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0 11:04: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汇编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说课稿汇编9篇

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思想品德(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项目《剖析从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说明等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与把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项目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的第一项目,是从关注生活中从众现象入手,剖析从众的是与非,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克服盲目从众,从而走向真正的自主。

  之所以学习这一项目,是因为正处于少年期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正面临一大课题:怎样做到合群而不盲从?怎样克服从众心理,迈向真正的自主。学习这一项目,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的烦恼,逐步迈向成熟,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上与上一个单元“友谊的天空”衔接,下为下一个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作了道德和心理上的铺垫。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2·2“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制定了本项目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从众现象的含义,了解从众的主要表现,明确从众行为积极与消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握从众心理,学习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项目《剖析从众》共分为2个层次:

  (一)从众种种

  (二)从众是与非——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从知识逻辑上看,学生只有了解从众的是与非,才能克服盲目从众、增强明辨是非能力,从而走向真正的自主,才能为预防违法犯罪做好心理、道德层面的铺垫。因此这是教学重点。

  从学生理解能力上看,“从众是与非”需要学生学会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是教学难点。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我选择了体验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指导: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从分析现象到全面领悟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我设计了一个“请你来参与的活动”,

  事先,教师找好前、后、左、右的几个学生叮嘱:让其在实验开始后举手。课堂上,老师拿出一瓶液体队同学们说: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一个实验,看看用多久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时。一个、两个、几位同学举起了手,不一会儿,几乎全班同学举起了手。这时,教师揭秘答案:这是一瓶蒸馏水。

  这个实验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从众效应,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在一片惊异声中,教师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答:从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剖析从众,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了解从众现象的含义及表现,我选择了相声大师马季、赵炎的相声MV《打鸡血》片段, 播放

  老师设问:“你如何看待赵全信赵大爷的言行?”

  学生通过分析赵全信的只要你说,他就全信、跟风打鸡血、跟风甩手疗法、还到处宣传的夸张、搞笑的行为,认识到:从众就是像赵全信这样别人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的现象。前面是心理从众,后者是行为从众。(以此总结出从众现象及其含义,以及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两种表现。)

  这里利用了相声这种诙谐幽默的艺术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完成第一个知识目标。

  环节一:我发现

  在学生对从众现象有了基本认识后,我设计了“我发现”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显示生活中存在哪些从众现象?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踏上发现之旅吧。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得多。激励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也为后来剖析从众影响奠定基础。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注意从学习习惯、业余爱好、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方面启发颠簸,使学生呢个自然的认识到:原来从众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

  紧接着教师启发:这些从众现象到底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剖析从众的是与非。

  环节二:“我剖析”

  是: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自己发现的一些积极从众现象进行分析,由于学生指示经验有限,教师辅以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的图片,将大量鲜活的资源和信息引入课堂,这样既有信手拈来的身边发现:

  记笔记

  演讲

  也有打开眼界的社会人生:

  奥运志愿者

  泉城义工

  为地震在区捐款捐物

  围绕这些情景,师生共同分析交流,总结出从众的积极影响。教师提升:共建和谐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从众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情感价值观升华。

  非:首先承接上一环节的讨论活动,组织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盲目从众现象进行分析,师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到盲目从众的消极影响:不仅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集体的事业。

  接着教师用“一个同龄人的故事”将学生对盲目从众的认识引入深入。教师问:是什么导致鹏鹏有了违法犯罪的想法?引导学生通过鹏鹏演变的过程认识;不少青少年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他们或受不良分子影响,或虽有顾虑,却认为“法不责众”盲目跟风。之所以用贴近学生的情境,是为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实现能力目标。

  为增加説服力,接下来教师又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发人深省的案例“黑龙会”和“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调查数据。师问:请结合案例进一步说一说盲目从众所带来的危害?真实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再次为学生敲响了警钟:盲目从众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切忌盲从。

  在这个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获取了知识、升华了情感,提高了能力。至此,本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为了学以致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我提高”板块。

  环节三:我提高

  方方同学好学上进,善于模仿,人送绰号“都模仿”。见到好友拉小提琴,很“淑女”,回家吵嚷着让父母买小提琴,全然不顾家里经济拮据,自己对音乐毫无兴趣;看到同学练书法,“很雅致”,自己也拿起毛笔连起来,可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听第一名同学说“记笔记”是取胜的法宝,于是下定决心记笔记,可笔记记完就扔在书包“睡大觉”了,成绩没有起色。方方陷入了苦恼中,难道我“积极”从众错了吗?

