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课稿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程序框图》,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设计计算机程序,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我们首先要画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图,使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直观化,使抽象的问题十分清晰和具体。有了这个流程图,再去设计程序就有了依据,从而就可以把整个程序用机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程序框图是我们设计程序的基本和开端,也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
难点: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言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框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在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它们来演示程序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们能很清楚直观地看到整个经过,并激起他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约5分钟)
回顾前面我们如何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然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有什么缺陷性?是不是不够直观清楚地让我们看到整个算法的程序和步骤?我们平时一般为了能让一个过程呈现得更加直观,我们一般会选择如何解决?解决方法就是作图。通过这几个问题,然后引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那就是为了能更形象直观地让我们看到算法的整个程序和步骤,我们选择用一种新的描述方式来描述算法——程序框图。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约20分钟)
⑴认识基本图形符号:认识程序框图里出现的基本图形符号,并且能很好地掌握他们,是接下来学习程序框图的前提,所以在学习用程序框图来描述算法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那样才能让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更加顺利。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
⑵应用符号描述算法:根据刚刚学习的图形符号知识,尝试用程序框图来描述在第一节里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判定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的程序。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根据所学知识画出程序框图。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对前面知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同时为程序框图的定义的得出打下基础。
⑶概括定义加深理解:根据刚刚的作图步骤,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得出程序框图的定义。在得出定义之后,要引导学生注意定义里的关键字,然后通过举例进一步向学生们解释这些关键字,以达到更好的掌握效果。
⑷初步认识逻辑结构:根据刚刚所作的判定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的程序框图总结出程序框图的三种不同的逻辑结构,初步向学生们介绍在程序框图里存在的三种不同的基本逻辑结构。由于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新接触到的内容,所以主要由老师引导学生一同找出图中存在的三种不同的逻辑结构,根据它们各自所呈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它们的特征,之后由老师说出它们的名称。这里对逻辑结构的初步认识,也是为后面对它们的深入探究打下基础。
3.结合例题,深入认识(约10分钟)
在这一环节我只为学生们准备了1道例题,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这里我只能就上面学习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里面的最简单的顺序结构,结合例题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剩下的两种逻辑结构将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例题选自课本的例3它针对的就是顺序结构,在题目里涉及到一个学生不熟悉的概念,那就是海伦公式,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那是什么,否则将无从解题。之后就引导学生分析算法,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然后由学生们自己作出这道题的程序框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理解。
4.课堂小结
⑴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
⑵程序框图的几种常用的图形符号(要明确它们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
⑶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要初步认识它们的基本特征)
5.布置作业
⑴已知x=4,y=2,画出计算w=3x+4y的值的程序框图。(这是一道要求作出具有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题,很基础,一般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⑵由于这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另外两种逻辑结构,所以我要求学生们能在课后将书上的例4和例5好好思考一下,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6.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是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精神主旨,因此通过听说读写玩做等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具体而生动的亲身体验中逐步掌握语言基本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来,本着激趣为主的方针,我是这样来实施这一节课的:
一、直观教具的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让学生爱学,乐学,洋溢于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本着学生对新事物的渴望,在教学camera时我将实物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看中学,读中学,用中学,从而大大降低了单词的枯燥乏味。针对take a picture,让学生亲手实践,不仅让学生敢于开口说也锻炼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图文声并茂的情境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hurt时,创设了I hurt my _____.A:Don’t worry.I can help you的情景.在情境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也大大加强了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虽然在整堂课下来,感觉自己能用英语完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自信心,自身素质得到了锻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回顾教学过程却发现自己在Make dialogues时限制了学生的思路,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而且对学生编的好坏欠缺及时评价,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更要认真备学生。
(一)、在语言的运用上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拘尼于固定模式.
(二)、每一节新课的重难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攻破难点排除障碍.
