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10-06 13:01: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合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说课稿合集九篇

说课稿 篇1

  学生分析:

  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

  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天艺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 道德情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难点: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课前准备: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1. 欣赏《敦煌》片断。

  2. 提欣赏要求:师提问:飞天美吗?美在那?

  3、学生边看教师边介绍飞天: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4.学生谈飞天的美。

  5.教师总结:是呀,我们中国的飞天是不带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人物的动态,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飞天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古代艺术家到底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飞翔的样子的。

  二、欣赏和思考(小组交流):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4.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边汇报边欣赏课件,分析飘带与人物动态的关系。

  5.师总结:飞天的飞动的表现就是靠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灵动轻盈的身躯,才显得飞翔与空中的人形是这样自然生动。同学们假如你是飞天,你会怎样飞?

  6.学生摆人形纸模,提醒学生注意动态。

  四.做画步骤:

  1、画飞天的大形。

  2.添画飘带衣裙。

  3.添画背景。

  4.上色。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六、拓展;

  1.课件欣赏:奥运会开幕式的飞天、08年春节晚会节目飞天、油画家曾浩的油画作品。

  2.师提问:设计灵感来自哪里?生:飞天。

  3.今天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你们的创意,看到了各种现代派的飞天,老师想说你们的创意让我自豪。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小说《猫》。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回报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

  《猫》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编选了《猫》、《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共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认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猫》以平常的题材表现出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想。记叙的是作者三次养猫的故事,三次养猫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快乐而辛酸;快乐而愤恨;可怜而悔恨。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可以说是一首"弱者的挽歌,人性的牧歌".

  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但本文蕴含的世态人情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应该让学生多诵读、多体会、多谈自己的看法。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人物描写已经基本掌握,但对于细节描写的了解较少。通过本文,可以培养学生在细节方面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结合课文特点,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 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2.方法过程目标:通过品读文本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信息,概括文章的能力。学会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结合,既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原则。(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重点: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难点: 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

  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有针对性的探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诵读体验和品味赏析,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四。说教法(我采用的教法有)

  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概括时要抓住课文文中的关键词,而且紧扣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讨论法:我在课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

  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

  圈点勾画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这些方法的功能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它既促进了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设疑能力,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提供丹顶鹤,芦苇荡,沼泽地的画面,配乐讲述一个大学生在一次救丹顶鹤的过程中滑进沼泽地,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生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大学生为什么这样做?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引出所学课文,看郑振铎先生与猫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本层次的教学创设情境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

  2.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1)预习反馈 读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组内交流词义,时间一分钟,有疑问合作互相帮助。然后小组竞赛(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空2分。

  污sè( ) 惩jiè( ) 怂恿( ) 蜷伏( )(2)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怂恿:

  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竞争意识。

  (2)速读课文,勾画重点。合作探究,完成表格。时间4分钟。

  外形

  性情

  在家中地位

  结局

  对它这种结局的感受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在指导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中,重点讲解作者感受,以及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质疑之后寻找伙伴,分工合作解决疑难,从而读懂课文主要内容,在汇报合作成果交流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交流辩论,达成一致,既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辩、析等能力,同时打破了传统,形成了开放式课堂。

  3.重点研读,品赏语言

  在表格的分析中,让学生更清楚直观的明确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三只猫,它们各具特色,栩栩如生。从课文的写法中我们学到了—抓住特征,细节描写(板书)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即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的相貌、情态、举止、性情等进行细致的刻画和描绘。使文章生动传神、形象感人。

  通过举例让学生领悟赏析的层次: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例如:写第二只猫的活泼有趣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突出了它的活泼有趣,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自学指导:品读课文,找出你欣赏的几处细节描写,进行揣摩和赏析。要力争与他人说法不同。时间3分钟。

  本层次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品味语言的方法,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品的能力。

  4.感悟主题,拓展提升,写作练笔

  作者说"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

  猫也是不能说话的,如果它会说,它将告诉我们这两个月里它怎样的经历和心理呢?请想象它这段时间的经历,抓住它的外貌、心理等写一段话,注意在描写中融入感情。

  此环节的设置,将想象揣摩与练笔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刻体味作者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心路历程,感悟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将语文延伸至生活。

  5.盘点收获,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 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

