋淀优美风光,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刺激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二)引导点拨法:引导点拨法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及感情。

  (三)对话教学法: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交流,共同质疑解答,真正做到平等开放以学生为主体。

  学法:

  自主学习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通过以上学习方法,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发现进行交流、比较、补充,从而达到“一同参与共享进步”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白洋淀吗?见过芦花荡吗?好,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思考半分钟,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白洋淀、芦花荡是个什么样子的,然后睁开眼睛看大屏幕,看老师所收集的这些图片。多媒体展示芦花荡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后进行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没错,这里就是白洋淀。白洋淀,它位于河北省中部,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这里水道纵横,芦苇万顷,抚仰吐穗,景色宜人。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深深地陶醉。然而,你们可曾想到,在半个多世纪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芦花丛中,去解读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芦花荡》。

  此导入,意在通过真实的图片及对白洋淀概况的叙述叩击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意,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孙犁: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形成“荷花淀派”。

  对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感知文章情感并增加文学知识。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将多次采用不同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将请同学们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词,并主动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通过听录音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感情基调,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将要求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并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同时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赏析品味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2、课文开头的几个自然段写什么?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透过老头子这一形象,你看到些什么?

  在对以上问题讨论时我将采用引导点播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文章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具体叙述全文:由护送(开端)到受伤(发展)再到复仇(高潮和结局)层层递进,表现了小说环境诗情画意及人物立体美、真实美和情节的传奇色彩。

  护送 环境美

  受伤 人物美

  复仇 情节美

  通过学生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从情节入手深入理解老头子这一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及感情色彩。

  (四)拓展迁移,发展个性

  拓展作业:

  1、看到自信、自尊的老头子为了复仇而冒险,而且那仗打的是那样的漂亮精彩,干净利落。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试着给老头子写封信。并念给同学听。

  2、观看一部抗日影片,并向自己的父母复述。

  通过拓展训练再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及写作水平。在强调教学目标的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课堂小结:

  同学们,美丽的芦花荡里所上演的英雄故事已经结束,像老头子一样的众多英雄也淡淡远去,然而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今天,世界各国人民纷纷举起了和平的旗帜。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努力缔造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新世界,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洁明了,美观大方,既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又突出了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梯形性质的系统学习,它放在平移和旋转之后,全等之前,下册还要学习梯形的判定。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而本节处在上升的中间环节。因此,对教材既不能拔的过高,又不能象蜻蜓点水湿一点皮毛。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本节重在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的问题解决,另外,教材的编排还要适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通过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能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和简单的说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说理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会数学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重点:

  1、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会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过形问题。

  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提高说理的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

  新的课程标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能力的平台,因此把练习教学当成一节课的主线。

  三、说学法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本节课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梯形的性质,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的获取,让学生看到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常言道,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注意。这节课的开头我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易见的三个梯形实物的图片,以此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这样设计引入的:

  北京奥运会后,许多游客都发自内心的说出了同一句话:中国,Beatuiful!特别是我国的建筑更是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建筑溶合了许多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同,矩形,正方形,另外,我还发现了一种几何图形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你们发现了吗?(投影展示图片)

  二、引入新知

  在这个阶段我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参与的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一问一答,可讨论或争论,围绕学习目标前进,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这是这样设计的:

  师:是的,我们在这么多物体中都找到了梯形,它给世界带来了不同的美的体验,你能否根据刚才我们所看的图片,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

  生:

  师:虽然都是梯形,但我们发现它们的形状并不相同,你看下面三个梯形,后二个形状就很特殊,它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梯形呢?

  (大屏幕展示)

  生:等腰梯形 , 直角梯形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的特征

  (大屏幕展示)直角梯形:有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三、 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分组活动为主的形式,教师在活动中要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以鼓励肯定。教师围绕梯形的性质提出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研究、分析,然后提出小组的意见在全班讨论,同时对他的意见进行评价。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小组合作意识。这一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梯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不能把梯形转化为以前我们所学过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呢呢?请在刚才你所画的图上把你的转化方法画出来并和你的同桌交流。

  师:(大屏幕展示转化的几种常见方式)

  师:它们被转化成了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答:

  师:我对等腰梯形最感兴趣了,你们能不能和我一块探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做一做]:

  师:在你准备的方格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ABCD,过两底边AD、BC的中点E、F画一条直线,将等腰梯形ABCD沿直线EF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生:等腰梯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类比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一下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有什么关系?(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

  生:边: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

  角:同一底边上的两底角相等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

  教师提问几个组并对学生的结论给予评价总结

  (大屏幕展示)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说课稿初中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四单元第一篇是有其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