(三)、在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多给学生留有对话和交际的机会。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是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精神主旨,因此通过听说读写游玩做等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具体而生动的亲身体验中逐步掌握语言基本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首要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认知水来学生参与探索的能力和对语言的新能力本着激趣为主的方针我是这样来实施这一节课的:
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音像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
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连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色彩丰富的表现能力。
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利用临摹借鉴的功能,对神树进行非复制性的临摹,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
教学重点: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处理难点方法:
1、以鸟声为引诱学生、自己欣赏图片、强化丰富的色彩的意识。
2、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对图片的临摹,和与别人画得不一样更有创意。
三、 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在教学导入环节可讲讲关于“神鸟”的故事,设置情境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归纳出对此作品的感受: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巧妙配置,使 “神鸟”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故事导入法:把课上的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故事导入适合低段教育,富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可引发思维,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中。)
2、 欣赏感受
⑴展示图片:“神鸟”并试图引导学生叫出鸟的声音。 图片的简单介绍:(以学生的欣赏感受为主),强化师生互动,学生获得新知识。
⑵图片转换:以神鸟变成神树,鸟、树形象的比较,强化彩色羽毛变成彩色树叶。(讨论法,欣赏感受画家作品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可采取讨论法,把观画后的感受交流:构图,造型,并归纳,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3、 发展创造:学生自己心中的神树,特别是树形的丰富,手形变化的利用,与其它媒材的使用。
4、学生作业过程:作业可以绘画,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现。
⑴可适当强调画面的位置及物体的大胆表现,即必要的构图构思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观察临摹法,通过表扬优秀作品中进行)
⑵强调色彩的丰富表现,特别表扬有创意的同学,但更要鼓励根据自己感受来创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近(强调个性)。
⑶橡皮泥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强调学生的合作能力)。
5、 评价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或别人的作业,强调真实感受,鼓励实话实说。老师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学习评价氛围。
6、 课后拓展
收集类似的图片,可以借助于家长并用文字表现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学习习惯。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中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里第三节内容。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无价,人人都需要自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尊对于我们自身的作用是巨大的。整个第一单元着重就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展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从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中,从心理和品德两个方面,去学习、实践和探究自尊自信对于我们自身的重要意义。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自尊的含义与表现,懂得自尊和知耻,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本节课是对自尊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自尊,懂得维护自己的人格,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能做有损人格的事。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了解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能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那么我们就能更多的感受到快乐。对于生活中的议论或是建议,需要宽容大度,才能赢得彼此的尊重。本课的主题就是针对学生在对生活态度上的误区进行方法上、思想上的指导。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又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预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快乐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培养自己对人对事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将尊重渗透到自己的行为中,并内化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表演历史故事,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2、采用学生辩论、故事感悟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感悟自尊者豁达,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格的含义,知道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能看重自己的人格,并采用正确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尊严。
2、知道自尊的'人,面对不同的个体要做到彼此尊重,就要宽容大度,既能够宽以待人,也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和批评。
3、懂得善于尊重他人该如何做,能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加速,心理上开始寻求自己的位置,开始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而根据资料调查,一般来说,具有高自尊的儿童比低自尊的儿童在学业成就上倾向于为自己树立较高的标准。具有高自尊的儿童均比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更能影响别人,更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从而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自尊,维护人格。所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自尊心。自尊的满足是在与他人和睦相处中获得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的到他人的尊重,真正获得自尊,所以“善于尊重他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内容设置是在前两框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提升的,将自尊赋予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其理论性更强。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因此“维护人格最重要”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马卡连柯说:“老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所以老师要通过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为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将教学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法、阅读讨论法、亲身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五、说学法:
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因此本课学习主要采用:阅读——思考——讨论、合作学习法——课后的实践活动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1、课的导入:
请学生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表演结束。
老师提出问题:
(1)晏子为什么坚持要从大门进城?
(2)晏子的行为说明他具有什么品质?
(3)如果开始时,楚王就以礼相待,尊重晏子,会是怎样的局面?