  教师启发:为什么方方”积极“从众,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将学生对从众的认识引入更深层的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生活是复杂的,并非对、错可以简单的衡量。在增强辨别是非能力的基础上,考虑是否符合自身条件、特点以及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否则看似“积极”从众,实则盲目。只有符合自身特点,积极投入,认真参与,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并乐在其中。此环节是对本节课的提升,意在明理导行。

  在课堂结束部分,教师将本课主要内容融会贯通,编成朗朗上口的三字歌,学生们齐朗诵:从众象,百态生,是与非,……以此回顾本课内容,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在朗朗的吟诵声中,教师寄语:同学们的生命之舟才刚刚启航,是选择随波逐流,终有一天被大浪吞噬,还是自主方向,驶向理想的彼岸?聪明的你一定有了自己正确的选择,那就让我们带上今天的收获,踏上征程,去赢得属于自己朗朗晴空!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来写: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作者通过对这两件事的详细描写,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课文开头先介绍了海伦小时候因遭受疾病而夺去了她健康的人生,从此她便与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所隔绝,但小海伦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顽强地站了起来与残疾做着常人无法想像的斗争,终于以她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残而不废!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海伦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面对挫折与不幸,我们始终应该做一个强者,做一个永远“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

  二、 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比较长,内涵比较深。因为这一学段的孩子不读文上有了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了强化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我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部分重点词句;

  3、 初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顽强精神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为了把这一根抓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识字、写字仍然是这一课的重点。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仅只是十来岁的孩子,而且海伦的生活可以说与他们存在着两个世界距离。他们从未体验过盲、聋、哑的生活的滋味,是很难走近海伦的生活世界的。所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所在。

  四、说学情

  (一)学生对人物故事一类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喜欢知道故事大致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经典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富有同情心和爱想像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唤醒孩子想像力,以使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很好利用孩子这一特性,创设情境,让孩子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他人,更好地把自己与文本中的人物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有效理解文本中人物的喜与悲,才能让他们把握好难点,努力突破学习难点,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情境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唤起生活经验,走引导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四结合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音乐敲击心灵

  音乐可以抒发人的情感。开课我以音乐烘托人物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海伦双目失明,双儿失聪时的痛苦描写部分。这一情感的体会设计,海伦那痛苦的生活敲击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抓住学生富有同情心的心里特点,把学生引入对课文的最后一段的理解,在朗读中他们知道海伦考上大学的喜讯,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抓住时机她的成就靠的是什么?引入新课的重点“不屈不挠”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新课的学习。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去走近海伦.凯勒吧。

  (二)、抓住关键词、句,走进人物。

  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时,我准备采取“情境教学法”、“提纲挈领,自主学习法”、“读写结合训练法”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情境教学法”能使课堂产生吸引学生的巨大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提纲挈领,自主学习法”,也是现代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课文第四小节中“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集中体现了海伦的“不屈不挠”,课文语句凝练概括,要读出其中的蕴含,则需要创设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想象与读写的最佳氛围。

  (三)、唤醒经验引共鸣

  为了避免语文教学中条理分析的情况出现,我将课文3、5、8纳为一体进行教学,我提示学生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是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我让孩子默读课文3、5、8节,思考:你还发现了海伦的什么?通过我的点拨指导,学生交流发现海伦内心充满了爱。正是因为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把世界想像得那么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心存爱,使得海伦写出了那么多感动世界的文字。随即摘选部分出自《冲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内容,与文章主题相关,以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四)、巩固拓展作铺垫

  1、整体感知我采用给词复述课文的方法。

  2、对于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孩子们知道的不是太多,尤其是安尼.沙利文老师,他们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为了让孩子对海伦和沙利文两位人物了解的更多,以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课外读一读海伦的书,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都非常值得孩子们一读,通过学习课文,再读一读这些书籍,我想,对孩子心灵的触动一定会更大。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生命线。为了突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使本节课教学有一条明晰的流线,我特设计了如下板书:

  不分昼夜

  拼命摸读

  8、海伦.凯勒 如饥似渴 不屈不挠

  夜以继日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有趣的脸》一课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10课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学生学习了《会说话的手》,知道用手的不同动作表达情感的基础上,围绕人的脸部表情的变化,引发学生由单一的脸部表情变化转化成生活中有趣的表情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再加上选用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画和形式各异的儿童画作品,为学生提供多种画法的范图,使学生领会到相同的表情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的创新意识,为下一课《照镜子》的主题创作教学做好铺垫。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美术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生活中人物不同的脸部表情,初步认识脸部表情与五官变化的基本特点与大致比例。

