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说课稿

时间:2021-03-18 10:31: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关于古代诗歌教学,《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

  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李煜其人其作

  2、介绍词的一般知识。

  3、运用文眼导读法鉴赏《虞美人》全词,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歌教学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我确定教学重点:李煜其人其作;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说教法

  1、朗读法2、问答法3、情境法。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导入:让学生体会到词的音韵美,又通过幽怨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初步领悟到本词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作者介绍:是为知人论世,对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作为对诗词理解的基础。

  3、词的介绍:因为对词的介绍一直我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归纳,这次就全方位的对词进行了介绍。

  4、了解虞美人。增加课外知识的含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朗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词的大体意思,为后文讲解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6、整体把握。主要是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

  7、逐句赏析。我所设计的每一个小问题,都是围绕体现全文感情基调的“愁”字展开的,这样就使词的讲解有了一定的整体性。

  8、挖掘愁的深层含义。实际上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9、讨论探究。这首词和李煜同时所作另一首《浪淘沙》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个人情感?学习了本课之后,进行课外延伸,达到学习与练习相结合的效果。

  10、小结。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2

  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及所处地位。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它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放在本课首位,既承上一课的唐诗,又引出以后的词人,实属必然。本单元是诗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的词感情浓厚,缠绵绯恻,读起来音韵铿锵,节奏感强,境界艳丽有脂粉气,而《虞美人》是其词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2、教学目的。

  ①、知识目标:

  A、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

  B、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

  ②、能力目标:

  A、提交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B、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综合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是培养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

  (解说: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又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直接感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3

  教学目的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设想

  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另外,可以引入他的《相见欢》进行延伸阅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讲李煜的故事。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提问:他是谁?

  二、知人论世,身份揭秘

  多媒体展示李煜的画像及个人档案。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在位15年,他的统治加速了南唐的灭亡。可见,他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同时,他擅长诗词书画,精通音律,还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教师解说: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煜的双重身份,他既能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写诗评价李后主:“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位亡国之君的内心世界。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把握节奏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2、请两位学生朗读,然后让大家评议谁读得好。

  注意: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去读:低沉、凄凉

  注意声调要有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关键词语。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背。

  四、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对囚徒生活的厌倦和愁绪和无限的亡国之痛。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东风”指什么?为何“不堪回首”?春风。物是人非,今非昔比,故国之思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联系学过的诗歌,谈谈“月”这个意象有何特定含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怀念故乡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我寄愁心与明月。

  ——怀念亲友

  月的意象大致分为三类:

  望月思乡望月怀人望月感怀

  “月”积淀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

  包含着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

  5、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家的容颜)

  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朱颜:日渐衰老,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

  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

  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思考题:

  1、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愁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亡国之情故国之思

  6、板书

  景(实)情(虚)

  春花秋月往事

  又东风愁不堪回首

  雕栏玉砌朱颜改

  亡国之情故国之思

  五、拓展延伸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理解此句的妙处。

  特色: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以水喻愁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小结:整首词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这首词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

  其它以比喻写愁的诗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之形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之长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重量)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愁之感觉)

  六、走进考场

  本词和《浪淘沙》作者在情感上有何异同?

  七、作业:

  1背诵全诗。

  2将本词改写成500字散文。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4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一)教材分析:

  《虞美人》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心灵的歌吟”中的第一篇。本单元是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词从唐朝后期开始兴起,《虞美人》正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

  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词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在诗词鉴赏学习中往往存在两大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积累不足,鉴赏时往往脱离作者及其时代背景,不能挖掘出原作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次是学生普遍缺乏鉴赏兴趣,因而只能停留于表面的东西,无法深入地分析和理解

  优点:

  该班学生班级凝聚力加强,比较活跃,与教师的互动性较好,动手能力较强。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回顾词的发展,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分析,领悟词的意境,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词的'鉴赏能力和知识搜集整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联系时代特点及作者的当时的经历、情感走进文本;反复诵读,进行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表达技巧,感受诗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意象象征意义的分析,领会作者创设意境、抒发情感的手法和风格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1、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鉴于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欣赏兴趣,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探究法。

  (二)说学法。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培养鉴赏兴趣、丰富鉴赏技巧的过程。

  首先,学生让感受音乐情境,体会作者情感

  其次,通过了解作者进入文本

  第三、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感悟该词意境。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本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一课时(40分钟),主要由导入新课、走进作者、感受词情、体会词意、归纳小结、巩固练习这六部分组成。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邓丽君《虞美人》MTV导入。

  设计意图:词最初是歌唱文学,现在的学生平时也很喜欢唱歌,以歌的形式引入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诗情,为下面赏析打下良好情感基础

  2、介绍词、“虞美人”词牌的由来

  设计意图:故事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霸王别姬》又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握住词的情感基调,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启发学生思考李煜用虞美人作词牌的用意—————奠定凄凉悲婉的感情基调。

  (二)走进作者(3分钟)

  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李煜的身份和经历又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独有的,因此了解李煜是鉴赏本词的关键。

  此环节我是请学生分组提前预习后自己制作好了介绍材料,走上讲台由学生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介绍形式可用多媒体或卡片等。

  设计意图: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三)感受词情(7分钟)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用音像效果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开始自由朗读。

  2、听示范朗读录音,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词情。

  3、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有利于情感体验,先自读后听读能使学生进行自我比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更好把握词情。

  (四)体会词意(17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采取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具体方法:由感受词情部分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该词的整体基调。提出问题:找出词中概括李煜心情的词(愁)。

  后由愁引出问题:有哪些愁?如何写愁?等

  设计意图:以分组讨论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几个问题既交代了本词鉴赏的思路,也组成了本课板书的主要框架。

  问题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联系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份前后的变化,挖掘

  “愁”的深层内涵

  问题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

  “往事”内容很多,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发表自我理解

  问题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体现的是什么情绪?