学生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看法自由发言。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故事的再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人格尊严的初步了解,这样就可以以“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内容作好铺垫。
2、讲授新课:
活动一
教材P13问题:
如果你在穿着方面不如同学,是否就会觉得低人一等,有点抬不起头来?
如果你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怎样与他相处才能维护他的自尊?
如果你有些与众不同,比如相貌丑一点,成绩差一点,脾气暴一点,有点口吃, 带点外地口音,你将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爸爸妈妈的职务不高,收入较低,甚至下岗待业。如果有人问起,你会怎样介绍他们?
学生对问题解读,展开讨论,然后各组自由发言。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通过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对学生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切身体会人格尊严对于我们自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要得到他人的尊重,维护自己的人格,就要在生活中逐步培养诚实、勇敢、无私、正直、谦虚奉献等美德,做一个高尚的人,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活动二
教材P13相关链接“关于司机的故事”请同学朗读。
思考问题:
1、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司机是什么样的?
2、材料当中的司机的工作态度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帮组学巩固理解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其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不良习气有损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活动三
通过课外资料,潘长江的事迹,思考问题:潘长江用什么方法来面对别人的议论?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发言,教师及时评价和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剖析,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可避免。每个人都作为与众不同的个体存在与社会之中,在相处时发生碰撞,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中彼此尊重需要宽容大度。如果我们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还可以更多感受自尊的快乐。
活动四
通过P14司马懿的故事,思考问题:
你认为司马懿临辱不惊,遇悔不怒的行为是不知耻,还是有自尊?
设计意图,每个人都要承认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生活中遇事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解读我们对于别人的议论或批评,都是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去了解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本身。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关紧要的议论,不必斤斤计较。
活动五
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有一天,一只狗熊受伤了,被一位农夫求治。狗熊伤好之后请农夫吃饭,狗熊拿出最好的饭菜来招待农夫。饭后,狗熊问农夫吃的可好,农夫回答:“饭菜很好,可是你身上的味道不是很好。”
学生思考:
1、狗熊会有怎样的反映?农夫还会的到狗熊的尊敬吗?
学生讨论回答。
思考:我们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该怎样尊重别人?
学生阅读课本《萧伯纳与小姑娘的故事》,再结合农夫与狗熊的故事来回答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故事的学习,体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学会善于尊重他人,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讨论总结出需要怎样尊重他人。
通过五个活动贯穿整个课堂,针对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者豁达、彼此尊重需要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自尊要适度、善于尊重他人的需要,我设计了以上五个环节,每个活动设计的意图都有明确的目的,对教材中的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都有较全面的诠释,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快乐中学习,通过整堂课的学习能掌握知识要点。
3、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全部内容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者豁达、彼此尊重需要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自尊要适度、善于尊重他人的需要,加深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教学效果。
4、布置作业
1、与同学分享你所知道的运用幽默化解矛盾的故事。
2、观察周围的人们面对批评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哪些态度是可取的。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和新课的内容相对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人格尊严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本课的重点“维护人格最重”要做到实处。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感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
七、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符合德育规律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整个道德认知形成的过程中去,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四大热点问题。不难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 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
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三、说学情
对于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因此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目的旨在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由初中的感性认识为主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难点: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重难点的突破主要是(1)通过教授读图方法及步骤让学生在反复读图中真正掌握图表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通过课堂活动及问题思考明白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五、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六、说教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说学法
1、 学会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的阅读方法(横纵坐标及曲线的含义)
2、 学会掌握柱状统计图的技能
八、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二>课堂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显示)PRED 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