  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履历努力的崇高理想。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司,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三、学生分析

  (1)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地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2)校情分析。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农村的孩子,学习语文较被动,语感较差,语文素质的层次明显,难以用上多媒体。

  5、教具的使用

  收录机、小黑板、朗读带、《春江花月夜》伴奏带。的散文。

  (2)诗文预先写在小黑板上,并还要多写几则,可以轻松自然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教学容量。

  2、听录音、学生静听,通过声音感受春色之美

  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像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熟悉文字,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将学生由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来,主动配合教师学。一遍、两遍,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标中的C点,也为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3、作者简介

  此步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己查找资料完成对朱自清的认识,课堂上让同学们相互补充。[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多作了解。

  4、板书生字词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抄写在小黑板增大课内容量)[说明]特地设计这一步骤针对农村学生对字词的学习被动、基础较差而设的,同时扩大识字量,为下面的朗读扫除障碍。

  5、学生自读,理解欣赏春色之美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只能直觉意会“美”而不能言传“美”,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样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讲究层次的?此时教师作示范如∶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小草——钻,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然后小组互动学习、分析、整理所得及所问,派代表参与板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作如下的质疑,作为对学生思考不足的补充。当然,这些问题事先写在小黑板上,等到同学们讨论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出示。

  (1)写春草作者为什么却写孩子们的嬉戏?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4)春风是无形、无色、无味,但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把它写的有情有感的?

  (5)写春花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让同学们能够由点到面,将零散的景物及特点集中。[说明]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

  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以及同学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的C点和情感目标。

  6、精读,通过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还像上节课那样一遍遍地朗读,学生绝对会觉的枯燥乏味,因此我让学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读,品味它的语言。另外,进行朗读比赛,各组推荐2~3名同学朗读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平常朗读较好的同学作评委,进行打分评比,最后作全班配乐朗读。在这过程中,我还用了这样一个句式∶“段(句)好,好在”要求学生从词、句式、修辞的角度,从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评点。根据农村学生素质较低,我先用了“春草图”作示范。设了些小问题∶如“钻”为什么不用“长”。“偷偷”叠词的运用,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及其作用?[说明]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激起学生自主的活动,设计的句式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7、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寻找美

  同学读完《春》,从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一定能够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说明]设计此步骤的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我还准备印发一些有关“春”的名句供他们欣赏。

  8、美的训练

  (1)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2)写一段描写家乡冬景的文字。

  (3)通过本文的文字把它变成一幅幅春景画。

  [说明]设计第一道主要是要培养自学能力,因为初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自觉的适应阶段,通过本文的总结归纳有利今后的自主学习。设计第二道主要是学习的迁移,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是写。初一年级的学生写作水平难以当堂完成,所以放在课外。另外,又因本文的教学时间是在冬季,所以只得由本文写“春季”的内容迁移到写“冬景”上。同时也可以为下文学习《济南的冬天》先作个铺垫。第三道是选做题,学生完成之后贴于“作业栏”上,这样布置是根据学生的多样性,有利调动一切学生可调动的因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本文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1~4个步骤,第二课时完成5,第三课时完成6~7,第8个步骤安排在课外。

  9、板书设计

  板书说明∶

  宏观勾勒∶山——朗润水——涨太阳——红,教师示范完成。

  四、说课后记

  写完本说课稿,我再回忆以往教《春》的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个个问题简单的提问。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容易累,老师教的更累。那是因为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但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说课稿初中 篇5

  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刚才我们欣赏了一些四川风光图片,大家是否感到紧张的氛围有所缓解,情绪比较愉悦呢?谢谢!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是陕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情绪万花筒第二目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是基于第一目和第二目第一课时的教学之后,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情绪,明确了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个人有不同影响的前提下,来组织教学的。我打算从五个方面介绍我是怎样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的

  一、教学目标

  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自己情绪变化的意识,保持良好、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每一天。

  能力目标

  提高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用理智控制和选择适当方法调控情绪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不同方法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会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主动调控消极情绪。

  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很不稳定、不成熟,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让学生掌握转视法、宣泄法等调控情绪的方法,主动调解消极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如何把调控情绪的方法转化为内心主动的需要,对中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难度,也需要较长的内化过程。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教材资源: 陕版教材的编写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基础,列举的例子也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学中是有效的。

  2、学生资源:学生的日常活动、游戏、兴趣、现有的认知发展基础和差异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例如:绘画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而“天气预报”又是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学生中常出现的`不良现象,这些都应该是一种课程资源。我把这些资源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为生活化。

  3、教师资源:

  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分享故事环节中,教师讲自己的情绪故事,可以丰富教育内容,让课堂“活”起来,同时也营造了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