  词语积累,写法,作者感情,自己感悟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文主要写两位旅行者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条山谷中旅行,发现了山古里的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之谜而揭示的人生哲理。不仅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展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初步领悟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揭示了“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活和更好的发展”这一人生哲理。

  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品析推敲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六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阅读理解的能力,视野较宽,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学习经验,巧妙结合远程丰富的资源,通过直观展示,以读促悟,扶放结合的方法,抓住谜底为切入口,直奔谜底所揭示的人生哲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法,采用“读——找——品——悟——论”的方法学习课文。

  三、说资源巧用

  本节课我应用了一下几个资源:

  1、本节课生字、词语幻灯片

  2、雪松的直观图片

  3、重点句子品析幻灯片

  4、《卧薪尝胆》动画资料展示

  5、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资源材料

  6、同步拓展训练题

  [新课标明确要求:“课堂教学要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而农远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恰能更好的倡导新课标理念,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直观感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向着“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目标阔步前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课文

  1、复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幻灯展示有关词语)指名读读再任意选词造句。

  2、导入课文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可知道山谷中有什么迷?(幻灯展示图片资源)

  生: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这一奇异的自然景观就是一个谜。

  (展示雪松直观图片)

  师:看吧,雪松经受着风欺血压,可它依然傲骨挺立,看着它们,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赞美它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用一首诗,有的`用一个成语,有的用一句优美的句子赞美了雪松的坚强品质。

  [及时温故,学以自用,同时通过直观展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细读课文 深刻领悟

  教学时,围绕“为什么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长雪松?”以这个谜面直奔谜底,组织读读,找找,画出有关句子细细品析,再进行小组讨论

  谜底是什么?是谁发现的?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段,找出谜底。

  (出示课文揭示谜底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东坡只长雪松”的关键在于“东坡雪大”以及“雪松的本领和顽强的生命力”接着我趁热打铁:那么雪松到底有什么本领呢?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学生再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描写雪松特点和品质的词语,画出雪松与大雪做抗争的语句。

  (出示有关句子)学生反复悟读,读出雪松是在尽可能的去承受大雪的压力,而又实在承受不住的情况下才选择弯曲。雪松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存活,是因为它学会了“弯曲”。我在诠释“弯曲”这个词时,不是狭隘的定义为一种斗争的行为策略,而是拓宽“弯曲”的内涵。“弯曲” 不是懦弱,只是暂时的退让,为的是寻找机会“反弹”以退为进。读到这里,我们都被雪松什么样的精神所折服呢?(不屈不挠,能屈能伸)

  是啊!雪松虽然暂时的弯曲了,但这里蕴藏着抗争的力量。。

  [这部分的设计依据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阅读感悟,紧扣文中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并不失时机的组织交流,让学生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语言领悟释放出来,达到培养学生朗读、分析、理解和感悟能力。]

  (出示两位旅行者启示的话)重点品悟第二个旅行者的启示,交流讨论从第二个旅行者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想到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时候该正面抗争,什么时候该适时退让,以及古今中外有哪些人具有雪松这种精神的?让学生自由谈感受。

  (出示越王勾践和司马迁的课件资源)说说画面的人物和主要事迹,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这一人生哲理。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书面哲理通过学生的讨论,感悟,又重新回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去,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为每个学生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

  活中去,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为每个学生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

  (三)、总结课文 加深感悟

  1、指着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2、(出示远程同步联系)加深对生活中事例的理解和感受

  五、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4

  说课就是对同行口述所要上的课:介绍教材,阐述教法,说明依据。(后两者可以融在一起说)说课的目的在于通过互相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由于说课面对同行,时间有限,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机械地对照说课条款逐项予以详尽叙述,而必须根据开课的性质灵活处理,做到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突出自身教学特点,这样才能让同行听有所得。现以《三只白鹤》试说,仅供参考。

  《三只白鹤》是第二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教材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认识自然,发展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本课通过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事,告诉人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对,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重点是理解三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

  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样找鱼,找到了吗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这样通过教师的设问,唤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有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快速整体感知。

  二、重点精讲,扶放结合

  第二、三自然段是本课重点内容。第二段三句话结构一样。第三段跟第二段结构相似;因此我采用扶放结合指导精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看了看是什么意思哪些话写第一只白鹤记住理鱼地方(用下划线画出)简单讲鱼埋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抓住重点。(第一只白鹤抬头看了看太阳,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余下两句及第三段可以放开,稍加指导让学生自读作记号,同桌对照。这样重点精讲,扶放结合,有利学生学会学习。