  过程与方法:能大胆地运用彩色水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用夸张的手法轻松、自由地表现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有趣的脸。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认识到欣赏人物画时,脸部表情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并能大胆地运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有趣的脸,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手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难于用准确的线条表现所观察到的事物,加上一年级学生很难做到边看、边分析、边表现,写生仍以记忆为主。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如何表现有趣的脸。

  教具准备:图片、范作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征和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习惯,本课主要运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多元评价”等教法,通过“演、看、玩、想、画、评”的交替活动,遵循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规律,强化课堂调控,让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学法

  通过“演一演、看一看、玩一玩、想一想、画一画、评一评”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观察体验,理解人物脸部表情的基本特征,并把观察体验大胆表现出来,提高观察、欣赏与表现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

  遵循“直观体验积累表现素材——观察分析捕捉事物特点——欣赏借鉴艺术表现手法——评价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主线,本课教学共分演一演、玩一玩、看一看、画一画、评一评五个环节来实施。

  活动一、演一演,引领观察。

  1、老师用卡纸遮挡住眼睛以下的部位,做“喜”的表情,让学生观察并猜猜老师的表情,并说出依据。

  2、邀请学生进行“喜、怒、哀、乐”的脸部表演,老师引导其他学生进一步观察。

  3、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进行演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表情的变化(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

  4、揭示课题:“你们还能够表演出更丰富、更夸张的表情吗?大家一起来看看‘有趣的脸’”。(板书课题)

  以上活动设计,通过师生、生生的造型游戏,让学生体验造型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会观察、发现人物脸部表情和心理变化的关系,初步感知脸部表情与五官变化的基本特点与大致比例,以及怎样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表现。

  活动二、玩一玩,丰富体念。

  准备各种味道(酸、甜、苦、辣)的食物让学生品尝,并用表情表现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观察,说出他们脸部变化,并根据他们的脸部的变化,猜猜他们品尝的是什么味道。

  本环节 “尝、看、说、猜” 活动循环往复,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进一步观察、发现人脸部夸张表情和特征,为下一步创作积累记忆素材。

  活动三、看一看,获得感悟。

  1、欣赏摄影作品。课件播放 “申奥成功的喜悦”、“抗洪战士的疲劳”、“雪灾中焦急的等待”等人物表情突出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表情的多样性。

  2、欣赏绘画作品。运用课件播放绘画大师及小朋友的作品,挑选几幅代表性的作品(如毕加索用线条表现“惊恐”的表情;小朋友用大面积的红色表现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还有边吃西瓜边扇扇子的“惬意”,作者在构图上大胆而夸张地将整张脸几乎填满了画面,那张得大大圆圆的嘴正要咬着那块红通通的西瓜。这些作品不但构图饱满,而且主题鲜明,视觉效果强烈)。通过看一看、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与分析: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情绪?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绪的?让学生逐步认识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与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有趣的脸”。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语言的学习更需要典型的作品做为直观教学,本环节采用大量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与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从线条、构图、色彩及其所传达的情感信息进行观察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有趣的脸”的主观感受,掌握表现“有趣的脸”的绘画方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活动四、画一画,学会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创作一张“有趣的脸”(相机播发背景音乐),要求大胆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进行夸张的表现,特征要鲜明。提示:练习中可以根据前面观察到的表情特点进行创作,要敢想敢画,画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巡视时,注重创新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表现与求异思维,体会创作的乐趣。对于优秀作品及时发现并向学生反馈表扬,这样既鼓励了学生的创作激情,也能给没有头绪创作的学生一些借鉴。

  活动五、评一评,促进提高

  学生自主把作品拿到讲台展示,采用教师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线条、趣味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品做做相应的表情,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通过欣赏与评价,进一步学会如何大胆地运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有趣的脸,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欣赏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四、说板书设计

  为简明扼要地说明“脸”的表现方法,突出教师示范和激励学生成长,我设计板书如下:

  作业展示

  有 趣 的 脸

  教 师 示 范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翠鸟》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鸟儿”中第一课。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详细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 翠鸟的外形时,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序地进行描述。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1、了解翠鸟外形的美丽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翠鸟,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先基本概括后具体的描述方法,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有序观察和具体描述。

  教学重难点: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

  教具准备:翠鸟图片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我采取了以“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为中心,引导学生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探究、合作学习。通过直观教学法,用翠鸟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作者先概括后具体,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朗读体会法,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考,在朗读中想象翠鸟捕食时目光锐利、动作敏捷。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说学法

  以思想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引导学生读一读、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朗读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明确任务

  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从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把你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小组内交流

  结合昨晚预习作业,现在小组内交流。

  (四)班级展示

  1、翠鸟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学生看图观察,体会作者先概括后具体,并按一定顺序观察的写作方法,有感情地朗读。