通过PRED 问题导入人口问题,然后从数量这个最直观的角度看人口 变化的情况——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2、[讲授新课]导入图片1.1世界60亿人口日,由书上的图片入手,并加入一些趣闻,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投掷是体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本课使用较轻的沙包来组织教学,目的就是想通过学生自我的尝试、比较、提高的一个探索过程,更有利于逐步改进投掷的技术动作,为以后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种玉米”为达配教材,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同时也是主教材的一个巩固和延伸,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学情分析
1、从儿童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二年级儿童骨骼、关节、肌肉发育不完善,爆发力差,上下肢协调性差;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
2、从儿童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二年级儿童在认识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的情况明显,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学生的意注力易分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肩上屈肘,背后过肩。
2、教学难点:快速挥臂动作。
四、说教法和学法
体育项目来源于对生活的感知,并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针对本节课,在主教材原地正面投掷沙包的教学中,采用创造、模仿、想象、体验等手段,先让学生掷纸飞机,然后在练习沙包。最后配个游戏:种“玉米”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学,然后再教给孩子们标准的投掷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不仅能掌握正确投掷动作,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象融入课中,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张扬个性的风格,增强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美好情感。
1、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游戏法、谈话引导法、动作示范法等,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运动激情。
2、学法:在本节课中,学生采用想象、游戏、体验、模仿、互助等方法,自主参与,在学习活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以原地正面投掷沙包为主线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首先,对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采取不同方位的集合与解散练习,并强调小组到达指定地点的速度,此环节提高了学生注意力,同时取到了热身的作用,还培养了小组内的凝聚力。其次设计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一方面能充分活动手腕、手指等关节,另一方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更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本课主教材的练习中去。
在教材的学练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投掷动作。第二环节,让同学示范,教师推荐原地正面投掷沙包的动作,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结合教师的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然后集中归纳动作要领,通过自主创练——模仿体验——归纳新知这样一个过程,加深了学生理解接受新事物、新动作的印象。通过两人合作学习,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气氛,促进了正确动作技术的定型。让学生能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小组展示,师生间的相互评价,来肯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的一项运动技能,同时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到在运动中做主人的快乐,并通过玩来达到掌握原地正面投掷沙包动作技能的目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在练中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主动参与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增进团体合作意识。
辅助教材选择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将投沙包的动作引用到游戏当中,跑、投结合,巩固投掷动作,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灵敏素质。很好的配合了本课的主教材,同时也符合体育课程上、下肢达配的教学规律。
最后,随音乐放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小结中对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给予了表扬,对学生间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给予了肯定,对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了一项运动技能给予了掌声。
六、预期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原地正面投掷沙包动作有85%的学生完全掌握,有关15%的学生能够完成。同时本班的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增强。
说课稿 篇7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爱学生,为教育学生成长而辛勤工作。
2.知道学生应当爱老师,尊敬老师。
情感:
1. 对老师的关心、爱护产生感激之情。
2. 产生敬爱老师的情感。
行为:
1. 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
2. 对老师有礼貌,做到进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意,放学向老师说再见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第二德目是“孝亲敬长”。这一德目中的教学内容有一项是“尊敬老师”,与此内容相对应的基本要求的认知部分有“知道老师爱学生,学生也应该爱老师,尊敬老师”。行为部分有:“对老师有礼貌,上下课起立,进校时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离校时说再见。”
一年级小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对学校生活有陌生感,畏惧感,也有新鲜感,此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热爱学校生活的教育。首先要教育他们热爱老师,对老师有亲近感,有敬爱之情。因为学生在老师教育下一天天成长,及时地进行爱老师的教育。,师他们愿意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教导,有利于他们成长。学生爱老师,也就更容易喜欢学校生活。
教法建议:
1.在本课教学中要抓住爱的情感线索,使这一线索贯穿全课。本课的课题就是富于情感的,尤其是看图讲讲这个环节,更要挖掘教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行为指导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爱,要从始至终抓住情感的线索。
2.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还不识字,主要通过看图体会,所以本课插图较多,要防止逐一看图,就图说图,要以图为依据,让学生体会图中的内涵,用图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时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把学生带入图中、融入图中。
3.这一课设在学生入学第二周,学生还不大熟悉学校生活,不懂学校规矩,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正面引导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知道行为要求,明确行为方式,并鼓励学生课后坚持做下去。要多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如一年级学生对老师真诚热情。对学生由于不懂得规矩,做得不够的地方,不要简单的批评指责。
【【热门】说课稿合集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