  三、巧用幻灯,突破难点

  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为突破难点,我采用组合片幻灯演示,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午和刚刚升起的太阳位置,看白云飘动,就懂得不能用太阳、白云作标记。

  四、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当学生懂得要选择不动事物作标记后,为进一步拓展观察思维能力,我创设新情境:假如你们是白鹤把吃剩的鱼埋在这里,(投影图:海滩上一棵椰树,一块大石,海边一艘船)怎么记埋鱼地点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思维,找出最佳答案在椰树和石头中间。此时予以表扬鼓励,顺水推舟,揭示寓意。

  板书:

  27

  三只白鹤

  第一只

  记住

  太阳底下

  (动)

  ×

  第二只

  记住

  白云下面

  (动)

  ×

  第三只

  记住

  柳树旁边

  (不动)

  找到了鱼

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文本理解:

  本文记叙的是一个中国维和观察员的儿子给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先生写的一封信。本文作者雷利的父亲雷润民于1994年牺牲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赴伊拉克—科威特作为军事观察员)。作者用饱蘸血泪的笔触回忆了远赴异国的父亲与家人的最后见面的情形,也以极其痛苦的语言描述了爸爸回来后的场景:“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作为儿子,父亲的逝去让其刻骨铭心的痛苦,也萌生了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于是,作者由此及彼,联系现实:在怀念父亲的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世界的不太平,战争还在时刻威胁、蹂躏着这个美好世界。为此,作者以一个中国孩子的视角,致信加利先生,强烈表达中国孩子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本文语言恳切,字字充满血泪。但是本文的叙述中充溢着较多的“官方语言”,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似乎显得过于老成持重。不管怎样,但是文本中透露出的对父亲的“真情”却是纯粹的,也让每一位读者为之动容的。

  二、设计理念:

  语文的性质决定语文不纯粹是人文的,如何体现语文“本体”,要切实注意文本语言,给予学生语言的滋养。语言与精神的发展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某一方面。本文的特性是情感浓烈、饱满,主题极为鲜明,教学中须恰当地把握情感的“度”,否则很容易浓了情感,荒了语言。如果一味地起“高调子”,极易滑向思想道德“说教”的泥沼。为此,“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策略,教学中要紧扣语言,引领学生入情、悟情、抒情、融情,让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和谐共振中诠释“和平”的内涵,建构“有意义的课堂”。

  就这篇课文而言,文字就极具感染力,很多老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都会热泪盈眶。但是要在没有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的小学四年级孩子内心能产生强烈的震撼,必须要借助恰当的媒体渲染。,是否使用血腥的场面,有过犹豫。因为现在的孩子里战争太遥远,让他们了解战争是一件难事。用上这样就能激发大家对战争的仇恨,从而对作者失去父亲的悲痛有更深的体会。但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对和平的向往,让学生接触过多的血腥场面,难免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凯旋、卓越、弥漫”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联合国维和的背景,在身同感受、切己体察中体会“我”失去父亲的悲痛,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内涵。

  3、能边读边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材:

  我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领悟作者的感情,在读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五、说教学准备。

  由于四年级学龄段的孩子接触事物直观、具体,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本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自主感悟和平与战争两个对峙性强的概念还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础。因此,在上课前,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2、准备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说教学程序及教学理念。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能在对话中充满活力,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基于这样的想法,我设计了这节课。

  第一个教学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新课。

  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和平的圣土上,对于战争,他们缺乏深入的了解。无论是时间、空间,距离学生的实际都很远。这样,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为此,我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经过选择,整和、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战争的残酷,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接着我让学生谈感受引出了课题。导入新课。

  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引出了:雷利发出了怎样的呼声?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相机板书:和平)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