  2、翠鸟目光锐利、动作敏捷。

  抓住2小节中“疾飞”、“一眨眼”,说明翠鸟飞行速度快。3小节“机灵”、“难以逃脱”来说明翠鸟目光敏捷。“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说明翠鸟动作敏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自然段。

  3、住处 陡峭的石壁上的石洞里

  抓住“老渔翁”的话体会作者由“愿望---失望---希望”体会作者爱鸟的心情。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

  (六)、小练笔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五、板书

  翠鸟

  外形 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

  活动 目光敏锐 动作敏捷

  住处 陡峭的石壁上 (愿望----失望----希望)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7的内容。

  2、教材简析

  数的大小比较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百分数、小数之间大小的比较。教材中的内容是笼统的,涉及的面深而广,光靠教材上的内容让孩子全面的掌握知识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精心设计教案,让孩子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突破难点,还要让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3、学情分析

  孩子已经学过数的大小比较这部分知识,同一类数的大小比较对他们来说是比较轻松和顺利的,但多个不同类数的大小比较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学、合作探究、讨论归纳,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必要时,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

  4、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孩子的知识现状和年龄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孩子学会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比较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整理知识框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孩子归纳、总结及自我复习的能力,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孩子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孩子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孩子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难点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具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比较、判断、分析中落实教学目标;在探究的方式上,引导孩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现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让孩子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在生成中突破,培养孩子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五步进行:(一)快乐启航;(二)快乐畅游;(三)快乐拾贝;(四)闯关我最棒;(五)评价激励。

  第一步:快乐起航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创设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师:同学们,今天小猴给大家带来四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你们还记得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让我们和这几个好朋友快乐起航吧。

  孩子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随机进入第二步快乐畅游。

  第二步:快乐畅游

  我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分别复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大小比较等内容。共设计了三个活动:

  1、比一比,谁是记忆小明星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生:孩子自由汇报。

  师:评出记忆小明星。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师:课件出示训练题目。

  生:尝试解决。

  此环节的设计能使孩子进一步清晰在上一个环节中建立起来的模型,将比较大小的方法进一步进行梳理,并初步的加以运用。数学教学活动强调在练习和运用中提高,在孩子掌握了两个小数和两个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后,及时的加以运用,能巩固所建立的知识模型,并能提高多种能力。

  2、赛一赛,谁是合作小能手

  师:刚才我们评出了记忆小明星,下面我们再来赛一赛,看哪个组合作得最好。(出示课件)

  生:分组练习

  师:评出合作小能手。

  生:小组汇报,总结方法。

  师:出示课件,指名读课件内容。

  生:练一练,比较3/7、3/8、4/7的大小。

  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比较方法,集体订正。

  这一环节重在合作学习上,小组成员将自己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和较好记忆方法告诉大家,求教大家帮助解决自己还比较模糊的知识。

  3、拼一拼 ,谁是智慧小精灵

  师:单独比较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方法大家掌握了,那么,如果一个题里既有分数、小数,又有百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师:出示课件:比较72.5%、7/9、0.7255和0.755的大小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生:比比谁的做法好,谁是智慧小精灵。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比较方法。

  通过指导孩子完成练习,归纳比较方法,抓住孩子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进行深入探究、弥补不足,从而全面掌握;抓住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方法,适时引导孩子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师:同学们,在畅游过程中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让我们把收获到的知识整理一下,我们去快乐拾贝吧

  第三步:快乐拾贝

  生:归纳总结知识点。

  师:板书。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满载而归。在回来的路上,小猴子还想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闯关吗?

  第四步:闯关我最棒

  第一关:挑战自我(出示课件)

  第二关 :战胜自我(出示课件)

  第三关 :勇敢面对.(出示课件)

  第四关:突破极限(出示课件)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有梯度的闯关练习,知识由浅入深。使孩子在闯关练习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引导孩子进行知识拓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孩子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第五步:评价激励

  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小猴子也很佩服你们,还要向你们学习呢。希望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在这一环节里,我针对孩子在这节课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孩子继续学习,树立学习信心和目标。

  四、说板书设计

  整数

  小数 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

  百分数、小数、分数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要概括了知识要点,又体现了知识结构,便于孩子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能熟练地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能将自己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和好的记忆方法告诉大家,求助大家帮助自己解决还比较模糊的知识。这一环节的教学将提高孩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快乐拾贝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既培养了孩子归纳整理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闯关我最棒这一环节,树立了孩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意识,让孩子深深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说课稿 篇6

  画角说课稿

  徐阳平

  说教材: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画角。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尽心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操作过程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

  技能目标: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情感目标:再画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明确各种角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怎样用量角器画角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说学情:

  在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部分校舍感已能对角进行分类。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这样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学起来觉得容易多了。 说教法

  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 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3:画出40°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40°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归纳总结

  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活动4: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开口方向不一样)

  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三.巩固练习

  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55°、110°、65°的角。

  2.用三角板分别画出30°、90°、45°的角。

  3.试着用三角板分别画出75°、105°、120°的角。

  4.用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折成的角是多少度?测量一下

  四.板书设计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8课是以爱科学为主题的,《维生素C的故事》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则富有情趣、生动感人的科普故事,文章不仅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给人以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以生动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

  二、教学目标

  为渗透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制定了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说出哥伦布情感发生的变化和原因;能运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了解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朗读中感受体验哥伦布的心情,朗读交流中积累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朗读中理解奇迹,知道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文领悟到对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三、教学重难点:

  为了实现以上三维目标,使学生学有收获,我依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地思考与研究。

  四、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中实施目标时,我力求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五、教学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让学生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说说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也就是VC的发现经过。学生通过回忆再次明确文章的脉络。

  第二板块:认识“怪病”。

  让学生在阅读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怪病,引导学生说出怪病的得病原因,症状等方面的内容。体会“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可怕。在此基础上教师话锋一转说:怪病虽然可怕,但它阻挡不了航海家远航探险的脚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哥伦布,跟随他一起去经历一次危险而难忘的奇迹之旅。这段进入新授的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第三板块:体会心情 。

  这一板块是学习课文3-6自然段,我采用读中感悟来达到体会人物心情、理解奇迹的目标。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描写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有关词句,接着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哥伦布的心情变化。然后细读每一小节,读后交流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的段落语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遇到怪病时哥伦布既忧心忡忡,进退两难,又茫然无助的复杂心情;体会到哥伦布听了船员的请求后心中既感动,

  又自可奈何别无良策;体会到胜利返航时哥伦布伤心欲绝,悲痛欲绝的沉重心情;体会到奇迹出现时哥伦布惊讶万分又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

  第四板块:感悟道理。

  这一板块也是以读为主,读远航结束时哥伦布的想法和做法,谈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哥伦布急于揭开秘密的迫切心情,结合几句名人名言,从中懂得生活中碰到奇怪的事情要善于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往往就是新的发现开始。人们就是对哥伦布提出的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终于揭开了野果子中的秘密。这一部分我只是简单处理,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从研究成果中你了解了维生素C的哪些知识。

  第五板块:作业和课外拓展。

  设计了三项作业,第一项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复述课文,二、三两项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说课稿 篇8

  1.一、教学目标

  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

  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掌握位似图形概念,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

  (3)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4)两个位似图形的主要特征是: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

  (5)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其步骤见下面例题.作图时要注意: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如例2),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如例2中的图2与图3).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补充的一个例题,通过辨别位似图形,巩固位似图形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位似图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2)两个相似图形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二者缺一不可.例2是教材P61例题,通过例2 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讲解例2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画出所要求作的图形,要让学生通过作图理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这和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

  置有关(如位似中心O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外,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内,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的一条边上,可能选在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上).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如例2 中的图2与图3),因此,位似中心的确定是作出图形的关键.要及时强调注意的问题(见难点的突破方法④),及时总结作图的步骤(见例2),并让学生练习找所给图形的位似中心的题目(如课堂练习2),以使学生真正掌握位似图形的概念与作图.

  四、课堂引入

  1.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面所给的这样一类相似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2.问:已知:如图,多边形ABCDE,把它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应该怎样做?你能说出画相似图形的一种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例1(补充)如图,指出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

  分析:位似图形是特殊位置上的相似图形,因此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位似图形,首先要看这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再看对应点的连线是否都经过同一点,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

  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

  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理解课题,整体感知。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树立大的语文观念。我以课题的理解为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渗透理解古文的方法。

  (二) 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自读感悟,合作探究。学习既是每个学生的事,又是师生,生生共同的事。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和手中的资料来试着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理解,最后在班上交流感悟。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为为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做有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不但读懂文字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情境再现,练习表达。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我适时的播放了两首乐曲,并且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仿照书上的表达方式练习说话。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氛围、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精选】说课稿汇编9篇】相关文章:

1.英语说课稿汇编15篇

2.散步说课稿汇编15篇

3.木兰诗说课稿(汇编9篇)

4.《奇妙的克隆》说课稿精选

5.《荔枝》说课稿精选2篇

6.《节日》说课稿(精选5篇)

7.《草原》说课稿(精选7篇)

8.《离骚》说课稿(精选3篇)

9.短歌行说课稿汇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