  结合板书,抓住关键词,揣摩诗人情感,学生可拓展思考,为什么说“又”

  问题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学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引导学生与以前所学诗歌联系(李白、苏轼),更好体会意象含义

  拓展:古诗词中经常运用的意象的含义

  问题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改”的只是“朱颜”吗?词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深入历史讨论探究:体现了物是人非的凄凉。词人在此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现。

  问题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何来品味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讨论后总结,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所知。

  (五)归纳小结(3分钟)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

  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六)巩固练习(5分钟)

  完成学习指导用书相关练习1、2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使学生能更好巩固基础知识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虞美人李煜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

  物是(实)(景)对比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人生短暂无常)

  人非(虚)(情)

  几多愁一江春水……(永恒+短暂)

  比喻,变抽象为形象

  (八)教学反思

  《虞美人》以前的教法多以教师为主,以朗读、讲解、分析为重,学生兴趣不大。这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喜欢的音乐入手,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提起,后作者生平从搜集资料到制作介绍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结合背景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其他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虞美人》为古代诗词鉴赏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唯一的一首词,属于教读课文,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因声求气,吟咏词韵,仔细揣摩词人所抒发的亡国之痛和悲愁情怀,体会词中的对比手法的运用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南唐后主李煜的生平、词牌、及写作

  背景还有文体知识

  2、抓关键词语,体悟语言,理清思路,熟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体悟词的意

  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2、词的艺术特点及结构

  (三)情感目标:知人论世,理解词作所表达出来的词人

  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体悟词的结构之妙,理解词作的词眼,掌握词的艺术特色说教学时数一个课时

  三、说教学方法

  《虞美人》的教学是古诗词鉴赏的唯一一首词,选择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李煜的词作流传至今的不过三四十首,但其人却获得了“一代词人”的美誉,这正是由于他的词作能融情景为一体,着意刻画一幅幅美的意境,具有高度的美感,因此对以后词的教学有着领导和师范的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问答,讨论,情景导入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朗读法(诵读是学生体会诗意、品赏意境的重要方法,是诗词教学的必经之路。)

  问答法

  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启发诱导、开展课堂讨论、整合研究性学习成果。)

  情境导入法

  四、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词最初是歌唱的文学,为了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更好地置身诗境。我设计用课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体会本词的音韵美,在幽怨的音乐氛围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更好地置身诗境,为下面的赏析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张美丽的虞美人的图片。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花?

  生:虞美人

  (如果不知道就告诉同学这是虞美人)

  师:对,这就是虞美人。南唐后主曾经以它为词牌名,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后人给这首词普上了曲,一直流传至今。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歌坛皇后邓丽君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初步感受一下这首词的基调。(五分钟)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词的基调是什么样的?

  生:哀怨、沉郁、凄凉······

  师:对不对呢?咱们先来读一读课文,一起去解读它?

  (展示图片是为了大多数学生没见过虞美人,可化抽象为具体,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为下面讲词牌名作铺垫;听歌,是通过让学生体会本词的音韵美,在幽怨的音乐氛围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更好地置身诗境,为下面的赏析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课文

  1、朗读指导

  字音:砌(qì)犹(yóu)堪(kān)

  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2、请两位同学朗读,然后大家评议好坏及原因。(注:感情基调————低沉、凄凉;声调的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3、教师范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学生齐读

  (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可以以诵读为指导,结合赏析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和艺术特点。并且在诵读中学生能更加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介绍词牌名,词,作者,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学生掌握文学常识,同时在了解作者及其生平和写作背景

  上,有助于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和情感把握。让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结合背景、作者去看文章,体会词人心中的情感。)

  (四)逐句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天的花和秋夜的月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它们勾起那难忘的)往事,不知有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昨夜又吹进东风(提醒我又过了一年),不忍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下的故国江山。

  上片写春花秋月勾起怀旧之情,亡国之恨。“春花秋月”只是诸多诱因中最撩拨人情思的,只要昔日南唐宫廷的那些“往事”不能忘怀,随便什么都可使人触景生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饰的栏杆和白玉台阶(的南唐宫殿)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容颜在没有原来红润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若要问我(到底)有多少愁怨?正像一江(绵绵不绝的)春水滚滚向东奔流。

  下片由怀想转为直抒胸臆。结句形象的比喻,写尽了“愁”的深重,“愁”的难以遏制,“愁”的无可奈何。他多么想冲击奔突,脱离樊笼,但他不能。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虞美人 秦观 行行信马虞美人

2.读李煜作文800字

3.南唐后主李煜名人故事

4.辛弃疾《虞美人》

5.虞美人 秦观

6.虞美人秦观

7.《虞美人》秦观

8.李煜《相见欢》教学案设计

9.关于李煜描写思乡的诗句