  第三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解决问题,学上汇报解决问题的情况。

  第四个教学环节品读感悟痛失父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我首先围绕雷利之所以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是因为他失去了父亲,那他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学生自由读书,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且勾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爱家庭、有知识、爱和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的用一句话自豪地介绍爸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即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拥有这样的爸爸是如此的令人骄傲与自豪。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假如爸爸凯旋归来时的幸福与快乐,与爸爸的灵柩归来时的伤心形成鲜明的对比。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迷惘到顿悟;由“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过程,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角色的换位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爸爸的回来,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使学生把自己摆进去,与文中角色合而为一,与作者一起怀念父亲,一起悲愤,一起渴望,一起呼吁。不知不觉中游历于文本之中,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再一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无限的渴望”这一感情基调,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在原原本本地读中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平心静气地读中感悟父亲的崇高与伟大,在整体联系的读中理解呼吁的重要。比如,理课文的第三个自然段时,采取了创设情景朗读的方法,老师和学生一起呼吁,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妈妈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引领学生一次次的呼唤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读出感情,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

  在此基础上,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爸爸虽然牺牲了,但他还挂念着和平。但世界就会因此而太平了吗?由此引出本课的难点问题,让学生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我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事实资料,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了战争的场面,学更具体的感受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更激发了学生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解决这一疑难问题,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让想象着战争中儿童的残象,向发起战争的人发出了和平的呼吁。体现了以读为本,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并相机板书:和平和平。

  第五个教学环节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在朗读体会雷利的呼声后,我问到:作为新世纪的儿童,为了让世界充满爱,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你们想做点什么呢?让学生融入文本,进一步升华情感。接着又播放了全世界人们为维护和平而努力的媒体资料,让学生体会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不仅仅是雷利一个人的呼声,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让学生体会到在不远的将来,和平之花一定会开满全球,明天的世界一定会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说课稿 篇6

  一、目标确定

  大班儿童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儿童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儿童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因此,针对本班儿童科学教育特点,我确定以下目标:

  1、萌发

  儿童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2、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并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3、发展儿童的观察、比较、合作、判断能力。

  二、教材分析

  玩影子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游戏,幼师紧紧抓住儿童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儿童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活动中,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儿童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激发儿童探索欲望,促进儿童的创新思维。

  重点:如何让影子动起来.

  难点: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三、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我做了物质方面的准备和知识方面的准备。

  知识方面准备:1、知道镜子会反光,了解平面镜的特征。

  2、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

  物质方面准备:1、白纸、手电筒、固体胶若干。

  2、乌龟、小鸟、风车、风扇等。

  3、幼师范例一份,应集灯一个。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儿童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儿童为主体,幼师为主导,培养儿童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儿童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儿童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儿童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五、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涉及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首先我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儿童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

  向儿童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儿童自由发言,体现儿童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

  (二、)了解影子是怎样的

  为由而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儿童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儿童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三、)跳舞的影子

  1、幼师操作游戏材料表演,儿童观察小鸟飞起来跳舞,但不结实操作过程。

  2、为儿童提供材料:手电、纸、小鸟、固体胶,通过实验操作,启发儿童想办法上小鸟跳舞。

  3、

  幼师鼓励儿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儿童讨论:为什么小鸟会飞起来?

  小结:要让小鸟跳舞,翅膀之间必须有距离,同翅膀的角度折的正反合适有关。

  (四、)进一步探索影子跳舞的奥秘

  1、提供各种形象,请儿童人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哪些部分便于活动,然后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2、儿童探索,根据情况指导,如当儿童未能让风车转起来,可启发儿童思考,风车的角度折叠是否合适,手电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风车的活动有关。

  3、儿童讲述方法并交流,引导儿童观察和体验,物体是怎样活动的?

  小结;当手电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影子也发生了变化,这样他们就跳起来了。

  (五、)活动延伸

  1、到户外去寻找各种物体和自己的影

  子,并玩踩影子的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课题。这一环节调动儿童身体各个部分,充分满足儿童好动的个性,是儿童直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和感受影子带来的有趣现象。

  2、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现象。

  本次活动通过儿童观察、操作,鼓励儿童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儿童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说课稿 篇7

  三,得出结论:

  【意图】组织学生搜集证据、开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会上大胆想象人类无节制地开采矿物所造成的后果,并插入“部分矿物资源枯竭时间表”,这必将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他们将认识到大家所担心的.后果已不是遥远的事,因此而产生紧迫感、危机感,意识到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四,巩固应用: 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

  1? 讨论: 你认为人类应为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做哪些事?

  2? 学生发表意见。

  3? 讨论: 我们能为矿物资源的保护做些什么呢?