  四、教法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歌曲《快乐老家》引入,借以尽快调动学生兴趣,营造寻找快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寻找快乐的情景中去主动的学习。

  2、角色体验法

  提供漫画等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使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去体会不同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3、自主探究法

  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个人情绪变化的情况与天气预报的符号的对应关系,学生会很有兴趣的去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情绪。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通知学生带绘画纸和水彩笔,教师准备好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3分钟)

  采用音乐导入,情景激趣。设计意图是引入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演示歌曲《快乐老家》,教师引导学生拍手、跟唱。看学生都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来时,教师问:“想不想做快乐的人?跟我走吧,去寻找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二、新课学习

  首先是启发诱导,绘画探究,时间8分钟。设计意图是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知道当消极情绪占上风时应主动地采取行动,调节情绪。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框第四◎的内容,告诉学生可以把不同的情绪与天气符号对应,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制作一幅“情绪晴雨表。”学生会被这个新颖的活动方式所吸引,用手中的彩笔画出富有创意的图画。并纷纷主动展示自己的图画。教师问:看看自己是“晴天”多,还是“阴天”多?有没有“电闪雷鸣”的时候?为什么?学生回答时要恰当评价,先评价 “晴天多”,鼓励孩子“你是个快乐少年,恭喜你”。后评价 “阴天”等其他消极情绪,过渡到下一环节。

  情绪“晴雨表”这个活动不但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还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每个学生都能愉快而又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包括一些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画完后,又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相比问答式教学,学生参与的面更广。而且使绝大多数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促使教学目标很好的达成。

  新课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变变晴雨表,时间15分钟。方法是角色体验,合作探究。设计意图是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知道当消极情绪占上风时要主动的采取行动,调节情绪。我设计了三个情景,都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场景。情景一是考试没考好,情景二是喜欢的球队输了,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表演中突出自己面对消极情绪怎么办?表演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看看这些调控情绪的办法恰当不恰当。情景三在学校中比较常见,我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帮帮她?” 让大家提建议。相比前边的表演,大家可能会拘谨,不愿意对这种现象做出评价。这时,我就出示卡通短片,同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叫自嘲法,是用幽默的方法化尴尬为自然,变消极为积极。我又指出嘲笑别人的做法是不尊重他人人格。动画短片会使同学们活跃起来,给画中的同学出主意,这样对曾经嘲笑别人的同学也是一种教育。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每说出一种办法来,我就板书在黑板上,恰当的方法和不恰当的方法对照着书写,对不恰当的方法还及时反馈给学生。师生一起找出了宣泄法、自嘲法、转移注意力等常用的方法,达到了活动设计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

  新课教学第三环节是故事分享,师生互动,时间12分钟。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老师先讲述自己高考失利后,一度背上思想包袱,又怎样在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采用自我激励法和自我暗示法,终于“阴转晴”,走出情绪低谷的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融洽师生关系,老师真实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讲出自己的故事。然后学生开“心情故事会”,分组讲自己调节情绪的故事,再推出讲的好的同学到全班讲。实现了学生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学生从上一活动的帮助别人到这里的超越自己,实现了运用能力的提高,学习了自我激励、自我暗示、升华法等运用理智控制情绪的方法,再次分解教学重难点。

  当我讲自己调节情绪的故事时,优美的背景音乐和我的真实经历,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深地感动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我相信:孩子们会收到了我传递的信息,体会到我的感受。接下去的学生讲调节情绪的故事就变得十分容易了,学生的故事会让我了解他们的烦恼和苦闷,体会到初一学生的单纯和真诚。短短的十分钟,师生的分享和交流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在不知不觉中,情感得到交流,知识得到传递,认识得到升华。

  新课教学的最后部分是归纳辨析,课堂小结,时间3分钟。师生一起归纳刚才提出的调控情绪方法,并结合教材上p34的图画,辨析方法的适度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锻炼归纳能力和辨别能力,小结本堂课的内容,使知识更系统、更牢固。

  三、结束教学(4分钟)

  由于这是第三课《情绪万花筒》的最后一课时,要让教学落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虽然几课时的教学都围绕了目标,但还要有所强调。因此我设计了品味短文,升华提高。学生齐读短文《快乐的小马驹》后,并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收获,看谁写得精炼、精彩。结合前几课时的教学,我也赠给学生几句话,表达我的感受和对学生的美好祝愿,结束第三课的教学。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学过程。在45分钟里,我要努力保持生动、幽默、有趣、贴近生活的课堂氛围,促使教学目标圆满实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和评委批评指正,谢谢!最后,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