  4? 小组活动,制定小组行动计划。

  5? 全班交流,完善各组计划。

  意图:通过小练习,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得更深刻。

  五、 拓展延伸:

  1,计算自己家一个月用去多少一次性用品,估算一年用掉多少资源?

  2,估算班级每个月用掉多少一次性用品,估算一年用掉多少资源?

  意图:学习无止境,把课堂带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同学们意识到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感谢大家的倾听,说课结束。

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北师大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小书架》。

  北师大教材是从学生的角度入手的,它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识字教学与拼音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

  而本教材的第八单元是学生正式接触、学习拼音的开端。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六个单韵母及其四个声调。

  在本单元适当的.安排了《小书架》一文既巩固又强化了单韵母的学习,这也算得上是编者煞费苦心了。

  本课主要讲了我家的小书架上,爸爸、妈妈和‘“我”的书摆放的位置,并在最后说明每天放学都要看它。

  本文一方面说明这是一个爱读书、爱整洁的家庭,另一方面也告诉了小朋友要养成每天看书阅读的好习惯。

  这篇韵文朗朗上口,易读易背,生字简单,易认易写,是初学识字的好教材。

  音节中基本出现了所学的字母,有利于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单韵母。

  鉴于教材的安排,我制定了以下的方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摆放物品要整洁有序,并逐步培养每日阅读的好习惯;

  2. 继续利用多种方式识字,认字8个,写字4个;

  3. 继续利用熟字联系拼读;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其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摆放物品要整洁有序,并逐步培养每日阅读的好习惯;

  2. 继续利用多种方式识字,认字8个,写字4个;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张小书架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揭题。

  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眼前这个小书架的样子。

  用“丁丁家的小书架当然要由丁丁来介绍。”来引入课文的学习。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易于理解。

  所以,要把重点放在认字和拼读上。

  在自主学习时要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要适当的指导学生进行拼读练习。

  在读文章之前,教师要有意识的归纳认字的方法。

  先由学生自由读文,再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生字,最后再来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在这期间,教师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对于生字,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拼读练习,从而达到拼音识字的目的。

  因为本课节奏感强,易于朗读,所以可以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来朗读、背诵。

  写字时要重点指导“书”、“用”的笔顺,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调整位置,直到写好。

  本课的一个拓展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找出丁丁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和学会整理东西的习惯和能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

  2. 正确书写生字。

  板书 :爸爸 上 妈妈 中 我 下 爱读书 爱整洁

说课稿 篇9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我和动物交朋友》。

  一、教材分析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第四册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主题中的一个活动。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中动、植物的生命现象,知道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就是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从而喜欢动物,并能善待动物。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重、难点

  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动物的知识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仍然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本课主要借助多媒体创设鲜活的图画和丰富的活动,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教学主要凸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树立善待动物、保护动物意识。实现了常规教学无法达到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本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激趣导入 认识动物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想不想看看动物王国里有哪些动物呀?

  【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环节二、了解动物

  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过于单一的现象,教师提供自创网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弥补了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足的弊端。

  【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等把学生带入了动物的世界。在一声声惊叹和欣喜的欢呼声中信息技术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平台。学生乐于去思考、去研究、去征服。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从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环节三、喜欢动物

  课件播放明明和小鸟的故事,思考:明明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小鸟放走了?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马上追问: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动物交往的经历呢?引发学生对自己日常行为的思考。

  【多媒体播放小故事声色兼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明白了要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巧妙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四、帮助动物

  游戏:用鼠标帮动物找家。

  【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教师设计了学生鼠标操作的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全员参与的同时借助网络优势,及时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

  环节五、爱护动物

  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自制一张爱护动物的宣传报。

  【学生借助多媒体及网络优势,很短时间制成了精美的宣传报,区别于常规教学的手工绘制,省时、高效。通过多媒体及时与同学交流,拓展学生视野,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保护动物与之和谐相处的教育。】

  环节六、全课总结:

  电脑播放FLASH动画,与画面中小动物边唱边舞结束本节课学习。

  【轻快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再一次使学生感受到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引发内心共鸣,有效地渗透了爱护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多媒体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网上畅游、视听感受、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亲历学习过程。

  2、将品德与生活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创设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3、创设轻松、愉悦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真实的感受着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实现了课堂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